请问海德格尔是存在主义哲学家还是浪漫主义哲学家?

请问海德格尔是存在主义哲学家还是浪漫主义哲学家?,第1张

海德格尔是存在主义祖师爷

浪漫主义Romanticism

文艺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与现实主义同为文学艺术上的两大主要思潮。作为创作方法,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浪漫主义的创作倾向由来已久,早在人类的文学艺术处于口头创作时期,一些作品就不同程度地带有浪漫主义的因素和特色。但这时的浪漫主义既未形成思潮,更不是自觉为人们掌握的创作方法。浪漫主义作为一种主要文艺思潮,从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上半叶盛行于欧洲并表现于文化和艺术的各个部门。

浪漫主义运动

浪漫主义运动是法国大革命、欧洲民主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时期的产物。它反映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对个性解放的要求,是政治上对封建领主和基督教会联合统治的反抗,也是文艺上对法国新古典主义的反抗。

启蒙运动在政治上为法国革命作了思想准备,在文艺上也为欧洲各国浪漫主义运动作了思想准备。但是,法国革命胜利后所确立的资产阶级专政和资本主义社会秩序,却宣告了启蒙运动理想的破灭。“和启蒙学者的华美约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恩格斯)席卷欧洲的浪漫主义运动,正是当时社会各阶层对法国革命的后果以及启蒙思想家提出的“理性王国”普遍感到失望的一种反映。

浪漫主义的起源

浪漫主义(Romanticism)是十八世纪晚期,十九世纪前半期盛行于法国,他是一个全欧洲性的内容广泛的思想文化运动,但直到20世纪仍余韵不散。法国浪漫主义主要体现在绘画、雕刻、小说和戏剧领域;英国浪漫主义主要体现于诗歌、历史画和风景画领域;德国浪漫主义则在音乐、诗歌和绘画领域皆有体现。

浪漫主义宗旨与“理”相对立,主要特征注重个人感情的表达,形式较少拘束且自由奔放。浪漫主义手法则通过幻想或复古等手段超越现实。法语的浪漫一词意味着感情丰富、多情善感。

文艺思潮兴起

浪漫主义作为欧洲文学中的一种文艺思潮,产生于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年代。它在政治上反对封建专制,在艺术上与古典主义相对立,属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一种意识形态。

“浪漫主义”这一术语,是由“浪漫的”(Romantic,罗曼蒂克)这个形容词演化而成的。而“浪漫的”这个形容词又是从法国的“罗曼司”(Romatic,即“传奇”或“小说”)转化过来的。据现有资料证明,一六五四年英国人才第一次使用“浪漫的”这一词语,大直是“传奇般的”、 “幻想的”、“不真实的”,其中明显地包含着贬意的否定性的内涵。到了十八世纪,这个词语才逐渐转变为肯定性的褒义词,它被用来评价作品,并获得"宜人的忧郁"这样一种附加的含义。

十八世纪末年,随着浪漫主义思潮在欧洲文坛的勃兴,浪漫主义这一术语就用得非常流行了,并且在一七九八年法兰酉学别的创作方法的名称。

欧洲的浪漫主义思潮,是在人们对启蒙运动“理性王国”的失望,对资产阶级革命中的“自由、平等、博爱”口号的幻灭和对资本主义社会秩序的不满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当时的现实,正如恩格斯所指出:“和启蒙学者的华美约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当时的作家都对现实不满,企图寻求解决社会矛盾的途径。但由于作家所持的阶级立场和政治态度不同,因而浪漫主义思潮中就形成两种对立的流派,即积极浪漫主义和消极浪漫主义。前者是进步的潮流,它引导人们向前看,后者属反动的逆流,它引导人们往后看。这种区别,实质上是对当时法国大革命和启蒙运动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响。

积极浪漫主义作家,敢于正视现实,批判社会的黑暗,矛头针对封建贵族,反对资本主义社会中残存的封建因素,同时对资产阶级本身所造成的种种罪恶现象也有所揭露,因而充满反抗、战斗的激情,寄理想于未来,向往新的美好生活,有的赞成空想社会主义。代麦作家有英国的拜伦,雪莱,法国的雨果、乔治·桑,德国的海涅,俄国的昔希金(早期),波兰的密茨凯维支以及匈牙利的裴多菲等等。他们的生活实践和艺术实践,都是同当时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与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联系在一起的,大多数作家是这些民族解放运动的积极参加者。

消极浪漫主义者则不然。他们不能正视社会现实的尖锐矛盾,采取消极逃避的态度,他们的思想是同那个被推翻了的封建贵族阶级的思想意识相联系的。他们从对抗资产阶级单命运动出发,反对现状,留恋过去,美化中世纪的宗法制,幻想从古老的封建社会中去寻找精神上的安慰与寄托。消极浪漫主义的出现,。实际上是被打倒的封建贵族阶级没落的思想情绪在文学上的反映。代表作家有德国的史雷格尔兄弟,即奥·史雷格尔和弗·史雷格尔,诺瓦里斯,法国的夏多布里昂,拉马丁·维尼,俄国有茹科夫斯基,英国有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塞,等等。

浪漫主义思潮的兴盛衰落,是由各国历史条件的特点所决定的。作为一种成型的文艺思潮它首先产生在德国。由于当时德国容克贵族势力猖獗,资产阶级软弱无力,因而消极浪漫主义得势,积极浪漫主义发展迟缓。只有海涅登上文坛之后,积极浪漫主义在德国才有所起色。

法国的浪漫主义思潮,犹如大海的波涛,气势磅礴,蔚为壮观,来势迅猛,激烈异常。它的产生与发展是与封建贵族的复辟和资产阶级的反复辟斗争分不开的。浪漫主义首先从古典主义设置的种种障碍中冲杀出来,历经短兵相接的搏斗,一举获胜。继而在漫浪主义内部角返相争,积极浪漫主义者组织了包括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在内的广泛的统一战线,打败了消极浪漫主义。在十九世纪二十年代以前,消极浪漫主义称王称霸,二十年代末到三十年代初,由于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的胜利,积极浪漫主义骤然兴起.并取得了主导的地位。

在俄国,浪漫主义的发展是较迟的。它在十九世纪初期才形成为一种流派。其中积极浪漫主义与俄国十二月党人运动紧密联系在一起,在贵族革命中起过显著的进步作用。代表作家有早期的普希金,雷列耶夫等。

浪漫主义思潮发展得最完备,最规范,最有成就的当推英国。英国的浪漫主义运动与其他国家相比,具有下列一些特色;首先,英国的浪漫主义没有形成大规模的文学运动,它是由少数作家自由活动的形式出现的。其次,英国的浪漫主义源远流长,犹如小河流水,潺潺不断,历时达一百五十年之久。早在十八世纪末,从威廉·布莱克(1757--1827)和农民诗人罗伯特·朋斯(1759--1796)等人的诗篇中,就吐露出浪漫主义的苗头,以十九世纪二十年代拜伦、雪莱的诗作为高潮,直到十九世纪末维多利亚女王(在位1837--1901)执政的时代,依然还可以从丁尼生、罗伯特·勃朗宁和他的夫人伊丽莎白·巴雷特·勃朗宁等人的诗歌中,看到浪漫主义的余声。再次,英国的浪漫主义明显地分为对立的两大派别。消极浪漫主义先于积极浪漫主义登上文艺舞台,主要代麦是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塞,与之相对立的,就是以拜伦,雪莱、济慈为代表的积极浪漫主义者。

浪漫主义艺术

浪漫主义画派

十九世纪初叶,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兴起于法国画坛的一个艺术流派。这一画派摆脱了当时学院派和古典主义的羁绊,偏重于发挥艺术家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创作题材取自现实生活,中世纪传说和文学名著(如莎士比亚、但丁、歌德、拜伦的作品)等,有一定的进步性。代表作品有籍里柯的《梅杜萨之筏》、德拉克洛瓦的《自由***民》。画面色彩热烈,笔触奔放,富有运动感。

浪漫主义音乐、文学

浪漫主义在艺术上的兴起,最早见于十八世纪的文学作品中,这些作品将一切个人的感情、趣味和才能表现得淋漓尽致。在音乐方面,浪漫主义作曲家强烈地表现出自己的癖好,这与受形式支配的古典主义格格不入。古典主义音乐象线条一样鲜明;而浪漫主义音乐则偏重于色彩和感情,并含有许多主观、空想的因素。

然而,这只是原则上的区别,要想在不同的创作风格之间,譬如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之间,按照那些讲究条理的音乐史家的愿望划一道泾渭分明的界线,从来不是那么容易的。简单地下定义行不通,这些定义总是因为忽视了很多非常重要的因素而过于简单化。

例如,假使断言古典主义音乐是客观的,浪漫主义音乐是主观的,那么岂不是说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在某种程度上像电脑一样,从不创作反映自己个人感情的作品了?这显然是非常荒谬的。同样地,如果说浪漫主义作曲家“摆脱”了传统形式的原则,那么这实际上就是否定了他们在继续使用这些形式,甚至在未必可能的场合下使用古典形式。

例如威尔第就用赋格曲式结束他的喜歌剧《法尔斯塔夫》。另外还需明确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这两种风格曾经共存了一段时期,重要的浪漫主义歌剧作曲家、德国理想主义者韦伯就先贝多芬一年逝世,舒伯特的死也仅比贝多芬晚一年。可是,在这两种乐派之间实际上又存在着我们很容易把握的区别,这些区别大多是源于非音乐的原因。到浪漫主义时期,作曲家在社会上的地位已有根本的改变,他们已不再是一个城市、宫廷或教堂的雇员。

贝多芬也只是赢得了某种程度上的真正独立,因为不管那些贵人们多么慷慨地让他自行其是,他的大部分生计仍维系于贵族的庇护。而现在,理论上说作曲家完全是他自己的主人,实际上也就是大众的仆人。

为了满足大众的需要,各种各样的音乐会社团和音乐节网络迅速地发展起来。如果一个作曲家,比如门德尔松,能为这个众多的占统治地位的中等阶层提供他们所喜闻乐听的音乐,他就是成功的;反之,如果他忽视时代的审美观,只为自己或他理想中的后代创作,那么他在公众的心目中就必然是个“怪里怪气”的孤僻艺术家。这一类作曲家常以为他们是出类拔萃的杰出人物,是未来艺术的预言者。

“艺术家”一词的使用不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整个十九世纪的作曲家都这样看待自己。他们这样称谓自己很有理由,因为一旦摆脱了私人的庇护,投身到社会中去,他们便开始和文学作家等富于创造精神的同行有了接触。

事实上,韦伯、舒曼、柏辽兹除了作曲还写过一些有关音乐的书,而瓦格纳不仅自己写剧本,还写出了许多关于音乐、戏剧和哲学的著作和论文,真难以想象他何以还有时间创作出那么多的乐曲来。这新的一代作曲家对弥漫在社会上的各种新思想有着浓厚的兴趣,不管是科学的、民族的、还是艺术的。最重要的是,他们对文学的陶醉到了如痴如狂的程度。他们的前辈仅满足于用器乐表达纯粹的音乐思想,浪漫主义音乐家则致力于让音乐在表达的广度上与语言并驾齐驱。

当然,给歌词谱曲一直是作曲家们的实践之一,可是当时流行的是用器乐表达或描绘一种特定的场面,甚至讲述一个故事。这起始于贝多芬的同代人韦伯,后来又被李斯特、理查德·施特劳斯发展为描述性的交响诗。

十九世纪上半叶,自然的、乡村的浪漫主义文学转变为幻想的、比生活更加广阔的浪漫主义文学,分别以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1813年)和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1847年)为代表。这两部英国小说有天壤之别,这种区别在沃尔特·佩特(W·Pater)给浪漫主义下的定义中可以得到概括,他认为浪漫主义是“给美添上了怪诞的色彩”。

因此,毫不奇怪,浪漫主义音乐在很大程度上同样表现了一种奇异的超自然的东西,如柏辽兹在他1830年所作的《幻想交响曲》中所表现的那样。作曲家们很快就对周围的大自然发生了新的兴趣,这种自然已经不是贝多芬《田园》中的那种简单的自然,而是大写的“自然”,一种因为他们超脱于芸芸众生才与他们有着特殊联系的力量。不管是文学还是音乐,浪漫主义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十分强调单个的人,而不是那种作为社会的一分子、被仔细地划入某个阶层而根本无法摆脱其束缚的人。

因此,对独立个性的重视使作曲家们有意识地追求个人的特点,有时成了自我主义。这样,他们离那些因为循规蹈矩而压抑了自己部分创造才能的古典主义作曲家就越来越远了。

想用寥寥数语概括浪漫主义音乐的特点,其结果非常容易使读者误以为浪漫主义作曲家都是放浪形骸之徒。虽然他们中间有人确有行为出轨的时候,但是总地来说,他们有足够的自控能力使自由不致逾越界限。他们当中大多数人仍继续运用传统的交响曲、奏鸣曲、四重奏等形式,虽然在这些形式里出现了与莫扎特不同、会使他的审美观受到侵害的新东西需要记住的是,审美的好恶总是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因此这一代认为“过分”的行为在下一代眼里却是规范,昨天的“顽皮的孩子”,逐渐长成为今日受尊重的“老伯伯”。[注:法国诗人戈蒂耶早年参加浪漫主义运动时被称为“顽皮的孩子”、“老伯伯”则是英国人对曾经担任首相的政治家格莱斯的尊称]。浪漫主义运动内部也一直存在两个不同的流派,一个是以柏辽兹、李斯特、瓦格纳为代表的激进派,另一个是以门德尔松、勃拉姆斯、布鲁克纳为代表的保守派。研究早期浪漫主义可以说明分裂是怎样产生的,也可以把那些重要性在管弦乐曲的作曲家(门德尔松、柏辽兹)和那些重要性在其他方面的作曲家(如歌曲方面的舒伯特、歌曲与钢琴曲方面的舒曼、歌剧方面的韦伯)区别开来。

 什么是德国早期浪漫主义(节译)[1](吴西之译)

  

  第一节:哲学及其相关领域

  

  在当下的英语学界,如果说浪漫主义已经获得普遍青睐的话,那也只能是由于它以一场诗学运动的形式而出场的缘故,虽然说其本身所具有的哲学维度仍幽暗未显。一些核心文本没能被译入英语学界,这加剧了英语学界对浪漫主义哲学之维本可避免的忽视。的确如此,德国早期浪漫主义大师最初为我们创获了巨大的诗学价值。他们毕生工作的大部分努力都是在追问艺术之于社会和哲学的价值。聚焦于这场运动的诗学之维,并力图对其做出一幅全息图景的解读,这本身乃是完全合乎情理之事。诗学之维取向乃是切入此运动并对其做出诠释的一个有效途径,然而这并非就是说它是进入德国早期浪漫主义的唯一途径。如果诠释活动坚执着这种取向并放言宣称德国早期浪漫主义只是关乎诗学之事,那么只能说这一诠释学路向本身已在歧途之中。因为正像曼弗雷德·弗兰克先生这本书(指《THE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S OF EARLY GERMAN ROMANTICISM》——译者注)早已无可争辩的表明的,如果我们仅仅把德国早期浪漫主义运动当成一场诗学运动的话,弗里德里希·施莱格尔、诺瓦利斯以及荷尔德林便只能以天才作家和诗人的身份出场来与我们照面,而他们对哲学事业所做出的那些贡献则将被遗忘于幽暗之中。

  

  德国早期浪漫主义大师对于哲学的贡献巨大而深刻。他们的志业曾影响过很多重要的哲学家。狄尔泰的哲学运思就曾受到哲学本质上乃是带有历史主义性质的事业这一浪漫主义观念的巨大启发。再如瓦尔特·本雅明,其关于德国浪漫主义文艺批评观念的学位论文最初就是源发于对于弗里德里希·施莱格尔相关思想的研究和借鉴。事实上,尤为重要的是必须记取德国早期浪漫主义大师乃是康德思想催生的第一代产儿。在这康德思想的第一代成果中,孕育着具有决定意义的对于普遍理性主张的怀疑和挑战,以及将历史政治之维收摄于哲学之中并加以强调的趋向和要求。我们知道,经过康德哲学洗礼的德国哲学并不认为历史政治之维在哲学思考中具有第一哲学的位格。在这一点上,当德国早期浪漫主义哲学将历史政治关怀加以哲学地强调时,并最终促成了我们今天所说的人文科学这一新领域的诞生,对于以知识论为其第一原理的德国哲学传统而言,这是具有开创意义的。不宁唯是,就像弗兰克先生在此书中已经阐明的,针对以第一原理为其根基的传统哲学之可能这一问题,浪漫主义的怀疑主义致力于创建康德费希特先验哲学统绪之外的新基地,并试图在此基础上重新定义哲学的目的和方法。如果我们的意识之光仍然无法通透照彻于德国早期浪漫主义的哲学之维,那么以上所言及的诸多哲学创获对于我们而言就依旧是沉落于幽暗之中蔽而不显的。

  

  无可否认德国早期浪漫主义大师确实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巨大的诗学财富,他们毕生的大部分工作也都是在努力追问艺术之于社会和哲学的价值所在。尽管如此,如果仅仅将德国早期浪漫主义单维地标定在诗学运动上,那么这对于德国早期浪漫主义大师关于其自身志业的自我理解乃是有失公允的。因为这场运动的所有成员并不会将自己的劳作成果仅仅视为诗学运动的组成部分,他们自视为哲学家,并始终持守着从各个方面解构哲学与诗、以及与其他相关领域之间的传统界线这一哲学信念。虽然浪漫主义父辈对于这场运动的自我理解在以下的诠释活动中变得不再整全,但试图为这场运动提供一个精深的诠释以求理解其诗学之维仍不失为一次合乎情理并实有必要的努力。德国早期浪漫主义寻求变革和重新定义关于诗和哲学的范畴,因而他们往往采用非常规的表达方式以求表达自己的思想。其中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非体系化的格言式写作方式,这种书写方式本身就能将自己召唤入富有创造性的诠释学张力之中。尽管如此这般的书写方式会让观念性分析变得困难重重,但无可否认的是它本身并不排除这种可能性。这一观念性分析的困难在我看来正是导致浪漫主义运动遗产中哲学之维缺失的原因所在。

  

  弗兰克先生的此部著作为我们逼近德国早期浪漫主义的哲学之维提供了一条精深的分析路向。考虑到这场运动其本真要义在英美哲学界的普遍误读中失落已久,现如今将此书译入英语学界想必会成为英美哲学同仁在同一领域所做出的诸多研究成果的一个有价值的补充。

  

  第三节:对第一原则的拒绝

  

  作为德国早期浪漫主义的****,弗里德里希·施莱格尔认为哲学并不是从第一原则开始的。在《雅典娜断片》第八十四节他写道:“像史诗一样,哲学亦始于中间。”当这一主张汇入诸如“诗与哲应该相与而为一”这样的观点中并得到映照和反观时,施莱格尔在我们的阅读视域中便会发出一种取消诗与哲之分明壁垒的诉求。然而,移除诗哲壁垒以并和诸般原则并非施莱格尔的初衷。事实上,他对于调和诗哲的强调和期许只是他的知识学劳作的一部分,他最初关注的乃是知识的本性。

  

  对诗哲之统一的期许以及对哲学的方法与诗艺的法则进行格对的要求,常常会导致人们将浪漫主义者仅仅视作较之理性和严格更偏爱于感性和诗艺的反启蒙者。虽然德国早期浪漫主义者并没有抛弃理性作为知识的最终基准这一信念,但是他们确实拒绝了哲学会以一个第一原则开始这一前提。一旦我们明了了德国早期浪漫主义的这一面相,我们就有可能开始理解施莱格尔何以会对“中间”一往情深。

  

  浪漫主义是完全彻底的反基础主义者,并且它时刻意欲着寻获哲学和知识固有的不足。在他完成于科隆的关于哲学史的第一本书中,施莱格尔强调了这一点。在这本名为“从哲学的发展史而来观望哲学的历史性品格”的书中,施莱格尔开始着手探讨哲学的开端问题:

  

  想要暂时性地确认哲学的开端之点,一般的做法就是像在科学演绎中那样关心如何把作为开端的第一原则从哲学中抽离出来,当然前提是存在这样的第一原则。然而我们必须承认,我们由以开始哲学化的开端只有在不确定的模糊的观审姿态中方可被寻求和确证。

  

  当然,如果事实上根本就不存在这样的原则,它仍将会被广为寻求但始终是一无所获。施莱格尔的立场是我们从来不会以建立在这一原则之上的确定知识为始点而发端,相反,我们必须从我们已经居有的地方开始。对于我们而言,我们居有的所在乃是以往的哲学观念史。施莱格尔的第一次讲座关涉的即是导论哲学的问题,如何导论哲学最后即被还原为事关为人类知识奠定基础的哲学之开端问题。施莱格尔认为,从纯粹的确定性之点开始的任何企图都是不可能的:

  

  像笛卡尔那样企图从以往的所有结构中完全的抽身而出并将它们抛出于自身之外是绝对不可能的。这一来自于心智的完全崭新的决断,这一试图忘却和抛开以往整个传统的企图,在费希特那里同样得到意欲并以失败告终。

  

  对于施莱格尔以及整个德国早期浪漫主义哲学家而言,哲学要远远多于推论演绎的科学,并且它不能单纯的只从逻辑法则的基础上升华出来(即使它不能违背这些原则)。考虑到历史上哲学体系之间的互文性,对以往传统的了解就变成必要的了。并且,对于每一部分的充分理解必然以对于整体的把握为先行条件。哲学不是历史学的,因而它也不能还原为历史,因为哲学关心的永远是理念、意见和思想、通过对这些观念作历史性的评析,我们就能获得理解哲学的方便门径。

  

  对于历史之于哲学的重要性之识取,代表着后康德哲学发展进程中一个重要的转向。虽然与费希特的著作有着较为紧密的关联,但浪漫主义者仍不能被视作费希特主义者。的确如此,在弗兰克的这本论著中逐渐显明的是,尽管费希特对于早期浪漫主义者影响甚深,但后者从一些关键的方向上已然背离了前者,由此如若再将德国早期浪漫主义者视作德国绝对唯心主义的一个变种将是不明智的。费希特坚决主张,为了使哲学成为一门关于知识的科学(知识学),哲学就必须从一个绝对的第一原则出发。《全部知识学的基础》即是他确认第一原则来解决哲学的开端问题的努力成果。

  

  只有在我们理解了作为浪漫主义的核心命脉即反基础主义之后,我们才有望充分理解在他们的同时代人面前浪漫主义哲学家所表现出来的反—动姿态的意义。以施莱格尔为例,施莱格尔对于费希特的批评,本质上说即是对于他的绝对基础主义的攻击。在1796年的断片中施莱格尔写道:

  

  哲学作为哲学不应有什么第一原则,也不应有明确的对象和任务。《全部知识学的基础》却有一个明确的对象——自我与非我及其关系,一个明确的第一原则——绝对运动,以及由此而来的一个明确的任务。

  

  当我们开始理解这场运动的怀疑论底色时,我们就有望居有了一个理解施莱格尔的主张之哲学意义的有利视点。直到这时,“浪漫的”仍将会持续吸引诗艺群落而非哲人的关注。弗兰克此书的重要贡献之一就是通过分析展现“浪漫的”一词的原初含义来为人们提供一条通达德国早期浪漫主义者的哲学创获的幽幽小路。

  

  虽然揭示德国早期浪漫主义的哲学意义的方便法门是先行理解其成员共享的反基础主义精神,但这不是唯一的门径。已然赢获了对“浪漫的”一词的原初含义的理解,我们就将能够超越对德国早期浪漫主义运动仅作诗艺维度的阐释而更多地去关注它的哲学之维,而且我们也能够将诗艺与哲学放在一起加以追问以便为德国早期浪漫主义者赢取关于“浪漫的”一词更加丰富的意蕴。

  

  第五节:关于荷尔德林

  

  在本书的第四到第八章,弗兰克讨论了谢林和荷尔德林的著作对于费希特的依赖,并且介绍了两个难以归类的杰出人物:伊萨克·万·星克莱尔和雅各比·兹威林,他们是积极回应费希特的绝对唯心主义并开辟它途的思想群落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第四章贯穿到第八章,弗兰克的主要任务是为集中探讨荷尔德林的《判断与存在》(Urtheil und Seyn)做准备。他细致地介绍并分析了形塑荷尔德林著作的当时境况和人物,以及《判断与存在》对荷尔德林同时代人的影响。我们被指引向当时影响荷尔德林思想进展的哲学背景以及他与当时对他的思想产生巨大作用的哲学家的特殊关系。在黑格尔、谢林、荷尔德林、星克莱尔和兹威林之间逐渐回落并流逝的友谊在哲学上是如此的重要,乃是因为这些思想者们在对彼此的回应中均发展出了自己的哲学思想。

  

  我们知道,谢林对费希特自我哲学的持久倾慕是他与荷尔德林之间最主要的交接点。弗兰克令人信服地阐明,荷尔德林《判断与存在》中的若干片段只有在与谢林的《论作为哲学原则的自我》对话语境中才是可通达的,因为他们处理的是相同的问题并且就此问题自由地分享着彼此的观点。他们之间的私人情谊在已出版的诸种著作中得以发现。谢林一直坚执着他的意识决定存在的主张,然而与此同时荷尔德林已经开始为存在决定意识做辩护了。荷尔德林并没有罔视自我意识,但是他确实将其降格为低于存在本身的次级存在。在自我意识从作为哲学的根本原则到作为诸原则中突出但不绝对的原则的转移过程中,我们见证了弗兰克所说的“德国早期浪漫主义的第一次自我主张”。弗兰克指出,如果自我意识不再被承认为哲学的推论原则,那么存在的超越性就会迫使哲学走上一条无限究问的道路,而我们对于知识的寻求也将成为一个无期限的努力过程。知识作为无限的进取这一观念导源于存在的超越性。存在被圆满理解并不能仅仅凭靠意识。这并不是说存在对于我们而言是纯然不可知的存在,朝向存在的道路被审美体验指引出来。弗兰克花了很大的篇幅来阐明审美体验在德国早期浪漫主义哲学中所起的作用,对于审美体验的重视暗示出德国早期浪漫主义者本身对于哲学的看法。借助于弗兰克的视域,德国早期浪漫主义哲学运动的诸多领袖都是一些禀有天赋的诗人这一事实便显现出了新的更加丰富的意蕴。

罗素的《西方哲学史》

《现代性的平庸与神奇》 刘怀玉

《王蒙自述:我的人生哲学》 王蒙

《有无之境》 陈来

《社会科学的新哲学》 詹姆斯·博曼

《莱布尼茨》 陈乐民

《哲人石丛书伊托邦—数字时代的城市生活》 (美)米切尔

《论库恩沉浮》 李创同

《宗教与资本主义的兴起》 R·H·托尼

《东方与南方之间》 米拉·马尔科维奇

《知识分子-未来和新阶级的兴起》 (美)古德纳

《时间性:自身与他者--从胡塞尔海德格尔到列维纳斯》 王恒

《文艺之敌》 骆东青

《西方人生哲学》 叶启绩

《精神哲学》 黑格尔

《我的哲学之路》 汤一介

《德国早期浪漫主义美学导论》 曼弗雷德·弗兰克

《西塞罗论共和国》 西塞罗

《西塞罗论法律》 西塞罗

《心、脑与科学》 约翰·塞尔

《我们关于外间世界的知识》 伯特兰·罗素

《官僚机构政府机构的作为及其原因》 詹姆 斯·威尔逊

《康德书信百封》 康德

《论反讽概念--以苏格拉底为主线》 索伦·奥碧

《利维坦的灵魂》 季国清

《实践理性批判》 康德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 啊琵·柯南道尔

《超越资本主义》 大卫·施韦卡特

《疯人辩护词》 斯特林堡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马克思·韦伯

《书店》 佩内洛普·菲兹杰拉德

《伟大的道路》 艾格妮丝·史沫特莱

《理哲学》 牟宗三

《美国的智慧》 林语堂

《道德经验批判》 崔平

《哲学辞典(上下)》 伏尔泰

《韦伯作品集 印度的宗教--印度教与佛教》 马克斯·韦伯

《惯于赞同--美国象征建构的转化》 萨克凡·伯克维奇

《普罗提诺的“是”的形而上学》 石敏敏

《西方哲学史》 叶秀山

《柏拉图的哲学》 阿尔法拉比

《道德哲学与实践理性》 徐向东

《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 戴晖

《希腊化研究》 陈恒

《黑格尔导读》 科耶夫

《批评的希腊哲学史》 斯塔斯

《色诺芬的《会饮》》 刘小枫

《沟通中西文化》 王晓朝

《传统与后现代》 王晓朝

《经济与伦理》 王晓朝

《基督形象的艺术神学》 亨利克菲弗

《哲学概论(上下)》 唐君毅

《诗与宗教》 汉斯·昆 瓦尔特

《上帝与国家》 巴枯宁

《语境中的洛克》 詹姆斯·塔利

《语境中的洛克》 詹姆斯·塔利

《昆廷·斯金纳思想研究--历史·政治·修辞》 凯瑞·帕罗内

《霍布斯哲学思想中的理性和修辞》 昆廷·斯金纳

《黑格尔辩证法讲演录》 邓晓芒

《黑格尔辩证法讲演录》 邓晓芒

《思想史研究(第一卷)--思想史的元问题》 丁耘

《解释学,现象学与宗教哲学--世俗哲学与宗教信仰的对话》 默罗阿德

《哲学的个性》 孙璟涛

《感应与心物--牟宗三哲学批判》 陈迎年

《技术现象学初探》 杨庆峰

《政治哲学史 (上, 下册)》 (美)列奥施特劳斯

《施特劳斯与尼采》 朗佩特

《古埃及及宗教》 (美)亨利富兰克弗

《本体与诠释》 潘德荣

《启蒙运动的生意》 罗伯特达恩顿

《福柯的迷宫》 (德)马文克拉达

《论李维》 (意)尼科洛马基雅

《康德著作全集1/前批判时期著作I/1747-1756》 康德

《康德著作全集第2卷》 康德

《康德著作全集第4卷》 康德

《梦的解析》 佛洛伊德

《西方人文思想经典 精神的超越》 马尔库斯·图利乌斯·

《弗洛伊德别传_弗洛伊德和他的病人们的日常生活》 丽迪亚·弗莱姆

《西方人文思想经典 论生活的价值》 吕齐马斯

《西方人文思想经典 资本与理性》 马科斯·韦伯

《西方人文思想经典 培根论人生》 弗朗西斯·培根

《西方人文思想经典 思想札记》 维特根斯坦

《西方人文思想经典 沉思录》 马克·奥勒

《西方人文思想经典 生活的智慧》 安德烈·莫洛亚

《德国著名哲学家自述(上中下)》 J埃宾豪斯

《现象学思潮在中国》 张祥龙

《系统思想》 (美)小拉尔夫弗迈

《艺术与科学》 苏霍金

《西方文官系统》 陈子明

《奇异的循环-逻辑悖论探析》 杨熙龄

《决策思维学》 刘悦伦

《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 徐崇温

《福柯的面孔_思想译丛》 汪民安

《弗洛伊德情书》 弗洛伊德

《简论上帝人及其心灵健康》 斯宾诺莎

《阿维斯塔--琐罗亚斯德教圣书》 贾利尔杜斯特哈赫

《普通认识论》 M石里克

《哲学作为严格的科学》 胡塞尔

《泛神论要义》 约翰托兰德

《弗洛伊德文集(全八册)》 车文博

《宫墙之门--柏拉图政治哲学发凡》 程志敏

《耶路撒冷霷抑或雅典--施特劳斯四论》 陈建洪

《文学形式与历史救赎--论本雅明《德国哀悼剧起源>>》 秦露

《当代学术棱镜译丛通俗文化系列 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第二版)》 [英]约翰·斯道雷

《阿拉伯哲学----从铿迭到伊本鲁西德》 穆萨穆萨威

《哈义本叶格赞的故事片》 伊本图斐利

《当代基督新教》 于可

《当代伊斯兰教》 金宜久

《当代天主教》 傅乐安

《吃的后现代》 廖炳惠

《当代法国思想五十年(上下)》 高宜扬

《关于爱的思考》 瓦阿苏霍姆林斯基

《苏格拉底之战》 罗纳德格罗斯

《黑格尔对历史终点的理解》 薛华

《信仰之旅》 林语堂

《性学三论爱情心理学》 西格蒙特弗洛伊德

《西方哲学史--现代英美分析哲学(上下)》 江怡

《信息哲学--理论体系方法》 邬焜

《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说》 王路

《恐怖时代的哲学》 博拉朵莉

《从亚里士多德的奥古肆丁》 大卫福莱

《后现代论》 高宣扬

《睿思与歧误》 范玉刚

《末世论形而上学》 [俄]别尔嘉耶夫

《我的哲学的发展》 伯特兰罗素

《对话伦理学与真理的问题》 尤尔根哈贝马斯

《康德哲学讲演录》 邓晓芒

《康德哲学讲演录》 邓晓芒

《后现代理论》 道格拉斯凯尔纳

《后现代科学》 大卫格里芬、

《后现代精神》 大卫雷格拉芬

《克里斯蒂安妮和歌德》 西格丽德达姆

《后现代主义辞典》 王治河

《从开端到柏拉图》 泰勒

《原始文化》 刘立魁

《诠释与过度诠释》 安贝托艾柯

《什么是哲学》 何奥加塞尔

上面这句话,是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严锋为刘慈欣《三体》系列小说所做的评价。我相信凡是看过这部小说的人们看到这样的评价,都会觉得此话精准无比。

不记得自己最初为什么想要看这部系列小说,只知道当我开始读他的时候,就始终处在一种间歇性震惊的状态。每读一部分都好像是被开启了一扇通向异世界的大门,惊喜,意外,震惊,接踵而至,不停的撞击着我的大脑,我的思维。以至于在阅读期间,我甚至梦到星空就在我的脚下,我所在的城市被这片广阔星空吸入漩涡中,惊醒后陷入一阵迷失和失落。

刘慈欣在书中,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时间,空间都无限宽广的宇宙(对,是“宇宙”,都不能用“世界”来形容,“世界”太小了,甚至“宇宙”都有点小),而人类,仅仅是这广阔空间里的一只小虫子。全系列共分为三部:《三体 I:地球往事》、《三体 II:黑暗森林》、《三体 III:死神永生》。在一步步的阅读过程中,我的感觉从震惊变为压抑,从压抑变为绝望,从绝望变为不甘心,又从不甘心变为平静。这本汇集了不少金句的书,可最后留在我脑海里反复回味的,竟是那句“大多数人,到死都没有向尘世之外瞥一眼”。

全书涉及大量的物理学,数学知识,但这些最终都上升到一个哲学层面。通读下来,除了对那广阔的时间和空间的震撼之外,更是产生了对宇宙和文明的思考。人如蝼蚁,宇宙又何尝不是?万物终有因,万物终有果,因果循环,死又何尝不是永生?

可当我想要为这本书写点评价的时候,却发现角度太多,无从下笔。清晰易懂的概述每本书的主要内容吗,意义不大;分析里面的逻辑漏洞吗,太不自量力;深挖书中提到的各类专业术语及相关知识吗?工程浩大,可能一辈子都未必能将其中的一点研究透彻。索性都作罢,只谈最震撼我的内容。

1、虚拟游戏——《三体》

在《三体 I:地球往事》中,作者为我们虚构了一个虚拟的游戏,这个游戏所塑造的世界,是一个遥远星际文明二百次的毁灭与重生。那里有三个太阳,两个纪元:恒纪元、乱纪元。那里的人们根据纪元的更迭,来选择脱水(将自己体内的水分完全排出,变成干燥的纤维状物体)或泡水苏醒。以适应不同纪元下的环境。在这里你会发现孔子、墨子、秦始皇 、伽利略、牛顿、爱因斯坦这些古今中外的人,跨越历史年代,文化背景聚集在一起,构成一个崭新的世界。

2、红岸基地

在《三体》这一虚拟游戏设计的背后,隐藏着一个女人的野心。这个名叫叶文洁的女性,利用红岸基地对于外星文明的探寻,发现了除地球外,宇宙中的另一个文明体——“三体文明”。于是,她以太阳为中心,向宇宙中的“三体”文明,发出了第一道信号。在这个过程中,她不惜杀死了自己的领导和丈夫,以达成这一目的。可正是这一发射,彻底改变了地球,乃至整个宇宙的命运。

3、智子

在“三体文明”接收到“地球文明”发送的信号后,便派出“智子”来对地球科学进行封锁。这些“智子”能够清楚的看到地球上的人们在做什么,并能够在人类的眼球上显示出字幕。而以叶文洁为首的地球叛军也已成为智子的棋子。

1、面壁计划、面壁人、破壁人

在被“智子”锁死科学技术后,地球文明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当中。经历了磨难的人们建立起了太空舰队,并利用“三体人”思维透明这一特点,制定了“面壁计划”。这项计划由行星防御理事会(PDC)负责,推选出4位面壁人,这4位面壁人由于需要躲避智子的监视,其想法与做法无需让任何人知道理由。这注定是一场孤独的战斗。而这时,为“智子”工作的地球叛军地球三体组织(ETO)也选出了4位破壁人,以打击面壁计划。

2、猜疑链

即在宇宙这个茫茫的大环境中,任何文明在一开始的时候都无法确定其他文明的善与恶,这就导致了猜疑的出现。而在无法判断对方是安全还是充满恶意的情况下,形成的猜疑链会被延伸的很长。所以,一旦发现,就会选择去打击对方。

3、技术爆炸

在宇宙所有的文明当中,当某个文明收到另外一个外星文明交流的信息,经对比后发现了自身的弱小,那就建立了猜疑链,这期间就会从其他文明得到信息,从而发生技术上的爆炸性突破。

4、黑暗森林

宇宙中的每个文明都是带枪的猎人,像幽灵般潜行于林间,轻轻拨开挡路的树枝,竭力不让脚步发出一点儿声音,连呼吸都小心翼翼;他必须小心,因为林中到处都有与他一样潜行的猎人。如果他发现了别的生命,能做的只有一件事:开枪消灭之。在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狱,就是永恒的威胁,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将很快被消灭。这就是黑暗森林法则,也就是宇宙文明的图景,就是对费米悖论的解释。

1、阶梯计划

人类将一个人的大脑送入太空,此脑被“三体文明”截获,并用此大脑还原出了此人生前的全身。

2、掩体世界

人类建立太阳系联邦,在木星、土星、海王星、天王星背后共建立64座太空城。来躲避外星文明打击太阳系后释放的巨大能量的毁灭。

3、黒域

将太阳系转化位低光速黑洞。即将太阳系与宇宙的其余部分完全隔绝,相当于置身的宇宙直径从一百六十亿光年缩小至五十个天文单位,在光速为每秒167千米的世界里生活。电子计算机和量子计算机只能以极低的速度运行,退回到低技术社会,永远失去飞出低光速区域的能力。

4、二向箔

高级外星文明用来打击其他文明的武器。

5、降维打击

将三维世界变成二维世界。所有立体的一切都将成为薄薄的一片纸。

6、回归宇宙

小宇宙中的物质归还至大宇宙。

以上。

最后,附上三本书的思维导图,希望能做一个梳理。如有错误之处,还请大家批评指正。

看看《苏菲的世界》吧,一本很有意思的哲学入门书,我初一的时候看了这本书,树立了我浪漫主义的唯心主义的世界观。书里讲的是哲学概论,但很有趣,有些学说你一看,就觉得说的是自己的想法,就像看星座书一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46794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5
下一篇2023-08-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