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主义的根源》▏所谓浪漫

《浪漫主义的根源》▏所谓浪漫,第1张

如果我有足够的时间,足够的精力,足够的智慧,我是说如果我有足够的能力,那么我会去学哲学

浪漫主义的根源》一书是由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史家——柏林所著,确切地说是根据以赛亚·伯林1965年关于浪漫主义的梅隆系列讲座的BBC录音结集而成,是一部哲学领域的著作。整本书从“浪漫主义”一词的定义、背景、代表人物以及浪漫主义的核心观点、对后世的影响这几个方面来进行论述。

第一次知道这本书是在一部小说里,这是小说男主最喜欢的一本书。光是因为对小说角色的爱屋及乌是不足以驱使我来看这本书的。我认为将我带入哲学思想领域的人,是我的毛概老师。我这样跟同学描述:高中的时候我认为最聪明的是数学老师,现在我认为最聪明的人是哲学老师。大家都是科学家的尽头是哲学,之前不明白,现在我觉得非常正确。

回到这本书,首先将这本书中与浪漫主义有关的词汇列举一下:启蒙运动、虔敬运动、悲剧、意志、自由、道德、行动、理想、价值、自然、自我、无意识、象征……这都是我在书中的所见,之所以将他们列举出来,除了担心我自己的表达能力外,我想说的是,抛开走出哲学领域,我们大多数人心中的浪漫主义,也大概是这些词。哲学的逻辑与智慧在此可见一斑。有关哲学的专业知识以及国外的语言表达方式让这本书看起来晦涩难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是我阅读时心路历程的真实写照。另外,我感觉自己的能力确实有限,虽然看完了一整本书,但是我并不自信能够将柏林的思想以及伟大的浪漫主义思想完整、全面的概括出来,只能是一个索引,推荐大家都去看原著,体会作者思想以及浪漫主义的伟大。

浪漫主义起源于十八世纪的德国,为什么?这与 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 有关。确切来说,浪漫主义(这里你可以理解为一种思想运动)就是理性主义的反叛。理性主义为世界提供了三个命题:首先,所有的真问题都能够得到解决,如果一个问题无法得到解答,他必定不是一个问题。第二个命题是,所有的答案都是可知的,有些人通过学习和传授得到的方法获知这些答案;第三个命题是所有的答案必须是兼容性的。这是启蒙运动的思想——他们从牛顿那里得到启发,认为这个世间就是一个系统的运作的结构,人们可以通过规律的、统一的、冷静的方法——按照一定的制度或者规则来运行这个世界。简言之,理性主义认为这世界存在着一个普适性公理,大家都应该按照这个真理来形式。

但是那时候的德国人可不这么想。关于十八世纪的启蒙运动,有关的思想家有孟德斯鸠,有孔塞多,有布丰和沃尔内,有格林和霍尔巴赫,在德国人看来,他们的存在激怒和羞辱了德国人。十八世纪七十年代,赫尔德(浪漫主义代表人物之一)来到巴黎,他无法接近这些人中的任何一个。在他看来,这些人都矫揉造作、过分讲究、极度自负且枯燥无味,不仅是赫尔德,在大多数德国人眼里,对于法国、假发、丝袜、沙龙、腐败、将军、帝王及世上所有不可一世事实上却是财富、罪过、邪恶之化身的宏大形象更多的是强烈憎恶。为何会如此?柏林在书中提到了虔敬运动——作者将之称为浪漫主义之源。十七、十八世纪的德国人居住的地区称得上是一个比较落后的地区,但其实十六世纪,德国也曾与英国法国一样对于欧洲文明的发展起着明显的促进作用,但是到了十七十八世纪,却呈现出倒退状态。至于原因,作者说不清,我也说不清。大概就是但是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德国终归是没有建立起像英法一样的权利集中的民族国家,在十八世纪,德国人是由三百个王公和一千二百个领主统治着的,皇帝一直在觊觎意大利和其他地方,他无法集中力量治理自己的国家。最重要的是,三十年战争使得德国分崩离析。战争对于当时的德国来说是致命的,比仅仅是在政治上、经济上,更重要的,它摧毁了德国的精神。“德国文化萎缩成一种地方性文化,在那些沉闷的小宫廷里苟延残喘。当时的德国,根本没有“巴黎”,没有中心,没有活力,没有骄傲,没有进步、变化和权威的意识。”基于这个背景, 虔敬运动 , 这一真正的浪漫主义之源 得以渗透德国。苟延残喘的德国文化在这时候一方面滑向路德式的极端经院学究——细微琐碎但相当枯燥无味;另一方面则沉入人类灵魂深处。如果你无法从这世上得到你渴望的东西,你就必须教会自己如何不想得到它。这是一种精神退向深处,退向心灵城堡的常见形式。这就是德国虔敬派赖以存在的氛围,由此引发了一种强烈的内心生活方式,大量感人、有趣但是相当个人化和情绪化的文学以及对知识分子的仇恨。“或许德国与法国的誓不两立也是浪漫主义运动兴起的一个触机。”作者如是说。

读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德国法西斯主义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看到过这么一个说法,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虽然德国确实是战争发动一方且战败,但是战后对于德国的处决着实过于严苛,这导致了整个德国的怨恨情绪,法西斯主义正好利用了主义情绪,这怨恨情绪与对于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的憎恶大有异曲同工之处。但确实,浪漫主义的一个重要影响力就有法西斯主义。“法西斯主义也是浪漫主义的继承人”。之所以说法西斯对浪漫主义有所借鉴是因为它们持有同样的一个概念,即一个人或一群人的不可预测的意志以无法组织、无法预知、无法理性化的方式前进。这就是法西斯主义的全部:领袖明天将发表什么样的言论,精神如何推动我们,我们去往何方,我们将做什么——一切都无法预言。“歇斯底里的自我肯定以及对现有制度进行虚无主义的破坏,因为它束缚了唯一对人类有价值的自由意志;优越的人因其更强力的意志而征服劣等人;这是一种对浪漫主义的直接继承——毫无疑问,通过一种极端歪曲和混淆的形式,然而毕竟还是一种继承。这一份遗产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德国的虔敬运动就是对理性主义明晃晃的驳斥,这是浪漫主义发源的泥土。我认为弄清楚了一件事发生的原因与条件,接下来的就会容易很多。所以,对于浪漫主义,我并不想要再详细阐述太多,也是我的能力有限,但总的来说,不过就是对于理性主义的反叛。

关于浪漫主义,柏林将其分为一下几个部分。

可以说是非常清晰了。在这本书中,柏林向我们介绍了他心中浪漫主义的定义,这一点我想放到最后一点讲述,先来说说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在《浪漫主义的真正父辈》这一章节之前,首先冲击牢固的理性主义的,柏林提到了孟德斯鸠与休谟——一个表明普天之下并非处处皆同,一个说不存在必然性,只有或然性,这都与理性主义相悖。《浪漫主义的真正父辈》的标题之下柏林首先提到的是哈曼,之所以介绍他,柏林认为,它是第一个以最公开,最激烈,最彻底的方式向启蒙宣战的人。哈曼的重要性不仅仅是明确提出各种言论以强烈撞击启蒙运动,更重要的,是他的影响力,在后面提到的柏林所认为的真正的父辈,哈曼对于他们的影响与启蒙都是巨大的。

进入正题, 真正能被柏林称为浪漫主义之父的就有两个人——一个是赫尔德,一个是康德。

赫尔德 对于浪漫主义运动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他的三个观点上。其一是表白主义的观点,其二是归属的观点,其三,真正的理想之间经常互不相容,甚至不够调和。第一个观点,表白主义,是这样的:赫尔德认为人的基本行为之一是表白,是有话要说。一个人无论做什么,都是在充分表白自己的天性,这个观点是赫尔德从他的导师哈曼那里学到的。不仅是人,甚至是无生命的艺术品,对他们来说,也是某人的表白,是创作者的生活态度的表白。赫尔德说了,希望每个表白自己的人都能使用词语,而“词语”这个概念,与交流有关,与群体有关,由此,他的表白观又联系上了他的归属观——在于“民族”这个概念的提出。词语不能单独产生,它得是在群体里面,在民族里面。“由此发端出整个历史主义、进化论的观念。所谓历史主义、进化论的观念就是说你只能通过了解与你自身所处环境很不相同的环境,才能了解那里的人。”这个观念也是归属感观念的根基。关于赫尔德,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结论,进而引入他的第三个观点。这个观点是这样的:如果每种文化的价值都隐藏在特定文化的理想之中,那么,赫尔德说了,每种文化都会拥有它自己的重心。你想要理解某一文化类型的人民,你就得找出它的文化重心。如果你找到了一个文化重心,就会发现一个事实,即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理想。但是如果赫尔德是对的,那么希腊人有希腊人的理想,印度人有印度人的真理,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发展需要——有一个终极答案的观点就毫无意义了。它不能说明任何问题,因为所有的答案都可能是互不兼容的。由赫尔德的三个观点,我们可以得出他的最终理论:也就是说每个人类群体都应该为自己与生俱来的东西而奋斗,或者说,为了他们的传统而奋斗。这就是赫尔德心中的浪漫主义。

赫尔德之后,柏林在《拘谨的浪漫主义者》一节提到了 康德 。康德崇尚科学,是因为他的道德哲学才足以成为浪漫主义之父。在康德的道德哲学中,康德崇尚自由,强烈反对任何一种支配人的形式。“道德优点的观念,道德缺失的观念,哪些该得到我们的赞扬,哪些该受到我们的谴责,哪些行为方式该受到鼓励或指责,所有这些都基于这个前提:即人们能够自由选择。”,借由自由选择,康德提出了有关于价值的理论,“价值之所以是价值——或者再往小一点说,之所以是责任,之所以是一种超越了欲望和情感偏向的目标——是由人的选择而非它自身的某种客观的固有性质所决定的。价值不是道德天宇里的星星,它们存在于人的内心,它们是人愿意自由选择并愿意为之生、为之奋斗、为之死的东西。”这就是康德宣扬的基本理论。康德的思想中,对于浪漫主义,最重要的应当还是属于关于意志的主张——唯一值得拥有的是无拘无束的意志——这就是康德一再强调的核心命题。关于意志,席勒也是它忠诚的辩护者。这触及到了浪漫主义运动的核心,人们获得的不是关于价值的知识,而是价值的创造,这个关于“不屈的意志”的思想,这个观点的核心在于,在某种程度上,毕竟世界出自你的选择、你的创造。

除了意志,浪漫主义乐于布道的,即是认为世上并不存在事物的机构。这是对于理性主义最正面的反击。“一旦你试图了解一个事物,无论你应用哪种力量,你都会发现你要探索的是不可穷尽之物”如此一来,就产生了非现实和幻想——也就是一种企图:总是要罩住不可限制之物、追求真理于无真理之处、阻断不歇的涌流、使运动静止、以空间捕捉时间、以黑暗捕捉光线。这就是浪漫主义的布道。道理说不尽道不明,在此情况下,当他们自问一个人如何能——就“理解”这个词的某种意义而言——着手理解现实的时候,当他们问一个人如何获得对现实的某种洞察,而同时不去断然划分作为主体的自己和作为客体的现实,不在洞察的过程中杀死现实的时候,要如何找到答案?唯一的办法就是借助神话以及象征。

关于浪漫主义,柏林在书中叙说了很多,有我前面所提到的,当然更多的是我没有提到的,有谢林、有弗里德里希施莱格尔、有费希特,有戏剧、有诗歌、有音乐,有政治、有经济、有文化…关于浪漫主义的影响,如果所文艺复兴、理性主义将人类视角从神转向人类,那么浪漫主义运动就是把视角从宏观的人转向到个人。浪漫主义的基本观点是意志、是自由、是创造、是价值……书本的最后,柏林说浪漫主义的结局是自由主义,是宽容,是行为得体以及对于不完美的生活的体谅;是理性的自我理解的一切程度的增强。

这是柏林是的结尾,但是我的结尾,我想要回到刚刚没有提到的关于浪漫主义的定义上,柏林说,浪漫主义是统一性与多样性,这是他简单概括之后的结果,我想以书中的原文,我所喜欢的一段文字,关于浪漫主义,作为总结:

“浪漫主义是原始的、粗野的,它是青春,是自然的人对于生活丰富的感知,但它也是病弱苍白的,是热病、是疾病、是堕落,是世纪病,是无情的美女,是死亡之舞,其实就是死亡本身。是雪莱描绘的彩色玻璃的圆屋顶,也是他永恒的白色光芒,是生活斑斓的丰富,是生活的丰盈,是不可穷尽的多样性,是骚动、暴力、冲突、混沌;它又是安详,是大写的“我是”的合一,是自然秩序的和谐一致,是天穹的音乐,是融入永恒的无所不包的精神。它是陌生的、异国情调的、奇异的、神秘的、超自然的;是废墟,是月光,是中魔的城堡,是狩猎的号角,是精灵,是巨人,是狮身鹫首的怪兽,是飞瀑,是弗洛斯河上古老的磨坊,是黑暗和黑暗的力量,是幽灵,是吸血鬼,是不可名状的恐惧,是非理性,是不可言说的东西。”

“它是能量、力量、意志、青春,是自我的展现,它也是自虐、自残、自杀;它是原始的、单纯的,是自然的胸怀,是绿色的田野,是母牛的颈铃,是涓涓小溪,是无垠蓝天。然而,它也是纨绔主义,是打扮的欲望。红色的背心,绿色的假发,染成蓝色的头发,这就是热拉尔·德·内瓦尔的追随者某个时期招摇巴黎街头的行头。”

恩格斯说,一切哲学从根本上都必然要归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后来的列宁继承了这一说法。

马哲历史上,从马克思本人比较开明和进步的观点之后,一共经历过两次大的排斥,一次是恩格斯对所谓修正主义的排斥,一次是列宁对孟什维克的排斥。经过这两次排斥,马克思主义的正统解释权落在了政治家和权威人士手中,脱离了学术界的自由讨论和来自人民的广泛实践,使马克思主义逐渐僵化,在政治上教条化,在理论上宗教化,逐渐失去活力。

单从哲学上讲,无论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既不是从来就有,也不是所有的哲学都必然纳入这一划分。只是前苏联为了政治宣传的需要,不仅坚持这一划分,还宣称所有无产阶级的哲学都必然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所有资产阶级的哲学不是唯心主义就是形而上学的;已经没有了真正能称得上哲学的成分。而我国在向苏联学习的阶段,很不幸继承了这一思想,也一直持续至今;至于哲学的具体流派,除非是哲学系的学生,大众鲜有能接触到的机会。

哲学是自由的精神,哲学的发展需要自由。哲学的自由首先表现为哲学家思维的自由。这就要求哲学家有坚实的知识基础、出众的理论思维能力、彻底的批判精神、无畏的理论勇气和强烈的使命感。哲学的自由还表现为社会给予哲学的自由,主要是社会对哲学的功能有恰当的期望,有良好的学术氛围和正确的学术方针。哲学的自由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相对的,不是抽象的、无条件的、绝对的。

1哲学发展的历史表明,哲学是自由的精神。自由是哲学的本性,没有自由就没有真正的哲学;扼杀自由,就是扼杀哲学。今天,我国的哲学事业空前繁荣,这与哲学研究者的自由精神的发展和社会环境的改善是密不可分的。当然,也不能说今天我们哲学的发展已经充分自由了,无论从哲学思维的主体还是从哲学发展的外部环境来说,都有不如人意的地方。因此,今天再来谈哲学与自由的问题,不能说是多余的事情。

2自由是标志人的活动的自主性程度的概念。人的活动的自主性程度愈高,他的生活也就愈自由。人的自由表现在许多方面,基本的有三个。一是人在自然界中生活的自由。人也是自然存在物,他也生活于自然界中。但人与动物不同,动物只是自然界的一个简单部分,它只是依靠、适应自然界,动物的生活不是它自己创造的,所以也谈不到在自然界中的自由;人则通过改造自然界来创造自己的生活,他是自己生活的创造者,是自己生活的主人,这就表现为他在自然界中的自主性即自由。二是人在社会生活中的自由,也可叫作政治自由。人不仅生活在自然中,而且也生活在社会中,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受到社会关系的制约。人在社会生活中有一定的自主性,这就是他在社会生活中的自由。三是人在精神生活中的自由。这方面,集中表现为人在认识世界、设计世界、表达思想、相互讨论中的自主性。

哲学的自由是精神的自由,同时也是社会生活中的自由。这是因为,哲学不仅认识世界,还要参与对世界的改造,哲学因此而成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

3哲学的自由首先表现为哲学家思维的独立自主性。哲学家的独立自主的思维,是哲学自由的最基本的、基础的东西。这是因为,哲学的自由,主要不是哲学之外的某种力量赐予的,而是要由哲学自身去表现、去争取的东西。没有社会的或政治的自由,哲学家仍可自由地思维,假如他具有独立自主性的话;但是没有了哲学家的独立自主的思维,哲学就从根本上失去了自由。

从形式上看,哲学家的独立自主性所体现的哲学的自由似乎最容易获得。因为,哲学总是表现为哲学家的思维,而思维是人们头脑中的事情,任何力量都不能强迫一个人如何去思维。正如费尔巴哈所说,我们可以用针管把药物注入一个人的体内,但没有人能做到用针管把思维注进入的头脑中去。实际上,哲学家要做到自由地思维,单从他自身的因素来说,就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这是因为,哲学家要能独立自主地思维,获得哲学思维的自由,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如丰富的知识、理论思维的能力、批判精神、理论勇气、责任感,等等。只有具备了这些条件,他才能作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哲学思维的主体,他的哲学思维才可能是自由的。

4丰富的知识,是哲学家能够自由思维的基础。虽然对于哲学家的自由来说,这不能说是最重要的东西,但是缺了这个基础,他就不能自由地进行哲学的思维。对于某一领域的专门家来说,他只要掌握了本专业领域的知识,就可以成为一个专门家(虽然缺了别的领域的知识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他们在本专业领域的自由),但对于哲学家来说,他的知识必须广博,不能局限在狭窄的领域内。自然科学的知识,社会科学的知识,哲学的知识;历史的知识和现实的知识;本国的知识和外国的知识;……总之,人类的一切知识成果,哲学家都要有所了解,虽然对每一领域的知识的了解不一定很专深。历史上的大哲学家,没有一个不是他那个时代的“百科全书”。

对于哲学,曾经而且现在也还存在着一种误解:搞哲学、当哲学家最容易,不需要特别的知识基础和才能。黑格尔在他的《哲学史讲演录》的开讲词中曾指出过这种情况:“时代的艰苦使人对于日常生活中平凡的琐屑兴趣予以太大的重视,现实上很高的利益和为了这些利益而作的斗争,曾经大大地占据了精神上一切的能力和力量以及外在的手段,因而使人们没有自由的心情去理会那较高的内心生活和较纯洁的精神活动,以致许多较优秀的人才都为这种艰苦环境所束缚,并且部分地被牺牲在里面。”(注: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商务印书馆1953年版,第1页。)“坚强的人才都转向实践方面, 而浅薄空疏就支配了哲学,并在哲学里盛行一时。”(注: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商务印书馆 1953年版,第2页。)这种情况在我们这个时代也存在。实现现代化是我们的最高利益,而实现现代化首先需要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所以有才能的人大多转向了科学、技术和其他实际的事务,而留下一些没有多大才能的人去搞哲学,因而“浅薄空疏就支配了哲学”。在大学毕业生中,优秀的人才大多去考社会急需专业的研究生,或直接从事他们认为有前途、有实惠的实际工作;而没有多大才能的人,就去考哲学硕士生。一些人为了获得博士学位,别的专业不好考,就去考哲学博士生,尽管他并不懂哲学。在个别地方,有了相当的官衔,不懂哲学的人甚至也可以当哲学博士生导师,等等。这当然不是在促进哲学事业的发展,而是在败坏哲学。其实,这些人不是在搞哲学,只不过借哲学之名在谋取别的东西。也就是说,他们是被别的东西牵着鼻子走的,当然不可能在哲学领域里获得自由。

5哲学是一种理论思维,需要很高的理论思维的能力,如抽象思维的能力,逻辑思维的能力,把握和运用概念的能力,等等。对于哲学的自由来说,理论思维的能力是比知识更重要的因素。博学而无理论思维的能力,不能正确地展开哲学思维;知识虽然不博,但已有了一定的基础,又有较好的理论思维能力的人,在哲学上还是可以有所建树的。理论思维的能力并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长期的思维训练获得的。有志于哲学的人,只要他肯努力,是可以通过长期的训练获得理论思维的能力的。

6在理论思维能力中,有一点特别重要,那就是批判精神。批判精神是独立思维的最主要的表现。没有批判精神,就从根本上失去了独立的哲学思维,失去了哲学思维的自由。哲学史上的大哲学家,都是富于批判精神的人。他们对于前人的哲学和同时代其他人的哲学,有一种分析批判的精神,在此基础上,才能创立自己的哲学,或坚持一种哲学,这才充分体现了哲学思维的自由。

有些人搞哲学,只知道哲学史的知识,或只知简单、盲目地接受一种哲学观点,这不是哲学思维的自由,而是精神的盲从。例如,过去百多年中,马克思主义运动内部的人们都讲“辩证唯物主义”或“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很少有人去思考这种理解方式有什么缺点。又如,改革开放后,一些人盲目崇拜西方哲学,到处搬用一知半解的西方哲学的术语和论断,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则简单排斥和否定。从形式上看,这些人的哲学思维自由得很,但从实质上看,其中多有盲从而缺乏独立批判的精神,不能看作是哲学思维的自由,而恰恰是不自由的表现。还有些人,热衷于“新意”、“热点”,今天这么说,明天那么说,今天批这个,明天批那个,形式上看似乎很有批判精神,很“自由”,其实却只是随风转,自相矛盾,思维混乱。他们的思维不是自主的,而是被别的东西牵着鼻子走,所以也谈不上自由。

7哲学家要做到能独立自主地思维,除了要有知识基础、思维能力、批判精神外,更需要理论勇气。哲学思维不单纯是个人行为,不单纯是哲学家头脑中的事情,而同时是一种社会行为。因为,哲学思维必须向社会表达,要产生一定的社会作用。哲学家之所以思考哲学问题,是为了改造社会;社会之所以需要哲学,是因为社会生活需要哲学的指导。时至今日,社会还不能完全消除分裂,社会上有不同的利益,不同的观念。因此,当哲学家把自己的思维表达出来,成为一种社会行为时,就会得到一些人的赞同,同时也引起另一些人的愤怒。甚至与哲学家的思维所实际代表的利益相联系的那个阶级的成员,也可能因不理解而反对这种哲学思维。例如,黑格尔的“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这一命题,曾引起了保守的官方的赞扬和革命的自由资产阶级的愤怒,然而黑格尔的命题实质上反映的却是资产阶级的革命要求。因此,哲学家的思维往往会遭到理论上的批判和政治上的压力,没有理论勇气,是很难坚持自己的独立思维、保持哲学思维的自由的。

8哲学家的理论勇气来源于他的社会责任感,来源于他对一定社会利益的自觉代表和追求。任何一个哲学家,任何一种哲学理论,实际上都是一定时代、一定阶级或阶层的利益的观念表现。当哲学家为自己所代表的利益而奋斗时,他就会有勇气坚持自己的哲学思维;反之,他就会犹豫、动摇,失去理论上的彻底性、独立性,失去哲学的自由。

政治是利益的集中表现。因此,哲学家为某种利益而奋斗,也就表现为某种政治倾向。从哲学与政治的关系来说,哲学是从属于政治的,是为政治服务的。哲学从属于政治、为政治服务这一观点曾受到批判,被认为是“左”的思维。而在我看来,哲学不能不从属于一定的政治,不能不为一定的政治服务,说到底,也就是不能不为一定的社会利益服务。有一种观念,认为哲学要能独立地、自由地思维,就只有远离政治。我以为这种观念是不对的。政治不是外加于哲学的东西,政治是哲学自身所固有的利益追求,哲学怎么能远离政治呢?哲学的自由,应当表现为为某种利益而自觉奋斗的理论活动,而不是离开利益躲进纯思维的“避风港”。正如马克思所说,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所谓“远离政治”,实际上正是哲学家缺乏理论勇气的表现,是哲学懦弱的表现,是哲学不自由的表现。远离政治并不是表示哲学的独立性,恰恰是表示哲学放弃自己的责任,因而是放弃自己的独立性。

哲学服从政治、为政治服务,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哲学服从政策、为政策服务。“政治”和“政策”是两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政治是一定阶级的根本利益的体现,是客观的社会关系,不能作“正确”或“错误”的评价;政策则是一定国家、政党为维护本阶级的利益而采取的措施,这种措施可以正确体现本阶级的根本利益,也可能违背、甚至损害本阶级的根本利益,所以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哲学总是从属于一定的政治,总是为一定的政治服务的,但不能说哲学总是从属于政策、为政策服务的。哲学应当为正确体现它所追求的利益的政策辩护,同时也要对背离它所追求的利益的政策进行批判,这正是哲学的独立性的表现。所以,一个哲学家,常常不仅受到对立阶级的反对,也会受到本阶级的反对,他要保持自己哲学思维的独立性,是需要有理论上的勇气的。哲学无论是远离政治(实际上当然是做不到的)还是沦为政策的辩护工具,都是哲学失去独立性的表现,是哲学不自由的表现。

9哲学的自由还表现为社会为哲学思维所提供的自由。哲学的自由虽然主要表现为哲学家自身思维的自由,但是否有一个好的社会环境,对哲学思维的自由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影响哲学自由的社会环境因素主要有:社会对哲学功能的观念、学术氛围、国家对哲学研究所采取的方针等等。

10哲学的自由,有赖于社会对哲学的功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哲学研究者生活在社会中,社会上的观念、舆论对哲学研究会产生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

对哲学的功能,有两种相反的观念:一是“无用论”,二是“万能论”。这两种观念都不利于哲学的自由发展。两种观念其实又是相通的。“万能论”是根,“无用论”是“万能论”的消极的、否定的表现形式。“万能论”要求哲学去解决各种具体的问题,当事实表明哲学不能承担这种功能时,就导致哲学“无用论”。

“万能论”的观念妨碍哲学思维的独立性。受“万能论”的影响,一些哲学研究者不去从事哲学自身应做的事情,却去做一些本不应由哲学来承担的工作。例如,以哲学代替具体科学的研究,各种所谓的“应用哲学”满天飞;或者使哲学沦为为政策、权威论证的简单工具。究竟什么是哲学自身应做的事情,由于哲学的特殊性,至今还没有统一的认识。但是不能要求哲学去解决各种具体问题,却是一个业已形成的共识。按我的理解,具体问题应当由各个学科、各种具体的实践去解决,哲学所要做的事情,就是提供普遍的思维方式。哲学不去做研究思维方式的事情而去做别的学科、别的专门人才做的事情,就是丧失了哲学的独立性,就是失去了哲学的自由。

11哲学思维的自由,要求有一个良好的学术氛围, 这就是自由地批评、讨论的风气。这一问题当然还涉及到国家的政策,这里先就学术界自身的氛围来说。

有两种学术氛围是不利于哲学的自由的。一是打棍子、扣帽子。所谓打棍子、扣帽子,无非是说某种哲学观点有政治问题。哲学确实离不开政治,但它不是直接的政治,而是表现为学术问题。因此,哲学上学术观点的分歧,只能通过平等的、充分说理的学术讨论来解决,而不能通过简单的打棍子、扣帽子来解决。打棍子、扣帽子的学术氛围,是对哲学自由的扼杀。

另一种学术氛围也是不利于哲学的自由的,这就是不批评、不讨论。前面说了,自由是哲学的本性,而自由就是要表达自己的独立的观点,其中也包含着对其他不同观点的批评。所以,批评、讨论,正是哲学自由的表现、要求。没有批评的学术是僵死的学术,沉闷的学术,表面看来可能是“百花齐放”,自由得很,但若没有“百家争鸣”,这种哲学实际上并不是自由的。

12“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方针的真正贯彻执行, 是我国哲学自由的最重要的外部因素。它的作用,是保证哲学家能自由地表达自己的哲学观点,并保证学术界的良好的学术氛围,展开自由的批评和讨论。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方针在我国早就制定了,但在过去的贯彻执行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根据“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学术问题只能通过学术的“放”和“争”来解决,不能靠行政手段来解决。对于任何一种学术观点,甚至是认为有某种政治倾向方面的问题的学术观点,你也只能以学者的身份出来说话,不能以权力的身份说话。你有批评权,别人有反批评权。这当然不适用于直接的政治问题。当一个哲学家直接作出某种政治结论时,就超出了学术的范围,不能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来解决。但过去在“双百”方针执行中的问题,主要在于没有把学术问题的解决方法和政治问题的解决方法区分开来,往往直接用解决政治问题的方法来解决学术问题,用行政来干预学术,这不能不说是对哲学自由精神的一种压抑。

13不用说,哲学的自由,无论是哲学思维自身的自由, 还是哲学思维在社会中的自由,都只能是相对的而不能是绝对的,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

14哲学家思维的自由之所以是相对的, 是因为哲学家的思维受到种种条件的限制。从思维的主体方面来说,哲学思维的自由受到主体的种种条件的限制;从思维的对象方面来说,哲学总是受到时代发展的限制。哲学是时代的思维,是被把握在思想中的时代。哲学不能超越时代作想像的思维,甚至哲学家的想像能力也是受制于时代的。

15社会所能给予哲学的自由,也是历史地发展的。每一时代、 每一种社会所能给予哲学的自由,是具体的、历史的、变动的。在存在着阶级的社会中,国家总是一定阶级的国家,它总是从自己的阶级利益出发确定给予哲学以何种程度的自由。因而,这种自由不可能是抽象的、绝对的。

16总之,哲学精神是自由的精神; 哲学的自由首先在于哲学家自身;同时,哲学家也要去争取社会的自由,社会则应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给予哲学的发展以自由;而哲学的自由,只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相对的,不是抽象的、无条件的、绝对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51681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5
下一篇2023-08-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