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古称宛,物华天宝、钟灵毓秀,这里培育出了多少历史名人?

南阳古称宛,物华天宝、钟灵毓秀,这里培育出了多少历史名人?,第1张

南阳古称宛,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南阳是我们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3000年的建城史,南阳也是楚汉文化的发源地。 这里物华天宝、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在这座城市中涌现了数不清的历史名人,也让这座城市变得更加迷人。姜子牙、张衡、张仲景、诸葛亮等等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人物,他们与南阳这座城市有着不解之缘,而这几个人却只是数不清的历史名人中的一小部分。

没有人不知道姜子牙的存在,尤其是我们小时候都是看过《封神榜》的人。根据历史记载,70岁的姜子牙垂钓于渭水之滨,终于等来了姬昌,他多年所学有了用处,带领周朝走向成功,成为了周朝的开国元勋。我当时了解姜子牙这个人时,一直被他的才华谋略所震撼,他非同一般的见识和所作所为,是周朝得以发展壮大的重要所在,而周武王也离不开姜子牙的辅佐。姜子牙先祖曾做四岳之官 ,受封之地在吕地,而“吕地”其实就是南阳,所以姜子牙的故乡在南阳,南阳得以培育出如此出名的历史人物,真的是人杰地灵。

我们在学习历史或者地理的时候,老师一定为我们重点讲解过张衡这个人。张衡是我国东汉时期著名的天文学家和地理学家,他是南阳郡西鄂县人 ,也就是如今的南阳市石桥镇人。张衡被我们称为“科圣”,他在机械技术和地震方面对我国有着惊人的成就,他除了在科学探索方面发明了浑天仪和地动仪,他还在文学作品上有着不少贡献,因为他的《归田赋》和《二京赋 》,他还和其他三位文学上有很大成就的历史名人并成为“汉赋四大家”。

除了这两位历史名人,南阳还有“医圣”张仲景、“商圣”范蠡 、“智圣”诸葛亮等等,其实姜子牙也有一个后人对他的尊称,叫做“谋圣”。东汉时期云台二十八将之一的吴汉,就是河南南阳人,还有云台二十八将第三位的贾复也是南阳人,这些都是历史上陪刘秀打江山的名将,是赫赫有名的将军和侯爷。除了这些历史名将,还有唐朝的一位大诗人也是南阳人,唐朝著名的边塞诗人岑参,他是一名边塞将士,但是他也是一位十分有文采的诗人。

南阳除了培育历史名人,在科技不断发展的现在社会依旧有不少人才涌出。无论是军事方面还是教育方面,南阳依旧是当初那个人杰地灵的存在。

1妺喜:

山东滕州人。妺喜是夏代一个叫有施氏部落的人,有施氏在今天的山东滕州。滕州现在隶属枣庄市。

2妲己:

河南武陟人。妲己是商代一个叫有苏氏部落的人,有苏氏在今天的河南武陟。《封神演义》称妲己是冀州侯苏护的女儿,实际上妲己并非河北冀州人。武陟现在隶属焦作市。

3褒姒:

陕西汉中人。褒姒是西周时期褒国的美女,褒国在今天的陕西汉中。

4夏姬:

河南新郑人。夏姬是郑穆公的女儿,因此她是河南新郑人。新郑现在隶属郑州市。

5息妫:

河南淮阳人。春秋时代著名的美女,息妫的丈夫是息侯,但息妫是在陈国出生、成长的,因此不能说息妫是河南息县人。淮阳现在隶属周口市。

6西施:

浙江诸暨人,原名施夷光,春秋末期出生于诸暨苎萝村。天生丽质。时越国称臣于吴国,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谋复国。在国难当头之际,西施忍辱负重,以身许国,与郑旦一起由越王勾践献给吴王夫差,成为吴王最宠爱的妃子,把吴王迷惑得众叛亲离,无心于国事,为勾践的东山再起起了掩护作用,表现了一个爱国女子的高尚思想情操。后吴国终被勾践所灭。诸暨现在隶属浙江绍兴市

7赵姬:

河北邯郸人。赵姬出身于邯郸富商的家庭,家道中落后她做了歌姬,并先后成为巨商吕不韦的爱妾和秦庄襄王嬴子楚的王后。赵姬是秦始皇嬴政的生母。

8虞妙弋(虞姬):

虞妙弋就是项羽的爱妃虞姬,江苏沭阳人。虞妙弋的祖上是浙江绍兴人,但虞妙弋是在沭阳出生、成长的,因此说她是江苏沭阳人。沭阳现在隶属宿迁市。

9吕雉:

山东单县人,是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单县现在隶属菏泽市

10窦猗房:

河北武邑人,窦猗房是汉文帝刘恒的皇后。武邑现在隶属衡水市。

11王娡:

陕西兴平人,王娡是汉景帝刘启的皇后。兴平现在隶属咸阳市。

12卫子夫:

山西临汾人,是汉武帝刘彻的皇后。卫子夫是西汉名将卫青的姐姐,初为平阳公主家的歌女,汉武帝废黜皇后陈阿娇后立卫子夫为后,晚年因诬蛊之祸所牵连而自杀。

13李妍:

河北定州人,是汉武帝刘彻的宠妃。李妍是西汉著名音乐家李延年的妹妹,进宫后令汉武帝迷恋得如醉如痴。定州现在隶属保定市。

14赵钩弋:

河北河间人。据记载汉武帝在巡狩期间路过河间,有善于星相学的专家说,这里的天空祥云笼罩,一定有奇女子。于是汉武帝紧急派遣使者按照祥云的位置寻找这位奇女子,真的就找到了。把这个奇女子带到汉武帝面前一看,原来这个容貌极其美丽的女子是个残疾人,两只手都紧握拳头打不开。汉武帝亲自出手掰这美女的拳头,奇迹出现了,那美女无人能打开的拳头伸开了。既然是仙苑奇葩,汉武帝自然是神魂颠倒,不假思索就把她带回长安,并得到宠幸,这位美女就是赵钩弋。河间现在隶属沧州市。

15卓文君:

西汉才女,卓文君和司马相如演绎的中国经典爱情故事“凤求凰”就诞生在四川邛崃这里。“文君当垆,相如涤器”的千古佳话,为这片土地凭添了浪漫动人的色彩。

16上官小妹:

甘肃天水人,是汉昭帝刘弗陵的皇后。上官小妹年仅15岁就成了太后,她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太后。

17许平君:

山东金乡人,许平君是汉宣帝刘询的皇后。金乡现在隶属济宁市。

18王政君:

河北正定人,王政君是汉元帝刘奭的皇后。正定现在隶属石家庄市。

19王昭君:

姓王名嫱,南郡秭归(今湖北省兴山县)人。匈奴呼韩邪单于阏氏。她是汉元帝时以“良家子”入选掖庭的。王昭君入宫数年,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呼韩邪临辞大会,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影徘徊,竦动左右。帝见大惊,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遂与匈奴。”

20 薛涛:

陕西西安人,幼年随父郧流寓四川,八九岁能诗,十六岁遂堕入乐籍,脱乐籍后终身未嫁。后定居浣花溪。知音律,工诗词。创“薛涛笺”。薛涛正式集子叫《锦江集》,共五卷,诗五百余首

21阴丽华:

河南新野人,阴丽华是汉光武帝刘秀的皇后,新野南现在隶属阳市。

22邓绥:

河南新野人,邓绥是汉和帝刘肇的皇后,新野南阳现在隶属市。

23班昭:

陕西咸阳人,字惠班,又名姬,家学渊源,尤擅文采。

24阎姬:

河南荥阳人,阎姬是汉安帝刘祜的皇后,荥阳现在隶属郑州市。

25梁妠:

甘肃平凉人,是汉顺帝刘保的皇后。

26何莲:

河南南阳人,是汉灵帝刘宏的皇后。何莲出身于屠户家庭,因貌美而入宫成为皇后,汉灵帝死后何莲临朝称制,其兄何进想依靠豪强董卓消灭宦官势力,结果宦官先发制人,杀死何进,董卓攻入洛阳后又杀死何莲,东汉遂进入群雄割据状态。

27 蔡文姬:

河南杞县人,东汉末文学家蔡邕之女。杞县现在隶属开封市。

28貂婵:

山西忻州人,任姓,小字红昌,15岁被选人宫中,执掌朝臣戴的貂婵(汉代侍从官员的帽饰)冠,从此更名为貂婵。汉末宫廷风云骤起,貂婵出宫被司徒王允收为义女。不久董卓专权。王允利用董、吕好色,遂使貂婵施“连环计”,终于促使吕布杀了董卓,立下功勋。之后,貂婵为吕布之妾。白门楼吕布殒命,曹操重演“连环计”于桃园兄弟,遂赐与关羽。貂蝉为不祸及桃园兄弟,“引颈祈斩,”被关羽保护逃出,当了尼姑。曹操得知后抓捕貂婵,貂婵毅然扑剑身亡。

29甄洛:

河北无极人。无极县现在隶属石家庄市。

30郭女王:

河北广宗人,据考证郭女王大名叫郭照,她是魏文帝曹丕的皇后。广宗现在隶属邢台市。

31薛夜来(本名薛灵芸):

河北正定人。正定县现在隶属石家庄市。

32孙仁献(又称孙尚香):

浙江富阳人。富阳市现在隶属杭州市

33杨艳、杨芷:

两人均是陕西华阴人,是晋武帝司马炎的皇后,华阴现在隶属渭南市。

34 绿珠:

广西博白人,是西晋大富豪石崇的宠姬。石崇在朝中失势后,赵王司马伦的手下孙秀暗慕梁绿珠,并向石崇索取,遭到了石崇的拒绝,孙秀遂向司马伦进谗言诛杀石崇,石崇临死前对梁绿珠叹息道:“我因你而获罪”,梁绿珠也坠楼自尽。博白现在隶属玉林市

35 羊献容:

山东费县人。羊献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两度皇后,她是个美丽善良的女人,先是做了晋惠帝司马衷的皇后,西晋灭亡后她被匈奴贵族刘曜所得,又成为前赵国的皇后。费县现在隶属临沂市。

36褚蒜子:

河南禹州人,褚蒜子是晋康帝司马岳的皇后。褚蒜子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三次临朝听政的太后。禹州现在隶属许昌市。

37鲍令晖:

山东郯城人,鲍令晖是南朝诗人鲍照之妹。郯城现在隶属临沂市。

38冯润、冯清:

两人均是河北冀州人,是魏孝文帝元宏的皇后。冀州现在隶属衡水市。

39 胡仙真:

甘肃镇原人。即史书上的胡充华,充华为妃嫔封号。

40 沈珍珠:

浙江湖州人,吴兴才女沈珍珠,出身世家,玄宗开元末年被选入东宫为宫女。时肃宗李亨为皇太子,赐沈氏予广平王李豫(李亨长子,亦即日后的代宗)。沈氏美貌如花,又贤淑纯良,故而深得李豫宠爱,于天宝元年(742年)为李豫生下长子李适(即日后的德宗)。她的故事已成为传奇。

41侯慧卿:

江苏苏州人,才貌双全,风流才子冯梦龙早年间“逍遥艳冶场,游戏烟花里”,对色艺双全的苏州名妓侯慧卿动了真情,而侯慧卿的最终从良,使冯梦龙在感情上遭受了沉重打击。他大病一场,写下了忆侯慧卿诗三十首,从此不踏青楼。刻骨铭心的爱情悲剧,不仅改变了冯梦龙的生活方式和人生态度,更深深地影响了他对感情的认识。肯定生死不渝的爱情,谴责负心薄情的行为,成为冯梦龙一生创作、改编、评点婚恋题材作品永远不变的主题。

42 花蕊夫人:

青城(今都江堰市东南)人,五代十国女诗人,幼能文,尤长于宫词。得幸蜀主孟昶,赐号花蕊夫人。其宫词描写的生活场景极为丰富,用语以浓艳为主,但也偶有清新朴实之作,如“三月樱桃乍熟时,内人相引看红枝。回头索取黄金弹,绕树藏身打雀儿”这一首,就写得十分生动活泼,富有生活情趣;其《述国亡诗》亦颇受人称道,实难得之才女也。

44 大乔:

庐江皖县(今安徽舒城人),父桥国老德尊于时,大乔国色流离、资貌绝伦。建安三年,孙策攻皖,拔之,纳大乔为妻。后人谓英雄美女,天作之合。

45 小乔:

庐江皖县(今安徽舒城人),父桥国老德尊于时,小乔国色流离、资貌绝伦。建安三年,周瑜协策攻皖,拔之,纳小乔为妻。后人谓英雄美女,天作之合。

46徐昭佩:

山东郯城人。徐昭佩是梁朝大将徐绲的女儿,她就是典故“徐娘半老风韵犹存”的女主角。

47张丽华:

江苏南京人,是陈后主陈叔宝的宠妃。

48白秋水:

江苏苏州人,江南无人不知的才女,琴棋书画无所不精,只是如此佳人不知为何沦落风尘,虽有成千上万的人为她赎身,但都被她婉言拒绝,孤身寄于青楼。

49 刘细君:

江苏扬州人,即细君公主,西汉时江都王刘建的女儿。汉武帝为了联合乌孙(居今伊犁河上流流域),抗击匈奴而于元封六年(前105年),汉武帝封细君为公主,下嫁乌孙国王昆莫猎骄靡(又作昆莫),以和乌孙结为兄弟之邦,共制匈奴。原籍徐州。

50 刘解忧:

江苏徐州人,即解忧公主,是第三代楚王刘戊的孙女,她在刘细君去世后,为了维护汉朝和乌孙的和亲联盟,也奉命出嫁到西域的乌孙国。王死后,又遵从乌孙风俗,嫁于继位的翁归靡,史称肥王。解忧公主在乌孙生活了40多年,她一生经历了三个丈夫,都是乌孙王,直到年过七十岁时,上书给汉朝皇帝陈述思乡之苦,请求把自己的遗骨埋葬在故国。甘露三年回到汉朝,天子怜悯她的境遇,在她回来的时候,还亲自出城迎接解忧公主的归来。

51独孤伽罗:

河南洛阳人,独孤伽罗是隋文帝杨坚的皇后。独孤伽罗的父亲独孤信是中国历史上十大美男之一。

52萧美娘:

湖北荆州人,是隋炀帝杨广的皇后。萧美娘是后梁明帝萧岿的女儿,原籍江苏常州。

53长孙无垢(即长孙皇后):

陕西西安人,长孙无垢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后

54武则天(武媚娘):

四川广元人,原籍山西文水,聪慧敏俐,极善表达,胆识超人,博闻强记,诗词歌赋,充分地显示了她在各个方面杰出的才能气魄。

55上官婉儿:

陕州陕县(今属河南)人,唐代女官、女诗人、唐中宗昭容。年十四,即为武则天掌诰。唐中宗时,封为昭容,代朝廷品评天下诗文,一时词臣多集其门。

56韦香儿:

陕西西安人,唐中宗李显的皇后。

57杨玉环(杨贵妃):

唐代宫廷音乐家、歌舞家,其音乐才华在历代后妃中鲜见。原籍蒲州永乐。开元七年719年生于蜀郡,出身宦门世家,唐玄宗把韦昭训的女儿册立为寿王妃后,遂册立杨玉环为贵妃,玄宗自废掉王皇后就再未立后,因此杨贵妃就相当于皇后。

58赵飞燕、赵合德(赵飞燕本名赵宜主):

两人均是江苏苏州人,赵飞燕、赵合德的母亲姑苏郡主是西汉江都王的女儿,嫁给了中尉赵曼,却暗中与舍人冯万金私通而生下二女,赵曼病逝后母女三人相依为命,赵氏姐妹从此也备尝艰辛,从江南姑苏一直流落到京城长安。赵氏姐妹被汉成帝刘骜看中而入宫,姐妹两人深受宠爱,不久汉成帝又废黜皇后许夸立赵飞燕为后。

58李冶:

浙江湖州人,字季兰,江南才女,与陆羽、皎然、刘长卿等交往,有“女中诗豪”之称,善弹琴,诗今存十余首,多赠人分遣怀之作。

59宋阿紫:

江苏苏州人,绝色佳人,琴歌双绝,深得各界风流雅士之赏识。

60 关盼盼:

江苏徐州人。关盼盼就是“佳人魂断燕子楼”的女主角。

61鱼玄机:

陕西西安人,市民家女,姿色倾国,十五岁被李亿补阙(掌讽谏之官)纳为妾,与李情意甚笃、但夫人妒不能容。唐懿宗咸通时,李亿遣其出家,在长安咸宜观为女道士。

62花见羞:

陕西彬县人,花见羞是后唐明宗李嗣源的宠妃。花见羞本姓王,其真名历史上没有记载,她被誉为五代第一美女。彬县现在隶属咸阳市。

63陈金凤:

福建福清人,陈金凤是闽国王延钧的皇后。陈金凤是一个私生子,她父亲是当时的福建观察使陈岩,陈岩有断袖之癖,宠爱男色侯伦,陈金凤即为侯伦与陈岩妻子陆氏所生。陈金凤玉肌滑肤,成为了闽国国王王延钧的皇后,并独揽朝政。后来王昶和李春燕发动兵变,将陈金凤和王延钧杀死。福清现在隶属福州市。

64李春燕:

李春燕是闽国王昶的皇后,福建福州人。李春燕家住福州郊外森林中,王昶在一次游猎迷路时与李春燕相遇,后来李春燕帮助王昶夺取了皇位。

65 金飞山:

四川人,是前蜀国王宗衍的皇后。

66周娥皇、周女英:

两人均是浙江杭州人,是南唐后主李煜的皇后

67林默:

福建莆田人,被后世尊称为妈祖天后。林默出生于莆田湄洲岛上,相传她貌美、深通巫术,时常出海解救落难的人。

68刘娥:

山西太原人 ,刘娥是宋真宗赵恒的皇后

69 马绮丽:

江苏苏州人,南宋苏州美女马绮丽艳冠群芳,人称东方茶花女,偶然的机会认识了杜君平,两人坠入爱河。可惜杜家嫌马绮丽出身低微。迫于世俗的压力,杜君平离开了马绮丽。倔强的马绮丽最终殉情自杀。

70李清照:

山东济南人,号易安居士,是婉约派词人,南宋杰出女文学家,逝于临安。历史上与济南历城人辛弃疾并称“济南二安”

71真娘:

江苏苏州人,天资聪慧,才思敏捷,好读书,喜属文,吴门才貌双全的绝色女子

72王朝云:

浙江杭州人,因家境清寒,自幼沦落在歌舞班中,却独具一种清新洁雅的气质。苏东坡任杭州知府时看到了轻盈曼舞的王朝云,备极宠爱,娶其为妾

73高滔滔:

安徽蒙城人,宋英宗赵曙的皇后。蒙城现在隶属亳州市。

74李师师:

河南开封人,汴京名妓,是文人雅士、公子王孙竞相争夺的对象,连宋徽宗也一亲芳泽。

75 苏小小:

江苏苏州人,美貌绝伦,喜吟诗作画,才空士类,深得各界仰慕,年十九咯血而死,终葬于杭州西湖西泠桥畔。

76吴芍芬:

吴芍芬是宋高宗赵构的皇后,河南开封人。吴芍芬历经高、孝、光、宁四朝,在后位(含太后)长达55年,是中国历史上在后位时间最长的皇后。

77 陈硕真:

浙江淳安人,有些书上又写作陈硕贞,现在淳安隶属杭州市

78白牡丹:

江苏苏州人,美艳绝色,千娇百媚,才艺样样精通,苏州快雪堂的台柱。

79梁红玉:

江苏淮安人。梁红玉因战乱流离润州为妓,遭人虐待,为韩世忠所救。梁红玉感其恩义,以身相许,梁红玉击鼓退金兵的故事至今仍为人们所传诵。

80薛素素:

江苏苏州人,她是明代唯一有史料可查的女棋手,多才多艺,棋、诗、书、琴、萧、绣等,无不工绝,有"十能"之称,是位有才气的女子。

81谢秋水:

江苏苏州人,苏州第一花魁,名驰天下的江南才女,色艺双绝,如一泓秋水,温柔妩媚,天姿国色的美人,才空士类,深得各界仰慕。

82沈九娘:

江苏苏州人,端庄文雅,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才艺过人,后为唐伯虎之妻。

83冼阿莫:

广东阳江人,叱咤岭南的女首领,小说中称冼夫人为冼英,现在历史学家已经考证出冼夫人叫冼阿莫。

84 陈硕真:

浙江淳安人,有些书上又写作陈硕贞,现在淳安隶属杭州市。

85 勤超:

浙江绍兴人,姓任,名琴操。北宋西湖尼庵里的勤超,姿容美丽,文思清嘉,谁知她的当年,竟是位红极一时的江南名妓。琴操从小长得聪明伶俐,秀雅出众,不幸早年父母双亡,无以为生,故而就在杭州西子湖过起了歌舞卖笑的日子,渐渐在文人圈里厮混开了,由于她善解人意,吟弄几句风月,谈得一手好琴,所以颇得好评,名声渐渐大了起来。西湖一带,只要谈起琴操姑娘,几乎无人不晓。

86杜秋娘:

江苏镇江人,美慧无双,杜秋娘的美,可从杜牧《杜秋娘诗》中窥见一斑,诗云“京江水清滑,生女白如脂。十五岁时,镇海节度使李锜以重金将她买入府中为歌舞妓。杜秋娘不满于只表演别人编好的节目,自己谱写了一曲“金缕衣”,声情并茂地唱给李锜听: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此诗正合了李锜之意,就把她纳为侍妾。

87黄媛介:

浙江嘉兴人,字皆令,是嘉兴一户书香人家的闺女,黄家世代诗书相传,虽非大户,也算得上中等殷实人家。小媛介天赋极高,读书写字,吟诗作画,都显得极有灵性,所以倍受父亲黄云生器重,悉心调教,十三、四岁时才名便盛传一方,这嘉兴一带的人都说:“黄家有女,冰雪聪明。”后来沦为青楼女子,她虽然常与名门贵族之士相交,但竭力坚持不出卖自己,宁肯卖字街头,过一种清贫自得的生活。黄媛介的人生岁月就在这种平淡悠远的氛围中流逝,既无大喜,也少大悲,陪伴着山水诗画,终了一生。

88李亚仙:

扬州名妓,才貌双全,官宦子弟郑元和上京赴考,行至扬州,与名妓李亚仙相爱,互订终身,郑元和钱财用尽后被鸨母逐出妓院,沦为乞丐。其父常州刺史郑北海路经扬州,怒其玷辱门风,将元和责打致死,弃尸江岸。郑元和被乞丐张三、李四救活后,靠唱《莲花落》乞讨度日。

89李倩:

浙江湖州人,卖艺不卖身的湖州名妓。琴棋书画,样样都会,诗词歌赋,也能浅吟深唱,生得沉鱼落雁之貌,闭月羞花之容,成为王孙公子、达官贵人追逐的猎物。她自十五岁出道,红遍了江南。

90张秾:

浙江杭州人,人品、相貌、才情加上琴、棋、书、画、诗、词、乐、赋、歌、舞等诸多技艺都很出众。她惊鸿一瞥之下,常被文人骚客们惊为天人,当时的名士为她看破红尘的亦有记载。

91李朝云:

江苏苏州人,仪貌淡雅,气质清丽,人称茉莉女子,手抱琵琶,苏州花满楼的台柱。

92李素兰:

嘉兴名妓,生得大有颜色,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才艺过人,和羊绒潞紬商人甚舍有过一段情。

93苏三:

北京名妓,戏剧名作《玉堂春》描写的就是她的爱情故事。

94汪怜怜:

浙江湖州人,姿容美丽,擅长杂剧表演。后给涅古伯经历做妾。涅死,为尼姑终身。

95冯小青:

原本是广陵(今扬州)的世家女,明朝定鼎南京后,冯家享有高官厚爵,冯小青父亲则受封为广陵太守。后来发生政变,沦落为寄人篱下的孤女,后嫁给杭州商人冯通为妾,受到原配夫人崔氏阻挠,被安置在西湖孤山居住,过着孤寂的生活,最终抑郁而死。遗稿有《小青词》。

96柳自华:

杭州名妓,和杭州名士沈逢吉有过一段情,后被一位富商赎下,富商正房太太同意接纳这个妾,富商便把她接走了。

97杜十娘:

北京名妓,北京城南的教坊司名妓杜十娘。明朝万历年间,国子监太学生柳遇春的寓所喜烛花灯,他的同窗好友,南京布政老爷的公子李甲在这里与赎身从良的北京名妓杜十娘结为百年之好,后来受到欺骗,杜十娘抱百宝箱投进滚滚的长江。

98罗爱爱:

浙江嘉兴人,色艺冠绝一时,而性复通敏,工于诗词。风流之士,趋之若狂,呼为爱卿。尝以季夏望日,与郡中诸名士会于鸳湖之凌虚阁。玩月赋诗,爱卿先成四绝,坐皆搁笔。

99田贵妃:

江苏扬州人。其母精音律,善丹青,妃尽得其传。入宫后,大得宠嬖,居承乾宫。思宗命特付装潢,特加赏览,每页钤“承乾宫印”,“南薰秘玩”。上端有思宗题诗。明亡,散落人间,有蒋氏得其二页,一为海棠,一为芙蓉,幽逸冷艳,皎然独绝。《梵天庐丛录》

100王翠翘:

江苏苏州人,秦淮名妓,吴侬软语,柔媚无比,而性格中又有一点坚毅与直率,后逃往嘉兴,在嘉兴南湖,遇到了桐城富家子弟罗龙文,嫁给了罗龙文为妾,之后多次遭遇磨难事故,最后跳海而死。

这些美女可没有四大美女那么出名但也有古代的有名美女

引子

        《南都行》

南都信佳丽,武阙横西关。此地多英豪,邈然不可攀。陶朱与五羖,名播天壤间。走马红阳城,呼鹰白河湾。谁识卧龙客,长吟愁鬓斑。(节选)

这是唐代伟大诗人、被惊呼谪仙的李白对繁庶之地南阳的盛叹。李白一生行走名山大川,倨傲浪漫,却唯独对南阳如此躬服,几次辗转此地,在与南阳好友岑夫子、丹丘生痛饮后,酣畅淋漓挥就他那不朽名篇《将进酒》“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泛舟白河,走马独山,在对这座古城丰厚文化不吝咏赞同时,又满怀怅惘。

咏叹中多少彪炳史册的人走了,李白也走了,唯把这种喟叹留在了历史的天空,也深深烙在了南阳人的心头。

1  灵地

从小在南阳长大,只知道家门口西关一条街很长,蜿蜒贯穿小城,然后向东西方无限延伸。家门口还有一条叫梅溪河的寨河,古老颓废的土寨墙上是孩子们腾跃玩耍显示勇敢的地方。

稍稍长大后,独自一个人骑自行车到郊外十八里岗上,望着蜿蜒起伏的蹽礓公路迤逦向西,伸向望不见的远方,心里产生无限遐想,远方山外,又是个怎样的世界呢?

年轻的时候读书不倦,也不求甚解,唯赞李白的“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快意倜傥,终于有一天在百转千回阅尽千帆后,我想回过头来循着南阳丰厚土地上遗留下的历史痕迹,去解开大诗人胸中块垒那千年一叹。

当雄伟的秦岭向东南一路奔赴到伏牛山时,地势塌陷了,然后又从塌陷的东南角再次凸起巍峨成桐柏山,强势向东奔涌成连绵广袤的大别山。中间这块塌陷地方,就是南阳。

一涓细流从大禹治水的桐柏山北麓向东流去,成为淮河的“淮源”。

另一条河流从伏牛高山处的砾洼里沁出,然后蜿蜒南下,成为白河,在环抱亲吻了南阳之后扬手南下,于襄樊注入汉水,去汇入长江。

传说张果老骑驴路过此地,小毛驴内心欢喜,拉了一溜驴屎蛋,便形成了羊山、磨山、五朵山等东北西三面环山,南向开阔的“碗”的盆地,所以古称“宛”。险峻的地理位置,自然成了古代兵家北出中原,南抵荆襄,西达关中的咽喉要地和天然屏障。

恰巧,南阳正好处于中国南北分水岭地带,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秋稻冬雪。

这真是天眷地顾的生命最佳活动栖息地,正是这样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白垩时期,这里曾是恐龙的悠乐家园。

那时地上植物繁茂,大型恐龙在地上悠然自得,天空翼龙飞翔,生生不息,自由繁衍,遗留下大量的恐龙蛋,被这座盆地温暖着,呵护着。至今这些岁月沉淀的化石被珍藏在风景瑰丽的南阳西峡博物馆里,成为对远古的回望。

当然,这些只是一种自然地理位置空间上的天恩厚泽,更多时候我想从时间的维度来探寻南阳先民们的活动踪迹,毕竟人类活动注定要在这一碗中沉淀些什么,那些曾经发生的、正在发生的和以后将要发生的会带来怎样的意义和启示。

2  汉先民

来过南阳的人一定会对这座城市的汉风古韵春风如沐,一跨入白河大桥,便是夹道而立的雄伟汉阙,青龙白虎朱雀玄武蓬勃张扬。当你游走在这座城市,便能感受到这里氤氲着浓厚的楚文化浪漫气息,人们内敛而阳光,谦和而坚定,那么,汉风为什么会在这里延绵千年而弥久不散呢?

历史上的南阳有过两次鼎盛时期,而且在当时的中国都处于巅峰位置,都与人类迁徙交融密切相关。

南阳,古时候中国之南,也因伏牛之南、汉水之北而得名,尚属僻远蛮荒地带。小时候去早年逃荒迁居陕西的姑姑家,一见面她就惊呼我为“小蛮子”,可见,民间的记忆不因跨越千年而消散。

公元前221年,一群群髺发荷笠、玄衣绾裤、携妻带儿的人形容憔悴、满脸尘土地被驱赶在通往南阳的古道土路上,他们是前六国的富豪、商人和手工业者,属于正统农耕的不务正业者。这些脑子灵活却爱投机钻营的家伙们将被强制迁徙偏远一隅,以便留下一个纯粹的大一统农耕社会,长治久安。

这就是“迁不轨之民于南阳”。

秦始皇怎么也没想到,这些在他威严目光中的垃圾异类、刁劣顽民,却是甩手给这座小城带来财富、文化、技术的社会精英,他们虽背井离乡、偏远流放,无可奈何,但当他们定居下来后,却又顽皮地展现出人才骨子里的桀骜不驯和义无反顾。

这些不轨之民戴着脚镣叩响这丰润盆地的时候,这种碰撞,不仅改变了当地人的生活习惯,也深远地影响了当地人的性格。南阳人由此从恭顺变得豁达,由呆板变得机灵,由愚昧而变得文化,小城开始热闹起来。

由是,古代最先进的汉冶铁应运而生,市井毗邻,人流忙碌,手工业发达,一跃成为当时经济最活跃,与洛阳、成都等这些老牌城市齐名的五大都会之一。当然,躺在北方龙床上的秦始皇乐得其见。

南阳北关外的瓦房庄如今叫汉冶村的地方,便是汉冶铁遗址所在——那是一个怎样的时代啊!“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透过历史烟云,我仿佛能看到熊熊烈火中那些古人腾挪闪转的影子,也看到被炉火映红了的蒙昧时代的天空。

如果说那次是外来文化带给这座盆地天时机缘的话,那么东汉光武帝刘秀的起家,则是成就南阳达到辉煌巅峰的地理缘由。

出身南阳的刘秀带着他的二十八宿龙骧虎步地定都洛阳了,带着仪态万方的嫔妃和皇亲国戚形成了自己繁华的京畿文化,为北都。当然他没忘了曾经王莽撵他时候的故乡,于是大量功战能臣被安置南阳,这就是帝乡南都。

南阳盆地,沃野千里。那一时期南阳所兴建的古灌区,与关中郑国渠、蜀郡都江堰齐名,并称三大灌区。清流濯过,土地冒油,田畴农庄,林木蓊郁,好一派大好风光!

无数的鲜衣怒马,气象万千地靓丽了南阳一方,成就了这个中国人口最多的第一大雄郡,这,就是开疆拓土的强汉风格。

政治的中枢,地域的繁茂,文化的发达,南阳无可争辩地雄踞一方。经济的发展必然带动文化的活跃,大量沉积下来的汉画石就是那个伟大时代的见证。南阳,犹如一块散发出巨大磁场能量的磁铁,吸引着天下无数英雄豪杰、文人墨客纷至沓来。

汉画馆里,络绎不绝从全国、乃至世界各地慕名而来的人们脸上,无不流露出震撼与赞叹的表情。一对天禄、避邪巨形圆雕石像气宇轩昂地端伫门口,雄健奔放,用它们那历经沧桑残缺的眼睛昂首睥睨这变幻的世界。

浏览展馆里大小不一神采飞扬的汉画石像,仿佛能聆听到那些高古匠人们用皴裂的手凿琢石像时的金石之声,不是一声两声,是一片、一派、一个时代的叮咚交响,汇就了汉楚地粗犷、简约、夸张、豪放、浪漫的文化神韵……那些刻出的世俗神话里的神只、人物,神采飞扬,一个个从石头上走下来,在和鸣的音乐中精灵般地舞蹈着,日日游猎,夜夜笙歌,漫卷着惊心动魄的耀眼神彩。

然后,那些完成了鬼斧神工令人荡气回肠神曲的先民们也都走了,没留下一个名字,只留下这些一个时代的印记,让后来人触摸、回味、凝睇。

历经千年,这些汉画像石已经被摩挲得油光圆润,有的甚至有些模糊不清了,但栩栩如生的青石神态依然千年倔强风蚀不化,夺人魂魄。这种震撼不是来自一般意义视觉上的形体犷大,而在于内逼表现出的严谨北方文化与楚地浪漫风格耦合后所氤氲出的磅礴气场。

是的,它吐纳着强汉先民们意气风发的创造精神。

难怪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在参观了南阳汉画馆后惊呼“我简直要跪倒在汉代先民的面前。”

以至于鲁迅每每托咐朋友,若去南阳,必捎一两幅汉画石像的拓片回来。

他们也都在聆听,在凝视,在先民们的厚馈里解读千年白河那场音乐盛筵的流响。

3  宿命

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南阳之北有座独山,林木葱茏。这座蕴藏中国四大名玉之一独玉的孤山,犹如玉树临风的谦和君子,挽手身边仙子般缠绕的明丽白河,像在演绎着说不完诉不尽的千古佳话,旖旎多情,让无数后生痴迷,来寻芳觅踪。

是啊,从白河里上岸的智圣诸葛亮、商圣范蠡、科圣张衡、医圣张仲景以及百里奚、文仲等数不完数的圣贤哲家,这些大多集中在春秋战国和两汉时期的贤达,曾沐浴白河,环佩独玉,然后在钟灵毓秀间风度翩翩走向历史更深处去了…

可我又怀疑,同是一片家园的南阳,为什么以后就再也养育不出秦汉时期的璀璨群星了呢?是白河水不养人了,还是人们辜负了白河日夜流响的一往情深?

仰望星空,我也在寻找答案。

当同一时期西方地中海那边一帮学者们在风起云涌的大海边探讨人与自然关系的时候,东方的一批先贤圣哲们也正在春秋时期被割裂的井田土地上百家争鸣。

这是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在不同地域上的大争论。

中西方先人思维基因上的不同,由此给后世所带来的影响也存在巨大差异。东方内敛文化培养出的是循规蹈矩的谦谦君子,西方开放文化骨子里流淌着着不安因子,如秦始皇眼中的不轨之民,总想野马奔腾。

西方人对大自然逻辑思辨的终极追问,对以后一系列科学体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扎根实用。而中国这边学者们的思维方法则迥然另异,注重的是经验积累和感悟超脱,更多体现在人与人关系以及“治术”这种宏观上的争鸣,凌空蹈舞,无屑于微观世界的雕虫小技。

由此,治理在中国井井有条,科学却先天不足,中国帝王需要的是经天纬地的韬略人才,不是穷理尽性的致用匠人,延绵千年的科举制度便是一个鲜明例子,只设文科,没有理科,所有推动经济发展的那些最底层的手工艺者们被官方统称为低贱的“匠”人,这也为中国单一的农耕经济在与以后的工业化竞争中最终落伍惨败,埋下了伏笔。

上世纪九十年代我经常去南召,那裸露在南阳北石桥路边麦田里的科圣张衡墓荒凉凄寂,与南阳智圣诸葛亮和医圣张仲景祠堂的金碧辉煌形成强烈对比。同样伟大的人物,不同的身后待遇说明,在古代搞实业实在不受人待见。

由此不难梳理出春秋时期中国出现抑商重农萌芽,战国基本确立以农业为本的经济形态,直到西汉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正式完成了对中国经济制度的整体设计与确立这种宏观治术上的轨迹。

这是一种怎样精致完美的设计啊,土地就是拴马桩,血缘宗亲是困囿的马厩,被阉割了的儒家伦理更是安神的卧槽,无论是拴住肉体还是绑缚精神,这种美轮美奂的设计为历代皇家拍手喝彩,承袭沿用。

这一用就是两千年。被死死捆绑在土地上的人们越来越专注于土里刨食,沉湎于自给自足时的聊以自慰和天灾人祸时的听天由命。

安闲、环闭的思想意识,完美契合了南阳的地理形态,让南阳人安享如温水青蛙,在宿命中开始麻木了。

面积近三万平方公里的南阳盆地,经历了两汉时期的鼎盛辉煌,富庶繁茂,终于在三国混战时,为与襄樊对阵关羽,被曹仁屠城,直接刨了光武帝龙脉。从此,刚刚从南阳生长出的明丽慧根,被连根拔出。

这与一千多年后闭关锁国被西方列强痛揍,何其相似,文质书生,遭遇蛮汉。

盆地的上空飘来巨大的魔咒,没有了外来文化输血,没有了京畿文化依傍,没有了前海出口契机,内陆的田园风情只不过是海市蜃楼般的美景,唯在和平时期乍现一隅。

南阳颓然废势了,像其它没有资源依靠的内陆小城市一样,再没了翻盘动力,开始卧龙盘踞,没有沉寂的,是它挪不走的地理位置。

风,从盆地东北部的方城缺口处呼啸南下,如开闸放水的军队一样,汹涌凌厉,长驱直入;然后又如遇到长江之水倒灌,从荆襄大地蜂拥中原;一波来一波去,潮落汐涨。那些从高原而下的游牧民族,铁马旌旗,势不可挡,而南阳,一如一棵站在风口的树一样,披头散发,风中凌乱,被裹携,也被蹂躏,然后累了再恢复平静。

坐落在南阳城西的卧龙岗武侯祠大殿,享尽后世烟火,诸葛亮依然在抱膝长吟,厅柱赫然悬挂一副对联“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有意思的是,这幅对联摆写者的南阳知府顾嘉蘅,却是襄阳人,可见当时顾嘉蘅为南阳、襄樊诸葛亮躬耕地之争中,为息讼止议颇感为难后的豁然练达。

争什么呢?当然承古人遗产,开文旅之利。据说为了抢夺《水浒》里虚构的臭名昭著的西门庆籍贯,有的地方也争得不亦乐乎,不难想象,人们心急如焚已经顾不了那么多了。也难怪,农耕文明时期除了土地,已经没有更好的遗产了。

当南阳和襄阳为这份祖产争执不休的时候,拥有着更先进生产力能创造巨大财富的工业文明,从中国的东海岸上岸了。

4  今日长缨在手

新中国的成立,彻底摒弃了延续千年的重农抑商沿袭,开始了轰轰烈烈从农业国向工业化国家迈进的历史嬗变。

梧桐花开,凤凰涅槃,前三十年的工业化立国,后四十年的改革开放,让千疮百孔的中国在融合了西方优秀文化后悲壮转身,开始一路高歌猛进,这种波澜壮阔的一生三迭世奇观,堪称人类发展史的奇迹。

改革开放,这场人类历史上浩浩荡荡最大的人口迁徙活动,每天南来北往疾驶的动车、飞机、轮船载着数亿计的庞大人流奔赴各地,这次南阳的身份再不是秦汉时的输入地,而成了输出地,是的,向外输出劳动力的输血地。

南阳从古到今一直是人口最大的聚集地,因此也雄辩证明是人类最适宜的居住地。那么,如果逆向思维的话,经济发展靠人才,南阳不也应该是蕴含丰富的人才大市吗?

是的,清醒的南阳建设者们提出了一个很有情怀的口号“打造南阳人才高地,形成万千诸葛出茅庐的生动局面。”开始着力发展教育,培养未来实用人材。

无疑这是高屋建瓴的战略布局。但,令人振奋之余却又让人玩味,怎么都觉得哪有点不对劲儿?

虽然未来可期,但毕竟人材不等于人才。那些因种种因由沉落民间无法施展抱负却胸有锦绣、身怀绝技的实干人才,这道大门似乎并不为此开,这是一个郁结千年的历史问题。

一堵厚重的大门,隔开了官民两个世界。直到今天,他们也只能扛着蛇皮袋像当年的“不轨之民”一样,带着李白的千年一叹,随着农民工滚滚洪流去迁徙远方。

人材,人才!为什么几千年都一直这么纠结?我们感叹了几个世纪的“不拘一格降人才”和“能捉老鼠的好猫”呢?

是这座盆地沉寂太久人才已被掏空,还是民智已经退化,再无堪用?即便如此,不是三个臭皮匠还顶个诸葛亮,作为河南的人口大市,南阳在这方面不是更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吗?

事实上,民间的聪明与智慧一直海量地存在着。

南阳城之西的镇平县人,以“能”著称。他们脑子活泛,目光闪烁,似乎总能顺便机缘来调整和改变自己的生存状态,与共同生活在这个盆地恪守淳厚民风的其它人群形成很大反差,以至于南阳人一提起镇平人,就有一种既敬佩又防范的微妙心理。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便是,早在清朝时期镇平已裹着丝绸翻越盆地,远走东南亚、欧洲了,让其它几个县的人顿足兴叹。

家门口的八一路向西翻越百里奚麒麟岗、十八里岗延伸而去的古道驿路,就是今天的312国道。西去镇平的国道两旁,座落着两个小镇,南边的是贾宋,北边的是石佛寺。

让我惊诧的是,曾经穷乡僻壤交通闭塞掩隐在无际麦田里的贾宋镇,居然是豫西南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是豫、鄂、川、陕、皖毗邻地区闻名遐迩的小商品批发基地。小时候我舅母每次从东茶庵去贾宋进货,都辗转南阳城里我家打尖。

另一个名震天下玉器大世界的石佛寺,一样曾是鬼不繁蛋的荒陬,满地只有蹽礓,何来美玉?但就是这个什么资源都没有天苍苍野茫茫的地方,怎么就凭空成了天下玉器的集散地呢?以至于名闻遐迩的新疆和田玉也“玉产新疆、市出镇平”,让众多远道而来的穆斯林玉商定居于此呢?

其实这些背后,是几代镇平人不辞辛苦南下北上风餐露宿的结果,他们没有任何资源,便不再靠天,不靠地,就靠自己的勤劳与聪明。当府衙的人还在热炕头酣眠微笑着等待来年风调雨顺的时候,庄稼地里的人已经带上干粮披上蓑笠肩挎背包悄悄上路闯天下去了,至今广州深圳那边的很多玉商都是镇平人,而留在家的人则精心雕琢哺育着属于他们自己的玉窝。

他们正是汉先民们的遗民,正在一穷二白的土地上创造着文化。

5  卧龙安在

魂兮归来

这不是在摇幡招古,是呼唤那远去的一种精神!这就是无知无畏敢于颠覆的强汉精神,既然前无承接,后无展望,便宁赴汤蹈火,义无反顾。

信息化时代,一切都要经过检验。我每每打开搜索引擎查找每一个地方方志时,看到的基本都是对当地风物人情的由衷美誉。当有一天我打开南阳与邓州交界处的穰东镇时候,我被震撼了。

穰东与众不同,不同在它务实,明确挂牌了尊商、爱商、护商、富商的服务承诺,把高高在上的政府职能降到了卑微服务的尘埃里,来接受全天下的检阅。

我惊叹这种胸襟,这种姿态,以及在蓄水养鱼和竭泽而渔间的抉择,尽管这种高论已有几千年,不稀奇,但穰东这次做得更决绝、彻底、痛快。

事实上,穰东早已不是当年那个豫西南贩卖布匹的小镇了,她正以服装生产集群化的绰约丰翼,飘落在国际华丽的T台。

他们以一种诚恳的双臂,在拥抱着互联网里虚拟的一个真实世界,或者说,在拥抱一个时代的主人。

我感动了,这种姿态如何不让天下归心。

是的,瞬息万变的互联网内爆式发展,已经超越了我们认知的物的工业,改变了人们生活和思维方式,彻底打破了自古以来官民二元并行不通的天堑,虹架连接,把一种希望与渴望延伸到无限。

能打破盆地上空锅盖一样笼罩的千年魔咒吗?

我深信不疑。国家“十四五”规划编制已经首次通过互联网广开言路,是的,第一次的以网为媒,问计于民,向民间汲取智慧,自我造血。

但,毕竟这块盆地沉淀太久,互联网也不过是伸进盆地来撩动一下它静水微澜,也毕竟它不是主人,一道工具而已。

但,千万不要忽略了它强大的试错、纠错功能,任何的藐视不敬都会招致它更强烈反噬,我们已经历太多教训,痛定思痛,我们该以虔诚的心态来重新认识和迎接这位在门口等待多时的年轻新贵了。

南阳在历史上曾是一线城市,现在已沦为三线城市,若干年后这座盆地或将成为水乡泽国,那也没办法,物竞天择,沧海桑田。那些汉画石像、冶铁遗址也将被埋入水中,在红藕香残玉簟秋中留下声声嗟叹,我们终于活成了汉先民的不肖子孙!

这似乎不该怪南阳,那么又该怪谁呢?

智能化时代,当我们以一个苍白小男孩背影,怀揣敬畏叩响互联网,高喊“芝麻开门”的时候,就像我们走出郁闷已久的盆地,明亮的阳光,新鲜的空气,无垠的原野——哦,一个广阔世界,还有一个精灵般跳动的、恢复造血功能的雄健心魄。

历史的机遇对谁都是公平的,也再次让盘踞的卧龙从盆地里探出头来,做出回答:

如果说南阳在历史上的两次辉煌得益于天时和地利的话,那么和平时期南阳要崛起还能依靠什么呢?前有洛阳、襄樊这些欢喜冤家已经一路绝尘,后有邓州率穰东异军突起,南阳该怎样做?

波光粼粼鲜衣下的白河湿地,该用怎样的温情来羽护那些漂泊的民间人才;霓虹闪烁的盆地,该怎样接纳远来客人,让他们不再远方流浪?

那些创造这片土地上文化的先贤哲圣们一个个都走了,化作了天空的璀璨明星,我们该用怎样的胸襟、勇敢和自信来打破盆地樊篱,创造出崭新的对应天空的磅礴文化,去回应孔明的抱膝长吟和李白的千年一叹?

我们已经在退回盆地和走向广袤之间做痛苦抉择,已经没有回避地要做出回答,是否要向天再借五百年?

我仿佛又听到了那磅礴的声音: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2020,12,07 南石医院

此句出自唐代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715—770),江陵人(今属湖北省),先祖曾居南阳,出身仕宦,但其父早逝,家道衰落,从兄受书,遍读经史,三十岁举进士。曾两度出塞,先后在边塞共六年。是盛唐时期边塞诗派的代表诗人,与另一边塞诗人高适齐名,并称“高、岑”。其边塞诗以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苦的乐观精神为基本特征,成就最高的是一些描绘边疆奇异风光的作品。以七言歌行最为人称道。

原文:

北风卷地白草拆,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参考赏析:

天宝十三载(公元754年),岑参二度出塞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节度使幕府中的佐理官)。其前任武判官解职回京,岑参作诗相赠,这就是《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首诗写的是军幕中的和平生活,既是一首送行诗 ,也是一篇白雪歌,全诗大致可分为四层。

起首四句“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为全诗发端,写出了塞外八月飞雪的奇景。“如高山坠石,不知其来,令人惊绝”(沈德潜《说诗晬语》)。其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乃传世佳句,传神地 描绘出了雪的皎洁 、鲜润、明丽与飞动。然而此语并非 出自偶然。南朝萧子显在《 燕歌行》中写下:“洛阳梨花落如雪”一句后,后人每每因袭之。岑参则反用梨花来喻雪,取喻新颖,确实是独具风神的妙喻。

接下来四句写雪中奇寒,以“散入”一句为过度,笔触由大自然转入营幕中。“瀚海”二句,似承实启,又将镜头从营幕中拉出,推向冰雪覆盖、万里云凝的塞外天地。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应为第三层。复将镜头转回营幕中,区区14字,已将践别宴会上的急管繁弦写得淋漓尽致。写军营的奇寒,写冰天雪地的背景,写践别宴会的热闹,处处都在刻画异乡的浪漫气氛,又无一处不显示客中送别的复杂心情。

最后六句为第四层,写筵后送别,归客远去的情景。尤其是结尾处,一个“空”字足以道尽万般离情,余韵悠长,耐人寻味。

全诗的背景是雪,由雪而引出奇景,生发奇寒,融入依依惜别之情,最后又回到雪景中去,“起、承、转、合”使得整首诗在结构上非常圆润。虽然是送别诗,但作者下笔却又雄奇奔放,开朗豪健。情浓意挚而又不流于伤感,这也正是岑参边塞诗浪漫乐观的基本特征。

可以说《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是集奇才奇气,真情至情于一体,既淋漓尽致,又含蓄蕴藉的一篇佳作。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1-2] 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岑参 人物争议

籍贯争议

关于岑参的籍贯,学界有两说:一谓江陵人,一谓南阳人。闻一多《岑嘉州系年考证》谓岑参唐江陵(即今湖北省江陵县)人,其先世本世居南阳棘阳,梁时长宁公善方始徙江陵。诸书称岑为南阳人,盖从其郡望。此后陈铁民等撰《岑参年谱》亦同意闻说之考证。但此后学者中亦有人坚持“南阳”说,如任晓润《岑参生年籍贯考》就认为,岑参的籍贯应是唐代棘阳(今河南南阳)人;廖立《唐代户籍制与岑参籍贯》则从唐代户籍制的考察入手,论证岑参的籍贯当为“南阳”;刘开扬《岑参诗集编年笺注·岑参年谱》也认为,岑参“祖籍南阳棘阳,今河南新野县,梁时徙江陵,今湖北省江陵县,”似亦倾向于南阳说。

生卒年考

岑参的生卒年史无明文,长期以来亦无确考,本世纪学界颇多异说:

1.赖义辉《岑参年谱》考证岑参当生于开元六年(公元718年),卒于大历四年(公元769年)。

2.闻一多《岑嘉州系年考证》则不同意赖说,通过详细考证认为,岑参生于开元三年(公元715年),卒于大历五年(公元770年),享年五十六岁;后来陈铁民《岑嘉州系年商榷》也同意此说。

3.曹济平《岑参生年的推测》也认为,赖说的错误较明显,但闻一多先生的证说亦有不足之处,他认为,岑参生于开元二年(公元714年)更为确切。任晓润《岑参生年、籍贯考》也持此说。

4.刘开扬《略谈岑参和他的诗》以为岑参生年最少应该比闻氏所定的后一年,即公元716年,至公元770年死去时为五十五岁。

5.孙映逵《岑参生年考辨》通过对岑参及第授官之年的考证,认为岑参应生于公元717年(开元五年)。

对于岑参的卒年、月,学界有三说:一为闻一多《岑嘉州系年考证》所考的大历五年(公元770年)正月说;一为赖义辉《岑参年谱》提出的大历四年说,郭沫若《李白与杜甫》则认为,闻一多的考虑还欠周到,经过他的推测,岑参应当死于大历四年十二月下旬。一为王勋成《岑参去世年月考辨》所云,疑参于大历十月左右即病逝于东归途中之船上,其地可能在嘉、戎一带,而非成都之旅舍。

游河朔时间考

关于岑参游河朔的时间,闻一多在其《岑嘉州系年考证》中有较详细的考证,他认为,岑参于开元二十九年游河朔,春自长安至邯郸,历井陉,抵冀州。八月由匡城经铁丘,至滑州,遂归颍阳。陈铁民等《岑参年谱》则不同意闻说,认为岑参于开元二十七年游河朔。春自长安经古邺城至邯郸,复由邯郸抵贝丘。暮春自贝丘至冀州。四月由冀州抵定州。后到井陉。冬抵黎阳、新乡。

西征本事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是岑参两首著名的边塞诗,对于此两诗的背景,闻一多认为是“天宝十三载冬破播仙之作”,此说为李嘉言《岑诗系年》、马茂元《唐诗选》、林庚、冯沅君《中国历代诗歌选》及其他一些选注本所沿用,影响较大。

陈铁民《岑嘉州系年商榷》提出此两诗与《献封大夫破播仙凯歌六章》同指一事,似不妥当,然未作辨析。胡大浚《岑参“西征”诗本事质疑》从边疆历史地理的实际出发,对上述两家说法细加考察,认为闻一多将两诗系于天宝十三载封常清摄御史大夫之后固然是正确的,但把它同《凯歌六章》并列为征播仙之作,则显然不妥。胡文认为,常清之破播仙,当在天宝十三年冬末至次年初春,岑参乃作《凯歌六章》以颂之;而《轮台歌》、《走马川》所叙西征事,当在十三载九月,或十四载九月常清返京之前。在胡文发表后不久,孙映逵撰《岑参“西征”诗本事及有关边塞地名》与胡文商榷,孙文认为西征与破播仙是一役,闻说是确当的,岑诗中的“西征”即是征讨入寇吐蕃(而不是征回纥),同时也是征讨吐蕃支持下的叛镇播仙;而且三诗所写地理位置亦合,在行军路线和地点上也无矛盾。胡大浚《再论“西征”本事――答孙映逵同志》再次强调“西征”与“破播仙”并非一役,且就二诗诗意的理解提出了一些与孙文不同的看法。

此外,孙映逵《岑参边塞经历考》一文将岑参两次赴西北边塞的经历作了考证,其中与闻一多《考证》、李嘉言《系年》及陈铁民等《年谱》多有不同。

隐居问题

岑参一生曾有几次隐居,对于其《感旧赋序》中所说的“十五隐于嵩阳”一句所指,闻一多认为,此乃指开元十七年(岑参十五岁)移居河南府登封县(太室别业)事,嵩阳乃是太室。陈铁民《岑嘉州系年商榷》则认为此句主要应指作者十五岁至二十岁左右隐于少室的一段经历。刘开扬《岑参诗集编年笺注·岑参年谱》则认为,当指其十五岁至二十岁隐于太室、少室两山事,不一定专指一处。另外,陈铁民此文还认为,岑参至晚于开元二十九年时已隐居终南,但这种隐居,乃是一面隐居,一面不断寻求出仕的道路。

人物生平

家世背景

岑参于开元三年(715年)生于河南仙州(今河南许昌附近),时父为仙州刺史。岑参的高祖善方时已由南阳棘阳(今河南新野县)迁居荆州江陵(今湖北江陵)。他出身于一个官僚贵族的家庭,曾祖父岑文本相太宗,伯祖长倩相高宗,伯父羲相睿宗。但长倩被杀,五子同赐死,羲亦伏诛,身死家破,岑氏亲族被流徙的数十人。他的父亲植曾作过仙、晋(今山西临汾)二州刺史,不幸很早就去世。

早年经历

岑参幼年家境孤贫,只能从兄受学,岑参天资聪慧,五岁开始读书,九岁就能赋诗写文。这种聪明早慧与他出生在书香门第的影响是分不开的。岑参的父亲开元八年(720年)转晋州刺史,他随父居晋州。父死后,仍留居晋州,直至开元十七年(729年)才移居嵩阳(今河南登封县) 。不久又移居颍阳(今河南登封县西南七十里颍阳镇)。嵩阳、颍阳为嵩高山东西两峰所在地,东峰太室在嵩阳,西峰少室在颍阳,两室相距七十里,岑参在这两地都结有草堂。嵩高为五岳之一,奇峰峻岭,古木流泉。年轻的诗人在这幽静的自然环境中潜心攻读,啸傲山林,不仅在学问上打下了广博的基础,而且也初步形成了他那种沉雄淡远、新奇隽永的诗风。他早期的作品淡远多于沉雄。出塞以后,沉雄悲壮中亦不乏淡远。岑诗的题材也是多种多样。

仕宦生涯

岑参二十岁岁至长安,献书求仕无成,奔走京洛,漫游河朔。天宝三载(744年),登进士第,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及第前曾作《感旧赋》,叙述家世沦替和个人坎坷。天宝八载,充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初次出塞,满怀报国壮志,在戎马中开拓前程,但未得意。天宝十载,回长安,与李白、杜甫、高适等游,深受启迪。十三载,又充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判官,再次出塞,报国立功之情更切,边塞诗名作大多成于此时。安史乱起,岑参东归勤王,杜甫等推荐他为右补阙。由于“频上封章,指述权佞”(杜确《岑嘉州诗集序》),乾元二年(759年)改任起居舍人。不满一月,贬谪虢州长史。后又任太子中允、虞部、库部郎中,出为嘉州刺史,因此人称“岑嘉州”。罢官后,东归不成,作《招北客文》自悼。客死成都舍。享年56岁。

诗歌特色

诗文特色

岑参诗歌的题材涉及到述志、赠答、山水、行旅各方面,而以边塞诗写得最出色,“雄奇瑰丽”是其突出特点。岑参两度出塞,写了七十多首边塞诗,在盛唐时代,他写的边塞诗数量最多,成就最突出。

在他笔下,在大唐帝国的伟大力量面前任何敌人都不能成为真正的对手,所以他并不需要写士兵们的出色奋斗和艰苦牺牲,他要写的是横在战士们面前的另一种伟大的力量,那就是严酷的自然。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中,雪夜风吼、飞沙走石,这些边疆大漠中令人望而生畏的恶劣气候环境,在诗人印象中却成了衬托英雄气概的壮观景色,是一种值得欣赏的奇伟美景。如没有积极进取精神和克服困难的勇气,是很难产生这种感觉的,只有盛唐诗人,才能有此开朗胸襟和此种艺术感受。

岑参以好奇的热情和瑰丽的色彩表现塞外之景。在立功边塞的慷慨豪情的支配下,将西北荒漠的奇异风光与风物人情,用慷慨豪迈的语调和奇特的艺术手法,生动地表现出来,别具一种奇伟壮丽之美。突破了以往征戍诗写边地苦寒和士卒劳苦的传统格局,极大地丰富拓宽了边塞诗的描写题材和内容范围。

“雄奇瑰丽”是其突出特点,生动夸张、慷慨激昂、奇峻壮阔、气势磅礴、想像丰富、语言变化自如。

他的诗歌中有关边塞风习的描写,也很引人注目。这里军营生活的环境是:“雨拂毡墙湿,风摇毳幕膻”(《首秋轮台》);将军幕府中的奢华生活的陈设是:“暖屋绣帘红地炉,织成壁衣花氍毹。灯前侍婢泻玉壶,金铛乱点野驼酥”(《玉门关盖将军歌》);这里的歌舞宴会的情景是:“琵琶长笛齐相和,羌儿胡雏齐唱歌,浑炙犁牛烹野驼,交河美酒金叵罗”(《酒泉太守席上醉后作》),“曼脸娇娥纤复浓,轻罗金缕花葱茏。回裙转袖若飞雪,左延右延生镟风”(《田使君美人舞如莲花北延歌》)。这些都是习于中原生活的岑参眼中的新鲜事物。更值得注意的是他诗中还反映了各族人之间互相来往,共同娱乐的动人情景:“军中置酒夜挝鼓,锦筵红烛月未午。花门将军善胡歌,叶河蕃王能汉语”(《与独孤渐道别长句兼呈严八侍御》);“九月天山风似刀,城南猎马缩寒毛。将军纵博场场胜,赌得单于貂鼠袍”(《赵将军歌》)。岑参也写过一些在边塞怀土思亲的诗歌,如为后人传诵的《逢入京使》:事情很平凡,而情意却很深厚。但是,他的《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一诗:更表现了他把国事放在首位的动人心情。

安史乱后,他虽然也在《行军二首》等个别诗篇中,发出了一些伤时悯乱的感慨,但比之前面说的那些边塞诗,就未免有些逊色了。他的《西蜀旅舍春叹寄朝中故人呈狄评事》诗说:“四海犹未安,一身无所适。自从兵戈动,遂觉天地窄。”这种心情也可以说明他浪漫豪情消失,对安史之乱反映得很少的原因。

不可否认,岑参的诗的确极富感染力。

诗词评价

岑诗的主要思想倾向是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难的乐观精神;艺术上气势雄伟,想像丰富,夸张大胆,色彩绚丽,造意新奇,风格峭拔。他擅长以七言歌行描绘壮丽多姿的边塞风光,抒发豪放奔腾的感情。唐人杜确编有《岑嘉州诗集》,后人集据此演变。今人陈铁民、侯忠义有《岑参集校注》。事迹见杜确《岑嘉州集序》、《唐诗纪事》、《唐才子传》。与高适齐名,并称“高岑”。

岑参的诗歌,以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苦的乐观精神为其基本特征,这和高适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他更多地描写边塞生活的丰富多彩,而缺乏高适诗中那种对士卒的同情。这主要是因为他的出身和早年经历和高适不同。

岑参的诗,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像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他的好奇的思想性格,使他的边塞诗显出奇情异采的艺术魅力。他的诗,形式相当丰富多样,但最擅长七言歌行。有时两句一转,有时三句、四句一转,不断奔腾跳跃,处处形象丰满。在他的名作《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等诗中,从中可以看出他也很注意向民歌学习。

杜确《岑嘉州诗集序》说他的诗“每一篇绝笔,则人人传写,虽闾里士庶,戎夷蛮貊,莫不讽诵吟习焉”。可见他的诗当时流传之广,不仅雅俗共赏,而且还为各族人民所喜爱。殷番、杜甫在他生前就称赞过他的诗。宋代爱国诗人陆游更说他的诗“笔力追李杜”(《夜读岑嘉州诗集》)。评价虽或过当,岑诗感人之深却可以由此想见。

文学成就

诗歌文学

岑参殁后30年,其子岑佐公收集遗文,请杜确编成《岑嘉州诗集》8卷,是为岑诗编集之始。到宋代,演变为8卷、7卷、10卷三种刊本。宋刊10卷本今不传。通行的《四部丛刊》影印7卷本,似由宋刊7卷本演变而来;而《全唐诗》4卷本,则似由宋刊8卷本演变而来。今人陈铁民、侯忠义参校过多种版本,作《岑参集校注》。

边塞诗

岑参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岑参的作品,以边塞诗为主,自出塞以后,在安西、北庭的新天地里,在鞍马风尘的战斗生活里,他的诗境空前开扩了,爱好新奇事物的特点在他的创作里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雄奇瑰丽的浪漫色彩,成为他边塞诗词的主要风格。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是岑参边塞诗中杰出代表作之一。《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也是写唐军出征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可以说是和前两诗鼎足而三的杰作。

岑参还有不少描绘西北边塞奇异景色的诗篇。像《火山云歌送别》以及《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更充满奇情异采。

当时西北边疆一带,战事频繁,岑参怀着到塞外建功立业的志向,两度出塞,久佐戎幕,前后在边疆军队中生活了六年,因而对鞍马风尘的征战生活的冰天雪地的塞外风光有长期的观察与体会。他充满 地歌颂了边防将士的战斗精神,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写了将士们勇往直前、转战沙场雪海的壮烈场面。“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将士们奋不顾身,充满了忠勇爱国的精神。又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中,诗人描绘将士们在风雪中紧张的战前行军:“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行军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岑参也揭露了军营生活中苦乐不均的现象。他在《玉门关盖将军歌》中描写边疆大将的生活是“暖屋绣帘红地炉,织成壁衣花氍毹。灯前侍婢泻玉壶,金镗乱点野酡酥。紫绂金章左右趋,问著即是苍头奴”。而另一方面,士卒的生活却是“战士常苦饥,糗粮不相继”。岑参叙写了祖国西陲的壮丽山川等,对千变万化的边疆景色,给以生动夸张的艺术描绘,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的是边塞风雪,却给人以春意无边的感觉。岑参的诗想像丰富,意境新奇,气势磅礴,风格奇峭,词采瑰丽,具有浪漫主义特色。爱国诗人陆游曾称赞说,“以为太白、子美之后一人而已”。(《渭南文集·跋岑嘉州诗集》)。

天宝后期,唐帝国内政已极腐败,但在安西边塞,兵力依然相当强大。岑参天宝十三载写的《北庭西郊候封大夫受降回军献上》一诗就曾经描写了当时唐军的声威:“胡地苜蓿美,轮台征马肥。大夫讨匈奴,前月西出师。甲兵未得战,降虏来如归。橐驼何连连,穹帐亦累累。阴山烽火灭,剑水羽书稀。”这种局面一直保持到安史之乱发生。岑参的边塞诗就是在这个形势下产生的。因而成为边塞诗派的代表。

山水诗

岑参的诗题材很广泛,除一般感叹身世、赠答朋友的诗外,他出塞以前曾写了不少山水诗。诗风颇似谢兆、何逊,但有意境新奇的特色。象殷番《河岳英灵集》所称道的“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暮秋山行》),“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等诗句,都是诗意造奇的例子。杜甫也说“岑参兄弟皆好奇”(《美陂行》),所谓“好奇”,就是爱好新奇事物。

风格转变

岑参早期诗歌多为写景、抒怀及赠答之作。山水诗风格清丽俊逸,颇近何逊,但语奇体峻,意境新奇;感伤不遇,嗟叹贫贱的忧愤情绪也较浓。如《感遇》、《精卫》、《暮秋山行》、《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等。六年边塞生活,使岑参的诗境界空前开阔,造意新奇的特色进一步发展,雄奇瑰丽的浪漫色彩成为他边塞诗的基调。他既热情歌颂了唐军的勇武和战功,也委婉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和悲惨。火山云、天山雪、热海蒸腾、瀚海奇寒、狂风卷石、黄沙入天等异域风光,也均融入其诗。代表作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走马川行》、《轮台歌》。此外,他还写了边塞风俗和各民族的友好相处以及将士的思乡之情和苦乐不均,大大开拓了边塞诗的创作题材和艺术境界。

轶事典故

教子

公元752年,一天,岑参在武威办完军务,赶回西域,途经赤亭,戍边的士兵让他题词、赋诗。岑参和这些士兵是老熟人了,也不托词。刚题完一首诗,不料,挤在当中的一个小孩,随口吟了出来。岑参有些吃惊,这里还有这样的孩子。士兵告诉他说:“这个小孩子是个回鹘放羊娃,一次大风,这个放羊娃救了我们十三个士兵,是我们允许他在这放羊的。”岑参转过头问放羊娃:“是谁教你汉语的?”放羊娃说:“是父亲。”一个士兵说:“他家是早年流落到这里的。”放羊娃从怀里掏出一本破旧的书递给岑参。岑参不懂回鹘文,问放羊娃。放羊娃说:“是爷爷写的,叫《论语》。”岑参没再吱声,他抚摸了一下放羊娃的头,给放羊娃题了一幅字:“论语博大,回鹘远志。”放羊娃把题词揣到怀里,向岑参鞠了三个躬,高兴地走了。 第二天,放羊娃的父亲听说诗人岑参来此,就领着放羊娃找到岑参说,他家是书香门第,原来在漠北草原,因宫廷之乱逃亡西域。他恳求岑参收孩子为义子,教以成人。岑参内心非常喜爱这个聪明伶俐的孩子,又心想,在西域,军队很缺翻译,这孩子可以造就造就。于是,对放羊娃的父亲说:“我是军人,要收他为义子,我得把他带走。”放羊娃的父亲立刻答应了岑参。放羊娃的名字原来叫也里,岑参给他改了个名字叫,“岑鹘”。就这样,岑鹘跟着岑参参军入伍,来到了轮台。

几年过后,岑鹘在岑参的悉心教导下,不仅聪明干练,而且精通汉语和回鹘语。岑参入关赴任,向朝廷举荐了岑鹘。岑鹘没有辜负老师的栽培,一边工作,一边培养了许多翻译。岑鹘晚年回到了家乡蒲昌,享受天伦之乐。他继续教育他的儿孙们,讲岑参的故事。后来,回鹘首领仆固俊尽取西州,建立高昌回鹘王国。岑鹘后代多有在王国为官者,元代,高昌著名尼僧,翻译家舍兰兰就是岑鹘的后代。

墓中账单

阿斯塔那-哈拉和卓古墓群(位于新疆吐鲁番市以东42公里处),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古墓地之一,有“地下博物馆”之称。而考古工作者在506号墓穴中,意外地发现了盛唐时期著名诗人岑参留下的一纸账单。岑参的这张账单,糊在一个独特的罩在尸体的纸棺上。纸棺大小如木棺,只是没有底。在阿斯塔那古墓,很多死者上面都罩着一个纸糊的棺材,并伴有纸糊的衣带、鞋等随葬物品。可能是古代纸张珍贵稀少,用过的纸不会随便扔掉,而是再做他用。这些随葬品所用的冥纸就是当时使用过的档案、档案、书信、账本等,上面的文字均是用汉文墨笔书写。这些纸做的随葬品拆开来,就是闻名天下的“吐鲁番文书”。岑参的这张账单,就出自其中,这是诗人无意间给我们留下的珍贵文物。试想,在边塞的风雪大漠中,年轻的诗人岑参也是一位意气风发、胸怀壮志的青年,他征战驰骋在大漠边关,往来于天山、轮台、雪海、交河等地。他常飞马而来,在驿站稍事休整,备足粮草,又跨马匆匆而去。在天宝十二年至十四年(公元753~755年),西州等驿站的马料出入账上有一笔清楚地记载着:岑判官马柒匹共食青麦三豆(斗)伍胜(升)付健儿陈金。

天宝末年,在驻节西州的北庭都护,伊西节度使封常清幕府中当判官姓岑的只有一人,那就是岑参。所以史学家断定这里的“岑判官”就是岑参。这笔账说的是,岑参等人的七匹马在驿站用了马料,把马料钱付给了驿卒陈金。就是这张账页,不知被什么人糊在了一个纸棺上,在1000多年后,奇迹般地被考古工作者在古墓中发掘出来。岑参曾两度出塞,前后在边塞生活了6年,写了大量的边塞诗,他的诗气势雄浑、色彩瑰丽、想像丰富、笔法多变,呈现出一幅幅奇异而又壮美的塞外图景。以岑参、高适为代表的边塞诗,之所以能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一个重要的流派,主要原因应该是这些诗人,普遍具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洋溢着开拓进取、建功立业的 与梦想。正是这种粗犷豪迈的气质,造就了令后人永远仰慕的盛唐辉煌。

纪念馆 岑参纪念馆位于荆州市,经过修葺布展的岑参纪念馆全新亮相,干净整洁的大厅里陈列著68幅书画作品,岑参纪念馆由省市区文化局下拨20万元、岑河镇人民 筹资30万元修建而成。 岑参的诗文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著。(难著 一作:犹著)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澹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唐代·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代 :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著。(难著 一作: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澹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著。(难著 一作: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澹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 唐诗三百首 , 国中古诗 , 冬天 , 送别 , 友情 , 咏物 , 写雪 , 古诗里的十二个月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唐代·岑参《逢入京使》

逢入京使

唐代 :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唐诗三百首 , 国中古诗 , 思乡 , 边塞 , 生活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镟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唐代·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唐代 : 岑参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镟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 唐诗三百首 , 国中古诗 , 边塞 , 送别 , 写风 , 写马 , 赞美将士 查看更多岑参的诗文>>

  熊绎,周成王封鬻熊之曾孙熊绎为楚君,始都丹阳(今南阳淅川县)。

  百里奚,为百里傒简作。春秋时楚国宛(今河南南阳)人,秦穆公时贤臣,著名的政治家。

  ◇东汉开国皇帝刘秀

  ◇汉更始帝刘玄

  ◇民族英雄马殿甲

  ◇东汉开国皇后阴丽华

  ◇云台二十八将之首邓禹

  ◇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吴汉

  ◇云台二十八将之一马成

  ◇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岑彭

  ◇云台二十八将之一贾复

  ◇云台二十八将之一杜茂

  ◇云台二十八将之一任光

  ◇云台二十八将之一马武

  ◇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刘隆

  ◇云台二十八将之一陈俊

  ◇三国时期蜀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生于琅琊郡-今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

  ◇三国著名政治家李严

  ◇三国时期蜀国五虎将之一黄忠

  ◇三国时期魏国将领文聘

  ◇三国时期蜀汉重要朝臣邓芝

  ◇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战略家邓艾

  ◇东汉末年时期谋士许攸

  ◇世界文化名人、科圣张衡

  ◇世界医史伟人、医圣张仲景

  ◇张释之(西汉法律家)

  ◇春秋末期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商圣范蠡

  ◇奠定秦国统一中国基础的名相百里奚

  ◇中国汉史专家范晔

  ◇中国南北朝赋体文学的最高成就者庾信

  ◇盛唐时代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边塞诗人岑参

  ◇唐朝宰相岑文本

  ◇唐朝著名将领-张巡

  ◇中国科举制度的创始人左雄

  ◇明朝将领铁铉

  ◇明末清初,混世奇才庞振坤

黄忠,字汉升。荆州南阳人

陈震:南阳人,字孝起,袁绍谋士。

诸葛瑾,字子瑜,琅琊南阳人

诸葛亮,字孔明,南阳人

王连:蜀谏议太夫,字文仪,南阳人

李严:南阳人,字正方,刘璋将,降刘,后犯错,被谪为庶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58971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6
下一篇2023-08-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