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而不烂俗的高级网名

浪漫而不烂俗的高级网名,第1张

浪漫而不烂俗的高级网名如下:

1、炮灰不想死

2、杯中酒

3、南辞清欢

4、浪漫天降

5、提赋

6、天空

7、敲爱你的

8、鹿八岁

9、丧里丧气

10、今晚有约了吗

11、奶油桃子

12、单人旅行

13、喜欢依旧

14、红颜易水

15、不俗可人儿

16、绾青鸢

17、还算善良

18、爱世间万物

19、冬日暖阳

20、飘零

21、足够可爱

22、乖点就亲你

23、调情

24、爱你99不88

25、过气软妹

26、小热恋

27、山间乘岚

28、野兔

29、樱井川奈

30、盛夏之末

31、难拥

32、不期而遇

33、不言不语却知心

34、暮念

35、木槿花

36、林间雾境

37、桃花铺满路

38、低谷有雾

39、猫的日光浴

40、只钟情于你

41、春风十里不如你

42、清酒话桑麻

43、我让大王去巡山

44、人间千万险

45、暖心小骄傲

46、小熊软糖

47、记得叫兽欧巴

48、淡蓝浪漫

49、月光箐浅

50、故川

51、归寻

52、冰泪

53、万物归静谧

54、温柔至上

55、别回忆

56、心雨路飘摇

57、自作孽

58、别在那施舍你的温柔

59、笑印进眼底

60、奶味

水瓶座网名女古风

 水瓶座网名女古风,水瓶座的人极度爱浪漫,特别是有很多水瓶座的女生很是向往古代的浪漫,她们喜欢古风,所以很多时候水瓶座在选择网名的时候会选择古风的,水瓶座网名女古风。

水瓶座网名女古风1

 素衣清颜淡若尘

 赋词半阙

 笛声何处

 当年华褪去生涩

 下雪次日 温暖的光

 素兮绕眉

 南栀北辰

 若只如初见っ

 静看°ー季花开花落

 不思量ミ自难忘

 ∝ 画眉如黛〃

 倾听╭梦里花落声

 旧城少年"

 烟花巷陌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未语、泪先流

 绾千念

 浮生三月初

 樟木板 轻拍案

 忘川秋叶

 昙花一现°

 沙漏里的时光

 白了少年头。

 漫步繁华街丶

 花容月貌为谁妍々

 年少不知青衫薄

 我把萧再叹

 爱在千年梦

 曲水无言戏年月

 江南烟雨゛断桥殇╮

 华年乱了谁的浮生ˉ

 黎夕旧梦

 莫笑桃花醉

 无人处暗弹相思泪。

 红袖添香

 山清酒里

 湮落缪苏

 ℡黑与白的对比。

水瓶座网名女古风2

  水瓶座:婴宁

 水瓶座的'人极度爱浪漫,他们总是幻想自己有一场浪漫的告白方式,但是性格高冷的他们,不随随便便和异性接触,水瓶座的专属古风字叫婴宁,真是太动听了!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水瓶座,似乎「怪咖」再合适不过了。作为长年混迹于地球的外星生物,他们完美地诠释了什么叫做天才与疯子只有一线之隔。水瓶座天马行空的独特思维,使得他们在各个领域都能发挥出无尽的创造力。

  扩展资料

 水瓶座是不愿意接受自己是个怪人的,谁都不喜欢和别人格格不入,虽然表面上善良博爱世界和平,内心还是希望有一个真正懂自己的人吧。

 他们不再平衡环境,不再退缩和讨好,他们就是要做最不一样的自己,他们清楚这样肯定不会太舒服甚至会树敌但是他们也愿意拼一次。

 都说水瓶座是个外星人,其实这句话是对水瓶座的保护。他们并不想做什么外星人,当他们想要脱离一个环境的时候,这时候他们的棱角全部都出来了。你才会发现这个人原来哪哪都跟我们不一样的,他是那么奇怪,那么非主流,他也许不属于我们吧,这时候你们先放下了这个奇怪的水瓶座而水瓶座才敢放弃你们这个环境。

水瓶座网名女古风3

  二字古风网名:

 淡墨 风浅 若黎 默笙

 屿麓 墨白 落羽 森屿 染雪 九欲 凉笙

 清欢 余笙 兮颜 余笙 花鸢 挽梦 青柠 执念 傲风 沫墨 宿辞 浮白 清菡 清欢 辞忧 寻川 渡灵 临渊 千雪 墨柒 南鸢

 宿星 醉世 凉墨 惜曦 暮念 青衫 君辞 白茶 北觅 画骨 忘川 锦瑟 清欢 尘曲 玖卿 长安 徵羽 花眠 九卿 苏瑾 颜熙 北冥 南辞 陌森 南黎 笒卿 顾辞 慕卿 朝辞 倾卿 言欢 青栀 挽风 辞奺 南辞 仄言 浮生 初欢 青丝 逐风 荼靡 柒婳 长卿 北陌 余笙 凉笙 傲骨

  清雅淡然的古风网名:

 君踏桃花归 无味是清欢 笒卿 江上月卿 独揽九天月 贰拾肆桥明月夜 泸沽寻梦 与君同舟渡 温琴淡酒 慕卿 山川皆无恙 上天揽月 何以渡众生 且放白鹿青崖间 素然倾城` 顾辞 北幕南辞 山河星辰亦不如你 陌上烟雨 一袖清风 执灯一盏 云九卿 朝辞 扬州慢 倾卿 白鹿饮清溪 踏清风徐来 言欢 回眸の倾城笑 把酒祝东风 青色琉璃 青栀 白衣酒客 山川皆无恙 公子的心上人 夜畔秦淮河 巧目兮颜 挽风 辞奺 纵马山川剑自提 梨花带雨 若只如初见 浅笑醉红楼

 南辞 卧笑醉伊人 锦瑟何年 诗酒露华浓

 公子世无双

  伤感凄凉古风网名

 归期未有期 余归故里 遥遥江上客 风落尘归去 凉笙墨染 故人兮辞 青丝染霜 年华零落成诗 素衣风尘叹 岁月蹉跎 萧萧易水 凉辰梦瑾空人心 空城旧梦 青灯伴古佛 忆春风人不如故 萋萋暮雪 江畔旧时月 两鬓生华 无问归期 一曲潇湘雨 今朝有酒今朝醉 素手画悲秋 入画浅相思 南风吹故人 相思落无声 公子无情 墨染残阳 墨纸一笔画惆怅 白首迟暮

 初见与别辞 听弦断丶断那三千痴缠 断桥烟雨相思绝 相顾无言 晓风残月 何以渡清欢 凉笙 驾鹤归去 平湖烟雨暮色凉 欲语还休 酒醒梦断 南桥几经秋 青衫故人

昆剧表演的最大的特点是抒情性强、动作细腻,歌唱与舞蹈的身段结合得巧妙而谐和。昆剧是一种歌、舞、介、白各种表演手段相互配合的综合艺术,长期的演剧历史中形成了载歌载舞的表演特色,尤其体现在各门角色的表演身段上,其舞蹈身段大体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说话时的辅助姿态和由手势发展起来的着重写意的舞蹈;一种是配合唱词的抒情舞蹈,既是精湛的舞蹈动作,又是表达人物性格心灵和曲辞意义的有效手段。

昆剧的戏曲舞蹈多方吸收和继承了古代民间舞蹈、宫廷舞蹈的传统,通过长期舞台演出实践,积累了丰富的说唱与舞蹈紧密结合的经验,适应叙事写景的演出场子的需要,创造出许多偏重于描写的舞蹈表演,与“戏”配合,成为故事性较强的折子戏。适应了抒情性和动作性都很强的演出场子的需要,创造出许多抒情舞蹈表演,成为许多单折抒情歌舞剧的主要表演手段。代表性剧目如《西川图·芦花荡》《精忠记·扫秦》《拜月亭·踏伞》《宝剑记·夜奔》《连环记·问探》《虎囊弹·山亭》等。

昆剧的念白也很有特点,由于昆剧是从吴中发展起来的,所以它的语音带有吴侬软语的特点。其中,丑角还有一种基于吴方言的地方白,如苏白、扬州白等,这种吴中一带的市井语言,生活气息浓厚,而且往往用的是快板式的韵白,极有特色。另外,昆剧的演唱对于字声、行腔、节奏等有极其严格的规范,形成了完整的演唱理论。

除了继承元明以来戏曲角色服装样式外,昆剧的有些服装和当时社会上流行的穿着很为相似。反映在戏上,武将自有各式戎装,文官亦有各样依照封建社会阶级等级不同的穿戴。脸谱用于净、丑两行。属于生、旦的极个别人物也偶然采用,如孙悟空(生)、钟无盐(旦),颜色基本用红、白、黑三色。

昆剧艺术经过多年的磨合加工,已经形成相当完善的体系,而这一体系又长期在中国戏曲中占据独尊地位,所以昆剧艺术被尊为“百戏之祖”,对整个戏曲的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许多地方戏都在不同程度上吸收了它的艺术养分,其中还留有部分的昆腔戏。

昆曲在长期的演出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上演剧目。其中有影响而又经常演出的剧目如:王世贞的《鸣凤记》,汤显祖的《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沈璟的《义侠记》等。高濂的《玉簪记》,李渔的《风筝误》,朱素臣的《十五贯》,孔尚任的《桃花扇》,洪升的《长生殿》,另外还有一些著名的折子戏,如《游园惊梦》《阳关》《三醉》《秋江》《思凡》《断桥》等。

“细曲”中具体表现为放慢拍子,延缓节奏,以便在旋律进行中运用较多的装饰性花腔,除了通常的一板三眼、一板一眼外,又出现了“赠板曲”。即将4/4拍的曲调放慢成8/4,声调清柔委婉,并对字音严格要求,平、上、去、入逐一考究,每唱一个字,注意咬字的头、腹、尾,即吐字、过腔和收音,使音乐布局的空间增大,变化增多,其缠绵婉转、柔曼悠远的特点也愈加突出。

在演唱技巧上,昆曲注重声音的控制,节奏速度的快慢以及咬字发音,并有“豁”、“叠”、“擞”、“嚯”等腔法的区分以及各类角色的性格唱法。音乐的板式节拍,除了南曲“赠板”将四拍子的慢曲放慢一倍外,无论南北曲,都包括通常使用的三眼板、一眼板、流水板和散板。它们在实际演唱时自有许多变化,一切服从于戏情和角色应有的情绪。

昆曲的乐器配置较为齐全,大体由管乐器、弦乐器、打击乐器三部分组成,主乐器是笛,还有笙、箫、三弦、琵琶等。由于以声若游丝的笛为主要伴奏乐器,加上赠板的广泛使用,字分头、腹、尾的吐字方式,以及它本身受吴中民歌的影响而具有的“流丽悠远”的特色,使昆曲音乐以“婉丽妩媚、一唱三叹”几百年冠绝梨园。伴奏有很多吹奏曲牌,适应不同场合,后来也被许多剧种所搬用。

昆曲的音乐属于联曲体结构,简称“曲牌体”。它所使用的曲牌大约有一千种以上,南北曲牌的来源其中不仅有古代的歌舞音乐,唐宋时代的大曲、词调,宋代的唱赚、诸宫调,还有民歌和少数民族歌曲等。它以南曲为基础,兼用北曲套数,并以“犯调”、“借宫”、“集曲”等手法进行创作。此外,还有不少宗教歌曲。

昆曲曲牌体的程式。在唱词上要求每个曲牌由相对规范的字格、句型、平仄、韵位及一定衬字组成的旧体格律诗为词式。在唱腔上要求表达各个不同曲牌本身的特性腔调,曲谱的腔格要与唱词的平仄对应,曲牌的乐段、板式、结音、主腔等音乐结构均应有相对的乐式规范。

在折子戏每段唱腔之间,由各种音乐旋律上既有特性,又有连带的不同套组成。这些套数中,有可以反复唱几次的“孤牌自套”,有同一宫调中不同曲牌组合的“本套”,有不同宫调、感情类别的套数复合组成的“复套”。

以上归纳昆曲曲牌体的程式为“三式”:“词式乐式套式。”

昆曲唱腔音乐在传承中的古典特征。具有中国古典音乐文化的遗存。昆曲曲调兼收宋、元南戏的南曲曲牌,以及元杂剧的北曲曲牌。同时,套曲中所隶属的宫调名称,源于隋唐燕乐系统发展而来。昆曲中的联套则发源于唐、宋大曲并在唱赚等音乐中发展,昆曲则更成熟更完善。唱腔及伴奏音乐中,还吸收了明清年代民间时调、里巷歌谣、宗教喜丧等曲调。

昆曲的唱是中华语音基础上的声韵音乐,其四声平、上、去、入各声还细分为阴、阳两声实为八声,各有不同规范的高低闪赚的腔格音调,见字即唱,相当讲究。每个不同的昆曲唱腔曲牌,必须依曲牌定腔调来唱曲,这种两结合的做法称为“依字定腔度曲”。

在唱腔伴奏乐器方面,从最早的笛、鼓、到吸收属弦索伴奏的拉弦、弹拨乐器,形成了以曲笛为主笙、三弦、琵琶、提琴,类似二胡的拉弦乐器,为副的五大件文场伴奏班子。

昆曲唱腔音乐是昆曲独特表演体系中的最佳载体。昆曲表演艺术载歌载舞,有歌必舞。这在于昆曲唱腔曲牌中的文辞典雅,意境深邃,辅以表达这些唱词意蕴“水磨调”的一唱三叹,使得这种载歌载舞、细腻生动的表演,有着一个音乐上空间非常大的载体。文字美、身段美、唱腔美,这三者是综合在“曲牌体”这一程式中的,加上剧作美等诸多因素,在中国诸多戏曲剧种中形成其独特的“体系”,这种古典戏曲的精致,这种深刻是其它剧种所无法与之比拟的。

昆曲应该脱胎于南戏,对于近代戏曲而言昆曲是“百戏始祖”它是与海盐腔、馀姚腔、弋阳腔并列的四大声腔之一,都说“京昆不分家”嘛,所以从视觉上来讲无论是形体动作,台步身段都于京剧有很多异曲同工之处,戏曲表演本身就是融会贯通的嘛。从声腔和伴奏上多用丝竹管弦乐器为主,声腔华美婉转悠长。昆曲的许多剧目也都是歌颂纯美浪漫,经典奇幻的古代爱情故事。所以表演手法上有唯美含蓄,儒雅而又风流的特征,比京剧多了几分婉约,比越剧多几分古朴,悠扬婉转的唱腔和行云流水的身段是对昆曲总体特征的归结。

昆剧行腔优美,以缠绵婉转、柔漫悠远见长。在演唱技巧上注重声音的控制,节奏速度的顿挫疾徐和咬字吐音的讲究,场面伴奏乐曲齐全。

“水磨腔”。这种新腔奠定了昆剧演唱的特色,充分体现在南曲的慢曲子(即“细曲”)中,具体表现为放慢拍子,延缓节奏,以便在旋律进行中运用较多的装饰性花腔,除了通常的一板三眼、一板一眼外,又出现了“赠板曲”,即将4/4拍的曲调放慢成8/4,声调清柔委婉,并对字音严格要求,平、上、去、入逐一考究,每唱一个字,注意咬字的头、腹、尾,即吐字、过腔和收音,使音乐布局的空间增大,变化增多,其缠绵婉转、柔曼悠远的特点也愈加突出。

相对而言,北曲的声情偏于跌宕豪爽,跳跃性强。它使用七声音阶和南曲用五声音阶(基本上不用半音)不同,但在昆山腔的长期吸收北曲演唱过程中,原来北曲的特性也渐渐被溶化成为“南曲化”的演唱风格,因此在昆剧演出剧目中,北曲既有成套的使用,也有单支曲牌的摘用,还有“南北合套”。

“南北合套”的使用很有特色:一般情况是北曲由一个角色应唱,南曲则由几个不同的角色分唱。这几种南北曲的配合使用办法,完全从剧情出发,使音乐尽可能完美地服从戏剧内容的需要。

从南北曲本身的变化说,尚有“借宫”、“犯调”、集曲“等多种手法。原来联成一套的曲子,无论南北曲,都有属于那一宫调的曲子问题,当唱曲要求情绪显著变化时,同一宫调内的曲子不能胜任,就可借用其它宫调的合适曲子。如《牡丹亭·惊梦》,先后所用的曲牌是[山坡羊](商调)、[山桃红](越调)、[鲍老催](黄钟宫)、[绵搭絮](越调)。

在演唱技巧上,昆剧注重声音的控制,节奏速度的快慢以及咬字发音,并有“豁”、“叠”、“擞”、“嚯”等腔法的区分以及各类角色的性格唱法。音乐的板式节拍,除了南曲“赠板”将四拍子的慢曲放慢一倍外,无论南北曲,都包括通常使用的三眼板、一眼板、流水板和散板。它们在实际演唱时自有许多变化,一切服从于戏情和角色应有的情绪。

昆曲是发源于元末明初苏州昆山的曲唱艺术体系,揉合了唱念做表、舞蹈及武术的表演艺术。素有“百戏之母”的雅称。昆曲以鼓、板控制演唱节奏,以曲笛、三弦等为主要伴奏乐器,其唱念语音为“中州韵”,北曲遵“北中州”,南曲遵“南中州”。

金代和元代,在北方兴起杂剧,由许多角色扮演故事。在南方的戏文起源于建炎南渡前后。明太祖洪武年间时,南戏文加北杂剧成传奇。

根据文征明手录的娄江魏良辅《南词引正》一文记载,“元朝有顾坚者,虽离昆山三十里,居千墩(今千灯镇),精于南辞,善作古赋。扩廓帖木儿闻其善歌,屡招不屈。善发南曲之奥,故国初有“昆山腔”之称”,元代末年昆山顾坚为昆曲创始人。今昆山千灯镇有顾坚纪念馆。明代昆山腔是戏曲四大声腔之一。元代末年,南戏传到昆山地区后,与当地的民间曲调互相结合,形成了富有当地特色的声腔,在音乐家顾坚推动下,有长足的发展。根据周玄暐的《泾林续记》,明太祖朱元璋也注意到昆曲,可见当时昆曲的规模已经不小。明朝正德、嘉靖年间清曲唱家魏良辅继承古来“以文化乐”的传统,改良昆山腔,采用中州韵系,依字声行腔,“调用水磨,拍挨冷板”,使昆腔具细腻婉转的特色,因之又有“水磨调”、“水磨腔”之称。稍迟出现了用昆腔演唱的传奇新作《玉玦记》、《鸣凤记》、《浣纱记》等,新腔始风行大江南北,成为领导性的戏曲声腔。明嘉靖到清乾隆年间,前后两百多年为昆曲全盛时代,昆剧舞台艺术亦在清朝中叶发展成熟。此后花部兴起,以昆剧为代表的雅部逐渐退出舞台,然薪尽火传,其声腔和表演艺术深刻的影响了后来剧种,如京剧;民间曲社唱曲活动也一直绵延不绝,成为保存曲唱规范的主力。

花部又称“乱弹”,根据《扬州画舫录》卷五,特别以“乱弹”来统称花部诸调便可以知道。徐扶明《乱谈乱弹》一文指出,“乱弹”又名“鸾弹”、“烂弹”、“乱谈”。花部腔调剧种中所用的音乐风格较活泼嘈杂。因此在清朝时,不论梆子腔、西秦腔、吹腔、二簧调、弋阳腔或时调小曲等,都有以“乱弹”一词作为代称或自称的例子。

行当,又称家门,昆曲以生、旦、净、末、丑、外、贴七个家门为基础,而生又分为官生、巾生、雉尾生、鞋皮生;旦角分正旦、刺杀旦、五旦、六旦、老旦等;净丑分大面、白面、二面、小面等。直到清朝嘉庆、道光年间,昆曲脚色行当,由“江湖十二脚色”更精细的分工,发展成为“二十家门”。乐器方面,主要采用笛、笙、箫、唢呐、三弦、琵琶等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46641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30
下一篇2023-06-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