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勒的作品有哪些?

米勒的作品有哪些?,第1张

代表作《北回归线》,《南回归线》,他的著名的《马洛西的大石像》(1941)是一部近于游记的作品,颇受评论家的赞赏。他的其他作品还有《黑泉》(1936)、《在玫瑰色的十字架上受刑》(三部曲,1949、1953、1960)等。

分类: 文化/艺术 >> 书画美术

问题描述:

全一点啊!越多越好,不要太长。

解析:

让-弗朗索瓦·米勒

让·弗朗索瓦·米勒(Jean-François Millet,1814年10月4日-1875年1月20日)法国巴比松派画家。以乡村风俗画中感人的人性在法国画坛闻名。习惯被称作米勒,实际按照法语发音应翻作“米叶”。

生平

1814年-出生于法国诺曼底半岛格鲁什村(Gruchy),富裕的耕农家庭之子;童年时曾帮助父亲在田间劳动。

1831年-17岁,创作了《牧羊人在看守他的羊群》,显示出极高的绘画天赋。

1832年-18岁起,到瑟堡市(en:Cherbourg)向两位当地画家学习绘画。

1837年-23岁,获得瑟堡市议会的奖学金,到巴黎美术学院向浪漫主义派画家德拉克罗瓦学习。米勒也常常去卢浮宫,从米开朗基罗、普桑、林布兰特的画中临摹学习到不少表现技巧。

1939年-离开德拉克罗瓦的画室。

1840年-米勒“肖像画”入选沙龙,正式跻身巴黎画坛

1847年-米勒开始将他的兴趣专注在乡村题材的作品。

1848年-在巴黎的「自由沙龙」展出古典主义风格的《巴比伦被俘的犹太人》和乡村风俗画《筛谷的人》。

1849年-《拾枯草的人》获得1000法郎的奖金,夏天时,由于巴黎动乱,米勒偕同妻儿搬到巴黎近郊,邻近枫丹白露森林的巴比松村定居。这是他最贫苦潦倒的时期,一边在画室创作,一边又必须为了生计在田里耕作。

1850年-米勒画出了《播种者》。并以此画获得许多重要人物的赞赏与肯定。如作家雨果、印象派画家梵高等。

1857年-《拾穗者》,可说是米勒最著名的画作。此画描绘三名农妇在一片金**的麦田中捡拾收割过后的麦穗。在画面中充满的感伤与人性尊严的宁静,奠定了米勒在法国自然派画家中的重要地位。

1858年-《晚钟》(米勒死后,法国以80多万法郎购回此画)。

1867年-在巴黎博览会与柯洛一起展出田园自然风格的画作,人们逐渐认可米勒的绘画。

1875年-61岁时咯血病逝于巴比松。

米勒与马克吐温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曾写过一篇短篇小说,据说是以米勒当做书中主角的灵感来源,讽刺画家死后画作才被炒作至高价的艺术界惯例。这本小说的名字是:他是否还在人间?Is He Living or Is He Dead

米勒是现代法国绘画史上最受欢迎的画家。米勒以他最朴素的艺术赢得了很多农民的欢迎,那么作为法国著名画家,米勒属于哪一派呢?

米勒的《摘耳朵》

米勒属于巴比松学校。1849年,黑热病在巴黎流行起来。米勒35岁时,他和家人搬到巴黎郊区枫丹白露附近的巴比松村。在巴比松村,他见到了许多著名的画家,如克罗、卢梭和特罗隆。米勒在这个贫穷与世隔绝的村庄生活了27年。米勒对大自然和乡村生活有着特别深厚的感情。他起得很早,天黑了,早上在地里干活,下午在一间黑屋子里画画。他的生活很辛苦,但这并不影响他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他经常自己做炭条和素描,因为没钱买颜料。

米勒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热爱农民。他曾说:“无论如何,农民这个题材最适合我。”由此形成了以迪亚兹、卢梭、库洛、米勒为主要成员,在欧洲艺术史上享有盛誉的“巴比松学派”。接下来的27年也是米勒一生中最富裕的时期。在此期间,米勒创作了许多为法国人民所熟知的著名作品,如《播种者》、《牧羊姑娘》、《拾穗人》等许多优秀作品,都是在这里完成的。米勒从未虚构过这幅画的场景。他的每一幅画都来源于法国农民的真实生活,他们劳作、放牧、劳作、生活。

米勒的作品

让弗朗索瓦米勒是法国现代绘画史上最受欢迎的农民画家。米勒以其朴实友好的艺术赢得了许多人特别是法国农民的喜爱,他一生创作了许多作品,为后世留下了巨大的文化财富。

米勒作品:播种者

在米勒的众多作品中,《播种者》现藏于波士顿美术馆。这项工作让“老人”感到不安。他们在播种者有节奏的运动中看到了六月革命期间巴黎街头人们的形象。米勒从未画过农民反抗的场景,这与他温和的人文精神有关。但他给人的印象是勤劳、勤劳、勤劳的劳动者,这其实是对上层阶级的一种抗议,虽然抗议相对温和。

米勒的另一幅作品《牧羊姑娘》是一幅油画,被巴黎奥赛罗美术馆收藏。在这幅画中,米勒捕捉到了牧羊人生活中非常抒情的一幕:在高高的地平线上,牧羊人披着旧毡子披肩,围着红领巾,独自与羊群在一起。有人说,虔诚的牧羊女是米勒,或者说是米勒的精神化身,作者对大地和自然的热爱贯穿了他的一生。他通过在荒野中祈祷让牧羊女感受到贫穷劳动者的痛苦,所以他怀着同情和怜悯创作了这幅画。农民画家米勒从小就观察到农民在严格的劳动中为生存而奋斗。所以他在看待自然的时候,并没有忽视自然界中人与大地的结合。

米勒的绘画风格

让弗朗索瓦米勒于1814年出生在诺曼底半岛的格鲁赫村。他是法国著名画家,也是巴比松画派的现实主义画家。他的画在法国广为人知,尤其是在法国农民中。米勒的画风是怎样的?

米勒的作品《农民嫁接树木》

米勒的绘画风格是以描写农民的工作和生活为基础的。他用新鲜的眼光观察自然,有着浓厚的农村生活气息。米勒的画在材料和表现方法上都是原创的。他客观真实地反映了19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法国农村农民的生活。他用最真挚的情感表达了农民对土地的热爱,也表达了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的喜怒哀乐。米勒以油画的形式完美地表达了“农民”的主题。

米勒来自一个农民家庭。他年轻时也务农,所以对农民生活也有很深的体验,表达了对土地的热爱。在生活受阻的时候,他曾经画过低俗的画,却被人嘲笑,于是他决定不去迎合任何人,决定走自己的艺术道路。于是他走上了这条以农民生活为题材的绘画道路。

罗曼罗兰曾在《米勒传》一书中说,“米勒,这位古典主义大师把他所有的精神都倾注在永恒的意义上,而不是瞬间。从来没有一个画家像他一样给万物所属的大地带来如此壮丽伟大的感受和表达。”。可见米勒的画风是非常成功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51775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2
下一篇2023-07-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