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美学思想(一)

黑格尔美学思想(一),第1张

一、黑格尔《美学》思想的简介

黑格尔在美学课题上的贡献之一在于将美学转向「艺术哲学」,他认为美学的对象是艺术客体,以艺术为中心来探讨美学体系。再者是引入辩证法与历史主义的思想,不再孤立的研究艺术,而是把艺术和其他社会现象看做人与现实世界的一种关系,并且充分的肯定了艺术有一个形成、变化和发展的历史,力求在历史和逻辑、实践和理论的统一中去把握艺术发展的规律。

要理解黑格尔的美学,首先要了解他的哲学基石——「理念」(或绝对理念),而他的理念则产生于辩证法,他的理念是客观存在于感性世界的万事万物中,并不脱离感性世界,存于正─反─合的辩证过程中,我们可说,理念正是主体(正)与客体(反)辩证后所产生的(合),理念自身就应当包括差异、对立和矛盾,永远处于辩证的运动之中。正因为以辩证法的方式,艺术作品即可视为艺术家(个体)与社会(外在环境)的产物,艺术品(合)正是艺术家(正)所投注的情感、精神、思想与当代社会(反)思潮、环境现状的历史证据。 人物性格 与环境的 辩证关系 :情致说。黑格尔把人看作艺术的中心对象,所以 人物性格 的描写成为艺术创作的主要部分。“情致”就是“存在于人的自我中而充塞渗透到全部心情的那种基本的理性的内容”。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理念是 绝对精神 ,也就是最高的真实, 黑格尔 又把它叫做“神”、“普遍的力量”、“意蕴”等。这就是艺术的内容。就内容说,艺术、宗教和哲学都是表现 绝对精神 或“真实”的;三者的不同只在于表现的形式。 黑格尔 认为艺术要有感性因素,又肯定了艺术要有理性因素,最重要的是二者还必须结成契合无间的统一体。 黑格尔 的这种 理性与感性 统一说在美学史上是有进步性的; 理性与感性 的统一也就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内容或意蕴就是理性因素,形式就是感性形象; 理性与感性 的统一其实也就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美学中实践观点的萌芽。黑格尔的主客观统一观点包含美学中实践观点的萌芽。黑格尔认为外在现实世界是人的认识和实践的对象;人在认识和实践之中,就在外在现实世界打下了人的烙印,人把他的“内在的”理念转化为“外在的”现实;同时,人作为心灵,就是他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总和,也就是和外在世界由矛盾对立而转化成的统一体。

二、在辩证法下的艺术发展

黑格尔说:「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亦因此,艺术品成为黑格尔对于「美」的重要探讨核心,没有艺术品,就没有所谓的「感性显现」,而从艺术品上,即能看到理念─当时代的主体与客体的矛盾统一。他首先探讨了古代的艺术,以辩证法将艺术史的脉络整合在他的思想中。他将艺术划分为「象征型」、「古典型」、「浪漫型」,简单介绍如下:

象征型:代表是埃及、印度、中国等东方民族的艺术,尤其是建筑。在形式上是较为抽象,以物质形式压倒心灵内容的崇高风格,所以是形式支配内容,具高度的文化联想。古典型:代表是古希腊的雕塑,形式与内容相调和,是具体的理念找到正确的表现形式,但由于仍以有限、有用的形式来表现理念,所以最终仍需让位给浪漫型的艺术。浪漫型:代表是中世纪的基督教艺术,心灵内容压倒物质形式,表现了自我的主观性。

艺术美与自然美。黑格尔没有忽视自然美,黑格尔所了解的艺术必然要有自然为理念的对立面,才能造成统一体。黑格尔对于自然美的轻视是从“理念的感性显现”这个美的定义所产生出来的。黑格尔也并非完全否认自然美。只有在有机物的阶段,自然才现出灌注生气于全体各部分的“观念性统一”,因此才可以有美。黑格尔采取了美是“寓杂多于整一”的看法。由于自然美有这种缺陷,艺术美才有必要。

在黑格尔的辩证法下,黑格尔认为由于理念的发展,浪漫型艺术的进一步发展将是艺术的终结,也就是艺术死亡。

  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德语: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常缩写为G W F Hegel;1770年8月27日-1831年11月14日),时代略晚于康德,是德国19世纪唯心论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黑格尔出生于今天德国西南部巴登-符腾堡首府斯图加特;卒于柏林,去世时是柏林大学(今日的柏林洪堡大学)的校长。

  许多人认为,黑格尔的思想,标志着19世纪德国唯心主义哲学运动的顶峰,对后世哲学流派,如存在主义和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更有甚者,由于黑格尔的政治思想兼具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两者之要义,因此,对于那些因看到自由主义在承认个人需求、体现人的基本价值方面的无能为力,而觉得自由主义正面临挑战的人来说,他的哲学无疑是为自由主义提供了一条新的出路。

唯心主义-目的论思维,基于人的猜想、直觉、体验,把世界视为一种或多种有灵性、有目的的实体的展现,神灵的原型源于人的灵魂,这是原始神话,多神教,一神教的共同方式。

精神哲学是黑格尔哲学体系的最后一部分,也是黑格尔本人最为关注的一部分,因为“精神哲学”讨论的是“人”。如果说,自然哲学讨论的是自然界,那么,活跃于精神舞台上的主角便是人。在黑格尔看来,人高于自然界、高于动物之处就在于,人本质上是一个能够“思考自己”即具有自我意识的精神实体,是一个能够摆脱物质、必然性的束缚而实行独立自决的自由的精神实体。人即精神、精神即人。精神哲学的任务就是描述“绝对理念”通过自己的最高产物——人回复到自己、自己认识自己,实现思维与存在同一的过程。

在此,黑格尔再次提出了他的辩证法要素:这里的正题是主观精神,探讨个人意识的成长、心灵的内在机制,黑格尔在他早期著作《精神现象学》中较为系统地论述了这方面的问题;反题是客观精神,探讨法、道德、国家以及世界历史的发展,黑格尔的《法哲学原理》、《历史哲学》两本著作就是对他这方面思想的具体发挥;合题是绝对精神,研究领域是美学、哲学与宗教,黑格尔的相关著作有《美学》、《宗教哲学》、《哲学史讲演录》。

使黑格尔哲学负盛名的正是他的通过客观精神概念而发展出来的思想。这里我们达到黑格尔思想的统一体。当他试图联系起他的道德、社会政治思想及其余体系。人类行为的全部领域,个人的和集体的,被他形容为现实的一部分因而是本质上合理的。此外,作为现实的部分,精神的客观面被认为涉及到辩证过程中。人类行为和社会、政治组织包含或体现了精神,正像自然是绝对理念的体现一样。因此,黑格尔不把组织看成为人的创造,而是历史的辩证过程的产物,是理性的现实的客观表现的产物。如,他在正义哲学中所表现的。然后,我们转向辩证过程的重要时刻,黑格尔试图通过它来表明从个人的正义概念向国家对社会的权威的自然运动。此处基本的三一式运动是从权利(right)再到道德(morality)再到社会伦理(social ethics)。

在哲学史的研究中,黑格尔还提出了历史的东西和逻辑的东西统一的原则。在他看来,这是因为哲学发展的过程和逻辑理念的推演过程都是同一个“绝对理念”的自身发展过程,因此,两者必然是同一的。历史上最初的哲学系统巴门尼德的存在论相应于逻辑学的开端范畴“存在”,赫拉克里特的哲学原则相应于逻辑学中的“变易”范畴,斯宾诺莎的哲学相应于逻辑学中的“实体”范畴,如此等等。不过,黑格尔也指出,历史的东西和逻辑的东西仍然是有区别的,不可能在次序上完全一致。撇开它的唯心主义形式,黑格尔提出的逻辑的东西和历史的东西统一的原则,实质上是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

在黑格尔看来,绝对理念从逻辑学出发,经过了自然哲学,达到精神哲学,并最后在哲学中回到了家,自己认识了自己,认识到自己的对方原来不过是自己,实现了思维与存在的绝对同一。

历史的时间过程在黑格尔看来是辩证法的逻辑进程。历史朝着目的、目标前进,即自由。为了例证历史的辩证法,黑格尔以各种民族为例。他认为它们表现了自由发展的三个阶段:东方人,对自由一概不知,而只有当权者(potentate)能做他想做的一切。希腊、罗马人也有市民概念,但他们把这种地位只限于一部分人,而把其它人视为奴隶。而只有日尔曼民族,他们在基督教的影响下,发展了自己的洞见,即人是自由的。这样,黑格尔说,东方人过去知道,现在仍知道,只有一个人(one)是自由的;而希腊、罗马人知道一部分人(some)是自由的;而只有日尔曼人知道所有人(all)都是自由的。我们所看到的最高的自由,就在个人依照全社会的普遍的理性的意志行事时而发生。

当黑格尔宣称世界历史在普鲁士国家中达到完美时,阿多诺指出,这种念头的荒谬性不是出于一种意识形态目的的偏差,而不如说是与一种总体的观念有关。17)这一观念破坏了黑格尔所称赞的自己的体系和动态的统一,尽管在黑格尔建构的世界历史的体系中,静态和动态的特性互相缠绕,同时也出现了冲突;但是,这一体系不容忍在其领域之外的任何东西,因而“成了一种肯定的无限性”,也就是变成一种有限的、静态的封闭体系。(《否定》18),p26)与黑格尔对世界历史的分析相关联的,是他的哲学观。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里曾表达出那种哲学要在时间中上升为科学体系的愿望,19)对于此,阿多诺说,黑格尔逻辑学的范畴和概念“运动的总体性就意味着体系”,“这种哲学的体系概念高耸在一种纯粹科学的系统学之上,这种系统学要求有秩序地组织和表达思想,要求各专业学科有一种一致的结构”;(《否定》,pp23-4)体系作为“一个使任何东西概莫能外的总体的表现形式”,它使得思想绝对化了,对于“一切断然的哲学”来说,它们的“一个共同的命题是:哲学只能被当作一个体系来追求”。(《否定》,p23)

马丁·杰把批判理论比作是其它各种体系的牛虻,并揭示“批判理论的核心是对封闭的哲学体系的厌恶”,因为作为一种封闭的体系,它会扭曲本质上的开放性、探索性与未完成性。(马丁·杰,1996:p51)而阿多诺自己则说,他的《否定的辩证法》就回避一切美学论题而言,可以叫做一种“反体系(Anti-system)”。(《否定》,“序言” p2)这种反体系就是一种对体系的批判,但是这种对体系的批判并不是简单地将之予以肃清,在对体系进行批判并提出一种非体系的思想之前,如果不能摆脱唯心主义体系给予先验主体的那种包融一切的力量,反体系的工作势必是肤浅的。体系作为绝对化的思想,它反对思想的每一个内容并且在思想中将它们蒸发掉了,由此要揭示出,体系“在为唯心主义提供论证之前它已是唯心主义的”。(《否定》,p23)

“那种建立体系的自我原则、即先于内容的纯方法一直就是理性”,它不为任何外物所限制,这种理性的自我原则在唯心主义的发展阶段中,把思想的特性即一种历史的独立性变成某种形而上学。(《否定》,p25)在历史哲学中来考察,与资产阶级的阶级利益相符合的理性在粉碎了封建的秩序及其在思想上的反映形式之后,资产阶级意识却开始害怕被一种更先进的意识所废除,于是,它为了进一步巩固现有的秩序而变得趋向中立化,也就是倾向于一种自我保护的意识。出于这种自我保护意识,资产阶级的自主性在理论上扩展成一种强制性的体系,由此产生出一种贪得无厌的秩序,它将那些非我以及属于自然的东西都视为劣等物,像吞没生物的动物一样毫不顾忌地去吞没它们。当“理性作为一种体系而盛行”时,它消除了一切对自身的规定,试图通过掌控客观性来对之加以侵犯,使得客观性完全服从于它的公理,即“服从于一个同一性20)的公理”。(《否定》,p20)

“在唯心主义中,最高形式的同一性原则由于其形式化而具有一种肯定的实质”,(《否定》,p145)把否定之否定等同于肯定性则是那种同一化的精髓。阿多诺说,在黑格尔那里,他的辩证法的核心是一种负负得正的传统逻辑,如果没有“否定之否定就是肯定”的原则,他的体系结构就会坍塌;然而,他的辩证法是以牺牲辩证法的潜能为代价来使得自身一体化,他试图“用同一性来平息辩证矛盾”。(《否定》,pp156-7)在阿多诺看来,矛盾并不是“黑格尔的绝对唯心主义必定要美化的东西”,矛盾其实“表明同一性是不真实的”,“矛盾是同一性掩盖下的非同一性”(《否定》,p160),即一种“概念不能穷尽被表达的事物”。(《否定》,p3)那种概念和“非真理、压迫的原则”融合在一起,由此减弱了其自身作为认识论批判的尊严,而否定性则要把认识和那种特殊焊接起来,并且作为一种自身要拯救的东西。(《否定》,p47)在历史的高度上,“哲学真正感兴趣的东西”应该是黑格尔按照传统所不感兴趣的东西,那就是“非概念性、个别性和特殊性”。(《否定》,p6)

改变概念性的方向是,使之“趋于非同一性”,这是“否定的辩证法的关键”。(《否定》,p11)因为“最微不足道的非同一性的残迹都足以否定一个被概念视若总体的同一性”,(《否定》,p21)这种非同一的东西“在和概念的对立中,……浓缩成个别存在”。(《否定》,pp160-1)黑格尔在《逻辑学》导论中有一句名言,即“同一性和非同一性之间的同一性”,在他那里,确定的个体是被精神来规定的,哲学如果没有这个假定就不能认识任何内容或本质的东西。阿多诺评论说,黑格尔这种内容哲学的基础和结果是“主体的第一性”,这种哲学若不包含与之相反的“独立于唯心主义机制的经验”,它就不可避免地缺乏对内容的见解。(《否定》,p6)那种对“理性的自我批判精神”,“代表着世界的经验”,即一种“注重现实的眼光”。(《否定》,p28)在哲学的经验中,个别转而反对一般,因为哲学经验的普遍性一旦被确立,“一切个别的经验”就会“丧失大部分偶然的特性”。在这种变化了的辩证法中,“主体失去了统治权”,使得进入客观性的反思形式成为可能;这样,精神也具有了一种辨别力,“这种辨别力增强了它对客体的经验”。(《否定》,pp41-2)

“随着体系的强制力悄悄溜走,思想家将自由地、更坦率地信赖自己的意识和经验,而不是听命于那种崇高的主体性概念”(《否定》,42),由此,一种“通向客体的自由”被确立起来。一种星丛“阐明了客体的特定性”,“客体向一种单子论21)的主张敞开内心”,向一种“置身其中的星丛的意识敞开内心”,对于事物处身其中的星丛的意识也就是“对这个星丛的译解”。(《否定》,pp160-1)阿多诺提及本雅明曾在《德国悲剧的起源》中以一种形而上的要求将真理的概念视为星丛(Konstellation/constellation),22)认为他不是从一部作品自身的内容出发的。星丛一出现虽然就在自身中带有个别,但是这种个别事物有其内在的一般性,它如同客观的积淀的历史;这种历史“既在个别事物之中又在它之外”,它是“个别在其中找到自己位置的包围性的东西”。客体作为外部和内部的合唱“是受历史制约的”,客体中的历史需要一种知识来拯救,对客体的认识就是“对客体自身中积淀的过程的认识”,这种知识留意客体“同其他事物关系中的历史的地位价值”,也就是某种已被意识到的并被知识改造了的东西的“现实化和浓缩化”。(《否定》,p161)

由此来说,“对星丛的追求是现实的历史过程强加于我们的”(《否定》,p164),相比于否定之否定的原则,统一的要素不再依赖于一种至上的抽象原则,也不是由概念到更一般(或更高一级)的总括性概念的步步递进,概念在这里“进入了一个星丛”。(《否定》,pp159-60)阿多诺用语言行为来表达这种模式,他说,语言并不定义它的概念,语言也没有为认识功能提供任何纯粹的符号体系,语言“通过使概念进入一种关系、集中注意一个事物来为概念提供客观性”,它的意图是使概念完整地表达它所意指的东西。那么就星丛来说,概念是“聚集在认识的客体周围”,它“潜在地决定着客体的内部”;(《否定》,pp160-1)这种不靠体系而把论证结合起来的思维模式,在性质上包括了那些特殊的东西,而不是让它们消失在更一般的总括概念中,“否定的辩证法”就是这种“模式分析的一个整体”。(《否定》,pp27-8)

在否定的辩证法中,在“一切范畴的星丛”中,对于原来同一性和总体性的范畴来说,只要其中一个范畴开始变化,其它每一个范畴也会相应发生变化。(《否定》,p164)23)这种变化显出一种流动性,而“流动性是意识的本质”,它意味着一种双重的行为方式:即一种“完全辩证的内在过程”,和另一种“走出辩证法的、自由的、无拘束的方式”,“意识的这两种态度是靠互相批判而不是互相妥协联系起来的”。(《否定》,p30)可以说,星丛的形象就是这样一个具有流动性的和内在对抗性的“力场”,24)在群星组成的星丛力场中,每一颗星都是一个契机(das Moment或“要素”),它们互为中介(Vermittlung)、25)彼此关联。然而“星丛不是体系。‘在星丛中’每样东西都没有被解决,甚至也没有产生出来;不如说,一个契机照亮了另一个契机,个体性契机共同形成的形象是特殊的印记”。(Adorno,1993:p109)“星丛和形象是它(辩证法)的密码,辩证法的‘意义’是沉入历史之中,而不能专断地计算出来。”(Adorno,1989:p92)这种辩证法与那种未被限制的思想有着某种亲和力,它“作为对体系的批判要求”,使得“认识中的辩证运动获得解放”而成为“反抗体系的力量”。(《否定》,p30)

批判理论在阿多诺这里体现为“否定的辩证法”的形态,阿多诺的“反体系”在我理解应该是一种理论批判的态势。所谓“非总体”亦如此,在阿多诺的文本中,未出现“非总体”这一词组,然而我以为阿多诺正是显出一种“非总体”的态度和力量。“非总体”是对总体性社会及其体系哲学的批判,它基于一种对历史和现实的考辨,而“星丛”则是这种批判的具体呈现。辩证法在阿多诺这里彰显出某种特殊的意义,即摒弃那种主观的、封闭的、僵硬的形式,而显示为主客互为中介的、开放的、生成的结构。阿多诺的辩证法以其否定性的维度立足于现实并突入历史,在现实中发现问题、在历史中寻求解答,以此形成其哲学和美学的自身特色。

黑格尔之前就出现过关于艺术终结问题的片言只语。在早期关于艺术的历史描述中,老普林尼在《自然史》中认为,青铜艺术在第121 次奥林匹克运动会之后就停止了。G瓦萨利1550 年出版的《意大利杰出画家、雕塑家与建筑家的生平》描述米开朗琪罗的作品时说,米开朗琪罗的作品表现了“艺术的终结和完美”(the end and the perfection of art)。画家普桑曾经抱怨卡拉瓦乔走到了毁灭绘画的世界; 保罗·德拉罗奇在1839 年观看银版照相法(daguerreotype)时说:“自今日起, 绘画已经死亡(from today painting is dead)。”

这些言论是就某一具体的艺术而言的,并不具有某种艺术史的基本哲学和美学意识, 真正从哲学意识的高度提出艺术终结问题的是黑格尔,他在《艺术哲学讲演录》中谈到浪漫艺术时提出了“艺术终结”这个概念。

黑格尔的哲学,绝对理念是最高的真实。绝对理念有主观精神、客观精神、绝对精神三个发展阶段。绝对精神又有艺术、宗教和哲学三个发展阶段。哲学是绝对理念发展的顶端。黑格尔把艺术分为三种类型:象征型、古典型和浪漫型。象征型艺术是形式压倒内容。古典型艺术是形式和内容的完满契合所以是最完美的艺术。浪漫型艺术是精神(内容)溢出物质(形式),这种内容和形式的分裂不但导致浪漫艺术的解体,而且也导致艺术本身的解体。精神要进一步脱离物质,“艺术的形式已不复是心灵的最高需要了”,艺术“已丧失了真正的真实和生命,已不复能维持它从前的在现实中的必需和崇高的地位,毋宁说它已经转到我们的观念世界里去了”。这样,艺术就让位于哲学。这就是艺术的终结。

所以黑格尔所说的艺术的终结,并不是说艺术从此消亡了,而是说艺术对人的精神(心灵)来说,不再有过去那种必需的和崇高的位置了。

后来美国哲学家丹托以西方现代艺术和后现代主义艺术为背景,重新提出“艺术终结”的命题。他的逻辑是:当艺术品和现成品在感觉上找不出差别时,人们就要思考“什么是艺术”的问题,因而就必须转向哲学了。

黑格尔和丹托都主张艺术终结于哲学(观念),但他们的出发点不同。黑格尔是立足于他的观念哲学,即绝对理念的发展的逻辑决定了艺术的终结。丹托是立足于后现代主义艺术的实践,即后现代主义艺术的一些流派抹掉艺术品和现成品的界限,艺术转到观念的领域,艺术变成哲学,这导致了艺术的终结。

您好,现在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黑格尔美学基本原理,黑格尔美学基本观点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第一

您好,现在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黑格尔美学基本原理,黑格尔美学基本观点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第一,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2、理念是绝对精神,也就是最高的真实,黑格尔又把它叫做“神”、“普遍的力量”、“意蕴”等。

3、这就是艺术的内容。

4、就内容说,艺术、宗教和哲学都是表现绝对精神或“真实”的;三者的不同只在于表现的形式。

5、黑格尔认为艺术要有感性因素,又肯定了艺术要有理性因素,最重要的是二者还必须结成契合无间的统一体。

6、黑格尔的这种理性与感性统一说在美学史上是有进步性的;理性与感性的统一也就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内容或意蕴就是理性因素,形式就是感性形象;理性与感性的统一其实也就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7、第二,美学中实践观点的萌芽。

8、黑格尔的主客观统一观点包含美学中实践观点的萌芽。

9、黑格尔认为外在现实世界是人的认识和实践的对象;人在认识和实践之中,就在外在现实世界打下了人的烙印,人把他的“内在的”理念转化为“外在的”现实;同时,人作为心灵,就是他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总和,也就是和外在世界由矛盾对立而转化成的统一体。

10、第三,艺术美与自然美。

11、黑格尔没有忽视自然美,黑格尔所了解的艺术必然要有自然为理念的对立面,才能造成统一体。

12、黑格尔对于自然美的轻视是从“理念的感性显现”这个美的定义所产生出来的。

13、黑格尔也并非完全否认自然美。

14、只有在有机物的阶段,自然才现出灌注生气于全体各部分的“观念性统一”,因此才可以有美。

15、黑格尔采取了美是“寓杂多于整一”的看法。

16、由于自然美有这种缺陷,艺术美才有必要。

17、第四,艺术的发展史:类型与种类的区分。

18、黑格尔对于艺术发展史的看法也是由“理念的感性显现”那个美的定义推演出来的。

19、艺术是普遍理念与个别感性形象,即内容与形式,由矛盾对立而统一的精神活动。

20、但是这两对立面的完全吻合只是一个理想,而事实上它们之间却有不同程度的吻合,因此艺术就分成三种类型,即象征型,古典型和浪漫型;每个类型之下又分若干种类。

21、第五,人物性格与环境的辩证关系:情致说。

22、黑格尔把人看作艺术的中心对象,所以人物性格的描写成为艺术创作的主要部分。

23、“情致”就是“存在于人的自我中而充塞渗透到全部心情的那种基本的理性的内容”。

24、第六,冲突论和悲剧论。

25、冲突是人物性格在某具体情境中所遭受到的两种普遍力量(人生理想)的分裂和对立。

26、冲突所揭露的矛盾中第一对立面还是必须带有理想的烙印,因此不能没有理性,不能没有辩护的道理。

27、结合到这种理想的冲突,黑格尔提出了他的著名的悲剧论。

28、悲剧论所表现的正是两种对立的理想或“普遍力理”的冲突和调解。

29、第七,理想人物性格。

30、理想人物性格就是典型的人物性格。

1、黑格尔认为艺术的本质是“是其所是”的东西。

2、黑艺术是普遍理念与感性形象、内容与形式对立统一的精神活动。但这两个对立面的完全吻合只是一种理想,事实上,它们只能有不同程度的吻合。因此艺术就分为三种类型:象征型、古典型、浪漫型。而每种类型之下又可分为若干种类,如建筑、雕刻、绘画等。每个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不同的艺术类型和种类。

黑格尔。

黑格尔把人类艺术史分为了三个阶段,分别是象征型艺术、古典型艺术、浪漫型艺术。

黑格尔,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出生于今天德国西南部巴登符腾堡首府斯图加特。

黑格尔在《美学》中根据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把艺术分为( )。 A象征型 B写实型 C古典型 D浪漫型 E理想型 查看答案解析 正确答案 ACD 答案解析 德国古典美学家黑格尔对于艺术的分类问题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由于他把美看作是“绝对理念的感性显现”,因此,美的理念的形式与内容的辩证关系,就成为黑格尔划分不同艺术的出发点。他认为,这种辩证关系的演变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先后出现了三种形式的艺术:象征型艺术、古典型艺术和浪漫型艺术。参见教材P324。 本题知识点:艺术的形态 网我精心为广大自考学员整理的相关历年试题及答案解析,想了解相关自考试题请持续关注网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52896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2
下一篇2023-07-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