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详细了解明朝时期的历史

想要详细了解明朝时期的历史,第1张

1

万历十五年》,黄仁宇,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ISBN 7-108-00982-X/K·211

2

《南明史》,顾诚,中国青年出版社,ISBN 7500624085

3

《国榷》,谈迁,中华书局,ISBN 7101003729

4

《明史简述》,吴晗,中华书局,ISBN 7101047424

5

《南明史》,钱海岳,中华书局,ISBN 7101044298

6

《中国断代史系列——明史上下》,南炳文、汤纲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ISBN 7208041261

7

《晚明史:1573-1644年》,樊树志,复旦大学出版社,ISBN 7309037464

8

《剑桥中国明代史》,牟复礼(Frederick W Mote)、崔瑞德(Denis Twitchett)著

9

《南明史》,司徒琳(Lynn H Struve)

10

《国史大纲》,钱穆,中华书局,

11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钱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ISBN 7-108-01528-5

12

《中国大历史》,黄仁宇,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ISBN 7-108-01036-4/K·231

13

《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黄仁宇,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ISBN 7-108-01456-3/K·334

14

《明清战争史略》,孙文良,江苏教育出版社,ISBN 7534369517

15

《话说中国》—集权与裂变,胡敏、马学强,上海文艺出版社,ISBN 7-5321-2805-9

16

《简明中国历史》,张元、李孝悌著,龙腾文化 ISBN 957-458-522-0

17

《中国经济通史》第七卷,吴量恺主编,湖南人民出版社

18

《崇祯长编》

19

《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二卷

20

《明朝历史》

21

《明史》

22

《大明会典》

23

《明朝那些事儿》当年明月著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PS:看了楼上那句话生活在和谐社会的屁民们都笑了

1465年 成化元年

1465年 成化元年,宪宗朱见深为于谦苹返

1470年 成化六年,孝宗朱佑樘出生

1472年 成化八年,王守仁出生

1475年 成化十一年,三子朱佑樘被立为皇太子

1476年 成化十二年,四川播州苗民起义

1477年 成化十三年,设立西厂

1480年 成化十六年,严嵩出生

1487年 成化二十三年,万贵妃暴死,享年57岁

1487年 成化二十三年,宪宗朱见深逝世,享年40岁。其三子朱佑樘继位,改元弘治

1488年 弘治元年

1488年 弘治元年,蒙古鞑靼部小王子向明朝进贡

1491年 弘治四年,武宗朱厚燳出生

1491年 弘治四年,《宪宗实录》修成

1492年 弘治五年,广西壮族、贵州苗民起义

1495年 弘治八年,鞑靼侵扰凉州

1497年 弘治十年,诏修《大明会典》

1505年 弘治十八年,孝宗朱佑樘逝世,享年35岁。其长子朱厚燳继位,改元正德

1505年 弘治十八年,蒙古鞑靼部小王子侵犯宣府

1505年 弘治十八年,武宗朱厚燳敕修《孝宗实录》

1506年 正德元年

1506年 正德元年,王守仁被贬至贵州

1507年 正德二年,《历代通鉴纂要》编成

1507年 正德二年,建豹房新宅

1507年 正德二年,世宗朱厚熜出生

1508年 正德三年,焦芳变科举授官之制

1508年 正德三年,设立内行厂

1509年 正德四年,《孝宗实录》修成

1510年 正德五年,宦官刘瑾下狱,后被凌迟。连割三天,共割3357刀

1510年 正德五年,吴承恩出生

1511年 正德六年,南方各地发生农民起义。

1514年 正德九年,海瑞出生

1516年 正德十一年,李东阳逝世,享年69岁

1517年 正德十二年,应州之战爆发。武宗朱厚燳亲征,大败蒙古鞑靼部小王子。

1518年 正德十三年,李时珍出生

1521年 正德十六年,武宗朱厚燳逝世,享年30岁。武宗无子嗣,其表弟兴献王朱厚熜继位,改元嘉靖

1522年 嘉靖元年

1522年 嘉靖元年,世宗朱厚熜命加生父母皇号

1523年 嘉靖二年,唐寅(唐伯虎)逝世,享年53岁

1524年 嘉靖三年,大礼议事丨件爆发

1525年 嘉靖四年,张居正出生

1526年 嘉靖五年,李成梁出生

1528年 嘉靖七年,世宗朱厚熜为其父其母上谥号,诏告天下

1528年 嘉靖七年,重新修订《大明会典》

1528年 嘉靖七年,戚继光出生

1529年 嘉靖八年,王守仁逝世,享年57岁

1529年 嘉靖八年,杨廷和逝世,享年70岁

1537年 嘉靖十六年,穆宗朱载垕出生

1538年 嘉靖十七年,世宗朱厚熜将自己的父亲朱佑杬的庙号定为睿宗,并入太庙

1540年 嘉靖十九年,蒙古俺达进犯

1542年 嘉靖二十一年,蒙古俺达再次进犯

1542年 嘉靖二十一年,壬寅宫变发生

1545年 嘉靖二十四年,吐鲁番向明朝进贡

1545年 嘉靖二十四年,设岷州,隶陕西巩昌府

1546年 嘉靖二十五年,修筑大同长城

1549年 嘉靖二十八年,俺答大举入侵大同,直抵怀来

1550年 嘉靖二十九年,庚戌之变

1553年 嘉靖三十二年,王直勾结倭寇大举入犯东南沿海

1553年 嘉靖三十二年,葡萄牙人占领澳门

1554年 嘉靖三十三年,倭寇大肆流劫东南沿海

1555年 嘉靖三十四年,陕西、山西发生特大地震

1559年 嘉靖三十八年,辽东大灾

1559年 嘉靖三十八年,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出生

1560年 嘉靖三十九年,戚继光编练“戚家军”

1562年 嘉靖四十一年,重录《永乐大典》

1562年 嘉靖四十一年,严嵩遭罢免

1563年 嘉靖四十二年,戚继光兴化大捷

1563年 嘉靖四十二年,神宗朱翊钧出生

1563年 嘉靖四十二年,孙承宗出生

1565年 嘉靖四十四年,明朝颁布《宗藩条例》

1565年 嘉靖四十四年,胡宗宪下狱处死

1566年 嘉靖四十五年,世宗朱厚熜逝世,享年59岁。其三子朱载垕继位,改元隆庆

1567年 隆庆元年

1567年 隆庆元年,纂修《世宗实录》

1567年 隆庆元年,解除海禁

1567年 隆庆元年,俺达屠石州,共杀五万余人

1567年 隆庆元年,纂修《世宗实录》

1568年 隆庆二年,魏忠贤出生

1569年 隆庆三年,俺答进犯大同右卫

1569年 隆庆三年,戚继光奏陈边务

1569年 隆庆三年,熊廷弼出生

1570年 隆庆四年,俺答孙把汉那吉来降

1570年 隆庆四年,俺答请封贡通市

1571年 隆庆五年,俺答上表称贡

1572年 隆庆六年,穆宗朱载垕逝世,享年35岁。其三子朱翊钧冲龄继位,改元万历

1572年 隆庆六年,诏修《穆宗实录》

1573年 万历元年

1573年 万历元年,张居正改革

万历皇帝朱翊钧,作为明朝历史上在位(1573年—1620年在位)时间最久,背负骂名最多的皇帝。他所统治的时期被一些历史学家冠以的简单「 ”怠政”二字,并据此而提出「 ”明亡于万历”的「 ”伟大”论断。但据一些史料笔记记载,万历年间的大明王朝,不仅不是穷困潦倒,反而异常的繁荣热闹,商业活动之频繁、经济活动之昌盛,对外贸易之宏大。完全称得上是「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固然,万历皇帝绝不是什么明君贤主,但我始终认为,若只是单纯的用「 ”怠政、混乱、无序”等字眼来概括的话,又是极其不负责的行为。这并不符合一个严谨的学者所当具有的审慎。「 ”人是最复杂的动物”简单的勾勒和不负责的评断绝不是帮助我们全面的了解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的最优选择。唯有对其一生事迹进行完整而有序的梳理,才能从中找出些许蛛丝马迹,并据此来探究万历「 ”怠政”的原因和根源。并在此前提下进行分析、提炼、归纳、总结,以便达到对后来之人有所裨益和补助的目的。 一:失乐的童年——苛刻的母亲和严酷的老师 公元1572年,正当年富力强隆庆皇帝突然驾崩,年仅10岁的万历在群臣拥护之下继位。当此之际,出于一位母亲「 ”望子成龙”的期盼,精明干练的李太后联同内监冯保、辅臣张居正等,将首辅大臣高拱赶出了朝廷,尔后又将教育万历的重任全权委托给「 ”为人持正,声名素著”张居正。 而此时正任「 ”帝国首辅”的张居正更是「 ”当仁不让”。在李太后和冯保的支持下。「 ”用心良苦”的张太傅决定,要以绝对正统的儒家学说,培育出一位圣君贤主来。为此,他日夜钻研,苦思冥想的为「 ”正值髫龀稚龄,生性活泼好动”的万历皇帝精心制定完整而且严密的教育方针,对他进行「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全方位、多角度、无死角的教育和磨练。除此之外,他又精选古往今来、历朝历代的兴衰存亡,治乱兴废之事,配以图文、编辑成册,以此作为万历皇帝的「 ”课外读物”。谆谆教导,不辞劳苦。 都说「 ”好的教育要从孩子抓起”,就万历的求学经历来看,他所享受的教育,在当时天下,绝对是一等一的。因为他有最好的师资——太傅张居正、最高质量的教材——精心挑选,量身定制、最佳的学习环境——帝王至尊,谁敢捣乱。所谓「 ”严师出高徒”依照正常的逻辑循序,生长于这种不含杂质,纯粹安宁的环境之中的万历皇帝,理所当然的应该成为能够「 ”比肩尧舜、踪迹文武”的圣主明君。但事实却是,也就是这样一位「 ”自幼颖悟,备受期望”的皇帝,却成了中国历史上臭名昭著的沉湎酒色、贪财好利、消极怠工的「 ”怠政皇帝”。 应该说,万历十年之前的朱翊钧绝对是众人眼中的好孩子,是帝国未来的明君圣主。但在我看来,这不过是「 ”少年机警,饶有城府”的朱翊钧在掩人耳目罢了。不然,在张居正死后,他又怎会发生如此「 ”惊天转变”,以雷霆万击之势,凶悍果决的处置张居正所遗留的一切,甚至于丝毫不顾及「 ”师生情谊”,狠辣无情的将张氏满门诛戮殆尽呢? 二:一念成佛,一念成魔——是谁改变了万历的人生轨迹 所谓「 ”爱之深则恨之切”细考万历皇帝的求学生涯,我们不难发现一些蛛丝马迹。首先,据《神宗实录》记载,张居正对万历的要求极为严酷,只要稍有不慎就会遭来严厉的呵斥。为此,霸道强势的张居正给万历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心理阴影。其次,素号清正的张居正一方面坚决要求万历做一个勤俭恪谨、勤政爱民的明君;另一方面,自己却铺张浪费,奢靡无度。这种言与行违的做法焉能不激起万历的厌恶? 再次,由于李太后的无条件支持,身为帝国首辅封张居正丝毫没有将万历当作帝国主人来对待的意思,军国大权皆揽于一手,师心自用,生杀予夺。以至于在别有用心之人的操作下,天下竟然传出「 ”大明只有一君一相”的谣言。所谓「 ”一君”,指的自然是太祖皇帝朱元璋;而所谓的「 ”一相”指的却是当今首辅张居正。由此可见,当时天下已然到了「 ”但知有张居正,不知有万历”的地步。试问,这种目无君上、擅行威福的做法焉能不引起逐渐成年的万历的忌讳。 最后,除了有个严酷的压得他喘不过气来的老师,可怜的万历竟然还有一个同样苛刻的母亲。在一次因醉酒而肆行无忌之后,已然大婚成年的万历竟然被李太后下了最后通牒——「 ”若不克大任,不妨退位让贤,由潞王负担祖宗大业”试问,面对这样一个动不动就以「 ”废立”相威胁的母亲,自尊心爆棚的万历又怎会不备受伤害呢? 原本,对幼年丧父、髫龀稚弱,尚无所谓人生意义的万历而言,此时出现在他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可能会对他产生至为深远的影响。而张居正的介入,则是毫无疑问的填充了万历对于父亲的渴望。所以说,此时的张居正在万历心中,正扮演着亦师亦父的角色。而正因为他对张居正的崇拜,使他在开始的几年对张居正言听计从,无事不依。但随着岁月流转,时光荏苒带来的不仅是万历的成长,更是张居正对于权势的渴望和把持。如此一来,皇权和相权的矛盾也就愈加激烈。唯此之故,渐次觉醒的万历,就不得不重新审视他与张居正之间的关系。 可即便如此,万历和张居正之间的关系,却也还没到无法挽回的地步。因为早在万历年满十八的时候,张居正就曾多次主动要求「 ”归政于皇帝”。但此举却遭来了李太后的严正拒绝,甚至还公然宣称「 ”毋提还政亲政之事,汝但安心为君,凡事自有张太傅主持”,对于这一有悖国家祖制的行为,自然会使万历心生不满。而随着时势的发展,这颗对他人而言微不足道的种子,却在万里心中长成了参天大树。并在一次又一次的打压和钳制之中变得扭曲,终于在张居正去世两年后,突破穹顶,直冲天际。 换言之,原本聪颖明悟的万历帝之所以会成为后世千人唾骂,万人嫌弃的昏君,执教严酷的张居正和强势霸道的李太后,两人皆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而这也再一次提醒我们,教育是需要尺度和方法的。 三:何为教育——教育是植根于家庭而面向社会的 应该说,张居正和万历之间错综复杂的师徒关系、君臣关系,是很值得当今社会背景之下的每一位父母和老师重视、研究的。当学校教育的彬彬有礼、道德礼仪和社会现实的激烈残酷,血腥凶恶同时出现在一个体身上的时候,这种教育和文化所带来的撕裂性痛苦并不是谁都能够承受的。但即便如此,我们的家长、学校和社会却依然热此不疲的在「 ”忽视人性”的前提下,一遍又一遍的机械的重复着纯粹的、完美的,理想主义的文化教育。 所以,当丰满的理想,遭遇骨感的现实,当热切的追求,遭遇冰冷的困厄。人生的矛盾与生命的错觉,以及好不容易才建构起来的三观都将于一夕之间轰然崩塌。代之而起的则是人的迅速堕落,而且由于巨大的反差所带来的心理创伤会使受伤者以更加剧烈、残酷、无情、凶狠的方式来回馈社会。因为欺骗,所以报复。 谁都知道玫瑰的美艳,但却又主观的忽视其根须的丑陋,需知「 ”福祸相依,吉凶相扶”,纵观古今历史,东西文明,在这人世间,又何曾有过纯粹的,近乎完美的人?即便是素有「 ”大圣至诚先师”之称的孔子,也曾因为言论而诛杀少正卯。不得不说,当今社会,出于对激烈竞争的恐惧和焦虑,我们的家长和学也校越来越悖离教育的本质——玉汝于成。 「 ”喝蒸馏水是喝不出健康来的”,纯乎其粹的教育绝然交不出同样纯乎其粹的学生,因为人性的丑恶,势必会使人在社会中渐染各种各样的「 ”不纯粹”。我们只有在充分肯定「 ”人性有恶”的前提下,进行针对性的有效教育,才能使人最大限度的学会「 ”自制”。「 ”只有经历过战争才会珍惜和平「 ”,回避型教育不是在培养孩子,更不是在保护孩子。只有勇敢的面对,坦然的应对,才能使我们的孩子懂得什么才是珍惜,知道什么才是幸福。一如荷花,唯有生长于淤泥之中,才有足有的养分来开出娇而不媚、清香四溢的荷花。对于孩子,我们必须深信,不经历一番风霜雪雨的磨砺,又如何能绽放出鲜艳的生命之花?

关系如下

太祖朱元璋-传位长孙朱允炆

惠帝朱允炆-被叔叔朱棣篡位

成祖朱棣-传位长子朱高炽

仁宗朱高炽-传位长子朱瞻基

宣宗朱瞻基-传位长子朱祁镇

英宗朱祁镇-被二弟朱祁钰篡位

代宗朱祁钰-被大哥朱祁镇夺宫复辟

英宗朱祁镇-传位长子朱见深

宪宗朱见深-传位三子朱佑樘

孝宗朱佑樘-传位长子朱厚照

武宗朱厚照-传位堂弟朱厚熜

世宗朱厚熜-传位三子朱载垕

穆宗朱载垕-传位三子朱翊钧

神宗朱翊钧-传位长子朱常洛

光宗朱常洛-传位长子朱由校

思宗朱由校-传位五弟朱由检

思宗后,明亡,后有南明。

扩展资料

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汉族,字国瑞,初名重八,后取名兴宗,参加郭子兴军改为现名朱元璋。

中国古代政治家,战略家,军事统帅,明朝开国皇帝。

朱元璋幼时贫穷,曾为刘德地主放牛。至正四年(1344年)入皇觉寺, 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起义反抗元朝,至正十六年(1356年)攻占集庆路,将其改为应天府。

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命徐达、常遇春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为号召,举兵北伐,以推翻元朝统治。洪武元年(1368年)初,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

当年秋攻占大都,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又平定西南、西北、辽东等地,最终统一全国。

朱元璋在位期间在政治上废丞相和行中书省,设三司分掌权力,进一步的加强了中央集权,严惩贪官和不法勋贵。

军事上实施卫所制度;经济上大搞移民屯田和军屯,兴修水利,解放奴婢,减免税负,派人到全国各地丈量土地,清查户口等。

文化上紧抓教育,兴科举,建立国子监培养人才;对外加强海外交流,恢复中华宗主国地位。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史称洪武之治。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病逝,享年71岁,庙号太祖,谥号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葬明孝陵。

朱常洛 

明光宗朱常洛(1582年8月28日―1620年9月26日),明朝第十四位皇帝(1620年8月28日―1620年9月26日在位)。明神宗朱翊钧长子,母为孝靖皇后王氏。

万历十年出生,从小不得父爱。身陷党争和皇权交替问题,经历了国本之争、梃击案等重大历史事件。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明神宗驾崩后,正式即位,年号泰昌。

在位期间,任用贤臣,革除弊政,积极改革,罢除矿税、榷税,拨乱反正,重振朝廷纲纪。沉湎酒色,纵欲*乐,导致身体日益羸弱。

泰昌元年(1620年9月26日),因病病逝,史称“红丸案”,时年三十八岁,庙号光宗,谥号“崇天契道英睿恭纯宪文景武渊仁懿孝贞皇帝”,葬于明十三陵中的庆陵。

朱常洛是明神宗偶然临幸宫女所生。明神宗的皇后王氏、昭妃刘氏自万历六年(1578年)册封后,都无子嗣。

万历九年(1581年),神宗在其生母李太后的慈宁宫中私幸宫女王氏,后来王氏有孕,神宗忌讳这件事情而不敢承认。

但在内起居注中记载了这件事情,并有当时赏赐给王氏的实物为证,再加李太后盼孙心切,最后被迫承认这件事情。

万历十年(1582年),明神宗册封宫女王氏为恭妃,于万历十年(1582年)八月生子,是为神宗长子,取名常洛。

_朱元璋

_朱常洛

一、洪武之治:洪武之治又称洪武盛世是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期间所出现的治世,为明初三大盛世之一。1368年,朱元璋于金陵应天府即皇帝位,明朝正式建立。朱元璋在位期间,下令农民归耕,奖励垦荒;大搞移民屯田和军屯;

组织各地农民兴修水利;大力提倡种植桑、麻、棉等经济作物和果木作物、他还徒富民,抑豪强;下令解放奴婢;减免税负,严惩贪官;派人到全国各地丈量土地,清查户口等等。

二、万历新政:万历年间,内阁首辅张居正为挽救明王朝,缓和社会矛盾,在政治、经济、国防等各方面进行的改革。从维持明王朝的长远统治出发,统治阶级内部的一些当权人物认为,必须改革政治,寻求一条自救的道路。在这样的形势下,张居正的改革措施得到了推行。

三、永乐北伐:明成祖北伐又称明成祖北征、永乐北伐,明成祖在位期间,先后五次亲征,北伐蒙古。明太祖建立明朝之后,元朝的残余势力退居岭北行省,史称北元。

明太祖北伐之后,蒙古分裂为鞑靼、瓦剌和兀良哈,对中原地区构成了威胁。即位的明成祖为了彻底解决元朝的残余势力,决定亲自率领明军进行北伐。

四、弘治中兴:弘治中兴指的是明朝在明孝宗朱佑樘治理下出现了的短暂而辉煌的“治世”。明孝宗明代中期的一位仁君,由于他宽厚仁和的政治品行使得弘治一朝出现了君子众多、君臣关系融洽等政治特色,为这一朝带来了美誉,明孝宗在位期间“更新庶政,言路大开”,使成化朝以来奸佞当道的局面得以改观。

五、隆庆开关:隆庆开关或称隆庆开禁、隆庆开海、隆庆开港、隆庆开放等。指明朝隆庆元年(1567年),隆庆帝(明穆宗)宣布解除海禁,调整海外贸易政策,允许民间私人远贩东西二洋。

从此民间私人的海外贸易获得了合法的地位,东南沿海各地的民间海外贸易进入了一个新时期。明朝出现一个全面的开放局面。

从1567年到1644年这段时间,海外流入大明朝的白银总数大约为3亿3千万两,相当于当时全世界生产的白银总量的三分之一。

-隆庆开关

-永乐北伐

-弘治中兴

-洪武之治

-万历新政

李成梁,明末著名的军事家,但却是个缺乏战略眼光的人,本来在辽东地区明朝占有不少城市和据点,在明朝对后金占据着绝对军事优势的时候,他却放弃了在辽东的绝大部分据点,退守山海关,只剩下个孤独的宁远城还算是在辽东前线,搞的后来戚继光费了很大劲才重新建立起了关宁防线,不过,丢掉的城池,再也没有收复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王朝。它一度有着繁荣的经济。[1]

16、17世纪间,明代曾是世界上手工业与经济最繁荣的国家之一。明代初期推行的海禁政策,使得商业受到一定的压制,但明穆宗隆庆元年(1567年)废除海禁后,海外贸易重新活跃起来,全盛时远洋船舶吨位高达18万吨,占当时世界总量的18%。[2]

而最后因为农业衰败引起的农民起义灭亡。[1]

在明朝,一些日常用品制作得相当奢华,不但是质地,做工也颇为考究。

发展

编辑

中国明朝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可分为两个阶段。从明太祖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开国,到明宣宗宣德元年(公元1426年),明宣宗执政的这段六七十年时间里,随着政局的稳定,被战乱破坏的地方,又重新建立起社会秩序,农业逐渐恢复,户口与垦田逐渐增多,粮食产量增加,政府税收增多,官营民营手工业陆续发展,商业城市增多,东西南北商业流通畅快,海外贸易往来活跃。[4]

从公元1522年,明世宗嘉靖元年,到公元1573年,明神宗执政以后的一百多年时间里,是我国经济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工商业的繁荣,超过了以往的任何一个朝代。[4]

早期

太祖朱元璋对腐败深恶痛绝,大力根治使明朝维持了70年的清廉政治,进行了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推广桑麻棉种植为手工业提供原料,他积蓄下来的钱与粮,为数不少,然而太祖积蓄下来的,不够成祖花费。洪武年间,有所谓“开中”的办法,招商人送米进官仓,换取“勘合”,到出盐的地方领盐。这一种以米易盐的办法,与所谓“引”(运盐的许可证),是相辅而行的。

成祖在北京缔造新都、疏通大运河,夏原吉便限制全国商人,只许在北京以米换取“勘台”,于是北京各仓的米十分充裕。米是可以卖钱的,于是夏原吉解决了缔造新都的费用问题。成祖又要张辅平定安南并五次亲征漠北蒙古,夏原吉于是又准许边疆各地“开中”,也应付了少军费与军粮的开支。胡荧“寻仙”、解缙修永乐大典、郑和下西洋,成祖的花费没有止境,而夏原吉张罗的本事有限。于是,便自然而然也走向“通货膨胀”的歪路。尽管朱隶时期经济发达、国泰民安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但经过二十二个年头的痛快花费,白米一石的价格,已由洪武初年的一贯,涨到五十贯了。夏原吉于永乐十九年因反对第三次亲征而被关在“内官监”,一直关到仁宗朱高炽即位之时,就他本人而言,倒是省了不少筹钱的烦恼。

仁宗请他回任户部尚书,向他询问财政的方略,他说,最要紧的是,少发钞,多收钞。仁宗因此而竭力节省糜费,增加收钞的市税与“门摊”(京师北平各个城门口的卡子税)的税率,同老百姓声明一俟钞价增高,便减除这所增的税率。仁宗政治环境宽松,采取减轻百姓的困苦重农、用贤、惩贪的一系列政策,开创了“仁宣之治”局面,只可惜朱高炽在位仅一年时间就因病去世。

宣宗朱瞻基在位10年时间,平定了汉王的叛乱,安抚赵王,稳定了国内形势;撤兵安南,去掉困扰多时的平叛包袱,但也给后人在南海问题上留下了无尽的麻烦;推行重农爱民的仁政,国泰民安,国富民强。然而随着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君臣陶醉在表象的治平景象中,没有意识到盛世下存在的隐患。“臣僚宴乐,以奢相尚,歌妓满前”,纪纲为之不振,大量土地流向皇室勋贵官僚地主手中。维持了近70年的清廉政治至此结束,这种情况宣宗当然脱不了干系。

经过明初七十余年的休养生息,经济恢复很快。明中叶自英宗以后,进入了高度发展阶段。这个阶段无认农具制造或农业生产技术都有了新的发展。闽、浙一带出现了双季稻,岭南则有三季稻,北方也推广了水稻田。农业产量有了增加,稻田亩产两石或三石,有些地区可达五、六石。农业经济作物的品种增加,产量也相应提高,桑蚕业也比以前更加发达。这一切都为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5]

中后期

经过弘治太平盛世到嘉靖、隆庆时期,政治混乱、处于严重的财政危机之中。明神宗万历朱翊钧在张居正等大臣的鼎力相助下,实行新政,使朝政为之一振。使大明王朝的经济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开创万历新政的局面,一些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他也曾28年不上朝听政,被后人认为是中国历代帝王中最懒惰的,他还穷奢极欲,使吏治更加腐败,为此背负了千古骂名。日本发动侵朝战争、宁夏副总兵官哱拜起兵反叛、西南又发生杨应龙叛乱,朱翊钧被迫三路出征,史称“万历三大征”。三征历时十余年,丧师数十万耗银数千万两获得全胜。明朝铁产量为北宋的两倍半,棉布取代麻布成为纺织品的主流产品,无论是铁、造船、建筑等重工业,还是丝绸、棉布、瓷器等轻工业,在世界都是遥遥领先,工业产量占全世界的200/3以上。军事力量的强大从军队装备上可见一斑,神机营3600步兵1000骑兵400炮兵。其用霹雳炮4600杆(步骑兵用的多管步枪),

合用药9000斤, 重八钱铅子90万个,大连珠炮200杆(子母冲快炮,子冲相当于炮弹), 合用药675

斤,手把铳400杆(炮兵用的防身手枪),盏口将军160位(重炮)除神机营外明朝还有数个炮车营。但这只强大的军队在“万历三大征”40多年后败给了李自成。

明晚期是指明嘉靖-明崇祯(1522-1644年)时期,期间青花器物各有特点,景德镇王掌柜简单总结了一下这一时期青花瓷器的特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嘉靖(1522—1566年)

(1)典型器。此期器物明显反应出入晚明时,青花瓷发生了又一次显著变化。典型器有景德镇嘉靖元年、嘉靖四十一年墓出土的七件青花器。江西省南城县嘉靖三十六年益庄王墓出土的青花正面龙纹盘。上海博物馆藏“嘉靖辛酉年制”款青花花鸟纹碗。辛酉年为嘉靖四十年(1561年)。窑址有景德镇湖田、观音阁、四图里。

(2)青料。主要用回青料,呈色紫艳,不同于其他朝。常见色晕散,纹饰模糊的,为青料中回青比例太高或火候太过的缘故。青花品种多,有白地青花、黄地青花、蓝地白花、外祭蓝内青花、外红釉内青花、青花五彩等。

(3)纹饰。画法多为单线平涂,好的讲究填色,不流向线外,工细,差的流向勾线之外,题材有缠枝花卉、龙凤、花鸟、鱼藻等。纹饰特点:花组字。用花枝、松枝组成福、寿,还有的花枝中空白写字,有五谷丰登、天下太平、永保长寿、国泰平字等。八仙人物较多,有吕纯阳、老君炼丹、龙纹开始有正面龙、庭园婴戏图,小孩子后脑勺开始变大,着长袍。龙纹开始有正面龙、螭虎龙,到隆庆、万历时大量使用。牡丹花叶似鸡爪,八卦、八吉祥、灵芝纹饰也多用。

(4)胎釉。胎不及宣德以来的细腻,白中闪达,釉虽较细腻,但亮度强,不如中期肥厚、闪青。个别厚釉混浊。多数为青亮釉,釉面不够平整,有隐的波纹。

(5)造型。总的风格是凝重。大件器增多。葫芦形瓶始于正德,此时流行,还有天圆地方瓶、多楞瓶、四方瓶、八方瓶、带盖梅瓶等,瓶始带活环。果盒有方胜形的。壶祯则以钵式炉为多。个别酒杯,玲珑剔透,细薄。有八仙、文昌、寿星、真武等塑像。

(6)款识。式样多,吉祥款有:长命佳器、福寿康宁、万福攸同。颂语款的:富贵佳器、上品佳器、食禄佳器、富贵长春。专用款有“酒”、“汤”、“茶”等。还有东书堂、东萝馆一类堂名款。

(7)工艺。不注意修胎,瓶、罐接口明显,有的二、三、四节相接,盘碗粗糙不工整,盘有塌底现象,碗有种底心凸起,俗称“馒头底”。塑像有三种方尖:手主、压印模子次之,两者结合少见。

2、隆庆(1567—1572年)

(1)典型器。嘉靖开始“官搭民烧”,民窑中精品与官窑不相上下。此期青花产量少,但质量不错。典型器有南京博物院藏“隆庆二年”款青花攀枝娃娃砚。安微省歙隆庆铭青花牌位。

(2)青料。主要用回青,部分发色纯蓝稳定,另一部分灰淡。品种有折地青花、黄地青花、外豆青内青花、青花五彩、青花红绿彩、淡描青花等。

(3)纹饰。布局烦琐、疏朗皆有。技法为单线平涂,填色工细的不向外扩散。纹饰题材,攀枝娃娃、马上封侯、封侯爵禄为此期流行图案;较常见的政治家串枝龙凤,团龙,团凤,爬形螭龙、团形螭龙,青花和暗花结合的录芝,莲塘游禽,文字组成的图案等。

(4)胎釉、造型。胎体细腻,精致轻薄。釉面腻润光亮,白中闪青。造型上敦厚的大件不多,除常见造型外,典型造型有多角形、银锭式、四角、六角、八角等。文具用品有笔盒、笔架、砚台等。名贵产品有菱花形洗、带把提梁壶、高把子高壶等。

(5) 款识。多“隆庆年制”、“隆庆年造”四字二行楷书款,“隆”字中的“生”字常写成“正”字,款外用单圈或无框。吉祥款有:万福攸同、福寿康宁、永保长春等。颂语款有富贵佳器、上品佳器、长春佳器、大明年造佳器等。

3、万历(1573—1620年)

(1)典型器。此期有明确纪年墓葬和窖藏出土的器物相多。青花瓷以多取胜。典型器有江西省新干县万历二十一年墓出土的青花兽纽盖双耳三足炉和青花攀枝娃娃瓶。吉林辉发城遗址出土的万历青花瓷。郑州古荥窖藏出土的万历晚期青花瓷162件。

(2)青料。早期用回青料,呈色好的色泽蓝中泛紫。后期主要用土青、石子青,发色灰暗。绝大多数青花为双勾线分水,达2个色价以上。品种有白地青花、青花五彩、青花红彩,后期淡描青花、哥釉青花广泛使用,延续到天启,色泽淡雅有致。

(3)纹饰。布局繁密凌乱,主题不显,画笔无力。题材除常见纹饰外,多见花鸟、云龙、寿山福海、云鹤、天马、螭虎龙、鱼藻纹等。人物故事纹饰多见八仙庆寿、老子讲经、东方朔偷桃、东波夜游亦壁、高士图、婴戏图。婴戏图中常见攀枝娃娃。肩部边饰多用锦地开光花卉纹。外销瓷纹饰有异国风味。

(4)胎釉。胎土较细腻,瓷化程度好,胎薄。釉细腻,白净,白中闪青。

(5) 造型。基本特征是厚薄兼备,大小皆有。大的有鱼缸、绣墩;小的如蟋蟀罐、小方碟。笔、砚、盒等文具多见。各种套盒、镂孔三足、双耳有盖三足炉为此期特殊造型。墓志铭亦常见。

(6)工艺。前期较工细,后期较粗糙。圈足一般不够规正。

(7)款识。多写“大明万历年造”,少数写“大明万历年制”;多六字二行楷书款,少数六字三行;也有“万历年造”四字二行的。见有八字二行款“万历年制、棒日楼用”,“万历九年、李衙置用”。多伪托款,有书宣德、成化、嘉靖的。南京博物院件青花攀枝娃娃纹碗,内底心书“大明靖年制”,外圈足内书“大明成化年制”,字体不规正,两款均为假款。多吉祥款、颂语款,如金玉满堂、德化长春、永保长春、富贵佳器、玉堂佳器、沈府佳器、长春佳器、五岳山人佳器等,有的写在纹饰开,有的写在底部圈足内。个别的盘、碗上,沾书“万历年造,德化长春”篆体款,以及“京兆郡寿房记”楷书款。

4、泰昌(1620—1621年)

泰昌朝仅几个月。在江西省博物馆举办的江西陶瓷史展中,有泰昌元年墓出土的青花开光花卉纹盘,应为万历产品。见有青花缠枝莲花纹炉,有“泰昌元年造”款,实为抗日战争时北京生主的鹰品。

5、天启(1621—1627年)

数量减少,质量下降,但小碗还较精细。

(1)典型器。江西天启四年墓出土哥釉青花鹿松纹梅瓶。上海博物馆启元年青花团龙烛台一对。器座铭:“大明国直隶微州府歙县滚绣乡孝行里潭滨礼堂大社管居信士弟黄舜耕,室中孙氏,前妻程式朱式,男黄伯正,媳妇关氏,女时娥时凤,孙女接弟招弟,喜御香案前香炉花瓶烛台一会供奉,祈保早赐男孙,合家清吉,人眷平安,寿命延长,万事如意,福有攸归。皇明天启元年仲夏月谷旦立”。除此之外,各地还有一批天启纪年题款的器物。

(2)青料。石子青为主,少量回青。石子青呈色好的细腻淡雅,大部分青中闪灰,个别青花呈色开始分深浅浓淡。青花品种多见哥釉青花、淡描青花、青花五彩。

(3)纹饰,布局疏简,改变了嘉靖、隆庆、万历时繁琐杂乱的局面。画风草率飘逸,有生活气息。用笔自然生动,简笔写意,几笔勾勒,非常传神,为民窑青花瓷画佳作。纹塑除常用缠枝花卉外,多图画性。常见荷花鹭鸶、狮子戏球、博古图、糜鹿、卧马、花卉、莱菔菜、鱼、龟、蟹、螺、天官赐禄、罗汉、达摩一苇渡江、吹箫引凤、婴戏等,婴戏图人物为漫画式,极生动。吉祥图案也多见,如连升三级、连中三元、莲生贵子、喜报多子、灵芝托寿、状元及第、“喜”字、“佛”字、赤壁赋等。

(4)胎釉、造型。胎薄,淡灰色胎。多数施薄釉,个别厚釉,光洁度强。造型小件器多,实用器多。碗、盘口沿薄,底心薄而下塌。碗有玉壁形底,线条柔和。盘有折沿式,多角形。琢器中觚较历朝多见,特殊器形有青花盘龙钟,细巧供玩赏。安微歙县博物馆收藏一副天启元年板瓦形墓志,很少见。

(5)工艺。粗糙,不讲究修胎。碗的足根多为尖状。琢器接口明显。器底有粘沙,有放射性跳刀痕。

(6)款识。此朝历7年,款的式样比较多。干支纪年题款流行,特别是供器的香炉、净水碗、花觚上常见,如见“皇明天启丙寅岁吉旦立”碗,“天启五年吴各冬”炉,“天启元年米石隐造”花觚。伪托款有永乐、宣德、成化、天顺、正德、嘉靖等朝的,其中伪托天顺款的,只见天启有。吉祥款有天下太平、长命富贵、万福攸同、永保长春。颂语款有玉堂佳器、富贵佳器、长春佳器、天禄佳器、上品佳器、天上佳器等。堂名款有:于斯堂、白玉堂、竹石居等。插殊款有“宣窑”、“美”、单圈“福“字。图记款有兔子、盘肠、方胜、银锭、窗棂式等。

6、崇祯(1628—1644年)

(1)典型器。此朝既保持明朝味道,也孕育着清初风格。典型器为一批有崇祯纪年款的供器。如广东省博物馆藏大明崇祯年制青花罗汉图钵式炉。中国历史博物馆藏崇十二年青花山石人物净水碗。上海博物馆祯二年青花云龙纹三足炉,吕铭:“河南怀庆府河内县客人冯运喜奉香炉一个,祈保买卖享通,万事大吉。崇祯二年孟夏月吉旦造关圣这君供奉。”

(2)青料。用石子青,颜色鲜艳的少见。一般呈色清淡,发青灰色。明崇祯至清初,有一批花觚、笔筒上的青花,混水浓淡层次分明,色泽向青翠欲滴方向发展。品种有青花五彩、青花釉里红,青花加紫。

(3)纹饰。画法为单线平涂。青花颜色向外流散,画笔无力、草率。题材有花卉、花鸟、龙、凤、鱼藻等。寓意纹饰渐多,如喜鹊登梅、凤穿牡丹、折枝葡萄等。高士图有陶渊明爱菊、周敦颐爱莲、竹林七贤、唐僧取经、西汉演义、三国演义故事等。有的碗心以细小的四字语为纹饰,如状元及第、金榜题名、万古长青、三元及第等。青花瓷罐上有写“积善之家、天理存心”的。纹饰特点是:正面龙披头散发,影响清初。纹小孩比例失调,后脑勺大,腿短。小山江边多有简笔小人。人物画中的地皮景、括号云为继代典型纹饰。

(4)胎釉、造型。胎色发灰,粗糙,疏松。釉色白中闪青,有的发灰,个别浆白釉,釉面不平整,胎体厚薄兼有,以厚为多。器型品种较单调,以供器为多。碗,口外撇,深腹,砂底,大圈足,底心厚香炉常见钵式,筒式炉的兽足短,几乎与台面接触,砂底。净水碗,龠口,深腹,小圈足。缸底有:平底、砂底,时间早;凹圈足,釉底,时间迟。

(5)工艺。做工粗糙。器口上饰酱釉开始增多。新出现上下暗花装饰带,中间青料绘花的新工艺。器物露胎部分多见窑红。器底多有小砂现象,多见旋坯痕、跳刀痕。釉义施釉薄,釉不平整。砂底尖底心,足根尖,足深。有壁形底碗。

(6)款识。许多供器于器身题铭,落干支年号款。少数盘、碗、杯底心书“大明崇祯年制”、“崇祯年制”楷款。南京曾多次发现科举考试用瓷,器底书款:“已卯科置”(为崇祯十一年,公元1639年)、“庚午科置”(为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丙子科置”((为崇祯九年,公元1636年),“壬午科置”(为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应天癸酉科置”(为崇祯六年,公元1633年)。堂名款有“白玉斋”、“雨香斋”、“博古斋”,为景德镇董家坞民窑出品,可能为雅工良匠之自署。书于碗心的款有翔凤堂、喜、贡、春、玉等,书于碗底的有信古斋、丛菊斋、清雅、长春、片玉、松石居、聚贤堂、正、雅等。花押款,大明年制款,伪托宣德、成化年号款,崇祯最多见。

望采纳,谢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1075678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4
下一篇2023-11-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