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的第一个皇帝是谁?最后一个又是谁?汉朝又是怎么灭亡的?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汉朝的第一个皇帝是谁?最后一个又是谁?汉朝又是怎么灭亡的?谢谢了,大神帮忙啊,第1张

汉武帝刘彻生于景帝元年(公元前156)。 汉献帝刘协,生于光和四年(181)。 东汉献帝刘协,生于光和四年(181)。其母王美人被何皇后毒死,故由董太后抚养长大。中平六年(189),灵帝死,立其兄刘辩为帝,封刘协为陈留王。在外戚与宦官的激烈斗争中董卓控制了中央政权,废除少帝刘辩,立刘协为帝,是为汉献帝。从此年仅九岁的刘协,开始了他作为傀儡皇帝的漫长生涯。董卓死后,王允、吕布主持朝政,刘协又成为他们的傀儡。后王允被杀,献帝又落入李郭汜的手中。兴平二年(195),李、郭汜内讧,李将献帝劫去。不久献帝在李部将杨奉、牛辅的部曲董承等的护卫下,摆脱了李、郭的控制,逃往弘农。又辗转东行到达洛阳,落入曹操之手。曹操利用献帝“挟天子以令诸候”。挟持献帝迁都许昌。从此,献帝在曹氏父子的夹持下度过了余生。建安二十五年(220),曹操病死,其子曹丕袭爵为魏王。就在这一年,曹丕逼献帝逊位,自称天子,东汉政权最后灭亡。献帝废后被封为山阳公,又过十四年献帝死去,终年五十四岁,以汉天子礼仪葬于禅陵,谥号为孝献帝。东汉献帝名刘协,是汉灵帝的中子,刘协的母亲王美人被何皇后杀害,中平六年四月,少帝刘辩即位,封刘协为勃海王,后又迁封为陈留王。九月甲戍日,刘协即皇帝位,当时才九岁。把皇太后迁到永安宫。大赦全国犯人。改年号昭宁为永汉。丙子日,董卓杀死皇太后何氏。开始规定侍中、给事黄门侍郎各六名。赐给公卿以下至黄门侍郎每家一人作郎,用来补充宦宫所领管的各个部门,并在殿上侍奉。乙酉日,任命太尉刘虞为大司马。董卓自封为太尉,外加钅夫钺仪仗、虎贲卫士。丙戍日,太中大夫杨彪升为司空。甲午日,豫州牧黄琬升为司徒。派遣使臣到祠庙祭吊已故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等。冬季十月乙巳日,为灵思皇后举行葬礼。白波贼侵犯河东,董卓派遣他的将领牛辅前去攻打。十一月癸酉日,董卓自封为相国。二十月戊戌日,司徒黄琬升为太尉,司空杨彪升为司徒光禄勋荀爽升为司空。裁去扶风都尉,设置汉安都护。颁布诏书除去光熹、昭宁、永汉三个年号仍然恢复中平六年的年号。初平元年春正月,崤山以东各州郡起兵讨伐董卓。辛亥日,大赦全国犯人。癸酉日。董卓杀死了弘农王。白波贼又侵犯东郡。二月乙亥日,罢免太尉黄琬、司徒杨彪。庚辰日,董卓杀死城门校尉伍琼、督军校尉周王必。任命光禄勋赵谦为太尉,太仆王允为司徒。丁亥日,将都城迁到长安。董卓驱赶京城内的百姓全部向西迁移入关内。自己留在毕圭苑屯驻。壬辰日,白色长虹穿过太阳。三月乙巳日,皇帝御驾驶入长安,到达未央宫。己酉日,董卓放火焚烧洛阳城内的宫殿,庙宇及民房。戊午日,董卓杀害了太傅袁隗、太仆袁基,并诛杀了他们的族人。夏五月,司空荀爽去世。六月辛丑日,任命光禄大夫种拂为司空。大鸿胪韩融、少府阴修执金吾胡母班、将作大匠吴修、越骑校尉王安团集在关东,后将军袁术,河内太守王匡分别将他们逮捕并杀害,唯独韩融幸免。董卓废除五铢钱,改铸小钱使用。冬季十一月庚戌日,镇星、荧惑、太白三颗星在苍龙七宿的第六宿尾相汇合。 汉武帝刘彻,初名彘,字通,为汉景帝第九子,生于景帝元年(前156)七月七日,属鸡。景帝后三年(前141),他16岁登基继位,在位54年,卒于后元二年(前87),享年70岁。他是中国古代史上在位和享年最长的帝王之一。谥号孝武皇帝,《谥法》说“威强睿德曰武”,就是说:威严、坚强、明智、仁德叫武。 汉武帝像汉武帝刘彻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中最具雄才大略、最杰出的君主之一,在中国历史上占有突出的重要的地位。他开创了一个光辉灿烂的盛世时代,建立了在当时可与西方罗马帝国相媲美的东方最强大的大汉帝国,成为世界文明的中心。他还开辟了广大疆域,奠定了其后两千余年的中国版图的基础。 汉武帝建立了前无古人的丰功伟绩,是历史上少有的成功者。然而,汉武帝也有“大过”。可以这样说:汉武帝一手缔造了汉朝的辉煌,又一手制造了帝国的衰落。

“海王”的本质都是因为喜欢亲密关系所带来的好处,却又不想要承诺带来的责任和约束。

所以,这类型的人,很容易就会对“被人喜欢且不用负责”的关系上瘾。

不断分散注意力和兴趣,不断比较,从而失去主动追求有意义关系的动力,和建立深入亲密关系的能力。

所以,我的建议是:

如果你不是一个恋爱小天才,就尽量不要抱着搞定他们的心态,期待他们“浪子回头”,在你这里靠岸。

因为浪子之所以是浪子,就在于他们的不回头。

我有一个朋友特别有意思,发现对方是海王的时候,直接选择了去揭穿对方。

她指着对方说:

“我知道你是海王,就不要再在我面前演戏了!”

我事后问她,为什么要这样做?

她说,她想展示出自己和别的鱼不一样的地方,以退为进、破釜沉舟。

我“噗”地一下就笑了,我问她,你有见过骗子被拆穿之后,改邪归正从此爱上对方的剧情吗?

所以,如果你舍不得对方的温柔攻势,最好的办法,就是学着去尽情享用他们。

我曾看到有人说,可以把“海王”当作一个“副本怪”,负责替你练手,帮助你成为亲密关系里的高阶玩家,也是一个不错的主意。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到底该怎么做才能应对“海王”这个副本怪呢?

其实,我们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海王”的特点不外乎以下三点:

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

这种骚操作,自然是为了将来建立更多的浪漫关系而留有余地。

所以,如果你太主动太热情太较真,自然也就会被弄得伤痕累累。

那什么样的人既能一边尽情享用他们的暖心,同时最后还能全身而退呢?

答案当然就是:绿茶。

绿茶的身上一直都有着一个“楚楚可怜人畜无害岁月静好”的标签,其本质不过就是装傻、装可怜,装白莲花

那为什么说两者是绝配呢?

因为你带着暧昧的小火花来暖我,我假装啥都不知道,稀里糊涂地就这样接受你的好意。

听起来是不是感觉配一脸?

你以为我是你大海里的一条鱼,其实你不过是我功勋簿上的一个名字。

所以,如果他想对你好,你就尽情地让他对你好,不要阻止,反正他给了你再多也不过是雨露均沾而已。

你要做的并不是争宠让自己脱颖而出,而是要在和他你来我往的过程中,学会斗智斗勇。

反正都是拼演技,看谁演得过谁。

所以,你大可以假装清纯、假装懵懂,假装不知道他的动机,宛若白莲花一般不食人间烟火尽情享受着对方带来的温柔。

好好地装,好好地玩。

慢慢的,你就能从他的若即若离里,学到了欲擒故纵;

从他的故作深情里,明白了假性付出。

从他的甜言蜜语里,揣摩出了情绪价值。

如果你能够做到在面对海王的温柔攻势时,都能够全身而退的话,那么当你今后遇到真正的男神的时候,就不会让自己变得患得患失。

当然,虽然这些话听起来的确很爽,但事实上在暧昧这场游戏中,姑娘们还是很容易会让自己陷入到被动的局面。

毕竟,女人还是感性的,大家也不要太高估自己的意志力。

那么我们到底该怎么做呢?

很简单,狠狠地撩回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就行。

反正大家都是逢场作戏,相互寻个开心罢了,不如就把他当做练习撩人的工具人。

比如,他喜欢花式夸你,那你就把被崇拜、被需要玩到极致,把对方的虚荣心推上巅峰,激发出自己的胜负欲。

一旦从恋爱模式变成了battle模式,也就没有留恋,只剩下胜负欲了。

安徒生的《海的女儿》是一部让人容易产生代入感、激发起各种情绪的童话。人们希望美人鱼拥有美好的爱情,但自始至终她都不过是一厢情愿,她爱的人并不知道这份爱。美人鱼付出了巨大代价却最终化为泡沫,可见这部童话无比真实地描述生活的不可能性,它没有为我们提供王子公主式的浪漫完美的结局。这当然会引起很多人的“愤怒”。有一位母亲就毫不客气地评论道:

我从来不会给我的女儿讲《海的女儿》这种童话。我告诉女儿:别学小美人鱼,她们鱼类智力不高,你是人类女孩,你有脑子,没有任何人值得你付出生命。

男人写的童话真是完全不讲逻辑。就为了一个只看过一眼的男人,需要姐妹的资源(美丽的长发)、自我的阉割(无法说话)和终身痛苦的代价(直立行走如刀割),换一个所谓的爱情?海巫婆作为一个美人鱼群里拥有超能力的神职人员,居然会想出这种没有任何合理性和可行性的方案,矮化海洋女性物种,跪舔人类男性?

包括所有happy ending的王子公主式童话也不适合讲给女孩听。她们不是只能年轻美丽柔善可欺,也不是只能有嫁给王子这一种结局。

其实就连《龟兔赛跑》这种完全看不出性别歧视的寓言故事也非常反智。我给女儿讲这个故事的时候告诉她,如果你明知自己是乌龟,遇到一只不知天高地厚的兔子来挑衅,你不要和它比赛跑,你和它比游泳。

小朋友真不容易。老母亲更不容易。

说实话,这位母亲的观点是非常犀利的,听起来痛快淋漓,也促使我们思考:该给孩子读什么样的童话?童话应该给孩子带来什么教益?能说出这么“清醒”的话的母亲,很可能属于白领知识阶层。从成功学的角度,在这位母亲管教之下长大的女儿,也多半会成为人生的赢家,至少不会吃太大的亏。问题在于,受母亲的观念和思维影响的女儿,在成长过程也可能会失去一些重要的东西。

  管子轻重篇新诠

  论管子轻重上 关于管子轻重的著作年代

  一、引言

  二、进攻的几个主要据点

  三、全面围攻

  四、两个最后堡垒突破

  论管子轻重中 关于管子轻重之理论的体系

  一、轻重一词之起源及其涵义

  二、轻重理论中的若干基本原则

  三、体现轻重原则的两个重要工具

  四、所谓轻重之策的具体措施

  五、本书在理论上所暴露的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

  论管子轻重下

  管子轻重一巨(策)乘马

  管子轻重二乘马数

  管子轻重三问乘马(亡)

  管子轻重四事语

  管子轻重五海王

  管子轻重六国蓄

  管子轻重七山国轨

  管子轻重八山权数

  管子轻重九山至数

  管子轻重十地数

  管子轻重十一揆度

  管子轻重十二国准

  管子轻重十三轻重甲

  管子轻重十四轻重乙

  管子轻重十五轻重丙(亡) 管子轻重十六轻重丁

  管子轻重十五轻重丙(亡)

  管子轻重十六轻重丁

  管子轻重十七轻重戊

  管子轻重十八轻重己 管子轻重十九轻重庚(亡)

  论管子轻重上——关于管子轻重的着作年代

  一、引言

  《管子.轻重》十九篇,亡失了三篇,现存十六篇。它和《管子》其它各篇不是一个思想体系。它是一部专门讨论财政经济问题的书。其中有许多问题,是西汉一代和王莽时代所特有的,与普通的财政经济的性质迥不相同。由于作者故弄玄虚,把自己在财政经济上的意见,用讬古改制的方法,说成是历史上有名的大政治家管仲的主张,蒙蔽了不少从事研究这部书的学者。梁启超作《管子传》一书,对于书中有关财政经济方面的理论,有些地方算是最能发前人之所未发。但他一则误信此书为管仲所作,把时代提前了好几百年;又由于梁氏对书中的财政经济理论,完全采用资产阶级经济学的观点来进行解释,所以他对于此书的了解,也就不能达到 “心知其意”的境界。王国维在其所着《月氏未西徙大夏时故地考》一文中,则认为《轻重》诸篇是汉文、景间所作,但他引以为唯一之证据,仅书中“玉起于禺氏 ”一条,而无视于书中所反映的有关文、景以后的许多史实,未免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毛病。罗根泽在其所着《管子探源》一书中,曾列举了十二条证据,证明此书乃汉武、昭时理财家所作,在时代上比梁、王二氏推进了一步;但罗氏所引证据,只是从字面上着眼,没有能更深入的去了解书中所讨论问题的真正核心,因而他的结论也就不能完全令人满意。文化大革命前胡寄窗在其所着《中国经济思想史》中,则把《管子》列入战国时代孟轲之后和荀况之前,既误将本书与《管子》其它各篇混为一个思想体系,而在时代问题上又从王、罗二氏已经前进了一步的地方倒退了回去,这也是未免使人失望的。

  根据我个人不成熟的意见,则认为本书与《管子》其它各篇不是一个思想体系。它是西汉末年王莽时代的人所作。关于这种观点,都散见在拙稿《管子轻重篇新诠》各篇中。一九五四年十月,已故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同志在其所着《管子集校.引用校释书目提要》中对此有所批评,说是“证据薄弱,说难成立”。但同年四月写信给我,不久又约我到他家里去谈话,都用极其热忱的态度表扬我,并鼓励我:“把这些观点写成一篇综合的研究——即是写成一篇论文形式,似乎更便于发挥。”这就充分表现了他对一个在学术上持不同意见的人的高度民主风格。事隔二十多年,我才把这篇论文写了一个轮廓,不意郭老已因病逝世,就正无从,痛悼曷极!现在把它整理出来,敬献于尊敬的郭老英灵之前,兼以求教于海内同好!

  二、进攻的几个主要据点

  本书是古人故弄玄虚,用伪装的方法,在学术史上打的一个埋伏。要攻破这个埋伏,揭开它的伪装,以期露出本来面目,势非采用作战的方法,先建立几个主要的据点,作为进攻的根据地;然后稳扎稳打,由点及线,再进行全面的围攻,决不足以获得最后的胜利。

  现在,就让我们依照这个作战计划进行吧!

  第一,本书之成,不得在汉高祖刘邦七年(前二00)封陈平为曲逆侯以前——《轻重甲》:“管子曰:‘女华者,桀之所爱也,汤事之以千金;曲逆者,桀之所善也,汤事之以千金。内则有女华之阴,外则有曲逆之阳,阴阳之议合而得成其天子,此汤之阴谋也’。 ”这里有“曲逆”二字,便是一个大破绽。考《汉书.陈平传》载刘邦被匈奴围于白登,用陈平奇计,使使间厚遗单于阏氏,单于,匈奴君主称号。阏氏音烟支,单于嫡妻的称号。围以得解。刘邦回师,路过曲逆,乃诏御史以陈平为曲逆侯。这是汉高祖七年的事。这里最宜注意的:

  一、曲逆是陈平的封号,是汉高祖七年才被封的,在此以前没有过。

  二、陈平之被封为曲逆侯,是由于他是汉朝的一位大间谍。他曾为刘邦前后出过六次奇计,不仅解了白登之围,而且远在楚汉战争期间,他还一次从刘邦手里领用过黄金四万斤,去离间项羽和范增的君臣关系,破坏他们之间的团结,收到了灭亡楚国的效果。这与“汤事之以千金”正相符合。

  三、刘邦在白登被围得解,确实是得了匈奴冒顿单于阏氏的力量。而阏氏的肯于出力,又确实是通过大间谍陈平的奇计,使使厚遗她才实现的。这与所谓“汤以千金事女华”和“阴阳之议合”等说法也完全一致。当然,它决不是在写刘邦,但也决不是在写汤。它只是要说明一个关于用金钱实行离间的间谍政策,所以就从脑子中所能记忆的有关这一类事件的人物信手拈来,编成一个故事,作为这个政策的具体例证罢了。

  第二,本书之成,不得在汉文帝刘恒十二年(前一六八)徙淮南王为梁王以前——《轻重戊》:“恒公曰:‘今吾欲下鲁、梁,何行而可?’管子对曰:‘鲁、梁之民俗为绨,公服绨,令左右服之,民从而服之。公因令齐勿敢为,必仰于鲁、梁。则是鲁、梁释其农事而作绨矣。’桓公曰:‘诺。’即为服于泰山之阳,十日而服之。”尹注云:“鲁、梁二国在泰山之南,故为服于此,近其境也,欲鲁、梁人速知之。”案当齐桓公时,齐、鲁附近无梁国。至战国,魏都大梁,始以梁称。然大梁之梁,并不在泰山之南。泰山之南之梁国,至汉文帝刘恒用贾谊言,徙淮阳王为梁王始有之。《汉书.贾谊传》:“

  梁王胜死,无子。谊上疏曰:‘臣愿举淮南地以益淮阳而为梁王立后。割淮阳北边二三列城与东郡以益梁。不可者,可徙代王而都睢阳。梁起于新郪以北着之河,淮阳包陈以南揵之江。则大诸侯之有异心者破胆而不敢谋。梁足以扞齐、赵,淮阳足以禁吴、楚。陛下高枕,终无山东之忧矣。’文帝于是从谊计,乃徙淮阳王武为梁王,北界泰山,西至高阳,得大县四十余城。”又《汉书.文三王传》也有“梁孝王武为代王。四年,徙为淮阳王。十二年,徙梁……居天下高腴地,北界泰山,西至高阳,四十余城多大县”的记载。据此,是“北界泰山”之梁至汉文帝刘恒十二年才开始出现。今此文言梁与鲁皆在泰山之南,足证其所谓梁者,确系指“割淮阳北边二三列城与东郡以益梁”而“起于新郪以北着之河”之后的“北界泰山”之梁而言,实甚明显。

  第三,本书之成,不得在汉武帝刘彻元鼎二年(前一一五)修昆明池及元鼎六年(前一一一)平定南越以前——《轻重甲》:“桓公曰:‘天下之国莫强于越。今寡人欲北举事孤竹离枝,恐越人之至,为此有道乎?’管子对曰:‘君请遏原流,大夫立沼池。令以矩游为乐。则越人安敢至?……请以令隐三川,立员都(□ ),立大舟之都。大舟之都有深渊,垒十仞。令曰:能游者赐千(十)金。’未能用金千,齐民之游水者不避吴越。桓公终北举事于孤竹离枝,越人果至,隐曲蔷(灾)以水齐。管子有扶(同浮)身之士五万人,以待战于曲蔷(灾),大败越人。此之谓水豫。”案越于春秋诸国,最为后起。在齐桓公时,尚未通于中国。以后勾践北上中原,与诸侯争霸,然距齐桓公之死,已百七十余年。且为时甚暂,即又寂焉无闻。齐桓公时,安得云 “天下之国莫强于越”?这是以汉武帝刘彻修昆明池训练水军以平定南越事为背景。史载高后吕雉死,赵佗因以兵威财物赂遗闽越西瓯骆役属焉。东西万余里,乘黄屋左纛,称制与中国侔。文帝刘恒时,虽经陆贾说令臣服于汉,然至武帝初年,其相吕嘉倔强益甚。是时,汉正与北方匈奴对抗,而南越常为北征军后顾之忧。刘彻之欲灭南越,实非一朝一夕之故。《史记.平准书》载:“是时粤(越)欲与汉用船角逐。乃大修昆明池,列观环之。治楼船,高十余丈,旗帜加其上,甚壮。”索隐:“昆明池有豫章馆。豫章,地名,以言将出军于豫章也。”这是元鼎二年(前一一五)的事。至元鼎五年(

  前一一二),不过三年,刘彻果派伏波将军路博德等将江淮以南楼船二十万人(《汉书》作十万人)与越驰义侯所将巴蜀夜郎之兵齐会番禺。次年(前一一一),遂平定越地以为南海等九郡。今观此文,有云:“天下之国莫强于越,今寡人欲北举事孤竹离枝,恐越人之至 ”,不就是刘彻欲北伐匈奴而南越常为后顾之忧的反映吗?“大夫立沼池……请以令隐三川,立员都,立大舟之都”,不就是刘彻大修昆明池的反映吗?其它如“三川”,则是长安泾、渭、汧三川之反映。如“大舟”云云,则是所谓“治楼船,高十余丈,而旗帜加其上”的反映。如“扶身之士五万人”,则是路博德等所率江淮以南楼船二十万人的反映。如“曲灾”则是“番禺”的反映。所不同的,只是把汉人南征,改为越人北犯罢了。

  第四,本书之成,不得在王莽居摄三年(公元八)于镇压翟义、赵明及西羌等起义军时大举封拜及始建国四年(公元一二)立为附城五差之制以前——《揆度篇》云:“今天下起兵加我,臣之能谋属国定名者,割壤而封;臣之能以车兵进退,成功立名者,割壤而封;然则是天下尽封君之臣也,非君封之也。天下已封君之臣十里矣,天下每动,重封君之民二十里……”案此处所论,显然是以王莽居摄三年镇压翟义、赵明及西羌等起义军后大封功臣,和始建国四年立为“附城五差”之制为背景。第一,所谓“今天下起兵加我,臣之能谋厉国定名者,割壤而封,臣之能以车兵进退成功立名者,割壤而封”云云,盖即王莽于镇压翟义时,下诏封车骑都尉孙贤等五十五人皆为列侯及镇压赵明、西羌等时, “置酒白虎殿,大封拜……以大小为差,封侯伯子男凡三百九十五人”(见《汉书.翟先进传》)的反映。第二,所谓“封地十里”,古无此制。《孟子.万章篇》、《礼记.王制》、董仲舒《春秋繁露.爵国篇》论封建,皆无封地十里之说。《史记汉兴以来诸侯年表》言:“武王、成、康所封数百,而同姓五十五,地上不过百里,下不过三十里。”又云:“天子观于上古,…… 使诸侯得推恩分封子国邑,……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十余里。”是历代事实上亦无有“封地十里”者。至王莽始建国四年立为“附城五差”之制,然后才有所谓“自九以下,降杀以两,至于一成”的规定。(《汉书.王莽传》)“降杀以两”就是说以两数相减,自九以下而七、而五、而三,以至于一。“至于一成”者,如淳注云:“十里为成。”今此又云“天下已封君之臣十里”,正是王莽制度之反映。至下文又言“天下每动,重封君之民二十里”者,是说贾人利用战争所得之盈利,相当于方二十里之封君,这和《史记.货殖传》所言“今有无秩禄之俸,爵邑之入,而乐与之比者,命曰素封”,意义是一样的。

  三、全面围攻

  据点既经建立,第二步就可以根据这些据点,向整个埋伏实行全面围攻。关于本书所用各种例证,确为汉代及王莽时代的实际历史事实者,除以上各个据点外,其它散见于书中各篇者,为数尚多。把这些伪装全面揭开,以期露出它的本来面目,我想应该不是没有意义的工作。兹为便于说明起见,特按照汉代帝王次序分别叙述如后:

  甲、属于汉高祖时代者——

  一、贺献制度的反映——《轻重甲》:“管子对曰:请以令使贺献出正籍者必以金。”“贺献”二字,又分见《轻重乙》及《轻重丁》。其制实始于汉。《汉书.高纪》:“十一年二月诏曰:欲省赋甚,今献未有程。吏或多赋以为献,而诸侯王尤多;民疾之。令诸侯王常以十月朝献,及郡各以其口数,率人岁六十三钱,以给献费。”可见贺献即朝献,而朝献之有程,实自汉高祖十一年才开始规定的。

  二、公葬制度的反映——《揆度》:“管子曰:匹夫为鳏,匹妇为寡,老而无子者为独。君问其若有子弟师役而死者,父母为独。上必葬之,衣衾三领,木必三寸。乡吏视事,葬于公壤。”这里所述,与《汉书.高纪》所载:“八年十一月,令士卒从军死者,为槥,归其县,县给衣衾棺葬具,祠以少牢,长吏视葬”,内容完全相同。

  乙、属于文帝时代者——

  一、严道铜山铸钱的反映——《山权数》:“汤以庄山之金铸币。”案此语又见《轻重戊》篇。《盐铁论。力耕篇》亦有此语,惟庄山作严山。严山即庄山,东汉避明帝讳,故改为严山。严山就是严道山,其山产铜。《史记.佞幸传》:“太中大夫邓通方宠幸,上欲其富,赐之蜀严道铜山,得自铸钱,邓氏钱遍天下。”按《明一统志》:“严道废县,在雅州治东。秦始皇灭楚,徙严王之族以实其地,故名。”又《太平御览》六十六引《蜀记》亦云:“秦灭楚,徙严王之族于严道。” 《括地志》则云:“秦昭王相严君疾封于此,故县有是称。”是严道之得名,不论是由于严君疾,或楚庄王,要之皆在战国末年或秦始皇时,则可确定。至其以严道铜山之铜铸钱,则直至汉文帝时,始由邓通为之。可证本书之成,决不得在汉文帝赐邓通铜山以前了!

  二、除其田租的反映——《山国轨》有“去其田赋以租其山”的话。它主张“立三等之租于山”,以代替田赋旳收入。《国蓄篇》也认为“以田亩籍,谓之禁耕”。这和《汉书.文纪》二年和十二年,两次赐天下农民田租之半;十三年,全除田之租税,用意是完全一样的。

  丙、属于景帝时代者——

  一、珠玉金银等三等币制之反映——《国蓄篇》云:“以珠玉为上币,以黄金为中币,以刀布为下币。三币握之非有补于暖也,食之非有补于饱也。先王以守财物,以御民事而平天下也。”《地数》、《揆度》、《轻重乙》等篇所言略同。案以珠玉、黄金及刀布同用为币,于古无闻。至秦并天下,始行三等货币制。《史记.平准书》云:“至秦,中一国之币为三等,黄金以镒名为上币;铜钱识曰半两,重如其文,为下币;而珠玉龟贝银锡之属为器饰宝藏,不为币,然各随时而轻重无常。”《汉书.食货志》“三等”作“二等”。颜师古曰:“上币者,二等之中,黄金为上,而钱为下也。” 汉兴,币制屡有变更,然大抵皆因秦旧。据“各随时而轻重无常”一语,则珠玉在秦汉时虽不为币,而一般人之心理,以其难得,仍甚重视之。其价值与地位,往往远驾于黄金之上。虽无货币之名,而实际则等于最高等之货币。故《平准书》即迳云“秦中一国之币为三等” 。事实上,在汉时,珠玉确已取得最高等货币之地位。故《汉书.景纪》后三年正月诏云:“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以为币用,不知其终始。”《食货志》晁错上疏云:“夫珠玉金银,饥不可食,寒不可衣,然而众贵之者,以上用之故也。其为物轻微易藏,在于把握,可以周海内而无饥寒之患。”《贡禹传》载禹疏亦云:“宜罢采珠玉金银之官,毋复以为币。”贡禹此疏,上于汉元帝初元五年,为御史大夫时。可见到了元帝时代,汉朝还是以珠玉金银为币的了。本文所论三等币制,不仅是反映了秦汉时代的实际情形,而且其所谓 “三币握之非有补于暖也,食之非有补于饱也”二语,亦系从上引景帝诏文及晁错疏文中“饥不可食,寒不可衣”蜕化而来。又“先王以守财物,以御民事,而平天下”数语,则与《食货志》载贾谊疏所谓“上挟铜积,以御轻重,以临万货,以调盈虚,以收奇羡”一段文字,有抄袭之关系,而它的时代性,也就很显而易见了!

  二、更名诸侯丞相为相的反映——《轻重戊》: “楚王闻之,告其相曰”;又云:“代王闻之,告其相曰”;又云:“衡山之君告其相曰”。《轻重己》也说:“路有行乞者,则相之罪也。”案汉初诸侯王国,皆设有丞相,与中央同。至景帝中五年,始更名诸侯丞相为相。见《史记.景纪》、《汉书.景纪》及《百官公卿表》。楚在春秋战国时,皆有令尹而无相。衡山为汉所立国。今此文言楚、代、衡山皆有相,则其所谓相,必非“张仪相秦”及“苏秦并相六国”之相,而为汉景帝中五年所改之相,实甚明显。

  丁、属于武帝时代者——本书是汉末王莽时代的人讨论封建国家统制经济政策的书,而武帝一代,则是这一政策创造和实行的主要时代。所以书中对于武帝一代的历史事实之反映,分量也就特别的多。这里仅举其最显着的数条于左:

  一、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的理财思想之反映—— 《巨(策)乘马》:“管子曰:国器皆资(赡),无籍于民。”籍就是赋敛。这是说不必赋敛于民,而国家所需要的器械都能足用的意思。这类的句子,在本书中不止一见。如:“故开阖皆在上,无求于民”(《乘马数》),“故万民无籍而国利归于君也”(《国蓄》), “故不求于万民而籍于号令也”(同上),“则籍于财物,不籍于人”(《山国轨》),“乘令而进退,无求于民”(同上),“桓公问于管子曰:不籍而赡国,为之有道乎?管子对曰:轨守其时,有(又)官(管)天财,何求于民”(同上),“齐之战车之具具于此,无求于民,此去丘邑之籍也。”(同上),“军五岁毋籍衣于民”(《地数》),“终身无籍于民”(同上), “五官(管)之数,不籍于民”(《揆度》),“然则自足,何求于民也”(《轻重甲》),“请以令断山木鼓山铁,是可以无籍而用足”(《轻重乙》),“故国八岁而无籍”(

  《轻重丁》),“未尝籍求于民而使用若河海”(同上)。盖本书着者正以无籍而用足为其理财之中心思想。故极力主张施行轻重之策,而不主张直接向人民进行赋敛。梁启超名之曰“无籍主义”,是很有道理的。然此种无籍主义,实完全本之于汉武帝时之大理财家桑弘羊而非着者所自创。《史记.平准书》记桑弘羊理财之成绩云:

  “于是天子北至朔方,东到泰山,巡海上,并北边以归。所过赏赐,用帛百余万匹,钱金以巨万计,皆取足大农。……而诸农各致粟山东,漕益岁六百万石。一岁之中,太仓甘泉仓满,边余谷。诸物均输帛五百万匹。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

  “一岁之中”是指的汉武帝元封元年。这是对桑弘羊推行的盐铁、均输等官营政策的总结。据《汉书.萧望之传》,张敞也说:“昔先帝(指武帝)征四夷,兵行三十余年,百姓犹不加赋而军用给。”《盐铁论.轻重篇》御史亦云:“大夫各(君)运筹策,建国用,笼天下盐铁诸利,以排富商大贾。买官赎罪,损有余,补不足,以齐黎民。是以兵革东西征伐,赋敛不增而用足。 ”可见此种成绩,确为武帝时桑弘羊所创造之历史新记录。虽《盐铁论.非鞅篇》及《禁耕篇》,大夫曾有“ 商君相秦……不赋百姓而师以赡”之言,《汉书.吴王濞传》亦载“吴有豫章铜山,……以故无赋国用饶足” ,似“无籍主义”,在桑弘羊前,秦相商鞅及吴王濞即已先后行之。然两者皆不过财政经济上之自发的事实,而尚未能演为完整之理论体系。至桑弘羊根据汉武帝一代在财政经济上之实践,始以极肯定而强调之语气,正式宣布于全国经济会议之前。而本书着者则又继承此一理论体系而更发扬光大之。大抵全书之中,无一篇不是以“无籍主义”为其中心的主题;所提方案亦无一而非实现此一中心主题之具体设计。故《管子.轻重》一书,我们竟可以称之为“无籍赡国论”。《巨(策)乘马》篇的“国器皆赡,无籍于民”,不过是无数具体设计中之一端而已!

  二、盐铁专卖政策的反映——古无以盐铁并称者,至秦汉时始有之。这一点,罗根泽在其所着《管子探源》中,已有极详尽之论证,这里不必再赘。本书则往往以盐铁并称。如《山国轨》云:“盐铁之策足以立轨官”,又说:“盐铁抚轨”,即其明证。至《海王篇》则谓之“官山海”。官即管之假借。管就是今日经济学上的所谓管制、独占。山产铁,海产盐。故官山海,就是盐铁专卖。《海王篇》前半讲“正盐策”,后半讲“ 铁官之数”,就是盐铁专卖政策的具体内容。此外《地数》、《轻重甲》、《轻重乙》等篇也都有专章讲到盐铁专卖。而历史上大规模实行盐铁专卖者实以汉武帝时为最盛。本书所述,除《轻重乙》提出关于山铁民营系对桑弘羊政策有所修正外,其余则与汉武帝所行之法完全相同。至《地数篇》所云:“苟山之见荣者,谨封而为禁,有动封山者,罪死而不赦。有犯令者,左足入,左足断;右足入,右足断。”则与孔仅、东郭咸阳所言 “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釱左趾,没入其器物”,不仅制度相同,即文字亦无大异了!

  三、边疆四裔及其特产之反映——《轻重甲》言吴、越产珠象,发、朝鲜产文皮●服,禺氏产白璧,昆仑之虚产璆琳琅玕,而其地距中国皆为八千里。《地数》、《揆度》、《轻重乙》等篇,则言“珠起于赤野之末光”,“玉起于禺氏之边山”。或曰“禺氏之玉”,或曰“禺氏边山之玉”,或曰“玉起于禺氏之旁山”,或又曰“玉起于牛氏之边山”,其地距周皆为七千八百里。这些也都是以汉武帝时代之疆土情况为背景者。《轻重甲》一开首即以“四夷不朝”为谈话之主题,便非汉武帝以前之任何帝王所能说出的口气。而文中所列举的四夷国名及其方位,亦唯汉武帝时代之疆域足以相当。所谓吴越,当然是指汉武帝时代的两粤而言。赤野末光,地望未详。但赤野或当作赤道之野讲,其地必在南方,也是属于两粤的地方。所谓发、朝鲜,发就是北发,发与朝鲜连言,可能就是汉武帝时的秽貊朝鲜。所谓禺氏或牛氏,禺牛一音之转,应该就是汉武帝时代的大月氏。至昆仑之虚,虽汉武帝时代无此国名,然《史记.大宛传》云:“汉使穷河源,河源出于窴。其山多玉石,采来,天子按古图书,名河源所出山曰昆仑云。” 则所谓“昆仑之虚”者,似亦指今新疆之和阗及其以西的西域各国而言。昆仑之虚很重要。昆仑与出玉之河源于阗发生联系,至汉武帝时始有之。王国维以月氏为匈奴所败,在汉文帝四年,而其西居大夏,则在武帝之初,因而断定月氏既败于匈奴以后,徙居大夏以前,其居必在且末于阗间。其说甚是。但因此遂疑本书为汉文、景时所作,置武帝时始有之昆仑之虚及武帝以后的其他种种事实而不提,则未免有断章取义、不从联系看问题之诮了!

  四、平牡马价的反映——《揆度篇》:“阴山之马具驾者千乘,马之平价万也。”案古无平马价之说,汉武帝时始有之。《汉书.武纪》:“元狩五年,天下马少,平牡马匹二十万。”又《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梁期侯当千,太始四年,坐卖马一匹贾钱十五万,过平,臧五百以上,免。”过平,是说超过了规定的价格。元狩五年平价为二十万。此言“十五万过平”,可见元狩五年以后,太始四年以前,又有一次平马价之举,而其价则在十五万以下。不论其价为多少,但都是汉武帝时的事则可肯定。又阴山原属匈奴。至汉武帝太初三年遣光禄勋徐自为筑五原塞外列城,西北至卢朐(见《汉书.武纪》),才正式收入中国版图。此处说阴山之马可以用平价收购,上文又言“阴山之礝□”,可以做为“海内玉币”之一。在汉武帝以前是不可能的。

  五、衡山王赐使其太子孝客江都人救赫陈喜作輣车镞矢的事件之反映——《轻重戊》:“桓公问于管子曰:吾欲制衡山之术,为之奈何?管子对曰:公其令人买衡山之械器而卖之。”案各书皆不言春秋战国间有衡山国。衡山之名,最早见于《史记.秦始皇本纪》。其原文云:“始皇二十八年,乃西南渡淮水,之衡山、南郡,浮江,至湘山祠。……上自南郡、武关归。”《正义》引《括地志》云:“衡山一名岣嵝山,在衡州湘潭县西四十一里。始皇欲向衡山,即西北过南郡,入武关,至咸阳。”若如此说,以衡山为南岳之衡山,是始皇当日并未到达衡山了。但《史记》原文明明记载“之衡山”三字于“渡淮水”之后,与至“南郡,浮江,至湘山祠”之前。可知始皇当日在至南郡浮江至湘山祠之前,确已到达衡山,而其地则必在淮水与南郡之间。且南岳的衡山,在秦、汉时,尚未为人所重视,故不在天下名山之内。《史记.封禅书》言秦汉关东名山凡五:即石室(嵩山)、恒山、湘山(即始皇所祠者,乃洞庭湖中的君山)、会稽、泰山是也。然则始皇所到之衡山,必非南岳之衡山甚明。考楚项羽封吴芮为衡山王,都邾。《正义》引《括地志》云:“故邾城在黄州黄冈县东南二十里。本春秋时邾国。”其地在秦当为一郡,而项羽因之以为国。此为衡山国之初见。汉时,衡山复为郡,属淮南王黥布。文帝十六年,立淮南厉王子安阳侯勃为衡山王。是为衡山国之再见。景帝五年,吴楚七国反,吴楚使者至衡山,衡山王坚守无二心。及吴楚已破,衡山王入朝,上以为贞信,劳苦之曰,南方卑湿,徙王于济北以褒之。卢江王以边越,数使使相交,徙为衡山王,王江北。是为衡山国之三见。武帝时,淮南王安、衡山王赐谋反。元狩元年,衡山王赐以反自杀。国除为衡山郡。于是衡山国之名乃绝。又《史记.衡山王传》称“王使(太子)孝客救(《汉书》作“枚”)赫、陈喜作輣车镞矢。”这里所说的“輣车镞矢”很有意义。这便是本书所指的“公其贵买衡山之械器而卖之”的械器。这些械器的制作方法和它的威力,我们今天已不能详知。但衡山王既要谋反,则他所制造的輣车镞矢,必是一种有名的武器,实无可疑。因此,衡山的械器,遂为当时人所盛称,因而也遂能反映到本书着者的脑海内。而这件事正出在汉武帝时代。那么本书之成,决不得在汉武帝以前,这又

史上名相

管仲 田单 魏冉 商鞅 吕不韦 李斯 萧何 曹参 周勃 曹操 诸葛亮 陆逊 王猛 谢安 房玄龄 杜如晦 狄仁杰 姚崇 赵普 寇准 王安石 司马光 文天祥 陆秀夫 于谦 张居正 李东阳 方孝孺 谢迁 刘统勋 张廷玉 纳兰明珠 索额图

中国宰相列表

春秋战国

管仲 伍子胥 商鞅 张仪 魏冉 范雎 吕不韦

秦朝

王绾 李斯 冯去疾 赵高

西汉

高帝朝

萧何

惠帝朝 曹参 陈平 王陵

高后朝

审食其

文帝朝

4人 周勃 陈平 灌婴

景帝朝

4人 陶青 周亚夫 卫绾 刘舍

武帝朝

13人 卫绾 窦婴 许昌 田鼢 薛泽 公孙弘 李蔡 庄青翟 赵周 石庆 公孙贺 刘屈牦 田千秋

昭帝朝

霍光(以大将军、录尚书事总理朝政 )

4人 田千秋 王&211; 杨敞 蔡义

宣帝朝

霍禹、霍山(霍光死后以大将军、录尚书事总理朝政,前66年被杀 )

5人 韦贤 魏相 丙吉 黄霸 于定国

元帝朝

史高、萧望之

2人 韦玄成 匡衡

成帝朝

王凤、王音、王商、王根、王莽

王商 张禹 薛宣 翟方进 孔光

哀帝朝

师丹、傅喜、丁明、傅赏、韦赏、董贤:以大司马、录尚书事总理朝政

朱博 平当 王嘉 孔光 马宫

平帝朝

王莽:平晏

新朝王莽

王寻 张邯

更始刘玄

刘演 刘赐 李松

东汉

光武朝

邓禹 吴汉 王梁 宋弘 伏湛 侯霸 李通 马成 韩歆 窦融 戴涉 蔡茂 朱浮 刘隆 杜林 张纯 玉况 赵熹 冯勒 冯鲂

明帝朝

赵熹 冯鲂; 虞延 郭丹 范迁 伏恭 牟融 周泽 邢穆 王敏 鲍昱

章帝朝

赵熹 牟融 鲍昱 第五伦 桓虞 邓彪 郑弘 宋由 袁安 任瑰

和帝朝

窦宪 宋由 袁安 任瑰 丁鸿 尹睦 刘方 张酺 张奋 吕盖 韩棱 巢堪 张禹 徐防 鲁恭 陈宠

殇帝朝

邓骘 张禹 徐防 陈宠 梁鲔 尹勤

安帝朝

邓骘 张禹 徐防 鲁恭 梁鲔 尹勤 周章 张敏 夏勤 李修 刘恺 司马苞 马英 袁敞 李郃 陈褒 杨震 刘授 刘憙 冯石 阎显

顺帝朝

梁商 梁冀 刘授 刘憙 冯石 李郃 陶敦 朱宠 朱伥 刘光 许敬 张皓 庞参 王龚 刘崎 孔夫 黄尚 王卓 郭虔 刘寿 桓焉 赵戒 赵峻 胡广 李固

冲帝朝

梁冀 赵戒 赵峻 胡广 李固

质帝朝

梁冀 赵戒 胡广 李固

桓帝朝

梁冀 赵戒 胡广 李固 袁汤 杜乔 张歆 吴雄 黄琼 房植 尹颂 韩演 孙朗 祝恬 盛允 虞放 种皓 刘矩 刘宠 杨秉 许栩 周景 陈蕃 刘茂 宣酆

灵帝朝

窦武 胡广 陈蕃 刘矩 刘宠 许栩 周景 宣酆 王畅 闻人袭 刘嚣 许训 郭禧 桥玄 李咸 来艳 宗俱 袁隗 杨赐 段颎 唐珍 陈耽 刘逸 刘宽 陈球 孟戫 张颢 袁滂 袁逢 刘郃 张济 许戫 邓盛 张温 崔烈 张延 许相 丁宫 曹嵩 樊陵 马日磾 刘弘 刘虞 何进

献帝朝

董卓 刘虞 杨彪 黄琬 荀爽 赵谦 种拂 马日磾 淳于嘉 王允 皇甫嵩 周忠 朱俊 赵温 张喜

曹操 曹丕

三国

蜀汉

昭烈帝朝

诸葛亮

后主朝

诸葛亮 蒋琬 费祎 董允 吕乂 姜维 陈袛 董厥 樊建 诸葛瞻

孙吴

大帝朝

孙邵 顾雍 陆逊 步骘 阚泽 朱据

废帝朝

诸葛恪 孙峻 孙綝

景帝朝

孙綝 濮阳兴

末帝朝

濮阳兴 陆凯 万彧 张悌

曹魏

文帝朝

贾诩 王朗 华歆 钟繇 夏侯敦 曹仁 曹休 曹真

明帝朝

王朗 华歆 钟繇 曹休 陈群 董昭 卫臻 陈矫 韩暨 崔林 曹宇 曹爽 司马懿

齐王朝

孙资 刘放 卫臻 曹爽 司马懿 满宠 蒋济 赵俨 高柔 王凌 孙礼 司马孚 司马师 郑冲

高贵乡公朝

司马孚 司马师 司马昭 高柔 郑冲 卢毓 诸葛诞 王昶

元帝朝

司马昭 王昶 王观 王祥 钟会 邓艾 何曾 荀顗 司马望 司马炎

西晋

武帝朝

贾充 王沈 裴秀 荀勖 武陔 羊祜 李熹 司马伷 司马圭 司马亮 司马晃 司马泰 王业 李胤 卢钦 山涛 刘毅 王浑 胡奋 朱整 卫瓘 魏舒 杨骏 杨珧

惠帝朝

杨骏 杨珧 华廙 王浑 荀恺 何劭 卫瓘 张华 裴頠 王戎 王衍 崔随 乐广 羊玄之 荀藩 司马亮 司马晃 司马泰 司马彤 司马繇 司马越 司马伦 司马颖 王湛 高光

怀帝朝

司马越 王衍 高光 荀藩 和郁 郑球 傅袛 山简 刘暾 曹馥

愍帝朝

索綝 司马保 司马睿

东晋

元帝朝

王导 王敦 刁协 司马羕 周顗 荀菘 王邃 纪瞻 荀组

明帝朝

王导 陆晔 司马羕 荀菘 纪瞻 郗鉴 卞壶 邓牧 陆玩 诸葛恢 戴邈

成帝朝

王导 苏峻 祖约 庾亮 庾冰 何充 孔愉 王舒 王彬 褚翜 陆晔 司马羕 荀菘 纪瞻 郗鉴 卞壶 邓牧 陆玩 诸葛恢

康帝朝

庾冰 何充 诸葛恢 蔡谟 顾和

穆帝朝

何充 诸葛恢 蔡谟 顾和 顾众 谢尚 周闵 江斑 司马昱 王彪之

哀帝朝

桓温 司马昱 王彪之 王述

废帝朝

桓温 司马昱 王彪之 王述

简文帝朝

桓温 王彪之

孝武帝朝

桓温 王彪之 谢安 谢石 谢玄 谢琰 王劭 王蕴 王珣 陆纳 司马恬 司马道子

安帝朝

司马道子 司马元显 桓玄 王国宝 王珣 王雅 王谧 何澄 孔安国 孔靖 孟昶 桓谦 谢琨 谢裕 刘柳 刘耽 袁湛 刘道怜 王弘 司马德文 刘穆之 徐羡之 刘裕

恭帝朝

徐羡之 刘裕

南朝

刘宋

武帝朝

徐羡之 傅亮

少帝朝

徐羡之 傅亮 谢晦

文帝朝

徐羡之 傅亮 王弘 王敬弘 郑鲜之 江夷 殷景仁 王球 刘宏 何尚之 褚湛之 徐湛之 王僧达 刘恢 刘义康 刘义庆 刘义宣 刘义恭

孝武帝朝

刘义恭 何尚之 褚湛之 刘延孙 刘秀之 王僧达 萧思活 刘遵考 刘宏 戴法兴 柳元景 刘恢

前废帝朝

刘义恭 刘祎 刘昶 柳元景 颜师伯

明帝朝

谢庄 刘祎 刘休仁 刘休范 王景文 蔡兴宗 袁粲 褚渊

后废帝朝

王景文 蔡兴宗 袁粲 褚渊 刘秉 王僧虔 萧缅 萧道成

顺帝朝

袁粲 褚渊 刘秉 王僧虔 王延之 柳世隆 何戢 萧道成

南齐

高帝朝

褚渊 萧嶷 王俭 王延之 萧嵩

武帝朝

王俭 王延之 萧嵩 李安民 王奂 柳世隆 萧嶷 萧晔 萧子良

郁林王朝

萧子良 王晏 谢胐 徐孝嗣 萧鸾 萧锵 萧铄

海陵王朝

萧鸾 萧锵 王晏 徐孝嗣 萧子懋 萧子明 萧钧 萧铉 沈文季 何胤

明帝朝

王晏 徐孝嗣 萧铉 沈文季 萧昭粲

东昏侯朝

沈文季 徐孝嗣 江祏 王亮 王莹 任昉 萧昭粲 萧坦之 萧惠休 萧遥光 萧懿

和帝朝

王亮 王莹 任昉 萧颖胄 萧衍

南梁

武帝朝

沈约 范云 谢胐 王亮 王莹 王志 萧秀 萧憺 柳惔 王份 袁昂 夏侯详 王茂 王暕 张稷 张充 柳仲礼 张缵 徐勉 何敬容 谢举 王骞 王克 朱异 萧宏 萧樽 萧伟 萧伦 萧渊藻 侯景

简文帝朝

王克 柳仲礼 萧会理 萧恪 侯景

元帝朝

张绾 王褒 王僧辩 萧恪

敬帝朝

王冲 王通 王劢 王僧辩 陈霸先

南陈

武帝朝

王通 沈众

文帝朝

王通 王劢 谢哲 到仲举 王固 沈君理 陈顼

废帝朝

陈顼 王通 谢哲 到仲举 袁枢 沈钦

宣帝朝

袁简懿 沈钦 徐陵 谢嘏 袁宪 张种 王劢 王玚 沈君理 周弘正 陆缮 陈伯固 陈伯恭 王克 孔奂

后主朝

陈伯恭 陈伯智 陈叔卿 袁宪 徐陵 谢伷 蔡征 姚察 江总

十六国

前秦

王猛

北朝

北魏

道武帝朝

长孙嵩 拓跋仪 拓跋遵 崔逞 崔宏 拓跋嗣

明元帝朝

长孙嵩 拓跋屈 崔宏 崔浩 奚斤 拓跋焘 车路头 王洛儿 卢鲁元

太武帝朝

长孙嵩 崔浩 刘洁 罗洁 鲁元 安原 古弼 屈垣 屈道赐 兰延 韩茂 长孙渴侯

文成帝朝

长孙渴侯 刘泥 元乐寿 尉眷 和其奴 韩茂 闾毗 常英 目辰 古弼 兰延 闾昆 于洛拔

献文帝朝

乙浑 和其奴 目辰 叔孙邻 拓跋丕 白曜

孝文帝朝

目辰 拓跋丕 陈建 穆亮 陆睿 李冲 陆俊 赵黑 张佑 元忠 王袭 元羽 元赞 元澄 尉元 楼毅 穆太 元详 元嘉

宣武帝朝

王肃 元澄 元详 元嘉 源怀 穆亮 高肇 郭祚 元雍 元怿 元英 元珍

孝明帝朝

元雍 郭祚 元晖 于忠 李平 李崇 元澄 元晖 元钦 元纂 元修义 元彧 元乂 元延明 元徽 元略 元顺 元罗 萧宝寅 长孙稚 游肇 皇甫度 崔亮 陆丽

孝庄帝朝

尔朱荣 元彧 元谌 元延明 元徽 元略 元顺 元罗 元诲 元顼 穆绍 于晖 樊子鹄 魏兰根 源子恭 郑先护

长广王朝

尔朱兆 尔朱世隆 元亶 元罗 长孙稚 元宝炬

节闵帝朝

尔朱兆 尔朱世隆 元罗 长孙稚 魏兰根 元谌 孙腾 元宝炬

安定王朝

高欢 孙腾 侯景 高盛 魏兰根

孝武帝朝

高欢 孙腾 元罗 高隆之 长孙稚 辛雄 任祥 元宝炬 樊子鹄 魏兰根 贾显度 宇文泰

东魏

高欢 高澄 高洋 高隆之 高岳 司马子如 封祖裔 封隆之 慕容绍宗 元坦 元弼 元旭 元斌 元嶷 元悰 元暹 元韶 孙腾 侯景 薛琡 元晖业

北齐

文宣帝朝

杨愔 高隆之 元韶 段韶 薛琡 崔暹 高归彦 贺拔仁 高淹 高演 高涣 高湛

废帝朝

杨愔 高睿 高归彦 高德正 燕子献 崔昂 刘洪徽 高浟 高演 高湛 高湜 高孝琬

孝昭帝朝

高浟 高湛 高湜 高归彦 高睿 刘洪徽

武成帝朝

高浟 高湝 高润 高归彦 高睿 段韶 高孝琬 高长恭 刘洪徽 尉粲 魏收 斛律光 赵彦深 高普

后主朝

高睿 段韶 高孝珩 高长恭 斛律光 赵彦深 高普 高俨 尉瑾 元文遥 徐之才 高仁坚 许季良 高绍义 胡长仁 贺拔仁 魏收 冯子琮 皮景和 高贞 许敦 段孝言 娄定远 和士开 唐邕 祖珽 高阿那肱 穆提婆 高元海 高劢 高宝德 阳休之

安德王朝

高阿那肱 穆提婆 高元海 唐邕 段孝言 阳休之 韩晋明 鲜于世荣

幼主朝

高阿那肱 高元海 阳休之 鲜于世荣

西魏

文帝朝

宇文泰 斛斯椿 万俟洛 元昺 元孚 元季海 梁御 赵善 周惠达 元纪 长孙俭 申徽 于谨 元赞 元子孝 尉迟迥 独孤信

废帝朝

宇文泰 申徽 杨宽 尉迟迥 元子孝 李远

恭帝朝

宇文泰 独孤信 元子孝 李远 柳庆 贺兰祥 豆卢宁 侯莫陈崇 韦孝宽

北周

孝闵帝朝

宇文护 赵贵 独孤信 李弼

明帝朝

宇文护 侯莫陈崇 于谨

武帝朝

宇文护 侯莫陈崇 于谨 宇文贵 宇文宪 宇文直 宇文亮

宣帝朝

宇文俭 宇文盛 宇文亮 长孙览

静帝朝

于翼 宇文盛 宇文贞 王谊 刘昉 郑译 杨坚

隋朝

文帝朝

宰相十六人 高颎 赵煚 虞庆则 李德林 柳机 苏威 赵芬 杨爽 杨素 杨雄 杨达 杨广 杨秀 杨昭 杨暕 柳述

炀帝朝

宰相十二人 苏威 杨素 杨达 萧琮 杨文思 杨约 宇文述 元寿 裴矩 裴蕴 萧瑀 虞世基

恭帝朝

李渊

皇泰帝朝

王世充 段达 元文都 卢楚 王世恽 皇甫无逸 郭文懿 赵长文 李密

秦王朝

宇文化及 宇文智及 裴矩 宇文士及 封德彝

唐朝

高祖朝

宰相十六人 李世民 裴寂 刘文静 萧瑀 窦威 窦抗 陈叔达 杨恭仁 封德彝 裴矩 高士廉 李元吉 宇文士及 长孙无忌 杜如晦 房玄龄

太宗朝

宰相二十九人 裴寂 萧瑀 陈叔达 李靖 封德彝 宇文士及 长孙无忌 杜如晦 房玄龄 高士廉 温彦博 岑文本 魏征 侯君集 杨师道 戴胄 刘洎 李世绩 张亮 马周 褚遂良 崔仁师 杨宏礼 王圭 杜淹 杨恭仁 许敬宗 高季辅 张行成

高宗朝

宰相四十七人 长孙无忌 褚遂良 于志宁 张行成 高季辅 李世绩 柳奭 宇文节 韩瑗 来济 崔敦礼 李义府 许敬宗 杜正伦 辛茂将 任雅相 卢承庆 许圉师 上官仪 刘祥道 窦德元 乐彦玮 孙处约 姜恪 陆敦信 戴至德 刘仁轨 杨武 李安期 张文瓘 赵仁本 阎立本 李敬元 郝处俊 来恒 薛元超 李义琰 高智周 张大安 裴炎 王德真 崔知温 郭待举 岑长倩 郭正一 魏元同 刘齐贤

则天朝

宰相七十八人 刘仁轨 薛元超 郭正一 姚元崇 裴炎 袁恕己 敬晖 岑长倩 郭待举 魏元同 刘齐贤 韦宏敏 桓彦范 王德真 刘袆之 武承嗣 骞味道 崔察 李景谌 韦方质 沉君谅 裴居道 韦思谦 苏良嗣 韦待价 张光辅 王本立 范履冰 邢文伟 武攸宁 傅游艺 史务滋 宗秦客 格辅元 乐思诲 任知古 欧阳通 裴行本 狄仁杰 杨执柔 李游道 袁智宏 崔神基 崔元综 李昭德 姚崇 李元素 王璇 娄师德 韦巨源 陆元方 豆卢钦望 苏味道 王孝杰 武什方 杨再思 杜景佺 周允元 孙元亨 李道广 王方庆 王及善 宗楚客 武三思 吉顼 李峤 张锡 韦安石 李怀远 顾琮 李迥秀 朱敬则 唐休璟 韦嗣立 崔元暐 张柬之 房融 韦承庆

中宗朝

宰相三十八人 刘景先 岑长倩 郭待举 韦宏敏 崔元暐 杨再思 张柬之 房融 韦承庆 袁恕己 桓彦范 敬晖 武三思 祝钦明 魏元忠 李怀远 豆卢钦望 韦巨源 李峤 于惟谦 苏瑰 宗楚客 萧至忠 纪处讷 张仁亶 韦嗣立 崔湜 赵彦昭 韦温 郑愔 张锡 裴谈 岑羲 张嘉福

睿宗朝

宰相二十五人 李隆基 李峤 萧至忠 张仁亶 韦嗣立 赵彦昭 韦安石 苏瑰 唐休璟 裴谈 张锡 岑羲 崔湜 刘幽求 钟绍京 李日知 薛稷 姚元之 崔日用 宋璟 郭元振 张说 窦怀贞 魏知古 陆象先

玄宗朝

宰相三十四人 刘幽求 韦安石 魏知古 崔湜 陆象先 窦怀贞 岑羲 萧至忠 郭元振 张说 姚元之 卢怀慎 源干曜 宋璟 苏颋 张嘉贞 王晙 李元纮 杜暹 萧嵩 宇文融 裴光庭 韩休 裴耀卿 张九龄 李林甫 牛仙客 李适之 陈希烈 杨国忠 韦见素 崔圆 房管 崔涣

肃宗朝

宰相十六人 韦见素 崔圆 房管 裴冕 崔涣 郭子仪 李麟 苗晋卿 张镐 王玙 吕諲 李岘 第五琦 李揆 萧华 裴遵庆 元载

代宗朝

宰相十二人 李适 苗晋卿 裴遵庆 元载 李辅国 刘晏 李岘 王缙 杜鸿渐 裴冕 杨绾 常衮

德宗朝

宰相三十五人 崔佑甫 常衮 李勉 杨炎 卢杞 马燧 关播 萧复 乔琳 刘从一 姜公辅 卢翰 李晟 张延赏 韩滉 崔造 柳浑 李泌 董晋 赵憬 陆贽 贾耽 卢迈 崔损 赵宗儒 郑余庆 杜佑 齐抗 高郢 郑珣瑜 张镒 刘滋 齐映 浑瑊 窦参

顺宗朝

宰相七人 贾耽 杜佑 郑珣瑜 高郢 韦执谊 杜黄裳 袁滋

宪宗朝

宰相共二十九人 贾耽 韦执谊 杜佑 杜黄裳 袁滋 郑余庆 于頔 郑絪 武元衡 李吉甫 韩宏 裴洎 李藩 权德舆 李绛 张宏靖 韦贯之 裴度 李逢吉 王涯 崔群 李墉 李夷简 皇甫镈 程异 令狐楚 萧俯 段文昌 崔植

穆宗朝

宰相十四人 韩宏 裴度 李夷简 皇甫镈 令狐楚 张宏靖 萧俯 段文昌 崔植 杜元颖 王播 元稹 李逢吉 牛僧孺

敬宗朝

宰相七人 杜元颖 王播 李逢吉 牛僧孺 李程 裴度 窦易直

文宗朝

宰相二十四人 杜元颖 王播 李逢吉 牛僧孺 窦易直 裴度 韦处厚 杨嗣复 李珏� 路随 李宗闵 段文昌 宋申锡 李德裕 李固言 郑覃 王涯 李训 贾餗 舒元舆 李石 陈夷行 崔珙 崔郸 李绅

武宗朝

宰相十五人 李固言 李石 杨嗣复 李珏� 崔郸 牛僧孺 崔珙 李德裕 陈夷行 李绅 李让夷 崔铉 杜悰 李回 郑肃

宣宗朝

宰相二十三人 李让夷 李绅 郑肃 李回 白敏中 韦琮 崔元式 李德裕 卢商 马植 周墀 崔龟从 任铭 魏扶 令狐绹 裴休 魏谟 崔慎由 郑朗 萧邺 刘瑑 夏侯孜 蒋伸

懿宗朝

宰相二十一人 令狐绹 白敏中 萧邺 夏侯孜 蒋伸 杜审权 杜悰 毕諴 杨收 曹确 高璩 萧置 徐商 路岩 于琮 韦保衡 王铎 刘邺 赵隐 萧仿 崔彦昭

僖宗朝

宰相二十三人 萧仿 崔彦昭 郑畋 卢携 王铎 李蔚 郑从谠 崔沆 豆卢瑑 王徽 裴澈 萧遘 韦昭度 郑昌图 杜让能 孔纬 张浚 韦保衡 赵隐 刘邺 裴坦 刘瞻 刘崇望

昭宗朝

宰相二十五人 韦昭度 孔纬 杜让能 张浚 刘崇望 崔昭纬 徐彦若 郑延昌 王抟 崔胤 李溪 陆扆 孙偓 郑綮 朱朴 崔远 裴贽 裴枢 王溥 独孤损 柳璨 陆希声 苏检 卢光启 韦贻范

哀帝朝

宰相六人 裴枢 独孤损 崔远 柳璨 张文蔚 杨涉

五代

后梁

太祖朝

张文蔚 杨涉 薛贻矩 韩建 于竞 张策 赵光逢 杜晓 敬翔

郢王朝

赵光逢 杜晓 敬翔

末帝朝

赵光逢 杜晓 敬翔 姚洎 于竞 郑珏 萧顷 李琪

后唐

庄宗朝

豆卢革 卢程 赵光胤 韦说

明宗朝

豆卢革 韦说 郑珏 任圜 冯道 崔协 王建立 赵凤 李愚 刘昫

闵宗朝

陈兴云 刘昫 李愚

末帝朝

刘昫 李愚 卢文纪 姚顗 张延朗 韩昭胤 马胤孙 冯道

后晋

高祖朝

冯道 赵莹 桑维翰 李嵩 和凝

出帝朝

冯道 赵莹 桑维翰 李嵩 和凝 刘昫 冯玉 景延广

后汉

高祖朝

苏维吉 苏禹圭 窦贞固 李涛

隐帝朝

苏维吉 苏禹圭 窦贞固 李涛 杨邠 冯道

后周

太祖朝

冯道 苏禹圭 窦贞固 王峻 李榖 范质

世宗朝

范质 李榖 景范 王溥 魏仁浦

恭帝朝

范质 王溥 魏仁浦

北汉

世祖朝

郑珙 赵华

睿宗朝

赵华 卫融 赵弘 郭无为 张昭敏

少主朝

郭无为 张昭敏

英武帝朝

郭无为 刘继文 刘继颙 李恽

前蜀

高祖朝

王宗佶 韦庄 张格 王锴 周庠 庾传素

后主朝

张格 王锴 周庠 庾传素 许寂

后蜀

高祖朝

孟仁赞 赵季良

后主朝

赵季良 毋昭裔 张业 李昊 徐光溥 范仁恕 欧阳迥

高祖朝

徐温 严可求 徐知诰

睿帝朝

徐温 严可求 王令谋 宋齐丘 徐知训 徐知诰 徐知询 徐景通 徐景迁 徐景遂 徐景达

南唐

烈祖朝

宋齐丘 张延翰 张居咏 李建勋 徐玠 李景遂

元宗朝

宋齐丘 张居咏 徐玠 周宗 李建勋 李景遂 李景运 冯延巳 杜昌业 常梦锡 孙晟 钟谟 严续 游梦言 殷崇义 李弘冀 李从嘉

后主朝

严续 游梦言 殷崇义

南汉

高祖朝

赵光裔 杨洞潜 李殷衡 倪曙 刘浚 赵损 王定保 王翻

殇帝朝

赵光裔 杨洞潜 刘浚 刘弘昌

中宗朝

刘浚 王翻 刘弘昌 刘弘杲 陈渥 黄琼芝 卢膺

后主朝

陈延寿 李托 钟允章 龚澄枢

惠宗朝

王延禀 王继鹏 李敏

康宗朝

王延曦 叶翘 王倓

景宗朝

李敏 李真 王亚澄 杨沂丰 余廷英 李仁遇 李光准

福王朝

王继昌 潘承佑

马賨 马存 高郁 吕师周 廖偃 姚彦章 许德勋

吴越

武肃王朝

钱元瓘 杜建徽

文穆王朝

杜建徽 曹仲达 沈嵩 皮光业 陆仁章 仰仁诠 许明 钱弘佐

忠献王朝

曹仲达 皮光业 仰仁诠 林鼎 郭师从 元德昭 吴程 钱弘倧

忠逊王朝

元德昭 吴程 钱弘俶

忠懿王朝

元德昭 钱弘亿 吴程 裴坚 吴延福 鲍修让 沈虎子 崔仁冀 钱惟浚

北宋

太祖朝

宰相六人 范质 王溥 魏仁浦 赵普 薛居正 沈义伦

太宗朝

宰相九人 赵普 薛居正 沈义伦 卢多逊 宋琪 李昉 吕蒙正 张齐贤 吕端

真宗朝

宰相十二人 吕蒙正 张齐贤 吕端 李沆 向敏中 毕士安 寇准 王旦 王钦若 丁谓 李迪 冯拯

仁宗朝

宰相二十三人 王钦若 丁谓 冯拯 王曾 李迪 张知白 张士逊 吕夷简 王随 陈尧佐 章得象 晏殊 杜衍 贾昌朝 陈执中 文彦博 宋庠 庞籍 梁适 刘沆 富弼 韩琦 曾公亮

英宗朝

宰相二人 韩琦 曾公亮

神宗朝

宰相九人 富弼 韩琦 曾公亮 陈旭 王安石 韩绛 吴充 王圭 蔡确

哲宗朝

宰相十一人 司马光 文彦博 王圭 蔡确 韩缜 吕公著 吕大防 范纯仁 刘挚 苏颂 章敦

徽宗朝

宰相十二人 章敦 韩忠彦 曾布 蔡京 赵挺之 何执中 张商英 刘正夫 余深 王黼 李邦彦 白时中

钦宗朝

宰相七人 李邦彦 白时中 张邦昌 吴敏 徐处仁 唐恪 何&258;

南宋

高宗朝

宰相十五人 李纲 黄潜善 汪伯彦 朱胜非 吕颐浩 杜充 范宗尹 赵鼎 张浚 秦桧 万俟卨 沈该 汤思退 陈康伯 朱倬

孝宗朝

宰相十八人 张浚 汤思退 陈康伯 朱倬 史浩 洪适 叶颙 魏杞 蒋芾 陈俊卿 虞允文 梁克家 曾怀 叶衡 赵雄 王淮 周必大 留正

光宗朝

宰相三人 周必大 留正 葛邲

宁宗朝

宰相九人 留正 赵汝愚 余端礼 京镗 谢深甫 陈自强 韩侂胄 钱象祖 史弥远

理宗朝

宰相十六人 史弥远 郑清之 乔行简 崔与之 李宗勉 史嵩之 范钟 杜范 游侣 赵葵 谢方叔 吴潜 董槐 程元凤 丁大全 贾似道

度宗朝

宰相五人 贾似道 程元凤 叶梦鼎 江万里 马廷鸾

恭帝朝

宰相七人 贾似道 王爚 章鉴 陈宜中 留梦炎 吴坚 文天祥

端宗朝

宰相三人 陈宜中 李庭芝 文天祥

幼帝朝

宰相二人 文天祥 陆秀夫:负幼帝跳海的丞相

明朝

太祖朝

徐达 李善长 常遇春 赵庸 汪广洋 廖永忠 胡惟庸:中国最后一任有实权的宰相

惠帝朝

齐泰 黄子澄 方孝孺

成祖朝

黄淮 胡广 解缙 金幼孜 胡俨 杨荣 杨士奇

仁宗朝

杨士奇 杨荣 黄淮 金幼孜

宣宗朝

杨士奇 杨荣 黄淮 金幼孜 杨溥 陈山 张瑛 权谨

英宗正统朝

杨士奇 杨荣 杨溥 马愉 曹鼐 陈循 苗衷 高谷 张益

景泰朝

于谦 石亨 陈循 高谷 王文 江渊 王一宁 萧镃 商辂 苗衷 彭时 俞纲

英宗天顺朝

徐有贞 许彬 薛瑄 李贤 吕原 岳正 彭时 陈文

宪宗朝

李贤 陈文 彭时 吕原 商辂 刘定之 万安 刘珝 刘吉 彭华 尹直

孝宗朝

刘吉 徐溥 刘健 丘浚 李东阳 谢迁

武宗朝

刘健 谢迁 李东阳 焦芳 王鏊 杨廷和 刘宇 曹元 梁储 刘忠 费宏 杨一清 靳贵 蒋冕 毛纪

世宗朝

杨廷和 蒋冕 毛纪 费宏 贾咏 杨一清 谢迁 翟銮 方献夫 夏言 顾鼎臣 严嵩 许赞 张治 李本 徐阶 袁炜

穆宗朝

徐阶 李春芳 郭朴 高拱 陈以勤 张居正 赵贞吉 殷士儋 高仪 吕调阳

神宗朝

张居正:明朝最有实权的首辅

吕调阳 张四维 马自强 申时行 潘晟 余有丁 许国 王锡爵 王家屏 赵志皋 张位 陈于陛 沈一贯 沈鲤 朱赓 于慎行 李廷机 叶向高 方从哲 吴道南

光宗朝

方从哲 叶向高 刘一燝 沈纮 韩爌 史继偕 何宗彦 朱国祚

熹宗朝

叶向高 刘一燝 沈纮 韩爌 史继偕 何宗彦 朱国祚 孙如游 孙承宗 顾秉谦 朱国祯 朱延禧 魏广微 周如磐 黄立极 丁绍轼 冯铨 施凤来 张瑞图 李国

思宗朝

施凤来 张瑞图 李国 来宗道 杨景辰 周道登 钱龙锡 李标 刘鸿训 成基命 周延儒 何如宠 钱象坤 温体仁 孙承宗 文震孟 吴宗达 郑以伟 徐光启 钱士升 何吾驺 王应熊 张至发 黄士俊 孔贞运 林焊 贺逢圣 刘宇亮 傅冠 薛国观 程国祥 杨嗣昌 方逢年 蔡国用 范复粹 姚明恭 张四知 魏照乘 谢升 陈演 魏藻德 黄景昉 吴甡 李建泰 方岳贡 范景文 丘瑜

弘光朝

史可法 马士英 高弘图 蒋曰广 王铎 蒋德璟 谢升 王应熊 蔡奕琛 阮大铖 朱大典

隆武朝

蒋曰广 蒋德璟 傅冠 黄士俊 吴甡 黄道周 苏观生 陈洪谧 林欲楫 朱继祚 黄鸣骏 何楷 叶廷桂 李先春 吕大器 徐人龙 郑三俊 陈子壮 陈奇瑜 顾锡畴 王锡衮 曾樱 何腾蛟 杨廷麟 林增志 熊开元 路振飞 何吾驺 黄景昉

绍武朝

苏观生 何吾驺 顾元镜 王应华 曾道唯

鲁王朝

张国维 宋之普 方逢年 朱大典 田仰 谢三宾 章正辰 熊汝霖 孙嘉绩 刘中藻 马思理 朱继祚 钱肃乐 沈宸荃 刘沂春 李长祥

永历朝

朱大典 熊开元 苏观生 蒋德璟 傅冠 何吾驺 顾锡畴 王应熊 曾樱 路振飞 李新 杨廷麟 黄士俊 黄景昉 朱继祚 黄鸣骏 张肯堂 吴春枝 郭维经 方瑞士 刘麟长 丁魁楚 瞿式耜 李永茂 何腾蛟 吕大器 陈子壮 文安之 吴炳 严起恒 周鼎海 唐缄 王化澄 晏日曙 堵胤锡 章旷 李若星 姜日广 朱天麟 郭都贤 周堪赓 朱由艺 郭之奇 杨畏之 杨鼎和 吴贞毓 杨鸿 张佐辰 扶纲 雷跃龙 马吉翔 张煌言

清朝的自己看吧

汉朝的最后一个皇帝是汉献帝刘协,汉朝末期曹操挟持汉献帝,历经数十年征战,统一北方,被封为魏王,丞相,掌握汉末实权。220年正月,曹操病死。死后,曹丕继位魏王和丞相,掌管大权。虽然曹操曾经挟天子以令诸侯,却从不敢登上皇帝的宝座。

延康元年(220年)十月,汉献帝宣布退位并将皇位“禅让”给曹丕。 曹丕的亲信华歆率领文武百官联名上书,劝汉献帝把帝位让给魏王曹丕。为了保住性命,汉献帝不得不把皇帝的玉玺交给曹丕。曹丕故作推辞,在“三让”之后才“答允”接受。

延康元年(220年)十月二十九日,曹丕登坛受禅称帝,立国号为大魏,史称曹魏,改元黄初,改雒阳为“洛阳”,定都于此。曹丕是为魏文帝,并尊曹操为太祖武皇帝。220年十一月一日,曹丕封业已退位的献帝为山阳公。至此,历时一百九十余年的东汉正式结束。

扩展资料

灵帝死后,内宫宦官和朝中重臣展开了争权夺利的斗争。先是何进捕杀蹇硕,接着是宦官张让、段珪等杀死何进,司隶校尉袁绍、虎贲中郎将袁术和何进的部将带兵反攻,一下子又杀宦官两千人。张让、段珪等无力还击,劫持刘协和少帝刘辩逃出宫外。

正仓皇间,迎面遇上董卓率领的三千陇西铁骑奔腾而来。小皇帝刘辩见到这样的情形,吓得浑身哆哆嗦嗦,双腿战栗,口不能言。小皇帝刘辨手下的内侍太监和一众文官也都没人敢出口大气,只怕稍有闪失,便惹来杀身之祸。尚书卢植率军追到后,杀死张让、段珪,又把少帝和刘协迎回宫内。

董卓自认为和收养刘协的董太后同族,加上刘协本身比刘辩有才能,于是从这时起,董卓就想废少帝,另立刘协为皇帝。回到京城后,董卓的军队完全控制了局势。于是董卓逼着少帝策免司空刘弘,自己身居其位。

接着,董卓以司空的身份召集百官开会,议改立陈留王刘协为皇帝。百官大惊失色,慑于董卓的*威,谁也不敢表示反对。第二天,董卓宣布废除汉少帝刘辩,立陈留王刘协为帝,是为献帝,时年9岁。从此,刘协开始了他作为傀儡皇帝的漫长生涯。

-刘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1140959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30
下一篇2023-11-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