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音萨克斯演奏简谱的歌曲需要降小三度吗?

中音萨克斯演奏简谱的歌曲需要降小三度吗?,第1张

中音萨克斯是降E调乐器,也就是说如果在萨克斯上吹的是“do”那在钢琴上的音高就是降E的音。

在钢琴上的音高我们叫做“实际音高”,实际音高如果想要“do”,也就是实际音高要下移小三度,也就是萨克斯上的“la”音,所以你要是想要实际音高“DO”的音就得在萨克斯上吹“la"的音,也就是A大调,三个升号调。

如果是标注的1=C,你用中音萨克斯本调的指法演奏的话,实际得到的是钢琴bE调的音高效果。即如果你用中音萨克斯吹奏1(do)对应的实际音高的效果相当于钢琴C调的#2(rui/#re)。即如下图所示:

那么依据全全半全全全半的音程关系,可以推导出bE调萨克斯实际音高对应的钢琴键盘如下图:

即bE、F、G、bA、bB、c、d、be(为了看的醒目,我分别用七彩虹的颜色做了标注),此图是代表bE管中音萨克斯的1、2、3、4、5、6、7和高音1,同时代表钢琴键盘上C调的b3、4、5、b6、b7、1、2、b3。实际钢琴表示bE的记谱方式是这样的:

那么如果想用中音萨克斯(bE管)得到实际音高为钢琴上的1=C的音高效果,我们是需要把这个过程逆推的,也就是每个中音管萨克斯的单音降低小三度,才能得到钢琴键盘上的音符代表的CDEFGABc。对于bE管萨克斯这种移调乐器来说,相当于使用A大调的指法演奏乐曲了。说的通俗点就是看到1= C记谱的简谱时,萨克斯的do实际要吹的音是钢琴上的la。依次对应的1=C的时候萨克斯的实际音应该是AB#CDE#F#Ga,才是钢琴上听到的CDEFGAB的效果。如图所示:

对你来说,可能这些复杂的和声和乐理知识有点麻烦。以下有四种解决思路,看你习惯哪种用哪种就好:

重新写谱,根据伴奏和乐谱,重新写一份和你伴奏同高音的中音萨克斯专用谱;

改变伴奏的音高(或升或降),但是这点如果是乐队伴奏或者MIDI还容易,如果是已经录制好的伴奏带,那么很难,需要重新制作伴奏带成本就高了,而且效果未必比原版伴奏好;

学习一点乐理知识,能够自己转换乐谱;(这点需要很久,能够纯熟的掌握调式调性音程关系和相应的和声学的相关知识,不是一时半刻可以玩得转的);

熟悉萨克斯的各种调,到时候,直接按照对应的某个调的指法表来即可。(这个其实是最简单的,但是需要多熟练每个调的指法,适合习惯记背固定指法的朋友)。

我也是昨天刚弄明白的,萨克斯本身的标注都是按C调排的按键,初学者都是按C调来吹奏本调,但实际上,这个C调的按键降B高音管吹出来的是降B调,降E中音萨克斯吹出来的是降E调同样,如果按照按键为C调在萨克斯上推出来其它调都不对,与其它乐器也不协调因此,需要进行一个转换:如降B萨克斯按键的C调,实际上吹的是bB调,即降了两个半音其它调可以类推,按键的#C调,吹出来的是B调,键D调,是C调;键的bE调,是#C调;键的E调,是D调,以此类推按键的调总是要比想吹的曲谱上的调高两个半音的音程降E调的萨克斯同样,按键的C调,实际上是降E调按键的D调,实际吹的是F调;就是按键的调,总是比实际要吹的调低三个半音的音程因此,实际曲谱上要吹的调,在降E萨克斯上要按降三个半音的调来按键这就是移调的概念

我有三本学萨克斯的书,就这么点事,竟然哪书上都没讲,本来想上培训班向老师请教,她们还不告诉,可见都是糊弄人,没有人教真东西,还得靠自己练昨天以前我还认为按键是C调,实际就是C调,我已经学会了C调F调bE调G调发现都不对,还需要重新移调很生气,还是接着练吧,茉莉花\天空之城\同一首歌告等大概20首歌曲吧,得重新找调了,祝一切顺利,童鞋!

简谱上是d调,中音萨克斯应该吹G调,萨克斯的音调是比较地的,应该大二个等级才是可以。简谱是指一种简易的记谱法。有字母简谱和数字简谱两种。其起源于18世纪的法国,后经德国人改良,遂成今日之貌。一般所称的简谱,系指数字简谱。数字简谱以可动唱名法为基础,用1、2、3、4、5、6、7代表音阶中的7个基本级,读音为do、re、mi、fa、sol、la、ti(中国为si),英文由C、D、E、F、G、A、B表示,休止以0表示。每一个数字的时值名相当于五线谱的4分音符。

萨克斯梁祝简谱如下

该作品于1959年5月27日在上海兰心大戏院作为上海音乐学院向建国10周年的献礼作品首演。由时年18岁的上海音乐学院学生俞丽拿担任小提琴独奏,樊承武执棒上海音乐学院学生管弦乐队协奏。

创作背景

《梁祝》小提琴协奏曲是何占豪与陈钢就读于上海音乐学院时的作品,作于1958年冬,翌年 5月首演于上海获得好评,首演由俞丽拿担任小提琴独奏。

题材是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以越剧中的曲调为素材,综合采用交响乐与我国民间戏曲音乐表现手法,依照剧情发展精心构思布局,采用奏鸣曲式结构,单乐章,有小标题。以"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坟前化蝶"为主要内容。由鸟语花香、草桥结拜、同窗三载、十八相送、长亭惜别、英台抗婚、哭灵控诉、坟前化蝶构成的曲式结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1161386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5
下一篇2023-12-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