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高畑勋 著
对于有些画家,你只是随意扫了一眼他的某幅画作,就不想再去接近他了。巴尔蒂斯①就是如此。单是看了他画集的封面,就已对他敬而远之——画中以一种令人生厌的写实笔触,描绘了一名少女,自她勾起的腿缝间还可窥见一点内裤的影子。没想到就在最近,我竟意外地遇到了这张作品。原画据说是横宽33米的大作,而我看到的只是网上的一张小图,即使如此,我也感受到尖锐的冲击力。那它必定是一幅美术史上赫赫有名的杰作。能画出这种作品的画家,我竟未留意过。
赶紧从图书馆借了几册画集。有些画果真还是叫人生厌。不过,以这幅《房间》为首,《圣安德烈商业街》等,他的许多作品中都有一种时间凝固、寂静而奇异的魅力。风景画也挺不错。我不禁想见识一下原画了。巴尔蒂斯与夫人山田节子结婚后,自1967年起的十余年间,画风呈现出令人讶异的日本风情,如《黑镜前的日本女子》等。日本画家无论是谁也画不出这种感觉——线、面、空间,以及只有真正的西洋画家才能展现出的,彻底打磨过的材质感与人物姿态。
友人大概会嘲笑:什么啊,怎么你现在才来说这些。不过,错过了许多欣赏他画作的机会这件事,反过来想,也意味着一种幸福,无论何时,无论是否上了年纪,总会有新的邂逅,品尝到新鲜的惊喜。假如想欣赏他的画,该首选让·莱马里(Jean Leymarie)编著的《巴尔蒂斯画集》(岩崎力译,LIBRO出版社,1998年)。作品的撷选和解说都令我满意,能够品味到巴尔蒂斯画作的真髓。
巴尔蒂斯是个容易引起世俗争议的画家。在20世纪30年代,被指责“猥亵”也是无可避免的事。因为在《吉他课》和一些作品中,他用青春期少女“下意识的裸露”(渡边首章语)去挑逗观者,让他们体会到一种“稚嫩的性感”;或是给一幅少女的裸体画题名为《献祭者》,还描绘了一些青春期毫不设防的少女形象……所有这些,都让观看者只能用一种带有性意味的眼光去打量其作品。当我阅读关于《房间》(1952~1954)的各种评论时,这种看法也尤为突出。
“我们难道正置身于清晨一场不幸之事刚结束的现场?软榻上仰卧的少女,阳光洒在她的胴体,被作为一种“献祭品”呈到观者面前。这姿态,是缘于强暴之后的高潮?抑或,什么都不曾发生?皮埃尔·克洛索夫斯基(Pierre Klossowski)《巴尔蒂斯绘画中的“活人画”》“这具肉体,必定是早已死去的尸体吧?抑或是少女重新面对被玷污的命运,即将取回意识之前的那个瞬间?”让·克莱尔(Jean Clair)《巴尔蒂斯,抑或轮回》“断然扯开了窗帘的怪人、有如死尸的裸体……这景象,是一场惨剧的幕终,还是方才上演?”(《巴尔蒂斯的优雅生活》,新潮社“蜻蜓书系”,2005年)“最为诡谲的,还要数那位女侍,在一只貌似摆件的猫的注视下,手抓窗帘。她是恶魔的化身吗?总之,画中仰卧的女子,似乎可以说有种被丢弃在天与地的罅隙间沦为了祭牲品之感。”(本江邦夫,“现代美术2”《巴尔蒂斯》,讲谈社,1994年)“这是巴尔蒂斯笔下最为色情的场景之一……一个貌似侏儒的生物扯开了窗帘,阳光倾泻进室内,爱抚着女子的阴部。”吉尔·奈勒(Gilles Neret)《巴尔蒂斯》,Taschen出版社,等等。
您怎么看呢?恐怕有的女性读者,会因为男人炽烈的妄想力而大笑出来吧。
克洛索夫斯基还写道:“这个小矮人,以夸张的动作掀起高窗的窗帘,梳着侍童似的发型,配上生硬且目无表情的脸……这大约是个专门司掌人类幼年期诸种罪恶的老恶魔吧?抑或,仅仅是艺术家本人的灵魂,视场合与情况,化作了女侍的模样现身在画中?”这样把评论逐一罗列出来,会发现克洛索夫斯基作为巴尔蒂斯的哥哥,他的评论对日后的言说给予了多么大的影响。小说家涩泽龙彦的评论,却中庸得多:“全身赤裸的少女尚在沙发上熟睡,另一个女孩却不管三七二十一,粗暴地要拉开窗帘。”而小说家阿尔贝·加缪也曾在《房间》诞生数年前巴尔蒂斯举办个人展之际,对他笔下那些少女,虽从字面上肯定了“献祭者”这个说法,但认为其所包含的意义却大为不同:
加缪更谴责了将巴尔蒂斯的画作过分从色情角度解读的倾向:“他绘画中的色情意味如今已成为话题。然而,假使幼年的世界果真具有性意识或性欲望,那也是一种不经心的下意识的东西。这样的心理活动,是一种被压抑的潜在衍生物,在巴尔蒂斯的画中,并不能认为占据着主导。”
事实上,我第一次看到这幅画时,只感到一种肃穆的氛围,好像恰好见证了什么重大事件揭晓的瞬间,压根就没产生过什么“献祭品”之类的联想。画中的窗子,正好有一种几何学意义上的“整洁”,此时此际,一点不祥的阴影都感觉不到。并不因为我看到的那张太小,我想最大的因素在于,之前我对巴尔蒂斯的画从未有所涉猎。不过必须说明的一点是,显得相当明亮,阳光从窗口倾泻进室内。如果整体色调特别阴郁,或是像Taschen出版社发行的廉价版画册那样,女子的裸体显得红通通的,恐怕印象将大为不同。
或许有些老套,但我想给这幅画取名为“la revelation”(启示)。这个词所在的所有西方语言中,都同时意味着“暴露”。拉开窗帘的侏儒是“艺术家的灵魂”(克洛索夫斯基语),少女正因其纯洁无暇,所以也是最具蛊惑性的、某种珍贵的存在。觉得少女仰卧的姿态具有性意味,虽是看客并无根据的个人化解读,不过这似睡非睡、全然不设防的体态,并不是遭受了凌辱之后的模样,这点从弓起的一条腿(巴尔蒂斯笔下少女的独有标记)就可以判断。即便是无意识的动作,支撑这条腿也总还需要些力气,否则,它必定会滑落下来。
如果定要从弓起的腿部看出点什么意义的话,这美轮美奂的光线,该是宙斯的黄金雨。希腊神话中,阿戈斯国王之女达纳埃与画作黄金雨的宙斯交合,孕育了更为丰饶的帕尔修斯。若将此画命名为“达纳埃”,必定也是她名下迄今为止最美丽的一幅肖像。据说巴尔蒂斯本人曾一边画画,一边考虑给它取名为“发现了意大利这片沃土的拿破仑·波拿巴”。人们或许可以说是拿破仑“凌辱”了意大利,但至少在这幅画里,尚处在“发现”了“沃土”的阶段。
为什么巴尔蒂斯笔下的这名少女,既不像达纳埃,也不像维纳斯,不能与其他裸体画被同样看作是“美”与“爱欲”的具象或象征呢?大约是因为少女仰卧的姿势太“过度”,令我们感到一种触犯了禁忌似的“施虐欲”吧。话说回来,裸体画这种题材本身究竟算不算异常呢?在西方,裸体画泛滥到几乎令人腻烦,就连公共场所也林立着裸体的雕像。就算西方自古希腊以降有再深厚的历史积蕴和意义体系,这在全世界也依然属于异常现象,不是吗?而异常的,并不仅仅只有马奈那幅构成了“丑闻”的《草地上的午餐》和巴尔蒂斯所偏爱的少女。几乎所有的裸体画都很异常,对吧?比起日本,欧洲的天气要寒冷的多,裸体像却大行其道,西洋女性日常总是这么裸露的吗?
当然,正因为现实并非如此,肉体才被理想化了。想起我年轻那会儿,当得知提香②的《神圣与世俗之爱》中,穿衣服的维纳斯代表了世俗之爱,裸身的维纳斯却代表神圣之爱的时候,吓了一跳,斥其荒谬。随后,脑中浮现起波提切利的《维纳斯的诞生》,却又认同了这个说法。前几天,我看着高村光太郎的《处女之像》——一个貌似日本人的姑娘裸身立在十和田湖畔,不由地思考起一个问题,就是明治时期以后,日本对于裸体画的接受状况十分怪异。当对“裸体素描”这种西洋绘画的训练法能够比较轻易地接受时,画家就会一并去学习西洋绘画的沉重传统,使其成为“自己的东西”。日本女性的裸体,真的能够成为诞生出“美的规则”“理想”与“神性”的绘画模特吗?在这个裸体几乎很少被描绘和雕刻,即便是春宫图,全裸都极其罕见,且长期对男女混浴抱着无所谓态度的国家日本,画家们难道就毫不顾虑它的传统?不,我知道油画领域的画家们还是有烦恼的。可既然烦恼至此,干吗还非得去创作那些裸体画呢?那么作为这种文化的接受方的大众,态度又如何呢?必须说,那是一个相当巨大的谜团。
行文至最后,想说:我与这幅画的邂逅,是因为某个音乐博客报道了2007年奥地利萨尔茨堡音乐节时,演出家克劳斯·古德(Claus Guth)的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即将再演的消息,而该演出项目刊登出了巴尔蒂斯的几幅作品用于宣传,其中也引用了这幅《房间》。
演出家古德的《费加罗》是一年前,即莫扎特诞辰二百五十周年之际,由豪华卡司出演而饱获好评的剧目。今年(2008年)春,古德打着萨尔茨堡音乐节制作的招牌,在日本进行了一场演奏乐团、指挥、歌手都全盘换血的演出。至少,就观看古德版《费加罗》的感受而言,演出项目引用《房间》这幅画背后的“企图心”,我是立刻就领略到了。古德的演出,比起洋溢着民众反抗精神的欢乐的喜剧性,更强调莫扎特诙谐歌剧中作为“调味剂”而隐藏的爱欲的侧面,将其打上了追光,生动地凸显了出来,使之成为一出露骨的情欲心理剧。甚至让拉幕人也作为角色登场,整个演出深思熟虑,计划到了每一个细节,令人感佩。不过,对于古德这份洋洋自得的“扩大解读”或“过度诠释”,我却不得不敬而远之。不,说得更直白些,是火冒三丈。
深爱莫扎特,还曾为歌剧《女人心》设计过舞台装置的巴尔蒂斯,若是看了古德的演出,不知会作何感想。这个非常识可以理解的怪人,说不定会为此偷乐吧。
(文中未标注出版社的引用部分皆引自阿部良雄、与谢文子编撰的《巴尔蒂斯》,白水社,2001年)
2008年6月
孤儿成长发奋图强终成富翁。孤儿富翁没有安全感,到处买房买铺买艺术品以作保值之用。
无意买到一油画,甚爱。
然此画受某神秘人向杀手组织指定,亦必得之。富翁不愿出售,杀手组织于是派出女杀手,借扮保姆接近富翁。
女杀手为找到油画收藏之处与富翁周旋,期间富翁爱上女保姆。
此爱因富翁为纠结的双子座,故一直在爱上一个身份如此之低的女子,表白还是不表白之间犹豫不决。
女杀手对富翁之爱并不知情,套出油画收藏之处后即动手偷画,却被抓到。
富翁追问她为何要偷画?女杀手编道此画系自己父亲遗作,自己小时父亲去世时被人拿走拍卖以还欠债。
富翁感叹同是天涯沦落人,遂将画赠予之,并对其表白。
但女杀手对其并无爱意,且退出组织代价巨大,权衡利弊之后心里仍然决定返回组织。只是为得此画与富翁虚与委蛇,一时间好似双方郎情妾意如胶似漆,双方甚至许下同生共死之约。
后女杀手以带画奠父之名,假造车毁身亡事件,重返组织。从此两人各分天涯,再无相见。富翁感叹爱人命短,烧掉共死之约,于酒会之中另觅美人。
以上为简要提纲,估计虽不足600字,不过富翁童年部分,富翁与保姆相处部分,保姆偷画细节部分,保姆自述编造的身世部分,富翁表白后双方相处部分等。。。都是可以随意加内容的!真要加全了,几万字也能编得出。
1932年——《读书》
[1]1933年 以雕塑家工作室为题,创作石版画 1934年 创作以斗牛为题的作品; 1936年 西班牙内战暴发。认识多拉。玛尔,并创作《多拉·玛尔的肖像》; 1937年 创作完成《格尔尼卡》; 1938年 创作《女孩与小船》(《girl with a boat》) 1942年 创作版画《大自然的故事》 1943年 邂逅22岁的弗朗索娃·吉洛; 1944年 加入法国***; 1945年 开始尝试石版画创作; 1946—1973年 田园时期
毕加索的黑白作品(2张) 1947年 儿子克洛德降生。在陶艺家哈米耶工作室制陶,至1948年共作了2000件陶艺术品; 1948年 为世界和平会议作“和平之鸽”海报和《贡戈拉的二十首诗》; 1949年 创作《卡门》系列; 1950年 获列宁和平奖章; 1953年 在玛都拉陶艺工作坊邂逅杰奎琳·洛克; 1954年 开始创作德拉克罗瓦的“阿尔及利亚女人”变奏系列; 1956年 与克罗鲁佐共同拍摄**《神秘的毕加索》公映; 1957年 在纽约现代艺术馆举办“毕加索75岁纪念展”,创作版画《斗牛系列》; 1958年 毕加索为设在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总部大厦创作了壁画《伊卡洛斯的坠落》; 毕加索作品
1959年 创作仿马奈《草地上的午餐》变奏系列; 1961年 与35岁的杰奎琳·洛克结婚,并庆祝毕加索80大寿; 1963年 绘制《画家与模特儿》; 1966年 巴黎大皇宫及小皇宫举办大型《毕加索回顾展》。创作《流沙系列》; 1968年 创作《塞莱斯蒂纳》和《可笑的男人》系列版画; 1970年 把西班牙家中保存的近2000件早期作品捐赠结巴塞罗纳毕加索美术馆: 1971年 巴黎国立现代艺术馆举办了《毕加索诞生90周年回顾展》; 1973年 92岁,4月8日逝世于坎城附近的幕瞻市。4月10日葬于佛文纳菊别墅花园里。
复古惊悚,油画般的午后确实如同一场缱绻的梦境,充满了神秘和诡异。它似乎在向我们诉说着一些深藏在岁月中的秘密,让人在欣赏的同时感受到一股深沉而紧张的气氛。
在这场油画般的午后,我们可以看到画面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寓意。或许,这不仅仅是一幅画面,更是一段历史的再现,一段故事的叙述。画中的每一个人物,每一个元素,都可能隐藏着一段惊心动魄的故事。
然而,即使在这幅看似宁静的画面中,仍然存在着一种不安的氛围。这可能就是复古惊悚的魅力所在,它让我们在平静中感受到紧张,在熟悉中体验到陌生。
这场油画般的午后,也许是一个暗示,一种启示,让我们去探索那些被遗忘的历史,去解读那些深藏的故事。它如同一场梦境,让我们在现实与虚幻之间游走,去寻找那些隐藏在画面中的秘密。
无论是从历史、文学还是艺术的角度来看,这幅画都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独特的视角,让我们在其中感受到了一种特殊的氛围和情感。而这,正是复古惊悚的独特之处,也是它所吸引我们的地方。
姓名:巴勃罗·毕加索(Pablo Picasso)
全名:巴勃罗·迭戈·何塞·弗朗西斯科·德·保罗·让·尼波穆切诺·圣蒂西马·特林尼达德·路易斯·毕加索。
Pablo Diego Jose Santiago Francisco de Paula Juan Nepomuceno Crispin Crispiniano los Remedios Cipriano da Santisima Trinidad Ruiz Blasco y Picasso
生卒:1881年10月25日—1973年4月8日
描述:画家 剧作家 诗人
籍贯:西班牙
西班牙画家、雕塑家。法国***党员。是现代艺术(抽象派)的创始人,西方现代派绘画的主要代表。他是西班牙人,自幼有非凡的艺术才能,他的父亲是个美术教师,又曾在美术学院接受过比较严格的绘画训练,具有坚实的造型能力。
[编辑本段]生平大事记
巴勃罗•毕加索(Pablo Picasso,1881~1973)出生在西班牙马拉加(Malaga),是当代西方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他和他的画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据了不朽的地位。
1881—1900年 童年时期
1881年 10月25日毕加索出生于西班牙南部的马拉加;
1889年 完成第一件油画作品《斗牛士》;
1894年 首度展出作品;
1895年 进入巴塞罗那的隆哈美术学校;
1897年 进入马德里的皇家圣费南多美术学院就读,油画作品《科学与慈善》获马德里全国美展荣誉奖,后来又在马拉加得到金牌奖;
1900—1903年 蓝色时期
1902年 完成“蓝色自画像”;
1903年 完成《人生》,以浓郁的蓝色调表示贫老与孤独的苦难; 毕加索《人生》
1904—1906年 玫瑰时期 (粉红色时期)
1904年 开始定居巴黎的“洗衣船”,玫瑰时期开始。邂逅费尔南德·奥利维叶,并同居;
1905年 创作《拿烟斗的男孩》并被慈善家约翰·海惠特尼女士以3万美元重金购得;《拿烟斗的男孩》
1906年 结识野兽派大师马蒂斯,为美国作家兼收藏家菖楚·斯坦因画像,《斯坦因画像》是毕加索从“玫瑰时期”跃入“立体主义”的跳板;
1907—1916年 立体主义时期
1907年 结识布拉克,开始立体派风格创作,创作《亚威农少女》;
1909年 解析立体派开始;创作《费尔南德头像》;
1912年 把上胶的纸贴到画上,进一步发展立体主义;
1917—1924年 古典时期
1917年 在意大利邂逅舞者欧嘉·科克洛娃,创作《欧嘉的肖像》;
1918年 与欧嘉结婚,与马蒂斯举行联展;
1920年 手工彩绘珂罗版《三角帽》;
1922年 创作《海边奔跑的两个女人》;
1925—1932年 超现实主义时期
1927年 邂逅年仅17岁的玛丽·德蕾莎·沃尔持,成为毕加索的模特。并生下女儿马姬;
1929年 与雕塑家贡萨列斯一起创作雕塑和铁线结构。作以女人头像为题的攻击性系列画作,显现婚姻危机,结识达利;
1932—1945年 蜕变时期
1932年 创作《红色扶手椅中的女人》;
1933年 以雕塑家工作室为题,创作蚀版画
[1]1934年 创作以斗牛为题的作品;
1936年 西班牙内战暴发。认识多拉。玛尔,并创作《多拉·玛尔的肖像》;
1937年 创作完成《格尔尼卡》;
1942年 创作版画《大自然的故事》
1943年 邂逅22岁的弗朗索娃·吉洛;
1944年 加入法国***;
1945年 开始尝试石版画创作;
1946—1973年 田园时期
1947年 儿子克洛德降生。在陶艺家哈米耶工作室制陶,至1948年共作了2000件陶艺术品;
1948年 为世界和平会议作“和平之鸽“海报和《贡戈拉的二十首诗》;
1949年 创作《卡门》系列;
1950年 获列宁和平奖章;
1953年 在玛都拉陶艺工作坊邂逅杰奎琳·洛克;
1954年 开始创作德拉克罗瓦的“阿尔及利亚女人”变奏系列;
1956年 与克罗鲁佐共同拍摄**《神秘的毕加索》公映;
1957年 在纽约现代艺术馆举办“毕加索75岁纪念展”,创作版画《斗牛系列》;
1958年 毕加索为设在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总部大厦创作了壁画《伊卡洛斯的坠落》;
1959年 创作仿马奈《草地上的午餐》变奏系列;
1961年 与35岁的杰奎琳·洛克结婚,并庆祝毕加索80大寿;
1963年 绘制《画家与模特儿》;
1966年 巴黎大皇宫及小皇宫举办大型《毕加索回顾展》。创作《流沙系列》;
1968年 创作《塞莱斯蒂纳》和《可笑的男人》系列版画;
1970年 把西班牙家中保存的近2000件早期作品捐赠结巴塞罗纳毕加索美术馆:
1971年 巴黎国立现代艺术馆举办了《毕加索诞生90周年回顾展》;
1973年 92岁,4月8日逝世于坎城附近的幕瞻市。4月10日葬于佛文纳菊别墅花园里。
毕加索是位多产画家,据统计,他的作品总计近37000件,包括:油画1885幅,素描7089幅,版画20000幅,平版画6121幅。
毕加索的一生辉煌之至,他是有史以来第一个活着亲眼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收藏进卢浮宫的画家。在1999年12月法国一家报纸进行的一次民意调查中,他以40%的高票当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十位画家之首。对于作品,毕加索说:“我的每一幅画中都装有我的血,这就是我的画的含义。”全世界前10名最高拍卖价的画作里面,毕加索的作品就占据4幅。
毕加索一生中画法和风格几经变化。也许是对人世无常的敏感与早熟,加上家境不佳,毕加索早期的作品风格充满了早熟的忧郁,早期画近似表现派的主题。在求学期间,毕加索努力地研习学院派的技巧和传统的主题,而产生了象《第一次圣餐式》这样以宗教题材为描绘对象的作品。德加的柔和的色调,与罗特列克所追逐的上流社会的题材,也是毕加索早年学习的对象。在《嘉列特磨坊》、《喝苦艾酒的女人》等画作中,总看到用罗特列克手法经营着浮动的声光魅影,暧昧地流动着款款哀伤。毕加索十四岁那年与父母移居巴塞罗那,见识了当地的新艺术与思想。然而正当他跃跃欲试之际,却碰上当时西班牙殖民地战争失利。政治激烈的变动导致人民一幕幕悲惨的景象,身为重镇的巴塞罗那更是首当其冲。也许是这种兴奋与绝望的双重刺激,使得毕加索潜意识里孕育着蓝色时期的忧郁动力。
迁至巴黎的毕加索,既落魄又贫穷,住进了一处怪异而破旧的住所“洗衣船”,这里当时是一些流浪艺术家的聚会所。也正是在此时,芳华十七的奥丽薇在一个飘雨的日子,翩然走进了毕加索的生命中。于是爱情的滋润与甜美软化了他这颗本已对生命固执颓丧的心灵,笔下沉沦痛苦的蓝色,也开始有了跳跃的情绪。细细缓缓地燃烧掉旧有的悲伤,此时整个画风膨胀着幸福的温存与情感归属的喜悦。
玫瑰红时期的作品,人物表情虽依然冷漠,却已注重和谐的美感与细微人性的关注。整体除了色彩的丰富性外,已由先前蓝色时期那种无望的深渊中抽离。摒弃先前贫病交迫的悲哀、缺乏生命力的象征,取而代之的是对人生百态充满兴趣、关注及信心。在《穿衬衣的女子》中,一袭若隐若现的薄纱衬衣,轻柔地勾勒着自黑暗中涌现的侗体,坚定的延伸,流露出年轻女子的傲慢与自信。鬼魅般地流动着纤细隐约的美感。整体气氛的传达幽柔细致,使得神秘的躯体在氤氲中垂怜着病态美;拼贴艺术形成的主因,源于毕加索急欲突破空间的限制,而神来一笔的产物。实际上拼贴并非首创于毕加索,在19世纪的民俗工艺中就已经存在,但却是毕加索将之引至画面上,而脱离工艺的地位。首张拼贴作品《藤椅上的静物》与1913年的《吉他》,都是以拼贴手法实现立体主义的最佳诠释。
后期画注目于原始艺术,简化形象。1915-1920年,画风一度转入写实。1930年又明显的倾向于超现实主义。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毕加索作油画《格尔尼卡》抗议德、意法西斯对西班牙北部小镇格尔尼卡进行狂轰滥炸。这幅画是毕加索最著名的一幅以立体主义、现实主义和超现实主义手法相结合的抽象画,剧烈变形、扭曲和夸张的笔触以及几何彩块堆积、造型抽象,表现了痛苦、受难和兽性,表达了毕加索多种复杂的情感。晚期制作了大量的雕塑、版画和陶器等,亦有杰出的成就。毕加索从十九世纪末从事艺术活动,一直持续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毕加索是整个二十世纪最具有影响力的现代派画家。毕加索的作品对现代西方艺术流派有着很大的影响。
毕加索是个不断变化艺术手法的探求者,印象派、后期印象派、野兽的艺术手法都被他汲取改选为自己的风格。他的才能在于,他的各种变异风格中,都保持自己粗犷刚劲的个性,而且在各种手法的使用中,都能达到内部的统一与和谐。他有过登峰造极的境界,他的作品不论是陶瓷、版画、雕刻都如童稚般的游戏。在他一生中,从来没有特定的老师,也没有特定的子弟,但凡是在二十世纪活跃的画家,没有一个人能将毕加索打开的前进道路完全迂回而进。
1973年,他静静地离去了,走完了九十三岁的漫长生涯,如愿以偿地度过了一生。
《亚维农的少女》
这幅不可思议的巨幅油画,不仅标志着毕加索个人艺术历程中的重大转折,而且也是西方现代艺术史上的一次革命性突破,它引发了立体主义运动的诞生。《亚维农的少女》始作于1906年,至1907年完成,其间曾多次修改。画中五个裸女和一组静物,组成了富于形式意味的构图。这幅画的标题是由毕加索的朋友安德鲁·塞尔曼所加,据说毕加索本人对之并不喜欢。但不管怎样,这只不过是作品名称罢了。在现代艺术中,标题与作品的相关性越来越小,画家们常常有意识地不以标题来说明作品的内容。毕加索这幅《亚维农的少女》,想必亦是如此。该画原先的构思,是以性病的讽喻为题,取名《罪恶的报酬》,这在最初的草图上一目了然;草图上有一男子手捧骷髅,让人联想到一句西班牙古老的道德箴言:“凡事皆是虚空”。然而在此画正式的创作过程中,这些轶事的或寓意的细节,都被画家一一去除了。其最终的震撼力,并不是来自任何文学性的描述,而是来自它那绘画性语言的感人力量。
这幅画,可谓第一件立体主义的作品。画面左边的三个裸女形象,显然是古典型人体的生硬变形;而右边两个裸女那粗野、异常的面容及体态,则充满了原始艺术的野性特质。野兽派画家发现了非洲及大洋洲雕刻的原始魅力,并将它们介绍给毕加索。然而用原始艺术来摧毁古典审美的,是毕加索,而不是野兽派画家。在这幅画上,不仅是比例,就连人体有机的完整性和延续性,都遭到了否定。因而这幅画(正如一位评论家所述),“恰似一地打碎了的玻璃”。在这里,毕加索破坏了许多东西,可是,在这破坏的过程中他又获得了什么呢当我们从第一眼见到此画的震惊中恢复过来,便开始发现,那种破坏却是相当地井井有条:所有的东西,无论是形象还是背景,都被分解为带角的几何块面。我们注意到,这些碎块并不是扁平的,它们由于被衬上阴影而具有了某种三度空间的感觉。我们并不总能确定它们是凹进去还是凸出来;它们看起来有的象实体的块面,有的则象是透明体的碎片。这些非同寻常的块面,使画面具有了某种完整性与连续性。
从这幅画上,可看出一种在二维平面上表现三维空间的新手法,这种手法早在塞尚的画中就已采用了。我们看见,画面中央的两个形象脸部呈正面,但其鼻子却画成了侧面;左边形象侧面的头部,眼睛却是正面的。不同角度的视象被结合在同一个形象上。这种所谓“同时性视象”的语言,被更加明显地用在了画面右边那个蹲着的形象上。这个呈四分之三背面的形象,由于受到分解与拼接的处理,而脱离了脊柱的中轴。它的腿和臂均被拉长,暗示着向深处的延伸;而那头部也被拧了过来,直楞楞地对着观者。毕加索似乎是围着形象绕了180度之后,才将诸角度的视象综合为这一形象的。这种画法,彻底打破了自意大利文艺复兴之始的五百年来透视法则对画家的限制。
毕加索力求使画面保持平面的效果。虽然画上的诸多块面皆具有凹凸感,但它们并不凹得很深或凸很高。画面显示的空间其实非常浅,以致该画看起来好象表现的是一个浮雕的图像。画家有意地消除人物与背景间的距离,力图使画面的所有部分都在同一个面上显示。假如我们对右边背景的那些蓝色块面稍加注意,便可发现画家的匠心独具。蓝色,通常在视觉上具有后退的效果。毕加索为了消除这种效果,便将这些蓝色块勾上耀眼的白边,于是,它们看上去就拼命地向前凸现了。
实际上,《亚维农的少女》是一个独立的绘画结构,它并不关照外在的世界。它所关照的,是它自身的形、色构成的世界。它脱胎于塞尚那些描绘浴女的纪念碑式作品。它以某种不同于自然秩序的秩序,组建了一个纯绘画性的结构。
《卡思维勒像》
《卡思维勒像》,毕加索作,1910年,油画,100×615厘米,芝加哥,芝加哥艺术中心藏。
毕加索1909—1911年“分析立体主义”时期的绘画,进一步显示了对于客观再现的忽视。这一时期他笔下的物象,无论是静物、风景还是人物,都被彻底分解了,使观者对其不甚了了。虽然每幅画都有标题,但人们很难从中找到与标题有关的物象。那些被分解了的形体与背景相互交融,使整个画面布满以各种垂直、倾斜及水平的线所交织而成的形态各异的块面。在这种复杂的网络结构中,形象只是慢慢地浮现,可即刻间便又消解在纷繁的块面中。色彩的作用在这里已被降到最低程度。画上似乎仅有一些单调的黑、白、灰及棕色。实际上,画家所要表现的只是线与线、形与形所组成的结构,以及由这种结构所发射出的张力。
这幅《卡思维勒像》,清楚显示了毕加索是怎样将这种分析立体主义的绘画语言,用于某个具体人物形象的塑造的。令人费解的是,恰是在这种分解形象和舍弃色彩的极端抽象变形的描绘中,毕加索始终不肯放弃对于模特儿的参照。为了画这幅画,他让他的这位老朋友卡思维勒先生耐着性子摆好姿势,在他的面前端坐了有二十次。他不厌其烦地细心分解形体,从而获得一种似乎由层层交迭的透明色块所形成的画面结构。画中色彩仅有蓝色、赭色及灰紫色。色彩在这里只充当次要的角色。虽然在线条与块面的交错中,卡恩维勒先生形象的轮廊还能隐约显现,然而人们却难以判断其与真人的相似性。研究毕加索的最著名的专家罗兰·彭罗斯,在看了这幅画后,曾作过这样的评述:“每分出一个面来,就导致邻近部分又分出一个平面,这样不断向后移动,不断产生直接感受,这使人想起水面上的层层涟漪。视线在这些涟漪中游动,可以在这里和那里捕捉到一些标志,例如一个鼻子、两只眼睛、一些梳理得很整齐的头发、一条表链以及一双交叉的手。但是,当视线从这一点转向那一点时,它会不断地感到在一些表面上游来游去的乐趣,因为这些表面正以其貌相似而令人信服……看到这样的画面,就会产生想象;这种画面尽管模棱两可,却似乎是真的存在,而在这种新现实的匀称和谐生命的推动下,它会满心欢喜地作出自己的解释。”
《瓶子、玻璃杯和小提琴》
1890年—1892年,油画,45×57厘米,巴黎奥塞博物馆藏。
1912年起,毕加索转向其“综合立体主义”风格的绘画实验。他开始以拼贴的手法进行创作。这幅题为《瓶子、玻璃杯和小提琴》的作品,清楚地显示了这种新风格。
在这幅画上,我们可分辨出几个基于普通现实物象的图形:一个瓶子、一只玻璃杯和一把小提琴。它们都是以剪贴的报纸来表现的。在这里,画家所关注的焦点,其实仍然是基本形式的问题。
但是,这个问题此时却是以一种全新的态度来对待。在分析立体主义的作品中,物象被缩减到其基本原素,即被分解为许多的小块面。毕加索以这些块面为构成要素,在画中组建了物象与空间的新秩序。他通过并置和连接那些笔触短促而奔放的块面,获得一种明晰剔透的画面结构,反映了某种严格而理性的作画程序。而如今,在综合立体主义的作品上,他所采取的恰是正好相反的程序。他不再以现实物象为起点,将物象朝着基本原素去分解,而是以基本原素为起点,将基本的形状及块面转化为客观物象的图形。这就是说,他在表现出瓶子、杯子及提琴之前,就已经把一个抽象的画面结构,组织和安排妥当了。通过对涂绘及笔触的舍弃,他甚至获得一种更为客观的真实。他采用报纸、墙纸、木纹纸,以及其他类似的材料,拼贴出不同形状的块面。这些块面,一方面显示着画以外的那个世界,另一方面则以其有机的组合而显示出画的自身世界的统一性和独立性。难怪他的画商及好友卡恩维勒会如此地评价他:“即使没有摆弄画笔的本领,他也能搞出绝佳的作品。”在这幅拼贴的画上,左边的一块报纸表示一只瓶子,那块印有木纹的纸,则代表着一把提琴。而几根用木炭笔勾画的坚挺的线条,则使这种转换得以实现,并且将那些不相干的拼贴材料,纳入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中。
这种拼贴的艺术语言,可谓立体派绘画的主要标志。毕加索曾说:“即使从美学角度来说人们也可以偏爱立体主义。但纸粘贴才是我们发现的真正核心。”在这种拼贴语言的运用中,毕加索显然比别的立体派画家(如布拉克、格里斯等)更为大胆和富于幻想。别的画家在拼贴不同的纸片时,多少要顾及到是否符合现实逻辑的问题,他们总是把木纹纸限于表示木质的物品(如桌子、吉他)。而毕加索则全然摆脱这种约束。在他的画上,一张花纹墙纸可用来表现桌面,一张报纸也可剪贴成小提琴。毕加索曾在与弗朗索瓦·吉洛的交谈中,阐述了他对于拼贴的看法:
“使用纸粘贴的目的是在于指出,不同的物质都可以引入构图,并且在画面上成为和自然相匹敌的现实。我们试图摆脱透视法,并且找到迷魂术(trompe L'esprit)。报纸的碎片从不用来表示报纸,我们用它来刻画一只瓶子、一把琴或者一张面孔。我们从不根据素材的字面意义使用它,而是脱离它的习惯背景,以便在本源视觉形象和它那新的最后定义之间引起冲突。如果报纸碎片可以变成一只瓶子,这就促使人们思考报纸和瓶子的好处。物品被移位,进入了一个陌生的世界,一个格格不人的世界。我们就是要让人思考这种离奇性,因为我们意识到我们孤独地生活在一个很不使人放心的世界。”(弗朗索瓦·吉洛等《情侣笔下的毕加索》,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60页)
《格尔尼卡》
《格尔尼卡》,毕加索作,1937年,布面油画,305.5×782.3厘米,普拉多博物馆藏。
油画《格尔尼卡》,是毕加索作于30年代的一件具有重大影响及历史意义的杰作。此画是受西班牙共和国政府的委托,为1937年在巴黎举行的国际博览会西班牙馆而创作。画中表现的是1937年德国空军疯狂轰炸西班牙小城格尔尼卡的暴行。作为一个具有强烈正义感的艺术家,毕加索对于这一野蛮行径表现出无比的愤慨。他仅用了几个星期便完成这幅巨作,作为对法西斯兽行的遣责和抗议。
毕加索虽然热衷于前卫艺术创新,然而却并不放弃对现实的表现,他说:“我不是一个超现实主义者,我从来没有脱离过现实。我总是待在现实的真实情况之中。”这或许也是他选择画《格尔尼卡》的一个重要原因吧。然而他此画的对于现实的表现,却与传统现实主义的表现方法截然不同。他画中那种丰富的象征性,在普通现实主义的作品中是很难找到的。毕加索自己曾解释此画图像的象征含义,称公牛象征强暴,受伤的马象征受难的西班牙,闪亮的灯火象征光明与希望……。当然,画中也有许多现实情景的描绘。画的右边,一个妇女怀抱死去的婴儿仰天哭号,她的下方是一个手握鲜花与断剑张臂倒地的士兵。画的左边,一个惊慌失措的男人高举双手仰天尖叫,离他不远处,那个俯身奔逃的女子是那样地仓惶,以致她的后腿似乎跟不上而远远落在了身后。这一切,都是可怕的空炸中受难者的真实写照。
画中的诸多图像反映了画家对于传统绘画因素的吸收。那个怀抱死去孩子的母亲图像,似乎是源自哀悼基督的圣母像传统;手持油灯的女人,使人联想起自由女神像的造型;那个高举双手仰天惊呼的形象,与戈雅画中爱国者就义的身姿不无相似之处;而那个张臂倒地的士兵形象,则似乎与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某些战争画中的形象,有着姻亲关系。由此可以看出,毕加索不仅是一位富于叛逆精神的大胆创新者,同时也是一位尊崇和精通传统的艺术家。
乍看起来,这幅画在形象的组织及构图的安排上显得十分随意,我们甚至会觉得它有些杂乱。这似乎与轰炸时居民四散奔逃、惊恐万状的混乱气氛相一致。然而,当我们细察此画,却发现在这长条形的画面空间里,所有形体与图像的安排,都是经过了精细的构思与推敲,而有着严整统一的秩序。虽然诸多形象皆富于动感,可是它们的组构形式却明显流露出某种古典意味。我们看见,在画面正中央,不同的亮色图像互相交叠,构成了一个等腰三角形;三角形的中轴,恰好将整幅长条形画面均分为两个正方形。而画面左右两端的图像又是那样地相互平衡。可以说,这种所谓金字塔式的构图,与达芬奇(最后的晚餐)的构图,有着某种相似的特质。另外,全画从左至右可分为四段:第一段突出显示了公牛的形象;第二段强调受伤挣扎的马,其上方那盏耀眼的电灯看起来好似一只惊恐、孤独的眼睛;第三段,最显眼的是那个举着灯火从窗子里伸出头来的“自由女神”;而在第四段,那个双臂伸向天空的惊恐的男子形象,一下于就把我们的视线吸引,其绝望的姿态使人过目难忘。毕加索以这种精心组织的构图,将一个个充满动感与刺激的夸张变形的形象,表现得统一有序,既刻画出丰富多变的细节,又突出与强调了重点,显示出深厚的艺术功力。
在这里,毕加索仍然采用了剪贴画的艺术语言。不过,画中那种剪贴的视觉效果,并不是以真正的剪贴手段来达到的,而是通过手绘的方式表现出来。那一块叠着另一块的“剪贴”图形,仅限于黑、白、灰三色,从而有效地突出了画面的紧张与恐怖气氛。
毕加索的著名作品有《亚威农少女》、《卡思维勒像》、《格尔尼卡》、《和平鸽》、《戴贝雷帽、穿格子裙的女子》等。
毕加索的艺术生涯几乎贯穿其一生,作品风格丰富多样,后人用“毕加索永远是年轻的”的说法形容毕加索多变的艺术形式。
史学上不得不把他浩繁的作品分为不同的时期——早年的“蓝色时期”、“粉红色时期”、盛年的“黑人时期”、“分析和综合立体主义时期”(又称“立体主义时期”)、后来的“超现实主义时期”等等。
毕加索是位多产画家,据统计,他的作品总计近37000件,包括:油画1885幅,素描7089幅,版画20000幅,平版画6121幅。
扩展资料:
一、《亚威农少女》
《亚威农少女》是由西班牙画家巴勃罗·鲁伊斯·毕加索创作于1907年的一幅油画。现藏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这幅画画面上一共有5个少女,或坐或站,搔首弄姿,在她们的前面是一个小方凳,上面有几串葡萄。人物完全扭曲变形,难以辨认。
画面呈现出单一的平面性,没有一点立体透视的感觉。所有的背景和和人物形象都通过色彩完成,色彩运用得夸张而怪诞,对比突出而又有节制,给人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二、《卡思维勒像》
《卡思维勒像》是西班牙画家巴勃罗·鲁伊斯·毕加索创作于1910年的油画作品,清楚显示了毕加索是怎样将这种分析立体主义的绘画语言,用于某个具体人物形象的塑造的。
三、《格尔尼卡》
《格尔尼卡》是西班牙立体主义画家帕勃洛·鲁伊斯·毕加索于20世纪30年创作的一幅巨型油画,长776米,高349米,现收藏于马德里国家索菲亚王妃美术馆。
该画是以法西斯纳粹轰炸西班牙北部巴斯克的重镇格尔尼卡、暴杀害无辜的事件创作的一幅画,采用了写实的象征性手法和单纯的黑、白、灰三色营造出低沉悲凉的氛围,渲染了悲剧性色彩,表现了法西斯战争给人类的灾难。
四、《和平鸽》
有一天傍晚,鲁西恩在屋顶挥动红布招呼鸽子飞回来,德国警察竟将其推下屋顶,致使坠地死亡。德国兵又将一只叫“萧莱士”的鸽子掐死,用车拖走鲁西恩的尸体。
密许老大爷极端悲愤,请其邻居——绘画大师毕加索为鸽子“萧莱士”画了一幅像。1949年,毕加索将此画献给世界保卫和平大会。
五、《戴贝雷帽、穿格子裙的女子》
《戴贝雷帽、穿格子裙的女子》是毕加索的作品,于2018年1月30日至2月2日在香港展出。
2018年2月28日,作品以4980万英镑(约合人民币43亿元)成交价拍出。
参考资料:
亚威农少女
卡思维勒像
格尔尼卡
和平鸽
戴贝雷帽、穿格子裙的女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