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 乡愁是对家乡的感情和思念。对故土的眷恋是人类共同而永恒的情感。远离故乡的游子、漂泊者、流浪汉,移民,谁不思念自己的故土家乡?乡愁是文人墨客笔下的主题之一,它在余光中、北石和席慕蓉的诗里,在三毛的文章里,在钢琴王子理查德·克莱德曼的琴声里,也是**的名称。历代描述乡愁的佳句比比皆是,最经典的当属唐代诗人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余光中的《乡愁》诗歌全文
乡愁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诗歌评析
该诗情深意切,既渴望了祖国的统一,又将乡愁描写的淋漓尽致正像中国大地上许多江河都是黄河
《乡愁》与长江的支流一样,余光中虽然身居海岛,但是,作为一个挚爱祖国及其文化传统的中国诗人,他的乡愁诗从内在感情上继承了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民族感情传统,具有深厚的历史感与民族感,同时,台湾和大陆人为的长期隔绝、飘流到孤岛上去的千千万万人的思乡情怀,客观上具有以往任何时代的乡愁所不可比拟的特定的广阔内容。余光中作为一个离开大陆三十多年的当代诗人,他的作品也必然会烙上深刻的时代印记。《乡愁》一诗,侧重写个人在大陆的经历,那年少时的一枚邮票,那青年时的一张船票,甚至那未来的一方坟墓,都寄寓了诗人的也是万千海外游子的绵长乡关之思,而这一切在诗的结尾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有如百川奔向东海,有如千峰朝向泰山,诗人个人的悲欢与巨大的祖国之爱、民族之恋交融在一起,而诗人个人经历的倾诉,也因为结尾的感情的燃烧而更为撩人愁思了,正如诗人自己所说:“纵的历史感,横的地域感。纵横相交而成十字路口的现实感。”(《白玉苦瓜》序)这样,诗人的《乡愁》是我国民族传统的乡愁诗在新的时代和特殊的地理条件下的变奏,具有以往的乡愁诗所不可比拟的广度和深度。余光中先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热爱中国。礼赞“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他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
美点追踪
在意象的撷取和提炼上,这首诗具有单纯而丰富之美。乡愁,本来是大家所普遍体验却难以捕捉的情绪,如果找不到与之对应的独特的美的意象来表现,那将不是流于一般化的平庸,就是堕入抽象化的空泛。《乡愁》从广远的时空中提炼了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它们是单纯的,所谓单纯,绝不是简单,而是明朗、集中、强烈,没有旁逸斜出意多文乱的芜蔓之感;它们又是丰富的,所谓丰富,也绝不是堆砌,而是含蓄。有张力,能诱发读者多方面的联想。在意象的组合方面,《乡愁》以时间的发展来综合意象,可称为意象递进。“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呵”、“而现在”,这种表时间的时序像一条红线贯串全诗,概括了诗人漫长的生活历程和对祖国的绵绵怀念,前面三节诗如同汹涌而进的波涛,到最后轰然而汇成了全诗的九级浪。
《乡愁》的形式美也令人瞩目。它的形式美一表现为结构美,一表现为音乐美。
《乡愁》《乡愁》在结构上呈现出寓变化于传统的美。统一,就是相对地均衡、匀称;段式、句式比较整齐,段与段、句与句之间又比较和谐对称。变化,就是避免统一走向极端,而追逐那种活泼、流动而生机蓬勃之美。《乡愁》共四节。每节四行,节与节之间相当均衡对称,但是,诗人注意了长句与短句的变化调节,从而使诗的外形整齐中有参差之美。《乡愁》的音乐美,主要表现在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美的旋律,其中的“乡愁是——”与“在这头……在那(里)头”的四次重复,加之四段中“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在同一位置上的重叠词运用,使得全诗低回掩抑,如怨如诉。而“一枚”、“一张”、“一方”、“一湾”的数量词的运用,不仅表现了诗人的语言的功力,也加强了全诗的音韵之美。
《乡愁》,有如音乐中柔美而略带哀伤的“回忆曲”,是海外游子深情而美的恋歌。
写作背景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10岁的余光中随父母辗转于上海、重庆等地。
22岁那年,余光中随家人来到台湾,并考取了台湾大学外文系。
虽然专业是外文,余光中却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浓厚的兴趣。他在诗歌、散文、评论、翻译都有大量著述,而其中成就最杰出的,当属诗歌。人们评论,他的诗题材广泛,风格屡变,技巧多姿,融汇了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笔法。因此,他被誉为台湾现代派“十大诗人”之一。
1971年,20多年没有回过大陆的余光中思乡情切,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赋诗一首。写完后,诗人热泪盈眶,沉吟良久。这,就是后来被海外游子不断传唱的《乡愁》
作者简介
余光中,祖籍福建永春,1928年生于江苏南京,1947年入金陵大学外语系(后转入厦门大学),
《乡愁》1949年随父母迁香港,次年赴台,就读于台湾大学外文系。 1953年,与覃子豪、钟鼎文等共创“蓝星”诗社。后赴美进修,获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学位。返台后任诗大、政大、台大及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现任台 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余光中是个复杂而多变的诗人,他变化的轨迹基本上可以说是台湾整个 诗坛三十多年来的一个走向,即先西化后回归。在台湾早期的诗歌论战和70 年代中期的乡土文学论战中,余光中的诗论和作品都相当强烈地显示了主张 西化、无视读者和脱离现实的倾向。如他自己所述,“少年时代,笔尖所染,不是希顿克灵的余波,便是泰晤士的河水。所酿业无非一八四二年的葡萄酒。” 80年代后,他开始认识到自己民族居住的地方对创作的重要性,把诗笔“伸回那块大陆“,写了许多动情的乡愁诗,对乡土文学的态度也由反对变为亲 切,显示了由西方回归东方的明显轨迹,因而被台湾诗坛称为“回头浪子”。从诗歌艺术上看,余光中是个“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诗人“。他的作品风格极 不统一,一般来说,他的诗风是因题材而异的。表达意志和理想的诗,一般都显得壮阔铿锵,而描写乡愁和爱情的作品,一般都显得细腻而柔绵。著有诗集《舟子的悲歌》、《蓝色的羽毛》、《钟乳石》,《万圣节》、《白玉苦瓜》等十余种。
席慕容的《乡愁》诗歌全文
乡愁
《乡愁》
席慕蓉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诗歌赏析
对故土的眷恋可以说是人类共同而永恒的情感。远离故乡的游子、漂泊者、流浪汉,即使在耄耋之年,也希望能叶落归根。
席慕蓉将这份乡愁用简短的七行三节诗进行概括:第一节写乡音的清新缭绕,笛声“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试想一年四季又有几个晚上没有月光啊,这就隐隐喻出游子无时无刻不在怀恋故乡。第二节写乡情的怅惘,对故乡的怀念渐渐遥远,时间的推移摇落了故乡的轮廓,仅剩一种模糊不清的怅惘,如雾里别离,浓似血却又隔着一层迷蒙的云雾。用雾里的挥手别离来比喻对故乡的模糊而怅惘的印记,是用一种可观可感的具象来描述抽象的主观感受,可谓生动形象、贴切自然。第三层写乡愁的永恒。是从上两层的乡音缭绕和乡情缠绵过渡而来,这在形式上极具新颖意味。层次的渐递使主题由模糊逐渐鲜明。诗人用没有车轮的树永驻游子心中“永不老去”的形象比喻抒发了深似海洋的愁绪和怀恋、怅惘的情感。
情感抒发与意象选择的融合,使整首诗的意境深邃悠远。比喻的贴切自然、语言的朴素优美更使整首诗具有牧歌式的情调。
作者简介
席慕容(1943-),著名诗人、散文家、画家,祖籍内蒙古察哈尔盟明安旗。出版的诗集有《七里香》、
《乡愁》《无怨的青春》、《时光九篇》、《边缘光影》、《迷途诗册》、《我折叠着我的爱》等。新作《席慕容和她的内蒙古》用优美的文字和亲手拍摄的照片,记录了席慕容自1989年与"原乡"邂逅后,17年来追寻游牧文化的历程。
生于四川,幼年在香港度过,成长于台湾。于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毕业后,赴欧深造。一九九六年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
曾在国内外个展多次,曾获比利时皇家金牌奖、布鲁塞尔市政府金牌奖、欧洲美协两项铜牌奖、金鼎奖最佳作词及中兴文艺奖章新诗奖等。曾任台湾新竹师范学院教授多年,现为专业画家。
著作有诗集、散文集、画册及选本等五十余种,读者遍及海内外。近十年来,潜心探索蒙古文化,以原乡为创作主题。2002年受聘为内蒙古大学名誉教授。
三毛的《乡愁》全文
二十年前出国的时候,一个女友交在我手中三只扎成一团的牛铃。在那个时代里,
《乡愁》没有什么人看重乡土的东西。还记得,当年的台北也没有成衣卖。要衣服穿,就得去洋裁店。拿着剪好的料子,坐在小板凳上翻那一本本美国杂志,看中了的款式,就请裁缝给做,而纽扣,也得自己去城里配。那是一个相当崇洋的时代,也因为,那时台湾有的东西不多。当我接过照片左方的那一串牛铃时,问女友哪里弄来的,她说是乡下拿来的东西,要我带着它走。摇摇那串铃,它们响得并不清脆,好似有什么东西卡在喉咙里似的,一碰它们,就咯咯的响上那么一会儿。
将这串东西当成了一把故乡的泥土,它也许不够芳香也不够肥沃,可是有,总比没有好。就把它带了许多年,搁在箱子里,没怎么特别理会它。
等我到了沙漠的时候,丈夫发觉了这串铃,拿在手中把玩了很久,我看他好似很喜欢这串东西的造形,将这三个铃,穿在钥匙圈上,从此一直跟住了他。
以后我们家中有过风铃和竹条铃,都只挂了一阵就取下来了。居住的地区一向风大,那些铃啊,不停的乱响,听着只觉吵闹不如没风的地方,偶尔有风吹来,细细碎碎的洒下一些音符,那种偶尔才得的喜悦,是不同凡响的。
以后又买过成串成串的西班牙铃铛它们发出的声音更不好,比咳嗽还要难听,就只有挂着当装饰,并不去听它们。一次我们住在西非奈及利亚,在那物质上吃苦,精神上亦极苦的日子里,简直找不到任何使人快乐的力量。当时,丈夫日也做、夜也做,公司偏偏赖帐不给,我看在眼里心疼极了,心疼丈夫,反面歇斯底里的找他吵架。那一阵,两个人吵了又好,好了又吵,最后常常抱头痛哭,不知前途在哪里,而经济情况一日坏似一日,那个该下地狱去的公司,就是硬吃人薪水还扣了护照。
这个故事,写在一篇叫做《五月花》的中篇小说中去,好像集在《温柔的夜》这本书里,在此不再重复了。就在那样沮丧的心情下,有一天丈夫回来,给了我照片右方那两只好似长着爪子一样的铃。我坐在帐子里,接过这双铃,也不想去摇它们,只是漠漠然。
丈夫对我说:“听听它们有多好,你听——。”接着他把铃铛轻轻一摇。那一声微小的铃声,好似一阵微风细雨吹拂过干裂的大地,一丝又一丝余音,绕着心房打转。方要没了,丈夫又轻轻一晃,那是今生没有听过的一种清脆入谷的神音,听着、听着,心里积压了很久的郁闷这才变做一片湖水,将胸口那堵住的墙给化了。
这两只铃铛,是丈夫在工地里向一个奈及利亚工人换来的,用一把牛骨柄的刀。
丈夫没有什么东西,除了那把不离身的刀子。唯一心爱的宝贝,为了使妻子快乐,换取了那副铃。那是一把好刀,那是两只天下最神秘的铜铃。
有一年,我回台湾来教书,一个学生拿了一大把铜铃来叫我挑。我微笑着一个一个试,最后挑了一只相当不错的。之后,把那两只奈及利亚的铜铃和这一只中国铃,用红线穿在一起。每当深夜回家的时候,门一开就会轻轻碰到它们。我的家,虽然归去时没有灯火迎接,却有了声音,而那声音里,唱的是:“我爱着你。”
至于左边那一串被女友当成乡愁给我的三个铜铃,而今的土产、礼品店,正有大批新新的在卖。而我的乡愁,经过了万水千山之后,却觉得,它们来自四面八方,那份沧桑,能不能只用这片脚踏的泥土就可以弥补,倒是一个大大的问号了。
**《乡愁》影片简介
原名 :Nostalghia
《乡愁》
又名:乡愁 / 怀乡 / Nostalgiya
导演: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Andrei Tarkovsky)
主演:Oleg Yankovsky / Erland Josephson / Domiziana Giordano
上映年度:1983
语言:意大利语 / 俄语
制片国家/地区:法国 / 意大利 / 前苏联
剧情简介
一位俄罗斯作家Andrei Gortchakov(Oleg Yankovsky),与他美丽的女翻译Eugenia〔Domiziana Giordano〕去往意大利进行语言研究,他们在路上的经历:一个乡村教堂,女人们在圣母玛利亚像前祈祷;一个天然温泉,村民每天沐浴其中,以求恢复青春;一个名叫Domenico〔ErlandJosephson〕的古怪老人在一次天启式的错觉下将他的家人囚禁了七年。
Domenico被村民认为精神失常,曾试图擎一支点燃的蜡烛渡过温泉,作为赎罪计划的一部分,但无法完成,他请求Andrei替他完成这一项表面上无害的任务,Andrei非常不情愿答应他这不合逻辑的请求,但被支离破碎的前兆激起了兴趣,因此没有拒绝他。他拒绝了性感的Eugenia,她不可避免地离开了他。他使自己沉浸于超越现实的孤独和模糊的会话中。在青葱的意大利风景和俄罗斯乡下沉默色调间的色彩转换,揭示了他的乡愁,揭示了他对一直躲避他的精神之光的普遍深入的渴念。他与家人分离,远离祖国,如今孤身一人,开始执行这一存在主义的任务...
名曲《乡愁》《乡愁》同时也是钢琴王子理查德·克莱德曼的一首名曲
链接:http://www56com/w80/play_album-aid-1431634_vid-MTI5MTczMTEhtml
有关乡愁的诗句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2.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悲歌》
3.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5.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度大庾岭》
6.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唐王维《杂诗三首》
7.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8.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宋李清照《菩萨蛮》
9.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0.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11.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唐司空图《漫书五首》
12.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唐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13.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14.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15.悲莫悲兮生别离——战国楚屈原《九歌少司命》
16.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17.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薛道衡《人日思归》
是不是《U型转弯》
如果不是的话就当是推荐给你的啦
浪荡子鲍比不知如何总是霉运缠身:先是欠下巨额赌债,被债主派手下围攻,并将其手指砍下。紧跟着在他身带巨款前往拉斯维加斯还债时,半途车坏,滞留在一个荒僻小镇上。岂知一系列怪事接踵而至:先是碰到了一个疯狂而蛮横的修车工戴尔,强行扣下了他的车,随后又在商店被劫,之后便在小酒店里被一莫名其妙的青年男子纠缠,声称鲍对其女友图谋不轨,二人大打出手……就在此时,鲍比邂逅了这个神秘小镇中最神秘的美女格雷斯。正当二人纠缠在一起时被格雷斯的丈夫杰克撞见。出乎意料的是,杰克竟掏钱雇鲍比把不忠的妻子杀掉!窘迫的鲍比面对金钱决定接下这个工作。就在他准备下手时,格雷斯提出反计,让鲍比杀掉杰克,然后带着财产与她远走高飞。于是二人进行了周密的谋划。在行动的过程中,虽然遇到许多波折,但最终凶狠的杰克还是死在了二人手里。然而这远非故事的结局:鲍比和格雷斯准备出逃时,警察追来。原来格雷斯与这位警察也有染。同时,鲍得知了一个惊人的内幕:死去的杰克并非格雷斯的丈夫,而是她的父亲!这共同出逃的两人各怀心思,对对方充满疑惧,终于反目相残,格雷斯躺在山谷中永远闭上了她美丽的双眼。看来鲍比终于可以带着巨款远走高飞了,然而此时他发现,拜疯狂修车工戴尔所赐,汽车的散热器又一次爆了——鲍比孤身一人困在这条U形道上,进退不得
如果不是《U形转弯》你看看是不是《黑暗乡村》
一对新婚夫妇去度蜜月,为了走近路,他们走到了沙漠里。女主角激情之后,打开车灯,突然一个出了车祸,浑身是血的人出现在他们的面前。男主角猛打方向避开后,他们救了这个人,然而令人惊奇的是这个人却知道男主角的名字。继续前行,过了不久,他们发现是条死路。然后又往回走继续寻找出口,(回去的路上却没有出车祸的车??)当他们快要找到出口的时候,那个浑身是血的人却说道:“唯一的出路。”然后拿起领带勒住男主角的脖子,一番挣扎后,男主角杀了那个浑身是血的人。由于没人能证明男主角是正当防卫,只会被认定为凶杀。夫妇最终决定只能悄悄掩埋这个浑身是血的人的尸体。掩埋完尸体,他们一路开车发现个休息区,夫妇为了清除身上的血迹,进到休息区。这时候,男主角发现自己把刻有自己名字的手表丢在掩埋地。男主角要求女主角一起回去找手表,女主角却不想去,为此他们起了争执,女主角觉得人是男主角杀的她没必要和男主角一起承受,要分道扬镳,各自走各自的路。男主角说道“好吧,顺带去警局报案。”后来男主角妥协了,他们和好了,男主角把女主角留在休息区去找手表,当他到掩埋地时候发现,墓地是空的,这时候休息区传了几声枪声。男主角赶紧开车回到休息区,却发现没有找个女主角。这时候,在休息区的公告板上看到寻人启事,镜头一晃而过,大家自己看可以发现一对夫妇的照片(是女主角和男主角)。后来,男主角发现弹壳,顺着痕迹找到一个土堆。男主角一阵狂挖,露出一个女人的手,男主角吓了一跳,但是仔细看下戒指不是他老婆的。男主角暗想他老婆可能遇害,于是什么也顾不了急忙开车,去寻求帮助。一路狂飙,差点和一个警车相撞。然后一阵询问之后,警察载着他去休息区找他老婆。路上,警察说道这区域被称为垃圾场,因为这里有好多被谋杀的人,妓女赌徒、以及 到这里骗财杀人的人。然后,警察接到同事消息,说找个了女主角。于是开车就去了现场。犯罪现场好多警察。这时男主角发现犯罪现场的死者是他妻子,并且在那里找到了他刻有名字的手表。男主角顿时明白自己已经无法还自己清白,只有逃跑,开车逃跑中。翻车了,浑身是血,然后正在这时对面开来一辆车,一对夫妇惊慌之下,救了他。这时男主角明白这是一个无限循环的噩梦,其实浑身是血的人就是男主角,他意识到,只有杀死一开始的自己才能结束一切。
日柱算命论一生吉凶:
《丁未冠带》寅卯空亡
★早年辛苦,中年注定发达;职业以公、教、金融、法律论吉。
★为人俊杰敏灵,做事努力尽职,有人情味,聪敏有才华;注意!不要太自命清高,致令人难以相处。
★一生须防情事相伤,为情多苦,多为异性而破耗、损财;情海生波,婚缘变化很大,离合难定,为情多苦。
★行事阴阳颠倒,多有事成反败之虞。
★家庭安和,子女多见优秀。
★女命:喜好打扮,有金钱观念。能得良缘,是一个贤妻良母,贤内助也;但须防先生在外有桃花艳事。特别注意!先生恐怕事故发生,中年要防寡宿凶兆。
★男命:多见工作常换。
★女命:大多端庄,能得良缘;事职宜律师、会计、公教。
日柱算命论心性:
敦厚朴实,重信守义,但任性逞强,防止受骗,有时缺乏耐力,办事易半途而废。专劲不够。
生辰八字日柱算命:
[丁未][中等]得库通根,坐下食神旺,主人漂亮,但好吃,女命贤惠。
日柱论命个性分析:
喜怒无常,口舌能言,名利不缺,骨肉疏远,子息迟到;衣禄丰足;女人有旺运,勤俭能兴家。
八字日柱性格分析:
丁字在字典中仅次于一,排在第二位,拥有特异的地位。史记、律书中记载“丁者,言万物之丁壮也”。它就像树顶上枝叶茂盛的状态。
古时到达征兵年龄的人称作壮丁,也有丁年的说法,意指男子成丁之年(二十岁),汉书、严安傅中载有“丁男被甲,丁女转轮,苦不聊生”,丁女也指成年的女子。这种旺盛的力量也是来自火性。
丙丁虽同属火,但丙像太阳,而丁则像夜空中闪烁的星星,或者可说火之兄是熔炉中卷成漩涡的火花,而火之弟则是祭坛上的烛火。因此丁的性格是属干脆、内藏热情型。头脑转的快,极富进取精神,是个几近狡猾很会钻营的人。然而丁的人偶而会无法克制内在的激烈与表面的温和所引起的冲突。由于长久被他人评定为“温和的人”,自己也尽量扮演这个角色,但某个时候会突然暴露自己的冲动。
丁未日生的人在丁中具有特别开放的性格,他会把心中所想的话直言不讳的侃侃道出,就算如此,他仍能因守强的运势,是个安心的人,有嗜酒的倾向。
八字日柱算命爱情:
这种类型的男性会使恋情持久,他不象丙以瞬间的爆发力来决定恋爱的胜负,一旦他对某一个女性萌生恋情,就会像炭火般,自内心持续热力,火苗很难消失,他的恋情也不是以肉欲为起点,而是着重于和对方心灵相通的喜悦,就算是个短短的约会,如果能眉目传情即以心满意足。
丁日生的男性相信一种神秘的缘份,十分重视彼此的邂逅,象在无意中进入的咖啡厅中巧遇女服务生,他也会有命中注定的感觉,此外会深受占星术书中的暗示所影响,这些特征都与动物性的本能相结合。
八字日柱测事业:
丁字有“烛灯”的暗示,烛火摇摇曳曳,虽然火光不大,却都是由内心发出,因此这类人多选择宗教、信仰等职业,进而在婚丧喜庆或福利事业界活跃,即使自己的职业与福利无关,也会花很多时间从事义工活动。
火属艺术或学术文化的性质,因此丁的人很自然的会朝音乐、绘画、书法、花道、茶道等方向发展,如果广义的诠译艺术活动,**界也可包括在内,世界级导演黑泽明就能把这种特性发扬光大,此外,丁的人也可考虑乐器、唱片、玩具、模型、玩偶等与趣味娱乐用品相关的事业。
火的人擅长艺术或娱乐事业,但丙多是活跃于表面的艺人,而丁则适合从事幕后工作,如成为经纪人或制作人,尤其以庚年生的人最适合当协助性的经纪人,因他不会被对方或工作引入歧途,而能冷静的处理事务。
八字日柱财运分析:
丁的人拥有一颗超越金钱的心,由于不善计较得失,反而会因金钱之事伤害周围的人。他人认为十分庞大的金额,在丁的人眼中根本不当回事,就算向人借来暂用,也会因忘记归还而造成他人的困扰。
不过也有完全相反的例外出现,他们会对金钱十分执着,由于丁天性淡泊金钱,所以尽管执着,也还算不上是个吝啬鬼。但他们往往以“金钱不是万能”为理由,善于计算到了接近失礼的地步。
八字日柱健康解析:
丁日生的人虽没有旺盛的生命,但因拥有稳重的长处,会自己照料生活,所以反而多是健康的人。这型人擅长于击退轻症小病,有心脏病的暗示,特别是狭心症或心脏瓣膜症。此外,也须注意肺炎、肋膜炎。
巴勃罗·鲁伊斯·毕加索(1881-1973年)出生在西班牙南部港口城市马拉加,父亲是位美术教师,曾做过美术馆长。14岁的毕加索考入父亲任教的巴塞罗那美术学校高级班,16岁毕业时画的《探望病人》一画参加全国美展,具有相当写实的造型水平。以后又考取了马德里费尔南多皇家美术学院。但他更喜欢的是在美术馆和街头自由吸取艺术营养。
毕加索一生中画法和风格可以分为几个时期:第一时期是:"蓝色时期";第二时期是:"玫瑰红时期";第三时期是: "黑人时期";第四时期是:"立体主义时期",分成分解和综合两种形式;第五时期是:"古典主义时期";第六时期是:"超现实主义时期";最后是"抽象主义时期"
9岁的毕加索来到巴黎,由于贫穷总生活在社会底层,这时他画了一些穷愁潦倒的友人题材的油画,画面充满着一层阴冷的蓝色调,这便是他的“蓝色时期”。1904年4月定居巴黎贫民区,过着自由浪漫的生活,这时画了许多流浪艺人生活题材的画,色调出现温暖的粉红色,这就是他的“玫瑰红时期”。尔后由于受到塞尚艺术的影响,在塞尚的基础上对绘画结构进行探讨研究,作品显示出几何化倾向,开始将形象分解成各个平面,并重新予以组合,于1907年创造出划时代的作品《阿维尼翁少女》,从此他进入分析立体主义研究和创作时期。不久他又采用拼贴技巧创作,标志着他的分析立体主义的结束,逐渐走向“综合立体主义”。
32岁之后的毕加索绘画的主要趋势是丰富的造型手段,即空间、色彩与线的运用,它们又使人想起塞尚。从此以后毕加索进入一个又一个不安分的探索时期,他的作品和他的生活一样没有丝毫的统一,连续和稳定。他没有固定的主意,而且花样繁多,激昂或狂躁,可亲可憎,诚挚或装假,让人喜欢又招人讨厌,变化无常不可捉摸,但他永远忠于的是——自由。世界上从来没有一位画家像毕加索那样以惊人的坦诚之心和天真无邪的创造力,以完全彻底的自由任意重造世界,随心所欲地行使他的威力,他不要规定,不要偏见,什么都不要,又什么都想要去创造,他在艺术历程上没有规律可循,他从自然主义到表现主义,从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然后又回到现实主义。从具象到抽象,来来去去,他反对一切束缚和宇宙间所有神圣的看法,只有绝对自由才适合他。
在他一生中,从来没有特定的老师,也没有特定的子弟,但凡是在二十世纪活跃的画家,没有一个人能将毕加索打开的前进道路完全迂回而过他说过:"当我们以忘我的精神去工作时,有时我们所作的事会自动地倾向我们不必过分烦恼各种事情,因为它会很自然或偶然地来到你身边,我想死也会相同吧!"
1973年他静静地离去,走完九十一岁的漫长生涯,他如愿以偿地度过了一生。
毕加索年表
1881—1900年 童年时期
1881年 10月25日毕加索出生于西班牙南部的马拉加;
1889年 完成第一件油画作品《斗牛士》;
1895年 进入巴塞罗那的隆哈美术学校;
1897年 进入马德里的皇家圣费南多美术学院就读,油画作品《科学与慈善》获马德里全国美展荣誉奖,后来又在马拉加得到金牌奖;
1900—1903年 蓝色时期
1902年 完成“蓝色自画像”;
1903年 完成《人生》,以浓郁的蓝色调表示贫老与孤独的苦难;
1904—1906年 玫瑰时期
1904年 开始定居巴黎的“洗衣船”,玫瑰时期开始。邂逅费尔南德·奥利维叶,并同居:
1905年 创作《拿烟斗的男孩》并被慈善家约翰·海惠特尼女士以3万美元重金购得;
1906年 结识野兽派大师马蒂斯,为美国作家兼收藏家菖楚·斯坦因画像,《斯坦因画像》是毕加索从“玫瑰时期”跃入“立体主义”的跳板;
1907—1916年 立体主义时期
1907年 结识布拉克,开始立体派风格创作,创作《亚威农少女》;
1909年 解析立体派开始;创作《费尔南德头像》;
1917—1924年 古典时期
1917年 在意大利邂逅舞者欧嘉·科克洛娃,创作《欧嘉的肖像》;
1918年 与欧嘉结婚,与马蒂斯举行联展;
1920年 手工彩绘珂罗版《三角帽》;
1922年 创作《海边奔跑的两个女人》;
1925—1932年 超现实主义时期
1927年 邂逅年仅17岁的玛丽·德蕾莎·沃尔持,成为毕加索的模特。并生下女儿马姬;
1929年 与雕塑家贡萨列斯一起创作雕塑和铁线结构成。作系列以女人头像为题的攻击性画作,显现婚姻危机,结识达利;
1932—1945年 蜕变时期
1932年 创作《红色扶手椅中的女人》;
1933年 以雕塑家工作室为题,创作蚀版画
1934年 创作以斗牛为题的作品;
1936年 西班牙内战暴发。认识多拉。玛尔,并创作《多拉·玛尔的肖像》;
1937年 创作完成《格尔尼卡》;
1942年 创作版画《大自然的故事》
1943年 邂逅22岁的弗朗索娃·吉洛;
1944年 加入法国***;
1945年 开始尝试石版画创作;
1946—1973年 田园时期
1947年 儿子克洛德降生。在陶艺家哈米耶工作室制陶,至1948年共作了2000件陶艺术品;
1948年 为世界和平会议作“和平之鸽“海报和《贡戈拉的二十首诗》;
1949年 创作《卡门》系列;
1950年 获列宁和平奖章;
1953年 在玛都拉陶艺工作坊邂逅杰奎琳·洛克;
1954年 开始创作德拉克罗瓦的“阿尔及利亚女人”变奏系列;
1956年 与克罗鲁佐共同拍摄**《神秘的毕加索》公映;
1957年 在纽约现代艺术馆举办“毕加索75岁纪念展”,创作版画《斗牛系列》;
1958年 毕加索为设在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总部大厦创作了壁画《伊卡洛斯的坠落》;
1959年 创作仿马奈《草地上的午餐》变奏系列;
1961年 与35岁的杰奎琳·洛克结婚,并庆祝毕加索80大寿;
1963年 绘制《画家与模特儿》;
1966年 巴黎大皇宫及小皇宫举办大型《毕加索回顾展》。创作《流沙系列》;
1968年 创作《塞莱斯蒂纳》和《可笑的男人》系列版画;
1970年 把西班牙家中保存的近2000件早期作品捐赠结巴塞罗纳毕加索美术馆:
1971年 巴黎国立现代艺术馆举办了《毕加索诞生90同年回顾展》;
1973年 92岁,4月8日逝世于坎城附近的幕瞻市。4月10日葬于佛文纳菊别墅花园里。
毕加索作品
毕加索(Pablo Picasso,1881—1973),是二十世纪西方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他一生留下了数量惊人的作品,风格丰富多变,充满非凡的创造性。毕加索生于西班牙的马拉加,后来长期定居法国。他的父亲是一位艺术教师。他自幼喜爱艺术,15岁时以优异成绩进入巴塞罗那美术学校,后来转入马德里圣费尔南多美术学院。他于1900年来到法国巴黎,开始以极大的同情心描绘穷人的生活。此时,他的作品充满悲剧性。瘦削的形象和冷灰的蓝色调,使他的画上充满孤独和绝望、灾难与不幸的感觉。人们把这一时期称为其创作的“蓝色时期”(1900—1904年)。1904—1906年是毕加索创作生涯的“粉红色时期”。他这一时期的作品以描绘马戏团人物为主,形象虽然忧郁,却并不孤寂。1906年毕加索受到非洲原始雕刻和塞尚绘画影响,而转向一种新画风的探索。于是,他画出了那幅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名杰作——《亚维农的少女》。
《亚维农的少女》
这幅不可思议的巨幅油画,不仅标志着毕加索个人艺术历程中的重大转折,而且也是西方现代艺术史上的一次革命性突破,它引发了立体主义运动的诞生。《亚维农的少女》始作于1906年,至1907年完成,其间曾多次修改。画中五个裸女和一组静物,组成了富于形式意味的构图。这幅画的标题是由毕加索的朋友安德鲁·塞尔曼所加,据说毕加索本人对之并不喜欢。但不管怎样,这只不过是作品名称罢了。在现代艺术中,标题与作品的相关性越来越小,画家们常常有意识地不以标题来说明作品的内容。毕加索这幅《亚维农的少女》,想必亦是如此。该画原先的构思,是以性病的讽喻为题,取名《罪恶的报酬》,这在最初的草图上一目了然;草图上有一男子手捧骷髅,让人联想到一句西班牙古老的道德箴言:“凡事皆是虚空”。然而在此画正式的创作过程中,这些轶事的或寓意的细节,都被画家一一去除了。其最终的震撼力,并不是来自任何文学性的描述,而是来自它那绘画性语言的感人力量。
这幅画,可谓第一件立体主义的作品。画面左边的三个裸女形象,显然是古典型人体的生硬变形;而右边两个裸女那粗野、异常的面容及体态,则充满了原始艺术的野性特质。野兽派画家发现了非洲及大洋洲雕刻的原始魅力,并将它们介绍给毕加索。然而用原始艺术来摧毁古典审美的,是毕加索,而不是野兽派画家。在这幅画上,不仅是比例,就连人体有机的完整性和延续性,都遭到了否定。因而这幅画(正如一位评论家所述),“恰似一地打碎了的玻璃”。在这里,毕加索破坏了许多东西,可是,在这破坏的过程中他又获得了什么呢当我们从第一眼见到此画的震惊中恢复过来,便开始发现,那种破坏却是相当地井井有条:所有的东西,无论是形象还是背景,都被分解为带角的几何块面。我们注意到,这些碎块并不是扁平的,它们由于被衬上阴影而具有了某种三度空间的感觉。我们并不总能确定它们是凹进去还是凸出来;它们看起来有的象实体的块面,有的则象是透明体的碎片。这些非同寻常的块面,使画面具有了某种完整性与连续性。
从这幅画上,可看出一种在二维平面上表现三维空间的新手法,这种手法早在塞尚的画中就已采用了。我们看见,画面中央的两个形象脸部呈正面,但其鼻子却画成了侧面;左边形象侧面的头部,眼睛却是正面的。不同角度的视象被结合在同一个形象上。这种所谓“同时性视象”的语言,被更加明显地用在了画面右边那个蹲着的形象上。这个呈四分之三背面的形象,由于受到分解与拼接的处理,而脱离了脊柱的中轴。它的腿和臂均被拉长,暗示着向深处的延伸;而那头部也被拧了过来,直楞楞地对着观者。毕加索似乎是围着形象绕了180度之后,才将诸角度的视象综合为这一形象的。这种画法,彻底打破了自意大利文艺复兴之始的五百年来透视法则对画家的限制。
毕加索力求使画面保持平面的效果。虽然画上的诸多块面皆具有凹凸感,但它们并不凹得很深或凸很高。画面显示的空间其实非常浅,以致该画看起来好象表现的是一个浮雕的图像。画家有意地消除人物与背景间的距离,力图使画面的所有部分都在同一个面上显示。假如我们对右边背景的那些蓝色块面稍加注意,便可发现画家的匠心独具。蓝色,通常在视觉上具有后退的效果。毕加索为了消除这种效果,便将这些蓝色块勾上耀眼的白边,于是,它们看上去就拼命地向前凸现了。
实际上,《亚维农的少女》是一个独立的绘画结构,它并不关照外在的世界。它所关照的,是它自身的形、色构成的世界。它脱胎于塞尚那些描绘浴女的纪念碑式作品。它以某种不同于自然秩序的秩序,组建了一个纯绘画性的结构。
《卡思维勒像》
《卡思维勒像》,毕加索作,1910年,油画,100×615厘米,芝加哥,芝加哥艺术中心藏。
毕加索1909—1911年“分析立体主义”时期的绘画,进一步显示了对于客观再现的忽视。这一时期他笔下的物象,无论是静物、风景还是人物,都被彻底分解了,使观者对其不甚了了。虽然每幅画都有标题,但人们很难从中找到与标题有关的物象。那些被分解了的形体与背景相互交融,使整个画面布满以各种垂直、倾斜及水平的线所交织而成的形态各异的块面。在这种复杂的网络结构中,形象只是慢慢地浮现,可即刻间便又消解在纷繁的块面中。色彩的作用在这里已被降到最低程度。画上似乎仅有一些单调的黑、白、灰及棕色。实际上,画家所要表现的只是线与线、形与形所组成的结构,以及由这种结构所发射出的张力。
这幅《卡思维勒像》,清楚显示了毕加索是怎样将这种分析立体主义的绘画语言,用于某个具体人物形象的塑造的。令人费解的是,恰是在这种分解形象和舍弃色彩的极端抽象变形的描绘中,毕加索始终不肯放弃对于模特儿的参照。为了画这幅画,他让他的这位老朋友卡思维勒先生耐着性子摆好姿势,在他的面前端坐了有二十次。他不厌其烦地细心分解形体,从而获得一种似乎由层层交迭的透明色块所形成的画面结构。画中色彩仅有蓝色、赭色及灰紫色。色彩在这里只充当次要的角色。虽然在线条与块面的交错中,卡恩维勒先生形象的轮廊还能隐约显现,然而人们却难以判断其与真人的相似性。研究毕加索的最著名的专家罗兰·彭罗斯,在看了这幅画后,曾作过这样的评述:“每分出一个面来,就导致邻近部分又分出一个平面,这样不断向后移动,不断产生直接感受,这使人想起水面上的层层涟漪。视线在这些涟漪中游动,可以在这里和那里捕捉到一些标志,例如一个鼻子、两只眼睛、一些梳理得很整齐的头发、一条表链以及一双交叉的手。但是,当视线从这一点转向那一点时,它会不断地感到在一些表面上游来游去的乐趣,因为这些表面正以其貌相似而令人信服……看到这样的画面,就会产生想象;这种画面尽管模棱两可,却似乎是真的存在,而在这种新现实的匀称和谐生命的推动下,它会满心欢喜地作出自己的解释。”
《瓶子、玻璃杯和小提琴》
1890年—1892年,油画,45×57厘米,巴黎奥塞博物馆藏。
1912年起,毕加索转向其“综合立体主义”风格的绘画实验。他开始以拼贴的手法进行创作。这幅题为《瓶子、玻璃杯和小提琴》的作品,清楚地显示了这种新风格。
在这幅画上,我们可分辨出几个基于普通现实物象的图形:一个瓶子、一只玻璃杯和一把小提琴。它们都是以剪贴的报纸来表现的。在这里,画家所关注的焦点,其实仍然是基本形式的问题。
但是,这个问题此时却是以一种全新的态度来对待。在分析立体主义的作品中,物象被缩减到其基本原素,即被分解为许多的小块面。毕加索以这些块面为构成要素,在画中组建了物象与空间的新秩序。他通过并置和连接那些笔触短促而奔放的块面,获得一种明晰剔透的画面结构,反映了某种严格而理性的作画程序。而如今,在综合立体主义的作品上,他所采取的恰是正好相反的程序。他不再以现实物象为起点,将物象朝着基本原素去分解,而是以基本原素为起点,将基本的形状及块面转化为客观物象的图形。这就是说,他在表现出瓶子、杯子及提琴之前,就已经把一个抽象的画面结构,组织和安排妥当了。通过对涂绘及笔触的舍弃,他甚至获得一种更为客观的真实。他采用报纸、墙纸、木纹纸,以及其他类似的材料,拼贴出不同形状的块面。这些块面,一方面显示着画以外的那个世界,另一方面则以其有机的组合而显示出画的自身世界的统一性和独立性。难怪他的画商及好友卡恩维勒会如此地评价他:“即使没有摆弄画笔的本领,他也能搞出绝佳的作品。”在这幅拼贴的画上,左边的一块报纸表示一只瓶子,那块印有木纹的纸,则代表着一把提琴。而几根用木炭笔勾画的坚挺的线条,则使这种转换得以实现,并且将那些不相干的拼贴材料,纳入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中。
这种拼贴的艺术语言,可谓立体派绘画的主要标志。毕加索曾说:“即使从美学角度来说人们也可以偏爱立体主义。但纸粘贴才是我们发现的真正核心。”在这种拼贴语言的运用中,毕加索显然比别的立体派画家(如布拉克、格里斯等)更为大胆和富于幻想。别的画家在拼贴不同的纸片时,多少要顾及到是否符合现实逻辑的问题,他们总是把木纹纸限于表示木质的物品(如桌子、吉他)。而毕加索则全然摆脱这种约束。在他的画上,一张花纹墙纸可用来表现桌面,一张报纸也可剪贴成小提琴。毕加索曾在与弗朗索瓦·吉洛的交谈中,阐述了他对于拼贴的看法:
“使用纸粘贴的目的是在于指出,不同的物质都可以引入构图,并且在画面上成为和自然相匹敌的现实。我们试图摆脱透视法,并且找到迷魂术(trompe L'esprit)。报纸的碎片从不用来表示报纸,我们用它来刻画一只瓶子、一把琴或者一张面孔。我们从不根据素材的字面意义使用它,而是脱离它的习惯背景,以便在本源视觉形象和它那新的最后定义之间引起冲突。如果报纸碎片可以变成一只瓶子,这就促使人们思考报纸和瓶子的好处。物品被移位,进入了一个陌生的世界,一个格格不人的世界。我们就是要让人思考这种离奇性,因为我们意识到我们孤独地生活在一个很不使人放心的世界。”(弗朗索瓦·吉洛等《情侣笔下的毕加索》,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60页)
《格尔尼卡》
《格尔尼卡》,毕加索作,1937年,布面油画,305.5×782.3厘米,普拉多博物馆藏。
油画《格尔尼卡》,是毕加索作于30年代的一件具有重大影响及历史意义的杰作。此画是受西班牙共和国政府的委托,为1937年在巴黎举行的国际博览会西班牙馆而创作。画中表现的是1937年德国空军疯狂轰炸西班牙小城格尔尼卡的暴行。作为一个具有强烈正义感的艺术家,毕加索对于这一野蛮行径表现出无比的愤慨。他仅用了几个星期便完成这幅巨作,作为对法西斯兽行的遣责和抗议。
毕加索虽然热衷于前卫艺术创新,然而却并不放弃对现实的表现,他说:“我不是一个超现实主义者,我从来没有脱离过现实。我总是待在现实的真实情况之中。”这或许也是他选择画《格尔尼卡》的一个重要原因吧。然而他此画的对于现实的表现,却与传统现实主义的表现方法截然不同。他画中那种丰富的象征性,在普通现实主义的作品中是很难找到的。毕加索自己曾解释此画图像的象征含义,称公牛象征强暴,受伤的马象征受难的西班牙,闪亮的灯火象征光明与希望……。当然,画中也有许多现实情景的描绘。画的右边,一个妇女怀抱死去的婴儿仰天哭号,她的下方是一个手握鲜花与断剑张臂倒地的士兵。画的左边,一个惊慌失措的男人高举双手仰天尖叫,离他不远处,那个俯身奔逃的女子是那样地仓惶,以致她的后腿似乎跟不上而远远落在了身后。这一切,都是可怕的空炸中受难者的真实写照。
画中的诸多图像反映了画家对于传统绘画因素的吸收。那个怀抱死去孩子的母亲图像,似乎是源自哀悼基督的圣母像传统;手持油灯的女人,使人联想起自由女神像的造型;那个高举双手仰天惊呼的形象,与戈雅画中爱国者就义的身姿不无相似之处;而那个张臂倒地的士兵形象,则似乎与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某些战争画中的形象,有着姻亲关系。由此可以看出,毕加索不仅是一位富于叛逆精神的大胆创新者,同时也是一位尊崇和精通传统的艺术家。
乍看起来,这幅画在形象的组织及构图的安排上显得十分随意,我们甚至会觉得它有些杂乱。这似乎与轰炸时居民四散奔逃、惊恐万状的混乱气氛相一致。然而,当我们细察此画,却发现在这长条形的画面空间里,所有形体与图像的安排,都是经过了精细的构思与推敲,而有着严整统一的秩序。虽然诸多形象皆富于动感,可是它们的组构形式却明显流露出某种古典意味。我们看见,在画面正中央,不同的亮色图像互相交叠,构成了一个等腰三角形;三角形的中轴,恰好将整幅长条形画面均分为两个正方形。而画面左右两端的图像又是那样地相互平衡。可以说,这种所谓金字塔式的构图,与达芬奇(最后的晚餐)的构图,有着某种相似的特质。另外,全画从左至右可分为四段:第一段突出显示了公牛的形象;第二段强调受伤挣扎的马,其上方那盏耀眼的电灯看起来好似一只惊恐、孤独的眼睛;第三段,最显眼的是那个举着灯火从窗子里伸出头来的“自由女神”;而在第四段,那个双臂伸向天空的惊恐的男子形象,一下于就把我们的视线吸引,其绝望的姿态使人过目难忘。毕加索以这种精心组织的构图,将一个个充满动感与刺激的夸张变形的形象,表现得统一有序,既刻画出丰富多变的细节,又突出与强调了重点,显示出深厚的艺术功力。
在这里,毕加索仍然采用了剪贴画的艺术语言。不过,画中那种剪贴的视觉效果,并不是以真正的剪贴手段来达到的,而是通过手绘的方式表现出来。那一块叠着另一块的“剪贴”图形,仅限于黑、白、灰三色,从而有效地突出了画面的紧张与恐怖气氛。
首先,星座是按照阳历算的,公元1971年12月18日是射手座,楼上的白辛苦了
公元1971年12月18日18时30分出生
一九七一年 十一月 一日 酉时
财 才 日 食
八字: 辛 庚 丁 己
亥 子 丑 酉
性格:
丁的性格是属干脆,内藏热情型。头脑转的快,极富进取精神,是个几近狡猾很会钻营的人。然而丁的人偶而会无法克制内在的激烈与表面的温和所引起的冲突。由于长久被他人评定为“温和的人”,自己也尽量扮演这个角色,但某个时候会突然暴露自己的冲动。
丁丑日生的人受平稳的运势之惠,除了拥有丰富的表现力外,对金钱应该也很执著。
恋爱:
这型男性会使恋情持久,他不象丙以瞬间的爆发力来决定恋爱的胜负,一旦他对某一个女性萌生恋情,就会像炭火般,自内心持续热力,火苗很难消失,他的恋情也不是以肉欲为起点,而是着重于和对方心灵相通的喜悦,就算是个短短的约会,如果能眉目传情即以心满意足。
丁日生的男性相信一种神秘的缘份,十分重视彼此的邂逅,象在无意中进入的咖啡厅中巧遇女服务生,他也会有命中注定的感觉,此外会深受占星术书中的暗示所影响,这些特征都与动物性的本能相结合。
职业:
丁字有“烛灯”的暗示,烛火摇摇曳曳,虽然火光不大,却都是由内心发出,因此这类人多选择宗教、信仰等职业,进而在婚丧喜庆或福利事业界活跃,即使自己的职业与福利无关,也会花很多时间从事义工活动。
火属艺术或学术文化的性质,因此丁的人很自然的会朝音乐、绘画、书法、花道、茶道等方向发展,如果广义的诠译艺术活动,**界也可包括在内,世界级导演黑泽明就能把这种特性发扬光大,此外,丁的人也可考虑乐器、唱片、玩具、模型、玩偶等与趣味娱乐用品相关的事业。
火的人擅长艺术或娱乐事业,但丙多是活跃于表面的艺人,而丁则适合从事幕后工作,如成为经纪人或制作人,尤其以庚年生的人最适合当协助性的经纪人,因他不会被对方或工作引入歧途,而能冷静的处理事务,由于庚在组织中有能够过全行动的暗示,所以也很适合当制作人。
财运:
丁的人拥有一颗超越金钱的心,由于不善计较得失,反而会因金钱之事伤害周围的人。他人认为十分庞大的金额,在丁的人眼中根本不当回事,就算向人借来暂用,也会因忘记归还而造成他人的困扰。
不过也有完全相反的例外出现,他们会对金钱十分执着,由于丁天性淡泊金钱,所以尽管执着,也还算不上是个吝啬鬼。但他们往往以“金钱不是万能”为理由,善于计算到了接近失礼的地步。
健康:
丁日生的人虽没有旺盛的生命,但因拥有稳重的长处,会自己照料生活,所以反而多是健康的人。这型人擅长于击退轻症小病,有心脏病的暗示,特别是狭心症或心脏瓣膜症。此外,也须注意肺炎、肋膜炎。
都说:人生是一次旅行。
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在乎的是看风景的心情。
我在心里也珍藏着一个风景,那是我和妈妈一起看的沿途的风景,以及我们一起看风景的美好心情。
这个风景很奇特、很神秘,且很有来历。
即便是景区的名字,也带着那么一丝神秘,它就是“秘洞”,然而,本地人却不这么叫它,都称它为——“林彪指挥所”。
景区位于河南省鲁山县西南的一处山坳里,山高木深,隐蔽性好,从外面看没有什么特别,只是一座树木繁茂的大山而已。
它的前身是一处军用指挥所,分地下建筑和地上建筑两部分,由指挥洞、作战洞、通讯洞三部分组成。它于1968年开工建设,到1971竣工,30多年来,这处军用设施一直处于保密阶段。直到2002年,部队才将它转交地方政府管理,后作为景区对外开放。目前是我国3A级景区。
到“秘洞”景区游览,已是几年前的事了。那是“五一”假期晴朗的一天,老公开车,我和妈妈坐在后排看窗外的风景,但见一路上山峦叠翠,景色优美。山上开着一簇簇红红的杜鹃花,悦人眼目;还有飞流而下的瀑布,虽然不在丰水季,水流有些细小,但是也为我们带来了惊喜。
担心妈妈坐车时间长了腿麻,我们在一座电站前停了车,电站的大门右侧有一处水泥平台,很干净,我和妈妈在这里活动活动身体。
妈妈还拿杯子请门卫师傅帮忙接了热水,我去旁边工厂洗了一些草莓。我们一边看周围的风景,一边补充些水果和点心,很是惬意。
眼前阳光明媚,草木青翠,而我身边的妈妈更可爱,她的笑脸像一朵花儿一样美丽,我感觉幸福极了,真想让这样的时光永远停留。
休息之后继续前行,我们来到了“秘洞”景区,也就是“林彪指挥所”。
景区的大门很不起眼,平时不开,只留旁边一个小门进出。如果你不知道这里有个景区的话,常常会忽略它。然而一旦进入景区,顿时感觉到——穿越了,穿越到了上个世纪70年代。
这里群山环抱,高林密布,环境清幽,仿佛一处世外桃源。
让人眼睛一亮的还有,景区工作人员都穿着那个年代的绿军装,军帽上佩戴着红五星。墙上到处可见大大的革命语录,很有代入感。妈妈看着这曾经熟悉的场面很兴奋,大概是想起了自己年轻的时候,那个让她难忘的火热年代。
妈妈一路走着,一路念着墙上的标语,回忆着往昔的岁月。
我们边走边看,不知不觉来到一排房子跟前,这里有餐厅、展览室、商店等,一看时间,到吃午饭的时候,我们决定在这里吃了饭再去参观。餐厅里人很多,穿着绿色军装的服务员忙来忙去,我们好不容易找到一处座位坐下。因为五一假期的缘故,点的菜需要等好久才能端上来。
吃过饭我们沿着景区标示进入“秘洞”,沿一座旋转的铁制楼梯向上攀登。妈妈已经是70多岁年纪的人,还兴致勃勃地上了一层又一层,我劝她休息一会儿再上,妈妈声音洪亮地说:“没事,腿上有劲!”
就这样,我们大概上了有七、八层楼那样的高度,终于进入到指挥所的参观区域。
这是一栋建在山洞里的楼房,墙壁很厚,进出的拱形大门是铁皮包着的石头门,厚度也有30多公分,每面重达5吨。出入口各设置有三层防化门,据说门一关,毒气也进不来。
整栋楼坚如磐石,能抗八级地震,防弹又防核辐射。指挥洞又叫“空军指挥中心”,长度300米,高6米,宽5米,可以通行 汽车 。洞内有几十个房间,配套有采暖、除湿、滤毒、消杀等设施,是设置齐全的军事指挥场所,在此可以遥控指挥,统领全局,“决胜于千里之外”。
每个房间门口都写着工作职能,有1号首长室、会议室、技术情报室、机要室等,但是房间里都空空如也。
作战洞的外观也很低调,洞内的高度和宽度比指挥洞要矮小一些,然而内部的职能部门很多,分列在洞内主路的两旁。这里除了主洞之外,还有侧洞,纵横交错。现在侧洞已经封起来了,不然,还真像进入了迷宫一般,走不出来呢。
看了这么多,我怕妈妈累着,要搀扶她行走,可她说不用。看她那兴奋劲儿,这儿看看、那儿望望,精神劲头足的好似变成了年轻人一样。
我们参观完“秘洞”,来到前面的小河边坐下休息。我的目光看向妈妈,她的脸红扑扑的,在午后阳光的照耀下特别好看。
小河边的竹林茂密青翠,一阵风儿吹过,送来缕缕清凉。坐在妈妈身旁,一种心安愉悦的感觉从心底升起,“多么美好的时光啊!”我感叹道。
回程的路上,我和妈妈依然聊着关于“秘洞”的话题。妈妈交待我说:“下次,我们带你舅舅一起来看看。”我说好的。
看着妈妈开心的样子,我的心里也乐开了花。这次“秘洞”之行留给我的美好感受,让我永远都不能忘记。
后来,回故乡走郑尧高速,每次到鲁山边界的时候,我都一直往车窗外看,寻找那个“秘洞”的位置以及在半路停歇的变电站,生怕错过看那珍贵的一眼。
每当我看到它们,哪怕是远远地看一眼,都会有一股暖流涌上心头。哪曾想,一个陌生的“秘洞”和变电站,竟然因为那次邂逅,永远地印记在了我的记忆里。
这就是我珍藏的 旅游 景点,我把它分享出来,朋友们有时间可以去看看。
旅游 攻略:
景区地址:河南省鲁山县四棵树乡岱坪村。
门票:每人60元,70岁以上免门票。
交通:自驾可导航过去,另外有鲁山沿线公交可到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