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律不可捉摸,古人是怎样将之记录下来的?

音律不可捉摸,古人是怎样将之记录下来的?,第1张

音律是确定各音高的方法和相互的关系,是在长期的音乐实践发展中形成的。,音高从物理学来解释就是指声音的频率,音律就是各个音的频率。那么,古人如何将音律记录下来的呢?

为了有统一的度量,古代现任建立了一种标准,统一公认的方式,来让音调与旋律固定下来。我国古代用的是“宫商角徵羽”,分别对应多、来、米、索、拉五个音。

文字谱始于周代,我国的文字谱包括律吕字谱和宫商字谱,距今有几千年的历史,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或出土相关的文献、文物。有文字可考的是隋末的赵耶利。据明代《太音大全集》卷五《字谱》记载:“制谱始于雍门周、张敷,因而别谱不行于后代。赵耶利出谱两帙,名参古今,寻者易知;先贤制作,意取周备,然其文极繁,动越两行,未成一句;后曹柔作减字法,尤为易晓也。”说明集文字谱大成者是赵耶利。

还有一种记录方法叫作羊头山黍定黄钟。羊头山是山名;黍米是一种长度基本统一的农作物,可作为一种长度标准,黄钟是十二律之一。羊头山黍定黄钟的意思就是用羊头山的黍米的长度确定黄钟十二律。古人铸造了一批竹制律管,敲击听音,定下其中一个为黄钟,又将黍横排测量其长度,刚好90粒黍,铸造统一标准的律管。因此黄钟十二律变成了声律的标准了。

 十二律是将一个八度音分为了十二个半音的律制,单为律,双为吕。以长度不同的竹管敲击得音,只要确定了十二律的第一律黄钟,其他十一律便可以用三分损益法确定。古人的利用自己的智慧将音律归纳出来,现今发达的文明是我们通传承而不断发展出来的。

希望对你有帮助 音律

古代有五音和七音,这个“音”大致相当于今天的音阶,五音就是宫商角徵羽,再加上变宫、变徵,就构成了七音,与今天的七音阶对比是:

宫 商 角 变徵 徵 羽 变宫

1 2 3 4 5 6 7

七音中,以其中任何一音为主(即作为乐曲主旋律中居于核心地位的主音),就构成了一个调式,不同的调式有不同的感彩和表达功能,因而也能产生不同的音乐效果。例如《荆轲刺秦王》叙述荆轲一行出发时,“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变徵之声”就是变徵调式,这种调式旋律苍凉悲壮,适宜于悲歌。下文又有“复为羽声慷慨”,“羽声”就是羽调式,这种调式高亢激越,所以听后“士皆嗔目,发尽上指冠”。

古代有六律,只古乐的十二个调,它包括黄钟、无射等六个阳律以及大吕等六个阴律,十二律不但各有特定的名称,而且还有固定的音高,如黄钟相当于今天西乐的C调,无射相当于A调等。

古代还有八音,是对乐器的统称,包括金(钟等)、石(磬等)、丝(琴瑟等)、竹(管、箫等)等八类,每类包括若干种乐器,如《石钟山记》“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无射”就是无射钟,因为此钟合于无射律;歌钟就是编钟,它常用于歌唱伴奏,所以称为“歌钟”。

中国民族乐器是中国音乐必不可少的组成,经数千年发展形成了品种众多,曲目丰繁的态势,大致可分为合奏与独奏两大类。合奏乐器多为锣鼓、锁呐、二胡、琵琶、扬琴、三弦、笛、笙、箫等等。独奏乐器通常以古琴、琵琶、二胡、板胡、笛子、筝等为主。

  十二平均律:

  十二平均律,亦称“十二等程律”,世界上通用的把一组音(八度)分成十二个半音音程的律制,各相邻两律之间的振动数之比完全相等。十二平均律是指将八度的音程(二倍频程)按频率等比例地分成十二等份,每一等份称为一个半音即小二度。一个大二度则是两等份。 将一个八度分成12等份有着惊人的一些凑巧。它的纯五度音程的两个音的频率比(即2 的7/12 次方)与15 非常接近,人耳基 本上听不出“五度相生律”和“十二平均律”的五度音程的差别。十二平均律在交响乐队和键盘乐器中得到广泛使用,现在的钢琴即是根据十二平均律来定音的。

  五度相生律:

  五度相生律是根据复合音的第二分音和第三分音的纯五度关系,即由某一音开始向上推一纯五度,产生次一律,再由次一律向上推一纯五度,产生再次一律,如此继续相生所定出的音律叫做五度相生律。 而五度相生律所订出的七个基本音级间的音高关系,和十二平均律中七个基本音级的音高关系是略有差异的。

古代音律和乐有以下几个主要区别:

1 音律研究音高音程的计算制定,属于音乐理论层面;而乐则是指实际的音乐创作演奏,属于音乐实践层面。

2 音律主要研究 Twelve-tone equal temperament,注重计算音程的准确性;乐则在实际演奏中可以适当变化音程,以达到更丰富的音乐表达效果。

3 音律以定量研究为主,求客观准确;而乐则是定性研究,追求音乐美感。

4 音律研究系统化,求证明;而乐更追求艺术创造性。

5 音律代表了理性思维的成果;乐代表了人文精神和艺术智慧。

6 音律关注音高规律;乐关注音色、旋律等美学效果。

7 音律是古代数学与音乐结合的产物;乐则更着眼于人的情感表达。

总之,音律属于理论层面,乐属于实践和艺术层面,二者有着不同的研究视角,但都对古代音乐发展产生重要影响。音律提供理论指导,乐开拓艺术境界,两者缺一不可。

指音乐的律吕、宫调等宋词的格律,大抵和近体诗的规则类似,但其规定却更严。每首词牌均有

其定式,该用平时必须用平,该用仄时必须用仄,甚至韵脚的平仄亦有规定。

除了平仄之外,某些字也有平上去入之分。以下作者将之区分为词谱和韵部两

部份做解释:

1词谱

每首词牌均有固定的格律形式,何处为平、何处为仄、何处要对仗、何处

要重复、何处要换韵等等,都有其规定。将这些规定写下来的词牌格律,便称

为词谱。由於词牌繁多,目前可查到的,至少有三、四百种以上,而且每个词

牌甚至有多种词谱变化2韵部

宋词的韵部较近体诗宽,主要在於宋词的韵脚允许通韵,也就是几个互通

韵部的韵字都可以押。例如上平一东、二冬可互通,上平三江、七阳可互通等

等。然而亦有部份相通者,如上平九佳韵,部份和上平十灰韵互通,部份和下

平六麻韵互通,两个部份是不能同时押的。由於此部份不易釐清,因此最好的

方法便是准备一本词韵来查比较好,如"词林正韵"等。 来自 http://iasksinacomcn/b/3371350html

音律和律动的主要区别是,意思不同、基本解释不同、引证解释不同,具体如下:

一、意思不同

1、音律

指音乐的律吕、宫调等。

2、律动

指有节奏地跳动,有规律地运动。

二、基本解释不同

1、音律

①、音乐的律吕、宫调。

②、泛指乐曲,音乐。

③、文字声韵的规律。

2、律动

有节奏的跳动,协调的参与活动。

三、引证解释不同

1、音律

《红楼梦》第二二回:“这一出戏是一套‘北点绛唇’,铿镪顿挫,那音律不用说是好了。”

2、律动

朱自清 《别》:“只觉他的心弦和伊的声带合奏着不可辨认的微妙的悲调,神经也便律动着罢了。” 

以上内容参考 -音律、-律动

律学是是为很多音乐学科服务的一种科学工具,或者说是进行音乐分析,创作的工具。基础乐理中,要分析音程,和弦,调式等需要音律的知识,旋律学,和声学的研究,世界民族音乐的研究,需要用到音律学。

音律学是整个音乐学科的基础,有了正确,扎实的律学功底,从能游刃有余的进行音乐学的分析研究。

五度相生律重旋律,纯律重和声,十二平均律转调比较方便。实际上,在音乐的演奏中,不可能严格遵循同一种律制,尤其是现代音乐演奏中,三种律制是混用的。

无论进行音乐创作,研究,还是演奏,当深入到一定深度后,音律学是回避不了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936491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11
下一篇2023-10-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