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学家张衡的资料

天文学家张衡的资料,第1张

  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张衡

  张衡(78-139),字平子,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县石桥镇)人。他是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为我国天文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数学、地理、绘画和文学等方面,张衡也表现出了非凡的才能和广博的学识。

  张衡是东汉中期浑天说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指出月球本身并不发光,月光其实是日光的反射;他还正确地解释了月食的成因,并且认识到宇宙的无限性和行星运动的快慢与距离 地球远近的关系。

  张衡观测记录了两千五百颗恒星,创制了世界上第一架能比较准确地表演天象的漏水转浑天仪,第一架测试地震的仪器——候风地动仪,还制造出了指南车、自动记里鼓车、飞行数里的木鸟等等。

  张衡共著有科学、哲学、和文学著作三十二篇,其中天文著作有《灵宪》和《灵宪图》等。

  为了纪念张衡的功绩,人们将月球背面的一环形山命名为“张衡环形山”,将小行星1802命名为“张衡小行星”。

  20世纪中国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郭沫若对张衡的评价是:“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万祀千龄,令人景仰。”

  我国天文学发展的历史是悠久的。到汉代已有盖天、宣夜和浑天等学派。盖天说认为,天如盖,盖心是北极,天盖左旋,日月星辰右转。宣夜说认为天无定形,日月星辰“自然浮生虚空之中”,并不附着于“天体”之上。浑天说认为天如蛋壳,地如蛋黄,天地乘气而立,载水而行。宣夜说后来不幸失传了,盖天、浑天两说并行,竞相争鸣,比较科学的浑天说渐占上风。同时,观测天象的仪器也不断出现,如武帝时洛下闳制造了浑天仪,宣帝时耿寿昌又造了浑天仪,和帝时崔瑗的老师贾逵更制造了黄道铜仪。�

  张衡继承和发展了前人的成果。任太史令后,他更加勤奋地“研核阴阳”,终于“妙尽璇玑之正”。元初四年(公元117年),一件成就空前的铜铸浑天仪,被张衡造了出来。

  浑天仪主体是几层均可运转的圆圈,最外层周长一丈四尺六寸。各层分别刻着内、外规,南、北极、黄、赤道,二十四节气,二十八列宿,还有“中”、“外”星辰和日、月、五纬等等天象。仪上附着两个漏壶,壶底有孔,滴水推动圆圈,圆圈按着刻度慢慢转动。于是乎各种天文现象便赫然展现在人们眼前。这件仪器被安放在灵台大殿的密室之中。夜里,室内观仪人员把某时某刻出现的天象及时报告给灵台上的观天人员,结果是仪上、天上所现完全相符。

  铜仪的两侧附有玉虬(龙)各一,吐水入壶,左为夜,右为昼。壶上分别立着金铜仙人和胥徒,“皆以左手抱箭,右手指刻,以别天时早晚”。更有妙者:台阶下还有内装机关与两壶相联的瑞轮、�荚,靠着滴水的推动,依照月亮出入圆缺的变化,不停地旋转开合,表示着朔、望、弦、晦等日期,有如活动日历一般,可见这件浑天仪及其附器,与近世的假天仪有许多相似之处。在此仪诞生的前一年,�张衡�先用竹篾制成一个模型,名曰“小浑”,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和校正,然后才铸作大仪。浑天仪是�张衡�血汗的结晶。他接着写了《浑天仪图注》和《漏水转浑天仪注》两本说明书,又撰成《灵宪》一部,绘制《灵宪图》一份。在这些著作中,�张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天文学理论,反映了他的朴素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他认为宇宙是无限的,天体的运行是有规律的;月光是日光的反射,月蚀起因于地遮日光,月绕地行且有升降。他认识到太阳运行(应是地球公转)的某些规律,正确解释了冬季夜长、夏季夜短和春分、秋分昼夜等时的起因。他指出在中原可以见到的星有2500个,与今人所知略近。他经过对某些天体运转情况的观测,得出一周天为三百六十五度又四分度之一的结论,与近世所测地球绕日一周历时365天5小时48分46秒的数值相差无几。

  由于研究天文、律历和制作仪器,�张衡�对数学的研究相应地加强了。在制成浑天仪后,他写成了《算罔论》,要“网络天地而算之”。他用“渐进分数”之法,算出圆周率为十的平方根,为316强。这比《周髀》所记载的π=3的数值大大进了一步。直到五-七个世纪以后,印度和阿拉伯的数学家才得出这个数值。�

  建光元年(公元121年),张衡转任公车司马令,总领天下征诏之事。他没有被繁杂的公务所淹没,举足走进物理学和机械制造学的领域之中,并且取得了许多惊人的成就。他成了当时首屈一指的机械制造专家,被人呼为“木圣”,所造器物之精妙,无与伦比。他运用差动齿轮原理,造出了指南车和记里鼓车。他还精心制造出一只木鸟,“假以羽翮,腹中施机,能飞数里”,这简直是当时世上绝无仅有的一架木制“飞机”!可惜其实物和详细造法,也像他的许多杰作一样,后来大多失传了。�

  张衡还制造出一种测影仪器——土圭,用来研究天文、地理。他绘制成一幅《地形图》,一直流传到唐朝。他善画山水、动物,与赵歧、刘褒、蔡邕(文姬之父)同为东汉四大画家。他对音乐舞蹈等艺术也有精深研究。如在《观舞赋》里,他曾这样巧妙地形容舞蹈演员的舞技:“连翩络绎,乍续乍绝,裾似飞鸾,袖如回雪”。�

  无限宇宙思想

  “八极之维,经二亿三万二千三百里,……过此而往者,未知或知也。”

  “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

  ——张衡《灵宪》

  什么是“宇”?什么是“宙”?战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商鞅的老师尸佼就下过一个严格的定义:“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也就是说,宇指空间,宙指时间。关于宇宙是否有边界的问题,我国自唐宋以后一直争论得很激烈。其中有一些人曾经发表过很有科学思想的精辟见解。但是,这些论述大都只是从哲学上的推理,很少涉及到天文学的本身。张衡作为一位伟大的天文学家,他曾经从天文学的角度论述了宇宙的无限性。在这个意义上说,要比仅从哲学概念上所作的推想更为深刻,所以也就更有价值。

  在张衡看来,天是有边界的。天究竟是什么形质的东西?在《灵宪》中虽然没有明确的说明,但是可以推想得出来的。元气形成了天,其精气形成了日月众星。因此,除掉星体和元气之外,天上是没有其他东西的。张衡所认为的天,只是相对位置固定不变的众恒星所构成的天穹。恒星之间并没有什么固定的联系,更不是都固定在一个固体球壳上,众恒星所包围的天球,就是天的边界。日月五星等巡行的天体,则在各自的轨道上在天球以内运动。天球的外面是没有天体的,究竟还存在什么东西?这是不知道的,所以说“过此而往者,未知或知也”。这就是说,宇宙和天地并不是一回事,天地是有大小的,宇宙则无边际,天地只是宇宙的一部分,天地之外的部分,仅仅是看不到而已。所以,张衡又进一步补充说:“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宇宙不但在空间上是无限的,而且在时间上也是无穷的。这是一个十分卓越的见解,是十分光辉的科学辩证思想。张衡的宇宙无限思想同马克思主义在宇宙问题上的认识是完全一致的。张衡认为的实际天球是虚空中分布着众多天体,它们可以自由运动,而在同一时代,西方人却没有这种区分。在西方,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公元前四世纪就提出:真实的宇宙结构象是一个透明的大水晶球,星辰都镶嵌在这个水晶球上。这种认识为公元2世纪时的托勒密所继承。张衡的无限宇宙思想,比水晶球认识要进步得多。

  精仪揭天地 科圣著千秋

  严 济 慈

  张衡(公元78—139年),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今河南省南阳市石桥镇夏村),曾任尚书和河间相等职。他“天资氵睿哲,敏而好学,如川之逝,不舍昼夜。道德漫流,文章云浮,数术穷天地,制作侔造化,奇技伟艺,磊落焕炳。”他“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是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科学家、文学家、发明家和政治家,在世界科学文化史上树起了一座巍巍丰碑。

  在地震学方面,他发明创造了“地动仪”(公元132年),是世界上第一架测定地震及方位的仪器,比欧洲早1700多年。在天文学方面,他发明创造了“浑天仪”(公元117年),是世界上第一台用水力推动的大型观察星象的天文仪器,著有《浑天仪图注》和《灵宪》等书,画出了完备的星象图,提出了“月光生于日之所照”的科学论断。在文学方面,他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颗光辉灿烂的明星。名著《东京赋》和《西京赋》,合称《二京赋》,描写了东汉时期长安和洛阳的繁华景象,讽刺了官僚贵族荒*无耻的寄生生活。《南都赋》生动地描绘了当时南阳郡的社会面貌、人民生活和民间风俗。此外还著有《定情赋》、《同声歌》、《思玄赋》、《归田赋》、《四愁诗》等30余篇。在地理学方面,他绘制有完备的地形图,并研制出了“记里鼓车”、“指南针”等。在数学方面,他著有《算罔论》,并计算出圆周率的值在31466和31622之间。这和今天大家知道的圆周率虽稍有误差,但在1800多年前就能有这样精确的计算,不能不使人们感到惊叹。他的这一成果比欧洲早1300多年;在气象学方面,他制造出了“候风仪”,是一种预测风力、风向的仪器,比西方的风信鸡早1000多年;在机械学方面,他制造的“独飞木雕”是世界上最早的飞行器,还制造有土圭(日影器)、活动日历等;在艺术方面,他居东汉时期著名的六大画家之首。张衡在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方面所做出的杰出贡献,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光荣和骄傲,也是留给整个人类历史的宝贵财富。

  张衡不愧是世界上光彩夺目的科学和文学的双子星。1956年10月,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曾题词道:“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

  张衡年谱�

  张衡,字平子,世为南阳著姓。祖父堪,字君游,少治《梁丘易》,光武时,为蜀郡太守,拜骑都尉,后拜渔阳太守,卒后妻子贫困。衡父无闻。�

  公元78年(东汉章帝建初三年)——1岁张衡生于南阳西鄂(今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石桥镇夏村)其好友崔瑗生,与衡同年。�

  79年(章帝建初四年)——2岁�马融生(79——166)。班固编成《白虎通义》。�

  80年(章帝建初五年)——3岁�马严徵拜大中大夫,迁将作大匠。�

  81年(章帝建初六年)——4岁�五符或生是年�。六月鲍昱卒。

  82年(章帝建初七年)——5岁 班固《汉书》成。�

  83年(章帝建初八年)——6岁�诏诸儒从贾逵受《左氏》、《谷梁春秋》、《古文尚书》、《毛诗》。�郑众卒。�

  84年(章帝元和元年)——7岁 荀淑生(84——149)。�八月章帝东巡狩至沛,使祠桓谭冢。�

  85年(章帝元和二年)——8岁 二月诏颁编诉,李梵等所作《四分历》。

  86年(章帝元和三年)——9岁�

  87年(章帝章和元年)——10岁

  88年(章帝章和二年)——11岁�

  89年(和帝永元元年)——12岁�七月窦宪大破北匈奴,勒铭燕然山。�鲍德居黄门侍郎。�陈宠出为太山太守。�

  90年(和帝永元二年)——13岁�《论衡》的作者王充卒。�班超击破月氏。�

  91年(和帝永元三年)——14岁 胡广生。�贾逵为左中郎将。�

  92年四月十八日京师地震。�六月十九日郡国十三地震。�陈宠为大司农。�崔瑗之父崔马因卒。�

  93年(和帝永元五年)——16岁李固生(93——146)。�

  94年(和帝永元六年)——17岁�当在三辅?�九月吕盖为光禄勋。�陈宠迁廷尉。

  95年 18岁 游三辅,作《温泉赋》。�入京师,观太字,遂通《五经》,贯《六艺》。 举孝廉,不行。�辟公府不就。�崔瑗至京师。�九月二十五日京师地震。

  � 96年(和帝永元八年)——19岁�当在京师2年。�结识马融、王符、窦章、崔瑗。�作《七辩》。始草《二京赋》。�

  97年(和帝永元九年) ——20岁当在京师3年。�徐稚生(97——168)。�光禄勋吕盖为司徒。�三月初十陇西地震。�上方令蔡伦监作秘剑。�班超在西域派甘英访问大秦(罗马),被安息所阻。�

  98年(和帝永元十年)——21岁�当在京师4年。 马严卒(17——98)。�

  99年(和帝永元十一年)——22岁�当在京师5年。作《定情赋》。�

  100年(和帝永元十二年)——23岁�鲍德为南阳太守,衡为鲍德主簿。�作《同声歌》。�吕盖奏劾张酉甫。�许慎作《说文解字》。

  101年(和帝永元十三年)——24岁�为鲍德主簿2年。作《扇赋》。�司徒吕盖罢。�

  102年(和帝永元十四年)——25岁�当为鲍德主簿3年。�司徒吕盖卒,作《司徒吕公诔》。

  103年(和帝永元十五年)——26岁�当为鲍德主簿4年。作《绶笥铭》。�九月和帝南巡,至云梦。�

  104年(和帝永元十六年)——27岁�当为鲍德主簿5年。十月,陈宠拜司空。�陈实生(104——187)年84岁。�以兖、豫、徐、冀四州连年多雨伤稼,禁沽酒。

  105年(和帝元兴元年)——28岁�当为鲍德主簿6年。宦官尚方令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蔡候纸”。�五月二十一日扶风雍地震。�十二月和帝崩,幼子隆仅百日,继位为殇帝。�

  106年(殇帝延平元年)——29岁�当为鲍德主簿7年。�四月司空陈宠卒。�作《司空陈公诔》。�夏,郡国三十七雨水;秋、冬又多处大水。�罢鱼龙曼延戏。�八月殇帝死,立清河王之子刘祜为安帝。�

  107年(安帝永初元年)——30岁�当为鲍德主簿8年。�作《二京赋》。作《南阳文学儒林书赞》。�是年郡国十八地震。�

  108年(安帝永初二年)——31岁�当为鲍德主簿9年。�南阳太守鲍德拜大司农,衡回籍读书。�是年,京师及郡国四十大水、大风、雨雹。�郡国十二地震。�十一月邓骘拜大将军。�邓骘召马融为舍人,融不就。�

  109年(安帝永初三年)——32岁�当在家读书2年。�大将军邓骘累召,不应。�扶风窦章避羌乱,家于外黄。�李膺生。

  110年(安帝永初四年)——33岁�,积累学识。�刘珍请衡参论东观,不果。作《南都赋》。�马融应邓骘召,拜校书郎中,诣东观典校秘书。�三月初九郡国四地震。九月初三益卅郡地震。�

  111年(安帝永初五年)——34岁 当在家读书末年。 拜郎中。�研究《太玄》。�有《与崔瑗书》。作《太玄注》。作《玄图》。 大司农鲍德卒,衡作《大司农鲍德诔》。�正月初七郡国十地震。�

  112年(安帝永初六年)——35岁�居郎中2年。�同刘珍参议汉家礼仪,未定而迁。�

  113年(安帝永初七年)——36岁�居郎中3年。�

  114年(安帝元初五年)——37岁 奉孝廉,迁尚书侍郎。研究天文、阴阳、历、算。为《黄帝飞鸟历》。正月诏禀三辅并、凉六郡流冗贫人。六月二十八日河东地陷。是年郡国十五地震。

  115年(安帝元初二年)——38岁 再迁太史令。作地形图,为后汉六画家之首。河南及郡国十九蝗,时蝗灾已连续七年。十一月初九郡国大地震。

  116年(安帝元初三年)——39岁 居太史令二年。研核阴阳,妙尽璇玑之正。作小浑。马融上《广成颂》。二月郡国十地震。

  117年(安帝元初四年)——40岁�居太史令3年。�造浑天仪。以漏水转之于室内,与天相应,若合符。�作《浑天仪图注》、《漏水转浑天仪注》。�刘珍等亻谁校《汉家法》。 胡广举孝廉。�是年郡国十三地震。�

  118年(安帝元初五年)——41岁�居太史令4年。�著《灵宪》,作《灵宪图》。�是年郡国十四地震。�

  119年(安帝元初六年)——42岁�居太史令5年。�著《算罔论》。�十二月初一,日有食之,郡国八地震。�

  120年(安帝永宁元年)——43岁�居太史令6年。�刘珍、刘马余受诏作建武以来《名臣传》。�崔瑗辟度辽将军邓遵府。�是年京师及郡国三十三大水,郡国二十三地震。�

  121年(安帝建光元年)——44岁�为太史令,转公车司马令。�有《与特进书》。�是年五月特进邓骘自杀。�五月崔瑗自邓遵府免归。�是年九月二十日许冲上《说文解字表》。各上封事陈得失。遣光禄大夫案行,赐死者钱,人2千。除今年田租。其被灾甚者,勿收口赋。�

  122年(安帝延光元年)——45岁�居公车司马令2年。�黄宪卒。�九月初七郡国二十七地震。

  123年 (安帝延光二年)----46岁居公车司马令3年同周兴议历。�崔瑗辟车骑将军闫显府。�以杨震为太尉。�

  124年(安帝延光三年)——47岁�居公车司马令4年。�二月从安帝东巡狩,祠孔子。衡作《东巡诰》。�作《舞赋》。�作《羽猎赋》。�马融上《东巡颂》。�崔瑗为安帝废太子事说陈禅。�

  125年(安帝延光四年)——48岁�居公车司马令5年。�三月朔日蚀,有《日蚀上表》。��十一月初四京师及郡国十六地震。�

  126年(顺帝永建元年)——49岁�居公车司马令末年。复转为太史令。�为去冬大疫上顺帝封事。�作《应间》。�李�因天变上书顺帝。�十一月初四京师、郡国十八地震。�

  127年(顺帝永建二年)——50岁�复居太史令2年。�作《鸿赋》。�七月五日郑玄生(127——200)。�

  128年(顺帝永建三年)——51岁�复居太史令3年。�正月二十五日诏勿收汉阳今年田租、口赋。夏四月初四,遣光禄大夫案行汉阳及河内、魏郡、陈留、东郡、禀贷贫人。�

  129年(顺帝永建四年)——52岁 复居太史令4年。�作《羽猎赋》。�大水,左雄上疏推校灾异。�

  130年(顺帝永建五年)——53岁�复居太史令5年。《上陈事疏》。�马续拜护羌都尉。�

  131年(顺帝永建六年)——54岁�复居太史令6年。�九月缮起太学,凡240房,共1850室。�

  132年(顺帝阳嘉元年)——55岁 复居太史令7年。�七月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作《侯风地动仪图注》。�上《论举贡疏》。

  133年(顺帝阳嘉二年)——56岁�复居太史令8年。�衡作《阳嘉二年京师地震对策》。 尚书令左雄举马融、张衡等,李固对策第一,拜议郎。�上《请禁绝图谶疏》。 迁侍中,上《论贡举疏》。 蔡邕生(133——192)。�

  134年(顺帝阳嘉三年)——57岁�居侍中2年。�上疏请专事东观,收检遗文。并上《表求合正三史》。�条上司马迁,班固所叙与典籍不合者十余事。�

  135年(顺帝阳嘉四年)——58岁�居侍中3年。�作《思玄赋》。著《周官训诂》。 欲补易说彖象,未就。�崔瑗辞大将军梁商辟,岁中举茂才。�商以李固为从事中郎。�十二月三十日(136年2月18日)京师地震。�

  136年(顺帝永和元年)——59岁�居侍中末年,出为河间相。�作《怨篇》。 马续迁度辽将军。�

  137年(顺帝永和二年)——60岁�居河间相2年。作《四愁诗》、《髑髅赋》、《冢赋》。�

  138年(顺帝永和三年)——61岁�居河间相3年。�二月作《归田赋》。�上书乞骸骨。�徵拜尚书。�左雄卒。�候风地动仪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徵,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二月十六日太白犯荧惑。一家皆被害,为收敛之。除今年田租,尤其者勿收口赋。�

  139年(顺帝永和四年)——62岁�居尚书卒,葬于西鄂。 闰四月初八京都地震。

中国的传统节日自汉以后基本定型,有一定增减,民国以后,由于

正式西化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民间仍然坚持其中一些政府未法

定的少数。直至文革,政府更削减了宣传除春节以外的传统节日,

即使对于春节,也被宣传成“过革命化的春节”。改革开放以后,

民间开始庆祝一些传统节日,报刊上也相应作了些介绍宣传。目前,

包括法定假日以外,民间庆祝的传统节日大约占传统节日的三分之

一。

传统节日里包含了许多民俗文化和传统人文观念,以及宗教因素,

对于研究古代社会的文化、历史和社会生活,有一定的意义,下面

罗列主要传统节日,以饷对这方面感兴趣的朋友。

一。正月拜年

正月,又称元旦,或称正月初一。正月初一是一年、四季、十二个

月起始的一天。《春秋传》上将正月叫做端月。鸡鸣而起,先于庭

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因此,正月是从自有历法以后,上古就有

的节日。

正月有很多习俗,如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这项风俗至今还保

持,饮椒酒,就是用花椒花做成的酒,或者柏酒。但一些具体活动

现已废弃,包括汉晋时期,如周处在《风土记》里所说:“正旦,

当生吞鸡子一枚,谓之练形。”《东京梦华录》载北宋政府在正月

要举行大朝会,皇帝和百官要举行大型团拜活动,并宴请各国使节,

特别重视对辽、高丽使团的赐宴待遇。此项活动保留至今。

辛亥革命以后,民国政府法定保留的传统节日仅有正月,但改名为

“春节”,并将元旦放在西历一月一日,唯政府和民间都更重视春

节,人民共和国政府法定春节放假四日,但目前许多私人企业都不

同程度将春节做了适当延长,有的甚至包括周末算在内,延长至元

月十五。

二。立春祭农

立春在元月一日至元月十五之间,这是古代传统的祭农节日,按东

汉应劭《风俗通义》,祭农本在四月间开展,汉文帝改到二月,而

在晋时,再改到立春。立春这天,官员要亲自穿戴庆祝,坐小春牛

表示支持和重视开春后的农事,民间也相应有庆祝活动,这个节日

其实才是真正的迎春。西晋傅咸《燕赋》说:“四时代至,敬逆其

始。彼应运于东方,乃设燕以迎至。〔羽军〕轻翼之歧歧,若将飞

而未起。何夫人之功巧,式仪形之有似。御青书以赞时,著宜春之

嘉祉。”

今天很少有人知道立春是个传统节日。

三。元宵灯火

元宵在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一度最热闹的一天,因为过了这一天,

绝大部分人们都要上班了。元宵活动盛大在有灯会和烟火活动。舞

龙舞狮,社戏杂耍,从白天起就开始进行,直至深夜。为了保持与

民同乐的姿态,这天金吾不禁,金吾就是执金吾,就是守卫皇宫的

近卫兵,金吾不禁指在皇宫门前金水桥一带不禁止普通老百姓参观

游玩。焰火就设在金水桥附近施放,以便于皇帝和嫔妃在皇城门楼

上欣赏。旧时烟火都是由扎在烟火架上的各种爆竹礼花逐次燃烧造

成的效果,我小时候看过,比西式烟火更精彩绚丽,但危险性大。

唐苏味道诗“火树银花合,金桥铁索开,暗尘随马去,流萤逐人来。”

生动地总结了元夕的景象。

元夕到来,许多禁锢在深闺里的青年妇女,官宦家眷都被破例允许

出来观灯,这就为青年男女的接触创造了一个难得的机会,演出了

许多爱怨的爱情故事,在明代白话小说里多所描述。北宋欧阳修词

《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画,月上柳梢头,人约

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写出了元夕邂逅,相思一年而伊人不见,此情何以堪。辛弃疾词“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心上人竟然从天而降,其

激动的心情可知矣。

元夕的庆祝活动至今在北方农村保持着,南方也有所恢复,多数仅

限于电视上观看歌舞节目。

四。三月曲水

三月三日这天,按照《荆楚岁时记》,“士民并出江渚池沼间,为流

杯曲水之饮。”,“曲水”就是河流弯曲之处,水流速度减缓,旧

时,游人乘坐画舫顺水飘流,每至港湾或河流弯曲处,则停下来饮

酒赋诗。这个节日起源很早,晋武帝都不知道它的意思,挚虞回答

他的疑问说是周公时候就有了,原来是把酒杯装酒,浮于河流里。

王羲之《兰亭集序》里的“曲水流觞”就是这个意思,初读古文而

不看注解的人很容易被曲水的意义搞糊涂。

五。寒食禁火

寒食在清明节前二日,冬至以后一百零五日,这一天要禁火,从上

到下只吃瓜果点心一类冷食。寒食起源于晋文公火烧介子推的故事,

故事说:

晋公子重耳和介子推一起逃亡国外,晋公子经过卫国时饥饿乏食,

他的随从介子推把自己大腿上的肉割下来给文公吃。文公回国当了

国君以后,论功行赏时,只有介子推一个人没有得到禄位。子推于

是作《龙蛇之歌》并隐居起来。晋文公访求子推,子推不愿出来,

于是文公在子推隐居的山上前后左右放火烧树,希望逼使子推出来,

子推抱住枯柳,让火烧死。文公哀悼他,命令老百姓五月五日不得

生火,后来五月五日在两汉时候被改到上面写的时间。

这个故事并不见于《左传》和《史记》的记载,南宋洪迈的《容斋

随笔》专门考证过它。元张养浩曲《中吕。兼尧民歌。寒食道中》

“清明禁烟,雨过郊原”似说寒食来源于唐尧传说。

不知今天山西农村还保持寒食节的纪念否?

六。清明上坟

清明节祭祀祖先和亡故的亲人,大约在南北朝以后才兴起的,因为

南朝宗懔的《荆楚岁时记》未曾记载。北宋时要家家插柳枝在门庭,

官府要举行所谓“钻燧改火”的仪式,就是用榆木钻木取火,还要

举行龙舟比赛,热闹非凡,不是简单地扫墓活动,所谓:“清明时

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那么悲沧。

清明活动至今还在上下保持着。

七。四月佛诞

四月八日是佛祖生日,如西方的圣诞节,是佛教东传以后的全民宗

教节日。这个节日大约在唐时才出现。这一天,大小禅院都有浴佛

斋会,和尚以香药糖水赠送香客,民间则煮酒,吃春季瓜果纪念。

现在,庆祝洋节日圣诞节的绝大多数国内青年人大概不知道以前中

国还纪念一个西方神的生日。

八。端午龙舟

五月五日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盛会,非常热闹,民间要自发组织龙舟

比赛,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艾草于门庭。这个节日相传是纪念楚

大夫屈原忧国忧民,奋身投汨罗江的故事,老百姓以糯米以棕叶包

成饭团投入江中作饵,让鱼鳖不食他们尊敬的屈大夫。但据邯郸淳

《曹娥碑》说:“五月五日,时迎伍君逆涛而上,为水所淹。”这

是相传于吴国之俗,事在伍子胥,与屈原无关。《越地传》则说这

个风俗起源于越王勾践,看来,端午节起源于吴越风俗。

喝雄黄酒,挂艾草,采杂药的风俗可能出自上古,采杂药,《礼记。

夏小正》:“此月蓄药,以蠲除毒气。”早说了。

端午节庆祝活动国内现在仍然很热烈,唯不像六十年代以前那样万

人空巷,去看龙舟表演,中小学生上课都坐不住了。海外华人只是

看见商店里卖粽子时才想起了它。

九。七夕乞巧

在七月七日晚,已有文另载,不赘。

十。中元鬼节

中元节在七月十五日,俗称“冥节”,这天据说要烧纸钱饷亡魂,

寺院要设法会,作道场以超度亡魂。这个节日起源于佛经里的“目

连救母”,所以宋时很热烈,要在街市上搭戏台唱杂戏“目连救母”,

按佛经,这个故事说:

目连在阴间看到他的亡母亲在饿鬼群中,立即盛了一钵饭给他妈吃,

饭没有吃进口,就化为火炭,这样目连之母未能得食,目连大声喊

叫,跑回来禀告佛。佛说:“你母罪孽深重,不是你一个人对付得

了的,需要十方众僧神威之力。到七月十五那天,你应当为正在地

狱受苦的七代父母备办各种美味和五果,放在盆盂中,供奉十方高

僧大德。我会告诫众僧都祝愿施主的七代父母进入‘禅定’,然后

去接受食物。”目连照佛爷讲的作了,其母遂解脱了俄鬼的一切痛

苦。目连于是告禀佛说:“以后佛家弟子孝顺父母的,也应当设置

盂兰盆会供养十方高僧大德。”佛说:“说得好!”

所以这个故事实际上是把儒家的孝道和佛教经义结合起来,便于佛

教的普及宣传,故中元节又被称为“盂兰盆会”,在《聊斋志异》

里,多处提到盂兰盆会。我小时候,多次听见老人说“七月半,鬼

乱窜”,而不知其究里。现在绝大部分留美学生只知道一个“万圣

节”(Halloween,在阳历十月三十一日),而不知道中国的盂兰

盆会,盂兰盆会比万圣节的嬉皮笑脸庄严认真多了。

盂兰盆会可能在东晋时出现,现在大概只有寺院里才恢复有,太封

建迷信了。

十一。中秋赏月

八月十五的中秋夜晚,月亮显得分外明亮和大,中秋节的纪念活动

就开始了。中秋围坐吃月饼,然后走出户外赏月,还有一家人团聚

之意,这可能来自苏轼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愿

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是苏东坡思念他在外地的弟弟苏子由写

下的词。但中秋望月起源并不在这个意义,就是明摆着赏月,却来

自唐明皇在著名道士叶法善的帮助下遨游月宫的优美故事,还携带

有仙曲《霓裳羽衣曲》的神话传说,鄙人有帖说明,不赘。

至于中秋夜吃月饼的习俗,则不见于南宋笔记的记载,传说是元末

农民红巾军起事时,以圆饼为号。

中秋节在两宋时很热闹,据《武林旧事》载,南宋时的中秋夜,都

人要燃放十万羊皮纸做的灯,让它们顺钱塘江水飘流,是夜星星点

点的钱塘江面上,宛如星汉,良多乐趣。

十二。重阳登高

九月九日是传统的重阳佳节,这一日正逢秋高气爽,是郊游登高望

远的好时候。王维《九月九日登高忆山东兄弟》里写道:“独在异

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表现他对亲人真切的思念感情。九月九日佩茱萸草,在风和日丽的

日子里,登高坡之顶,饮菊花酒,使人想到生命的和自然浑然一体,

所以想到长寿。

重阳节解放后已经不再有庆祝活动。

十三。腊八煮粥

十二月八日是祭祀灶神的日子,《周礼》说“颛顼氏有子曰黎,为

祝融,祀以为灶神。”,所以对灶神的祭祀起源可能在西周以前。

东汉刘珍等编写的《东观汉纪》说在祭祀灶神时要以黄羊为牲。到

了两宋时期,祭祀灶神的活动中出现了吃所谓“腊八饭”,就是以

各种果子杂料煮粥而食,此风俗可能来自佛教对中国民间巫神活动

的渗透改造,这一天,和尚们看见大家都在祭祀传统巫教神祗,恐

于其教义宣传不利,乃趁热闹来个粥会施舍斋饭给贫苦无依的人民

吃,以抵消“邪教”的影响,但老百姓管不了那么多,照例拿来,

反正是变着花样吃就是了,于是就发明了“腊八粥”。

佛教抵制“邪教”的动作很成功,把以前跳神之类活动完全消灭了,

东汉张衡的《东京赋》还说:“每到年末要举行盛大傩仪,驱赶各

种恶鬼。方相神拿着兵器,巫觋拿着苕帚,上万个小孩头戴红巾身

穿黑衣,手执桃弓和棘箭,向各处无目的地发射。”在《荆楚岁时

记》里还看见有记载,可是到了《东京梦华录》里,已经看不出有

这样欢乐的庆祝场面了。

倒是“腊八粥”流传下来了,至今许多家庭还有此种风俗,有些现

代巧媳妇还做得很有心得。

十四。除夕守岁

除夕是一年中最后一天,这一天,普通人家尽量争取团圆,全家围

炉而聚,喝酒吃美食以辞旧岁,迎新年之意,而户外则是爆竹声声。

一家大小在一起度过一个温馨的一年中最后一个夜晚,至今在神州

大地还浓浓的保持着,只不过春节联欢的精彩节目破坏了温馨的气

氛。

在《荆楚岁时记》里,记载有:

家家户户备办美味佳肴,到守岁的地方,迎接新年的到来,一家人

在一起开怀畅饮。留下些守岁饭,到新年的十月十二日,就把它撒

到大路边或街道旁;认为有吐故纳新的意思。

看来那时的人团年和现在的人差不多,也要守岁。

而在《东京梦华录》里,我们看到除夕的庆祝活动又有了新的发展,

上面说:

至除日,禁中呈大傩仪,并用皇城亲事官。诸班直戴假面,绣书色衣,

执金枪龙旗。教坊使孟景初身品魁伟,贯金副金虾铜甲装将军。用镇

殿将军二人,亦介胄,装门神。教坊南河炭丑恶魁肥,装判官。又装

钟馗、小妹、土地、灶神之类,共千余人,。。。士庶之家,围炉团

坐,达旦不寐,谓之“守岁”。

这个傩仪,就是假面表演,只是那时没法现场转播,也拍不成**,

诚是憾事。

附:七夕话乞巧节

昨天是旧历的七月七日,过去传说,七月七日晚上,天上的牛郎织女要从隔开

的银河上踏过喜鹊组成的桥相会。这当然不是事实,横跨银河系两侧的距离长

度是以千万光年为单位来计算的,即便乘坐与光线一样快的飞行器,跨过银河

系也绝对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实现。

传统节日里包含了许多民俗文化和传统人文观念,以及宗教因素,对于研究古代社会的文化、历史和社会生活,有一定的意义,下面罗列主要传统节日:

一。正月拜年

正月,又称元旦,或称正月初一。正月初一是一年、四季、十二个月起始的一天。《春秋传》上将正月叫做端月。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因此,正月是从自有历法以后,上古就有的节日。

正月有很多习俗,如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这项风俗至今还保持,饮椒酒,就是用花椒花做成的酒,或者柏酒。但一些具体活动现已废弃,包括汉晋时期,如周处在《风土记》里所说:“正旦,当生吞鸡子一枚,谓之练形。”《东京梦华录》载北宋政府在正月要举行大朝会,皇帝和百官要举行大型团拜活动,并宴请各国使节,特别重视对辽、高丽使团的赐宴待遇。此项活动保留至今。

辛亥革命以后,民国政府法定保留的传统节日仅有正月,但改名为“春节”,并将元旦放在西历一月一日,唯政府和民间都更重视春节,人民共和国政府法定春节放假四日,但目前许多私人企业都不同程度将春节做了适当延长,有的甚至包括周末算在内,延长至元月十五。

二。立春祭农

立春在元月一日至元月十五之间,这是古代传统的祭农节日,按东汉应劭《风俗通义》,祭农本在四月间开展,汉文帝改到二月,而在晋时,再改到立春。立春这天,官员要亲自穿戴庆祝,坐小春牛表示支持和重视开春后的农事,民间也相应有庆祝活动,这个节日其实才是真正的迎春。西晋傅咸《燕赋》说:“四时代至,敬逆其始。彼应运于东方,乃设燕以迎至。〔羽军〕轻翼之歧歧,若将飞而未起。何夫人之功巧,式仪形之有似。御青书以赞时,著宜春之嘉祉。”

今天很少有人知道立春是个传统节日。

三。元宵灯火

元宵在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一度最热闹的一天,因为过了这一天,绝大部分人们都要上班了。元宵活动盛大在有灯会和烟火活动。舞龙舞狮,社戏杂耍,从白天起就开始进行,直至深夜。为了保持与民同乐的姿态,这天金吾不禁,金吾就是执金吾,就是守卫皇宫的近卫兵,金吾不禁指在皇宫门前金水桥一带不禁止普通老百姓参观游玩。焰火就设在金水桥附近施放,以便于皇帝和嫔妃在皇城门楼上欣赏。旧时烟火都是由扎在烟火架上的各种爆竹礼花逐次燃烧造成的效果,我小时候看过,比西式烟火更精彩绚丽,但危险性大。唐苏味道诗“火树银花合,金桥铁索开,暗尘随马去,流萤逐人来。”生动地总结了元夕的景象。

元夕到来,许多禁锢在深闺里的青年妇女,官宦家眷都被破例允许出来观灯,这就为青年男女的接触创造了一个难得的机会,演出了许多爱怨的爱情故事,在明代白话小说里多所描述。北宋欧阳修词《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画,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写出了元夕邂逅,相思一年而伊人不见,此情何以堪。辛弃疾词“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心上人竟然从天而降,其激动的心情可知矣。

元夕的庆祝活动至今在北方农村保持着,南方也有所恢复,多数仅限于电视上观看歌舞节目。

四。三月曲水

三月三日这天,按照《荆楚岁时记》,“士民并出江渚池沼间,为流杯曲水之饮。”,“曲水”就是河流弯曲之处,水流速度减缓,旧时,游人乘坐画舫顺水飘流,每至港湾或河流弯曲处,则停下来饮酒赋诗。这个节日起源很早,晋武帝都不知道它的意思,挚虞回答他的疑问说是周公时候就有了,原来是把酒杯装酒,浮于河流里。王羲之《兰亭集序》里的“曲水流觞”就是这个意思,初读古文而不看注解的人很容易被曲水的意义搞糊涂。

五。寒食禁火

寒食在清明节前二日,冬至以后一百零五日,这一天要禁火,从上到下只吃瓜果点心一类冷食。寒食起源于晋文公火烧介子推的故事,故事说:

晋公子重耳和介子推一起逃亡国外,晋公子经过卫国时饥饿乏食,他的随从介子推把自己大腿上的肉割下来给文公吃。文公回国当了国君以后,论功行赏时,只有介子推一个人没有得到禄位。子推于是作《龙蛇之歌》并隐居起来。晋文公访求子推,子推不愿出来,于是文公在子推隐居的山上前后左右放火烧树,希望逼使子推出来,子推抱住枯柳,让火烧死。文公哀悼他,命令老百姓五月五日不得生火,后来五月五日在两汉时候被改到上面写的时间。

这个故事并不见于《左传》和《史记》的记载,南宋洪迈的《容斋随笔》专门考证过它。元张养浩曲《中吕。兼尧民歌。寒食道中》“清明禁烟,雨过郊原”似说寒食来源于唐尧传说。

不知今天山西农村还保持寒食节的纪念否?

六。清明上坟

清明节祭祀祖先和亡故的亲人,大约在南北朝以后才兴起的,因为南朝宗懔的《荆楚岁时记》未曾记载。北宋时要家家插柳枝在门庭,官府要举行所谓“钻燧改火”的仪式,就是用榆木钻木取火,还要举行龙舟比赛,热闹非凡,不是简单地扫墓活动,所谓:“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那么悲沧。

清明活动至今还在上下保持着。

七。四月佛诞

四月八日是佛祖生日,如西方的圣诞节,是佛教东传以后的全民宗教节日。这个节日大约在唐时才出现。这一天,大小禅院都有浴佛斋会,和尚以香药糖水赠送香客,民间则煮酒,吃春季瓜果纪念。

现在,庆祝洋节日圣诞节的绝大多数国内青年人大概不知道以前中国还纪念一个西方神的生日。

八。端午龙舟

五月五日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盛会,非常热闹,民间要自发组织龙舟比赛,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艾草于门庭。这个节日相传是纪念楚大夫屈原忧国忧民,奋身投汨罗江的故事,老百姓以糯米以棕叶包成饭团投入江中作饵,让鱼鳖不食他们尊敬的屈大夫。但据邯郸淳《曹娥碑》说:“五月五日,时迎伍君逆涛而上,为水所淹。”这是相传于吴国之俗,事在伍子胥,与屈原无关。《越地传》则说这个风俗起源于越王勾践,看来,端午节起源于吴越风俗。

喝雄黄酒,挂艾草,采杂药的风俗可能出自上古,采杂药,《礼记。夏小正》:“此月蓄药,以蠲除毒气。”早说了。

端午节庆祝活动国内现在仍然很热烈,唯不像六十年代以前那样万人空巷,去看龙舟表演,中小学生上课都坐不住了。海外华人只是看见商店里卖粽子时才想起了它。

九。七夕乞巧

过去传说,七月七日晚上,天上的牛郎织女要从隔开的银河上踏过喜鹊组成的桥相会。这当然不是事实,横跨银河系两侧的距离长度是以千万光年为单位来计算的,即便乘坐与光线一样快的飞行器,跨过银河系也绝对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实现。

话虽如此,但这个传说却以其凄美感人,长久以来在我国普通老百姓里流传。有人说,七月七日这天应该定为中国的情人节,她表现了古代相爱的男女之间淳朴,真挚和经得起时间和空间考验的爱情。。但也许在今天玩世不恭的男女看来,隔着一道茫茫的天河引颈长望,既不现实,挑着一对“电灯泡”孩子一年一度的匆匆相会,也实在乏味,倒不如在震耳欲聋的酒吧间里,扭啊扭,或者春风一度,各别东西,来得实惠,刺激,又不负责任。

固然,这个神话故事反映了古代中国青年男女在那个礼教森严的社会里,追求自由恋爱幸福的艰难,但恰恰唯其艰难和险阻,才激发起坚韧和持久,因此,这个故事才会长久地在人们中流传,才会附丽到七月七日这个仲夏夜的晚上,遥望星汉灿烂,而天河渺渺,独有天孙(织女星)闪闪烁烁,向着彼岸的河鼓(牛郎星)传递着她那永恒的爱。而那种“杯水主义”,除了感官的一时享受以外,实在不能谈到多少精神价值。

早在汉代,《大载礼记·夏小正》就说:“是月织女东向,盖言星也”,也就是说,至少在汉时,人们已经注意到织女星在天空中的运行规律,以七月显得最为突出。《史记·天官书》说织女“是天帝外孙。”,也就是天孙的由来。《星经》:则说“牵牛,名天关。”,牵牛星就是牛郎,而河鼓则是后来转义。

七月七日牛郎织女相会故事的最早来历可在西晋文学家傅玄的《拟天问》里发现,他说:“七月七日牵牛织女会天河”,这个传说可能起源在更早的东汉。清末王湘绮的诗里写到:

“厮养娶才人,天孙嫁河鼓,一配匆匆终百年,粉泪簪花总不语。”

他看到的是匹不匹配的问题,而更向往的是:

“春来江上霞如绮,锦水鸳鸯不独飞。”

南朝时候宗懔的《荆楚岁时记》记载了那时江汉地区,七月初七日这天夜晚,家家户户的妇女结扎彩丝线,空很细的针,有的人用金、银、黄铜做成针,把瓜、果等摆列在庭院中,向织女星神乞求智巧。如果有蜘蛛在瓜果上织网,就认为是织子星神降临的显示。也就是说,七月七日这天晚上,不只有牛郎织女相会的意义,而且有向织女星神乞求智巧的意义。织女星作为民间传说里的纺织女神,她是古代劳动妇女勤劳智慧的象征,古代妇女在这天晚上,通过结扎彩丝线这样的女红活动来祭祀她,希望从她那里得到智巧的源泉,所以七月七日晚上,又被称为“乞巧节”,这是一个有进取精神的节日。

后来北宋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写到北宋盛时,七夕分外热闹,“七夕前三五日,车马盈市,罗绮满节,旋折未开荷花,都人善假做双头莲,取玩一时,提携而归,路人往往嗟爱。”,“七日晚,贵家多结彩楼于庭,谓之‘乞巧楼’。铺陈磨喝乐(注)、花瓜、酒灸、笔砚、针线,或儿童裁诗,女郎呈巧,谓之‘乞巧’。”。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与周密的《武林旧事》所记载的南宋临安七夕夜与北宋的庆祝活动大致相同,比起南北朝时期,乞巧节在两宋的活

动更丰富多彩了。

十。中元鬼节

中元节在七月十五日,俗称“冥节”,这天据说要烧纸钱饷亡魂,寺院要设法会,作道场以超度亡魂。这个节日起源于佛经里的“目连救母”,所以宋时很热烈,要在街市上搭戏台唱杂戏“目连救母”,按佛经,这个故事说:

目连在阴间看到他的亡母亲在饿鬼群中,立即盛了一钵饭给他妈吃,饭没有吃进口,就化为火炭,这样目连之母未能得食,目连大声喊叫,跑回来禀告佛。佛说:“你母罪孽深重,不是你一个人对付得了的,需要十方众僧神威之力。到七月十五那天,你应当为正在地狱受苦的七代父母备办各种美味和五果,放在盆盂中,供奉十方高僧大德。我会告诫众僧都祝愿施主的七代父母进入‘禅定’,然后去接受食物。”目连照佛爷讲的作了,其母遂解脱了俄鬼的一切痛苦。目连于是告禀佛说:“以后佛家弟子孝顺父母的,也应当设置盂兰盆会供养十方高僧大德。”佛说:“说得好!”

所以这个故事实际上是把儒家的孝道和佛教经义结合起来,便于佛教的普及宣传,故中元节又被称为“盂兰盆会”,在《聊斋志异》里,多处提到盂兰盆会。我小时候,多次听见老人说“七月半,鬼乱窜”,而不知其究里。现在绝大部分留美学生只知道一个“万圣节”(Halloween,在阳历十月三十一日),而不知道中国的盂兰盆会,盂兰盆会比万圣节的嬉皮笑脸庄严认真多了。

盂兰盆会可能在东晋时出现,现在大概只有寺院里才恢复有,太封建迷信了。

十一。中秋赏月

八月十五的中秋夜晚,月亮显得分外明亮和大,中秋节的纪念活动就开始了。中秋围坐吃月饼,然后走出户外赏月,还有一家人团聚之意,这可能来自苏轼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是苏东坡思念他在外地的弟弟苏子由写下的词。但中秋望月起源并不在这个意义,就是明摆着赏月,却来自唐明皇在著名道士叶法善的帮助下遨游月宫的优美故事,还携带有仙曲《霓裳羽衣曲》的神话传说,鄙人有帖说明,不赘。

至于中秋夜吃月饼的习俗,则不见于南宋笔记的记载,传说是元末农民红巾军起事时,以圆饼为号。

中秋节在两宋时很热闹,据《武林旧事》载,南宋时的中秋夜,都人要燃放十万羊皮纸做的灯,让它们顺钱塘江水飘流,是夜星星点点的钱塘江面上,宛如星汉,良多乐趣。

十二。重阳登高

九月九日是传统的重阳佳节,这一日正逢秋高气爽,是郊游登高望远的好时候。王维《九月九日登高忆山东兄弟》里写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表现他对亲人真切的思念感情。九月九日佩茱萸草,在风和日丽的日子里,登高坡之顶,饮菊花酒,使人想到生命的和自然浑然一体,所以想到长寿。

重阳节解放后已经不再有庆祝活动。

十三。腊八煮粥

十二月八日是祭祀灶神的日子,《周礼》说“颛顼氏有子曰黎,为祝融,祀以为灶神。”,所以对灶神的祭祀起源可能在西周以前。东汉刘珍等编写的《东观汉纪》说在祭祀灶神时要以黄羊为牲。到了两宋时期,祭祀灶神的活动中出现了吃所谓“腊八饭”,就是以各种果子杂料煮粥而食,此风俗可能来自佛教对中国民间巫神活动的渗透改造,这一天,和尚们看见大家都在祭祀传统巫教神祗,恐于其教义宣传不利,乃趁热闹来个粥会施舍斋饭给贫苦无依的人民吃,以抵消“邪教”的影响,但老百姓管不了那么多,照例拿来,反正是变着花样吃就是了,于是就发明了“腊八粥”。

佛教抵制“邪教”的动作很成功,把以前跳神之类活动完全消灭了,东汉张衡的《东京赋》还说:“每到年末要举行盛大傩仪,驱赶各种恶鬼。方相神拿着兵器,巫觋拿着苕帚,上万个小孩头戴红巾身穿黑衣,手执桃弓和棘箭,向各处无目的地发射。”在《荆楚岁时记》里还看见有记载,可是到了《东京梦华录》里,已经看不出有这样欢乐的庆祝场面了。

倒是“腊八粥”流传下来了,至今许多家庭还有此种风俗,有些现代巧媳妇还做得很有心得。

十四。除夕守岁

除夕是一年中最后一天,这一天,普通人家尽量争取团圆,全家围炉而聚,喝酒吃美食以辞旧岁,迎新年之意,而户外则是爆竹声声。一家大小在一起度过一个温馨的一年中最后一个夜晚,至今在神州大地还浓浓的保持着,只不过春节联欢的精彩节目破坏了温馨的气氛。

在《荆楚岁时记》里,记载有:

家家户户备办美味佳肴,到守岁的地方,迎接新年的到来,一家人在一起开怀畅饮。留下些守岁饭,到新年的十月十二日,就把它撒到大路边或街道旁;认为有吐故纳新的意思。

看来那时的人团年和现在的人差不多,也要守岁。

而在《东京梦华录》里,我们看到除夕的庆祝活动又有了新的发展,上面说:

至除日,禁中呈大傩仪,并用皇城亲事官。诸班直戴假面,绣书色衣,执金枪龙旗。教坊使孟景初身品魁伟,贯金副金虾铜甲装将军。用镇殿将军二人,亦介胄,装门神。教坊南河炭丑恶魁肥,装判官。又装钟馗、小妹、土地、灶神之类,共千余人,。。。士庶之家,围炉团坐,达旦不寐,谓之“守岁”。

中国传统节日一览

中国的传统节日自汉以后基本定型,有一定增减,民国以后,由于

正式西化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民间仍然坚持其中一些政府未法

定的少数。直至文革,政府更削减了宣传除春节以外的传统节日,

即使对于春节,也被宣传成“过革命化的春节”。改革开放以后,

民间开始庆祝一些传统节日,报刊上也相应作了些介绍宣传。目前,

包括法定假日以外,民间庆祝的传统节日大约占传统节日的三分之

一。

传统节日里包含了许多民俗文化和传统人文观念,以及宗教因素,

对于研究古代社会的文化、历史和社会生活,有一定的意义,下面

罗列主要传统节日,以饷对这方面感兴趣的朋友。

一。正月拜年

正月,又称元旦,或称正月初一。正月初一是一年、四季、十二个

月起始的一天。《春秋传》上将正月叫做端月。鸡鸣而起,先于庭

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因此,正月是从自有历法以后,上古就有

的节日。

正月有很多习俗,如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这项风俗至今还保

持,饮椒酒,就是用花椒花做成的酒,或者柏酒。但一些具体活动

现已废弃,包括汉晋时期,如周处在《风土记》里所说:“正旦,

当生吞鸡子一枚,谓之练形。”《东京梦华录》载北宋政府在正月

要举行大朝会,皇帝和百官要举行大型团拜活动,并宴请各国使节,

特别重视对辽、高丽使团的赐宴待遇。此项活动保留至今。

辛亥革命以后,民国政府法定保留的传统节日仅有正月,但改名为

“春节”,并将元旦放在西历一月一日,唯政府和民间都更重视春

节,人民共和国政府法定春节放假四日,但目前许多私人企业都不

同程度将春节做了适当延长,有的甚至包括周末算在内,延长至元

月十五。

二。立春祭农

立春在元月一日至元月十五之间,这是古代传统的祭农节日,按东

汉应劭《风俗通义》,祭农本在四月间开展,汉文帝改到二月,而

在晋时,再改到立春。立春这天,官员要亲自穿戴庆祝,坐小春牛

表示支持和重视开春后的农事,民间也相应有庆祝活动,这个节日

其实才是真正的迎春。西晋傅咸《燕赋》说:“四时代至,敬逆其

始。彼应运于东方,乃设燕以迎至。〔羽军〕轻翼之歧歧,若将飞

而未起。何夫人之功巧,式仪形之有似。御青书以赞时,著宜春之

嘉祉。”

今天很少有人知道立春是个传统节日。

三。元宵灯火

元宵在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一度最热闹的一天,因为过了这一天,

绝大部分人们都要上班了。元宵活动盛大在有灯会和烟火活动。舞

龙舞狮,社戏杂耍,从白天起就开始进行,直至深夜。为了保持与

民同乐的姿态,这天金吾不禁,金吾就是执金吾,就是守卫皇宫的

近卫兵,金吾不禁指在皇宫门前金水桥一带不禁止普通老百姓参观

游玩。焰火就设在金水桥附近施放,以便于皇帝和嫔妃在皇城门楼

上欣赏。旧时烟火都是由扎在烟火架上的各种爆竹礼花逐次燃烧造

成的效果,我小时候看过,比西式烟火更精彩绚丽,但危险性大。

唐苏味道诗“火树银花合,金桥铁索开,暗尘随马去,流萤逐人来。”

生动地总结了元夕的景象。

元夕到来,许多禁锢在深闺里的青年妇女,官宦家眷都被破例允许

出来观灯,这就为青年男女的接触创造了一个难得的机会,演出了

许多爱怨的爱情故事,在明代白话小说里多所描述。北宋欧阳修词

《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画,月上柳梢头,人约

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写出了元夕邂逅,相思一年而伊人不见,此情何以堪。辛弃疾词“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心上人竟然从天而降,其

激动的心情可知矣。

元夕的庆祝活动至今在北方农村保持着,南方也有所恢复,多数仅

限于电视上观看歌舞节目。

四。三月曲水

三月三日这天,按照《荆楚岁时记》,“士民并出江渚池沼间,为流

杯曲水之饮。”,“曲水”就是河流弯曲之处,水流速度减缓,旧

时,游人乘坐画舫顺水飘流,每至港湾或河流弯曲处,则停下来饮

酒赋诗。这个节日起源很早,晋武帝都不知道它的意思,挚虞回答

他的疑问说是周公时候就有了,原来是把酒杯装酒,浮于河流里。

王羲之《兰亭集序》里的“曲水流觞”就是这个意思,初读古文而

不看注解的人很容易被曲水的意义搞糊涂。

五。寒食禁火

寒食在清明节前二日,冬至以后一百零五日,这一天要禁火,从上

到下只吃瓜果点心一类冷食。寒食起源于晋文公火烧介子推的故事,

故事说:

晋公子重耳和介子推一起逃亡国外,晋公子经过卫国时饥饿乏食,

他的随从介子推把自己大腿上的肉割下来给文公吃。文公回国当了

国君以后,论功行赏时,只有介子推一个人没有得到禄位。子推于

是作《龙蛇之歌》并隐居起来。晋文公访求子推,子推不愿出来,

于是文公在子推隐居的山上前后左右放火烧树,希望逼使子推出来,

子推抱住枯柳,让火烧死。文公哀悼他,命令老百姓五月五日不得

生火,后来五月五日在两汉时候被改到上面写的时间。

这个故事并不见于《左传》和《史记》的记载,南宋洪迈的《容斋

随笔》专门考证过它。元张养浩曲《中吕。兼尧民歌。寒食道中》

“清明禁烟,雨过郊原”似说寒食来源于唐尧传说。

不知今天山西农村还保持寒食节的纪念否?

六。清明上坟

清明节祭祀祖先和亡故的亲人,大约在南北朝以后才兴起的,因为

南朝宗懔的《荆楚岁时记》未曾记载。北宋时要家家插柳枝在门庭,

官府要举行所谓“钻燧改火”的仪式,就是用榆木钻木取火,还要

举行龙舟比赛,热闹非凡,不是简单地扫墓活动,所谓:“清明时

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那么悲沧。

清明活动至今还在上下保持着。

七。四月佛诞

四月八日是佛祖生日,如西方的圣诞节,是佛教东传以后的全民宗

教节日。这个节日大约在唐时才出现。这一天,大小禅院都有浴佛

斋会,和尚以香药糖水赠送香客,民间则煮酒,吃春季瓜果纪念。

现在,庆祝洋节日圣诞节的绝大多数国内青年人大概不知道以前中

国还纪念一个西方神的生日。

八。端午龙舟

五月五日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盛会,非常热闹,民间要自发组织龙舟

比赛,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艾草于门庭。这个节日相传是纪念楚

大夫屈原忧国忧民,奋身投汨罗江的故事,老百姓以糯米以棕叶包

成饭团投入江中作饵,让鱼鳖不食他们尊敬的屈大夫。但据邯郸淳

《曹娥碑》说:“五月五日,时迎伍君逆涛而上,为水所淹。”这

是相传于吴国之俗,事在伍子胥,与屈原无关。《越地传》则说这

个风俗起源于越王勾践,看来,端午节起源于吴越风俗。

喝雄黄酒,挂艾草,采杂药的风俗可能出自上古,采杂药,《礼记。

夏小正》:“此月蓄药,以蠲除毒气。”早说了。

端午节庆祝活动国内现在仍然很热烈,唯不像六十年代以前那样万

人空巷,去看龙舟表演,中小学生上课都坐不住了。海外华人只是

看见商店里卖粽子时才想起了它。

九。七夕乞巧

在七月七日晚,已有文另载,不赘。

十。中元鬼节

中元节在七月十五日,俗称“冥节”,这天据说要烧纸钱饷亡魂,

寺院要设法会,作道场以超度亡魂。这个节日起源于佛经里的“目

连救母”,所以宋时很热烈,要在街市上搭戏台唱杂戏“目连救母”,

按佛经,这个故事说:

目连在阴间看到他的亡母亲在饿鬼群中,立即盛了一钵饭给他妈吃,

饭没有吃进口,就化为火炭,这样目连之母未能得食,目连大声喊

叫,跑回来禀告佛。佛说:“你母罪孽深重,不是你一个人对付得

了的,需要十方众僧神威之力。到七月十五那天,你应当为正在地

狱受苦的七代父母备办各种美味和五果,放在盆盂中,供奉十方高

僧大德。我会告诫众僧都祝愿施主的七代父母进入‘禅定’,然后

去接受食物。”目连照佛爷讲的作了,其母遂解脱了俄鬼的一切痛

苦。目连于是告禀佛说:“以后佛家弟子孝顺父母的,也应当设置

盂兰盆会供养十方高僧大德。”佛说:“说得好!”

所以这个故事实际上是把儒家的孝道和佛教经义结合起来,便于佛

教的普及宣传,故中元节又被称为“盂兰盆会”,在《聊斋志异》

里,多处提到盂兰盆会。我小时候,多次听见老人说“七月半,鬼

乱窜”,而不知其究里。现在绝大部分留美学生只知道一个“万圣

节”(Halloween,在阳历十月三十一日),而不知道中国的盂兰

盆会,盂兰盆会比万圣节的嬉皮笑脸庄严认真多了。

盂兰盆会可能在东晋时出现,现在大概只有寺院里才恢复有,太封

建迷信了。

十一。中秋赏月

八月十五的中秋夜晚,月亮显得分外明亮和大,中秋节的纪念活动

就开始了。中秋围坐吃月饼,然后走出户外赏月,还有一家人团聚

之意,这可能来自苏轼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愿

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是苏东坡思念他在外地的弟弟苏子由写

下的词。但中秋望月起源并不在这个意义,就是明摆着赏月,却来

自唐明皇在著名道士叶法善的帮助下遨游月宫的优美故事,还携带

有仙曲《霓裳羽衣曲》的神话传说,鄙人有帖说明,不赘。

至于中秋夜吃月饼的习俗,则不见于南宋笔记的记载,传说是元末

农民红巾军起事时,以圆饼为号。

中秋节在两宋时很热闹,据《武林旧事》载,南宋时的中秋夜,都

人要燃放十万羊皮纸做的灯,让它们顺钱塘江水飘流,是夜星星点

点的钱塘江面上,宛如星汉,良多乐趣。

十二。重阳登高

九月九日是传统的重阳佳节,这一日正逢秋高气爽,是郊游登高望

远的好时候。王维《九月九日登高忆山东兄弟》里写道:“独在异

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表现他对亲人真切的思念感情。九月九日佩茱萸草,在风和日丽的

日子里,登高坡之顶,饮菊花酒,使人想到生命的和自然浑然一体,

所以想到长寿。

重阳节解放后已经不再有庆祝活动。

十三。腊八煮粥

十二月八日是祭祀灶神的日子,《周礼》说“颛顼氏有子曰黎,为

祝融,祀以为灶神。”,所以对灶神的祭祀起源可能在西周以前。

东汉刘珍等编写的《东观汉纪》说在祭祀灶神时要以黄羊为牲。到

了两宋时期,祭祀灶神的活动中出现了吃所谓“腊八饭”,就是以

各种果子杂料煮粥而食,此风俗可能来自佛教对中国民间巫神活动

的渗透改造,这一天,和尚们看见大家都在祭祀传统巫教神祗,恐

于其教义宣传不利,乃趁热闹来个粥会施舍斋饭给贫苦无依的人民

吃,以抵消“邪教”的影响,但老百姓管不了那么多,照例拿来,

反正是变着花样吃就是了,于是就发明了“腊八粥”。

佛教抵制“邪教”的动作很成功,把以前跳神之类活动完全消灭了,

东汉张衡的《东京赋》还说:“每到年末要举行盛大傩仪,驱赶各

种恶鬼。方相神拿着兵器,巫觋拿着苕帚,上万个小孩头戴红巾身

穿黑衣,手执桃弓和棘箭,向各处无目的地发射。”在《荆楚岁时

记》里还看见有记载,可是到了《东京梦华录》里,已经看不出有

这样欢乐的庆祝场面了。

倒是“腊八粥”流传下来了,至今许多家庭还有此种风俗,有些现

代巧媳妇还做得很有心得。

十四。除夕守岁

除夕是一年中最后一天,这一天,普通人家尽量争取团圆,全家围

炉而聚,喝酒吃美食以辞旧岁,迎新年之意,而户外则是爆竹声声。

一家大小在一起度过一个温馨的一年中最后一个夜晚,至今在神州

大地还浓浓的保持着,只不过春节联欢的精彩节目破坏了温馨的气

氛。

在《荆楚岁时记》里,记载有:

家家户户备办美味佳肴,到守岁的地方,迎接新年的到来,一家人

在一起开怀畅饮。留下些守岁饭,到新年的十月十二日,就把它撒

到大路边或街道旁;认为有吐故纳新的意思。

看来那时的人团年和现在的人差不多,也要守岁。

而在《东京梦华录》里,我们看到除夕的庆祝活动又有了新的发展,

上面说:

至除日,禁中呈大傩仪,并用皇城亲事官。诸班直戴假面,绣书色衣,

执金枪龙旗。教坊使孟景初身品魁伟,贯金副金虾铜甲装将军。用镇

殿将军二人,亦介胄,装门神。教坊南河炭丑恶魁肥,装判官。又装

钟馗、小妹、土地、灶神之类,共千余人,。。。士庶之家,围炉团

坐,达旦不寐,谓之“守岁”。

这个傩仪,就是假面表演,只是那时没法现场转播,也拍不成**,

诚是憾事。

附:七夕话乞巧节

昨天是旧历的七月七日,过去传说,七月七日晚上,天上的牛郎织女要从隔开

的银河上踏过喜鹊组成的桥相会。这当然不是事实,横跨银河系两侧的距离长

度是以千万光年为单位来计算的,即便乘坐与光线一样快的飞行器,跨过银河

系也绝对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实现。

话虽如此,但这个传说却以其凄美感人,长久以来在我国普通老百姓里流传。

有人说,七月七日这天应该定为中国的情人节,她表现了古代相爱的男女之间

淳朴,真挚和经得起时间和空间考验的爱情。。但也许在今天玩世不恭的男女

看来,隔着一道茫茫的天河引颈长望,既不现实,挑着一对“电灯泡”孩子一

年一度的匆匆相会,也实在乏味,倒不如在震耳欲聋的酒吧间里,扭啊扭,或

者春风一度,各别东西,来得实惠,刺激,又不负责任。

固然,这个神话故事反映了古代中国青年男女在那个礼教森严的社会里,追求

自由恋爱幸福的艰难,但恰恰唯其艰难和险阻,才激发起坚韧和持久,因此,

这个故事才会长久地在人们中流传,才会附丽到七月七日这个仲夏夜的晚上,

遥望星汉灿烂,而天河渺渺,独有天孙(织女星)闪闪烁烁,向着彼岸的河鼓

(牛郎星)传递着她那永恒的爱。而那种“杯水主义”,除了感官的一时享受

以外,实在不能谈到多少精神价值。

早在汉代,《大载礼记·夏小正》就说:“是月织女东向,盖言星也”,也就

是说,至少在汉时,人们已经注意到织女星在天空中的运行规律,以七月显得

最为突出。《史记·天官书》说织女“是天帝外孙。”,也就是天孙的由来。

《星经》:则说“牵牛,名天关。”,牵牛星就是牛郎,而河鼓则是后来转义。

七月七日牛郎织女相会故事的最早来历可在西晋文学家傅玄的《拟天问》里发

现,他说:“七月七日牵牛织女会天河”,这个传说可能起源在更早的东汉。

清末王湘绮的诗里写到:

“厮养娶才人,天孙嫁河鼓,一配匆匆终百年,粉泪簪花总不语。”

他看到的是匹不匹配的问题,而更向往的是:

“春来江上霞如绮,锦水鸳鸯不独飞。”

南朝时候宗懔的《荆楚岁时记》记载了那时江汉地区,七月初七日这天夜晚,

家家户户的妇女结扎彩丝线,空很细的针,有的人用金、银、黄铜做成针,把

瓜、果等摆列在庭院中,向织女星神乞求智巧。如果有蜘蛛在瓜果上织网,就

认为是织子星神降临的显示。也就是说,七月七日这天晚上,不只有牛郎织女

相会的意义,而且有向织女星神乞求智巧的意义。织女星作为民间传说里的纺

织女神,她是古代劳动妇女勤劳智慧的象征,古代妇女在这天晚上,通过结扎

彩丝线这样的女红活动来祭祀她,希望从她那里得到智巧的源泉,所以七月七

日晚上,又被称为“乞巧节”,这是一个有进取精神的节日。

后来北宋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写到北宋盛时,七夕分外热闹,“七夕前三

五日,车马盈市,罗绮满节,旋折未开荷花,都人善假做双头莲,取玩一时,

提携而归,路人往往嗟爱。”,“七日晚,贵家多结彩楼于庭,谓之‘乞巧楼’。

铺陈磨喝乐(注)、花瓜、酒灸、笔砚、针线,或儿童裁诗,女郎呈巧,谓之

‘乞巧’。”。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与周密的《武林旧事》所记载的南宋

临安七夕夜与北宋的庆祝活动大致相同,比起南北朝时期,乞巧节在两宋的活

动更丰富多彩了。

我喜欢乞巧节,她不仅是古代中国人民多元民俗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一个启迪

智慧和勾起对爱情遐想的节日。

原注:“磨喝乐”本佛经“摩侯罗”。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3259089htmlsi=3

1 春节:

春节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说文。禾部》:“年,谷熟也:。在夏商时代产生了夏历,以月亮圆缺的周期为月,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每月以不见月亮的那天为朔,正月朔日的子时称为岁首,即一年的开始,也叫年,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的,至了西汉才正式固定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但古时的正月初一被称为“元旦”,直到中国近代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政府为了顺应农时和便于统计,规定在民间使用夏历,在政府机关、厂矿、学校和团体中实行公历,以公历的元月一日为元旦,农历的正月初一称春节。

2冬至节:

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这表明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所以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

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

3 端午节: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这里仅介绍以下四种:

源于纪念屈原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源于纪念伍子胥

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源于纪念孝女曹娥

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源于古越民族图腾祭

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证实: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有一种几何印纹陶为特征的文化遗存。该遗存的族属,据专家推断是一个崇拜龙的图腾的部族----史称百越族。出土陶器上的纹饰和历史传说示明,他们有断发纹身的习俗,生活于水乡,自比是龙的子孙。其生产工具,大量的还是石器,也有铲、凿等小件的青铜器。作为生活用品的坛坛罐罐中,烧煮食物的印纹陶鼎是他们所特有的,是他们族群的标志之一。直到秦汉时代尚有百越人,端午节就是他们创立用于祭祖的节日。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经融合到汉族中去了,其余部分则演变为南方许多少数民族,因此,端午节成了全中华民族的节日。

4七夕节:

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唐朝王建有诗说“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这一习俗在民间也经久不衰,代代延续。

宋元之际,七夕乞巧相当隆重,京城中还设有专卖乞巧物品的市场,世人称为乞巧市。宋罗烨、金盈之辑《醉翁谈录》说:“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在这里,从乞巧市购买乞巧物的盛况,就可以推知当时七夕乞巧节的热闹景象。人们从七月初一就开始办置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车水马龙、人流如潮,到了临近七夕的时日、乞巧市上简直成了人的海洋,车马难行,观其风情,似乎不亚于最盛大的节日--春节,说明乞巧节是古人最为喜欢的节日之一。

5清明节;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关于寒食,有这样一个传说: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象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走时,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此。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了一下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以后,晋文公常把血书袖在身边,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佑铭。他勤政清明,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得很好。此后,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

春节

一年之始,万象更新,主要活动是在除夕夜吃年夜饭、祭祀和守岁等,另外正月初一、二、三日是大年三天,也要祭祀供奉。这三天,一般除了做饭,不做任何工作,忌讳说不吉利的话,要拜访至亲和尊贵的亲戚。春节从初一到十五,各地还举行各种庙会、社火、乡戏等活动,是传统节日中最为热闹和奢侈的节日。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元夕节、上元节、灯节。节日里有吃元宵、观花灯、耍社火、猜灯谜等习俗。除吃元宵外,各地还有许多不同的饮食习俗。陕西人吃"元宵茶",即在面汤里放进各种蔬菜和水果做成;河南洛阳、灵宝一带吃枣糕;云南昆明人多吃豆面团。

二月二

俗称"龙抬头",也叫青龙节,是一年农业生产开始的标志。活动有撒灰引龙、熏虫、挑菜、忌针线(以防"扎坏龙眼")等。关于此节风俗的记载唐代就有。至于二月二这天的吃喝,一改春节期间大吃油腻之风,要动素食。

清明节

祭扫祖坟、踏青游春,忌动烟火。

端午节

也叫端阳节,相传是为纪念屈原而来。主要有吃粽子、赛龙舟的活动,有的地方如青海还有系索(用五色丝线拧成的细绳,缚在手脚腕上)、插杨柳、戴香包等习俗,以用来驱虫和祈求吉祥平安。

七巧节

也叫乞巧节,传说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民间一般在当晚摆供桌,女子乞巧,以求给予好的女工。也有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也称为中国的爱情节。

中秋节

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这一天全家团圆赏月、吃月饼,原来还有“烧斗香”、“走月亮”、“放天灯”、“树中秋”、“点塔灯”、“舞火龙”、“曳石”、“卖兔儿爷”等节庆活动。此节被海外游子更为重视,不少少数民族也过此节。

重阳节

取九九重阳之意。主要活动为登高、赏菊、饮酒等,颇受老年人喜爱,所以也叫“老年节”。

十月一

俗称“鬼节”、“寒衣节”,也是祭祖节。俗语说“十月一,送寒衣”,这天黄昏,家家都要上坟祭祖。因故不能上坟或远离家乡的人,就在场心或十字路口划个圆圈,焚化纸钱。

冬至节

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各个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

腊八节

人们习惯上把农历的十二月称为腊月,把腊月的初八称为腊日或腊八,并将其当作一个传统节日即腊八节来对待。许多与腊月或腊八有关的习俗也往往都被冠以“腊”字。这天,许多地方都吃腊八粥,腊八其实也是春节准备工作的开始。

除此之外,各地还有不同民俗的传统节日。我国先民在几千年的生息繁衍中创立了许多民俗节庆,既包括生产方面的,也包括生活方面的,既有饮食文化,也有礼仪文化,还有朴素神奇的科学思想,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很值得我们去发扬和传承。

回答者:飘羽寒鹰 - 经理 五级 6-25 08:20

中国的传统节日自汉以后基本定型,有一定增减,民国以后,由于

正式西化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民间仍然坚持其中一些政府未法

定的少数。直至文革,政府更削减了宣传除春节以外的传统节日,

即使对于春节,也被宣传成“过革命化的春节”。改革开放以后,

民间开始庆祝一些传统节日,报刊上也相应作了些介绍宣传。目前,

包括法定假日以外,民间庆祝的传统节日大约占传统节日的三分之

一。

传统节日里包含了许多民俗文化和传统人文观念,以及宗教因素,

对于研究古代社会的文化、历史和社会生活,有一定的意义,下面

罗列主要传统节日,以饷对这方面感兴趣的朋友。

一。正月拜年

正月,又称元旦,或称正月初一。正月初一是一年、四季、十二个

月起始的一天。《春秋传》上将正月叫做端月。鸡鸣而起,先于庭

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因此,正月是从自有历法以后,上古就有

的节日。

正月有很多习俗,如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这项风俗至今还保

持,饮椒酒,就是用花椒花做成的酒,或者柏酒。但一些具体活动

现已废弃,包括汉晋时期,如周处在《风土记》里所说:“正旦,

当生吞鸡子一枚,谓之练形。”《东京梦华录》载北宋政府在正月

要举行大朝会,皇帝和百官要举行大型团拜活动,并宴请各国使节,

特别重视对辽、高丽使团的赐宴待遇。此项活动保留至今。

辛亥革命以后,民国政府法定保留的传统节日仅有正月,但改名为

“春节”,并将元旦放在西历一月一日,唯政府和民间都更重视春

节,人民共和国政府法定春节放假四日,但目前许多私人企业都不

同程度将春节做了适当延长,有的甚至包括周末算在内,延长至元

月十五。

二。立春祭农

立春在元月一日至元月十五之间,这是古代传统的祭农节日,按东

汉应劭《风俗通义》,祭农本在四月间开展,汉文帝改到二月,而

在晋时,再改到立春。立春这天,官员要亲自穿戴庆祝,坐小春牛

表示支持和重视开春后的农事,民间也相应有庆祝活动,这个节日

其实才是真正的迎春。西晋傅咸《燕赋》说:“四时代至,敬逆其

始。彼应运于东方,乃设燕以迎至。〔羽军〕轻翼之歧歧,若将飞

而未起。何夫人之功巧,式仪形之有似。御青书以赞时,著宜春之

嘉祉。”

今天很少有人知道立春是个传统节日。

三。元宵灯火

元宵在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一度最热闹的一天,因为过了这一天,

绝大部分人们都要上班了。元宵活动盛大在有灯会和烟火活动。舞

龙舞狮,社戏杂耍,从白天起就开始进行,直至深夜。为了保持与

民同乐的姿态,这天金吾不禁,金吾就是执金吾,就是守卫皇宫的

近卫兵,金吾不禁指在皇宫门前金水桥一带不禁止普通老百姓参观

游玩。焰火就设在金水桥附近施放,以便于皇帝和嫔妃在皇城门楼

上欣赏。旧时烟火都是由扎在烟火架上的各种爆竹礼花逐次燃烧造

成的效果,我小时候看过,比西式烟火更精彩绚丽,但危险性大。

唐苏味道诗“火树银花合,金桥铁索开,暗尘随马去,流萤逐人来。”

生动地总结了元夕的景象。

元夕到来,许多禁锢在深闺里的青年妇女,官宦家眷都被破例允许

出来观灯,这就为青年男女的接触创造了一个难得的机会,演出了

许多爱怨的爱情故事,在明代白话小说里多所描述。北宋欧阳修词

《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画,月上柳梢头,人约

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写出了元夕邂逅,相思一年而伊人不见,此情何以堪。辛弃疾词“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心上人竟然从天而降,其

激动的心情可知矣。

元夕的庆祝活动至今在北方农村保持着,南方也有所恢复,多数仅

限于电视上观看歌舞节目。

四。三月曲水

三月三日这天,按照《荆楚岁时记》,“士民并出江渚池沼间,为流

杯曲水之饮。”,“曲水”就是河流弯曲之处,水流速度减缓,旧

时,游人乘坐画舫顺水飘流,每至港湾或河流弯曲处,则停下来饮

酒赋诗。这个节日起源很早,晋武帝都不知道它的意思,挚虞回答

他的疑问说是周公时候就有了,原来是把酒杯装酒,浮于河流里。

王羲之《兰亭集序》里的“曲水流觞”就是这个意思,初读古文而

不看注解的人很容易被曲水的意义搞糊涂。

五。寒食禁火

寒食在清明节前二日,冬至以后一百零五日,这一天要禁火,从上

到下只吃瓜果点心一类冷食。寒食起源于晋文公火烧介子推的故事,

故事说:

晋公子重耳和介子推一起逃亡国外,晋公子经过卫国时饥饿乏食,

他的随从介子推把自己大腿上的肉割下来给文公吃。文公回国当了

国君以后,论功行赏时,只有介子推一个人没有得到禄位。子推于

是作《龙蛇之歌》并隐居起来。晋文公访求子推,子推不愿出来,

于是文公在子推隐居的山上前后左右放火烧树,希望逼使子推出来,

子推抱住枯柳,让火烧死。文公哀悼他,命令老百姓五月五日不得

生火,后来五月五日在两汉时候被改到上面写的时间。

这个故事并不见于《左传》和《史记》的记载,南宋洪迈的《容斋

随笔》专门考证过它。元张养浩曲《中吕。兼尧民歌。寒食道中》

“清明禁烟,雨过郊原”似说寒食来源于唐尧传说。

不知今天山西农村还保持寒食节的纪念否?

六。清明上坟

清明节祭祀祖先和亡故的亲人,大约在南北朝以后才兴起的,因为

南朝宗懔的《荆楚岁时记》未曾记载。北宋时要家家插柳枝在门庭,

官府要举行所谓“钻燧改火”的仪式,就是用榆木钻木取火,还要

举行龙舟比赛,热闹非凡,不是简单地扫墓活动,所谓:“清明时

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那么悲沧。

清明活动至今还在上下保持着。

七。四月佛诞

四月八日是佛祖生日,如西方的圣诞节,是佛教东传以后的全民宗

教节日。这个节日大约在唐时才出现。这一天,大小禅院都有浴佛

斋会,和尚以香药糖水赠送香客,民间则煮酒,吃春季瓜果纪念。

现在,庆祝洋节日圣诞节的绝大多数国内青年人大概不知道以前中

国还纪念一个西方神的生日。

八。端午龙舟

五月五日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盛会,非常热闹,民间要自发组织龙舟

比赛,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艾草于门庭。这个节日相传是纪念楚

大夫屈原忧国忧民,奋身投汨罗江的故事,老百姓以糯米以棕叶包

成饭团投入江中作饵,让鱼鳖不食他们尊敬的屈大夫。但据邯郸淳

《曹娥碑》说:“五月五日,时迎伍君逆涛而上,为水所淹。”这

是相传于吴国之俗,事在伍子胥,与屈原无关。《越地传》则说这

个风俗起源于越王勾践,看来,端午节起源于吴越风俗。

喝雄黄酒,挂艾草,采杂药的风俗可能出自上古,采杂药,《礼记。

夏小正》:“此月蓄药,以蠲除毒气。”早说了。

端午节庆祝活动国内现在仍然很热烈,唯不像六十年代以前那样万

人空巷,去看龙舟表演,中小学生上课都坐不住了。海外华人只是

看见商店里卖粽子时才想起了它。

九。七夕乞巧

在七月七日晚,天上的牛郎织女要从隔开

的银河上踏过喜鹊组成的桥相会。这当然不是事实,横跨银河系两侧的距离长

度是以千万光年为单位来计算的,即便乘坐与光线一样快的飞行器,跨过银河

系也绝对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实现。

十。中元鬼节

中元节在七月十五日,俗称“冥节”,这天据说要烧纸钱饷亡魂,

寺院要设法会,作道场以超度亡魂。这个节日起源于佛经里的“目

连救母”,所以宋时很热烈,要在街市上搭戏台唱杂戏“目连救母”,

按佛经,这个故事说:

目连在阴间看到他的亡母亲在饿鬼群中,立即盛了一钵饭给他妈吃,

饭没有吃进口,就化为火炭,这样目连之母未能得食,目连大声喊

叫,跑回来禀告佛。佛说:“你母罪孽深重,不是你一个人对付得

了的,需要十方众僧神威之力。到七月十五那天,你应当为正在地

狱受苦的七代父母备办各种美味和五果,放在盆盂中,供奉十方高

僧大德。我会告诫众僧都祝愿施主的七代父母进入‘禅定’,然后

去接受食物。”目连照佛爷讲的作了,其母遂解脱了俄鬼的一切痛

苦。目连于是告禀佛说:“以后佛家弟子孝顺父母的,也应当设置

盂兰盆会供养十方高僧大德。”佛说:“说得好!”

所以这个故事实际上是把儒家的孝道和佛教经义结合起来,便于佛

教的普及宣传,故中元节又被称为“盂兰盆会”,在《聊斋志异》

里,多处提到盂兰盆会。我小时候,多次听见老人说“七月半,鬼

乱窜”,而不知其究里。现在绝大部分留美学生只知道一个“万圣

节”(Halloween,在阳历十月三十一日),而不知道中国的盂兰

盆会,盂兰盆会比万圣节的嬉皮笑脸庄严认真多了。

盂兰盆会可能在东晋时出现,现在大概只有寺院里才恢复有,太封

建迷信了。

十一。中秋赏月

八月十五的中秋夜晚,月亮显得分外明亮和大,中秋节的纪念活动

就开始了。中秋围坐吃月饼,然后走出户外赏月,还有一家人团聚

之意,这可能来自苏轼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愿

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是苏东坡思念他在外地的弟弟苏子由写

下的词。但中秋望月起源并不在这个意义,就是明摆着赏月,却来

自唐明皇在著名道士叶法善的帮助下遨游月宫的优美故事,还携带

有仙曲《霓裳羽衣曲》的神话传说,鄙人有帖说明,不赘。

至于中秋夜吃月饼的习俗,则不见于南宋笔记的记载,传说是元末

农民红巾军起事时,以圆饼为号。

中秋节在两宋时很热闹,据《武林旧事》载,南宋时的中秋夜,都

人要燃放十万羊皮纸做的灯,让它们顺钱塘江水飘流,是夜星星点

点的钱塘江面上,宛如星汉,良多乐趣。

十二。重阳登高

九月九日是传统的重阳佳节,这一日正逢秋高气爽,是郊游登高望

远的好时候。王维《九月九日登高忆山东兄弟》里写道:“独在异

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表现他对亲人真切的思念感情。九月九日佩茱萸草,在风和日丽的

日子里,登高坡之顶,饮菊花酒,使人想到生命的和自然浑然一体,

所以想到长寿。

重阳节解放后已经不再有庆祝活动。

十三。腊八煮粥

十二月八日是祭祀灶神的日子,《周礼》说“颛顼氏有子曰黎,为

祝融,祀以为灶神。”,所以对灶神的祭祀起源可能在西周以前。

东汉刘珍等编写的《东观汉纪》说在祭祀灶神时要以黄羊为牲。到

了两宋时期,祭祀灶神的活动中出现了吃所谓“腊八饭”,就是以

各种果子杂料煮粥而食,此风俗可能来自佛教对中国民间巫神活动

的渗透改造,这一天,和尚们看见大家都在祭祀传统巫教神祗,恐

于其教义宣传不利,乃趁热闹来个粥会施舍斋饭给贫苦无依的人民

吃,以抵消“邪教”的影响,但老百姓管不了那么多,照例拿来,

反正是变着花样吃就是了,于是就发明了“腊八粥”。

佛教抵制“邪教”的动作很成功,把以前跳神之类活动完全消灭了,

东汉张衡的《东京赋》还说:“每到年末要举行盛大傩仪,驱赶各

种恶鬼。方相神拿着兵器,巫觋拿着苕帚,上万个小孩头戴红巾身

穿黑衣,手执桃弓和棘箭,向各处无目的地发射。”在《荆楚岁时

记》里还看见有记载,可是到了《东京梦华录》里,已经看不出有

这样欢乐的庆祝场面了。

倒是“腊八粥”流传下来了,至今许多家庭还有此种风俗,有些现

代巧媳妇还做得很有心得。

十四。除夕守岁

除夕是一年中最后一天,这一天,普通人家尽量争取团圆,全家围

炉而聚,喝酒吃美食以辞旧岁,迎新年之意,而户外则是爆竹声声。

一家大小在一起度过一个温馨的一年中最后一个夜晚,至今在神州

大地还浓浓的保持着,只不过春节联欢的精彩节目破坏了温馨的气

氛。

在《荆楚岁时记》里,记载有:

家家户户备办美味佳肴,到守岁的地方,迎接新年的到来,一家人

在一起开怀畅饮。留下些守岁饭,到新年的十月十二日,就把它撒

到大路边或街道旁;认为有吐故纳新的意思。

看来那时的人团年和现在的人差不多,也要守岁。

回答者:dg9113 - 举人 五级 6-25 08:24

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冬至、腊八等!

回答者:lrui501 - 总监 八级 6-25 08:29

二十四节气应该都算,还有7月15的鬼节也是,2月2也是,腊月二十三的小年,春节、元宵、端午、七夕、中秋、重阳、腊八.

回答者:s13836593038 - 魔法学徒 一级 6-25 10:12

中国所有传统节日一览表

中国的传统节日自汉以后基本定型,有一定增减,民国以后,由于

正式西化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民间仍然坚持其中一些政府未法

定的少数。直至文革,政府更削减了宣传除春节以外的传统节日,

即使对于春节,也被宣传成“过革命化的春节”。改革开放以后,

民间开始庆祝一些传统节日,报刊上也相应作了些介绍宣传。目前,

包括法定假日以外,民间庆祝的传统节日大约占传统节日的三分之

一。

传统节日里包含了许多民俗文化和传统人文观念,以及宗教因素,

对于研究古代社会的文化、历史和社会生活,有一定的意义,下面

罗列主要传统节日,以饷对这方面感兴趣的朋友。

一。正月拜年

正月,又称元旦,或称正月初一。正月初一是一年、四季、十二个

月起始的一天。《春秋传》上将正月叫做端月。鸡鸣而起,先于庭

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因此,正月是从自有历法以后,上古就有

的节日。

正月有很多习俗,如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这项风俗至今还保

持,饮椒酒,就是用花椒花做成的酒,或者柏酒。但一些具体活动

现已废弃,包括汉晋时期,如周处在《风土记》里所说:“正旦,

当生吞鸡子一枚,谓之练形。”《东京梦华录》载北宋政府在正月

要举行大朝会,皇帝和百官要举行大型团拜活动,并宴请各国使节,

特别重视对辽、高丽使团的赐宴待遇。此项活动保留至今。

辛亥革命以后,民国政府法定保留的传统节日仅有正月,但改名为

“春节”,并将元旦放在西历一月一日,唯政府和民间都更重视春

节,人民共和国政府法定春节放假四日,但目前许多私人企业都不

同程度将春节做了适当延长,有的甚至包括周末算在内,延长至元

月十五。

二。立春祭农

立春在元月一日至元月十五之间,这是古代传统的祭农节日,按东

汉应劭《风俗通义》,祭农本在四月间开展,汉文帝改到二月,而

在晋时,再改到立春。立春这天,官员要亲自穿戴庆祝,坐小春牛

表示支持和重视开春后的农事,民间也相应有庆祝活动,这个节日

其实才是真正的迎春。西晋傅咸《燕赋》说:“四时代至,敬逆其

始。彼应运于东方,乃设燕以迎至。〔羽军〕轻翼之歧歧,若将飞

而未起。何夫人之功巧,式仪形之有似。御青书以赞时,著宜春之

嘉祉。”

今天很少有人知道立春是个传统节日。

三。元宵灯火

元宵在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一度最热闹的一天,因为过了这一天,

绝大部分人们都要上班了。元宵活动盛大在有灯会和烟火活动。舞

龙舞狮,社戏杂耍,从白天起就开始进行,直至深夜。为了保持与

民同乐的姿态,这天金吾不禁,金吾就是执金吾,就是守卫皇宫的

近卫兵,金吾不禁指在皇宫门前金水桥一带不禁止普通老百姓参观

游玩。焰火就设在金水桥附近施放,以便于皇帝和嫔妃在皇城门楼

上欣赏。旧时烟火都是由扎在烟火架上的各种爆竹礼花逐次燃烧造

成的效果,我小时候看过,比西式烟火更精彩绚丽,但危险性大。

唐苏味道诗“火树银花合,金桥铁索开,暗尘随马去,流萤逐人来。”

生动地总结了元夕的景象。

元夕到来,许多禁锢在深闺里的青年妇女,官宦家眷都被破例允许

出来观灯,这就为青年男女的接触创造了一个难得的机会,演出了

许多爱怨的爱情故事,在明代白话小说里多所描述。北宋欧阳修词

《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画,月上柳梢头,人约

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写出了元夕邂逅,相思一年而伊人不见,此情何以堪。辛弃疾词“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心上人竟然从天而降,其

激动的心情可知矣。

元夕的庆祝活动至今在北方农村保持着,南方也有所恢复,多数仅

限于电视上观看歌舞节目。

四。三月曲水

三月三日这天,按照《荆楚岁时记》,“士民并出江渚池沼间,为流

杯曲水之饮。”,“曲水”就是河流弯曲之处,水流速度减缓,旧

时,游人乘坐画舫顺水飘流,每至港湾或河流弯曲处,则停下来饮

酒赋诗。这个节日起源很早,晋武帝都不知道它的意思,挚虞回答

他的疑问说是周公时候就有了,原来是把酒杯装酒,浮于河流里。

王羲之《兰亭集序》里的“曲水流觞”就是这个意思,初读古文而

不看注解的人很容易被曲水的意义搞糊涂。

五。寒食禁火

寒食在清明节前二日,冬至以后一百零五日,这一天要禁火,从上

到下只吃瓜果点心一类冷食。寒食起源于晋文公火烧介子推的故事,

故事说:

晋公子重耳和介子推一起逃亡国外,晋公子经过卫国时饥饿乏食,

他的随从介子推把自己大腿上的肉割下来给文公吃。文公回国当了

国君以后,论功行赏保�挥薪樽油埔桓鋈嗣挥械玫铰晃弧W油朴BR> 是作《龙蛇之歌》并隐居起来。晋文公访求子推,子推不愿出来,

于是文公在子推隐居的山上前后左右放火烧树,希望逼使子推出来,

子推抱住枯柳,让火烧死。文公哀悼他,命令老百姓五月五日不得

生火,后来五月五日在两汉时候被改到上面写的时间。

这个故事并不见于《左传》和《史记》的记载,南宋洪迈的《容斋

随笔》专门考证过它。元张养浩曲《中吕。兼尧民歌。寒食道中》

“清明禁烟,雨过郊原”似说寒食来源于唐尧传说。

不知今天山西农村还保持寒食节的纪念否?

六。清明上坟

清明节祭祀祖先和亡故的亲人,大约在南北朝以后才兴起的,因为

南朝宗懔的《荆楚岁时记》未曾记载。北宋时要家家插柳枝在门庭,

官府要举行所谓“钻燧改火”的仪式,就是用榆木钻木取火,还要

举行龙舟比赛,热闹非凡,不是简单地扫墓活动,所谓:“清明时

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那么悲沧。

清明活动至今还在上下保持着。

七。四月佛诞

四月八日是佛祖生日,如西方的圣诞节,是佛教东传以后的全民宗

教节日。这个节日大约在唐时才出现。这一天,大小禅院都有浴佛

斋会,和尚以香药糖水赠送香客,民间则煮酒,吃春季瓜果纪念。

现在,庆祝洋节日圣诞节的绝大多数国内青年人大概不知道以前中

国还纪念一个西方神的生日。

八。端午龙舟

五月五日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盛会,非常热闹,民间要自发组织龙舟

比赛,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艾草于门庭。这个节日相传是纪念楚

大夫屈原忧国忧民,奋身投汨罗江的故事,老百姓以糯米以棕叶包

成饭团投入江中作饵,让鱼鳖不食他们尊敬的屈大夫。但据邯郸淳

《曹娥碑》说:“五月五日,时迎伍君逆涛而上,为水所淹。”这

是相传于吴国之俗,事在伍子胥,与屈原无关。《越地传》则说这

个风俗起源于越王勾践,看来,端午节起源于吴越风俗。

喝雄黄酒,挂艾草,采杂药的风俗可能出自上古,采杂药,《礼记。

夏小正》:“此月蓄药,以蠲除毒气。”早说了。

端午节庆祝活动国内现在仍然很热烈,唯不像六十年代以前那样万

人空巷,去看龙舟表演,中小学生上课都坐不住了。海外华人只是

看见商店里卖粽子时才想起了它。

九。七夕乞巧

在七月七日晚,已有文另载,不赘。

十。中元鬼节

中元节在七月十五日,俗称“冥节”,这天据说要烧纸钱饷亡魂,

寺院要设法会,作道场以超度亡魂。这个节日起源于佛经里的“目

连救母”,所以宋时很热烈,要在街市上搭戏台唱杂戏“目连救母”,

按佛经,这个故事说:

目连在阴间看到他的亡母亲在饿鬼群中,立即盛了一钵饭给他妈吃,

饭没有吃进口,就化为火炭,这样目连之母未能得食,目连大声喊

叫,跑回来禀告佛。佛说:“你母罪孽深重,不是你一个人对付得

了的,需要十方众僧神威之力。到七月十五那天,你应当为正在地

狱受苦的七代父母备办各种美味和五果,放在盆盂中,供奉十方高

僧大德。我会告诫众僧都祝愿施主的七代父母进入‘禅定’,然后

去接受食物。”目连照佛爷讲的作了,其母遂解脱了俄鬼的一切痛

苦。目连于是告禀佛说:“以后佛家弟子孝顺父母的,也应当设置

盂兰盆会供养十方高僧大德。”佛说:“说得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942454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12
下一篇2023-10-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