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剧又称大戏或者广东大戏,源自南戏,自明朝嘉靖年间开始在广东、广西出现,是揉合唱做念打、乐师配乐、戏台服饰、抽象形体等等的表演艺术。粤剧每一个行当都有各自独特的服饰打扮。最初演出的语言是中原音韵,又称为戏棚官话。到了清朝末期,文化人为了方便宣扬革命而把演唱语言改为粤语,使广州人更容易明白。粤剧名列于2006年5月20日公布的第一批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内。粤剧流行于广东、广西、台湾和港澳。在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缅甸、柬埔寨、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古巴以及中南美洲等有广东华侨聚居的地区,都有粤剧的演出。粤剧是溶汇明清以来流入广东的海盐、弋阳、昆山、梆子等诸腔并吸收珠江三角洲的民间音乐所形成的以梆子(京剧称西皮)、二黄为主的我国南方一大剧种。
粤剧的名称,虽在清光绪年间才出现,但其源流却可以追溯到四百多年前的明代中叶。建国以前的三十年间,粤剧基本上分为“省港大班”与“过山班”(或称“落乡班”)两大派系。“封仔封王”的李文茂,是世界戏剧史上绝无仅有的由艺人成为农民起义领袖。首任粤剧“八和会馆”会首的邝新华,不但是“同治中兴”的代表,也是著名的文武老生,演过《苏武牧羊》、《太白和番》、《李密陈情》等名剧。清末民初之交,更是群星闪耀,名伶辈出,如千里驹、肖丽湘、小生聪、周玲利、李雪芳等等,俱皆驰名于海内外。千里驹有“花旦王”之称,李雪芳则被康有为誉为“南雪北梅”,与梅兰芳并提。三十年代在粤剧史上称为“薛马争雄”的时代,薛觉先接近京剧风格,表演技巧比较全面,生旦净丑无所不能,有“万能老倌”的绰号,但以演小生出色,代表性剧目有《胡不归》等四大悲剧的马师以丑角取胜。他在以“孤寒种”(吝啬鬼)为主角的组剧中,尽情揭露封建财主资本家的丑态,有莫里哀之风。不但在两广、港澳和东南亚等地,为广大观众所倾倒,在美国多年,也深受欢迎。
三十多年来,思想和艺术质量较高、比较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传统剧目,有《平贵别窑》、《罗成写书》等。新编的历史题材和现代题材剧目中,影响较大的,有《搜书院》、《关汉卿》。移植改编的剧目所占比重最大,其中较好的有《柳毅传书》、《宝莲灯》。
粤剧历史
元朝以前
粤剧的起源于中国民间齐言民歌的兴起,最早可上溯先秦的《诗经》,但这是中国全部板式变化体戏曲如京剧、粤剧,以及诗赞类戏曲如上海越剧、黄梅调的共同起源。
中国齐言体民歌,发展至中古时代,即魏、晋和唐代,达到空前的高峰,更形成了一代的文学体式——唐诗。这些讲求平仄,秩序井然的齐言体民歌,在唐代佛教寺庙的俗讲表演中,不但形成说故事的内容,也加入了节以木鱼的节拍特色。可是,由于长期处于社会低层,加上受外来音乐影响的宴乐〔或称燕乐〕,在唐代一直为统治阶层所欣赏,所以并没有很大的发展。而由宴乐发展出来的词乐,历经唐宋,更形成了律分宫调的戏曲。
元朝
杂剧成了最受欢迎的戏剧种类。当时称一幕戏为一折。以后只选演一幕戏便称为折子戏。粤剧有很多剧目是由元朝杂剧流传下来的,甚至某些粤剧的传统戏码是跟杂剧完全相同,例如《西厢记)、《窦娥冤》、《踏雪寻梅》、《倩女离魂》、《赵氏孤儿》等。
明朝
明朝归有光所编写的《庄渠遗书》卷九记录了明代正德16年(1521年)钦差魏校的《谕民文》,内有“倡优隶卒之家,子弟不许妄送杜学。”“不许造唱*曲,搬演历代帝王,讪谤古今,违者拿问”等说话。这可以说是广东有关戏剧最早的文字记录。据《新会县志》记载,明成化初年,当地的“乡俗子弟多不守本业,事戏剧度日”。明代嘉靖40年(1561年)《广东通志》便有所记载:广州府“二月城市中多演戏为乐,谚云正灯二戏”,并有“搬戏难成器,弹弦不是贤”的俗语,所以“江浙戏子至,必自谓村野,辄谢绝之”。这证明当时已经盛行大戏。
到了明代,南戏的弋阳腔已在广东流行,昆班、徽班及江西、湖南戏班经常进入广东演出。根据《粤剧史》,广东出现一个女花旦,名叫张乔,南海人,是一名青衣(戏子)。原籍苏州的她出生于广东,因为她母亲是苏州昆腔戏子的缘故被记载为昆腔班女戏子。可见各地戏班中人开始在广东落地生根。[2]虽然广东人受了外来的薰陶而开始学习演戏,但是在成化年间,学戏仍未被保守人士所接受,石湾太原霍氏族谱曾有禁止良家子弟学戏的家箴。后来渐渐才出现组成本地人为主体的戏班,并过渡到本地人为全体的戏班。为区别两者,前者被称为“外江班”,后者被称为“本地班”。
粤剧不但吸收了弋阳腔的特色,并且与徽剧(安徽)、汉剧(湖北)、湘剧(湖南)、祁剧(湖南)、桂剧(广西)有血缘的关系。因为所演的剧目、唱腔、音乐、表演方式等等,与徽、汉、湘、祁、桂剧大致相同。例如:《晴雯补裘》和《独占花魁》这两出戏码,《铲椅》、《跳台》、《夜战马超》等南派武打剧,桂剧和粤剧完全相同。虽然说外江班接近徽班,本地班接近西班,但其实本地班建立的初期,主要区别在组班的人。本地班是由本地人组成,主要是指本地艺人组成的专业戏班。可是有时候也可以包括一些农民在进行季节性演出活动而临时组成的戏班。
“未有八和,先有琼花”在戏行中是无人不懂的。琼花会馆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根据《佛山忠义乡志》的记载:“镇内有会馆凡三十七,琼花会馆建筑瑰丽,为会馆之最。”。当时琼花会馆坐落于“优船聚于基头,酒肆盈于市畔”的大基铺(即佛山市红强街区)。当时会馆门口有四条大柱,还有个亭子。馆门口的牌匾是“会馆”两字,全馆的面积比当时的祖庙还大。全馆共分三进:第一进是钟鼓,继后有可拆可合的临时舞台;第二进是琼花宫大殿,大殿前是天阶;第三进是会所。华光诞时戏行中人汇聚琼花宫大殿祭祀华光帝。琼花会馆附近就是佛山大基尾河边的琼花水埠,方便坐红船的伶人上岸或到其他地方演出。据说伶人最初雇用紫洞艇作为戏船,后来加上帆哩,在船身绘画龙鳞菊花图案,船头髹成红色,因而称为红船。
清朝
广东本地戏班早期活动的中心在佛山。顺治十五年(1658年)在灵应祠祖庙前建华封戏台,台上演戏鼓桌什物俱全。康熙年间改名为万福台,是广东现存最华丽精巧、岭南地区规模最大的古戏台,见证粤剧发展历史。戏台分前后两部份,前台以金漆木雕为布景,具有强烈的舞台效果。整个万福台还采用拱型结构,无论站何处,所能听到的音质基本相同。
雍正年间,广州更出现“土优”、“土班”。有文献记载:“广州府题扇桥,为梨园之薮,女优颇众,歌价倍于男优。……能昆腔苏白,与吴优相若。此外俱属广腔,一唱众和,蛮音杂陈。凡演一出,必闹锣鼓良久,再为登场。…… 榴月朔,署中演剧,为郁林土班,不广不昆,殊不耐听。探其曲本,止有白兔、西厢、十五贯,余俱不知是何故事也。”
乾隆年间,广东一带比较安定,商贸发达。佛山更是商帮荟萃,因此娱乐要求而更加兴旺,吸引百多个外省戏班来广东演出。这些外江班主要来自江西、湖南、安徽、姑苏等地。他们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合作在广州创建“粤省外江梨园会馆”。而本地班在他们的集中地-佛山成立了“伶人报赛之所”的戏班同业组织——琼花会馆。另外粤西“下四府”(指高州、雷州、廉州、琼州四府)的演戏活动都很频繁,每年的关帝、天妃、冼夫人一类神诞,均有“演戏迎神”的习俗。
咸丰四年(1854年),粤剧艺人李文茂响应太平天国起义,在佛山经堂古寺率领梨园弟子,编成文虎、猛虎、飞虎三军。清政府为了消灭三军势力,残杀艺人,火烧琼花会馆,禁演粤剧15年之久。在禁演期间,本地班艺人逃亡省外海外,有些粤剧艺人为了生活,加入徽汉等剧的外江班,挂京、汉、徽、湘等皮黄戏班招牌演出,因而促成梆子与二黄的合流。咸丰十一年,李文茂、陈开先后败死,清政府禁令稍弛,本地班乘机再度兴起。同治九年(1870年),高要县绅士冯光纬等人曾经上禀请求准许演出夜戏,而知县亦表示同意,可见禁令松弛的情况。
同期大批华工被押骗往海外,随著出国华工的大量出现,广东戏曲逐渐传播海外。《美国华人史》记载粤剧为华人带来了赖以生存的民间文化。当年从旧金山请来的青年男演员(当时尚无女演员)经常来往于巴特和玛丽斯维尔等矿区,为当地华工演出传统的舞蹈和折子戏。拥有123名演员的鸿福堂剧团在美国大剧院首次登场,上演粤剧,大获成功,并在唐人街建立自己的剧场。另一方面,移居到越南、新加坡、印尼等地的大量华侨仍然保持了固有的习惯,侨民当中以广东人为多,他们爱好粤剧。因此越南西贡有粤人剧团。新加坡的戏剧,也是由广东人来演出。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印尼出版爪哇文译本《薛仁贵》、《杨忠保》、《狄青》、《贵夫人》,后来更有马来文译本的《乾隆君游江南》。
粤剧解禁后,本地班表演方式改变很多,声腔已经吸收了二黄,并能以梆子、二黄为主,兼用大腔演出。当时表演角色分为武生、正生、小生、小武、总生、公脚、正旦、花旦、净和丑十大行当。后来经邝新华、独脚英、林之等人努力,粤剧得以重生,并组成了粤剧仝人的新组织——八和会馆。当时建筑八和会馆的费用都是透过全行在每年闰月休业的时期举办义演,扣除工资后所筹集而成。另外,凡是入会会员都需要付出白银一两作为“份金”。终于在清朝光绪十八年(1889年)八和会馆在广州黄沙旧地海旁街落成。八和会馆共分八堂,作为粤剧艺人住宿之用:兆和堂、庆和堂、福和堂、新和堂、永和堂、德和堂、慎和堂、普和堂。不同的行当被安排居住不同的分堂。小生、正生及大花面具在兆和堂。二花面、六分住在庆和堂。花旦住在福和堂。丑角在新和堂。武生在永和堂。五军虎及武打家在德和堂。接戏卖戏的在慎和堂。棚面的音乐人员在普和堂。由于工作人员有很多,八和会馆更设有方便所(医疗室)、养老院、一别所(安排身后事情)、小学、何益公司(戏箱行)。八和会馆会员总多,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后期实行行长制度,各行行长都是全体人员推举出来。
虽然粤剧开始恢复演出,但是在剧目内容和表演艺术上,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反映现实生活的新剧目不断涌现,如《梁天来告状》、《王大儒供状》、《蛋家妹卖马蹄》等,并在戏棚官话中加插广州方言演唱。当时广州先后建成河南、广庆、海珠、乐善、南关等戏院,其后出现调制戏班演出的宝昌、宏顺、怡顺、太安等公司,全都活跃于广州、香港、澳门等地。文献记载“广州班为全省人士所注目,其名优工价,至于二三千金,声价甚高,然大概以擅演男女私情……为第一等角色”。
清朝末年,中国的知识分子激发戏曲改良的浪潮席卷全国。光绪24年,中国日报副刊之旬报特辟鼓吹录一门,由杨肖欧、黄鲁逸几名记者撰作戏曲歌谣来讽刺时弊政治得失,引起广州香港等地的报刊注重戏曲歌谣。[光绪29年,一篇观戏记猛烈批评当时的戏曲曲本迂腐,不能激发国民之精神。不久,反映时弊的作品陆续出现,譬如:《新广东女儿传奇》、《黄萧养回头》及梁启超的《班定远平西域》等等。这些新编的剧本之中,有些是由富有舞台经验的艺人编撰。对粤剧影响深远的应该是同盟会所组成的“志士班”。辛亥革命前后十年间,在港澳广州等地曾出现了30多个这类的“志士班”,例如:采南歌班、优天社、振天声社、仁声剧社、民镜社、国魂警钟社等。最早使用广州方言来演唱粤剧的春柳社影响了其他的志士班,为了便于宣传革命思想,改用了广州方言来唱梆黄,演出了《周姑娘放脚》及《盲公问米》,使宣传效果超出预期。[为了加强反清反帝反封建的宣传,更编演了《文天祥殉国》、《戒洋烟》、《虐婢报》、《秋瑾》、《温生才刺孚奇》等戏。
民国初期
在辛亥革命前后,一些粤剧老倌包括金山炳、朱次伯等人开始对粤剧进行革新运动。原因是光绪三十年(1905年),广州继道光三十年(1850年)第一间戏曲戏园出现后,再次兴建戏院,并称之为“戏院”。戏院改变了粤曲的演唱方式,令到原来需要满足野台演唱,需克服风急声弱的情况改变过来,令到以平喉演唱成为可能,而戏院由于令到观众的流动情减低,不像过往戏班坐红船到不同地方演出,观众的消费习惯也随之改变,红伶需要争取观众。是次,初出茅庐的朱次伯,因为原担的小生小生聪,不愿演出尾戏,由他瓜代,他便以平喉白话演唱一出《宝玉哭灵》,大收旺台之效,令到演唱平喉白话成为风尚。
据广州粤剧研究者陆丰先生的研究,粤曲唱腔的舞台语言是在1921至1927年产生转变,又因为演唱平喉白,不但可以吸收广东的说唱音乐如南音、木鱼等,目今最早记载结合南音和梆黄曲的是1924年由陈小汉之父陈醒汉演唱的《芭蕉岛》之忆美。也因为演唱平喉白话,粤曲的调门也变为降B调。
白驹荣主要的贡献在于1917年和千里驹在国中兴班,把十字句二黄改为“八字句二黄”,令到粤曲出现一种新的曲式,并成功把广东白话引进粤剧及降调。因为从前粤剧全部都使用中州话演唱,后来是金山炳首先局部将白话带入粤剧,朱次伯与白驹荣努力将白话引进过程中也下了不小功夫。至于降调方面,戏棚做戏是要高调地大声唱戏,而与白驹荣同期的小生太子卓还是唱子喉,白驹荣已开始将声调降低唱平喉,唱腔自成一格。到了1920年左右,终于把戏棚官话全面改为广州话,由子喉(假音)演唱改为用平喉(本嗓)演唱。梆子和二黄一律唱低八度,使梆子、皮黄在风格上统一起来。
及后薛觉先率先引入新的化妆技巧及西乐乐器。在同一时期,省港班的崛起,薛觉先与马师曾的竞争进入白热化,促进了粤剧的改革和兴盛。例如:薛觉先与小提琴家尹自重合作设计“薛腔”。来自上海的吕文成将北方二胡的丝弦改成钢弦,创出了高胡,音色高亢明亮。名伶陈非侬邀请梁以忠担任其戏班的音乐领导。当时更出现了如卢有容、梁金堂等著名编剧家,先后为马师曾及薛觉先写作了不少名剧,手法也着重与当时流行的**与话剧非常接近。
其实据历史资料记载,1925年广州有40多班大型粤剧戏班,当中每一班的人数可以多达150多人。广州出现“海珠”、“乐善”、“太平”、“宝华”、“民乐”、“河南”等十所大戏剧场。同期,开始产生“薛马桂白廖”五大流派。当时大老倌的收入相当可观,在每圆可购米两担的时候,他们的年俸可以高达18000圆。因此很多人认为演粤剧可以名成利就,令人趋之若鹜 。据不完全的统计,这个时期活动于穗、港、澳的专业和艺人兼任的编剧家有100多人,新编剧目高达四五千个。可说是粤剧的黄金时代!
到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当时香港立法局有法例禁止男女同班,所以历年来粤剧中只有全男班、全女班之分。及后罗之锦爵士在立法局中提议,说及男女既能同坐,为何不能同班。于是在1933年秋,香港总督贝璐取消男女合班禁令。虽然广州曾出现男女同班的“共和乐班”,演出仅十个月就被广州公安局禁止,但是广州也在1936年10月左右跟随香港解禁。陈非侬和马师曾因为接了越南及缅甸之约,离开了太平剧团。太平剧团的班主源杏翘适逢其会,在原本的班底下(马师曾、半日安、冯醒铮、冯侠魂、袁是我、谢醒侬、冯玉君)聘请谭兰卿、上海妹及麦颦卿三位女艺人为花旦,令观众耳目一新,盛极一时,其它各班亦纷纷聘用女花旦,于是男花旦渐遭淘汰,是粤剧历史大转变之一。
从此粤剧在香港非常流行。当时演出主要集中在利舞台、高升戏院、太平戏院及新光戏院等旧式戏院。差不多一个星期七日都有不同的剧目上演。当时粤剧不但流行于广东、广西、香港、澳门等地,由于很多中国人移民海外,以致东南亚、大洋洲、美洲的广东华侨聚居地区都有粤剧演出。东南亚一带更有些世代相传的粤剧艺人、固定的剧团、行会和演出场地。例如新加坡的“庆维新”及吉隆坡的“普长春”。除此之外,海外华侨对粤剧需求吸引了很多粤剧戏班到海外演出。可是,大型戏班的人数往往超过一百人,支出庞大,导致精简人手,开始出现大约50-70人所组成的小型粤剧剧团。这也促使了戏班“六柱制”的形成。
共和国建国初期
到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成立不久,积极挖掘优秀剧码、继承粤剧传统,在艺术上也全面革新,而且培养了一批新艺人。1958年,广东粤剧院正式成立。1960年和1962年先后创立广东粤剧学校和广东粤剧学校湛江分校。在粤剧历史上,是第一次有了培养接班人的综合性专业学校。
同时期**开始蓬勃,粤剧吸引力大减。可是后来创作的粤剧**重新把粤剧带入**院,使粤剧重获昔日光辉。当时著名的粤剧**有“蟹美人”、“龙王三宫主”、“黄飞虎反五关”、“万里琵琶关外月”、“四郎探母”、“宝莲灯”、“双仙拜月亭”、“红娘”、“夜光杯”、“千面美人鱼”、“香罗冢”等等。
五十年代末,香港的粤剧形势不妙,当时红伶芳艳芬因为结婚而退下来,薛觉先、马师曾、红线女离开香港,连红透半边天的新马师曾都不大热衷于演出。幸好后来麦炳荣和凤凰女组织班霸“大龙凤剧团”,有谭兰卿加入,并由林家声担当小生,演出很多著名剧目《百战荣归迎彩凤》、《刁蛮元帅莽将军》、《彩凤荣华双拜相》、《凤阁恩仇未了情》等。不久,陈好逑与林家声另立新班“大龙凤剧团”。及后新的剧团纷纷迭起,包括羽佳的庆红佳剧团、何非凡的非凡响剧团、林家声的庆新声剧团。
文化大革命期间,粤剧备受摧残,很多曲谱几乎付之一炬,被抄家的艺人多不胜数,很多艺人纷纷逃亡到香港及澳门,而全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只有样板戏才可以演出。1976年后,粤剧才能够重生,伴奏在民乐基础上吸收了西洋乐器,尤其是爵士乐器,包括电吉他及萨克斯。剧本方面更有些是改编自话剧或**的优秀作品。例如:《关汉卿》、《牡丹亭》等。
在这个时期的新加坡却因为韩战的关系而树胶价格猛涨,导致收入增加,娱乐事业也一片蓬勃,当地的粤剧亦因此受惠不少。这段期间,相继到新加坡登台的粤剧伶人有陈笑风、梁瑞冰、罗剑郎、新海泉、冯峰、陈惠瑜、许英秀等。1952年,薛觉先再组觉先旅行剧团二度来新加坡。五十年代末期,有很多香港粤剧艺人到新加坡演出。例如苏少棠、叶昆仑、关德兴、石燕子、秦小梨、余丽珍等。由于名气关系,门票价格骤增几倍。到了六十年代,新加坡各种新兴娱乐事业如雨后春笋出现,**和电视很快成了主流。生活节奏变得急促,观众开始不愿看冗长的地方戏曲。一九六八年,新加坡的本地职业粤剧班已不能生存,许多职业粤剧团亦告解散。
现代
香港为了加强粤剧教育,香港八和会馆(Cantonese Artists Association of Hong Kong)属下[八和粤剧学院][The Cantonese Opera Academy of Hong Kong LTD]与[香港中文大学校外进修学院]在1996年合办[粤剧培训证书课程],1998年改为与[香港演艺学院]合办夜间粤剧培训证书课程。1999年,[香港演艺学院]在[粤剧培训证书课程〕的基础下,聘用全体夜间课程的教职员,举办两年全日制粤剧文凭课程,训练专业粤剧演员。为了提升学员的水准,更在2000年协办粤剧进阶课程。2004年,由于合作上的考虑,〔香港演艺学院〕主动解除和〔八和粤剧学院〕的合作关系,八和粤剧学院只有十二名学生及两名导师继续留在八和粤剧学院,搬到深水埗通州街公园壁球中心继续举办〔粤剧培训证书课程.由于学生大量流失,香港艺术发展局曽一度考虑终止八和粤剧学院的资助,但八和粤剧学院随即转型,不但在2004年开办锣鼓课程,在2005年亦开办粤曲伴奏课程及社区粤剧学院季度短期课程,学院学生迅速由十二人増至一百八十余人,并且开设少年儿童粤剧班.2006年亦准备开设粤剧编剧班.八和学院亦有专业班学生高军翔,高军涛在2006年正式接受康乐及文化署邀请,担任文武生,与粤剧名伶王超群,吕洪广,敖龙演出〔宝莲灯〕及〔双仙拜月亭〕。
近年来,香港艺术发展局拨款开办粤剧课程给儿童及青少年。康乐及文化事务署资助国际演艺评论家协会筹办“粤剧文化使节计划”来向社区推广粤剧。剑心粤剧团也举行《南国红豆育新苗》的儿童粤剧推广及教育计划。
现代粤剧开始受到外国人欢迎。创始人黄展华为首的粤剧海外名伶为了让外国人参与并且继续对外推广,以英语为表演语言的英语粤剧应运而生。同时新加坡的英语粤剧由黄仕英开创。
行内演员为了改良粤剧,开始考究戏服、道具及布景的式样及色彩是否配合故事的朝代。例如: 汉风粤剧研究院于2005年11月在香港文化中心大剧院所演出的铜雀台。
由于香港社会重视粤剧发展,除了一些民间的戏曲研究中心外,香港各间大学也纷纷设立粤剧学术研究中心。例如:成立于2000年3月1日的香港中文大学戏曲资料中心及成立于1998年的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香港大学音乐系也有有关粤剧的课程。
1905**网讯 正在热映的《白蛇传·情》凭借着丰富多元的文化元素、极致的东方美学与震撼的视听特效,国风大片气质受到了各地观众的追捧。自上映以来,口碑持续攀升,影片评分成绩亮眼。其中豆瓣评分达82,成为2021年以来评分最高的华语**。《白蛇传·情》以“情”贯穿,将人间真情蕴藏于戏中,其中不仅爱情动人,白素贞(曾小敏饰)与小青(朱红星 饰)两人同甘共苦、携手并进的姐妹情谊也成为了热议的话题。
重情重义 姐妹情深可跨山踏海
“红尘一回方知情为何物”,白蛇与青蛇在人世间历经岁月洗礼,既领会了无怨无悔的痴情,也明了彼此守护的亲情。从初入红尘的相依为命到水漫金山并肩作战,影片重点着墨于两姐妹在世间的成长以及对于封建礼教的反抗。白蛇、青蛇敢爱敢恨、敢于打破世俗偏见,先进的思想引发了众多现代观众的共情,“白蛇青蛇这两姐妹够刚,有情有义,为情能跨山踏海。”
“只要有情妖亦人”影片中,白蛇与青蛇虽然为妖,却更重情义。修行千年的白素贞沉稳冷静,护青蛇周全,而小青单纯、不谙世事,却尽全力成全姐姐的爱情。在断桥制造浪漫邂逅;金山寺怒怼法海,持剑周旋于众僧之间;即使修行尚浅,小青也执意与白素贞共进退……甚至在白素贞为情所伤后,掌掴怒骂许仙,更叹息:“姐姐,这一趟人间我们来错了”。有观众称:“谁不想要一个小青这样的姐妹呢。”朱红星也表示:“小青和白蛇是闺蜜,这种闺蜜情,即使不常见面,一旦对方发生什么事,闺蜜总会第一时间站出来,这个我有很深刻的体验。”
演技精湛 眼神收敛传递内心情绪
在晚会舞台上,国家一级演员曾小敏与名伶朱红星曾联袂登台,演绎《白蛇传·情》中的“游湖”片段,清新雅致的风格,极具韵味的粤剧唱腔,向全国人民展现了粤剧的魅力。此次**《白蛇传·情》将同名粤剧搬上银幕,为各地观众呈现别具一格的戏剧**,助力粤剧走向更广阔的舞台,将日渐式微的戏剧艺术拉回大众视野。影片保留了戏曲中经典的唱腔、手势、台词等,同时结合**的表现形式进行了创新。如何让表演不过于戏剧化、不让观众出戏,正是演员们在**拍摄中面临的首要问题。曾小敏透露,“我们的表情和眼神必须稍微收敛一些。因为平时我们在舞台上表演,离大家比较远,必须很夸张地表演,观众才能看得到。但在**里,我们一个细微的眼神,观众马上就能体会到。”
将情绪注入眼神与动作中,曾小敏与朱红星将白蛇、青蛇的神态性格以及两人间的情谊和默契展现得淋漓尽致。从初相遇的羞涩、喝雄黄酒时的惶恐到水漫金山的愤怒,曾小敏将白素贞的情绪藏于眼中,眼波流转,使观众感同身受。金山寺中,白素贞与许仙相望却不能执手,面对爱情的无奈与面对天理的不甘令观者落泪。小青从最初的懵懂到后期的抗争,眼神变得更加从容、坚定。演员们用精湛的演技既保留了传统中的人物性格,也为角色加入了新时代的思想内涵,令观众更容易产生共鸣之情。
无论是现代的电视剧以及**又或者是音乐剧、舞台剧等等,这些都是将古代戏曲剧种简易化搬到了世界的大舞台上,现代剧内一定是有扮演者好人、坏人、反派等等的类别,而在戏剧中这就是分着不同的行当。
那么,本期粤剧文化一起了解粤剧有多少行当。
粤剧表演行当的发展经历是从简到繁;最初只有末、旦、净三大类,逐步衍生到十大行当;行当艺术是与戏曲艺术类型化的总体表现特征相适应的。近代戏曲表演艺术呈现出向人物个性化靠拢的趋势,行当又由繁入简了,各地方剧种大都以“生、旦、净、末、丑”为基本类型。粤剧早期曾有过未、净、生、旦、丑、外、小、贴、夫、杂等“十大行当”。
在传统粤剧演出中,戏班对表演行当扮演角色有严格的规定,演员按事前约定应工的行当后就不能随意更改或僭越,否则则被认为是破坏了行规,必须受到惩罚,最重者可被革除出戏行。在戏中,如果角色的年龄跨度大、由少年演到老年,那就要由不同的表演行当负责不同年龄段的角色。
例如穆桂英一角,在《穆桂英下山》是青年女子,就由贴旦(或花旦)扮演;到《杨门女将》时,人已到中年,则改由正旦(或青衣)扮演。另外由于角色的身份前后不同,同样须要由不同的表演行当去分别扮演。
例如角色开始是平民百姓,或是绿林好汉,后来打下江山称王称霸了,那么前边是小武行当负责,后面是总生行当应工。所以传统粤剧过去往往有不同行当,不同演员,扮演同一角色的现象。此后历经“六柱制”,到现代剧团以演生旦戏为主的局面,粤剧表演的行当意识逐渐淡化。
戏剧内的角色,在粤剧及中国戏曲中被称为行当。粤剧的行当原为一末(老生)、二净(花面)、三正生(中年男角)、四正旦(青衣)、五正丑(男女导角)、六员外(大花面反派)、七小(小生,小武)、八贴(二帮花旦)、九夫(老旦)、十杂(手下、龙套之类),合称十大行当。上述只是通行的叫法,划分起来还可再细致些。
精简为六柱制后,即文武生、小生、正印花旦、二帮花旦、丑生、武生。这都是根据角色的年纪、性别、性格、外型等特征来分类的。“末”代表年老角色。“生”代表男性角色。“旦”代表女性角色。“净”就是性格刚强暴躁的男性角色。“丑”就是滑稽角色。
对于净角(例如张合)的化妆,行内称呼为“开面”。先用白色颜料描画底稿,在眼睛及口部附近涂上黑色,把眉毛画得长长并向上翘来表现威严,在其他的地方涂上红色,就完成整个“开面”过程。当然不同行当就有其独特的化妆方式。
丑角常有一个大白点在脸的中央。其实化妆颜色以红、黑、白、蓝、黄为主。红色代表血性忠勇,黑色代表刚耿忠直,白色代表奸恶阴险,蓝色代表狂妄凶猛,**代表剽悍干练。
不同行当需要不同的戏服。例如:小生通常饰演文质彬彬的角色,有时候甩袖,所以长袖称呼为文袖。小武需要打斗,短袖才方便演员动作,所以短袖亦称呼为武袖。因此文武生(小武加小生)的戏服会出现文武袖。
基本所有花旦都需要头饰,其中片子石是花旦必用的。头饰种类繁多,用料各有不同。公主及贵妃配戴的头饰也有正凤和凤冠之分。上片子需要特殊的用具、基本手法及技巧,并利用片子改善面型及令片子牢固面部的技巧。
其实男角亦有头饰配戴的,但不多,如太子盔之类。红楼梦中贾宝玉及洛神中的曹子建所配戴的便是太子盔。根据《香江梨园:粤剧文武生罗家英》,太子盔又名“紫金冠”,为太子或年轻将领作用的。冠顶作云龙吞珠图纹,加上大红球缨,插上雉鸡尾的则是军中的主将。
结束语戏曲演员中有着很多不同的分类,每个人都有着自己拿手的一面,正如同经常演坏人的人就是非常适合演坏人。戏曲演员不同的分类行当每个都是很有特色的。
是广东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也是我国南方影响非常大的一个剧种。由于它产生于广东,所以称被为粤剧。最初兴起于广州、佛山一带,现主要流行于广东、广西、台湾和香港澳门等地。由于海外的华人有许多是广东人的后裔,所以在海外的华侨聚居的地区也常有粤剧演出。粤剧以唱梆子、二簧为主,又保留昆山腔、戈阳腔、广腔并吸收珠江三角洲的民间乐曲和时调,唱念均用广州方言,因此又称“广东梆簧”、“广东大戏”、“广府戏”。
历史沿革
明末清初,弋阳腔、昆山腔、梆子、徽调、汉调等,传入广东,广东本地戏班演出的声腔受这些外来声腔的影响很大,所唱声腔是一唱众和,被称为“广腔”, 从现在粤剧的音乐中还可以看出弋阳腔和昆腔的痕迹。清代道光年间,广州的戏班分为本地班和外江班。外江班大都演徽班戏,而本地班大都演梆子腔。本地班早期的活动中心在佛山。清乾隆年间外省戏班来粤者甚众、本地班向外江班汲取了丰富的养份,艺术日臻成熟,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清嘉庆、道光年间,高腔、昆山腔逐渐衰落,“本地班”遂以梆子为主要唱腔。后徽班影响日益扩大,又以“梆簧”(即西皮、二簧)作为基本唱调。同时也保留了部分昆山腔、弋阳腔、广腔,并吸收广东民间乐曲和时调, 此时的本地班已经与外江班“判然迥殊”,进而逐渐形成粤剧。
清咸丰四年(1854),粤剧艺人 李文茂,率领梨园子弟与天地会陈开所部一同响应太平天国起义,自封为王,清政府因此下令禁演本地班戏。禁令一下,本地班沉寂了15年之久。在此期间,粤剧的艺人只能搭班加入汉剧和徽剧的戏班,或者挂着京剧等别的剧种的名进行演出。这样,粤剧中的梆子腔和簧腔开始合流。后来,粤剧中二簧的成分甚至超过了梆子。清咸丰十一年(1861)禁令稍弛,本地班再度兴起。同治年间(1862-1874),粤剧艺人又公开组班演出,其班社曾到过河南、浙江、广西、云南、湖南、安徽以及香港、澳门等地演出。
粤剧恢复演出后,在剧目内容和表演艺术上,都发生了较大变化。辛亥革命期间,粤剧艺人受春柳社新戏(文明戏,即早期话剧)的影响,组织“志士班”宣传革命民主思想。在这种新思想的浪潮下,粤剧开始改良,其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920年左右,粤剧从语言上彻底地本地化,从“戏棚官话”改为用粤语,演唱方法也改为本嗓,放弃了梆子腔用假嗓的唱法。梆子和二簧都唱低八度,使梆子和皮簧在风格和唱法上统一起来。
1920年前后,随广州、香港、澳门等地资本主义商业的日益发达,有些粤剧班社也以广州及香港、澳门等大城市为活动据点,习惯上称之为“省港班”。“省港班”在广州、香港、澳门等大都市的大剧场里演出,大量吸收文明戏、话剧和**的手法,从音乐唱腔、角色行当、表演程式、舞台布置到演出剧目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它的基本声腔以梆子二簧为主,但是也保留有其他的民间说唱曲调,引进了流行歌曲和爵士音乐。伴奏乐器还使用了小提琴、萨克斯、电吉它、爵士鼓等西洋乐器。表演程式大为简化。角色行当由原来的十大行当,变为“六柱制”,即文武生、小生、正印花旦、二帮花旦、丑生、武生。剧目的编排要照顾到六大台柱的戏分。剧目上大量地编演新戏,传统戏很少上演。新戏大量改编自**、外国小说、通俗话本、话剧,还有一些杜撰的剧目。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是粤剧发生重大变化的年代,也是被称为“薛马争雄”的时代。文武生薛觉先和丑生马师曾对粤剧的革新都颇有贡献。薛觉先接近京剧风格,表演技巧比较全面,生旦净丑无所不能,有“万能老倌”的绰号,但以小生为出色,代表性剧目有《胡不归》等四大悲剧。马师以丑角取胜。他在以“孤寒种”(吝啬鬼)为主角的组剧中,尽情揭露封建财主资本家的丑态,有莫里哀之风。不但在两广、港澳和东南亚等地,为广大观众所倾倒,在美国多年,也深受欢迎。他们和小生白驹荣、小武桂名扬被称为粤剧“四大家”或“五大流派”(加上演丑的廖侠怀)。实行男女合班后,上海妹创造了粤剧女脚特有的抒情唱法,后以红线女影响最大。同时,广州的罗品超、文觉非、陈笑风和香港的新马师曾、何非凡、林家声等也都各有擅长,颇有影响。
新中国建立后,大力扶植粤剧的传统风貌,在革新的同时,也继承了粤剧的优秀传统。新中国成立初期,胜利越剧团在广州首演解放区改编的粤剧《九件衣》,被评论界誉为“粤剧革命的第一声号炮”。从广州解放至1952年,在广州剧场上演的举目多达一千七百余个。粤剧界积极挖掘、继承优秀传统,在艺术上进行了全面革新,在反映当代生活,使表演更富于生活气息等方面都有改进,不仅演出了很多优秀剧目,而且培养了一批新人。1958年,成立广东粤剧院。到1982年,广东省已有粤剧团七十余个。
三十多年来,思想和艺术质量较高、比较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传统剧目有《平贵别窑》、《罗成写书》等。移植改编的剧目所占比重最大,其中较好的有《柳毅传书》、《宝莲灯》。新编的历史题材和现代题材剧目中,已经摄制成影片、影响较大的,有《搜书院》、《关汉卿》等。
艺术特点
早期粤剧的艺术特点与汉剧、京剧、祁剧等相近。后来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粤剧的基本声腔为“梆簧”,并保留有弋阳腔与昆腔的部分曲牌以及南音、粤讴、木鱼、龙舟、板眼等广东民间说唱的曲调和民歌、乐曲、时代曲、小调等民间小曲。粤剧的“梆簧”,由于用方言演唱,并吸收、融合了地方的民歌小曲,已与一般皮簧戏不同而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粤剧唱腔音乐以板腔体为主,曲牌体为辅。板腔体有梆子、二黄两类,梆子有首板、慢板、中板、芙蓉、叹板、煞板等板式;二黄有首板、慢板、二流、滚板等板式。此外,还有西皮(相当京剧的“四平调”)、恋坛、南音、板眼、木鱼、粤讴等腔调。南音、木鱼、板眼唱词结构虽与梆子、二黄不同,但唱腔旋律的方法相同;西皮、恋坛依曲填词,其唱词句格却与梆子、二黄相似。曲牌有牌子和小曲两类。牌子大多自昆曲和弋阳诸腔中吸收,少数为广东民间礼仪牌子乐曲;小曲包括戏曲过场音乐、江南丝竹、广东音乐,如〔柳青娘〕、〔梳妆台〕、〔卖杂货〕、〔玉美人〕以及创作的新曲〔寻针〕、〔催归〕、〔恨填胸〕、〔戏妲己〕等,两类除创作的新曲外,多数属器乐曲,有较固定的旋律。
粤剧的伴奏乐器,分管弦乐和打击乐两部分。前者以高胡、二弦、扬琴、喉管为主要领奏乐器。又分“硬弓”、“软弓”两种不同的组合。“硬弓”使用的乐器有二弦、短喉管、长喉管、竹提琴、小三弦、月琴、椰胡、横箫等,与打击乐高边锣配合。音响和音色都较洪亮刚硬,多用于伴奏传统剧中的排场和比较激烈的情景。“软弓”所用的乐器有二胡(南胡)、中胡、高胡、椰胡、大胡、扬琴、琵琶、小三弦、中三弦、中阮、大阮、长喉管、洞箫等。除民族乐器外,粤剧音乐还大胆地采用西洋乐器,如小提琴、大提琴、萨克管等中低音乐器。与打击乐器文锣鼓(或苏锣鼓、中低音京锣鼓)配合,音响和音色都较纤细柔和,用于伴奏抒情的唱段和对人物内心感情的细致刻画。打击乐器有卜鱼(板)、测板、沙鼓、双皮鼓、大钹、文锣、高边锣、苏钹、苏锣、单打(高音小锣)、战鼓、大鼓等。并有一套比较完整的多种类型节奏的锣鼓点。
粤剧的武戏表演艺术保持了早期“过山班”粗犷、质朴的特点。不少名演员都具有单脚、筋斗、滑索、踩跻、运眼、甩发、髯口等方面的绝招。武打以“南派武功”为基础,包括刚劲有力的靶子、手桥、少林拳以及高难度的椅子功和高台功。脚色登场后,男常“小跳”,女多“拗腰”的表演,亦颇罕见。粤剧的剧目以生旦戏为多,重唱轻做,文戏多于武戏,并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创造一些新的表演程式,又从**、话剧中借鉴和吸取表演技巧,形成自由灵活,通俗而细腻,偏重写实的表演风格。
角色行当
原分为末、生、旦、净、丑、外、小、夫、贴、杂10大行, 以后行当愈来愈繁多,到了清末民初,按照“戏班论位”的惯例排列是:武生、小武、花旦、正旦、正生、总生、小生、公脚、大花面、二花面、男丑、女丑,此外还有武旦、夫旦、六分、拉扯、五官虎、手下等。戏班实际上只看重武生、小武、小生、花旦和丑五行,其余行当成为次要的行当。
武生:
又称须生,近似京剧的老生。扮演挂须的中年或老年角色,多为剧中的重要人物,如有身份地位的文官武将,文武兼备的角色,武生的剧目多属袍甲允,排场复杂,表演丰富,重功架和唱功,要求武生底功要厚实,腰腿功夫过硬,举手投足适度得体。如表现人物的激愤心情时,要跪步走单边配以左右拂须动作,还有“震翅”、“震面”、“震手”等特技。武生在戏班被称为“骑龙头”的行当,又可分为“软功”武生和“硬功”武生。软功武生讲究唱、念和功架的表演,扮演的人物如《六郎罪子》的杨六郎,《苏武牧羊》的苏武,著名演员有新华、新白菜等;硬功武生注重腰、腿功夫和功架表演,所扮人物如《六国封相》的公孙衍等。
小武:
又名“笔贴武”,相当于京剧的武生。扮演青年、壮年的英雄侠客或江湖好汉,多为武打戏中的正面或反面人物。小武以做功见长,扑打跳跃、长靠短打,均应擅长;又以少林武功为正宗,注重“南拳”的运用;身段功作稳健遒劲,干净利索;念白要紧、快、清、实,一气呵成而又字字清晰。小武又可分为“白面”小武和“红面”小武两类,红面小武身段威武利索,动作火爆炽烈,重视武打技击和眼神的运用,扮演的人物如《马福龙卖箭》的马福龙,《西河会》的赵英强等;白面小武重唱不重武,表演倜傥温文,如扮演风流儒将周瑜,突出周瑜的心胸狭隘,
花旦:
青年妇女的角色由花旦扮演,有贵有贱,可文可武,或正或邪。花旦又有正印花旦、二帮花旦之分,正印花旦大多饰演大家闺秀、名门淑女和巾帼英雄,如《二度梅》的陈杏元,《西厢记》的崔莺莺,《寒江关》的樊利花;二帮花旦一般扮演刁诈*邪的女性,如《金莲戏叔》的潘金莲等。
正旦:
多扮演端庄娴淑的女性角色,如《三娘教子》的王春娥,《仕林祭塔》的白素贞。
正生:
扮演老成持重的文士朝臣和皇帝一类角色,大多是正面人物,如《六国封相》的苏秦,《玉皇登殿》的玉皇大帝等。
总生:
原在一些剧目扮演主要角角,偏重唱功,如《沙陀国借兵》的李克用,《借东风》的鲁肃等,可挂白须、黑须、苍髯等;后来逐渐转为扮演帝王、朝臣、员外等配角。
小生:
经常扮演温文尔雅、风流倜傥的青年书生、学士一类角色。多演唱功戏,重吊嗓,要求音色圆脆,真假嗓结合:身段动作要潇洒大方,柔中带刚。饰演的人物如《宝玉怨婚》的贾宝玉,《王大儒供状》的王大儒,《评雪辩踪》的吕蒙正。
公脚:
主要扮演年老善良的正面人物,包括贵贱尊卑各种角色。所扮人物年迈却体健,善良而又刚正。对唱念要求苍凉雄浑,字正音清,铿锵有力。动作讲究眼神和须功的运用。扮演的人物如《百里奚会妻》的百里奚,《三娘教子》的薛保。
大花面:
又称“外脚”,扮演权倾朝野的重臣,或险诈阴毒的奸雄,如《十奏严嵩》的严嵩,《连环记》的董卓等。
二花面:
扮演忠烈豪爽、或暴躁乖戾的人物。动作粗犷,手指多作虎爪状,拉山时手高过头,平时多作八字脚或丁字脚侧立,双眼直视前方地扮演的的人物如《王彦章撑渡》的王彦章,《芦花荡》的张飞,《荆轲》的秦始皇。
男丑:
又称“网巾边”,多扮演性格滑稽诙谐、举止狡黠的人物,分为文丑和武丑两类。文丑扮演的人物如《山东响马》的广东先生,《盲公问米》的盲公;武丑扮演的人物如《时迁盗甲》的时迁,《拦马》的焦光普。
女丑:
又称“竹笋”、顽笑旦,专门扮演诙谐风趣的老年妇人,或不正派的媒婆、鸨母、恶家姑等。
粤剧,又称“广东大戏”或者“大戏”,汉族传统戏曲之一,源自南戏,流行于岭南等粤人聚居地。自明朝嘉靖年间开始在广东、广西出现,是糅合唱念做打、乐师配乐、戏台服饰、抽象形体的表演艺术。下面是关于粤剧的小知识,欢迎阅读参考!
一、历史起源
粤剧是广东艺人吸纳外省入粤戏班的戏曲声腔,加以易语而歌并融进本地的歌谣、小曲而形成的剧种。明中时期,粤中各地已有乡俗子弟以戏剧为生。明嘉靖开始,出现弋阳腔、昆腔。清雍正年间,广州有“土优”演戏时唱“广腔”。及至乾隆年间,本地班艺人在佛山镇大基尾建立了同业组织琼花会馆。乾隆至道光年间,来自外省的成百个外江戏班入粤,并在广州成立粤省外江梨园会馆。本地班向外江班汲取声腔和表演的艺术养料,逐渐形成演唱梆子腔为主的演出风格。咸丰四年(1854),本地班艺人李文茂以梨园子弟为骨干,组织红巾军起义反清,清政府严禁本地班演出,艺人只得转投外江班或冒称京戏登场。同治初年,本地班再度兴起,于光绪十五年(1889)在广州成立八和会馆。本地班在这时又吸收了二簧声腔,能以梆子、二簧腔为主,兼用大腔(地方化的弋阳腔、昆腔),演出江湖十八本、新江湖十八本、大排场十八本等众多剧目。表演角色分为武生、正生、小生、小武、总生、公脚、正旦、花旦、净、丑十大行当,武打技艺是由少林武功演化而成的南派武功。演出独创的《六国大封相》时,登场百余人,花团锦簇,土音啁杂,与其他剧种迥异。早期的粤剧戏班,乘坐专门租用的“红船”沿珠江内河穿梭往返于各埠演出,故又称粤剧艺人为“红船弟子”。清末民初,广州和港澳等地陆续修建戏院,新称粤剧的本地班逐渐由农村的土舞台转到城市戏院演出,此后出现流动于大中城市之间的省港大班。为了适应城市观众和剧场演出的需要,出现了以编撰剧本为业的开戏师爷,他们新编的剧目多为华丽奇巧的生旦戏。而演出于粤西地区的下四府班,仍擅长表演武生、小武担纲的正本戏,保持着粗犷质朴的艺术特色。光绪年间陆续离乡过埠的州府班,这时更多的在海外一些国家演出。
辛亥革命(1911)前后,一些粤剧艺人受到民主革命思潮的影响,参加了孙中山倡建的同盟会的活动。社会上有人组织志士班,通过推行粤剧改良的活动,借以宣传民主革命的主张。之后受到粤剧改良风气的影响,加之需以变革求新的精神与方兴未艾的**进行竞争,粤剧综合艺术的各种因素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剧目内容包括了古今中外的题材,新编剧数以千计。小生、小武行当从唱假嗓改唱真嗓。梆子、二簧、弋阳腔、昆腔等声腔已大异于原本的腔调,梆子、二簧腔创造了新的板式和句式,将民间流行的木鱼、南音、粤讴、板眼等歌谣曲调运用于唱腔音乐,能把多种声腔利用曲调连缀结合板式变化的方法去综合运用,还在原有的民族伴奏乐器之外增加小提琴、萨克管、吉他等西洋乐器,粤剧唱腔音乐更加变化灵活,旋律优美。表演艺术吸收了京剧的做功和北派武打,借鉴**、话剧讲究真实和接近生活的表演方法,形成以武生、文武生、小生、正印花旦、二帮花旦、丑生为台柱的表演体制,在生、旦、丑行产生了多种流派的唱腔。二十世纪30~40年代间,粤剧舞台上群星璀璨,涌现出薛觉先、马师曾、白驹荣、廖侠怀、桂名扬的五大流派,主导着粤剧改革方向,并创作出众多的优秀曲目。舞台布景由一桌二椅到平面、立体景片以至机关布景,灯光从火水灯、大光灯发展为电灯、彩色旋转灯。
关于粤剧的产生和形成,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普遍认为,粤剧于明朝中叶开始萌芽,孕育于本地班。关于本地班来源一般来说,是引用麦啸霞所撰《广东戏剧史略》的说法,按《史略》所说:“雍正继位……,时北京名伶张五号摊手五……逃亡来粤,寄居于佛山镇大基尾……以京戏昆曲授诸红船子弟,变其组织,张其规模。创立的琼花会馆“,作为记载粤剧本地班始源,其实这是大大缩短了粤剧本地班的历史,琼花会馆也非是在雍正年间才创建[3] ,据史载,早在明代嘉靖至万历年间,在佛山、广州,本地班已建立了琼花会馆这一行业组织。经过不断发展,由弋阳腔和昆腔与广东本地流行的南音、龙舟、木鱼、粤讴、咸水歌等民间曲调以及广东器乐乐曲结合而成。直至清末民初,逐渐演变为融集南北、中外唱腔音乐,以白话演唱,从而形成具有鲜明岭南特色的地方戏剧――粤剧。粤剧有别于外省戏曲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既属于中国写意派戏剧范畴,又具有轻快流畅、新款善变的个性,享有“南国红豆”的美誉。
二、表演艺术
1唱念做打
粤剧演员的表演工艺分为四大基本类别-唱、做、念、打。
唱是指唱功,配合不同的角色有各自不同演唱的方式,包括平喉及子喉。平喉是平常说话的声调,一般男性角色小生就是采用平喉演出。子喉是比平喉调子高了八度,常常以假音来扮演女性角色。除了以音阶来分类,也会以声音特色来分类。大喉是使用粗犷声音。同时,粤剧也会吸收不同的地方的独特唱腔,例如来自福建的广东南音、木鱼、广东的本地民谣粤讴及板眼。
做是指做功,又称身段,即身体表演。当中包括手势、台步、走位、关目、做手、身段、水袖、翎子功、须功、水发、抽象表演和传统功架。
念是指念白,即念出台词。用说话交代情节、人物的思想感情。
打是指武打,例如:舞水袖、水发、玩扇子、武刀弄枪、耍棍挥棒,舞动旗帜等等。
2唱腔
创出粤剧独特唱腔“马腔”的马师曾
创出粤剧独特唱腔“马腔”的马师曾
清朝初期,外江班把戈阳腔及昆山腔传入广东。到了太平天国时期,本地班逐渐出现,但唱腔仍以梆子为主。后来随着昆曲衰落及受徽班影响,转为以西皮二黄为基础唱调。辛亥革命时期,志士班将戏棚官话改为白话,又称为新腔。抗战时期,不断有著名老倌冒起,各自钻研粤剧并发展自己的唱腔。
例如:薛觉先的“薛腔”,潇洒典雅,韵味醇浓。马师曾的“马腔”,半唱半白,生鬼通俗。小明星的“星腔”,感情细腻,低回宛转,荡气回肠。罗家宝的“虾腔”则真假嗓结合,清新悦耳,还有以甜、脆、圆、润、娇为特色红线女的“红腔”、新马师曾-清越绵长的“新马腔”、何非凡的“凡腔”、芳艳芬的“芳腔”、陈笑风的“风腔”等等。
3身段
演员透过象征性的姿态及动作,演绎出剧中人物的性格和感情、时空的改变及剧情的发展。基本身段包括:站相、台步、七星步、指掌、云掌、亮相、跑圆台、开门、拉山(云手)、上马及背供。
小生的台步是丁字步,要表现气宇轩昂。花旦的台步是撇步,要表现轻盈。为了作犹豫不决、考虑如何应对等心理状态或搜索对象、觅路等情节时,演员便会运用“水波浪”程序来表达。
例如武行的跳大架(南派)、马荡子、起霸(北派)和各种拳剑刀枪等。跳大架是由一连串的身段动作组成,包括演员上场、拉山(云手)、挂单脚、亮相、七星步、撮步(错步)、俏步、云步、小跳、踢腿、踢甲(踢袍甲)、车身、洗面、顺风旗、走圆台等一连串的动作。其中须功是武生行当的一项专科,早期的须功表演样式繁多,有用手指抛、弹、拨、搅、拈、挣、捧、揉、吹、震等十种手法,来表达悠闲、高兴、深思、意外、惊讶、震怒等表情。
三、行当分类
戏剧内的角色,在粤剧及中国戏曲中被称为行当。粤剧的行当原为一末(老生)、二净(花面)、三正生(中年男角)、四正旦(青衣)、五正丑(男女导角)、六 员外(大花面反派)、七小(小生,小武)、八贴(二帮花旦)、九夫(老旦)、十杂(手下、龙套之类),合称十大行当。
后来被精简为六柱制,即文武生、小生、正印花旦、二帮花旦、丑生、武生。这都是根据角色的年纪、性别、性格、外型等特征来分类的。“末”代表年老角色。“生”代表男性角色。“旦”代表女性角色。“净”就是性格刚强暴躁的男性角色。“丑”就是滑稽角色。
四、表演场所
在粤剧的历史里,粤剧的演出地点就像其它中国戏曲不断演变。粤剧的表演场所一般分为临时搭建的戏棚及永久性的戏台。明朝时期,人民生活富裕,大户人家会自设戏台,招聘私人戏班,而佛山祖庙前户外的华封戏台则是一个招待平民百姓的固定戏台。 到了20世纪初(民国初期)粤剧表演走进了戏院。随着设施不断完善,让观众更舒适地欣赏粤剧演出。以往广州、佛山、香港有很多著名戏院,而香港则有太平戏院、高升戏院、中央戏院、普庆戏院、利舞台,它们都见证了香港粤剧的黄金岁月。
在二次大战后,游乐场开始进入香港市民的生活中,一些著名的游乐场如启德游乐场和荔园游乐场也成了粤剧的表演场地。当利舞台在1991年被拆卸重建成利舞台广场后,新光戏院便成了香港粤剧的重镇。随着粤剧在香港式微,粤剧剧团主要在新光戏院、葵青剧院及高山剧场等地演出。
"草草功名身外物,花花世界眼前春",但凡能够将功名抛之身后的人,一定经历过名利相诱,而后立地成佛;但凡能够看懂眼前春色的人,一定身临过寒冬凛冽,而后幡然悔悟。
她是一个聪明女人,却又是一个傻女人。为名利算计大半生,为情字挣扎数十载,到头来钱财散尽、情缘幻灭,一切终皆空,万念只求一葬身处。
她就是大哥的女人----洪金梅!
1916年,邓永祥出生在广东,8岁时父母离异,后来跟随母亲来到香港谋生。9岁时拜师何寿年学习粤剧,10岁在香港太平戏院表演,就赢得满堂彩,之后登台场场爆满,被誉为"戏剧神童"。
因为模仿粤剧大师"马师曾"极具传神,于是获得艺名"新马师曾"。在四五十年代,他开创了粤剧新流派,成为该派系的开山鼻祖。
当年在广东和香港一代,粤剧是当地最有特色的民间文化,更是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 娱乐 项目,它的大流行就像京剧之于中国大陆的深远影响。
而邓永祥在香港的戏曲界是大哥级人物,江湖人称"祥哥"。他的经典粤剧《客途秋恨》、《万恶*为首》和《光绪皇夜祭珍妃》等作品传唱度极广,经常被演艺界明星模仿和创作。
关锦鹏的《胭脂扣》里,有一个桥段:十二少到春楼喝花酒,就正好碰见如花在唱《客途秋恨》:"凉风有信,秋月无边,睇我思娇情绪好比度日如年",而这首唱曲就是邓永祥的大作。
事业的高峰期,邓永祥连拍50多部**,同时开始投资土地,开酒楼,创办永祥唱片公司,甚至入股澳娱,成为股东,身价一跃成为亿万富豪。
如此江湖大哥,感情生活定是丰富多彩。
邓永祥一生四婚,首任妻子梅丽芳,因性格不合离异。第2任妻子梁添添,长得很是美艳,也是他最钟爱的女人,可惜红颜薄命,因肺病29岁早逝。第3任妻子赛珍珠,生有3子,最终败给第4任妻子洪金梅,退居英国,再也没有回来。
邓永祥的第四任妻子洪金梅,是一位褒贬不一,又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
1945年,洪金梅出生在中国香港,然而家境贫寒,兄弟姊妹众多。还未成年的她,就被迫流落烟花柳巷,靠卖艺赚钱养家。
彼时,北角丽宫夜总会里灯火通明,莺歌缭绕。朦胧中映在酒杯上的舞女们,香艳红唇、柳叶细眉,精美的妆容涤荡出轻轻浅浅的酒气。水晶灯的碎光里,她们曼妙的身姿摇曳出一场脂粉香的美梦。
大幕拉开,一曲《相思泪》婉转流长、情意绵绵,站在舞台中央低头浅唱的女人,就是洪金梅。她嘴角上一颗锁魂痣摄人心魄,19寸小细腰让人无限迷恋,清丽的模样使她成为丽宫夜总会的头牌。
洪金梅在等待机会,她的人生愿望就是嫁给一个有钱人,从此脱离苦海,坐拥人上。
一个偶然的机会,17岁的洪金梅在马场邂逅了49岁的邓永祥。只是一眼,邓永祥便倾倒在她美丽的容颜下,眼前漆黑一片,而心里那点明媚的东西照亮了整个人。
尽管已有妻儿,邓永祥不顾世俗,对洪金梅展开猛烈追求,加之其才华横溢,腰缠万贯,几个月后,洪金梅被攻陷,变成他的女朋友。
1965年,两人开始正式同居,邓永祥从此成为洪金梅的全部世界,她把自己的命牢牢拴在这个男人身上。
两人在一起后,洪金梅细心照料邓永祥的起居和演出事务,经常为他熬参茶、炖燕窝,跟随他四处巡演。为了斗走邓永祥现任妻子赛珍珠,洪金梅为邓永祥先后生下两子两女。最终,伤心过度的赛珍珠带着3个儿子去了英国,从此了无音讯。
离婚后的邓永祥,因为经历一次又一次失败婚姻,便不想轻易再婚。而洪金梅成功坐稳"祥嫂"地位,沾沾自喜的同时又小心翼翼,使出百般招数讨好邓永祥。
她曾说,为了不让第五任祥嫂出现,撼动她的地位,她宁愿疏忽儿女,也要贴身伺候邓永祥,一步不离。甚至怀第一胎时,破水了还坚持留在片场,没出月子就扔下孩子,跟祥哥出埠演出了,一切亲力亲为、严防死守。
一次,邓永祥哀叹自己年纪太大,和洪金梅不般配。邓永祥话音刚落,洪金梅便将长发梳成发髻,显得成熟了许多。
邓永祥喜欢她的细腰,为此她穿了30多年塑身衣,即使刚生完孩子,也会坚持裹上塑身衣。据说,洪金梅到老了还保持腰围绝对不超过22寸。
从30岁时,洪金梅就开始打一针8万的羊胎素,以保持容颜不老,确保自己还有拴住老公的资本。
她爱老公甚过爱子女,孩子成为她争宠夺利的工具,而不是维系亲情血缘的纽带。从孩子们出生那天起,她便再也不是母亲。
此番步步为营,处心积虑,洪金梅终于等来了迟到30年的一纸婚约。
1992年,76岁的邓永祥为洪金梅举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婚礼,名为"金马红梅庆同心",一度成为轰动全港的大新闻。
婚礼现场,邓永祥向47岁洪金梅单膝下跪,动情地说:"金梅'打令',我的心肝!我的宝贝!你真雍容,你真玲珑,你真是我生命的彩虹……"。
那一刻,洪金梅笑得灿烂如花!
结婚5年,邓永祥身体每况愈下,频频住院治疗。1996年,洪金梅开始转移邓永祥名下的资产,把资产都调往了国外。 此事,被儿女捅到邓永祥那里,他气愤地说:"遗产不留给金梅,如果她闹,就给她一块钱"。
从此之后,邓家开始了长达10年的家产风波。邓家的争产主要分两派,第一派是四子女、十一姨洪国华(霍英东继子霍文芳的前妻)和九舅父;第二派是洪金梅和八舅父。
1997年4月,邓永祥因病离世,享年81岁。而他留下的4亿遗产,让邓家人之间大打出手,闹剧频出。
邓永祥葬礼上,四个孩子与母亲洪金梅反目成仇。他们守着爸爸的遗像和骨灰盒,并且禁止祥嫂进入灵堂。祥嫂只能抹着眼泪站到门口,破口大骂,又另设灵堂祭奠。
一场庄重的葬礼生生变成一出狗血剧。TVB以这出遗产大战为蓝本,拍摄了经典港剧《溏心风暴》。剧中,王秀琴表面恭顺,实则城府极深。她的原型,正是洪金梅。
在与子女争遗产的期间,洪金梅养了4条狗,分别以子女的名字称呼小狗,用来讽刺四个子女。
而大儿子邓兆尊在向媒体谈论母亲时,神情极为冷淡,像在谈论陌生人,他说:"她就是一个没有开眼的小妹妹,反而要教别人怎么看世界,我不知道是她生了我,还是我生了她"。几句话分外疏离寡义,让人心生寒意。
洪金梅是一个既可怜又可恨的女人,在与邓永祥的爱情中,自己低微到尘埃里,委身蛰伏只为那虚荣的一声"祥嫂",最终众叛亲离。
当谈及一生最让她引以为傲的事情,竟是以处女之身嫁给了邓永祥。她说,因为出生夜场,还能洁身自好,邓永祥曾经夸她出淤泥而不染,让她非常在意。
晚年的洪金梅,一个人住在她和祥哥的爱巢永祥苑中,守着3万尺的房子孤苦无依,子女们从不登门看望。
一屋子的欧式宫廷家具,即便布料都旧得脱了线,洪金梅也不舍得换,因为那是承载邓永祥的所有回忆。
一生扑在丈夫身上,洪金梅的朋友很少,有一位挚友黄夏蕙,成为她晚年最亲近的人,时常陪伴她唱唱歌、跳跳舞和说说话。
2019年,洪金梅被查出来肺癌晚期,在最后的日子里,她选择和4个子女和解。她把这一生看得最重要的东西,总共15亿资产悉数分配给子女和家人们。有意思的是,反抗她最激烈的老大邓兆尊,却获得了最多的财产。
正如"永祥苑"里有一件水晶藏品,一只大鸟和四个小鸟。让人们怯生生地看到隐藏在洪金梅名利欲望下,最真实的母性原原本本地回到她的身上,只是此时她心有所悟却时日无多。
临终前,她唯一的愿望是:死后要葬在永祥苑的荔枝树下,和祥哥生生世世做夫妻。
2019年7月,74岁的洪金梅因肺癌病逝。人生最后一程,她的四个子女都陪在身边,也算是终得圆满。
有些人有些感情,总是要等到失去后才懂得珍惜。人生匆匆数十载,希望我们不被名利裹挟,不被欲望奴役,好好珍惜眼前人和当下事,不再留有遗憾。
粤剧是从明朝嘉靖年间开始流传的。
粤剧,又称“广东大戏”或者“广府戏”,汉族传统戏曲之一,源自南戏,自明朝嘉靖年间开始在广东、广西出现,是糅合唱念做打、乐师配乐、戏台服饰、抽象形体的表演艺术。粤剧每一个行当都有各自独特的服饰打扮。
粤剧名列于2006年5月20日公布的第一批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内。2009年9月30日,粤剧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肯定,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粤剧是广东省最大的地方戏曲剧种,随着粤语华人的移民及其对粤剧的喜爱和传唱,被传播到美国、 加拿大、英国 、东南亚等广府华侨聚集地。如新加坡素有“粤剧第二故乡”之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