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公为什么要闭眼?

关公为什么要闭眼?,第1张

这是一句关于纹身的俗语,纹龙不过肩,纹虎不下山,观音闭眼不救世,关羽睁眼必杀人。对于这方面的研究不多,只能按照字面意思来勉强理解一下。

一般我们在寺庙里看到的观音菩萨像都会低垂眼眸的,因为观音既要用眼睛亲眼看到这世间万难,又不忍见到百姓受苦。如果观音闭上了眼睛,就没办法知道世间疾苦,做不到怜悯众生了。观音本来就是一种宗教信仰的产物,人们可以想象得到她所能给我们带来的不过是心灵上的慰藉。信仰观音的人,都觉得她是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她可以看到世间万物,更可以就自己于水火之中。拜见观音的时候,多是抬头就可以看到观音像怜悯慈爱的眼神,心灵上首先得到了安慰。若是一抬头看到闭眼的观音,心里肯定哇凉哇凉的,觉得自己的事情观音连看都懒得看了。

不同于观音的虚幻色彩,关羽这个人物是更加贴近人们生活状态的一个存在。人们对关羽的熟悉就是他不仅忠肝义胆,而且杀人如麻,整个人身上的戾气非常的重。最主要的是关于的脾气非常的暴躁,很容易生气。

关羽的眼睛是丹凤眼,属于比较长的那种类型,闭眼的时候更有威严。一旦睁开眼睛,就没办法收敛他眼里自带的杀气。而且市面上那些关羽的画像或者是雕塑,差不多都是闭着眼睛的,看上去已经非常的厉害了。如果睁开会给人一种想要随时杀人的恐怖感。

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就是无论是你身上佩戴的观音或者是佛祖的一些雕件,还是你去寺庙里看见那些菩萨和佛祖的雕像,或者是你家里放置的祖传的一些观音或者是佛祖。

他们都有一个比较显著一点的特征,那就是这些菩萨或者是佛祖的眼睛都是半闭着的,正确来讲就是说只睁开一点点眼睛而没有全睁开。

之前因为自己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所以还专门去查了有关资料,资料上面是这样来讲的。

佛和菩萨这样眼睛微中的一个现象是源于佛家坐禅的一个讲究,所谓坐禅的时候是一种静止的状态,但是在静止的状态的时候怕会睡着。

所以后来佛家就想,如果采取这种眼睛微睁的一个模式的话,眼睛不能全睁开,也不用完全闭合,那这样在坐禅的时候既能让心定下来也不会导致自己在坐禅的时候会睡着。

关于这个现象的第二原因,就是说观音和佛祖在眼睛半闭的时候就意味着他们不是在盯着别人看,而是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会先想自己,到底自己的内心以及自己的行为有没有一些毛病或者问题,而不会去直接的去将这些问题归到别人的身上。

对于第三个原因就是说佛和菩萨作为普度众生的使者,他们是非常不愿意看到人类的生死以及人类受苦的这些情况的,所以他们半闭着眼睛又象征着他们本身的慈悲之心。

观音睁眼或闭眼并没有那个好这个说法,因为睁眼或闭眼都有各自的寓意。因为翡翠硬度极高,雕刻全睁的眼睛存在困难且并不好看,所以市面上的很多翡翠观音都是半闭眼睛或者微微眯着的。

闭眼观音是因为不忍心见到民间疾苦,所以选择了闭眼的坐禅姿势。

从佩戴人的角度看下去,观音半睁半闭的样子,看起来就像是慈眉善目地看着自己一样,会让人更有安心的心理依托。

当然不是故意不睁眼睛了,实际上,这来自于一句民间谚语:“观音闭眼不救世,关公睁眼必杀人”。武圣关羽,可谓是我国千百年来最具影响力和知名度的一代名将。他是三国时期威名赫赫的“万人敌”,一生南征北战,功勋无数。

后来,关羽因为过人的武艺,传奇的经历,和身上独有的“忠义”属性,被后世逐渐封为神灵膜拜。如今,民间四处都有被供奉的关羽神像。不过,很令人疑惑的一点就是,这些关羽雕像,往往都是“闭眼”的。

难不成关羽是近视眼,只有眯着眼睛才能看清别人吗?当然不是了。这其实来自于一句民间谚语,叫做“观音闭眼不救世,关公睁眼必杀人”。前一句很好理解,观世音菩萨六根清净,天眼通观察六道众生,从而“闻声救苦”;

假如观音菩萨没有了慧眼,当然就不可能“普度众生”了;那关公睁眼必杀人呢?这是说,关老爷平日里好读春秋,盛气凌人,总是半眯着眼睛;

后来,他从《春秋》中悟出了一套春秋刀法,这套刀法最重气势的累计,尤其是前三刀的威力,天下无双无对。每次他在战场上全力以赴出这三刀,当然都会“怒目圆睁”;而三刀过后,鲜少有敌将能够幸存。

不论是董卓大将华雄,还是袁绍名将颜良,文丑,曹操麾下的蔡阳,秦琪等人,都没有接住这三刀。所以,才会有“关公睁眼必杀人”这种典故流传民间。

试想一下,大家供奉关公,要么是为了求财;要么是为了让关老爷保佑。谁也不想供一个“杀人关公”吧。

不信的话,大家可以去观察一下各种画像,道教,佛教中的关羽神灵雕像,基本上全都是“眯着眼睛”的关公。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109114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2
下一篇2023-07-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