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璧是一种中央有穿孔的扁平状圆形玉器,为我国传统的玉礼器之一。
玉斗[yù dǒu] :指玉制的酒器,玉制的斗形器物。或指北斗星,也借喻江山社稷。
玉珏[yù jué]:是我国最古老的玉制装饰品,为环形形状,有一缺口。在古代主要是被用作耳饰和佩饰。小玉玦常成双成对地出土于死者耳部,类似今日的耳环,较大体积的玦则是佩戴的装饰品和符节器。
玉璧是一种中央有孔的扁平状圆形玉器,为我国传统的玉礼器之一。中央有孔的扁平状圆形玉器中,宽边小孔径的称作璧,而窄边大孔径的称为环。成书于战国末期的《周礼》把璧、琮、圭、璋、琥、璜等六种玉器合称“六器”或“六瑞”。
玉璧的应用范围很广,既是权力等级的标志,也可用于佩戴,同时又是社会交往中的馈赠品或信物。
1、玉制工具 ; 2、礼仪玉器(礼乐器和仪仗器); 3、佩饰玉器(饰玉); 4、丧葬玉器(葬玉); 5、实用和玩赏玉器。 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某种玉器的用途并非一成不变,如璧,即作为礼玉又作为饰玉,有的先作为某类玉器,后又作它类玉器;玉器的品种和形制也只有少数较为稳定,大多数随时代变化而演变。
『礼玉』
礼玉是古代用于宗教祭祀及国家大典上的玉器。按《周礼》记载,礼玉有璧、琮、圭、璋、璜、琥等六种。
① 玉璧
玉璧是一种中心有孔的扁圆形玉器。古人在祭祀时,认为这种器物能同祖先神灵相通。除用作祭祀外,还可用作装饰、祥瑞、敛葬等。玉璧出现在新石器时代,以良渚文化为代表。春秋战国时代已相当精美。汉代玉璧雕工愈加精细,汉墓中常出土有玉器陪葬品。
② 玉琮
玉琮为一种外方内圆的柱状管形玉器。琮的方圆表示地和天,是出于天园地方的上古宇宙观,做成方琮来祭祀地神,是礼地之器。此外,亦被用于祥瑞、敛葬等。玉琮出现于新石器时代,以良渚文化最为发达,其中有的还刻有兽棉纹饰,是玉琮的辉煌时期。汉朝以后,玉琮均为内圆外方的短柱形,不加纹饰,用途已变为装饰和丧葬用具。宋至明清,仿古玉琮大量出现,成为一种装饰或陈设玉器。
③ 玉圭
玉圭是一种上端为三角形或直平,身为长方形的玉器。古代玉圭用以祭方位神,还用以区别等级和作符节等职能。战国时玉圭和玉璋最为盛行,其后由宋直至明清,历代均有制作。
④ 玉璋
玉璋是一种扁平长方器物,一端斜刃,形状半边圭。玉璋始见于龙山文化,盛行于商周。璋与圭一样曾为礼朝区分等级的器物,春秋以后趋于少见。
⑤ 玉璜
玉璜是一种弧形的玉器。汉制称“半壁玉璜”,但常见出土的玉璜仅有三分之一璧大小,弯弧两端有小孔,往往出于墓主领下,可能用于佩带,故有“佩璜”之称。
⑥ 玉琥
玉琥是刻有虎纹或形似虎纹的玉器,殷商至汉代常见。
『葬玉』
葬玉是专用于随葬的玉器,古人认为以玉敛葬,能够保护尸体。葬玉是指这类专门为保护尸体而制造的随葬玉器,主要有玉衣、玉琀、玉握、九窍玉塞等。
① 玉衣
玉衣又称“玉匣”、“玉押”,即用金属丝线将玉片穿掇而成的尸罩,相传可保存尸身不腐,可分为金缕玉衣、银缕玉衣、铜缕玉衣。
② 玉琀
玉琀又称“含玉”,是含于死者口内的葬玉。玉琀各代形制不一,商周玉琀有玉蝉、玉蚕、玉鱼、玉管等,春秋战国时玉琀有玉猪、玉狗、玉牛、玉鱼等,大约任何较小的玉件多可充当口含。汉代以后大量使用玉蝉做琀,明初墓葬中还见有以小璧充作玉琀的。
③ 玉握
又称“握玉”,是握于死者手中的葬玉。汉代常见的玉握是猪形即“玉豚”,其他如璜形玉器有时亦作玉握使用。
④ 九窍玉塞
是指填塞死者的九窍玉塞,包括双耳、双眼、双鼻孔、一口、前阴、后阴等,目的是为了保护尸体,以防精气外逸。
『佩玉』
佩玉是指佩戴于人身的各种玉器,其特点是个体较小,大多有可穿线的孔洞。佩玉的种类较多,如玉玦、玉镯、玉刚卯、玉牌、玉带钩等。有的成组佩带,有的单独悬挂。
① 玉玦
是人的耳饰,形似小玉璧,但有一缺口。新石器时代玉玦多光素无纹,商代的玉玦常为蟠龙形制,首尾相向,西周玉玦多以斜刀刻出龙纹、云纹、鸟纹等,春秋战国出土的玉玦较多,形制较小,外径在2-5厘米之间。战国以后, 玉玦不再流行。
② 玉镯
玉镯自古以来是人们最基本的腕饰之一,新石器时代墓葬中已见有出土,大汶口文化玉镯呈外方内圆形,春秋时期玉镯为扁圆形,唐代有镶金玉镯,发展至宋代玉镯呈圆环形,内平外圆,光素无纹,明清玉镯多见装饰,如联珠纹、绳索纹、竹节纹等。
③ 玉龙
玉龙的形象随时代而演变,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的玉龙,身躯作“C”字形,简练优美,极富特色。此后,玉龙呈现多姿多彩的风貌。历代带有各自鲜明的特征。
玉动物
玉动物取象于自然界真实动物,圆雕或片状雕均有,造型姿态多样,栩栩如生。玉动物一般作为佩饰,也有的可作为陈设品。玉动物主要有玉虎、玉象、玉熊、玉马、玉鹿、玉牛、玉猪、玉鹰、玉鱼、玉龟等,历代玉器中最为多见。
玉人是直接反映人类自身形象的作品,有全身、半身、人首和人面等,一般为扁平状,除可用以佩系外,大型的可作为陈设品,具有祭祀、辟邪的作用。新石器时代已出现玉人琢工带有明显的稚拙性,商代以后玉人形象多样,有站立、有跪踞、有全身、有人首、有男人、有女人、有圆雕、有片状雕,各个时代具有不同的形象特点。
④ 玉剑饰
玉剑饰是用于剑上的装饰玉件,饰于剑首的称为玉剑首,饰于剑柄与剑身之间的称玉剑格。玉剑饰盛行于春秋战国至秦汉时代。
新石器时代的玉璧因受切割工具的限制,形制不太规整,或外周不圆,或厚薄不均匀,壁面不平,或留有切割痕,或两面宽度不一致,或穿孔打偏,孔边有斜坡。红山文化玉璧肉的边缘呈薄刃状,天然沁较轻,沁色也较少,仅有红褐色、水锈和灰黑等色;良渚文化玉璧外缘薄,内缘厚,沁色多为雾状的灰白色。这一时期的玉质一般是青玉、绿玉、灰白玉、淡黄玉,特征大多是素面无纹,打磨较光亮。
商周时期为玉璧的发展时期,为贵族专用礼器。这时期的玉璧尺寸小于新石器时代,均为圆形,壁面平滑,内外缘厚度相当,外缘边棱为圆角,两面对钻打的孔一般都很规整。商代玉璧多素面无纹;西周大壁无纹,小壁则有雕琢精美的纹饰,题材主要是龙、凤、鸟纹。常用一宽阴线与一细阴线相结合的手法刻出壁面纹饰,宽阴线斜挖成一面坡形状,纹饰弧线较多,线条自然流畅,动造型柔美,所用玉材多为新疆青、碧、白玉及南阳玉、岫岩玉。
春秋战国时代,玉璧开始被大量用来作佩饰和殓葬用玉,还有作为礼仪场合手执的信物。多采用新疆青、白、碧玉。佩带的壁直径一般在10厘米以内。不殓葬用或作为礼器用的壁直径则在15~25厘米之间。春秋壁壁体均较薄,厚度在1厘米左右。战国壁表面分成一、二或三区同心圆纹带,内外区琢成一首双身龙纹,中区保留传统谷纹。内外边沿用阴线刻出,剖面呈三角立棱状。这时期出现了出廓玉璧等创新制作,即在内孔或外缘上镂雕出生动的动物形象。雕刻技法普遍运用粗细阴线结合法,粗线条少,细线条多,且线条有毛口。刀工锋利挺拔,刀痕较深,转角尖锐。谷纹乳突饱满匀称,谷纹是在乳钉纹上加刻阴线而成。
汉代玉璧沿袭了战国的风格而又略有变化。玉质仍以白、青、碧玉为主,但壁的形体加大,有的直径达30直至50厘米以上。透雕的龙、凤、鸟纹较多。壁上的谷纹,蒲纹颗粒大而稀疏,起凸浅,谷粒上部浑圆。玉璧边缘加宽,立缘剖面呈方形,明显不同于战国时的三角形立缘。同时组合纹饰更为流行,有的还饰以吉祥文字。到了东汉,壁体加厚,外缘立面略有弧度,但数量渐少。
宋代仿古玉器兴起,仿战国、两汉的玉璧随之出现。玉璧呈圆形转角,不见锋棱,谷钉稠密模糊,谷纹旋转力度不够,谷尾呈圆脊形,与战国谷纹用细阴线不同。刻有龙螭纹的玉璧,龙螭分叉长尾,叉尾内卷,具有宋代龙螭纹的特征。
元代玉璧多仿唐代,小型居多,大壁少,主要供佩戴用。多数只在一面雕纹饰,壁形厚重,谷粒稀疏,排列无规律。壁面雕动物的,动物具有元代工艺的风格特征。元代玉雕刀工粗糙,用刀较深,刀锋常有出廓现象,镂雕也不乏精美之作。
明代玉璧数量较前三代为多。多选用青、白玉,也有少量碧玉。器体大都比较小,常见凸雕蟠螭纹,也有不少谷纹和云纹。乳钉纹颗粒圆而大,略扁,往往留有管形钻套钻的痕迹。明代玉璧主要为佩戴之用。刻工比较随便、粗犷。
清代玉璧小型较多,壁身较厚,穿孔较小,出现了中间带环套的双联壁。玉璧上的纹饰出现了几何纹图案,吉祥图案及人物图案,写实性较强。这一时期无论朝廷、官方、民间,都很流行系壁。乾隆时仿古玉璧逼真,而且十分精美。到了清晚期,玉璧的质料较差,做工粗糙,雕琢没有章法,只求形似,不求工精,工艺水品大大下降。
玉器材质坚硬,温润莹泽,原料来源以及加工都不甚容易。而玉料的不可塑性决定了玉料与那些质料特征能够发生根本变化的材料不同(质料特征能发生变化的材料有金属、陶、瓷等)。所以玉器的制作是一个雕刻琢磨的过程,是一个减损材料的过程。因此古人对玉器极其珍惜,当发生破损或器用观念变化时,往往会将原来的成品重新加工,从而形成新的器形、器类,抑或补琢了新的纹饰。这些再次加工的玉器从侧面说明了古人对玉料的珍重。
高古玉器 东汉 白玉狮子
古代的玉器,最初大体都是实用器,先民们因为懵懂会将玉石拿来打制和磨制成为石器;再到后来先民们渐渐的有了审美观念,于是将好看的石材如透闪石、蛇纹石、绿松石等制作成饰品用了佩戴;再到后来因为玉石资源稀缺,所以玉制品就成为了部落中有身份有地位人的专属;最后演化为礼器;再到后来,尤其是近现代以来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采集玉石开始变得容易起来,所以玉石又开始回归到装饰类器物、文创类器物。
高古玉器 商代 白玉鸟
原始文化期及以后的玉礼器,应当是为顶层社会设计的。其中很大一部分礼玉的型制,也是源于实用器或者生活中的动物,只不过可能因为文化期先民们的制作技艺不够成熟的原因,导致有的器物略有变形,比如红山文化的C型龙、齐家文化的鴞型陶罐、商代玉鴞等等。其中以玉璧的出现最有意思。在古人看来璧象征日,琮象征月,属阴阳之义也。关于这一观点我们可以在汉代的壁画、时刻上面见到。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女娲捧琮,伏羲捧琮的石刻画像。
汉代石刻画像拓印 女娲捧琮 伏羲捧璧
就器物形象而言,玉璧本依手环造型,器体向平面扩展,成为一个宽且平的环形。当然如果由立面扩展,就成了高且方的琮。考古发现早期的玉璧,有的就像镯一样戴在死者的手腕上。关于古代璧的用处有一下几点,一、依《周礼 · 大宗伯》所说,“以苍璧礼天”,籍此我们可以看出玉璧是古代玉礼器中是重要的礼器。二、在《典瑞》一书中这样记述:“疏璧琮以敛尸”,由此可见玉璧又是一种高等贵族们丧葬中用于敛葬尸体的器具。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玉琮和玉璧的主要用途就是用于祭天、礼地、敛尸。
在古代玉璧和玉琮是组合配套使用的
但经学者研究得出《周礼》记述中关于琮、璧的作用并不只有这些。除了礼神敬祖之外,它们还会有一种更为亲民的用途,那就是用于敬人亲人,是古人进行卑下亲尊上活动的必备礼物。
春秋晚期 系璧
在了解玉璧与玉琮的用途之后,笔者今天要讲述一个玉璧中比较奇特的品种———系璧。虽然我已经对玉璧作了较为详尽的讲解,但我觉得还是有必要再讲一下玉璧。首先玉璧是中国古代玉器中最为常见且流传最为久远的器类之一。它的存在几乎贯穿整个古代玉器制作史,在将近七千年的漫长岁月之中。早在距今6000多年的良渚文化遗存、距今约5000年的红山文化遗存、距今4300年的齐家文化遗存以及史前文化遗存中都有数量较多且制作较为精美的玉璧发现,其后绵延发展于殷商、两周,直至两汉玉璧的制作达到鼎盛。西汉时期的玉璧是直接在战国晚期玉璧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汉代的玉璧主要用于礼仪、陪葬,当然也有些玉璧也可会被贵族们用来装饰墙壁或作为嵌饰装点其他物品,还有一些较小的玉璧用作组玉佩的一部分供佩系,久而久之它们就有了一个新名字——系璧。所谓系璧,是一类小型玉璧约定俗成的泛称,其直径一般在4到6厘米左右,主要流行于春秋战国时期。
战国早期 系璧
战国早期 系璧
战国中期偏晚
在此需要注意的是,西周时期有一种圆形中孔的玉堵头不能归入系璧之中。系璧与礼瑞、朝聘、祭祀、敛葬之用的大型玉璧不同,其主要作为组玉佩的构件用来佩戴,有的会被镶嵌于其他材质的器物之上,例如现已有出土的金属、漆木器上镶嵌有系璧。除此之外,有的系璧也会被贵族们用作革带与带钩相连的钩环,总之它们的作用与被奉若珍宝的大型礼器玉璧不同,它们的用途更加贴近实用、装饰的功能。我们如果将大型礼器玉璧比作皇帝的继承人太子的话,系璧则就是皇帝庶出的毫无地位的儿子。从现有的出土材料看,系璧使用的普及率不是很高,因为它出土的数量远远少于大型礼器玉璧的存世量,且多出自较高等级的墓葬之中。
战国晚期 系璧
系璧的演进具有鲜明的时代风格。其发展大致经过以下几个时期,一、春秋晚期,春秋晚期的系璧内外缘省略边墙或仅起较窄的矮墙,器表多为各式龙首纹,风格繁缛细密;二、战国时期,进入战国时期后,系璧内外缘边墙渐高渐宽,立体感愈发强烈;三、战国末期,到战国末期系璧已经达到顶峰,其形制已经固定,它的外缘边强由战国初、中期有立体感的边墙变成了犀利挺劲的斜边。此外,一些战国系璧外缘上开始出现出廓透雕装饰,多为龙、凤、螭形。
战国晚期 系璧
就系璧的纹饰而言,系璧的纹饰自从有系璧以来它的纹饰就很精美。抛去春秋晚期的纹饰不言,就单从战国时期来说,战国早中期,系璧表面纹饰趋于离析解构,多为浮雕龙首纹、云谷相杂纹、浮雕卷云纹等。战国中晚期纹饰则以浮雕谷纹最为常见,其中中期偏晚、晚期偏早为卧蚕式谷纹,谷粒扁矮,铺陈满密,战国末期则是乳丁状谷纹,谷粒尖凸,排列工整,横成行竖成列。
战国末期 系璧
总之,虽然系璧的地位方面虽不及大型礼器玉璧,但其在纹饰构造和实用性、装饰性上要远胜于大型礼器玉璧,在它上面所刻画和表现出来的纹饰变化更是从春秋到战国末期礼崩乐坏最直观的反映!
系璧
原始先民在生产生活中发现玉石与其他石头在色泽、纹理、质地等诸多方面存在极大差异,对此又无法解释,于是把玉石与神灵联系到一起,认为玉是通灵之物,可达天地鬼神,于是加以崇拜,用来祭祀天地鬼神,以求神灵的佑助和福祉,这就是最初的玉意识。《周礼·春官·大宗伯》记载:“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玉被用于祭祀天地四方神灵,尤其从“灵”“礼”字可以得到证明。
《说文解字》中解释“璧”为“瑞玉环也。从玉,辟声”。璧是用作印信凭证的玉,是以专门的玉材制作的表示大吉大利的信物,平面而正中有孔。璧的造型有三种重要的含义:一是昊天上帝的象征;二是君主和政权的象征;三是吉兆和吉祥的象征。古人相信天圆地方,以圆形的玉璧写意上天是不难理解的。从造字的角度来讲,虽然许慎解为形声字,“辟”表声,但是“辟”本身即有君主和法度的意思,因此“辟”也有表意作用。所以,“璧”代表天命、天子、天授王权最恰当不过了。
玉璧摆件有什么风水作用
玉璧摆件有什么风水作用,作为一种较为十分常见的中药材,禁忌人群对这种食物会比较敏感,吃法也是多种多样的,了解它本身才能够利用好它的功效,玉璧摆件有什么风水作用,教你正确养生。
玉璧摆件有什么风水作用1
玉璧的风水作用
1玉璧的用途:
在古时候,玉璧的用途主要有五个,其一是作为祭祀的物品,其二是作为礼器,其三则是作为陪侍,其四是珐码用的衡,其五则是作辟邪和防腐用。铜金鸡的风水作用是什么?有哪些寓意象征?
2玉璧的风水作用:
玉璧是古代玉文化最为核心的一种玉器,它的历史延绵了5000多年,在中国传统的文化理念中,玉璧象征着美好的意愿和高贵的品质!在风水学中,玉璧有净化自己家中的气息,使得各种运势得到提升的作用。此外,玉石行有句行话,叫做“玉必有工;工必有意;意必吉祥”,可见玉璧也有吉祥如意的寓意!
玉璧摆件有什么风水作用2商周时期为玉璧的发展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而玉璧又成为贵族阶级专用的'礼器,这时期的玉璧均为圆形,璧面切割平整,内外缘厚度相当,外缘边棱为圆角,两面对钻打的孔一般都很规整,没有了新石器时代那种粗犷的风格。商代玉璧以不透明的青绿色玉为主,或为牙**。多素面无纹。三星堆遗址曾出土一枚商代晚期的璧面碾琢出数组同心圆凸纹的玉璧。西周大璧无纹,小璧则有雕琢精美的纹饰,纹饰题材主要为龙、凤、鸟纹等。常用一宽阴线与一细阴线相结合的手法刻出璧面纹饰。宽阴线斜挖成一面坡形状,纹饰弧线较多,线条自然流畅,动物造型优美。所用玉材为新疆青玉、碧玉、白玉及岫岩玉和南阳玉。
春秋战国时代,由于礼制衰落,玉璧开始大量被用来作佩饰玉和殓葬用玉,还有作为礼仪场合手执的信物。由于玉器用途的扩大,使用者的范围扩展,这个时期的玉璧有了新的创新和发展。这时期的玉璧多用新疆的青玉、白玉、碧玉等。佩带用的璧一般直径10厘米以内,不殓葬用或作为礼器用的璧直径则在15~25厘米之间。春秋时期的玉璧,璧体均较薄,厚度在1厘米左右,辊工规整,打磨光亮。不少采用浮雕法,上雕龙首纹、蟠虺纹等。战国时期有的玉璧表面分成二或三区同心圆纹带,内外区琢成一首双身龙纹,中区保留着传统的谷纹。内外边沿用阴线刻出,剖面呈三角立棱状。这时期的玉璧在制作上出现了很多创新。
玉石行有句行话,叫做“玉必有工;工必有意;意必吉祥”。吉祥图案来自于人们的信仰、民间传说、动植物的谐音和暗喻等。只有了解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就会对玉石图案有更广泛的了解。吉祥瑞图是中国传统装饰艺术图形的一种通过动物、植物、飞禽、鱼类、器物、人、神、圣、仙佛的神话与传说,以图文、谐音等形式作为祥瑞标志。表现了人的愿望、追求、寄托和向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