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都有那些钻石的名称

世界上都有那些钻石的名称,第1张

世界最大的10颗钻石

1.“库利南”(Cullinan)。1905年1月21日发现于南非普列米尔矿山。它纯净透明,带有淡蓝色调,重量为3106克拉。后来被加工成9粒大钻石和96粒较小钻石。其中最大的一粒名叫“非洲之星第Ⅰ”,水滴形,镶在英国国王的权杖上。次大的一粒叫做“非洲之星第Ⅱ”,方形,64个面,重317克拉,镶在英帝国王冠上。

2.布拉岗扎(Braganza)。1725年发现,系巴西境内发现的最大钻石。它近乎无色,仅带有极轻微的**,重量为1680克拉。后来不知去向。有人怀疑,这颗钻石后来可能经更权威的鉴定,发现它并不是钻石,而是一颗黄玉。

3.一颗未予命名的大钻石。1919年,在普列米尔矿山找到一颗重达1500克拉的宝石金刚石,颜色也和库利南相似,因此有人认为它和库利南是同一个大晶体破裂而成的,故没有给这块金刚石专门命名。

4.尤里卡(Eureke)。1893年,发现于南非奥兰治自由邦的贾格斯丰坦钻石矿。它光滑透明,呈蓝白色,光泽极佳,是一颗质量上乘的钻石。琢磨后最大的一颗重6968克拉,被称作“高贵无比”。

5.塞拉里昂之星(Star of Sierra Leone)。塞拉里昂的钻石以品质佳,颗粒大,有良好的八面体晶形而著称于世。塞拉里昂之星是1972年2月在扬格玛的钻石矿上发现的,重为9689克拉,无色。

6.科尔德曼.德迪奥斯。是巴西在发现“布拉岗扎”之后所发现的最大的钻石,重9225克拉,具极佳的蓝白色。

7.库稀努尔(Kohinur)是世界上已知最古老的钻石。相传早在13世纪时发现于印度著名的古钻石矿区——哥尔负达。原石重约800克拉,被称为“库稀努尔”。后被加工成椭圆形,重10883克拉,无色(略带灰),并更名为“光明之山”。

8.大莫卧儿(Great Mogul),也是世界著名的古钻石之一。大约1630—1650年间发现于印度的可拉矿区,原石重7875旧克拉,被加工成玫瑰花型,后来去向不明。

9.沃耶河(Weyie River),系1945年发现于塞拉里昂沃耶河谷砂矿中的大钻石。原石重770克拉,近于无色,品质甚佳,后被切割加工成30颗琢形钻石。最大者为3135 克拉,被命名为“胜利钻石”。

10.金色纪念币(Golden Jubilee),1986年发现于南非的普列米尔矿山。原石重75550克拉,呈深金褐色,后来磨出了一颗54567克拉的大钻。这是目前最大的一颗琢型钻石。该钻石现被镶嵌在泰王的权杖上。

在游戏魔兽世界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获得18耐抗晕的多彩宝石:

1 首先,在拍卖行购买强能之大地风暴钻石的图纸,该图纸需要珠宝加工专业才能查看。

2 在学习了该图纸后,前往赞加沼泽的NPC芬德雷迅矛处购买转化材料源生之水、源生之土、翠榄石、德拉诺影钻和德拉诺金钻。

3 收集齐5种材料后,将它们交给你的宝石加工专业,进行宝石的切割和转化。

4 转化完成后,你就可以获得一颗18耐抗晕的多彩宝石。

以上就是在魔兽世界中获取18耐抗晕的多彩宝石的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在人们的珠宝奢侈品中,钻石是指抛光钻石,也是爱情和忠诚的象征。人们对钻石形成的原因很好奇。我来给你详细解释一下钻石是怎么形成的。钻石形成的原因钻石的结构特征:钻石由碳元素组成,是碳元素的一种晶体,硬度为10。它是自然界中最坚硬的天然矿物,密度为3。53(001)克/立方厘米,折射率为2。417,离散度为0。044它是钻石经过切割、研磨后的产物,在钻石矿物中约有五分之一可以达到宝石级,被称为宝石级钻石,在国外被称为“毛坯钻石”或“钻坯”。毛坯切割打磨成切割形状后,称为裸钻,国外称为成品钻或抛光钻。英文名Diamond来源于希腊语amount,意思是“坚硬、不可侵犯、不可战胜”。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组成的。金刚石和石墨是在不同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形成的,它们在温度和压力条件的变化下可以相互转化。钻石属于立方晶体,硬度为10,石墨属于六方晶体,硬度为1。它们具有不同的晶体结构,并且是结晶碳的两种同质多晶型物。只有在一定的压力和温度下,碳才能结晶成金刚石。钻石的形成:最早的天然钻石形成于地球内部,温度为900-1600℃,压力为(45-6)×109Pa,相当于地下130-200km的深度。理论上,只要满足条件,钻石随时都可以形成。目前开采的钻石大多形成于33亿年前和12-17亿年前。形成钻石的碳来自地幔中熔化的岩浆,或者是因为地壳的运动。地壳中的碳带聚集在地球深处,在合适的条件下结晶成钻石。还有一种外在的方式产生钻石。陨石撞击大陆时,瞬间产生的高温高压也可能产生钻石。但这种方式生产的钻石往往比较小,质量差,一般没有经济价值,不能作为珠宝加工的钻石。钻石的发现:钻石首先在印度被发现。随着人们对钻石的渴望,钻石的勘探和开采越来越受欢迎。金刚石矿床分为原生矿和次生矿。原生矿石是由地球的地质运动产生的。地震和火山活动将富含金刚石的矿物带到地表或地表附近的区域,其中大部分是富含金刚石的金伯利岩和煌斑岩,以及火山口附近的填充物和岩壁和基岩中的根部沉积物。在自然的作用下,次生矿石由原生矿石搬运沉积而成。大部分经风化和雨水冲刷,残留在山坡、河流和海岸形成矿床,多为砂矿。钻石的形成和发现过程大致是这样的,不像黄金等贵金属。21世纪以来,钻石价格一直保持稳定增长的趋势,逐渐成为投资者的首选。钻石的鉴定方法简单识别钻石的简单鉴别方法:需要10-20倍的放大镜辅助,做几个简单的观察。观察钻石的腰部。腰部用沙子磨的话最好用这个方法。因为钻石比任何仿制品都硬,不会有仿制品那样的细线。钻石的腰部是颗粒状的。钻石比仿制品坚硬,仿制品的刻面往往比钻石钝,但钻石的刻面一定要锋利。因为钻石比仿制品坚硬,仿制品的刻面边缘经常磨损。如果钻石有自然表面,就有机会在自然表面找到钻石独特的“三角形生长线”。如果一颗钻石破碎,它的外观通常是阶梯状的,而仿制品是弯曲的或贝壳状的。硬度检查钻石是已知最坚硬的天然物质,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标记它们。如果可以,那就不是钻石了。热传导试验呼吸的同时对钻石和其他类似的项目进行辩论。如果是钻石,其表面凝结的水雾应该比其他物品上的水雾蒸发得快。这是因为钻石的导热性很高。观察法反射光用放大镜可以观察到钻石的腰部呈现非常精细的磨砂状,反射光闪闪发光。钻石的这一特性是独一无二的。看生长点在放大镜下观察,真钻的晶面上往往有凹槽和三角形生长点,而假货有三种:①普通玻璃加氧化铝,因折射率和色散增加,容易误入,但硬度较低。②由化学合成的蓝宝石和无色尖晶石仿制,硬度相近,但折射率低且有双折射现象,放大镜下可见重影。铅笔标识铅笔的化学成分是碳,就像钻石一样,只是物理结构不同,所以很多人用一支铅笔来检测钻石的真伪,这是比较实用有效的方法。鉴定时,他们要先用水打湿钻石,然后用铅笔轻轻划线。在真钻石的晶面上,铅笔划到的地方是没有痕迹的,而如果不是钻石,而是玻璃、水晶等材料,就会在表面留下痕迹。一般会用铅笔标注,以鉴别钻石的真伪。这个它硬度高,折射性好,但是旋转时会反射更多的彩色光,和正品旋转时只反射微弱的**和蓝色光有明显区别。钻石切割程序一颗钻石毛坯看起来不起眼,必须经过精心的切割、打磨、加工,才能成为我们习以为常的闪亮钻石。所以钻石的车削直接影响钻石的价值,下面详细介绍。当然,理想的切割效果是保持钻石的最大重量,最大限度减少瑕疵,充分展示钻石的美,使其熠熠生辉。一般切割过程包括以下步骤:1划线(Marking):这是钻石切工的第一步。首先,检查钻坯,在钻石表面做标记。做这项工作的人经验丰富,精通加工技术。最终目标是生产出最大、最干净、最完美的钻石,从而尽可能高的体现钻石的价值。抄写员必须注意两点:保持最大重量,尽量减少夹杂物。划线员用放大镜研究钻坯的结构。如果是大钻石,这个工作可能需要几个月,而对于普通钻坯,则需要几分钟。但是,再小的钻石毛坯,每颗钻石都必须经过详细的检验,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抄写员用印度墨水在钻坯上做了记号,表示钻坯要沿着这条线分。通常情况下,线尽可能沿着钻石的自然纹理方向画。裂开切割者将画好线的钻坯放在夹持器上,然后用另一颗钻石沿分割线切割出一个凹痕,再在凹痕上放一把方形刀,用手适当用力敲击。钻石会沿着纹理方向分裂成两块或更多块。锯切大部分钻石不适合劈开,需要用锯子切割。由于只有钻石才能切割钻石,所以锯片是磷青铜圆片,边缘涂有金刚石粉和润滑剂。钻石固定在夹具上,锯盘高速旋转切割钻石。将现代激光技术引入金刚石切割,大大提高了钻坯的加工效率。采取想要的形状锯好或劈好的钻石送到磨圆部进行磨圆整形,即根据设计要求,将钻石做成圆形、心形、椭圆形、尖形、祖母绿形等常见的切花形状,或其他特殊形状。由于钻石是迄今为止人类公认的最坚硬的天然物质,只有钻石才能打磨钻石,钻石的硬度在各个方向都略有不同。所以打磨的时候要靠经验来把握钻石的基本形态:三面体、八面体、十二面体和晶体特征。一般方法是在车床上高速转动钻坯,然后用另一只手臂上的金刚石把转动的钻坯磨圆。擦亮在涂有钻石粉和润滑油的铸铁圆盘上,所有的刻面(刻面)都被转动,使钻石闪闪发光。打磨工艺通常是,先在底层做8个大面,再做16个小面。有尖底,有25个刻面,从这些刻面延伸出三角刻面、风筝刻面、腰刻面,共33个刻面。这样的圆形钻石一共有58个刻面,如果没有尖底刻面,则有57个刻面。并不是每个钻坯都要经历以上所有的工序,这取决于钻坯的特性和要达到的目标。例如,上述“扁平”钻坯可能不需要分割,或者祖母绿钻石可能不需要倒圆。然而,对于任何一颗毛坯钻石来说,都有两个必不可少的过程,即“划线”、“削片”和抛光。一颗精雕细琢的钻石所产生的花瓣表面的位置和角度都是经过精确计算的,这使得钻石最闪耀。随着科技的进步,激光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引入,可以使钻坯的设计和切割更加精确。钻石的化学成分钻石的化学成分是碳,碳是宝石中唯一的单一元素,属于等轴晶系。它往往含有005%-02%的杂质元素,其中最重要的是N和B,它们的存在与钻石的种类和性质有关。大多数晶体是八面体、菱形十二面体、四面体及其集合体。纯钻无色透明,因微量元素的混合而呈现不同的颜色。强烈的钻石光泽。折射率为2417,色散适中,为0044。各向同性物体。热导率为035卡/厘米/秒/度。用热导仪测试,反应最灵敏。硬度为10,是目前已知最硬的矿物。其绝对硬度是应时的1000倍,刚玉的150倍。它害怕重重的一击,重重的一击之后就会被劈碎。一组完全裂开。密度为352克/立方厘米。钻石是会发光的,当暴露在阳光下时,它们在夜间会发出淡淡的青色磷光。x射线照射会发出天蓝色的荧光。钻石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在常温下不容易溶于酸和碱,酸碱也不会对其产生作用。钻石与同类宝石和人造钻石的区别。宝石市场常见的替代品或赝品有无色宝石、无色尖晶石、立方氧化锆、钛酸锶、钇铝石榴石、钇镓石榴石、人造金红石等。人造钻石最早由日本在1955年研制成功,但没有批量生产。因为合成钻石比天然钻石贵,所以合成钻石在市场上很少见。钻石可以通过其独特的硬度、密度、色散和折射率来区别于类似的宝石。如类金刚石立方氧化锆无色,分散性强(0060),光泽强,密度高,为58g/cm3,手感厚重。钇石榴石的分散性较软,肉眼很难与钻石区分。看看钻石是如何形成的,看看:1金矿是怎么形成的?2月光石是如何形成的?3雷电是如何形成的?4泻湖是如何形成的?5贝壳的珍珠是如何形成的?

宝石和钻石的区别是硬度不同、成分不同、价值不同、定义不同、折射不同。

1、硬度不同

宝石与钻石的硬度不同,钻石是最硬的宝石品种,也是世界上最硬的物质,及时使用尖锐的物品在表面划刻,表面不会出现任何痕迹,而宝石的硬度与钻石相比相对较低,使用小刀在宝石表面划刻,表面会出现明显的划痕。

2、成分不同

宝石与钻石的化学成分不同,宝石是彩色宝石的统称,而钻石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碳,内部含有少量的其他物质,钻石从本质上来说是经过人工加工过的金刚石,钻石的质地更为纯净。

3、价值不同

彩色宝石与钻石的市场价值较高都较为值钱,钻石在宝石中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是宝石之王。

4、定义不同

宝石是指所有颜色鲜艳的天然矿产资源,钻石是宝石的一种,是指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晶体,宝石的成分广泛,从广义上来讲,宝石包含玉石和各种珍贵的矿石,而钻石是世界上最为珍贵的宝石。

5、折射不同

钻石与宝石的双折射不同,钻石的双折射较强,其折光率有两个且差距较大,而大多宝石上没有双折射的现象,使用放大镜观察钻石成品时,在上面可以看到钻石底面和棱线部双影明显。

蓝宝石和钻石的搭配故事可以追溯到英国王室的历史。传说在18世纪早期,英国国王乔治三世为了让自己的夫人夏洛特女王高兴,特意命令珠宝商将蓝宝石和钻石搭配在一起制作了一件华丽的珠宝。这件珠宝的设计灵感来自夏洛特女王的家族徽章,上面有蓝色的椭圆形和一颗钻石。这个设计对夏洛特女王非常迷恋,她经常戴着这件珠宝出席各种场合,成为当时英国社交界的一大时尚。从此,蓝宝石和钻石的搭配逐渐流行于欧洲的贵族和王室中,并成为了一种时尚的代表。蓝宝石代表着清新、高贵和神秘,钻石则代表着纯洁、高贵和永恒,两者的搭配既独具特色,又充满了优雅和浪漫的气息。至今,蓝宝石和钻石的搭配依然是珠宝设计中非常受欢迎的一种风格,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珠宝首饰和饰品中。

  中国古代首饰2007-04-22 01:40 发饰、耳饰、颈饰、臂饰、手饰等装饰品统称首饰。汉代曾将冠冕、镜梳、脂粉等都算作首饰,宋代又将首饰局限在“头面”的范围内;其定义或宽泛,或狭窄,均与现代习惯上所说的首饰不同。

  原始社会 人们已经制作各种首饰装饰身体。如河北阳原虎头梁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中,出土有穿孔贝壳、钻孔石珠、鸵鸟蛋壳和鸟骨制作的扁珠,若干扁珠的内孔和外缘相当光滑,说明曾长期佩带。至新石器时代,首饰的品种更为增加,束发的骨笄从黄河上游到长江下游的各遗址中均有出土,但以仰韶文化遗址中最为多见,仅西安半坡一处就出土了 700多件。在仰韶文化或龙山文化中,陶臂钏也大量出现。山东兖州王因墓地出土之人骨,有的双臂佩带十余对陶钏。细骨珠穿成的串饰在首饰中也很突出。甘肃皋兰糜地岘新石器时代墓葬中,有一具人骨在颈部就绕了五圈骨珠,计1000粒左右。陕西华县元君庙一幼女墓出土了骨珠1147颗。陕西临潼姜寨一少女墓出土了骨珠8721颗。串珠多饰于颈部,但也有饰于腰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在黄河、长江下游的大汶口、良渚文化遗址中,骨、陶首饰减少,石、玉首饰增加。特别是在良渚文化中,珠、管、坠、钏等玉饰的数量既多,制作亦精。江苏新沂花厅16号墓出土的玉串饰,由2枚琮形管、2枚冠状饰片、23枚弹头形管、18颗鼓形珠组成,洁白光润,极为工致。

  商周 在中原地区的出土物中,首饰的种类不多,殷墟发现的首饰主要是笄,有骨笄、铜笄和玉笄,笄头上刻出鸟头或兽头。西周仍沿袭这一传统,1955~1957年在陕西长安沣西曾出土了 700多件骨笄,有的骨笄上刻出重叠的鸟形,有的镶嵌绿松石,有的在顶端另加一个笄帽。挂在颈部的串饰东周时才再度繁荣。春秋前期的河南三门峡上村岭1052号虢太子墓,墓主颈部有鸡血石串饰。同墓地1820号墓的墓主为一妇女,其颈部的串饰由鸡血石珠101颗、鳞形石饰10枚、椭圆形玉饰1枚、小石饰 2枚组成。战国时代的河北怀来北辛堡燕国墓,墓主颈部也有用 264枚绿松石组成的串饰。

  汉代 男子的首饰一般只用笄。妇女除笄以外还用钗和擿。汉钗的形状比较简单,是将一根金属丝弯曲为两股而成。山东沂南与河南密县打虎亭所出画像石中的妇女,头上往往插有发钗10余支。擿的形状像窄条形的梳子,长度为1汉尺左右。长沙马王堆1号墓墓主发髻上就插有玳瑁质、角质和竹质长擿 3支。此外,汉代妇女的发饰还有金胜、华胜、三子钗等,皆绾于头部正面额上的发中。汉代妇女还戴耳珰。这时的珰多作腰鼓形,一端较粗,常凸起呈半球状。戴的时候以细端塞入耳垂的穿孔中,粗端留在耳垂前部。河南信阳长台关 1号楚墓出土的跪坐木俑,耳垂贯有竹棒,即代表耳珰,可见战国时期已戴此式珰。汉代的耳珰还有在其中心钻孔穿线系坠饰的,这样的耳饰名珥,珥上的坠饰则名珰。出土的珰和珥有金属的、玉质的,也有用玻璃制作的。

  南北朝 妇女最华贵的发饰是步摇。《续汉书·舆服志》说汉代后妃已戴步摇,其下端有黄金制作的“山题”;上有“桂枝相缪,一爵九华”,但汉代的实物未见。从晋顾恺之《女史箴图》卷中看到的步摇,是以两枚并排,戴在发前,上面有许多枝状物。辽宁北票房身2 号墓出土的一例,形制与《女史箴图》所绘者基本相同。这种步摇在内蒙古乌兰察布盟达茂旗曾出土有两对金质的,唯“山题”作成鹿头状,桂枝则作得有如鹿角,带有浓厚的草原气息。这里出土的金项链,缀有各种小兵器模型,与干宝《晋纪》“元康中,妇人之饰有五兵佩,又以金银玳瑁之属,为斧、钺、戈、戟以当笄”的记述相近。 由于东西交通的日益发展,在南朝或北朝,还都出土了一些带有西方色彩的首饰。南京象山东晋大族王氏墓地中的 7号墓,出土了一枚镶金刚石的银指环。中国当时不产金刚石,这枚指环应是西方传入的。河北赞皇东魏李希宗墓出土了一枚镶有雕刻鹿纹之青金石的金指环。青金石在古代是阿富汗一带的特产,其鹿纹的构图也与中国的风格不同,故亦应为自西方传入之物。 与李希宗墓所出指环上的镶嵌物相似,在西安潘家村隋李静训墓出土的金项链上也有刻鹿纹的青金石。这条项链除扣饰和垂饰外,主要由28枚金球组成。每枚均由大小金圈拼焊而成的多面空心球体,金圈中原镶有珍珠,已大部脱落。这种金球在广州先烈路龙生岗东汉墓地曾出土,它的形状和中国的六博之博茕相近,特别是山东临淄西汉齐王墓陪葬坑中出土的错银镂孔铜茕也是空心的,更与之肖似。所以李静训墓所出金项链上既有外来的成分,也包含着中国固有的因素。此外,李静训墓还出土了带活扣嵌玻璃珠的金钏和金发钗,发钗由花饰和钗股两部分连接而成,还不是一个整体,可以视为由汉晋的双股钗向唐代花钗过渡的中间类型。

  唐代 很重视发钗顶端的花饰。唐代前期,在永泰公主和懿德太子墓石椁线雕中的女侍,已有戴海榴花形钗和凤钗的,但每人只戴一枚或二枚,以后花饰愈做愈大,几乎与钗股等长。西安惠家村与广州皇帝岗中、晚唐墓所出者,有凤形、摩羯形、花鸟形、缠枝花卉形等多种花钗。运用模压、雕镂、剪凿等方法制成。唐代后妃、命妇所簪“花树”就是较大的花钗。它们往往是一式二件,花纹相同,方向相反,以多枚左右对称插戴。钗为双股,单股的笄这时称作簪或搔头,它也在顶端作出花饰。湖北安陆王子山唐吴王妃墓出土的金簪,顶端用细金丝扭结盘屈成几层图案,边缘再缀以金箔剪成的小花。在唐代,这类簪的数量远比花钗为少。 梳本为理发具,盛唐时妇女开始在发上插戴。起初只在髻前单插一梳。以后逐渐增加,以两把梳子为一组,上下相对而插。晚唐妇女盛装时,有在髻前及其两侧共插三组的,同时,梳背的装饰亦日趋富丽。江苏扬州三元路唐墓出土的錾花金梳,梳背镂刻出极细的对凤和缠枝卷草纹。陕西西安何家村唐代窖藏出土的金梳背,用金丝和金粒掐焊出花纹。浙江临安唐水邱氏墓出土的一把玉背角梳,也在玉背上琢出花朵和凤凰。

  宋辽 宋代妇女的首饰大体沿袭唐制,仍以钗、梳为主,唯顶端带花饰的簪增多。南京幕府山宋墓出土的金梳背,龙凤金簪,江西彭泽宋易八娘墓出土的银梳和金簪,工艺均极精湛,可视为当时的代表作。在北方的辽国,因妇女发式不同,钗、簪、梳都较少使用,而项链、耳坠、臂钏等特别发达。如内蒙古奈曼旗辽陈国公主墓出土的项链,以银丝串起 500余颗珍珠分 5股组合而成,下方中间缀以琥珀圆雕。红白相间,色彩鲜明。公主的耳坠是用金丝将 4枚琥珀雕成的龙舟与 6颗大珍珠、11颗小珍珠串连而成,龙舟上还刻出摇橹之人。辽代契丹妇女喜戴耳坠,在辽宁建平张家营子、锦州张扛山、朝阳前窗户村及内蒙古察右前旗豪欠营等地的辽墓中均有出土。这和唐墓中几乎未出土耳坠,宋墓中出土的耳坠不多的情况是不同的。陈国公主双臂各戴两副金钏,钏体中部较宽,两端较细,弯成椭圆形。其中一副饰缠枝花,末端为两兽头相对,一副饰双龙,末端为两龙头相对。这种钏式大体仍沿袭唐代以柳叶形金银片弯成臂钏之制,其钏端饰龙头相对的作法,为后世长期仿效。在此期间还出现了一种旋绕多圈的套钏,在上海宝山宋墓、安徽望江九成坂宋墓、安徽安庆元墓等处均有出土。

  明清 民间的首饰有素面的,很简洁;贵族妇女的首饰造型复杂,图案繁缛,且广泛采用镶嵌宝石、垒丝、点翠等技法,使首饰的华丽程度胜过前代。江西南城明益端王墓出土的凤簪,用粗细不同的金丝编结缠焊而成,结构虽极纤巧,凤形却很英俊。同地明益庄王墓出土的9 件仙人楼阁金簪,以垒丝法编结出重楼复阁,仙人于其中奏乐起舞, 周围环绕着嘉花异草,工艺甚为精细。这类首饰在清代继续得到发展。北京西郊小西天的一座清代贵妇墓中,出土的钗簪达33件之多,有凤簪、岁寒三友簪、万事如意簪、二龙戏珠簪、花瓣簪、麒麟簪、朵云簪、连喜金钗等,大都镶嵌珍珠或红宝石。清代的其他首饰,如点翠串珠的钿子、勒子、发罩、指甲套等,种类繁多。至于指环,汉晋以降各代均有,式样一直变化不大,清代亦然。

  在这一系列首饰中,我尤欣赏玉器饰品。玉器是一种中国独特的艺术品,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标志。玉是石的精华,它从质地和色泽两方面给人以美感,“玉不琢不成器”这句古老的格言出自《礼记》,可见玉的加工,不仅是锦上添花之举,而且是使质地和色泽趋于完美的艺术性创造。中国的玉器从新石器时代早期已开始制造,玉器制作技法特殊而先进,造型文饰典雅,内涵丰富而深蕴。

  在我们这个注重礼仪,崇尚道德的国家里,古代玉器是政治地位和品德的象征,具有强烈的政治属性,玉器不仅是日常生产和生活用具、饰品,同时还是具有宗教意义的礼器,是祭祀天地,沟通神灵的法物,是神秘信仰的附托物,它反映出的是相关的意识形态、宗教信仰和丧葬习俗。

  古人认为玉是山川的精英,得天地之灵气,孕育而成。是宗教,政治,道德等因素的结合体,它的精神属性是主要的。玉器作为一种共通的文化价值的代表,是社会地位、和宗教文化的象征。是财富和权力的标志,人们对玉的崇拜不仅是对其加工后的质感、色泽和光彩的喜爱,而且还带有对玉的敬意和神密感。人们将自已的权利、理想和祈求,赋予在雕刻成一定形状玉器上,希望它能够传递人们的祈祷和愿望,使自身能够得到神的保佑和支持。在乞求神灵的保佑方面今人和古人对玉的认识有着许多相似的地方,甚至可以说是一脉相承的。

  在中国封建社会中期,出现了大型玉器。现存在北京北海公园团城上的一只大玉瓮--渎山大玉海,好似一只大浴缸,乃是元朝忽必烈大宴群臣时的盛洒器,可盛酒3000多公升。玉瓮重达3吨半,最大周围长493厘米,高70厘米,瓮膛深55厘米。玉瓮呈椭圆形,四周刻有云涛、蚊龙、海马等,造型精美,是中国现存时代最早,形体最大的传世玉器。北京故宫珍宝馆内陈列着一件十八世纪清朝乾隆时期的大型玉雕--大禹治水玉山。它是以宋人所画的《大禹治水图》为蓝本雕琢而成的,这座玉雕高达24米,宽约l米,生动地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奋战洪水时的情景。据史料记载,这块大玉产自中国新疆和田地区,重达5吨多,经三年时间,行程4000多公里才运到北京的。后又经多年才雕琢成这件希世国宝。

1、目前完全可以人工合成宝石级钻石,技术也已经比较成熟,只是生产成本太高,达不到市场化的要求;

2、除非借助专业鉴定设备,正常情况下不容易分辨;

3、好处是现在技术一般掌握在著名大公司手里,产品即使出售也会在腰棱上刻字,做出标记;

4、人工合成宝石,可简称为人工宝石,是指人们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选用适宜的原材料;

5、通过合理的工艺与技术流程,在实验室或工厂里制造出来的用作首饰及装饰品的材料。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769220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