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资结构化幼儿园老师涂指甲带耳环你有什么建议

幼儿教资结构化幼儿园老师涂指甲带耳环你有什么建议,第1张

爱美是人的天性,作为幼儿老师,正确、巧妙地佩戴首饰,可以增添一份朝气和自信,拉近与幼儿的距离。但是要注意,佩戴的饰物一定要恰当。

佩戴不恰当的饰品带来的不良影响:

(1)造成安全隐患。许多首饰是金属制品,在与幼儿的接触中难免会划伤、擦伤幼儿。

(2)分散幼儿注意力。幼儿往往容易对发光、鲜艳、新奇的东西特别偏爱,因此,色彩亮丽、夸张的首饰会分散幼儿上课的注意力。

(3)影响幼儿的观念。①幼儿模仿能力强,教师佩戴首饰容易影响幼儿的观念,使幼儿也喜欢佩戴首饰;②如果教师佩戴的首饰比较夸张和怪异,容易影响幼儿的审美观念。

幼儿教师佩戴首饰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安全性。在质地的选择上要避免坚硬的饰物,避免对幼儿造成伤害。如不要佩戴耳环、戒指、胸针等饰物。

(2)美观性。要选择简洁、大方、符合大众审美的首饰,避免过度吸引幼儿的注意、影响幼儿的审美观念。

(3)合理性。所选择的首饰要符合幼儿的喜好、适合自己的气质、不影响活动和教学等。如可以选择可爱的发带、发卡、领结等比较舒适的饰品。

 作为一名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班教案 篇1

  重点难点

 1通过操作、比较发现、掌握物体的排列规律

 2发展观察、比较和初步的推断、判断力。

  教学目标

 1能将不同形状物体有规律的排列,并能掌握排列的规律。

 2逐步形成简单的推断能力和判断能力。

 3感受与体验周围生活中物体排序的规律美。

  组织形式

 集体

  教学准备

 儿童经验基础

 了解日常生活中出现的排列现象。

  环境准备

 《小朋友的书数学》、长短不一,颜色不同的纸条、形状不一的图形

  过程与策略

  一、游戏引入课题。

 1以跟老师学拍手游戏,引发幼儿发现规律,引出课题

 2让幼儿根据规律记动做,体验规律对记忆的帮助。

  二、发现规律,了解按不同颜色排列的规律。

  1以不同颜色的雪花片代替拍手的动作,引导幼儿观察发现规律。

 2教师总结

  三、掌握的规律,能够运用不的规律。

 1出示道路卡片,以“回家的路”为情景,引导幼儿掌握“不同图形排列”的规律

 2幼儿依据发现的规律,尝试完成第二组、第三组……的排列顺序

 3引导幼儿发现不同的排列规律。

  四、操作指导

 1带领幼儿完成p4的练习

 2幼儿独立完成p5的练习

  有 效 语 言 设 计 1请跟老师拍拍手!

 2刚才我们拍了几次手?手腕转动了几次?我们做的动作有什么规律?

 3你发现了红色和绿色在一起有什么规律?接下来排什么颜色?

 4总结:不同颜色的物体排在一起,可以按一定的规律来排,找到出第一组规律后,第二组与第一组完全一样,第三组与第二组完全一样,依次这样拍下去就叫按规律排队。

 5小明要回家,我们来为他铺条路吧!这条路有什么规律?

 6我们能按颜色排列、能按形状排列外,想一想还能按什么来排队?

大班教案 篇2

  教学目的 :能够感知和区分物体的轻重,会适当运用轻重来描述物体的特点。

  教学准备 :1、大小不同的沙包,天平。

 2、脸盆几个,同样大小的木块几个,不同重量的小物品几个。

 3、铅笔和彩笔。

  教学过程

 1、分组活动

 1)掂沙包。请幼儿任取一个沙包,然后互相掂量、比较、说说谁的沙包重,谁的沙包轻。

 2)请幼儿互相抱一抱,说出谁重谁轻。

 2、游戏:“猜轻重”。

 1)教师选择教室内的任何两件小物品,让幼儿用目测和用手掂量的方法判断轻重。

 2)教室可用天平确定每次幼儿的判断是否正确。

 3、分组活动,让幼儿用天平比较教室内一些小物品的轻重。

 4、集体谈话:还有那些方法可以区分物体的轻重

 5、小实验:那个木块上的东西重

 1)让幼儿往浮在同一个脸盆中的两个木块上分别放不同的小物品,并根据木块的沉浮情况判断哪个木块上的东西重,并想想为什么。2)教师讲解利用船体的沉浮判断物体轻重的简单方法:船体深,船上的东西越重。还可以给幼儿讲“曹冲称象”的故事。

 6、指导幼儿完成书上的练习:请幼儿给轻重不同的物体画上标记。

 7、户外游戏:跷跷板

 1)幼儿自由玩跷跷板,引导幼儿发现跷跷板的原理。

 2)请2—3个体重相差比较大的幼儿,让他们通过跷跷板两两比较,找出最重的和最轻的,使幼儿明白轻重是相对的。

 3)让幼儿想想怎样玩跷跷板才好玩

大班教案 篇3

 幼儿园 大班综合活动――“感受味道”

 大班综合活动――“感受味道”

 活动目标

 1学会运用“先……然后……接着……最后”句式进行连贯讲述。

 2学习运用看、尝、听三种感觉进行通感联想,感受味道与音乐、色彩的互通性,发展幼儿的感知能力,培养审美的情趣。

 活动准备

 1丰富幼儿有关冷暖色调方面的知识,制作表示冷暖色调的颜色卡。

 2布置“味道城”,内有各种食品,制作品尝酸、甜、苦、辣时的表情标志卡。

 3幼儿操作材料:分别画有梅子、白糖、辣椒、苦瓜的和句式底版(见下图)人手一份。先…… 然后…… 接着…… 最后……

 (空格内摆实物)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品尝食品,感受不同的味道。

 (1)幼儿到“食品城”品尝梅子、白糖、辣椒等食物,提醒幼儿一样一样地尝,要闭上眼睛慢慢地体验。

 (2)幼儿边自由品尝,边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感受。

 2组织幼儿谈感受,学习用“先……然后……接着……最后”句式连贯讲述。

 (1)引导幼儿回忆品尝的过程:食品城里有什么?它们的味道有什么不同?各是什么味道?尝到酸味时你的感觉怎么样?尝到甜味、苦味、辣味时你的感觉又怎么样?

 (2)引导幼儿讲述品尝过程:先尝什么,味道怎么样?然后尝什么,味道怎么样?接着尝什么,味道怎么样?最后尝什么,味道怎么样?

 (3)幼儿边在句式底版上摆放,边运用句式连贯讲述。

 3拓展幼儿思路,了解更多的味道。

 (1)启发幼儿说出更多酸、甜、苦、辣味道的食物。

 (2)启发幼儿说出更多的味道,如先苦后甜、又酸又甜等。

 4进行通感联想,感受味道与音乐、色彩的互通性。

 (1)欣赏乐曲《二泉映月》,启发幼儿说出对乐曲的感受,并将这种感受与品尝味道时的感受和对色彩的感受联系起来。

 (2)幼儿找出自己所联想到的表情标志卡和颜色卡,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感受。

 (3)欣赏乐曲《喜洋洋》,方法同上。

 (4)教师对味道、音乐、色彩的互通性进行简单小结,激发幼儿再次探究的愿望。

 评析

 本活动符合幼儿的感知特点,亲自品尝食物,丰富了幼儿的直接经验,规范讲述的格式,弥补了幼儿讲述时常见的语无伦次的缺陷,使讲述更富有条理性。

 通感联想,是本活动的突出特点,它使幼儿对酸、甜、苦、辣味道的感受在语言、情绪、情感等方面得到有效的拓展。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幼儿在文学、艺术等方面的潜质,就是在这种充分参与综合教育的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得到培养和提高的。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能运用多种方式进行创造。

 2、能相互帮助,有合作意识。

 3、喜欢参与活动,能初步感受美。

  活动准备:

 纸杯、纸盘、糖纸、各种颜色的纸若干、剪刀、胶水、彩色笔、毛巾等、成品三个。

  活动过程:

 1、以教师的“梦”引入

 昨天晚上,谭老师做了一个奇怪梦,我梦见了许多的“纸杯”娃娃跑到我的家里面,其中一个“娃娃”很着急的说:“我们马上要去参加重庆市幼儿风采杯‘创意’大赛了。可是给我们化装、打扮的叔叔、阿姨们事情太多了,忙不过来,所以我们是来请您和大班的小朋友帮忙的。帮我们打扮打扮,赶去参加比赛。”“哦!原来是这么回事。那我去问问小朋友愿不愿意帮忙。”

 “你们愿意吗?”

 2、启发想象、大胆创造。

 1、出示成品,2、引导观察。

 (1)提示语:“它们还托我带了几个以前去参加过比赛的娃娃,(2)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一下,(3)它们是怎么打扮的?”

 (4)幼儿边看边说

 3、引导幼儿想象。

 提示语:你打算怎样打扮它?

 4、鼓励幼儿大胆创造。

 (1)引导幼儿自由组合,选材料。

 (2)提出操作要求,鼓励幼儿大胆操作。

 (3)重点指导“无所事事,左顾右盼”的儿童。

 5、 评价、 小结。

 (1)引导互评。

 (2)教师总评。

 3、结束。

 以照相留影,结束活动。

大班教案 篇5

  设计思路

 此故事兼有散文的色彩,要细细品味它的诗情画意,通过外化的场景美,色彩美、形象美语言美的描写赞颂了人间互相关爱的美好心灵。塑造了外表与内心和谐统一的完美形象。

 这一形象无疑是对道德意识还往往处于自我中心的幼儿来讲具有较强的心灵震动,并且对大班幼儿来讲是能够接受和体验的,有利于他们正确的道德态度和良好的道德情感。

 本设计主要是设置问题情景,通过一系列问题逐步递进,层层展开,启发幼儿积极思维,帮助幼儿理清思路,理解主题思想,这充分感受故事所描绘的完美形象。同时培养幼儿对语言的理解力。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仔细倾听故事并能根据故事中的线索,围绕问题,积极思维,理解小松鼠耳朵上“绿星星”的秘密。

 2、帮助幼儿作出正确的道德判断。

 3、感悟故事所传达的友爱情感。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重点与难点

 帮助幼儿理解小松鼠和萤火虫之间相互关爱,乐为他人着想的善良、美好的心灵。

  活动准备

 1、录音故事,及插入教具(小草和玫瑰花)。

 2、创设一个美丽的花园场景,有绿绿的小草,红红的玫瑰花。

 3、角色的头饰。

  活动过程

 1、问题启动。

 (1)在听故事前直接呈现问题,“耳朵上怎么会有绿星星”。

 运用故事名称的新奇以引起幼儿探究的心理,使幼儿产生悬念两个不相干的事物怎会联系在一起?既是启发幼儿积极地仔细地听,也是思维活动的开始。

 (2)听录音故事的前半段。

 从开始……小松鼠什么也没打扮去参加音乐会了。

 2、顺问设问。

 (1)故事讲到一半,教师可设问:

 “小松鼠什么也没有打扮,会不会漂亮呢?”这个问题主要唤起原有的认识经验,运用已有的认识结构,习惯思维来判断事情的变化发展。这个问题的作用是使故事矛盾突出,便于儿童清晰感知。并为后面出乎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的结果而感到满足。

 (2)继续听后半段故事。

 3、反向设问。

 (1)听完一遍故事后设问“为什么小松鼠什么也没有打扮却变得那么漂亮?”为什么萤火虫要变成“绿星星”。

 这些设问主要让幼儿根据故事提供的信息来反思原有的认知经验,用新的认知结构来解决思想上的矛盾冲突,以求得新的认知平衡。

 (2)看图讲故事。

 围绕设问,进一步感知故事内容,帮助幼儿理清思路,提高幼儿对语言的理解力。

 4、假定设问。

 提出假设“如果小松鼠带上小草制成绿绿的草帽,用玫瑰花把嘴唇涂得红红的去表演是不是很美呢?”

 这个问题主要是引导儿童充分的讨论,去领悟什么是真正的美,为形成正确的道德评价提供一些认知经验。

 5、表演欣赏。

 通过故事表演再现故事中美的场景,美的色彩,美的形象,美的语言等,来烘托相互关爱的内在精神美。向儿童传达美的情感。

  活动反思

 《耳朵上的绿星星》讲述了一只小松鼠由于爱护小草和玫瑰花,萤火虫们都来帮助它的童话故事。里面可爱的动物形象、生动的语言、有趣的故事情节便于幼儿理解,并能很好地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表达自己想法的兴趣。故事中传达的爱护小草、小花的'环保行为与同伴之间相互关心的情感,对于我们刚入园不久,进入新环境、新集体的新中班孩子们来说是非常适合和有必要的,它不仅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同时符合孩子的现实需要。

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探索剥石榴的方法,感知石榴的特征。

 2、通过观察、统计的方式认识石榴树和石榴花。

 3、学习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喜欢种植探索活动。

  活动准备: 石榴若干盘、统计表若干张。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师:瞧!这位是秋姑娘。我们一起来跟秋姑娘打声招呼吧!

 今天秋姑娘开PARTY,她会送给每位小朋友一个秋天的水果。我们通过一个谜语来猜一猜是什么?(黄瓷瓶,口儿小, 打破瓷瓶口, 挖出红珠宝。)

 (幼儿在谜语猜想中,感受石榴的样子,说说、猜猜、看看过程中掌握石榴的特征。)

 (2)师:你们拿到的礼物是什么呀?(石榴)那我们一起来尝尝吧!

  二、认识石榴,探索剥开石榴的方法。

 (1)师:我们怎么打开这个石榴呢?(提出问题,引起幼儿探索的兴趣。)(幼儿讨论)(幼儿通过讨论后,进行了两次打开石榴的探索,先从旁边打开,发现很困难。有孩子就想到谜语出现的“打破瓷瓶口, 挖出红珠宝。”根据这一线索,孩子们进行了第二次探索,从小口处,使劲用大拇指掰,发现也是很难打开。这时候,有小朋友提议用刀子切开,一提出,小朋友都纷纷表示同意。)

 (2)师:小朋友说用刀子打开这个方法也不错!那我们先打开哪里呢?(幼儿再一次进行探索讨论。

 师:轻轻地打开石榴,里面住着石榴宝宝它长的什么样子呀,数一数里面住着几个石榴宝宝?

 (3)尝一尝是什么味道的呢?剩下的籽是什么样子?它有什么作用呢?

 总结:一颗石榴外面有软软的的石榴衣服,里面有好多石榴米,红红的石榴是甜甜的,穿着一件红衣服,里面还有一粒籽,可以用来作种子。

 (幼儿通过探索把石榴打开时候,看到了自然形成的花形非常兴奋,也提要到了探索后的成果。)

  三、认识石榴树和石榴花。

 (1)师:石榴我们都品尝过了,那么好吃的石榴是从哪里来的呢?我们幼儿园里面有一棵石榴树上面还开着石榴花,花是橘红色的。

 (2)师:这里有一张表,小朋友。小朋友象个科学家那样去找一找、看一看,把自己观察到的记录下来,等会上来讲一讲,开始行动吧!

 (当带领幼儿看到石榴花的时候,感到非常高兴,孩子们从叶子部分开始观察仔细,到石榴花的样子等,又进行一次“小科学家”一样的探索。)

 (3)探索记录

  四、用语言表述自己看到的石榴花和石榴树。

  五、延伸:

 石榴的作用石榴的作用

 1、防治口臭

 2、止泻杀菌

 3、生津止渴

 4、美化肌肤

 吃石榴有这么多的好处,明年我们也来种一种!

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对力作用于蛋壳凹面、凸面所出现的不同现象产生探索的欲望和兴趣。

 2、初步感知拱形面能承受较大力的现象,并了解其在生活中的运用。

 3、简单表述自己的操作过程和结果。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孩子感知拱形面能承受较大力的现象,并对力作用于蛋壳凹面、凸面出现的不同现象产生探索的欲望和兴趣

  活动准备

 1、勘儿操作材料(人手一套),蛋壳(分成两半)、铅笔、水、吸管、透明胶带纸、纸条(三条,长短相同)、河流模型(可固定纸条)、小积木若干。

 2、教师操作材料:桌面教具一套、记录表、投影仪,有关桥梁、隧道、圆屋顶等的。

  活动过程

 1、激发兴趣,引导幼儿操作感知。

 (1)故事《小鸡出壳》引出问题:小鸡是怎么啄破蛋壳的?

 (2)启发幼儿用铅笔尖代替小鸡的尖嘴巴,来模拟小鸡用尖嘴啄蛋壳的过程;发现力作用于蛋壳的凹面时,蛋壳很容易被啄破的现象。

 (3)师:试试用笔尖啄蛋壳的另外一面,看看会怎么样?引导幼儿通过操作,验证相同力分别作用于蛋壳凹面、凸面所产生的不同现象。

 2、实验:感知力的分散现象。

 (1)将水分别滴落在蛋壳的凹面和凸面,引导幼儿观察两种不同的现象,初步感知力的分散现象。

 (2)幼儿操作:将水滴落在蛋壳的凸面,再次感受力的分散现象。

 (3)教师出示图l,作简单小结:我们作用于蛋壳上的力就像水珠一样,滴在凹面上,力就像水珠一样凝聚在一起,作用力大;滴在凸面上,力就像水珠一样流到四周,被分散,作用力就变小。

 3、知识迁移,了解薄壳结构原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1)师:你在生活中见到过哪些像“^”的物体?

 (2)运用实物投影仪,向幼儿介绍有关拱桥、圆屋顶、隧道等的,了解薄壳结构原理在生活中的运用。

 4、幼儿继续探索,并学习用简单统计魄方法记录探索的结果。

 (1)给幼儿一个河流模型和三张纸条,启发幼儿尝试建造不同弧度的拱桥,用小积木代替拱桥所受的力来进行测量,并记录观察的结果。(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法来记录。)例:(图2)

 (2)帮助幼儿比较分析几种桥的受力程度,让幼儿学习用较连贯的语言介绍自己的观察结果。

 (3)师:你觉得什么样的拱桥才是又好看又好用的呢?帮助幼儿分析实际应用中的利弊,发现新的问题。

 5、延伸扩展:激发幼儿不断探索的欲望。

 (1)启发提问:古人利用蛋壳的这种原理建造了许多的拱桥,有的到今天还在使用,都好几百年了。你能用蛋壳的这种原理来建造什么样的建筑呢?

 (2)请幼儿用笔画出自己设计的作品,并相互交流。(此部分可在区域活动中进行。)

  教学反思

 大班幼儿已有较强烈的寻求问题答案的意愿,但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原有的经验会受到挑战。要解决这个问题,老师就要寻找合适的媒介物来成为连接幼儿原有水平与潜在能力之间的桥梁。在该活动中,教师巧妙地借助了蛋壳这样一个幼儿熟悉的物品,利用蛋壳凸面受力和拱桥桥面受力原理相同的特点,让幼儿把在蛋壳受力实验中获得的经验自然地迁移到拱桥上去,从而弄清拱桥受力大的原因。

 操作是本次活动的主要形式。让幼儿在不同层次、不同要求的操作活动中,大胆尝试,逐步深入,体验发现问题、寻找答案、获得结果的快乐。

 教育活动应重视活动本身对孩子的现实意义。在孩子发现问题、遇到困难的时候,老师要及时地进行引导,并用思辨性的语言去启发孩子,激发幼儿强烈的探索兴趣。如在幼儿建造拱桥的实验中,老师问:“你觉得什么样的拱桥是又好看又好用的呢?你的理由是什么?”引导幼儿对自己的操作结果进行实用性的分析。

 应该注意的是,因为本次活动是老师预设的,所以在活动中,老师不能被预设的东西所束缚,应启发幼儿生成各种问题,并用灵活的策略给予回应,使预设活动与生成活动有机融合,让预设的目标更突出、鲜明,使活动更具有促进幼儿发展的价值。

可以通过短信的方式发送告知家长。

例如亲爱的家长朋友们:你们好。近年来全国各大媒体多次报道,孩子因误食戴在身上的饰品而窒息,也有孩子玩耍时因为佩戴的饰品发生意外,如:摔倒时佩戴的饰品造成孩子身体受到伤害,或者卡在、挂在大型玩具上,造成孩子意外身亡等事件发生。这样的报道让我们揪心,更引起了我们对孩子安全的高度重视。由于学龄前的孩子们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较弱,佩戴项链或手镯等饰品,会给孩子的健康乃至生命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所以请家长们积极配合幼儿园的工作,不要给孩子戴项链、手镯等饰品以及尖锐的物品入园,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让我们的每一个宝贝都能在幼儿园里安全、健康、快乐的成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800717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