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人,不同的训练阶段,采用不同的训练计划。
1入门者的训练计划。
刚开始参加健身的人,肌肉承受负荷的能力有限,一般可以从隔天一练(或每周三次),每次练遍全身开始。这样子能够最大限度刺激全身肌肉,在一个周期内完成更多的“刺激-超量恢复”过程。以下是针对初学者的一个训练计划,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加以调整。
我们把参加健身训练的第一个月作为过渡期,训练的主要目的是熟悉健身器械,掌握正确训练动作,培养训练习惯和秩序。考虑到初学者肌肉力量不足,平衡能力和肌肉控制能力较差,在第一个月,我们将基本选用器械训练动作。
注:
①.每周训练两次,两次训练间隔2~3天;。
②.每次训练1小时(含10分钟热身),对全身肌肉进行训练;
③.每个动作2组,首先用较轻的重量练习15~20次作为热身,然后使用能作10~12次的重量做一个正式组;
④.按照表中所列顺序进行训练。
2 初学者的训练计划
经过一个月的训练,你将对训练动作有一定了解,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有很大提高,这时可以调整到初级训练计划并执行两个月。这个计划就将以自由重量为主,并增加了训练强度和频率,为以后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个计划还采用两分法,把身体分为上身和下肢,二者轮流锻炼。每个肌肉部位也增加了组数和负重,相应地增加了恢复时间。也有人把身体分为胸背、肩腿,或者胸肩、背腿,你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进行调整。
注:
①.每周训练三次,周一,三,五训练,二,四,六,日休息;
②.轮流执行上表中的训练课A和训练课B;
③.每个部位使用一个动作训练(大腿除外),从所列动作中轮换选用;
④.每次器械训练1小时(含10分钟热身),每次训练半身;
⑤.每个动作5组,第一组为热身,每基础组次数如上表所列;
⑥.每周进行有氧训练2~3次,每次20~30分钟,附加在任意一次器械训练后;
⑦.按照表中所列顺序进行训练。
3中级训练者的方案。
建议是,三个月之后再采用这个计划。但如果你有丰富训练经验只是长时间中断,或者技巧和力量提高迅速,可以在第三个月开始执行这个方案。这个方案将在一周内用多种不同动作对全身肌肉进行大强度训练,建议长期执行这个方案,但要经常微调训练计划,以免身体产生适应性,比如:替换部分动作、某次训练课使低重量高次数或高重量低次数、颠倒动作顺序等等。
注:
①.计划一、计划二交替进行;
②.每周一循环,周一、二、四、五训练,每次锻炼一个大部位,一个小部位;
③.每次训练训练60~80分钟,开始前均应跑步机热身10分钟;
④.每个大部位的动作前均应空杆热身(20次一组)。
⑤.每周训练三次,周一、三、五训练;二、四、六、日休息。
⑥.每周进行有氧训练2~3次,每次20~30分钟,附加在任意一次器械训练后;或者每周增加2次40~60分钟的有氧训练;
按照表中所列顺序进行训练。
这个“运动”……信息量很大。建议根据年龄遵循“9”字法则适当运动,比如,30岁及以上,3乘以9,27。20天7次……40岁及以上,则往下类推……。依此类推
科学告诉你,一周健身几次不伤身不伤神
关于一周到底练几次,有太多的传言:
隔一天练一次,这样可以确保有足够的时间让身体恢复;每天都练,睡一觉就能恢复,逼一下自己才能成功。
诚然,休息是很重要的,因为力量的提升和肌肉的增长就是在你睡眠时才会发生的。
如果你在跑步机上边煲着剧边跑着步,休息对你来说也许就没那么重要了。
而在健身房拼尽全力的你,休息则是至关重要的。
当决定自己的训练频率时,你需要参考3个因素—训练强度、训练量和训练目标。
训练量=负重X组数X重复次数,虽然越大的训练量意味着越多的肌肉生长,但同时也意味着更多疲劳感。
如果没有足够的休息,你的身体会产生直接的反馈:
疲劳感的增加,运动表现的降低,如果这种状态持续发展下去,则会导致训练过度,最终你会极度疲劳,并且无精打采,厌食、生病可能都会接踵而来。
研究显示,当训练量超过一定量时,对于肌肉的生长并没有益处,反而会拖累自己,影响自己的心情和生活。
所以不要一味地增加训练量,尤其是那些在健身房一待就是2-3个小时的。这样的训练会严重影响你的训练频率以及训练效果的。
科学研究证明:
训练完应该让目标肌群至少休息48个小时,而肌肉合成会在此时间段内持续高效进行;
’但这并不意味着你要完全地静止歇息,这里就诞生了分化训练的概念。
无论是采用胸、背、手臂、肩、腿或者是推、拉、腿的训练方式,都可以在锻炼目标肌群的同时,确保其他肌群得到足够的休息。
每周两次训练同一肌群已经被科学研究证明是刺激肌肉生长的最佳频率。
最佳的肌肉生长训练方式:
60-75%的1RM,每个动作完成4组,每组8-12次,目标肌群一周训练两次。
最佳的力量生长训练方式:
80-90%的1RM,每个动作完成4-8组,每组3-8次,目标肌群一周训练两次。
增肌或者是增长力量的训练频率可以视个人情况而定,一般每周训练3-6天即可。
建议初学者(持续训练时间6个月以下)采用3天或者4天的训练方式:
推、拉、腿或者是胸+肱三头肌、背+肱二头肌、肩、腿。
而有经验的训练者采用一周5-6天的训练方式:
胸、背、手臂、肩、腿或者是推、拉、腿、推、拉、腿。
假如自己的腿部和背部比较薄弱而又不想训练6天,可以尝试拉、腿、推、拉、腿的训练组合。
以减脂塑形为目标的训练可以在每天的训练后加入30-60分钟低强度的有氧训练或者是每周加入2-3次的HIIT就可以在留着自己的肌肉的同时,还能高效地完成自己的减肥目标。
假如当天目标肌群不舒服,我们就灵活地选择训练其他部位,如果当天临时有事,就当成休息,确保下次的休息日换成训练日就好,不要让训练成为你的负担
首先,我们要知道锻炼是为了什么,并不是为了瞎练而去练。说的通俗一点,锻炼次数就是要因人而异。根据自己的能力来计划出一份合适的训练计划才是最重要的。健身为了自己的身体好,不是与别人比较谁的锻炼次数多,谁就赢了。
健身与锻炼并不是练的时间越多越好,一般来讲,器械训练应控制在60分钟以内,加上热身、有氧及训练后的放松整理,大约为90分钟左右。初学者可以从较短的运动时间,比如每次45~60分钟开始,逐步增加训练量和运动强度。器械训练不应持续过长时间,否则容易训练过度,导致肌蛋白分解,反而影响肌肉的生长和身体的恢复。初学者自控能力不是很好,先要养成安全、正确的健身习惯。注重质量,每分钟的训练都集中精神,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有些人凭借感觉想当然的认为健身训练越多越好,有的人甚至一天内训练好几次同一个肌群,常见一些健身新手对于腹肌训练,有的甚至上午、中午和下午各练一次。反而这样效果不佳,肌肉是我们燃烧体内脂肪的良好工具,过度训练和营养不良都会造成负面影响,阻碍肌肉生长。你一定要清楚,肌肉生长是发生在休息期间,而非锻炼期间。
你要学会了解身体给你发送的讯号。适合自己的训练量就是最好的,切忌和别人攀比,你的身体和别人根本不同!我们可以通过检查以及身体的一些反馈去判断是不是训练过量了,从而进行调整,可以考虑调整以下一项或几项:睡眠时长、饮食、锻炼强度、锻炼频率和锻炼时长等。
只要在家利用自身体重和一副哑铃即可练遍全身,今天,我们专为爱健身的你设计了一周3练哑铃健身计划。
动作①:哑铃深蹲(3×6-12)
动作②:哑铃卧推(3×6-12)
动作③:单臂哑铃划船(3×6-12)
动作④:哑铃弯举(3×6-12)
动作⑤:颈后哑铃臂屈伸(3×6-12)
动作⑥:仰卧起坐(3×15-25)
动作①:哑铃台阶(3×6-12)
动作②:哑铃直腿硬拉(3×6-12)
动作③:哑铃肩上推举(3×6-12)
动作④:哑铃提踵(3×10-20)
动作⑤:哑铃耸肩(3×10-15)
动作⑥:哑铃侧弯(3×10-15)
动作①:哑铃弓步蹲(3×6-12)
动作②:哑铃卧推(3×6-12)
动作③:宽握引体向上(3×6-12)
动作④:锤式哑铃弯举(3×6-12)
动作⑤:仰卧哑铃臂屈伸(3×6-12)
动作⑥:仰卧腿举(3×10-25)
以上健身计划仅供参考,您可以根据自身体质设置重量、组数、次数以及动作顺序。
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去健身房健身的人越来越多,大家对锻炼身体的热情高涨是好事,但在锻炼的同时也要清醒的意识到科学健身才能拥有 健康 。
很多朋友缺乏健身经验,参加健身锻炼时,对健身的频率和时间安排不是很清楚。这样就有可能达不到预期的健身效果,或者锻炼过度导致受伤。
今天老胡就和大家分享一下,进行健身锻炼要怎样确定自己的健身强度和频率。
一 确定健身频率的依据
抛开时间因素,确定个人健身频率的主要因素是个人身体的恢复能力。
我们要知道,健身锻炼的过程是身体消耗的过程,通过健身锻炼可以让我们的身体挑战更大的运动强度,在这个过程中身体是一个损耗和分解的过程。
例如,无氧运动可以提高人体的最大氧亏能力,有氧运动可以提高人体的最大摄氧量。
做完运动后,人体需要恢复,开始进入合成状态,将在运动中受损的骨骼肌纤维,消耗掉的各种激素以及能量物质进行合成和补充。
由于个体的差异,每个人合成和补充的速度也不同。有运动基础的人,恢复能力较强,运动基础较差的人恢复较慢。
因此没有运动基础的人刚开始健身时,建议每周锻炼三次为宜。每次的锻炼时间控制在60分钟之内。
二 训练计划
在进行力量训练时,建议多使用能够锻炼全身大多数肌群的复合动作,每次锻炼选择3~4个动作,每个动作完成3~4组,每组10~12次,使用个人最大重量的60%左右即可。
如果还做有氧运动,建议将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分开做,间隔时间至少5~6个小时。
如果体脂不是很高,建议每周安排3次有氧运动,每次30—40分钟即可。
总结 :
以上训练方法适合零基础或身体素质基础较差的人使用,在训练时要注意循序渐进,训练量要逐渐增加。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天天去健身房或者一有时间就去健身,那我们就来聊一聊有天天去健身房的必要吗?一周到底应该花几天训练才有成效。
首先我要说一个概念,在天然情况下,就是在不使用药物训练的情况下,每个肌群每周能承受的训练量是有限的。以我们的胸肌为例,研究指出,一周最大的训练量大约在22~25组这个范围,提醒一下这是不包含热身的组数,全部指训练组数、如果小于这个组数,你可能就没有最大化你的增肌效果,如果做的超过了这个组数太多的话,你可能有过度训练的风险,肌肉来不及修复,那你该如何安排你的训练天数呢?
我们来举个例子,假如你设定胸肌一周要训练25组,你可以挑5个动作,每个动作5组,然后在一天之类做完,或者今天做三个动作,两天后再做两个动作,花两天完成。至于这两种的差别在哪里了,在理想状态下,这两者的增肌效果应该是一样的,可是实际上,你目前的身体状况可能不允许你在一天内做这么多的组数。
所以当你做到第四个第五个动作时,你已经很疲累了,你做的重量跟动作品质都开始下降,而当你分成两天训练时,你这两天都可以维持比较好的训练品质,提升你的训练量,而且,目前的研究也指出了,训练量相同的情况下,提升训练频率,对增肌效果也比较理想。
很多人会问,可不可以把全身的训练都放在同一天呢?假如你有认真训练过就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如果不是专业运动员也没有使用任何药物,不可能在一天内吃下这么多的训练量,所以你后面的训练品质一定很差,动作也不会确实完成。所以,这样的训练是没有意义的。
所以建议大家应该找出你各肌群可以承受的最大训练量大概是多少,假如不知道,可以去找相关的研究。里面会有相关的统计数字,这些数字只是参考。
你要找出适合自己的最佳范围,根据自己的机能状况去分配你的训练天数,你要了解自己在每次的训练中是否可以维持自己的训练品。
假如你后面几组的状态都很差那你就要考虑要把训练拆成几天进行,假如你一周只有三天能训练,那你可能就适合把每个部位都拆成三天去练,然后接下来每天练全身,经常练一些多关节动作在有限的时间里多练一些肌群。
假如你一周有六天能训练,那你就有很多种训练方式,例如做一天拉的动作,一天推的动作,一天腿的动作,一周可以做两个循环,假如你是一个完全没有重训经验也没有好的运动习惯,那我还是建议你先不忙想这个问题,先从培养运动习惯开始。
健身不是死练,安排合理的健身天数,健身效果才更明显,你安排好了吗?
你刚接触健身,一周锻炼次数多少次合适吗。一,你根据你的身体的舒服条件,有你自己来定论,二,你也可一问问安健身器的商业户的技术主管人员,他可能和你介绍清楚,三,你也可一咨询咨询其他人的用户,他也可能和你说明白,我说的也不一定正确,你也可一问问大家吧。谢谢。,,,
对于初级健身者,他们的肌肉力量和肌肉耐力都比较差,大负荷的运动肯定接受不了。所以我建议初级健身者最好每天都做一些自重的训练,比如做俯卧撑和半卷腹。但强度一定不能太大,不然肌肉恢复起来会很慢,并且会影响第二天的训练效果。
理论上来说,只要不造成疲劳积累并且能形成超量恢复的运动频率才是最理想的,但是,从实际锻炼中如何控制确实比较复杂的。
说的通俗一点,就是要因人而异。一般来说,恢复过程时间的长短由多种因素决定,如训练水平、负荷量大小、身体机能状态等。总的说来,肌肉锻炼后在营养充分和休息良好的情况下,机体恢复到90%需要18小时,完全恢复需要72小时。
较小肌肉恢复相对较快,如肱二、肱三头肌等,相隔的训练时间至少要休息48小时以上。如果训练强度大或要完全恢复,则需要72小时以上。之所以需要休息,是根据人体内的生理因素,提供休息和营养等条件来决定的。因为锻炼后良好的恢复,才能保证获得最佳训练效果。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这个问题,我是赛普基础实践导师孙君鑫。
一周锻炼几次?这取决于你的目的。比如说你想达到一个锻炼身体的目的。或者是肌肉维度增长或者是突破平台期或者是调整期,他的训练频率都是不一样的。
1一周三次
这样的一个训练频率能达到一个健身强健体魄的一个目的。但是对肌肉维度和力量增长不会特别明显。
2一周五次
这样的训练频率对肌肉维度的增长和力量成长是非常有帮助的。对肌肉的刺激比较全面,而且休息也有足够的时间,对肌肉的恢复也非常好。
3一周六次
这样的训练频率比较适合于中高级的训练者。或者是处于备赛期的训练者。训练强度比较大,所以需要一定的基础
所以总结下来你可以根据你的时间和你的目的要求来合理安排你的计划。但是要注意1周七天必须要有一天是休息的。如非特殊情况下不要连续休息两天以上。
按照国际上对 体育 人口的界定一般是三次左右,而且每次都有时间要求。我个人的建议,如果你比较重视身体素质的提高或者是从事健美锻炼的话,一周不能少于5次,这样会让身体素质有持续的提升,如果仅仅是维持现有的 健康 状态的话,锻炼一天休整一天比较适合。
有作用的。
要想练瑜伽有效果,需要的不是时间的跨度,而是练习的密度与习惯。
就像 有些伽人懊恼自己练了两三年瑜伽了,但进步甚微,还没练了两三个月的伽人精准。
但其实她基本上每周只练习一次,甚至更久,而对比的学员每天都坚持练习,显然后者的进步更大。
每次好不容易让自己舒展一些,下犬的脚好像可以踩地了、前屈可以下去了,做牛面式也不那么紧张了
而到下一周练习时
又感觉一下子“打回原形”、“重蹈覆辙”。
而且久而久之,每次练习都是那么僵硬,很多体式基本还是停留在原地,没有办法解锁。
身体也有“惯性”,保存了对肌肉和脂肪的记忆。
很多伽人追求减脂塑形,但每当脂肪细胞快速下降时,身体会启动保护脂肪流失的系统。
包括一些人每天虽然吃得少,却瘦不下去,一旦稍微多吃了点,脂肪就会首先堆积在原本减去的部位。
这就是因为没有形成一个稳定、规律的练习与饮食习惯。
解决这个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让 自己的练习规律起来,将减重维持更长的时间。让身体丧失对脂肪的记忆。至少需保证一周三次的练习,让身体得以适应。
//
有规律的坚持,为我们带来成就感
//
瑜伽本身不难,难的是坚持,也贵在坚持。
当我们能坚持下来,就养成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看到那个自律的自己,会让我们更加自信,在瑜伽带来的仪式感与成就感中,坦然积极地面对生活。
而若我们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只是偶尔想起来练一下,就不会给我们带来来自内心深处的自信。
1年共有 52周
每周瑜伽 3次
1年瑜伽 156次
每次瑜伽1小时
每年瑜伽共 156小时
相当于365天只有65天在瑜伽
现在️你还觉得一周练三次瑜伽没时间吗?
//
不是练的越多越好
//
还有些伽人时间特别充裕,一天可以上两节课以上,一天都泡在瑜伽馆里。
但这样对身体的消耗太大了,不仅会因有心无力导致练习效果不大,而且在疲惫中练习会让身体有所损伤。
特别是如果力量型瑜伽连着上,那身体会更加吃不消。
有个词叫“过犹不及”,并不是练得越多越好。
练瑜伽就像穿鞋子一样,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穿同一码的鞋子。
我们每个人身体的素质都不一样,所以,我们只要能够保持最低标准就可以了。
尽管每周只能练习三次,但每次只要走心、认真练习就已足够。
瑜伽,是一种融入骨子里的自律。
建议大家每天练习瑜伽1小时。即使做不到,也希望大家合理安排练习时间,保证每周3次的练习,这是维持我们瑜伽进步的基本。
瑜伽的练习是量变产生质变的,希望大家都能体会瑜伽带给我们身心的美好变化。
楼上的做过无氧运动么?什么叫“对减少脂肪没有作用”?
我承认有氧运动对减少脂肪有明显作用,但是不能说无氧运动就不能减少脂肪!无氧运动以健身房的健身锻炼为主,旨在增强体质,增加力量,减少多余脂肪,并且增大肌肉。但是无氧运动对于脂肪的消耗是很慢的,但是凭借锻炼出来的肌肉,可以使人看起来更为结实,随着长时间的锻炼,最终也会很有效果。我对楼主问题的回答是:
1、每次15分钟的跑步机没什么效果,至少1小时,跑的少不如不跑;太空重力椭圆运动机也是一样的。
2、脂肪的消耗要有针对性,除了长跑没有什么运动敢说能消耗全身的脂肪,所以一切要有计划。
3、一周3次健身房还是不错的,但是切忌要有规律,不然对身体的恢复不好。
PS:有需要的话可以联系我,我帮您制定一个消耗脂肪的锻炼方案,最好附上您的空闲时间表。
运动对减肥的效果不大,可以减少一点点体重,不一定能减少脂肪。
体重是由很多物质构成的,你身体水分的流失,肌肉的减少,脂肪的减少,体重都会减少。
减肥主要是减少脂肪,降低体脂率,脂肪占体重的比例。
体脂率降低,体重并不一定会减少,但你的身材会更加紧致,看起来更加苗条。
一、一天最佳的锻炼时间?
上午9点 ,下午3点 ,晚上7点左右
二、最常用的健身器械是什么?
哑铃,最简单、实用的健身器械,可以锻炼身体的各个部位的肌肉。
三、关于哑铃如何选择?
可拆卸的电镀哑铃。
四、初级健身者一周锻炼几次?
一周3次,隔天一次,给肌肉充分的休息时间。
五、三大力量锻炼动作是什么?
卧推、深蹲、硬拉
六、肌肉锻炼后的修复时间?
48-72小时
七、肌肉的增长原理是什么?
力量锻炼对肌肉的刺激,在休息和营养的补充过程中达到超量恢复。
八、健身动作要保持正确性
只有健身动作的正确性,才能锻炼到目标肌肉,并在锻炼中感受目标肌肉的发力过程,使健身达到事半功倍。
九、初级健身者以什么动作为主?
复合训练动作
十、8RM的重量是什么意思?
某个动作每组只能做8次的重量。
十一、动作次数与健身的关系?
每组1~4次主要增长绝对肌力和体力,6~12次主要增长肌肉围度,16~20次主要发达小肌肉群和增进肌肉线条弹性,25次以上主要用于减脂、增强心肺功能、健身塑形等
十二、锻炼后多长时间开始进食?
半个小时开始进食,然后每半个小时可以少量进食
十三、健身后进食以什么为主?
以蛋白质为主,如鸡蛋、牛奶等。
十四、关于健身最关键的是什么?
坚持。
祝你早日成功,如对您有用请选为满意回答,给个赞同表示鼓励。谢谢
一周运动几天对身体好
一周运动几天对身体好,健身是现代很多年轻人跟中年人的追求,而且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每周去进行几次的健身训练,当然我们可以选择最好的时间进行达到最好的效果,以下分析一周运动几天对身体好
一周运动几天对身体好1三天左右。
经常锻炼,也就是一周锻炼超过三次的人,身体素质更好,与完全不锻炼的人相比,经常锻炼者在研究期间早死的几率少35%,只在周末锻炼一两次,但总锻炼时间达标的人,早死几率低30%。
另外经常锻炼能让人死于癌症的几率低21%,死于心血管疾病的几率低41%。但一周锻炼一两次同样能让死于癌症的几率低18%,死于心血管疾病的几率低40%。即使锻炼总时长不达标,对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的抵抗效果也差不了太多。
健身注意事项
健身后不宜大量饮水。在运动后特别是剧烈运动后不要马上喝水,更不要大量喝水,因为大量喝水会使血液中盐的含量降低,易发生肌肉抽筋等现象,甚至引起头疼、呕吐等多种病症。所以,运动后,即使口再渴也不该马上喝水,更不能一次性喝过多的水,应采用多次少饮”的方法,这样才能保证健康。
健身后不要骤降体温。健身锻炼后人体血管扩张,体温升高,毛孔舒张,排汗增多,倘若立即走进冷气空调房间,或在风口纳凉小憩,或图凉快用冷水冲洗,均会使皮肤紧缩闭汗,从而引起体温调节等生理功能失调、免疫功能下降,而招致感冒、腹泻、哮喘等病症。
一周运动几天对身体好2运动的6大好处
好处1:控制体重
运动可以预防肥胖的情况发生,对于肥胖的人来说,运动又可以减肥。当你在做运动时,身体会大量燃烧脂肪,体内多余的脂肪被消耗掉,自然没有脂肪堆积而导致肥胖。光吃不运动是不行的,尤其是常吃油腻高脂肪的食物,更需要平时保持一定频率的运动。
好处2:使精力充沛
运动的时候会让更多的氧气和营养充分流通到各个器官组织,使整个心血管系统工作效果更高。运动可以大大提高人的心肺功能,这样人以后干活都不容易累,充满精力。
好处3:改善睡眠质量
现代很多都市人都有熬夜失眠的坏毛病,晚上睡不着早上起不来,日夜颠倒,整个生物钟都紊乱了,这样非常不利于健康。运动的好处在于可以帮助你快速入睡,睡眠质量一旦提高,整个人的精神状态会更佳。
好处4:增强抗病能力
运动可以有助于提高身体内好胆固醇的含量,降低对身体不利的甘油三酸酯,让身体的血液流通更顺畅,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经常运动的人可以预防中风、代谢综合征这类疾病的发生。
好处5:带来好心情
运动可以改善人体紧张的'情绪,调节不量的心理状态。运动能舒展身心,缓解工作、学习所带来的压力疲劳感,让人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充分发挥个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自身的发展。
好处6:提高大脑机能
运动可以提高大脑机能,让使大脑思维变得更敏捷灵活。因为运动可以调节神经中枢,运动需要通过大脑神经来指挥,这样就可以让大脑的中枢细胞处于兴奋的状态,不断增强脑细胞的活力。
一周运动几天对身体好3必须坚持运动的理由。
1、缓解身体自然疼痛
如果你感到膝盖、肩膀、背部或脖子疼痛、僵硬时,休息并不是最好方法。专家表示,长期坚持有氧运动的成年人同那些总是喜欢躺坐在沙发上的人相比,肌骨骼不适的几率低25%。运动可以释放出内啡肽(一种可以镇痛的荷尔蒙),它是身体疼痛舒缓剂,还可让肌腱不易被拉伤,缓解身体一些慢性症状,如关节炎。
2、削减感冒几率33%
适当的运动不只是能够加快你的新陈代谢,它还可以提升你的身体免疫力,帮助你的身体对抗感冒病毒和其他细菌的入侵。美国华盛顿大学的研究发现,每周进行5次时长45分钟的心肺锻炼课程的女性,发生感冒的次数是那些每周进行一次拉伸锻炼的女性的1/3。
保持运动,但不要做过度。如果经常剧烈运动,例如跑步超过90分钟,反而会降低身体免疫力。
3、有利于口腔的健康
专家认为,牙线和牙刷其实并不是靓丽笑容的唯一法宝,锻炼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他们最新的研究发现,成年人每周进行5次30分钟适度的运动,患上牙周炎的几率会降低42%,这种牙龈疾病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得更为频繁。运动也能像阻止牙周炎一样抑制心脏病的发生——因为它能够降低血液中导致炎症发生的C反应蛋白的含量水平。
一周运动几天对身体好4孩子运动的最佳年龄
加拿大发布的《0-12岁儿童体育素养发展家长指南》中,将儿童身体发育历程和学习基本动作时机的对照关系,做了一个示意图。
可以看到,4岁之前,儿童的身体发育尚未成熟,这时可以为儿童提供体验各种身体活动的机会,但系统训练基本动作对大多数儿童而言为时过早;4-6岁,儿童的神经和肌肉逐步达到了“做好学习准备的”状态;随着认知的进一步发展,6岁以后,迎来了学习基本动作的最佳时间,即“Optimum
time”。
如果具体到某一个基本动作的话,它们分别的发展规律,可以参考下面这张《基本动作发展时间表》,这张表列举了一些基本动作的最佳学习时间。
表头横排是年龄,从1岁到7岁;左边是动作的名称;中间彩色进度条用颜色表示:蓝色,身体成熟度尚未准备好学习;绿色,普遍开始学习;**,学习和练习的最佳时间;红色,如还未学会需介入。
从这个图中可以看出,多数孩子最早3岁才能具备掌控大多数基本动作的能力,而最佳的开始系统学习和练习的年龄普遍从6岁开始,在6岁-8岁之间。
以游泳为例,按照这个时间表的走势,游泳的绿色部分,即开始学习的阶段大概是从45岁开始,练习的最佳时段在55岁至65岁之间。当然,这里的学游泳指的是正式学习自由泳等泳姿的时间。
孩子运动的好处
现代医学是非常重视运动的,认为运动能够帮助孩子提升抵抗力:
1改善身体成分,预防肥胖;
2提高心肺耐力;
3促进心血管和代谢健康,预防心血管疾病风险;
4促进肌肉骨骼健康。
孩子的运动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孩子的精神状态
不要在孩子精神状态低落的时候,强加运动。孩子精神不好,最怕的就是要生病。就算没有发现原因,孩子精神不好,尽量还是先休息,不要强制让孩子做体育锻炼。儿童体质是很敏感的,这个时候可能是出于要生病的边缘,本身抵抗外邪的能力是弱的,那就要安抚孩子的情绪,多喝水,多休息。
重视环境和气候
空气质量差的时候,室内活动优于户外活动;有和煦的阳光的时候,户外活动优于户内活动。比如像南方这几天,隐隐冷冷的,雾霾很重,就要少让孩子在户外活动;如果阳光出来了,就可以让孩子多出来晒晒春天的阳光。
公路边、工厂边等明显废气多的地方,不适合孩子运动。不要让孩子沿着公路长跑,大人其实也要注意,很多人长跑跑成了肺癌,就是没有重视环境的选择。
适合运动的季节和时间
一天之中,有太阳的时候是比较适合运动的时机。早晨八九点有太阳是最好的,阳气也处于生发的时候。
春季是憋了一个冬季后的爆发,室外活动是最好的,可以慢慢增大孩子的运动量,以达到使阳气生发的目的。这时候周末可以增加带孩子外出的频率,可以让孩子打打小篮球、跑跑步、踢踢小足球、户外骑单车等。
夏季天气炎热,运动的同时会大量出汗,小孩子腠理疏松,更加容易出汗,要注意补充水分。同时夏天更不要在烈日下运动,要预防中暑。
秋天天气比较凉爽,各种运动都比较适合,但是剧烈的运动要少做,慢慢减少运动量,以顺应秋收的特性。过敏体质的孩子特别要重视。
冬三月,此为闭藏,冬天就不要做太多运动了。水冰地坼,勿扰乎阳。运动要遵循“勿扰乎阳”的原则,微微出汗即可。户外运动更要重视天气的因素。
应该是隔一天练一次为好,因为肌肉练习后会大量充血,这个时候它就需要一个修复与生长的时间,一般认为,这个时间最好为48-72小时,所以肌肉练习者都是采用48小时间隔来练的,也就是二天一练。这样更利于肌肉的生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