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别拉伤和肌肉酸痛

如何区别拉伤和肌肉酸痛,第1张

 如何区别拉伤和肌肉酸痛

 实际上肌肉酸痛拉伤是有明显区别的。肌肉酸痛是一种正常的、积极的生理表现。人们往往在力量训练或一个不太适应(运动量偏大或新的运动项目等)的运动练习后,产生明显的肌肉酸痛和不适。而这些症状在休息一段时间后会自然消失,当再次进行同样的`运动时肌肉酸痛症状会明显减轻或不产生。而运动导致的肌肉拉伤就不同了,肌肉或韧带拉伤会造成骨骼肌大面积的病理性改变,如细胞变性、细胞坏死等等,不仅影响继续运动或训练,还可能会带来较严重的后果。

 怎样鉴别肌肉拉伤和肌肉酸痛

 肌肉和韧带拉伤,会因一个损伤性动作而突然出现,而肌肉酸痛则是逐渐加重的。有一个办法可以鉴别二者:肌肉酸痛通过牵拉能得到缓解,而如果是运动损伤,牵拉反而会使疼痛加重。总之,运动后肌肉酸痛和肌肉(或韧带)的损伤性质完全不同。肌肉酸痛可以通过休息、牵拉、按摩等得到缓解。而肌肉(或韧带)损伤,就必须用医学手段解决了。

 如果肌肉拉伤该怎么办

 肌肉拉伤后,要立即进行冷处理——用冷水冲局部或用毛巾包裹冰决冷敷,然后用绷带适当用力包裹损伤部位,防止肿胀。在放松损伤部位肌肉并抬高伤肢的同时,可服用一些止疼、止血类药物。24小时至48小时后拆除包扎。根据伤情,可外贴活血和消肿胀膏药,可适当热敷或用较轻的手法对损伤局部进行按摩。肌肉拉伤严重者,如将肌腹或肌腱拉断者,应抓紧时间去医院作手术缝合。

 怎样预防肌肉拉伤

 不少人健身运动中都出现肌肉拉伤,不管怎样来讲,肌肉拉伤都是健身训练的大敌,往往让你很长一段时间放弃该部位的肌肉训练。所以我们要提早预防肌肉拉伤。

 休息

 如果健身训练中身体某部位感到某种异常的疼痛,就别再做下去了,应该彻底放松和休息。

 弄清伤势

 将受伤部位轻轻转动,随便做一些轻柔动作以确定哪些肌肉、肌腱、韧带疼痛或受了伤,这样就能知道治疗动作应该集中在何处,并在强烈健身训练时应该避开哪些动作。

 不增加伤处的负担

 弄清受伤部位后,不仅仅不要做影响这些伤痛处的健身训练动作,就是在日常活动中,也须注意不给伤处增加负担,例如,后腰疼痛就别去提起重物,脚疼就要避免跑步。

 绕过伤处锻炼

 采取“积极休息法”。人体有600多块肌肉,因此,即使你伤了 100块肌肉,你还有500多块肌肉可练,应该锻炼全部肌肉,才能改善你的健康,取得均匀发展,同时又能加强主要负重的股骨,例如,受伤或接任胫部肌肉阻碍整个下蹲的动作,但还允许做到半蹲动作,但必须小心从事,若活动时,有所不适,就应该让整个伤处肌群都得到休息。

 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必须很仔细的测定受伤的部位,寻找一种能很轻柔地活动受伤部位的健身训练动作,用这种动作促进血液循环,以补充新鲜养料,清除废弃物质。

 轻轻伸展

 慢慢伸展伤处,直到一遇到有轻微抵触处即停止,然后试着放松损伤部位。这样做时,试试作进一步的伸展,当肌肉达到伸展和轻松时,起治疗作用的血液会更多的流往该处,就能更快得到治愈,但如伸展过分,就会导致创伤的恶化,甚至再受伤。

 按摩

 轻轻的按摩能直接增进血液流量,可以自我搓揉,但更有效的解痛办法是自己放松,让一位懂推拿术的人给你推拿。

 热力

 热力能凭借人体自然的冷却反应而促进血液涌向身体表面,热力也能减缓受伤肌肉的紧张状态,从而使血液循环加速,给肌肉带来更多的营养物质。

 冰敷

 热力作用往往用于长期的受伤后的养治,而不能用作临场的急救,刚受伤即加热能造成伤处肿胀而引起组织进一步损伤,一般受伤后的48小时内,用冰敷可减轻肿胀。

最常见的韧带拉伤有两种:踝关节外侧的韧带拉伤,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歪了脚;和膝关节的韧带拉伤,韧带拉伤的部位会出现肿胀和淤血,韧带拉伤的治疗办法是在拉伤之后马上做到以下几点:

1休息、马上停止运动,2冷敷。每次冷敷15到20分钟,每天三到四次。

3压迫。可以减少出血、淤血。绷带产的紧度要适中

4

抬高患肢。减少肿胀,促进血液回流。

最容易发生关节韧带扭伤的部位在膝关节、手指关节和踝关节。

关节韧带扭伤后,局部肿胀、疼痛、压痛,有皮下出血的可看见青紫区。早期正确处理关节韧带扭伤非常重要。

肌肉拉伤是体育运动中最常见的一种肌肉损伤

肌肉损伤的症状与肌肉拉伤的程度有关。如是细微的损伤,症状较轻;如是肌纤维完全断裂,则病态较重。一般表现为伤处疼痛、局部肿胀、肌肉紧张或抽筋,有明显的压痛,摸摸发硬。当受伤肌肉做主动收缩或被动拉长时疼痛更厉害。严重的肌肉拉伤在肌纤维断裂时,受伤者自己往往感到或听到断裂声,随即局部肿胀,皮下出血,肢体活动障碍,在断裂处摸到凹陷或两端异常膨大。

肌肉抗阻力试验,是检查肌肉拉伤的一种简便方法。检查者对肌肉活动施加一定反阻力,在对抗过程中出现疼痛的部位,即为拉伤肌肉的损伤处。

肌肉拉伤的治疗,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少量肌纤维断裂者,应立即给予冷敷,局部加压包扎,并抬高患肢,外敷中草药。

肌肉拉伤后重新参加训练时要循序渐进,勿操之过急,并要加强局部保护,防止再度拉伤。

根据部位,你应该是肌肉拉伤,但伤势应该不重,由于时间一周了,可以用红花油辅助按摩,如果想快点恢复,必须注意休息,训练时循序渐进,可以到中医科进行理疗:进行适当推拿按摩,烤电(神灯),促进拉伤部位恢复。

※肌肉酸痛分为两种:(运动引起的)

⑴急性肌肉酸痛——运动后疼痛立即出现,但其消失得也快。 

⑵延迟性肌肉酸痛/运动后疲劳——运动后几小时或一夜之后才出现,并伴有疲倦乏力,甚至会出现肌肉痉挛、僵硬等症状。这种肌肉疼痛消失得比较缓慢,常常3~4天甚至6~7天之后才能完全恢复。

 

※拉伤(肌肉和韧带)会因一个损伤性动作而突然出现,而肌肉酸痛则是逐渐加重的。

 

☆区别:(肌肉酸痛/肌肉拉伤)

   我们常说的肌肉酸痛主要是指后一种,即延迟性肌肉酸痛。而运动导致的肌肉拉伤就不同了,肌肉或韧带拉伤会造成骨骼肌大面积的病理性改变,如细胞变性、细胞坏死等等,不仅影响继续运动或训练,还可能会带来较严重的后果。有一个办法可以鉴别二者:肌肉酸痛通过牵拉能得到缓解,而如果是运动损伤,牵拉反而会使疼痛加重。

 

★   运动后肌肉酸痛和肌肉(或韧带)的损伤性质完全不同。肌肉酸痛可以通过休息、牵拉、按摩等得到缓解。而肌肉(或韧带)损伤,就必须用医学手段解决了。

 

◇_@

处理方法:

  ①适当休息:消除肌肉酸痛部位营养的供给与修复,使之恢复正常。

  ②热水加食盐泡,躺在床上把小腿抬高,可以放在被子上,小腿的位置一定要高于心脏的位置!可以迅速让腿部血液回流,以减轻腿部疲劳酸痛感。

  ③拍打按摩   对酸痛局部进行按摩,使肌肉放松,促进肌肉血液循环,有助损伤修复及痉挛缓解。当然也可以进行自我放松治疗,一般以颈背、四肢为主,头部和胸腹为辅——

具体手法是: 

  1 捶打腰背:双手握成空拳,轻捶肩背和腰部。也可以使用拍打棒依次交替拍打双肩、后背、腰部和下肢等部位。拍打时,注意背部宜轻,下肢可偏重。

  2 推拿腿部:从上至下在大腿的前内侧及前外侧反复推拿。

  3 抖动双腿:站或坐位,腿部肌肉放松并抖动,同时可进行踝关节的上下左右环形活动。

  4 分推印堂:用双手拇指从印堂穴(眉心)向左右分推至太阳穴,反复8~10次,每次之间停顿5~10秒钟,然后五指分开,由前额发际推擦至百会穴5~6次,反复操作30次,每次间隔5~10秒钟。

  5 按揉胸腹:从上而下依次按揉前胸,反复20次;并从左至右环形推揉腹部,反复做20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06006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27
下一篇2023-10-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