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健身房锻炼需要系统化,健身房器械训练的顺序是怎样的?

在健身房锻炼需要系统化,健身房器械训练的顺序是怎样的?,第1张

首先,需要换上适合的运动服装,提前吃点食物,带上喝水的杯子,随时补充水分。健身一般的顺序是:热身——力量——有氧——拉伸。

热身后做力量训练。在做完热身运动之后,首先要做的就是肌肉训练,可以用杠铃或者是握力器这些东西来逐渐的加大肌肉运动的力度,动作幅度不要太大,速度也不要太快,这样进行十分钟左右的肌肉训练就可以达到让自己的身体渐入佳境的状态。

在热身和低频率的肌肉训练之后,可以进入高频率的肌肉锻炼,这种锻炼会使运动的幅度加大,运动的频率加快,运动的量也会增加,只有进入这样的锻炼状态,才能达到让自己增肌或者让自己瘦身的效果,所以这个阶段的锻炼是必不可少的。

下半身是支撑整个身体稳定的基石,如果先练了下半身,在上半身训练的很多动作中,都会造成身体不稳,容易造成受伤风险。因此,通常会在结束了上半身训练之后再进行下半身的练习。

最后练习核心区域,也就是腰腹部位,这个部位是身体承接上下半身的重要纽带。无论是上半身训练,还是下半身训练,都需要用到腰腹力量。把腰腹核心训练放在最后练习,能够保证其它训练时候的效果,以及安全性。

有氧训练。会把有氧训练放在力量训练的后面,主要是因为:力量训练的风险比有氧运动要高,保持充沛的体力完成力量训练,受伤风险小。

拉伸。在做完肌肉高强度的训练之后,一定要做全身拉伸性锻炼,因为这样的拉伸锻炼可以缓解,刚刚因为强度比较大的肌肉训练而造成的肌肉紧张,可以舒展筋骨,这样可以有效的抑制由于肌肉强度太大的锻炼而造成的酸性体质,以避免锻炼之后肌肉出现酸痛的情况。

总体来说,是先上半身,后下半身,最后练核心。先做大重量综合动作,后做小重量针对动作。

肌肉锻炼时间间隔取决于每个人的训练水平、饮食质量、睡眠时间等。总体来说,训练水平越高、饮食质量越好、睡眠时间越充足,身体恢复速度越快,肌肉的锻炼时间间隔也就越短。

相对于大众也有一套基本的肌肉锻炼间隔时间可参考,如下:

1、大肌群:

大肌群包括胸部肌肉的胸大肌,背部肌肉的背阔肌、竖脊肌、肩袖肌群,腿部肌肉的股四头肌、股二头肌、臀大肌等。其训练恢复时间,或者说锻炼间隔时间一般至少72小时。对于大肌群来说,因其训练方式多为大重量复合动作刺激,募集的肌纤维较多,恢复时间相对较长。

2、小肌群:

小肌群包括肩部肌肉的三角肌、斜方肌,手臂肌肉的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腹部肌肉、小腿肌肉等。其锻炼间隔时间一般至少48小时。对于小肌群来说,其训练方式一般为多次数的单关节动作,训练强度、肌肉群大小、募集的肌纤维数量都不能与大肌群相比,所以其恢复时间相对较短。

3、特殊的耐受肌群:

特殊的耐受肌群包括腹肌、小腿肌肉等。腹肌在全身肌肉里面的确算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肌群,因为它的抗疲劳性和恢复性都非常好,甚至好于肱三头、肱二头等小肌群,因为腹肌中红肌纤维占多数,是典型的耐力性肌肉,恢复时间较快,甚至可以一周五练。

扩展资料:

缩短肌肉训练后恢复时间的方式:

1、摄入充足的热量和蛋白质。在增肌训练里,每天保证摄入的热量有盈余,每公斤体重摄入2克蛋白质,是肌肉生长恢复的最起码保证。

2、训练后拉伸训练的肌肉。拉伸可使肌肉中的乳酸尽快排出或转化,促使肌肉放松,消除疲劳,还能加大肌肉的活动幅度。按摩一般在锻炼结束后20-30分钟内或晚上睡觉时进行。

3、充足的睡眠。受损的肌肉纤维会在熟睡时加速恢复,所以睡觉也是促进肌肉恢复很重要的一环。缺乏睡眠会导致肌肉生长速度减慢60%。原因是人在深层睡眠时,体内会分泌大量生长激素。另外,睡得太少也不足以让人从疲劳中恢复过来。

4、摄入健身补剂。如支链氨基酸、BCAA、蛋白粉等营养补给。

参考资料:

1、中国知网--健身运动中运动负荷的综述研究

2、中国知网--浅谈剧烈运动后的肌肉酸痛感

哇,你朋友好厉害,敢用胳膊挡刀。既然被砍得这么严重,恢复就一定会很慢。暂时先不用做什么运动,不过要让他手指自己动一动,既然都连上了那就是恢复问题了。恢复时间内一定要超级注意,死都不能做一些体力运动。对了,最好还能经常轻微的按摩按摩,这样休息个半年也就差不多好了,但绝对不会恢复到原来的状态了。

锻炼是要持之以恒的东西,如果你想清楚了,最好让它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花两个月熟悉你的肌肉

对初学者来说,开始的一到两个月,是一个适应期,用来让你的肌肉适应各种器械新手的肌肉缺少控制力,盲目上量,动作容易走形,锻炼效果打折,也容易受伤。所以一定要给自己一个缓解期,好好熟悉自己的肌肉,再求运动量与质的升级。另外,现在的健身房一般都有专业器械,虽然效果没有哑铃和杠铃好,但它们操作简单而且安全,更适合新手。

原则上,新手运动以每周三至四次、每次30分钟至1小时即可,激烈运动后,第二天应休息,以求适度舒缓。

至于装备,很简单,只要一双穿着舒服的运动鞋,一身运动服,再加上一副手套就行。记住,不要穿比自己身材小一号的尼龙T恤,最好选择宽松的衣服,短裤到膝盖和大腿之间的某个位置比较合适,那种嘻哈的大裤衩是不适合健身房的。

每个星期都把全身练一遍

当你度过了适应期,就可以进入各部分分化训练阶段了。

按照健美理论,人体分成 8部分:胸部、背部、肩部、大腿、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腹肌和小腿。锻炼的时候一般把部位错开,比如今天就练胸部和大腿、明天练肩和腹肌,一般是一周把全身肌肉练一遍。但如果你比较瘦、需要增肌的话,那频率就是一周练两遍,三天一遍,中间休息一天。锻炼的时候,每个部位大概有4到5个技术动作,每个动作做4组,一组8到12下,组间休息一分钟。

这时你会碰到一个问题——肌肉酸痛。很多人都以为肌肉越痛效果越好,这是个误区。很多时候恢复得比较好,只是感到了肌肉的疲劳,但基本上不痛,这也是很有成效的锻炼。而有些人锻炼结束后第二天几乎痛得什么事都做不了,那就是锻炼过度了。合理的痛感应该是有感觉,但不妨碍发力,可以完成日常活动,甚至可以参加较高强度的球类运动。只有这样程度的锻炼才能够对肌肉的增长有帮助。初学者应该尽快找到自己体质所能承受的强度,为以后的正规锻炼打好基础。

掌握循序渐进的节奏

一般来说,开始学习每一个动作的时候,都要在教练的保护下测出自己的极限重量,然后在训练中根据这个重量的 65%-80%逐渐递增。在锻炼之前,你可以服用一点肌酸,提升肌肉的爆发力和耐久力,以获得更好的锻炼效果。而在锻炼中,你最好也能随时补充碳水化合物,比如运动饮料,可以快速补充能量,补充足够的糖,可以防止和减少训练过程中肌肉蛋白质的分解,运动能力和肌肉做功的能力都会大大提高。

当你能熟练掌握各种器械完成各种动作的时候,其实你已经是个小小的肌肉男了,但这个过程是很长的,有的人用几个月,有的人用几年。如果你完成了,恭喜你,接下去你只需要努力提升身体的围度,通俗地说,就是练得更壮,最后通过精雕细琢,把小肌群和线条练出来,让各部分肌肉更均衡更漂亮。至于“练成”后怎样保持,很简单,继续练,谁让这已经是你生活的一部分了呢。

知道怎么补充蛋白质吗?

在艰苦训练的同时,你需要给自己的肌肉补充能量,才能帮助肌肉生长。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最为关键,而补充蛋白质最天然的办法当然就是吃鸡蛋。这里可能存在一个小小的问题:蛋黄究竟要不要吃?一个蛋黄可含高达300毫克的胆固醇,而蛋白的胆固醇含量是0;蛋黄还含有大量油脂,热量也是蛋白的6倍,所以有很多人干脆直接丢弃了蛋黄。但如果你不是迫切需要减肥,那一天吃两到三个蛋黄是没问题的,何况蛋黄中蛋白质含量还略高于蛋白。至于你需要多少鸡蛋,我这有一个简单的计算方法——你的每公斤肌肉,需要 15到2克的蛋白质,具体要多少,自己算就行了。至于什么时候吃,答案很确定:在锻炼结束后30到90分钟补充蛋白质,对增肌的效果是最好的。

但如果你被那么多鸡蛋吓怕了,那么蛋白粉是很好的替代品。注意了,要分清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动物蛋白更能被人体吸收利用,是健身者的首选。其中,我大力推荐原装进口的乳清蛋白,“这款是生物利用价值最高的,而且价格也比较便宜,健身房和网上都能买到。在国外,这款蛋白粉是家庭的日常食品。”

光出汗是不能减肥的

说起健身房里最大的误区,我马上想到了那些来减肥的人,有的人把保鲜膜绕在肚子上锻炼,想要局部减肥,其实这和蒸桑拿减肥一样,是没有用的。因为出汗是不能减肥的。

道理其实很简单,出汗只是减少皮下水分,当你一喝水,马上又胖回去了。其实减肥没有任何捷径可走,惟一途径就是你消耗的热量超过你摄入的。这样人体就会分解脂肪,来提供不足的那部分热量,经过一段时间,体内的脂肪含量就会下降,体重也就随之下降了。

这里有一个大致的公式可以测算你一天的基本热量消耗:18-30岁的男子,每天消耗的基本热量大约是152 ×体重(公斤)+ 680,31-60岁的为 115×体重(公斤)+ 830,60岁以上的为134×体重(公斤)+ 490,单位是千卡。

锻炼中的几个Yes or No

夏天不增肌? ×

冬天练肌肉练力量,夏天练线条练技巧,这是很多人心中的金科玉律。但事实是,夏天同样可以增肌,只不过夏天人体容易疲劳,胃口也不如冬天好,所以肌肉增长相对困难一些,遗憾的是“困难”一直被误读成了“不能”。

护具有利有弊? √

护具在保护身体的同时,也干扰着锻炼效果。比如深蹲腰带,在保护腰部的同时,也减弱了腰肌的支持能力,按照章敏俊的说法,最好是不要用。类似的还有握力带,做硬拉(将杠铃从地上提起来)的时候能帮助你更好地发力,但长久使用会减弱你的小臂力量。

挑战越大越好? ×

千万不要高估自己的能力,多数的受伤都是这样酿成的。第一种,明明极限是50公斤,偏偏要挑战60公斤,精神可嘉,行为愚蠢。第二种,轻车熟路,分心导致动作失误而受伤,这大概是最常见的。建议是:第一,认真做每个动作,“念动一致”是锻炼的基本要求;第二,冲击重量的时候,一定要找人保护。

日食五餐法? √

初学者采用“日食五餐法”较为合适,即每天吃5次,五餐总和达到每日应摄取的热量之和。五餐的比例为早餐占全天总量的20%,上午加餐占10%,午餐占30%,下午加餐占10%,晚餐占30%。而每天食谱配备公式为:适度的蛋白质、较低含量的脂肪、较高含量的碳水化合物,其中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三种主要营养素的比例大致应为25%、55%和20%。此外,多吃碱性食物,保持体内酸碱度的基本平衡,以尽快消除运动带来的疲劳。

其实肌肉收缩的强度是受刺激的频率增加而增加,具体地说,肌肉的每一次收缩都是由于受到了神经冲动,而神经冲动非常短暂,几毫秒就结束了,而肌肉收缩一次会持续一段时间才会恢复。但是如果当前一次肌肉收缩还未结束,下一次神经冲动就已经到来时,这是肌肉会继续收缩,体现一种叠加的状态。也就是所谓的收缩强度增加,其学名叫僵直收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10272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28
下一篇2023-10-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