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注意的事项。
1、防晒
运动时衣服不宜过露
赤膊或露背只能在皮肤温度高于环境温度时,才能通过增加皮肤的辐射、传导散热起到降温的作用。而酷暑之日,最高气温一般都接近或超过37℃,皮肤不但不能散热,反而会从外界环境中吸收热量,因而夏季赤膊或露背会感觉更热。而且,在太阳下露背进行活动,强烈的紫外线直接照射在皮肤上,还会引起皮肤疾病。
应对措施:
高温天气下应尽量避免走海岸线和山脊上的防火带。参加一般的活动一定要带上太阳帽、墨镜、防晒霜、毛巾,穿长袖上衣,并带上十滴水、人丹、藿香正气丸、清凉油等防暑药品。
2、饮水
运动中不宜喝水过猛
如果喝水过猛,会引起胃部肌肉痉挛、腹痛等症状,应该在剧烈运动后间隔几分钟再适当的补充水分。
应对措施:
少量多次,每次喝水只喝几口,喝水的次数频繁一些,不要依赖口渴的感觉作为补充水分的依据,不渴的时候也要补充水分,让水分均衡地补充。不要一次大量饮水,但不是控制补充水分,如果水分大量流失得不到补充,严重的会引发肾衰竭。
3、热病(热衰竭、中暑)
夏季参加户外运动,由于气温高,运动量大,身体内的热量积累的比散发的多,如果不注意防范,就很容易发生热病,热病轻微的为热衰竭,严重的就是热中风(也就是中暑)。
在高温天气下运动,人的身体为了降低体温,皮肤的血管会膨胀,而且会因大量排汗而导致失水现象的发生,循环到脑部以及其他重要部位的血液会降低到不正常的程度。
应对措施:
由于活动中为了防晒和防止身体被茅草、荆棘拉伤,行军中需要戴帽子、穿长衣长裤,但这样就带了散热的问题。为帮助体温散发,在阳光下行走时,可以用水把帽子浸湿;在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行走时,把帽子去掉;休息的时候,尽量把背包放下来,把上衣领口纽扣解开一些;休息的地点最好是太阳晒不到和通风的地方。
当出现热衰竭以后,必须马上休息,最好是找一个阴凉的地方,把患者的双脚抬高,头部稍微放低,立即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以及流质的东西,服下十滴水、人丹、藿香正气丸等防暑药品。
当出现热中风(中暑)现象,必须马上处理。患者可能会因为意识模糊而无法合作,必须把患者扶到阴凉的地方,采用蒸汽冷却法,把水均匀地洒到患者的身上、头上,并不断吹风,(最好有冰块,用毛巾包起来放在头上、身上降温)。等到身体温度恢复到正常体温,就不必再降温了。不过要继续观察患者的温度和身体状况,因为体温有可能会再度升高而需要再次实施降温。如果患者的呕吐反射能力和吞咽能力没有问题,可以给患者喝冰凉的流质物体,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以及流质的东西,服下十滴水、人丹、藿香正气丸等防暑药品。
一般来说,大部分的热衰竭患者,经过处理恢复正常以后,基本上可以继续完成后续的活动。严重的中暑患者,除非恢复的很好,建议找人陪伴让患者退出活动。
4、热伤风
夏季在高温下运动,人体内部产热快,皮肤的毛细血管大量扩张,以利于身体散热。如果遭遇到过冷刺激,会使体表已经开放的毛孔突然关闭,造成身体内脏器官功能紊乱,大脑体温调节失常,导致生病,通常会发生“热伤风”,也就是夏季感冒,甚至会导致更严重的疾病。
应对措施:
夏季行军途中,大汗淋漓的情况下,如果有山泉水、溪流、池塘等,或者是途经海边,千万不能贪图一时凉快而立即跳下去洗凉水澡。即使活动结束,到达目的地以后,也要等身体温度降下来以后再洗凉水澡。活动结束以后,如果大家返程的车辆是空调车或者在空调房里,务必不能打开空调直接对着身体吹,最好是打开车窗户用自然风降温,等身体温度降下来以后再开空调。
5、冷饮
夏季参加户外活动,如果有冰镇饮料吃,是一件很享受的事,但活动中或者是活动结束以后,不能马上大量吃冷饮。冷饮不仅降低了胃的温度,而且也冲淡了胃液,使胃的生理机能受损,轻则引起消化不良、腹泻等,重则导致急性胃炎。
应对措施:
少量摄入冷饮对降温有利,但不能过量,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大家出发前带的冰冻饮料等,要少量多次地饮用。活动结束以后,要等身体温度大幅度降下来以后,才喝冰冻的饮料或啤酒等。
6、衣服
夏季户外运动大量出汗,衣服很快就湿透了,很多人到达目的地以后,往往任凭衣服湿着,企图靠自己的体温把衣服烤干。这样做是极其有害的,长此以往,会引发风湿或关节炎等疾病。
应对措施:
参加活动前,在背包里带上一套备换的贴身干衣服(特别是上衣)和一件外套,到了目的地以后,即刻把湿衣服换下来。活动途中休息的时候,在风很大的情况下,如果休息的时间较长,要及时穿上外套,否则风会把身体的热量大量带走,人的身体冷热交替,爱卫天猫很容易引发疾病。为方便汗水挥发和散热,去户外活动的外衣最好买化纤成分的快干服装,最佳的是快干并防紫外线的衣服,裤腿最好可以拆卸下来
5、6月份,日平均气温的变化正好有逐渐升高的特点,这时是进行耐热锻炼的最好时机。人体主动适应温度变化,“抢先一步”适应环境,而不是等到整个大环境都变热之后,被动地适应环境。这种西方现代医学思想与我国传统“春捂秋冻,夏养元阳”的思想有殊途同归之处。经过循序渐进的耐热锻炼,人体在盛夏就能较好地抵抗炎热了。如果现在能进行耐热锻炼,就能应对随后到来的酷暑。
除了选择最佳时间,还应该选择慢热型、强度相对不大的运动项目来达到发汗目的。温度变化对健身锻炼影响最为直接和明显。人体有完善的体温调节机能,在不同的气温条件下,机体的代谢强度和散热方式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以保持体温的恒定。通过锻炼,人体的生理机能就会主动适应越来越大的气温变化。初夏进行耐热锻炼还有具体的办法:每天抽出一小时左右进行室外活动,可根据天气情况,选择气温在25℃左右、湿度在70%以下的环境,进行散步、跑步、体操、拳术等锻炼项目。每次锻炼都要达到发汗的目的,以提高机体的散热功能。但也不可过分,尤其当气温高于28℃、湿度高于75%时,要减轻运动量,以防中暑。
同时,在这一时段内,在室内要尽可能地不用电风扇、空调。经过初夏一个多月的耐热锻炼和忍耐,盛夏来临之时,即使室内气温在28℃-31℃,室外气温在36℃-39℃以上,人体也不会感觉太热。
经过初夏一个多月的耐热锻炼,盛夏来临之时,即使室内气温在28~31摄氏度,室外气温在36~39摄氏度以上,人体也不至于会感觉太热。现在好好锻炼,提高耐热能力,就能安全、健康地度过盛夏。
谣言:
夏天天气炎热,运动过量容易造成脱水,应该适当休息,多多养生。
辟谣:
如今,健身风潮愈演愈烈,仿佛已经成为夏日的最佳打开方式,就算是高温酷暑,男神、女神们对跑步、游泳的热情依旧不减。
根据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居民平均每天能量摄入量为2172kcal,所以要维持健康,每天应该通过运动消耗至少300kcal的热量。
300kcal是什么概念?
每天快步走6000步=300kcal,同等强度的活动量包括:
太极拳 40-60分钟、瑜伽 40-60分钟、慢跑 40分钟、骑车 40分钟、游泳 30分钟、网球 30分钟
当然如果是健身房的力量运动、马拉松、越野跑,这类运动消耗的能量可达700kcal甚至更高。
对于一般人群来说,天天运动,保持能量摄入和能量消耗的平衡,还能够降低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结肠癌等慢性病的发生风险。
根据运动中机体的氧气供应情况和能量代谢方式,运动分为有氧运动与无氧运动。
一、什么是有氧运动?
所谓的“有氧运动”是指人体运动时可得到足够的氧气供应,机体主要以糖和脂肪的氧化产生大量的能量,供机体长时间运动需要。
比如慢跑、自行车、游泳等运动都属于有氧运动。
有氧运动有哪些特点?
通常来说,有氧运动对肌肉爆发力的要求没有无氧运动高,靠身体消化代谢碳水化合物(主要)、蛋白质、脂肪释放持续的能量,运动持续的时间较长,所以也被称为耐力运动。
有氧运动对人体有什么好处?
有氧运动主要是调动人体大肌肉群的中等强度的体育运动,所以有氧运动对增强心血管适应能力的效果最为显著;
而较长时间的有氧运动能引起大量的能量消耗,可以消耗掉体内多余的脂肪,还有利于维持健康体重,预防肥胖。
此外,有氧耐力运动还可以降低血压、血脂和血糖,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血糖、血脂和一些内分泌系统的调节。
有氧运动的能量主要来源于身体内碳水化合物的有氧代谢,因此保持均衡营养,尤其是摄入充足的碳水化合物。
有氧运动应该怎么吃?
以一个体重60kg的成年人来说,一个4-5小时的马拉松能够消耗至少2400kcal的热量,相当于一个成年人一天从食物中摄入的能量总和,因此在马拉松前和跑步中摄入足够的能量,维持续航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要注意均衡饮食,以“适量”为宜,跑前适当增加主食的摄入,蛋白质的补充要达到15~2g/kg体重/天,补充蛋白质最好的方法是适量吃瘦肉较肥的肉类的“副产品”可能会是过量脂肪的摄入,最终体重没有控制多少,反而长了一身肥肉。
在日常膳食中要选择脂防含量相对较低的肉类食物,如去皮的鸡胸肉、瘦牛肉、鱼肉等肉类,另一方面每天要至少保证12种食物摄入,每周25种。
不要摄入过多蛋白质,多余的蛋白质会在体内加重人体肝肾代谢的负担,长此以往可能还会引起肝肾功能的异常。
#营养君贴士#
有氧运动中,长肌肉的秘诀是膳食总能量供应充足,保障优质蛋白量的摄入,科学加强力量训练,定期监测身体变化避免增肥不增肌。
二、什么是无氧运动?
当人体进行大强度以上的剧烈运动时,机体的氧气供应相对不足,供能的主要方式是由肌肉的分解和肌特原的无氧酵解。
比如:举重、跳跃、短跑、短距离游泳、剧烈的健美操等运动。
有氧运动主要由重复的低阻力运动组成,无氧运动主要由少量的高阻力运动组成。
由于无氧运动主要由高阻力动组成,所有无氧运动又称之为力量运动、抗阻运动、循环阻力运动。
力量运动或抗阻运动锻炼可以增加肌肉重量和力量,还能预防把胖,有利于塑造良好的身材和体形;
特别是对骨骼、关节和肌肉的强壮有正向作用,这不仅可以延缓身体运动功能的丧失,还有助于预防老年人跌倒和骨折造成的伤害。
无氧运动要怎么吃?
举铁1小时大约能够消耗400kcal的热量,相当于两碗米饭,根据无氧运动的能量代谢方式,应在运动前吃足够的碳水化合物,让肌肉能够快速获得能量运动,达到增肌的目的,同时也可以避免一些运动损伤。
注意补充碳水化合物
研究发现,运动中补充碳水化合物能够提高大强度、间歇性运动能力,还有利于维持血糖水平、节约肌糖原、减少肌糖原损耗以延长耐力时间。
需要通过锻炼达到增肌目的的小伙伴,在进行高强度力量训练刺激肌肉蛋白质代谢前,不仅需要在膳食中搭配优质蛋白质的摄入,还要摄入足够的碳水化合物补充糖原,供给能量。
比如:
15克蛋白质和35克碳水化合物,相当于1两瘦肉,1两豆腐,100毫升牛奶和1两米饭,这一餐的能量在200千卡左右,大部分人都能承受而不会影响锻炼。
另外在力量运动过后,马上食用适量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混合物,还能有效促进恢复,加速肌肉生长。
比如:
补充摄入35克蛋白质和55克碳水化合物,相当于2个鸡蛋,2两鱼肉,3两馒头和1根香蕉。
在高强度的运动中,还需要注意每隔30~60分钟补充含糖饮料或者容易吸收的含糖食物,补糖量一般不大于60g/h或1g/min,多数采用饮用含糖饮料的方法,少量多次饮用,或者运动中食用易消化的含糖食物(如面包、蛋糕等)
注意补水
水是肌体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重要营养物质之一,肌体内的一切化学变化都必须有水的参与。
水是良好的溶剂,是营养物质的载体,有利于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运输以及营养代谢废物的排泄。
水还直接参与体内水解、水合、氧化还原等生物化学反应。
机体运动时物质代谢增强,代谢废物产生多,只有多补充水分才能满足运动增强的物质代谢的需要,才能促进代谢废物的排出,从而有利于保持运动能力,延缓运动疲劳和防止运动性疾病的发生。
不同的运动项目具有不同的强度,同样的运动项目对不同身体活动水平的人运动强度也不同;参加健身运动时,运动量应根据自身情况适当地控制,避免运动不当,伤害身体。
#营养君贴士#
无论哪种运动,都应当充分考虑目前个人的健康状况和身体水平,保证运动期间营养均衡,运动项目适合自己、简便易行。
辟谣专家:向雪松、王鑫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
复核专家:徐维盛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
中国营养学会供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