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基因决定你的肌肉的形态。
第二、黄种人的肌肉基因较白人和黑人差,就是说想达到他们的效果,必须付出数倍的努力。当然黄种人本身个体差异也较大。
第三、如果你是黄种人里面基因较好的,基本上可以练出来那种效果,一定要科学、合理、刻苦的训练+饮食+休息。我个人感觉首先你的家族里面如果大块头多,其次你自己吃嘛嘛香,怎么吃基本都不跑肚拉稀,喝口凉水都胖,你就具备了成为大块头的遗传基因。至于肌肉外观啥样先不管,具备以上你就有成为大块头的可能。
第四、外国人服用类固醇(一种激素)的比比皆是,你看那种超级二头肌啥的不是靠练就行的,阿诺德施瓦辛格本身也大量服用(有医生指导)。而且阿诺德大赛也从来不进行尿检,它的几届冠军都是大量服用类固醇的。范·迪塞尔吃也很正常,因为靠吃出大块头可以大把挣钱。可是我们普通健身者需要吗?我们没有专业医生、没有专业营养师,连吃点蛋白粉、增肌粉都怕把肾吃坏了,何谈激素。
第五、不要和那些明星比了,和自己比就可以。只要健康,肌肉美观就行了。我建议你除了合理运动,科学饮食更重要,在自己保证脾胃正常,排便正常的情况下,尽量多吃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最后休息好。
锻炼肌肉因人而异。
男孩18岁后再练肌肉。很多青春期的年轻人都想练出大块肌肉。但苟波提醒,肌肉训练一般都是无氧运动,运动负荷、强度很大,而这一阶段的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期,如果过度做这种运动。
不但会影响骨骼生长,甚至会导致骨骼畸形。建议未满18岁最好不要急于练出肌肉块,多做一些提高耐力的运动,对生长发育、强身健体等可以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中年人重在腰腹部。40岁的男人必须要练肌肉了,否则你身体的状况会以加速度态势下滑。苟波指出,对男人来说,失去肌肉就失去了生命之本。
中年人可以针对肩背上臂、腰腹部、下肢的肌肉分别锻炼,并将腰腹部当成重点对象。可通过仰卧起坐、俯卧撑、平躺卷腹等动作。
练习腹肌和腰肌;通过举哑铃、引体向上等练习上肢的肱二头肌、三角肌、胸大肌等,可防止臂力的丢失;通过负重深蹲等动作。
可以练习下肢的股二头肌和股四头肌。以每周3次,每次进行8~10组力量运动为宜。每天散步,快走30分钟,同样有益健康。
扩展资料肌肉与饮食:
西安体育学院健康科学系教授苟波表示,最标准的肌肉水平是全身的肌肉块平衡,左右、上下对称。生活中,人们可以参照国家体育总局制定的《国民体质测定标准》自我测试。
比如男性40岁后能做10个俯卧撑、30秒内反复蹲起19次等;也可以自己用手测试肌肉的硬度。一旦发现身体状态满足不了工作和生活的基本需求,如爬了几层楼后就气喘吁吁,双腿发软,就说明要加强锻炼了。
专家提醒,运动是让肌肉体积变大的方法,特别是做器械练习能让肌肉体积增大。器械属于瞬间性强的无氧运动。
而无氧运动的特点是能提高人的爆发力和负重能力,锻炼肌肉。锻炼时,要把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结合起来,长期坚持。没接受过器械运动的训练者,最好有教练指导。
饮食关系到肌肉生长。陆一帆告诉记者,多吃蛋白质含量高的食品有益于肌肉增长。瘦人更要注意增加蛋白质的摄取,如牛肉、蛋、禽类,豆制品等。
同时要保证碳水化合物的摄取,以防止蛋白质作为热能被消耗;在训练前12小时,可吃些高热能食品,如巧克力、含糖饮料等。训练刚结束时,要少喝冰水。一些素食也有强壮肌肉的功效。
人民网-有点肌肉更长寿 不同年龄段分别该如何锻炼肌肉
增加肌肉密度的方法有很多,归根到底就是给肌肉刺激。当然不是做高负荷的训练,而是高爆发力的训练。李小龙的肌肉密度是相当大的,正常人没办法超过,因为你不可能达到那样的训练量、也没有那样的训练时间、更不可能去电击刺激肌肉。
所以我推荐几个方法。1:没事打一打快速冲拳和寸拳,踢腿也要是爆发式的,感受爆发的力量。2:俯卧撑起来在空中拍手后落下(多次)3:蛙跳。跑短跑增强腿部肌肉爆发力4:举哑铃也是有技巧的,慢举慢放不增加肌肉密度。要快举、再停滞一段时间再快放。每次量不要太多。但组数要多。这就是李小龙的训练方法了。
怎样增加肌肉密度
有,有氧运动!
一般来说,有氧运动可增大肌肉纤维的密度与韧性,对增大力气效果较好;无氧运动可增大肌肉体积。
(附:有氧运动与无氧运动
有氧运动是指运动时间较长,运动强度在中、小程度的任何韵律性的运动。它必须具备三个条件:运动所需的能量主要通过氧化体内的脂肪或糖等物质来提供;运动时全身大多数的肌肉(2/3)都参与;运动强度在低、中等之间,持续时间为15-40分钟或更长。长期坚持有氧运动能增加体内血红蛋白的数量,提高机体抵抗力,抗衰老,提高大脑皮层的工作效率和心肺功能,增加脂肪消耗,防止动脉硬化,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有氧运动的形式很多,如快走、慢跑、健身操、游泳、骑自行车和各种跑步机、协率自行车、台阶机练习等。采用有氧运动健身,可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强度则因人而异,简单有效的强度计算方法是监测运动时心率,即在运动结束后测得10秒钟的脉搏数后乘以110%,来推算出运动时心率;20-30岁的运动时心率应维持在每分钟140次左右,40-50岁的心率每分钟120-135次,60岁以上的人心率每分钟100-120次,为有氧运动范围。
无氧运动是指肌肉在“缺氧”的状态下高速剧烈的运动。无氧运动大部分是负荷强度高、瞬间性强的运动,所以很难持续较长时间,而且消除疲劳花的时间也长。
无氧运动的最大特征是:运动时氧气的摄取量非常低。由于速度过快及爆发力过猛,人体内的糖分来不及经过氧气分解,而不得不依靠“无氧供能”。这种运动会在体内产生过多的乳酸,导致肌肉疲劳,不能持骸,运动后感到肌肉酸痛,呼吸急促。健身房内的器械练习都属于无氧运动。无氧运动可以增强肌肉力量,提高身体的适应能力。
常见的无氧运动专案有:如赛跑、举重、投掷、跳高、拔河、肌力训练等。)
如何增加肌肉密度肌肉爆发力
肌肉紧密度 和爆发力是相斥的两个训练方向
紧密就是红肌多 健美运动员就是这样的 要练的是绝对力量 耐力力量
而爆发力多是白肌 低次数大强度
力量分绝对力量 耐力力量 爆发力量
肌肉分红肌 粉红肌 白肌
看你想要干啥了 要达到怎样的一个目的 才能更好的锻炼
如何增加肌肉密度,提高肌肉质量
有氧运动的形式很多,如快走、慢跑、健身操、游泳、骑自行车和各种跑步机、协率自行车、台阶机练习等。采用有氧运动健身,可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强度则因人而异,简单有效的强度计算方法是监测运动时心率,即在运动结束后测得10秒钟的脉搏数后乘以110%,来推算出运动时心率;20-30岁的运动时心率应维持在每分钟140次左右,40-50岁的心率每分钟120-135次,60岁以上的人心率每分钟100-120次,为有氧运动范围。
无氧运动是指肌肉在“缺氧”的状态下高速剧烈的运动。无氧运动大部分是负荷强度高、瞬间性强的运动,所以很难持续较长时间,而且消除疲劳花的时间也长。
无氧运动的最大特征是:运动时氧气的摄取量非常低。由于速度过快及爆发力过猛,人体内的糖分来不及经过氧气分解,而不得不依靠“无氧供能”。这种运动会在体内产生过多的乳酸,导致肌肉疲劳,不能持久,运动后感到肌肉酸痛,呼吸急促。健身房内的器械练习都属于无氧运动。无氧运动可以增强肌肉力量,提高身体的适应能力。
常见的无氧运动专案有:如赛跑、举重、投掷、跳高、拔河、肌力训练等。)有,有氧运动!
一般来说,有氧运动可增大肌肉纤维的密度与韧性,对增大力气效果较好;无氧运动可增大肌肉体积。
(附:有氧运动与无氧运动
有氧运动是指运动时间较长,运动强度在中、小程度的任何韵律性的运动。它必须具备三个条件:运动所需的能量主要通过氧化体内的脂肪或糖等物质来提供;运动时全身大多数的肌肉(2/3)都参与;运动强度在低、中等之间,持续时间为15-40分钟或更长。长期坚持有氧运动能增加体内血红蛋白的数量,提高机体抵抗力,抗衰老,提高大脑皮层的工作效率和心肺功能,增加脂肪消耗,防止动脉硬化,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如何科学有效地提高肌肉密度
您好,增加肌肉密度的方法有很多,归根到底就是给肌肉 。 当然不是做高负荷的训练,而是高爆发力的训练,增加大重量训练,减少体制,充分伸拉。没事打一打快速冲拳和寸拳,踢腿也要是爆发式的,感受爆发的力量。也可以经常做俯卧撑起来在空中拍手后落下(多次)。
希望能帮到您,谢谢!
增加肌肉和增加肌肉密度是一个意思吗
增加肌肉密度是指增加力量的爆发力,而增加肌肉是指增加肌肉纬度,类似体积的意思。
只想增加肌肉密度而不增加肌肉纬度,建议采用低重量,高次数多组数的方法练习。(耐力,密度)
区别于第一条,增加肌肉的纬度和力量。则采取大重量,低次数,多组数。(力量,肌肉纬度)
怎么提高肌肉密度
您是想增加力量的爆发性而且不想增加肌肉纬度,这个很简单,首先爆发力的人体供能系统是ATP系统,这个系统的锻炼方法就是大重量的 肌肉,少次数(能做几个就做几个)——每组动作在10至15秒之间完成,多补充点含蛋白质多的食物例如鸡蛋白, 不建议吃蛋白粉,和氨基酸类补品,这样的话肌肉的纬度是不会增加太多的而且力量的爆发性还长了 追问: 最后一句话不懂什么意思 回答: 你不是不想增加纬度吗?只想长爆发力吗,纬度是指肌肉的横截面大小,如果大力 你不是看着就胖了吗 都是和胖还两回事。有些练健美的就是追求纬度 不注重爆发力的练习,
求采纳
健身,如何提高肌肉密度,而不增大 5分
很简单,在做动作的时候,多次数轻重量就可以了。这样可以提高肌肉的分离度。
我想增加肌肉密度,而不是体积,该怎么练
小重量多组数,一组15次以上,做4-8组,可以确保是提高肌肉耐受能力
每组6个一下主要提高力量和少量体积
每组6-10个主要提高肌肉体积和力量,耐力增加不明显
每组15个以上可以确保肌肉体积不会出现大幅改变而提高肌肉各项能力,但是力量提升不明显
怎样提升肌肉密度
运动的强度不要太大,多以有氧为主,最重要的是运动后一定要牵拉!
1、蛋白质——提供足够身体的能量
人体在维持生命和各种活动时,均需要消耗一定的热能。健美增肌更离不开能量的供给。肌肉收缩的动力来源于能量,训练时人体内肌肉消耗的能量大大增加。而肌肉的生长更是需要摄入充足的热量。每增加045公斤的肌肉,身体大约需要2500千卡的热量。而蛋白质和脂肪都是热量的来源。但是脂肪摄入过多容易堆积在身体。怕胖的健身者最好是多摄入蛋白质。而日常摄入的蛋白质通常不够一次增肌训练的营养,因此,蛋白质最好从营养品中获取。→增肌蛋白质营养
2、碳水化合物——提供能量,增大肌肉体积的合成状态
摄入适当的碳水化合物可以将训练形成的肌肉分解供能状态转变为增大肌肉体积的合成状态。另外碳水化合物也是能量的来源之一。正确的补充碳水化合物的方法应该是:一日正餐应该补充米饭、馒头等主食;训练前加餐可以进食燕麦粥、香蕉;运动过程中应该及时补充足量的运动饮料如健身饮来保证肌肉生长所需要的足够能量和稳定的胰岛素分泌水平,减少训练中由于糖分供应不足所引起的肌肉分解。
3、促合成因子——减少肌肉分解、促进肌肉合成
肌肉蛋白质始终处于更新与破坏的交替过程:新的蛋白质合成,旧的蛋白质分解。蛋白的合成和分解率决定了肌肉块的大小。而促合成因子就像粘合剂,将合成肌肉的原材料紧紧地聚集在一起,帮助肌肉强壮增力。促合成因子是安全有效的促进肌肉合成的运动营养食品。常见的促合成因子有肌酸、谷氨酰胺、谷酰胺肽等。而肌酸是目前公认的效果最好的增肌强力补剂。它不仅能有效增加力量和运动耐力,还能增加肌肉和降低体脂百分比,中国是肌酸的一大产地,所以中国肌酸无论在含量和品质、功效、性价比上都具有独到的优势。在训练中合理的补充肌酸,能更快更有效的帮助形成肌肉。
肌肉体积增大的原因多数学者认烛肌纤维增粗的结果。也有人认为是肌纤维数量增多,但缺乏足够的实验证据。肌纤维增粗主要是细胞内含物增多。
(1)蛋白质含量增多
长期进行体育锻炼或运动训练,肌纤维中肌凝蛋白、肌纤蛋白、肌红蛋白等含量均有增加。动物实验证明,未级训练时骨骼肌中肌凝旦蛋含量为4/90%;经速度性训练后为6。00%;经力量性训练后为6。88%;肌红旦蛋含量,未红训练时为380毫克/%。肌凝旦蛋与肌纤旦蛋是组成肌原纤维的收缩蛋白,且肌凝蛋白又具有ATP酶作用,所含量增加不仅使肌纤维增粗,收缩力量与收缩速度均可增大。肌红蛋白与氧的结合能力很强,释放氧能也强,静脉血氧分压为40毫米汞柱时,肌红蛋白氧饱和度仍可高达94%,是骨骼肌中贮备氧的部位,当骨骼肌强烈持结实收缩毛细血管被压迫,肌细胞中氧分压极度下降时,肌红旦蛋可即刻释放出所结合氧的90%,供肌肉收缩利用。因此,肌红蛋白的含量增多,不仅可使肌纤维增粗,且肌肉中贮氧能力也提高。
(2)肌糖元含量增加
长期进行体育锻炼或运动训练,骨骼肌中肌糖元、磷酸肌酸(CP)及水分均有增加,动物实验证明,训练前盈骨前肌肌糖元(微克乳酸/克)含量为225;跳跃训练后为39;游泳训练后为306。CP(毫克%磷)含量;训练前为45。0;跳跃训练后为59。0;游泳训练后为56。0。肌糖元与磷酸肌酸是肌纤维内的能量物质,其含量增加不仅可使肌纤维增粗,能量储备也增加,有利于肌肉工作。肌肉内水分增加不令可使肌纤维增粗,也有利于肌肉中有氧氧化反应的进行。
(2)线粒体数量增加
实验表明,进行耐力性训练可使肌纤维中线粒体数量明显增多,体积增大。尤其快肌纤维中线粒体数量的增加更为明显。未经系统耐力训练有人快肌纤维中线粒均少。凯瑟林等对14名未受壶耐力训练的18-25岁男受试者进行28周正规长跑训练,从股外侧肌活体取样检测,肌原纤维间隙中每100含线粒体数量,发现训练开始时为19。4+1。8;训练第14周为290+2。7;训练第28周时为42。6——2。7(优秀运动员为47。8+4。3)。线粒体数量的增多,不仅可使肌纤维增粗,也可提高了有氧代谢能力,为骨骼肌收缩活动提供更多的ATP,以适应耐力性运动的需要。
(3)肌结缔组织增厚
力量训练可使肌纤维膜和肌束膜的结缔组织均明显增厚,不仅抗拉力增强,也使肌组织体积增大。因肌肉收缩时牵拉作用的影响,也使肌腱组织增殖而变得坚实粗大。猪饲根据推算认为人骨骼肌1平方厘米横断面能产生6。5公斤的力,人骨骼舒张时抗张强度约为5。44公斤/平方厘米,即用5。44公斤拉力可将横断面1平方厘米的骨骼肌拉断。而肌腱抗张强度度则为611—1265公斤/平方厘米。肌纤维最大收缩时,其抗张力也不如肌腱。当人体在剧烈运动中,由某种原因使骨骼肌受到突然性暴烈强拉而发生损伤时,通常肌腱不易受损,而是肌腹或肌腹与肌腱连接外可能容易发生断裂。
(4)肌肉中毛细血管网增生
长期运动训练可使骨骼肌肉毛细血管在数量增多,形态上也有所变化。随着肌肉活动量增大,肌纤维需要充分兵的氧和营养物质,毛细血管网的增生不仅增加了氧与营养物质的运输量,而且敢缩短了氧向肌原纤维弥散的距离,是耐力训练的适应表现。静力怀训练也使肌肉中毛细血管分支处出现局限性扩张,发生了适应性变化。骨骼肌中毛细血管网增生与形态变化,增强了肌组织的血液供应,提高了肌肉工作能力,肌肉体积也增大。
耐力概念:
耐力是指人体长时间进行持续肌肉工作的能力,即对抗疲劳的能力。耐力包括两个方面,即肌肉耐力和心血管耐力。耐力的提高不仅取决于人的发育成熟,也和负荷要求有关。合乎规律的耐力性负荷训练可使肌肉、器官、心肺、血液、免疫系统以及物质代谢调节出现适应现象。
发展耐力素质的基本途径有两个,一是增强肌肉力量、提高肌肉耐力的训练,另一途径是提高心肺的功能。可安排室外较长时间的走、跑,跳绳、爬山、游泳、滑冰、各种球类运动等。同时应注意量力而行,循序渐进,避免过度疲劳。
提高肌肉力量锻炼效果有几个因素?
答:众所周知肌肉力量的增长依赖于一定负荷的科学训练。运动负荷合理程度直接影响锻炼效果。影响负荷的因素主要有五个。
1)强度:即负重抗阻的大小,一般讲,用极限负荷85%以上的重量为大强度,60--80%为中等强度,50%以下为小强度,通常以竭尽全力只能做1-3次的重量为大强度,6--12次为中强度,15次以上为小强度。
2)组数:使用器械的回数:一般4组以下为少组数,4-8组为中组数,8组以上为多组数。
3)次数:一组中的动作重复的次数,通常以1-5次为少数次数;6-12次为中次数;15次以上为多次数。
4)密度:指每组之间休息时间的长短。间歇时间达2-3分钟为小密度;1-15分钟为中密度;每组间歇30秒以内为大密度
5)动作速度:指动作快慢,据研究,快速对发展爆发力有利,混合速度对增长力量有利,而慢速和中速则对发展肌肉有利。要根据锻炼的目的任务不同进行负荷因素调节,发展爆发力,增加肌肉体积,或增长肌肉耐力削减脂肪,其练习中因素也不同。
力量锻练的几种方法
在健身,健美运动中需要进行举重和各种负重训练来发展肌肉力量和增大肌肉的体积,同时许多运动项目在训练过程中也经常采用举重和各种负重发展肌肉力量,因此,所有的体育锻练者,健身,健美训练者必需了解掌握发展力量的内容和合理的运用它,你就会在训练中达到自己所理想的目标。
发展绝对力量:绝对力量即人在完成某种动作所表现的力量,不考虑与其本人体重的关系。发展绝对力量的方法,最重要的是选择重量大小的问题,如果不进行系统的克服相当大的重量训练,肌肉的最大力量就不会增长,采用重复次数少而大的训练,最有利于发展肌肉力量,重量的大小一般采用最大力量的百分数或一次训练能重复的次数来却定,发展最大力量采用能重复1-3次的重量(相当于本人最大力量的85%-95%的强度)进行3-5组训练,组间休息1-3分钟,隔天训练一次效果最佳。健美训练者会定期进行肌肉绝对力量专项训练。但在健美训练中主要是发展肌肉体积,所以发展肌肉体积最有效的重量是本人能连续做8-12次,最低不少于6次,最多不超过15次的重量,如果只能连续做5次以下,就只发展肌肉力量而很少增大肌肉体积,重复次数多而重量中等训练,可增大肌肉体积及肌肉耐久力,如果重复次数能超过20次以上的重量,则肌肉力量和肌肉体很少增长,会消耗体内能量,减少脂肪和发展肌积肉耐久力,所以。要增加肌肉力量和肌肉体就要在训练能重复次数超过12次时,便增加重量,重复次数不到8次时,就要减轻重量进行训练。但直得注意,不经常从事力量锻练的人,最出采用的重量不能过大,因为力量训练的效果在最初阶段几乎不取决于重量大小,只要重量超过一定的最低限度(约为最大重量的40%左右就可以)。
发展速度力量:既指肌肉做等张收缩时产生的力量,从事这类训练疲劳出现较晚。发展速度力量与发展绝对力量的方法有所不同,要适当减少重量,用最快的速度来完成动作,发展速度力量采用大强度的间歇训练法,即60%-80%的强度,每组5-10次,以爆发性速度训练4-6组,组间休息2-5分钟。
力量练习中的呼吸:极限重量或大重量时需要憋气,即在紧闭声门的条件下使肌肉紧张用力,我们训练者曾是验在吸气,呼气和憋气的情况下进行肱=头肌力量测定,结果表明:吸气时举起25公斤,呼气时举起28公斤,憋气时举起32公斤,憋气能提高肌肉用力,但憋气对心血管系统的活动产生一些不利因素,会引起胸阔内压增加,使肺部的血液循环产生障碍,长时间憋气会影响训练效果,而且易产生头昏,恶心,过早等弊端疲劳,甚至导致短暂脑贫血或休克,为了避免这些现象,在进行力量训练时必须注意:在短时间内必需最大用力时才允许憋气,当有条件不憋气的时候,不要憋气;对初学者进行力量锻练所用的极限(最大)和次极限负重力量不能过大;在完成力量训练前不应做最大吸气,以做中度吸气为宜;用狭窄的声门呼气(舌尖顶住上牙膛)可以达到类似憋气时同样大的力量,因此尽可能不憋气,以慢呼气完成最大用力训练为好;训练时的呼吸还应随动作而变,正确呼吸不仅要起到供氧作用,而且能固定肩带起到调整体位和协助完成动作的重要作用。
发展力量应遵循的原则和要求:超负荷和渐增加负荷原则,超负荷就是按某人能承担的最大负荷或接近最大负荷进行训练,适应后要使力量训练的负荷(重量)逐渐增大,超过原来的最大负荷(重量),才能不断发展力量。超负荷能迫使更多的肌肉群参加最大收缩,刺激人体产生一系列生理适应性变化,增加肌肉力量,小负荷只能使肌肉力量保持原有的水平,甚至会有所下降。力量增长后。必需逐渐增加负荷,例如某训练者平卧推举重量能重复8次才出现疲劳,这种重量就是该训练者中上等强度的负荷量,用这一负荷进行训练,直到能举到12次后,便可增加重量,增加量以可以达到最多能举8次为准,使肌肉在每次训练中始终处:超负荷的收缩状态。
先练大肌肉群,后练小肌肉群,全身不同肌肉群交替进行训练的原则。人体总力量最大相关肌肉群有:脊柱的伸肌,脊柱的屈肌和髋关节周围的肌肉,两腿的肌肉,两臂的伸肌,胸大肌等五大肌群,在身体训练过程中,要注意在全面发展肌肉力量的基础上,还要采用专门性训练来发展这些的肌肉群力量。
按力量增长规律训练的原则:举最大负荷(重量)50%以上的重增加重量--增加次数和组数--增加重量--再增加次数和组数--再增加重量,循环往复,坚持六周以上,每周3次必有成效。力量训练要坚持,如果停止5-7天,力量就有开始消退,所以,我们训练者以隔天-次为适宜。
在训练中应培养肌肉放松能力,在热身活动后,力量训练前和训练间做有关肌肉群,关节和韧带的伸展活动,可使肌肉尽量放松,消除疲牢;同时可提高训练效果,可使肌肉变得更有弹性,增加肌力,减少受伤。增强体质与防病治病密切相关,所以身体训练必需与讲究卫生相结合,就是说:增进健康,除坚持训练外,必需遵守严格的生活作息制度,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有规律的生活作息制度,保证充足的睡眠和必要的休息,合理的营养和饮食指度将对促进身体健康有良好的作用。
身体训练要讲究实效,从各人实际出发,并持之以恒,才能收到良好效果,但必需注意身体全面发展,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器管系统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人体各个器管系统的活动机能需要一个逐步提高,逐步适应的过程,如违反这一规律,不仅不能很好地增强体质,而且会损害健康,所以只要你认真遵循以上训练方法,你就会达到你理想中的目标。
何时为锻炼身体的最佳时间?多年来,人们习惯上认为锻炼身体以早晨为最佳,其次是黄昏,因为那时的空气最新鲜。但是由于城市空气污染的缘故,最佳锻炼时间也发生了变化。
研究证明,在一般情况下空气污染每天有两个高峰期,一个为日出前,一个为傍晚。特别是冬季,早晨和傍晚在冷高压的影响下往往会有气温逆增现象,即上层气温高,而地表气温低,大气对流近乎停止。因此地面上的有害污染物不能向大气上层扩散,停留在下层呼吸带。在工业集中或高楼林立的居民区及汽车飞驰而过的道路两旁,这种现象尤为典型。这时,有害气体要高出正常情况下的2-3倍。
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分钟呼吸16-20次,一天吸入空气约10多立方米。而锻炼时,由于代谢的需要,吸入的空气往往是正常状态下的2-3倍。所以锻炼时环境与时间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
什么时间的空气最洁净?实验研究证明,每天上午10点与下午3点左右为两个相对最佳期。故提醒大家,一定要珍惜这一段大好时光。因为这时锻炼不但会使您紧张之余得到松弛,您还能呼吸到高质量的新鲜空气。
由于每个人生活、工作的环境空气质量不同,因此在户外锻炼时还要注意大气污染指数的变化。如果一段时间内或某一地段里大气污染指数过高,就应该调整锻炼地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