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能快速有效地练出肌肉呢?

能不能快速有效地练出肌肉呢?,第1张

一、动静结合法 其方法是把动力练习和静力练习有机的结合起来,先动后静。即先做动力练习至极限,而后固定在需要锻炼部位的角度上静止用力6-8秒,可练2-4组。 例如:动静结合的弯举(发殿肱二头肌)先用60-70%的重量做6-8次,而后固定肘关节使上臂和前臂的夹角成90度,坚持6-8秒,做2-4组。 二、克制退让结合法 用动力练习(克制性收缩)重。复5-6次,做不起来后再做2-3次退让性工作。这样的结合能使肌肉得到更深的刺激。 三、先衰竭法 这是目前增大肌肉围径的有效方法。其做法是。要想发展那块肥肉,先选择只发展这块肌肉的局部肌肉练习来训练,做6-10次直到疲劳,使其衰竭,然后在3-5秒之内跑向另器械,做一个以发展这块肌肉为主的综合肌肉群练习,用79%的重量做到极限,这样交替训练4组左右,肌肉会感受到极大的刺激。据研究,这样能有效地刺激肌肉生长,促进其发育。举例如下。 用先衰竭原理发达胸大肌的方法; 发达胸大肌的局部有效练习是仰卧飞鸟,而发达胸大肌等综合肌群的练习是宽握卧推,它除了发展胸大肌外,还能发展肱三头肌、三角肌前部和前锯肌。如将仰卧飞鸟和卧推结合起来举行训练,则效果会比单纯练一样要好。其方法是:运动员先用只能举6-10次的重量做仰卧飞鸟练习,直到起不来,紧接着跑到卧推架前用事先准备好的60-70%重量做卧推,尽力举次数,直到起不来算一组,共做4组左右,累计总运动量为8组约50次左右。 用先衰竭原理发达三角肌的方法: 发达三角肌的局部肌肉练习是各种方向的平举,如前平举主要发展三角肌前束;侧平举(掌心向下)主要发展三角肌中束;后斜举主要发展三角肌后束。发达三角肌的综合练习则是颈后宽推,这个练习既能发展三角肌,还能发展肱三头肌,对胸大肌、前锯肌也有影响。为发达三角肌将这两个有效练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训练,其效果会更好。做法是;是动员先用只能举6-10次的重量做哑铃侧卧倒上举的练习。直到起不来,紧接着跑到放置在另一侧的杠铃前,用杠铃做宽握颈后推举(70%),直到一个起不来算一大组,共做4大组。 用先衰竭原理发达肱三头肌的方法: 发达肱三头肌的局部肌肉练习是各种臂屈伸如颈后臂屈伸、弓身臂屈伸等,而其综合练习是窄力量推,将这两种有效练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其训练效果比较好。做法是:运动员先做颈后臂屈伸6-10次直到疲劳,然后迅速跑向深蹲架前拿起架上事先放好的杠铃(杠铃重量为自己最高重量的60-70%),连续举直到起不来,这样两种练习算一大组,共做4大组,肱三头肌就会很胀,刺激很深,只要营养跟得上肌肉就能得到很快的发育。 用先衰竭原理发达背肌的方法: 发达背肌的有效局部肌肉练习是负重山羊挺身,而发达背肌的综合练习则有弓身、直腿硬拉等。为了加深对背肌的刺激可以采用如下练法:先在山羊上做负重挺身6-10次直到挺不起为止,紧接着跑向深蹲架前肩负杠铃做弓身练习(或做直腿硬拉),直到疲劳。将这两个练习组合在一起训练4组,背肌就能得到很好的刺激。 用先衰竭原理发达股四头肌的方法。 运动员先做发达股四头肌的局部肌肉练习;负重腿屈伸,尽力做8次左右,紧接着做发达腿部肌肉的综合肌群练习;深蹲,也尽力做6-8次,这样交叉轮换做8组(4大组)约50次,股四头肌就会因刺激较深而发胀。 从理论上讲它符合极限负荷后的超量恢复的原则。这是因为肌体精疲力竭地负荷之后,首先功能能力大大减退,紧接着在恢复防疲肌体由适应一提高;超过它原有的水平; 四、先疲劳再重复法 先做综合肌肉群练习,紧接着再做局部肌肉群练习。如至少有四块肌肉参与的卧推,主要练习部分是胸大肌,肱三头肌在最大用力时并未最大限度地参与用力。根据先疲劳再重复的原则,首先练卧推(采用超组数法),然后,卧在板凳上持哑铃做飞鸟练习。 五、连续减重法 开始用较重的重量做到极限(8-10次);紧接着由同伴减低重量后再做到极限(4-6次人再由同伴将重量再减小,再重复做到极限(4次左右),如此连续做3组左右,一使肌肉极度紧张,得到最大的刺激。 例如:仰卧推举(卧推)(80千克+70千克+60千克)/(8次+4次+4次)为一大组。 又如;立姿弯举(35千克+30千克+25千克)/(12次+6次+4次)为一大组 六、连续加重法 其方法是先用轻重量做某一动作,轻松地完成练习后,紧接着加重练习使肌肉有所感觉,再加重做练习,一直到起不来为止,这种不断加强度、加深刺激的方法,提高了肌肉的鲜明度。 七、借力强行法(先实后虚重复法) 一在精疲力尽之后,还要借助于身体其它部位的附加力量,做几次不太规格的重复。 例如:直立弯举做不起来后,身体前倾然后向后摆动身体,两臂借助这个摆动顺势屈肘,坚持再做2-4次。 又如:卧推起不来后,立即做挺髋式卧推,用挺髋之力补充双臂及购大肌用力之不足,这样再坚持做2-4次,对胸大肌、三角肌前部、肱三头肌和前锯肌的刺激就会加深。 八、念动一致法 根据优秀运动员的实践得以练习中注意力高度集中,练什么地方,想那块肌肉极为重要,这样会大大提高训练效果。 肌肉的工作是受神经支配的卜注意力密度集中就能动员更多的肌纤维参加工作。因此,练某一动作时,就应有意识的使意念和动作一致起来,即练什么就想什么肌肉工作。例如:练立式弯举,就要低头用双眼注视自已的双臂,看肱二头肌在慢慢地收缩。 九、同类动作组合法 把发展同一群(或一块)肌肉的相类似练习采用不同器械、不完全相同的动作组合在一起集中依次练习,加深对该组(或该块肌肉)肌群的刺激。。 例如,为发展肱二头肌可选择如下练习: 1.立式弯举:(60%/8-10)4 2.轮换单臂弯举:(65%/8)4 3.斜板弯举:(60%/6-8)4 4.仰卧弯举:(70%/5-6)4 又如:为发展肱三头肌可选择如下练习。 1.立式颈后臂屈伸:(60%/8)4 2.弓身单臂臂屈伸:(70%/6)4 身单臂臂屈伸;(70%/6)4 3.仰卧臂屈伸:(65%/8)4 十、双组训练法。 这种方法是采用两倍的组数不休息地进行练习。通常有三种双组珠 1.一组做主动肌;紧接着下一组做对抗肌 例如:一组做主动肌(如肱三头肌),中间不休息接着做对抗肌(肱二头肌)。 2.以同样的方法由可以连续用两种不同的练习练同一块肌肉。 例如:一组做后深蹲(负荷约70%)8次,紧接着跑到另一器械做腿蹬出(负荷约70%)8次。 3.同样的动作做伊限次数后休息20-30秒,接着以同样的练习和同等重量尽量多次重复。 例如:为发展胸大肌采用仰卧飞鸟练习,先练仰卧飞鸟8-12Rm,休息20一80秒再用同重尽力做。 十一、难度递减法 开始练难度最大的练习;然后减低难度做同一动作;再进一步减低难度做同一动作,每次都要求做到极限。 十二、难度递增法 此种方法是先做低难度(角度小)的动作,再增加难度(如斜板的角度升高)做,直到增加到最高难度做到极限。这种方法是循序渐进的,因此不易受伤,但由于它逐渐增加难度并做到极限,因而增加了对肌肉的刺激,从而增加了肌肉的鲜明性。 十三、循环训练法 把同类的或不同类的动作编排在一大组内分设4-8个站,然后按序一个一个地进行练习,做到规定次数后即快速转换到下站进行训练。待所有的站都全部跑完,该大组训练结束。训练下来后,汗流满面,心跳加快。这种训练法是有氧训练,对去脂减肥,增加肌肉线条的鲜明性大有好处。 十四、动作多变训练法 肌力训练有一个规律,一当几个固定动作,采用恒定运动负荷量训练一阶段后,肌体就会逐渐适应,肌力就不会提高或提高甚慢,此时应采用变异性训练法以促使肌体发生变化,从而进入新的适应过程。例如,采用仰卧飞鸟(30千克/8次)4组,在训练一阶段后,胸围提高甚微,则应适时变换训练手段和方法采用斜板飞鸟等动作,增加训练次数和强度来发展胸大肌,增加胸围。 十五、听从直觉训练法 高级健美运动员由于训练经验比较丰富,他会对训练方法的选择本能地作出反应,只有训练有素的人才有,因此,应重视并听从这些建筑在实践基础上来安排不同的训练手段,采用不同的训练方法,进行有效地健美训练,使肌肉发达,轮廓清楚、线条鲜明、形体健美。

羽毛球 挥拍发力是有顺序的依次发力,且关节的动作是以后方肌肉为主的做功,并具有前后的联动性,另外越大的肌肉发力时间越长和续航能力越强,越小的肌肉发力时间越短,续航能力越差。

(注:手腕动作是小臂肌肉做功,手掌肌肉联动配合;通常小臂和小腿在疲惫时最容易抽筋,这就是肌肉没电的表现)

在实际学习挥拍和移动过程中,大家都尽力在模仿四肢动作而忽略了核心力量上三个肌肉群最大的重要环节: 臀部、腹部、肩部, 本末倒置的动作往往会损失大块肌肉的作用, 减少续航能力,还会使协调性下降,导致爆发力不足,同时增加受伤的几率 ,本文将详细阐述核心力量的作用与动作要点。

臀部作为人体最大的肌肉,可以带动腰部并传递力量给上肢发力击球,也可以带动腿部发力跑动。

髋关节是下肢动作的核心关节,是活动范围最大的关节之一。

鞭打是从卷腹开始的,臀部是卷腹发力的力量源泉,需要将臀部动作发挥到极致,才能更好的将力量传递给上肢,表现为转胯撅臀。

(注:双脚跳杀,左右臀几乎同时发力,单脚发力时右侧顶胯为主)

(注:单脚发力时,左侧转胯为主,左腿会出现后摆现象)

启动时和回中时,右侧臀肌收缩发力驱动下肢蹬地,左侧臀肌收缩发力驱动躯干转体。

交叉步移动时,臀大肌交替收缩发力带动下肢

并步移动时,臀中肌交替收缩发力带动下肢

由于大多步法通常以右脚开始(右手持拍,左撇子反之),所以一般来说, 右侧臀大肌主步法发力,左侧臀大肌主杀球发力, 平衡发展才能达到最高境界!

打羽毛球每一拍的连接很重要,意识上的连接需要强化技战术水平,动作上的连接需要依赖于强大的臀部肌肉,我们来看看整个过程中臀部起了什么样的作用。

回中小跳重心归零,启动后臀部交替发力移动,步法的终点正好交替至右侧,右侧臀部发力正是挥拍的开始,交替至左侧发力击球,又交替回右侧,正好是回中步法的开始,臀部再次交替发力移动,完成回中小跳,如此周而复始。

腰力是人体解剖学中的核心力量,对于运动来说,核心力量并不局限于腰力,当然腰腹依然是很重要的发力部位。

腹直肌的 层叠结构 ,会让腹肌 具有很强的延迟性 ,即便上下肢动作有停顿,腹肌依然可以控制躯干的稳定性并保障力量的输出,前段时间很火的最强防抖摄像鸡也是这个原理。

羽毛球腰部的发力主要包括两个方向上的动作:转体和屈体(注:转体时伴随侧屈体,但对羽毛球的作用稍小,不等于没有, 侧屈体是重杀发力时不可以或缺的力量 )

肌肉是具有弹性的,为了更好的向前发力,我们必须先更充分的向后拉伸,然后得以释放肌肉的弹性并爆发出更多的力量。

向后屈体主要肌群包括:臀大肌、背阔肌(腿部和肩部联动), 表现为后仰;

向右屈体主要肌群包括:腹外斜肌(背部联动), 表现为降肩;

向后转体主要肌群包括:背阔肌、腹内斜肌(臀部联动), 表现为展肩。

向前屈体主要肌群包括:腹直肌(腿部和肩部联动), 表现为收腹;

向左屈体 主要肌群包括:腹外斜肌(背部联动), 表现为抬肩;

向前转体主要肌群包括:背阔肌、 腹内斜肌 (臀部联动), 表现为转肩。

在初学时,教练通常会强调架拍时抬起大臂(不要放下),故侧屈体在初学发力时应用较少,当发力系统成熟后,大臂会在架拍时略微下降,以配合侧屈体的动作,对比林丹早前的动作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一问题。

04年奥运周期时,林丹的架拍较高,进攻以快杀、点杀为主,而到了08年奥运周期,林丹的架拍有明显降低,重杀的效果也大幅提高,这是 协调能力升级 的必然结果,至于在12年之后的变化,也许是因为核心力量开始衰退了吧。

为了更好的体会发力,我们可以将动作分解为引拍和挥拍两部分动作,并放大动作让肌肉形成高效的记忆。

可以看出,在整个发力动作上,最大的肌肉是臀肌和背阔肌,起支撑作用更多, 腹肌更多的是传递和释放力量,腹(内外)斜肌更多的是维持身体的平衡 ,所以蹬地后的臀肌支撑和转体时腹斜肌的平衡是必须的,如果缺失这部分的发力,即便有再强的腹肌也无法发挥最大的作用, 腰部在步法上 同样具备相同的作用,是 控制重心维持躯干稳定的关键。

羽毛球 的挥拍时上肢的动作是以肩部带动手臂发力击球,也就是 顶肘 。

肩部: 拥有多个大肌肉群,是上肢发力的核心关节,是一个复合关节,是活动范围最大的关节之一。

大家都知道 顶肘是整个挥拍中最关键的动作 ,而 驱动肘部的真正力量就是肩部四大肌肉:背阔肌、斜方肌、胸肌、三角肌 。

(注:当然还有一些小肌肉辅助作用,包括 冈肌、圆肌、肩胛肌、菱形肌、前锯肌、肱肌 等等)

句话说,如果把手臂比喻成球拍,那么肩部就是抓紧球拍的关键,想要手臂有力,就需要尽可能的发挥肩部的作用, 顶肘只是肩部发力过程中的表现形式,增加了互动性的肩部也能更好的避免损伤。

肩部是组合关节,故动作是由 大臂动作和锁骨动作 组合而成的,在实际挥拍过程中,肩部需要完成三个方向的动作, 展肩收肩(缩骨屈伸)、降肩抬肩(锁骨升降)、外旋内旋 。

(注:大臂作为联动肌肉以摆臂动作为主,理论上也是肩关节动作,但过多应用就会出现甩大臂的错误动作)

实战中我们可以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上肢动作并加以组合,或欺骗停顿,或加速击球。当需要变速击球的时候,通常会 改变动作幅度(增加和缩小) 或 改变动作的时间点(提前或延后) ,以压缩(拖延)挥拍的时间或提升局部爆发力。

下图中四个杀球分别以不同的肩部和手臂动作为主(依次为:旋臂、顶肘旋臂、摆臂、夹胸),会因此产生不同的效果。

第一种杀球(点杀) 直接抬肘,旋臂点杀,出球最快,但球速慢,回中慢;

第二种杀球(重杀) 属于标准的鞭打动作,顶肘、旋臂、摆臂依次完成,最为稳定,并能有效保障回中能力;

第三种杀球(快杀) 减少了侧身的幅度,直接摆臂杀球,顶肘与摆臂同时完成,同时兼顾出手、球速和回中,但不稳定;

第四种杀球(重重杀) 增加了转肩的幅度,夹胸杀球,球速最快,但牺牲一定的回中能力。

(注:转肩对转胯有一定的反作用力,双打偏重牺牲回中能力以保障攻击力,单打反之)

鞭打发力一般是从卷腹开始的,由于腹肌的 延迟性 ,即便上肢停顿击球,腹肌的力量也不会马上消失,此时 肩部的发力 会 与腹部发力叠加 产生更大的力量,在击球瞬间 再与手臂和手指的发力叠加 ,发挥出最大的能量,这是身体 协调性 的作用。

在实战中,为了不同的需求有时候可以 牺牲一部分腰腹 的力量,让 肩部取而代之 。

对于协调性较差的初学者来说,无法完全掌控肌肉的力量,由于过多注意手臂发力,就会出现因小失大的情况,即便已经卷腹发力了,到了摆臂时直接把腹肌的作用给扔掉了,导致击球无力,当你把肩部作用也扔掉了就会出现抡大臂的现象了。

面对这样的情况,则可以用 肩部发力替换腹肌发力 ,就近获取能量,以保障击球的力量,当然肩部替换是用于应对肩部不协调的 临时策略 ,最终还是要通过锻炼回归身体发力。

对于有基础的爱好者来说,为了更快的加速击球,同样可以用肩部发力替换腰部,让对方措不及防,比如 李宗伟 的侧身劈杀。

肩部替换并非是完全取代,缺少动作的连接,不仅会损失力量,还会造成一定的关节损伤,所谓的替换仅仅的主次上的替换,从 腰部带动肩部 改为 肩部带动腰部 。

与此相同,在扑球、抽档之类的小动作发力时,也会相应缩小核心动作,而增加手臂手指的发力,以加快出球速度,但同样不表示可以放弃核心发力,只是核心动作变小了。

在了解到核心力量的重要性之后,就可以针对性的进行核心动作练习,以强化局部关节的记忆。

肌肉和关节是上下联动的,练习时要尽可能加大动作幅度,一方面促进个体肌肉记忆,另一方面建立肌肉的联动性,比如臀部动作会需要腰腹和腿部的配合,肩部动作也许要腰腹的配合,实际练习时可以配合哑铃负重,有助于肌肉记忆。

小窍门:大家在改动作的时候也可以借助此方法,先在场外通过局部动作强化练习,再进行实战体会,而不是直接在打球时强改动作,导致发力不协调。

胸肌:用哑铃做平卧推举,平卧飞鸟(注:哑铃必须是可调节重量的也就是说你练一段时间之后,肌肉增长很快,但是人体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在6次锻炼之后,如果你再用同一个重量,那么肌肉就会长得非常缓慢,甚至不再生长) 哑铃平卧飞鸟拉力器夹胸,这些动作都是锻炼上胸部肌肉你得制定锻炼计划,不能光练胸肌,其他的肌肉也得练 腹肌:V字两头起(每隔一天练一次,每次练4组,每组10个,每练一个月增加数量 胸肌的训练方法有:卧推,飞鸟,双杠,蝴蝶机夹胸,俯卧撑,十字下拉。训练时选三到四个动作就可以了,初学者可选二个三个动作,每个动作作2组就可以了。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可以增加组数。重量以每组8-12次为好。动作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人体有适应能力,久了对一个动作适应了,你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感觉肌肉不在生长时,可以换一个动作。还有动作的先后顺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大家在训练中可以慢慢体会。 卧推有三种形式:平板,下斜,上斜。胸肌的生长规律是先下后上,先外后内。一般卧推应用宽握距,因为胸肌先长外侧,握的窄了胸肌形不正,光起鼓,没有大片的形状。如果外侧发达了可以一点点的改变握距。如果太窄了练的就是三头肌了。 飞鸟的重量不宜太大,双臂间的角度不应小于90度,最好在120度左右。 俯卧撑大家都会作,可是如果练胸肌大多数人的动作都不对。怎样才能练到胸肌呢?作的时候双手间的距离应与肩同宽,双手的指尖和肩膀在一条垂线上,指尖向前。如果象传统的方法作俯卧撑,双手的手掌与肩在一条线上,那么就不是只练胸肌了,此时对肩三角肌的刺激也加大了,如果双手的距离在宽些,就主要练三角肌了。常听有人说如果加大俯卧撑的难度就要把双脚抬高,其实不是这样的,把双脚抬高练俯卧撑就练的主要是胸的上缘了,因为一般人胸肌上缘较差,所以作起来感觉没有劲。 健美初期主要目的是掌握动作,增加力量。大家可以在训练中体会。 另外意念也很重要。

麻烦采纳,谢谢!

增大肌肉块的14大秘诀:大重量、低次数、多组数、长位移、慢速度、高密度、念动一致、顶峰收缩、持续紧张、组间放松、多练大肌群、训练后进食蛋白质、休息48小时、宁轻勿假。 1. 大重量、低次数:健美理论中用RM表示某个负荷量能连续做的最高重复次数。比如,练习者对一个重量只能连续举起5次,则该重量就是5RM。研究表明:1-5RM的负荷训练能使肌肉增粗,发展力量和速度;6-10RM的负荷训练能使肌肉粗大,力量速度提高,但耐力增长不明显;10-15RM的负荷训练肌纤维增粗不明显,但力量、速度、耐力均有长进;30RM的负荷训练肌肉内毛细血管增多,耐久力提高,但力量、速度提高不明显。可见,5-10RM的负荷重量适用于增大肌肉体积的健美训练。 2. 多组数:什么时候想起来要锻炼了,就做上2~3组,这其实是浪费时间,根本不能长肌肉。必须专门抽出60~90分钟的时间集中锻炼某个部位,每个动作都做8~10组,才能充分刺激肌肉,同时肌肉需要的恢复时间越长。一直做到肌肉饱和为止,“饱和度”要自我感受,其适度的标准是:酸、胀、发麻、坚实、饱满、扩张,以及肌肉外形上的明显粗壮等。 3. 长位移:不管是划船、卧推、推举、弯举,都要首先把哑铃放得尽量低,以充分拉伸肌肉,再举得尽量高。这一条与“持续紧张”有时会矛盾,解决方法是快速地通过“锁定”状态。不过,我并不否认大重量的半程运动的作用。 4. 慢速度:慢慢地举起,在慢慢地放下,对肌肉的刺激更深。特别是,在放下哑铃时,要控制好速度,做退让性练习,能够充分刺激肌肉。很多人忽视了退让性练习,把哑铃举起来就算完成了任务,很快地放下,浪费了增大肌肉的大好时机。 5. 高密度:“密度”指的是两组之间的休息时间,只休息1分钟或更少时间称为高密度。要使肌肉块迅速增大,就要少休息,频繁地刺激肌肉。“多组数”也是建立在“高密度”的基础上的。锻炼时,要象打仗一样,全神贯注地投入训练,不去想别的事。 6. 念动一致:肌肉的工作是受神经支配的,注意力密度集中就能动员更多的肌纤维参加工作。练某一动作时,就应有意识地使意念和动作一致起来,即练什么就想什么肌肉工作。例如:练立式弯举,就要低头用双眼注视自已的双臂,看肱二头肌在慢慢地收缩。 7. 顶峰收缩:这是使肌肉线条练得十分明显的一项主要法则。它要求当某个动作做到肌肉收缩最紧张的位置时,保持一下这种收缩最紧张的状态,做静力性练习,然后慢慢回复到动作的开始位置。我的方法是感觉肌肉最紧张时,数1~6,再放下来。 8. 持续紧张:应在整个一组中保持肌肉持续紧张,不论在动作的开头还是结尾,都不要让它松弛(不处于“锁定”状态),总是达到彻底力竭。 9. 组间放松:每做完一组动作都要伸展放松。这样能增加肌肉的血流量,还有助于排除沉积在肌肉里的废物,加快肌肉的恢复,迅速补充营养。 10. 多练大肌群:多练胸、背、腰臀、腿部的大肌群,不仅能使身体强壮,还能够促进其他部位肌肉的生长。有的人为了把胳膊练粗,只练胳膊而不练其他部位,反而会使二头肌的生长十分缓慢。建议你安排一些使用大重量的大型复合动作练习,如大重量的深蹲练习,它们能促进所有其他部位肌肉的生长。这一点极其重要,可悲的是至少有90%的人都没有足够重视,以致不能达到期望的效果。因此,在训练计划里要多安排硬拉、深蹲、卧推、推举、引体向上这5个经典复合动作。 11. 训练后进食蛋白质:在训练后的30~90分钟里,蛋白质的需求达高峰期,此时补充蛋白质效果最佳。但不要训练完马上吃东西,至少要隔20分钟。 12. 休息48小时:局部肌肉训练一次后需要休息48~72小时才能进行第二次训练。如果进行高强度力量训练,则局部肌肉两次训练的间隔72小时也不够,尤其是大肌肉块。不过腹肌例外,腹肌不同于其他肌群,必须经常对其进行刺激,每星期至少要练4次,每次约15分钟;选三个对你最有效的练习,只做3组,每组20—25次,均做到力竭;每组间隔时间要短,不能超过1分钟。 13. 宁轻勿假:这是一个不是秘诀的秘诀。许多初学健美的人特别重视练习重量和动作次数,不太注意动作是否变形。健美训练的效果不仅仅取决于负重的重量和动作次数,而且还要看所练肌肉是否直接受力和受刺激的程度。如果动作变形或不到位,要练的肌肉没有或只是部分受力,训练效果就不大,甚至出偏差。事实上,在所有的法则中,动作的正确性永远是第一重要的。宁可用正确的动作举起比较轻的重量,也不要用不标准的动作举起更重的重量。不要与人攀比,也不要把健身房的嘲笑挂在心上 下面是我早上的训练表) 早上起床30分后锻炼 俯卧撑3组 每组20 (练胸肌) 仰卧起坐2组 每组30(动作必须标准)(练腹肌) V字两头起2组 每组10(练腹肌) 然后慢跑30分,休息5分然后压腿30分,跳绳50-100次 3组如果有条件可以在做引体向上3组,每组10次。(引体向上是一个对手臂上的肱二头肌,三角肌,胸部的胸大肌,背肌很好的锻炼方法,而且效果很明显,但是你必须要坚持) 组与组之间休息2分钟,项与项之间休息5分钟 注意:(肌肉不是天天练的,必须有个吸收的过程,一般肌肉休息24小时就可以,所以没有必要天天练,一个星期练3、4次都可以,而且效果很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36789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4
下一篇2023-11-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