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拥军的人物作品

周拥军的人物作品,第1张

周拥军主编有《世界汉诗年鉴》、《当代和平与统一诗词大观》、《2006年度格律新诗选》等大型诗词诗歌集。其中《世界汉诗年鉴》先后被清华“中国知识资源总库”、北大方正数据及中国版协年鉴研究会收录,并评为“中国年鉴资源全文数据库核心年鉴”。2006年4月在他的推动下,在湖南张家界成功主办了“首届世界汉诗大会”,并首次提出“中国汉诗艺术创作规范标准”,在诗歌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和高度赞誉。2013年12月,周拥军启动了《世界汉诗协会国学大讲堂》的专题活动。计划在全国100个城市开展《国学大讲堂·诗教与家教》专题活动,并免费举行诗词专题讲座,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周拥军创作的论文《论格律体新诗的艺术属性》,鲜明指出: 每一种艺术,都有其形式的属性或限制性,新诗也不例外。他对格律新诗的研究主要包括:
1、格律体新诗的基本元素:节奏、音步、韵律。
2、格律体新诗的基本形式:整齐式、参差式、复合式。
3、格律体新诗的基本韵式:行押韵、跳行韵、节押韵、节转韵、复合韵。
4、格律体新诗的基本原理:无限可操作性原理;对称性原理
周拥军的在格律体新诗方面的理论研究,完善了中国格律体新诗系统理论,为中国新诗在格律体方向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周拥军在诗词理论方面也颇有贡献。在其诗词理论专著《学诗快速入门120问》中,他根据《一佰零六部平水韵》的音序排列整理了199个平仄两用字(其中76个字为平仄通用字),编写了《平仄两用字汇编》。是诗词理论界之首创,也可以说是初学诗词者使用和创作的宝典。
代表诗作
诗词作品
踏春晚归
昨日桃源去,花香着满衣。
吾妻身上嗅,疑与美人归?
中秋有赠
冰轮最不欺,十五总无亏。
大梦穿云径,疏星落水湄。
我心多眷恋,是夜起相思。
但遣清风使,邀君共此时。
世界汉诗协会江苏省分会成立有作(两首)

莫谓秦淮江水寒,卢生不再梦邯郸。
他年吟帜神州展,李白吾将眼底看。

不再宦途沧海游,吟魂从此拜诗侯。
石头城上胸怀袒,敢把金陵王气收。
夜宿长寿岭农家
青山叠翠无穷碧,三面峰环水一湾。
夜半有人来访问,称知明月住松间。
燕山书院山前瀑布偶作
最喜山房近水依,山前还见一溪飞。
从来瀑布无人卷,看我掀帘望翠微。
无题
世上何人可匹侪?书香一卷苦萦怀。
今生无意成他事,诗骨还要诗里埋。
天子山贺龙铜像
天外犹闻凄雨风,青冥有恨泪蒙蒙。
寒崖立马英雄笑,遥看群山又一峰。
对镜
戊子秋,余筹世界汉诗大会之事,客居长沙,二十日未曾返京,一日对镜梳洗,竟然两鬓霜染,不胜感谓……
伤心对镜泪彷徨,孤馆灯青只影凉。
十月长沙未飞雪,为何两鬓落寒霜?
桑植
一川烟草漫天芳,尽是男儿热血狂。
刀剑无声云让路,将军战马意飞缰。
江山明月游关口,天下清风入故邦。
此乃英雄桑梓地,风流从不逊君王。
和李淼依《在戒台寺拜佛和昌兄一首》原韵
西山小径曲回斜,落日溪边一水车。
偶有秋风梳病草,时逢朽木歇寒鸦。
空留大梦愁难泊,欲遣萍身恨不涯。
误入烟村三五里,花开陌上是谁家。
辛卯抒怀
飞雪连天去路茫,春华双鬓渐凝霜。
梦中客泪清寥落,京里吟怀寂寞长。
常把豪情寄风月,愿将生计托诗囊。
蓬身即是无人问,不改痴心不改狂。
庚寅抒怀
握蛇骑虎迎初阳,斗转星移鬓渐霜。
常对雄心寻大道,懒为盛世吹笙簧。
一腔沸热血难冷,多病伤寒志未偿。
欲截昆仑三两段,与谁放入枕囊旁。
游日月潭
相邀明月共清幽,不惧风波不系舟。
近水几分西子意,远山多少柴桑愁。
引人一顾千回盼,把酒三杯四处游。
放眼青山云雨外,阳春枝上有新柔。
过雁门
云树烟峦锁隘关,无边山岳得天颜。
半坡残雪听胡曲,四塞孤城挂马环。
尘毂飞蹄声渐远,野村流水意犹闲。
雁横一字披风去,白日依依万里还。
江城子·世界汉诗协会十周年有寄
十年辛苦不寻常。客京坊,又潇湘。南北萍飘,青鬓付流光。万里云鸿平翅起,犹似我,越重冈。
天涯沦落路茫茫。役风霜,入诗囊。且把沧桑,酝酿大文章。冬去春来颜色改,从未变,少年狂。
踏莎行·游肇庆七星岩
两岸鲜花,几排芳树,青山列峙无重数。谁摇池镜木兰舟,垂杨深处飞孤鹜。
伫影萍泊,浮云天舞,行前依旧茫茫路。轻轻挥手应难别,回眸还顾流烟处。
念奴娇·圆明园怀古
凭栏远眺,对潇潇柘馆,谁弹清绝。水木清华烟树外,依旧那时明月。遥想当年,雄雄烈焰,火烧皇城阙。如今只剩,湖边焦士还热。
莫叹断璧残垣,伤心最是,唯有金瓯缺。雨打江山犹喜饮,无数英雄霞血。待我从头,千山险阻,驰骋纵横越。一声令下,呼儿飞骑成列。
贺新郎
恨我白头早。抚空弦、春来秋往,依然旧调。京里书生多愁闷,孤愤心中谁道。从不作、对他言巧。卧隐西山潜修己,这痴心、赠与何人好?辗转眠,到连晓。
清秋窗外月牙小,那霜辉、丝丝缕缕,无声悄悄。昨夜孤帏寒衾上,遥谢冰轮相照。独自处、怎生才了?天地幽情惟吾有,叹高山、流水知音少。谁与伴,事躬蹈。
自度曲·庐山
对峙九江,雄立鄱阳,扼住长空口岸。待东风吹起,松涛浪卷。飞瀑直下,一时奔流如练。美庐林,花径涧。看草木葱茏,重岩竞秀,天涯归途忘返。
嗟岁月云烟成虚幻。孰是孰非?怎地由人分辨。万言书,依旧引人肠断。问苍茫大地,是谁手,把江山执玩。牯岭上,五老峰前,含鄱口外,红日晚。
骈文辞赋作品
周府刘氏幺妹墓碑序
孺人刘,讳幺妹,大桑植洋公潭人氏。生在癸亥,卒于癸未,享年八十,葬于化香峪七树湾之阳。平生端庄娴淑,适年嫁南岔周府礼田公。周公膝下原有一子,然早殒,媳遂改志,遗留双孙。幺妹乃承家业之重荷,继仁者之长风。外事稼穑,内务针炊,克勤克俭,贫贱不移。孙非亲养,恩若己出。躬亲抚育,十年成立。长孙拥军,苦学有成,工诗善书,旅居北国京畿之地,弘扬诗教,略有作为;次孙爱民,营市有方,迁居惠城西湖之畔,持家立事,业已小成。斯刘孺人敦孝弟,守耕植,重学礼,言传身教之大德也。维年月日,刘孺人拾樵于野,染疴不医,沈冥不返,呜呼哀哉!惜孺人一生劳顿,未得享二孙之奉养,嘁嘁唏嘘,每每潸怅而不能已。
辛卯冬月,长孙归桑里,感刘孺人之厚恩,遂植嘉木于亲坟之前,铭悼文于碑石之上,其词曰:斯世有为者,身怀济世之才,腹有经纬之度,成丰功伟业,而播名四海,固属有为者也。然则平民大众,守一节而不改其志,抱一志而不悔其心,而又足以动人容者,斯虽不足为外人道,然亦有为者也。俗世常言:蓬蒿之下,焉能有为?悲夫!竖子之论,盖不知世间有大为,亦有小为。或有为于庙堂,或有为于乡野,皆一以贯之,可称有为者也。人终一生,不以小善而不为,始得有大作为,成大事业,小为不为,何得大为?刘孺人一介村妇,温良恭俭,恪守本分,矢志不渝,以羸弱之躯,泽及幼孙,誉满乡邻,斯为虽微,不亦有为者乎!
柴桑周拥军谨跪泣而拜,撰斯文作有为无为之说,发大为小为之论,一则缅怀其淑德,一则启蒙于后昆。是为序。
《兰婷赋》 序
癸巳春望,牧童注《兰婷赋》于会稽(1),付梓当初,属予数言,以当喤引(2)。予乃笨伯(3)之流,才情窳薄(4),不足为牧童之歌赋增重凡几。牧童少出寒门,笃实好学。而又文赋风流,志存高远。昔年游历于京,与吾会于西山。相顾形骸,共视姚黄魏紫(5)之臬(6);互见风骨,同是天涯沦落之人。予钦其文力才品,沉吟欲醉;彼知我本性心气,从善如流。发乎议论,意同契合。或手谈(7)于石案之侧,或论诗于澡水(8)之畔,迟日旷久,心曲渐通,遂结金兰。志道游艺,乐而不疲,欲罢不能。子曰:“兄弟怡怡。” (9) 戚戚具尔(10),感无异也!遥闻烈文(11)出世,不禁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乃咏歌晋祝(12)。
予观夫《兰婷》,扬葩振藻,卷帙浩繁;文辞黼黻(13),管弦高远。一字可窥其势,十字可窥其气,百字可窥其志,窥全篇则知文赋如众山之逦迤也。盘盘囷囷(14),富丽而堂皇;济济楚楚,雄气而宏拔。攘肌及骨,研精究微,无外乎二者之为。其必曰:随物赋形,铺张扬厉。如状兰婷之貌、之声、之神诸语,采其骈体,发乎中情。挥笔一蹴而就,文如泉涌;陈事逐而深入,浩浩汤汤。典则俊雅,文采无愧密丽;拾掇不遗,才情尽穷形相。令观者不由屏息,屏息以至气无;令醒者不由拍案,拍案以至手废。至若兰婷身世诸章,采其骚体,发乎潜思。凭意而言,不遵法度。侧听心弦切切,犹如紫燕呢喃;与闻玉音楚楚,宛若黄莺睍睆(15)。情绪随蹇舛(16)而起伏,胸境因宕荡而开阔。恣意妄行,行所不得不行;戛然而止,止所不得不止。又必曰:托物寓意,放意肆志。如若谈命理、论人性,辩善恶之诸节,则大开大合,穷破樊篱;引经据典,如数家珍。缉类新奇,大会比兴之义;穷形抒写,殚极绚染之能。引吭伯牙清歌,裒对(17)一轮明月;迭奏(18)太常雅乐(19),倾吐万古幽情。浸*诗中,缀字通豳雅(20)之学;逸情云上,箴言发中庸之明。心罗万象,更入虚空之境;胸纳丘壑,已入夐绝(21)之乘。文质彬彬,一洗六朝绮靡之习;神气荡荡,欲树当代新学之旌。
纵观全篇,《兰婷》理契象外,悟超言表。稷下(22)谈天,俱是窅论(23)。其韵犹如明清,其神缵继(24)唐宋;其文同比诸子,其才盖越秦汉。宋玉视之,神女(25)相形见绌;相如览之,上林(26)燕妒莺惭?可谓不输扬雄,不逊子建,亦不落蔡中郎(27)之后。断无虚言。其批注又剖析入微,鞭辟入里。举一千从,运变无形而能化物。深谙紫阳(28)之工,兼得脂批(29)之妙,又有伯简(30)之神。亦决非谬赞。盖牧童力学不倦,累功精熟而已矣!
由是观之,《兰婷》乃赋林奇葩,文中翘楚(31)。牧童不可复有,后世亦不可再得。斯世如有知者,觌其学术,赏其瑰色,吾恐一时洛阳纸贵,赀力(32)不给。
噫!天不亡中华之学术,盖学术有所寄之人。吾抱一而笃之。牧童微言大义,怀天下之忧,发醒世之警。立于当世,奋笔疾书,未有一语之乖谬(33),未有一行之谄曲。使人闻其高风,仰止其人。吾常叹有才之士为外艰所厄,自相零落,令人嗟惋。然则牧童锐志峻怀,搏坚负重,破率先阻,志学务道,扬内美而陡立,隐弘度而不争。真乃弘毅(34)之士也。子曰:“后生可畏。”然则斯世以同怀视之,知天地之尊,闻诗书之训,又有几人欤?
今览斯文,雄灵之气,萃乎其间,忭喜难禁,引以共襄。赞曰:
今人不识东坡士,何若未知李牧童。
小子行吟书本色,文章出手气惊鸿。
楚山望断潇湘雨,吴越往来燕赵风(35)。
且把缁衣(36)收拾好,兰婷心事付长空。
注释:
(1)会稽:江东吴越之地,今绍兴。
(2)喤引:本意是指古代官员出行,前面的骑卒开路喝道,可引申为引导、带领。这里指为序。
(3)笨伯:愚蠢之人。
(4)窳薄(yǔ báo):粗劣;浅陋。
(5)姚黄魏紫:原指宋代洛阳两种名贵的牡丹品种。后泛指名贵的花卉。这里借指稀世之品格。
(6)臬(niè):古代测日影的标杆。这里借指标准。
(7)手谈:即下围棋,这里借指下棋。
(8)澡水:即北京永定河,古称澡水。
(9)怡怡(yí yí):安适自得。语出《论语·子路》:“朋友切切偲偲(cāi cāi),兄弟怡怡。”
(10)戚戚具尔:戚戚:互相亲爱的样子。具:俱,都。尔:迩,靠近。指兄弟友爱。《诗经·大雅·行苇》:“戚戚兄弟,莫远具尔。”
(11)烈文:光明文采。《诗·周颂·烈文》:“烈文辟公,锡兹祉福。”郑玄笺:“光文百辟卿士。”孔颖达疏:“汝等有是光明文章者君人之辟公。”
(12)晋祝:晋,前进;祝,祝贺。意前来祝贺。
(13)黼黻(fǔ fú):泛指礼服上所绣的华美花纹。《淮南子·说林训》:“黼黻之美﹐在于杼轴。” 这里借指辞藻,华美的文辞。
(14)囷囷(qūn):曲折回旋。
(15)睍睆(xiàn huǎn):形容鸟色美好或鸟声清和圆转。
(16)蹇舛(jiǎn chuǎn):谓命运困厄乖舛。
(17)裒对(póu duì):谓聚集山川众神配祭。语出《诗·周颂·般》:“敷天之下,裒时之对。”郑玄笺:“裒,众;对,配也。徧天之下,众山川之神皆如是配而祭之。”
(18)迭奏:交替或轮流奏乐。
(19)太常雅乐:唐雅乐名。唐初命太常少卿祖孝孙﹑张文收等斟酌古今,参定雅乐﹐造十二和乐﹐合四十八曲﹐八十四调﹐称太常雅乐。
(20)豳雅(bīn yǎ):指《诗·豳风·七月》篇,这里借指《诗经》。
(21)夐绝(xiòng jué):绝远;绝高。南朝·梁·陶弘景 《吴太极左仙公葛公之碑》:“九垓夐绝,七度虚悬,分空置境,聚气搆天。”
(22)稷下(jì xià):指战国齐都城临淄西门稷门附近地区。齐威王,宣王曾在此建学宫,广招文学游说之士讲学议论,成为各学派活动的中心。
(23)窅论(yǎo lùn):精深的言论。
(24)缵继(zuǎn jì):继承。
(25)神女:这里指宋玉的《神女赋》。
(26)上林:这里指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27)蔡中郎:即东汉著名文学家、辞赋家蔡邕,官拜左中郎将,故称。
(28)紫阳:即朱熹,别号紫阳先生。
(29)脂批:脂批是目前学者公认《红楼梦》最早的评点。脂评批语中有署名或提及的批者主要有脂砚斋与畸笏叟,另外还有常村(棠村)、梅溪、松斋等人。
(30)伯简:即刘熙载,清代文学家,著有《艺概》等。
(31)翘楚:高出杂树的荆木。《诗·周南·汉广》:“翘翘错薪,言刈其楚。”后用“翘楚”比喻优秀特出的人才或突出的事物。
(32)赀力(zī lì):资力。赀,通“资”。
(33)乖谬(ɡuāi miù):荒谬反常。
(34)弘毅:抱负远大,意志坚强。语出《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35)燕赵风:古代燕赵多慷慨激昂之士,后以燕赵风指刚强不屈的气概。
(36)缁衣(zī yī):《诗·郑风》篇名。《诗序》谓系赞美郑武公父子之诗;一说为赞美武公好贤之诗。这里是说把诗写好。
梦帕客栈赋(并序)
武陵北麓,青岩腹地,层峦叠障,幽深不知几重。入山三五里,唯松风阵阵,鸟语窃窃,俨然隔世者矣。寻曲径而上,山重水复,忽见屋舍错落,桑田井然,客迷,不知出焉。询于刍荛,应曰:“此天池村也,客所何往?”客乃拱手求之,曰:“此处闲云堆瀑,怪石嶙峋,缥缈虚无,与仙境何异?令吾不忍别去,可有宿处?” 回曰:“此间不远,有一客栈,名曰梦帕,客可前往!” 客疑,曰:“梦帕何物?前所未闻,何以得名?”应曰:“村有女,容有瑕。嫁时以帕掩面,遂入梦,与神女换以头颅。至婆家,揭帕而视之,惊为天人。”客惊,曰:“何至于此?”回曰:“梦帕寄意,大略如此。宿此客栈,何若与神女会之,客有意乎?”客闻,喜形于色,神往之至。老者掩笑,飘然而去,瞬息不知所终。恍惚之间,半空落一白绢,客拾视之,上书曰:“天地大美,垂手得之,大好风光,切莫辜负。” 客遵循而至,见有厢房,扣门而入。青瓦白墙,古朴而不失新尚;小窗绿竹,清幽而不输雅韵。掌柜置酒,漫谈奇观今古;石径横琴,细说野蹊秋春。松下数花,拾遗半床红叶;竹间试茗,泛起一山溪云。山风徐来,可拭羸身之倦,流水闲弹,不堪悯世之纷。鹑居鷇食,卓荦不羁随性;低唱浅斟,自由旷达不群。客盘桓数日,浸*其间,凝山川之灵秀;汲天地之精神。胸纳百壑,神出五行,忭喜难禁,归来叹曰:平生得此一二闲暇,斯足为慰矣!
赋曰:
入武陵之危岑兮,恣山水以娱情。
卧客栈之清绝兮,择涧栖自幽清。
揽梦帕之冰洁兮,对倩影足颐灵。
得倾国之绝色兮,生神思浮沧溟。
有高贤之潜隐兮,如列嶂欲纵横。
闻神女之飞来兮,若瑜佩因交鸣。
幸上苍之眷顾兮,馈泉韵与良朋。
乃乘风之泛槎兮,渺环宇及飞甍。
饮碧露之醉月兮,侧勾栏可摘星。
备佳茗之远客兮,赏风起同云蒸。
洗本性之痴癫兮,听石淙已渊明。
苟余情之江湖兮,轻名利则不争。
远喧嚣之潺湲兮,润万物而无声。
契我心之所善兮,越千岖亦躬行。
织锦字之嬿婉兮,寄别趣乃霁青。
居白屋之击节兮,驰栈驹犹登升。
惟大道之辽遥兮,谁一意当匡宁。
哀国民之惛忧兮,余独处乎山陵。
小品文
紫金盘棺
湘西之北,蛮南夷地。有冯族,乐善好施。家资百万,筑路修桥,济贫拔苦,而全数散尽。闻者无不扼腕叹息。
冯族长卧病,不医而终。乡有善阴阳者,择一牛凼葬之。此处经年大旱不干,乃牛戏水之地。故而谓之牛凼。冯后人不忍,也无奈何,任其所为。墓立,不复有水焉。
后岁不知几秋,冯族有为文者,金榜夺魁。一地为官,掠银无数,衣锦还乡。又大兴土木,哀其族长葬于牛凼之地,有损颜面,移地厚葬。开其棺椁,众皆惊之:族长紫金盘络,尸骨不腐,容光如春。得见天日,遂如枯槁。
冯官泣曰:天误我也。不几日,涉讼罢官。
瓮安不安
戊子年夏月,黔之腹,瓮安有女溺亡。警察云:自杀也。有人惑其死因,其父呈情再审,时有谣言传出:杀人者,县官之侄也。民愤遂起。自发游行,始三百人,后逾万焉。烧县府,砸公安,损无计数,百姓称快。
民官之斗,古亦有之,多饥寒所迫。然则瓮安之民,居安食饱,亦然民变,何也?民不能发声,噤若寒蝉。官不能正己,阿党相为。瓮安岂能安乎?由是观之,民不可欺也,欺一言,则失信焉。欺一善,则失义焉。官之不信、不义,不知其可也。
故曰:治天下,乃治吏,非治民也。吏浊则民怨,民怨不止,社稷不安。官清则民正,民正则和,和达宇内,以瓮安之僻壤,何患不安哉?
王渔解梦
王渔,市井之民,不知原籍之所。现居京都西山之阳,以贩菜为业。一日入梦,疾走如飞,力竭方醒,汗如豆焉。自感不祥,乃请教于左邻。左邻不知,又托求于文士,士曰:“尔病不远矣!”王渔请问其故,士曰:“疾,为病也;亦为快也!”王渔疑信,未可置否。
不几日,京城SARS流行,王渔染风寒,隔离医之。征梦告之于医者。医者笑曰:“不科学,吾不信,尔信否?万勿信哉!” 王渔笃信,不可置否,病日逾甚。乃告之于病友,友曰:“吾有《周公解梦》,或能解其惑。”
王渔得其书,爱不释手,深而究之,则喜形于色,曰:“吾梦疾走,走,跑也,疾走,飞跑也。书云:男梦于跑,业成;女梦于跑,家和;商梦于跑,则得万钱。吾常年行商,应为财兆是也。”于是精神大振,病亦趋缓,半月愈归。王妻告之曰:“当下SARS流行,京城菜价大涨,日进万钱有余。夫今归来,妻不胜喜。盖祸兮福之所倚也。”
柴桑曰:王渔之梦,文士解为病兆,灵焉。周公解为财兆,亦灵焉,何哉?天下之病,莫于心病。身无病,而心有病,病之。身有病,而心无病,病愈之期亦不远矣!天之万物,皆由心之所趋焉。心之利器,非贤者不可用也。
新诗作品
八行诗·致爱人
亲爱的,你不经意的微笑
象一缕春风从湖中央泛起涟漪
一圈圈,慢慢的
在我的心底开始荡漾
亲爱的,你不经意的一瞥
象温暧的阳光从春天的柳枝头
静悄悄,缓缓的
在我的脸上轻轻流淌
十四行·无题
我曾经穿行过茂密的树林
我曾经谛听浅草里的虫鸣
在一个孤独的黑夜,我忽然
听见了母亲的叮咛
我曾经在故乡,在长满毛草的田埂,
在这同样的黑夜,同样厚黑的云层
听见一个熟悉的声音
呼喊我的乳名
这声音如一盏忽闪的萤火虫灯
这声音如浅**摇弋的长笙
在心中温馨了这么多年
如今,只剩下一片安宁
而窗前哗哗作响的风铃
却依然在耳边响个不停
十四行·太行山
一首从石头里生长的山歌
以血的形态遍布黄土高坡
成群结队的阳光柔情婆娑
在幸福里倾听着风的寂寞
起伏跌宕高傲的太行峡谷
恰如时间一样干枯和严肃
一只老黄牛和贪玩的牛犊
轻而易举的就抛弃了孤独
刀砍过后纵横交错的沟壑
那是一双巨大的手掌纹络
那摊开的满是伤痕的魂魄
却依然在高山绽开着花朵
可以让灵魂在这高山飘落
只要轻轻挣脱心灵的外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37507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4
下一篇2023-11-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