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一起吃;如果格列美脲片和其它某些药物同时服用,可能会增强或者减弱格列美脲的降糖作用。根据使用格列美脲片和其它磺脲类药物的经验,需注意下列药物之间相互作用:服用下列潜在导致血糖下降的药物之一,在某些情况下会导致低血糖的发生,例如:保泰松、阿扎丙宗、羟布宗、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物、二甲双胍等。所以,格列美脲片和盐酸二甲双胍片一起用会出现低血糖,建议在医生知情或者指导下服用其它药物。意见建议:含碳水化合物较多的土豆、山药、芋艿、藕、蒜苗、胡萝卜等少用或食用后减少相应的主食量。
阿卡波糖是临床上常见的口服降糖药,属于α-糖苷酶抑制剂,主要通过延缓小肠前段对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而降低餐后血糖,平衡葡萄糖在肠道吸收,减少全天血糖波动,降低血糖平均值,由于阿卡波糖的降糖机制需要依赖于碳水化合物,因此,需要配合食物,尤其是碳水化合物一起服用,推荐餐前即刻整片吞服或与前几口食物一起嚼服,餐后服用无效。此外,阿卡波糖延缓碳水化合物吸收,使之在肠道的停留时间延长,导致碳水化合物被肠道菌群分解发酵,容易引起腹胀、腹泻、腹痛、排气增多、胃部不适等胃肠道反应,多出现在开始用药的前2-3周,通常随服药时间的延长可逐渐耐受,小剂量起始,一次50(1片),一日三次,逐渐增加至一次100mg(2片),一日三次,可有效预防胃肠道反应。
格列美脲是降糖作用最强的口服降糖药,属于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主要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而降低血糖,服用一次作用时间可达到24小时,主要降低餐后血糖,也可降低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格列美脲是胰岛素促秘剂,可致低血糖,因此,一定要配合饮食服用,服药期间切记定时、定量用餐,在早餐前不久或早餐中服用,小剂量起始,一次1mg,一日一次,如果血糖控制稳定,维持该剂量,如果血糖控制不佳,根据患者血糖情况增加剂量,通常每隔1-2周,可逐步增加剂量至每日2mg、3mg或4mg,最大剂量为每日6mg。
二甲双胍是临床上最常用的一线口服降糖药,还是联合用药中的基本药物,主要通过减少肝糖输出,改善外周胰岛素抵抗,减少小肠黏膜对葡萄糖的吸收而降低血糖,并可减轻体重,降低血脂,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成纤维细胞生长,长期服用可显著降低心肌梗死等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单独使用不会导致低血糖。
二甲双胍常见恶心、呕吐、腹泻、腹痛、消化不良、胃部不适等胃肠道反应,影响用药依从性,小剂量起始,逐渐增加剂量,可有效预防或缓解胃肠道反应,此外,还可以通过改变药物剂型来预防胃肠道反应,二甲双胍主要有3种剂型,分别是普通片/胶囊、肠溶片/胶囊和缓释片/胶囊,服药时间分别为:
吡格列酮是噻唑烷二酮类抗糖尿病药物,属胰岛素增敏剂,作用机制与胰岛素的存在有关,可减少外周组织和肝脏的胰岛素抵抗,增加依赖胰岛素的葡萄糖的处理,并减少肝糖的输出。与磺酰脲类不同,本品不是一个胰岛素促分泌药。其作用机制是高选择性的激动过氧化物酶小体生长因子活化受体-γPPAR-γ 1 ,PPAR-γ的活化可调节许多控制葡萄糖及脂类代谢的胰岛素相关基因的转录。
不良反应主要有: ①低血糖。 ②吡格列酮组贫血症发生率为10%,安慰剂组为0。与胰岛素联合用药,吡格列酮组与安慰剂组贫血症发生率均为16%。与磺酰脲类联合治疗,吡格列酮组贫血症发生率为03%,安慰剂组为16%。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吡格列酮组贫血症发生率为12%,安慰剂组为0。血红蛋白平均降低2%~4%。 ③浮肿。 ④可能引起血浆容积增加,终致前负荷诱导型心脏肥大。 ⑤ALT升高,吡格列酮组有026%(4/1526)的患者、安慰剂组有025(2/793)的患者ALT水平≥正常上限的3倍。偶尔出现肌酸激酶水平短暂升高。 ⑥未见致畸作用。
格列美脲片
本品为第二代磺酰脲类口服降血糖药,其降血糖作用的主要机理是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部分提高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本品与胰岛素受体结合及离解的速度较格列本脲为快,较少引起较重低血糖。
依据对格列美脲片及其它磺脲类药物的经验,应考虑下列不良反应:免疫系统:个别病例轻微的过敏反应可发展成导致威胁生命的严重情况,如呼吸困难、血压降低,有时发展为休克。极个别病例可出现过敏性血管炎。同其它磺脲类、磺胺类或相关物质可能有交叉过敏性。血液和淋巴系统:在格列美脲片治疗的过程中血液学变化罕见,中、重度的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红细胞减少症、粒细胞减少、粒细胞缺乏、溶血性贫血和全血细胞减少曾有报道。通常停药后即可恢复。代谢系统:在极少数病例已观察到服用格列美脲片后出现了低血糖反应,低血糖反应通常立即发生,可能非常严重,有时难以矫正。与其它降血糖疗法一样,低血糖反应基于个体因素,如饮食习惯和用药剂量。眼:尤其是在治疗开始阶段,由于血糖的改变,可能对视力产生暂时性影响:胃肠道:胃肠道主诉,如恶心、眍吐和腹泻、胃内压迫或饱胀感和腹痛非常少见,极少导致治疗的中断。肝胆系统:可出现肝酶的升高,极个别肝功能损害病例(如胆汁郁积和黄疸)可能进展,如肝炎,可能发展成肝功能衰竭。皮肤和皮下组织:可出现皮肤过敏反应,如瘙痒、皮疹和荨麻疹。极个别病例可出现对光过敏。化验指标:观察到个别病例发生血钠浓度降低。
格列美脲是临床最重要、最常用的降糖药之一,降糖效力强大、快速;格列美脲是属于磺脲类降糖药;这一类药物中还有格列吡嗪、格列喹酮、格列齐特、格列本脲等;这类药物是通过强力促进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而发挥强大的降糖作用;其中格列美脲除了促进胰岛素分泌之外,还可以增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有着类似胰岛素增敏剂的效果;格列美脲这类磺脲类降糖药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1、不能用于1型糖尿病和胰岛功能衰竭的2型糖尿病
因为 磺脲类降糖药主要作用于胰岛 B 细胞,刺激其分泌胰岛素,但是一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晚期,胰岛分泌功能几乎完全消失,再怎么刺激,都无法生成更多的胰岛素;因此,这类药物只能用于胰岛β细胞功能正常或部分正常的 2糖尿病患者;
2、注意磺脲类降糖药的最大风险:低血糖
磺脲类降糖药,降糖作用快速而且强大,如果使用不当特别容易导致低血糖,在使用时一定要注意预防低血糖的发生,尤其是长效的磺脲类降糖药,尤其是老年人和体质较弱的患者;一次严重的低血糖,往往会会抵消以前所有血糖控制良好带来的好处;在选择降糖药物时,一定要考虑药物的低血糖风险:如果以前发生过严重的低血糖、或者患者的预期寿命较短、或者已经合并 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等 严重疾病,或者 饮食不规律和营养状况较差的 2 型糖尿病患者, 都应该选择降糖作用较缓和、作用时间较短、低血糖风险较小的短效磺脲类药物,从小剂量开始使用,这样更安全;或选择其他种类的低血糖风险极低的降糖药(如沙格列汀等DPP4抑制剂)。格列吡嗪、格列喹酮、格列齐特都属于短效磺脲类降糖药,餐前30分钟服用,低血糖风险小,对餐后高血糖效果更好;而格列本脲的降糖作用最强,而且其代谢产物也具有降糖活性,其降糖作用持续的时间也最长,超过24小时以上,可导致严重低血糖,因此使用时需要特别小心;也因此,格列本脲在临床上已经很少使用 。
3、需要根据不同的血糖水平来选择不同的磺脲类药物
如果只是单纯的餐后血糖升高,选择 格列吡嗪、格列喹酮、格列齐特等短效磺脲类降糖药,餐前30分钟服用,就比较合适;因为短效磺脲类降糖药,作用快、持续时间短,既可以降低餐后升高的血糖,又可避免下一餐餐前的低血糖;对于空腹血糖升高和口服和餐后都升高的糖尿病患者,可以选择格列齐特缓释片和格列美脲等长效降糖药,在体内持续发挥降糖作用;具体选择哪一种磺脲类药物,还是需要听从糖尿病医生的建议,不要擅作主张;
4、初次使用磺脲类药物一定要从小剂量开始
磺脲类降糖药,作用快,效果强,初次使用一定要从 小剂量开始,如果跟其他降糖药合用更要注意;并定期监测血糖,根据血糖监测结果逐步调整剂量,一般每 1 2 周调整一次。
5、两种磺脲类药物或磺脲类与格列奈类不可以联合使用
当单用一种磺脲类药物,无法良好控制血糖的时间,可以与其他种类降糖药联合使用;但是,两种磺脲类药物、磺脲类与格列奈类药物不可以同时应用;
6、长效降糖药并不一定比短效降糖药好
长效磺脲类降糖药,如格列美脲、格列齐特缓释片、格列吡嗪控释片等,每天只需要服用1次,即可持续降低血糖,对于血糖较高及服药依从性差的糖尿病患者是比较合适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适合使用长效降糖药;对单纯餐后高血糖的患者,及容易发生低血糖的患者、饮食不规律的患者,老年糖尿病患者,短效磺脲类降糖相对更安全;
7、肾功能不全时, 除格列喹酮外,其他磺脲类降糖必须减量或禁用
磺脲类降糖药及其代谢产物都有着较强的降糖作用;除格列喹酮外,其他磺脲类降糖药主要是通过肾脏排泄,在肾功能受损的情况下,药物自身及其代谢产物的代谢速度变慢,容易在体内蓄积,引起低血糖和肾功能的进一步损害,因此必须避免使用或减量使用,并密切监测血糖和肾功能。短效降糖药格列喹酮,主要 经肝脏代谢,只有5%经肾脏排出,是磺脲类降糖药中唯一不以肾脏为主要排泄途径的药物, 比较适合糖尿病肾病或糖尿病合并轻中度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使用, 不会因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在体内蓄积而产生危害 。
8、注意消渴丸和复方二甲双胍等药物中都含有格列本脲
格列本脲是降糖作用最强、降糖持续时间最长的磺脲类降糖药;在 消渴丸、复方二甲双胍、二甲双胍/格列本脲等药物中都含有格列本脲(以前也称优降糖),使用时一定要注意;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同时使用消渴丸和格列齐的情况,这种联合使用是错误的,非常危险;切记:消渴丸不是纯中药制剂,每10 粒消渴丸中含有 25 mg的格列本脲,一定不要与其他磺脲类降糖药联合使用;另外也要当心,那些宣传对糖尿病有调理作用的保健品,有些是属于不法保健品,里面就加有这种药;
9、使用磺脲类降糖药治疗后,空腹血糖仍然偏高的原因
使用磺脲类降糖药后,空腹血糖仍然升高,这是什么原因?
1)没有很好地控制饮食、增加运动量导致血糖控制不佳;
2)、感染、发热、炎症、应激状态及围手术期都有可能导致血糖偏高;
3)、与有些药物合用导致的血糖升高:如糖皮质激素、 噻嗪类药物或其他利尿剂、口服避孕药、 精神科用药 等,都可能引起血糖升高 ;
4)、注意排除药“苏木杰现象”:即夜间发生低血糖导致清晨反应性高血糖;
5)、因为擅自减量或其他原因导致的治疗不足引起的空腹血糖升高;
6)、是由于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所致;
10、磺脲类降糖药与磺胺类抗菌药有交叉过敏
磺胺类药物是人工合成的抗菌药,曾被广泛使用,但是因过敏等不良反应较多,现在,在临床上已经很少应用。而在格列本脲、格列吡嗪等磺脲类降糖药中(也称为磺酰脲类)含有与磺胺类药一样的基团——对氨基苯磺酰胺基,因此磺脲类降糖药容易与磺胺类发生药物交叉过敏反应。对有过敏体质的患者,使用时一定要慎重,对有磺胺类药物过敏史的患者绝对不能使用。
格列美脲等磺脲类降糖药,临床应用广泛,在服用这类药物期间一定要注意上面的十大注意使用,以便能够更好地控制血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