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礼是什么意思

昏礼是什么意思,第1张

婚娶之礼。古时于黄昏举行,故称。古代昏礼有六: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昏礼,读音hūn lǐ,汉语词汇,指婚娶之礼。古时于黄昏举行,取其阴阳交替有渐之义,故称。古代昏礼有六: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在《礼记·昏义》篇对中国古代的昏礼的形式及意义有着较为详细的描述:“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是以昏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皆主人筵几于庙,而拜迎于门外。入,揖让而升,听命于庙,所以敬慎重正昏礼也”

昏礼(婚礼)是成家之礼,也是所有礼的基础。昏与婚同。古人认为结婚是人生大事。在纵的方面,夫妇对上要同心协力,奉事宗庙祭祀、父母及亲属长辈;对下则创造继起的生命,以延续到永远。在横的方面,有加强社会中家族间联系的积极意义。在昏礼的过程中,须由男方采取主动,以合乎刚柔屈伸之理;纳币时不为虚让之辞,倡示妇人以信事人之德;亲迎奠鴈,因为鴈是雌雄相守一生的候鸟,奠鴈礼极敬慎郑重,明示男女有别,立夫妇之义;期能亲和团结,使父子间更加亲爱笃厚,上下各安其位,因此经由昏礼可奠定所有礼的基础。

武术的特点和作用有哪些

 武术的特点和作用有哪些,提起它大家都知道它的营养价值非常高,是因为它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这种食物的功效要根据个人体质来分析,是非常值得食用的食物,下面是武术的特点和作用有哪些。

武术的特点和作用有哪些1

  武术的特点:

  1、寓技击于体育之中

 武术作为体育运动,技术上仍不失为攻防技击的特性,而是将技击寓于搏斗与套路运动之中,而搏斗运动集中体现了武术攻防格斗的特点,在技术上与实用技击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是从体育观念出发,他受到竞赛规则的制约以不伤害对方为原则。

 如在散手中对武术中有些传统的实用找击 方法作了限制,而且严格规定了击打部位和保护护具,短 兵中使用的器具也作了相应的变化,而推手则是在特殊技 术规定下进行竞技对抗的。因此,可以说武术的搏斗运动具有很强的攻防技击性,但又与实用技击有所区别。

  2、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民族风格

 既究形体规范, 又求精神传意。内外合一的整体观,是中国武术的一大特 色。所谓内,指心、神、意等心志活动和气总的运行:所谓外,即手眼身步等形体活动。内与外、形与神是相互联系统一的整体。

 比如五禽操就是一种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的奇妙功夫,其精髓就是:“外动内静、动中求静、动静兼备、有刚有柔、刚柔并济、练内练外、内外兼练”,著名学者申宝峰用二十字把五禽操概括为:“健身五禽操,虎鹿熊猿鸟,形神兼具备,长练永不老。”

  3、广泛的适应性

 武术的练习形式、内容丰富多 样,有竞技对抗性的散手、推手、短兵,有适合演练的各种拳术、器械的对练,还有与其和适应的各种练功方法。不同的拳种和器械有不同的动作结构、技术要求、运动风格和运动量,分别适应人们不同年龄、性别、体质的需求。

 武术受时间、季节限制也很小。 较之不少体育运动项目,俱有更为广泛的适应性,武术能在广大民间历久下衰,与这一特点不无关系利用 这一特点可为现代群众性体育活动提供方便,使武术 进一步社会化。

  武术的作用:

  1、提高素质,健体防身

 武术套路运动其动作包含着屈伸、回环、平衡、跳跃、翻腾、跌扑等,人体各部位几乎都要参与运动。武术对外能利关节,强筋骨,壮体魄;对内能理脏腑,通经脉,调精神.武术运动讲究调息行气和意念活动,对调节内环境的平衡,调养气血,改善人体机能,健体强身十分有益。

  2、锻炼意志,培养品德

 练武对意志品质考验是多面的。练习基本功,要不断克服疼痛关,磨练“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常年有恒,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套路练习,要克服枯燥关,培养刻苦耐劳,砥砺精进,永不自满的品质。遇到强手克服消极逃避关,锻炼勇敢无畏、坚韧不屈的战斗意志。经过长期锻炼、可以培养人们勤奋、刻苦、果敢、顽强、虚心好学、勇于进取的良好习性和意志品德。

  3、竞技观赏

 武术丰富生活武术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无论是套路表演,还是散手比赛,历来为人们喜闻乐见。唐代大诗人李白好友崔宗字赞他”起舞拂长剑,四座皆扬眉”杜甫在《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著名诗篇中有“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

 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的描绘。汉代打擂台,“三百里内皆来观”。都说明无论是显现武术功力与技巧的竞赛表演套路,还是斗智较勇的对抗性散手比赛,都会引人入胜,给人以美的享受,都具有根高的观赏价值。通过观赏,给人以启迪教育和乐趣。

  4、交流技艺,增进友谊

 武术运动蕴涵丰富,技理相通,入门之后会有“艺无止境”之感。群众性的武术活动,便成为人们切磋技艺,交流思想,增进友谊的良好手段。随着武术在世界广泛传播,还可促进与国外武术爱好者的交流。

武术的特点和作用有哪些2

 电视**中令人眼花缭乱的目不暇接的打斗场面,运动场上武术运动员气势磅礴的铿锵有力的招式,西方人在中国武术团体表演时所报以的一阵阵雷鸣般的掌声和热烈的欢呼声。我们看到:武术,这一中华民族长期劳动生活和斗争中逐步积累和发展起来的文化瑰宝,在新时代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向世界散发着强大的魅力,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大放异彩。

 武术,是一种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与格斗为主要运动形式,内外兼修的中华传统体育项目。它与京剧一样,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的典型代表,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闪烁在中华传统文化的玉盘中,其内在思想与外在表现形式无不渗透着儒家、道家、佛家的精神。

《周易参同契》百度网盘txt 最新全集下载

esc6 

《周易参同契》,是东汉魏伯阳所著,简称《参同契》,属道教早期经典。

中国武术门派很多,主要的大派有少林,形意,八卦,太极,这四大拳种里又有好多流派,如太极就有陈式,杨式,吴式,武式,孙式等。另外还有好多拳种,练的人也不少。中国武术按其运动形式可分为套路运动和搏斗运动两大类。

套路运动,是以技击动作为素材,以攻守进退、运静疾徐。刚柔虚实等矛盾运动的变化规律编成的整套练习形式。套路运动按练习形式又可分为单练、对练和集体演练三种类型。单练包括徒手的拳术与器械。对练包括徒手的对练,器械对练,徒手与器械对练。集体演练:分徒手的拳术,器械或徒手与器械。

搏斗运动,是两人在一定条件下,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斗智较力的对抗练习形式。目前武术竞赛中正在逐步开展的有散手、推手、短兵三项。

长拳:是一种姿势舒展,动作灵活,快速有力,节奏鲜明,并有窜蹦跳跃,闪展腾挪,起伏转折和跌扑滚翻等动作与技术的拳术。主要包括拳、掌、勾三种手型,弓、马、仆、虚、歇五种步型,和一定数量的拳法、掌法、肘法和屈伸、直摆、扫转等不同组别的腿法,以及平衡、跳跃、跌扑、滚翻动作。长拳技术以姿势、方法、身法、眼法、精神、劲力、呼吸、节奏等为八要素。长拳套路主要包括适应普及的初级、中级套路,以及适应竞赛的规定套路和自选套路。

太极拳:是一种柔和、缓慢、轻灵的拳术。它以、捋、挤、按、采、、肘、靠、进、退、顾、盼、定为基本十三势。动作柔和缓慢,处处带有弧形,运动绵绵不断,势势相连。传统的太极拳有陈式、杨式、吴式、孙式和武式等较有影响的流派。各式太极拳又有大架、小架、开合、刚柔相兼等各自不同特点。国家体委先后整理出版了《简化太极拳》、《四十八式太极拳》及各式太极拳竞赛套路。

南拳:是一种流传于我国南方各省的拳势刚烈的拳术。南拳的拳种流派颇多,各自又有不同特点。一般腿不离踢,多桥法,擅标手。运动特点是动作紧削,刚劲有力,步法稳固,手法多变,身居中央,八面进退,常以发声吐气助发力、助拳势。

形意拳:是以三体式为基本姿势,以劈、崩、钻、炮、横五拳为基本拳法,并吸取了龙、虎、猴、马、、鸡、鹞、燕、蛇、、鹰、熊等十二种动物的形象击法而组成的拳术。其运动特点是:动作整齐简练,严密紧凑,发力沉着,朴实明快。 

八卦掌:是一种以摆扣步为主,在走转中换招变势的拳术。它以单换掌、双换掌、顺势掌、背身掌、磨身掌、回身掌、转身掌等为基本八掌,步法变换以摆扣步为主,并包括推、托、带、领、搬、拦、截、扣等技法。其运动特点是沿圆走转,势势相连,身灵步活,随走随变。

八极拳:是一种以挨、傍、挤、靠等贴身近攻动作为主要内容的拳术。其套路结构短小精悍,发力刚脆,步法以震脚闯步为主,具有节短势险,刚猛暴烈,猛起硬落,逼身紧攻的短打类型的拳术特点。

通背拳:是以摔、拍、穿、劈、攒等五种基本掌法为主要内容,通过圈揽勾劫,削摩拨扇等八法的运用,而生化出许多动作的拳术。它的特点是出手为掌,点手成拳,回收仍是掌;动作大开大合,放长击远,发力起自腰背,甩膀抖腕,发力冷弹脆快。

劈挂拳:是一种以猛劈硬挂为主,长击快打,兼容短手的拳术。基本方法有滚、勒、劈、挂、斩、卸、剪、采、掠、摈、伸、收、摸、探、弹、砸、擂、猛等十八字诀。练习时要求拧腰切胯,溜臂合腕,讲究滚勒劲、吞吐劲、劈挂劲、翻扯劲和辘辘劲等劲法。其运动特点是:大开密合,长击冷抽,双臂交劈,斜拦横击,吞吐劲、劈挂劲、翻扯劲和辘辘劲等劲法。其运动特点是:大开密合,长击冷抽,双臂交劈,斜拦横击,吞吐含放,翻滚不息。

翻子拳:是一种短打为主,严密紧凑,拳法密集,出手脆快的拳术。主要拳法有冲、、豁、挑、托、滚、劈、叉、刁、裹、扣、搂、封、锁、盖、压等。其运动特点是步疾手密,连珠炮动,闪摆取势,上下翻转,迅猛遒劲,有"翻子一挂鞭"之说。

地躺拳:是以跌、扑、滚、翻等地躺摔法和地躺腿法为主要内容的拳术。技巧性较强,动作难度也较高,全套中常出现的动作有抢背、盘腿跌、摔剪、乌龙绞柱、虎扑、栽碑、扑地蹦、鲤鱼打挺及勾、剪、扫、绞等腿法。其运动特点是顺势而跌,旋即而起,卧地而击,高翻低滚,起伏闪避,一气呵成。

象形拳:是模拟各种动物的特长和形态,以及表现某些古代人物的搏斗形象和生活形象的拳术。如鹰爪拳、螳螂拳、猴拳、蛇拳、鸭形拳,以及八仙醉酒、鲁智深醉跌、武松脱铐等,都属于象形拳。象形拳分象形、取意两种。象形是以模仿动物和人物的形态为主,缺少或很少有技击的动作;取意则以取意动物的搏击特长为主,以动物的搏击特长来充实技击动作的内容。

刚柔相济,汉语 成语 ,拼音是gāng róu xiāng jì,意思是刚强的和柔和的互相调剂。出自 《周易·蒙》。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刚柔相济成语的有关解释,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刚柔相济成语的解释

使恰到好处。《周易·蒙》:“刚柔节也。”

刚柔相济成语的 近义词

绵里藏针

刚柔相济成语的 造句

1、鹭鸶飞翔的姿势很优美,犹如在空中做着一个个刚柔相济的连贯舞蹈动作,让你惊叹它高超娴熟的 捕鱼 技艺。

2、人生的姿态,要不亢不卑,刚柔相济,张弛有度。

3、胸怀大度才是男人之美,海纳百川刚柔相济才更出色。

4、 太极拳 为中国所独创,太极拳刚柔相济的精华,就是中国人的处世哲理。

5、水静如明镜无尘动似龙蛇翻滚,给大自然刚柔相济的好处。

6、客家人是刚柔相济,既刚毅又仁爱的民系,而客家妇女,更是中国最优美的劳动妇女的典型。

7、雄伟的海潮,厚重的人文环境、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的自然景观,也许孕育了金庸气质中刚柔相济的一面。

8、八极拳过于刚猛、阳性,加上了劈挂掌,而得到阴阳互补、刚柔相济之妙,将八极拳技提升至此境地,可谓完壁。

9、刚柔相济能屈能伸,这又是竹的另一品性。

10、怪不得王若雨成了团泥,这样子的刚柔相济,就是块钢,也得他娘的绕指柔啊!

11、它的特点是刚柔相济、吞吐自如,飘洒轻快,矫健优美。

12、不刚不柔,似刚似柔,用时如刚,实则是柔,动辄是柔,静则是刚,刚柔相济,互生互补,亦难分难舍,好拳法,好法诀。

13、大劈大搓,放长击远,粗犷豪放,凶猛沉实,雄浑有力,舒展大方,而又内外兼顾,刚柔相济。

14、八卦掌以走为上,要求意如飘旗,气似云行,滚钻争裹,动静圆撑,刚柔相济,奇正相生。

15、此拳的风格特点是以柔而刚为主、以刚而柔为妙,遇敌则相机而动,刚柔相济,虚实并进。

16、用法要诀是乘人之势,借人之力,出势要伸展自如,劲力要刚柔相济,动作要声东击西,进退要虚实随机。

17、但是爱护学生也不能迁就学生,对他们一定要严格要求,做到刚柔相济,一张一弛。

18、管理部队,刚柔相济,关心和爱护士兵,假决不能有令不从,有禁不止。

19、琵琶声音高亢,笛声细软,自古以来都说刚柔相济,这样以来,琵琶仙子和笛竹子却是谁也胜不了谁了。

20、水能刚柔相济,水能变化取舍,水能无私无畏,水能屈伸如意,水能借势而行…

21、它的特点是刚柔相济、吞吐自如,飘洒轻快。

22、出手成招,刚柔相济,踢打摔拿溶为一体。

23、柔中有刚,刚中存柔,刚柔相济,不偏不倚才是中国人追求处世之理想的最高境界。

24、晶莹的水剑当头斩下,石人笨拙的曲臂护住头脸,刚柔相济的水剑在石人巨大的手臂上斩出一条深深的剑痕。

25、父母希望他长大以后能刚柔相济,一张一弛,所以取名张亦弛。

26、他们从事的工作是刚性的,音乐则是柔的,刚柔相济,一张一弛,渐臻佳境。

27、日月合而为明,是说刚易折,柔易弯,刚柔相济,一张一弛才是学习、生活的好方式。

28、丈夫性情刚强,妻子温厚,他俩可说是刚柔相济。

刚柔相济成语的有关解释相关 文章 :

★ 刚柔相济成语经典谜语

★ 关于济的四字词语和解释

★ 带柔字的成语及其成语解释

★ 有关成语刮目相待的解释

★ 成语争奇斗艳的有关解释

★ 成语震天动地的有关解释

★ 有关于形容顺利的成语及解释

★ 自惭形秽成语的有关解释

★ 关于文雅的成语及解释

★ 不可思议成语的有关解释

为人处世,参透屈伸之道,自能进退得宜,刚柔并济,无往不利。能屈能伸,屈是能量的积聚,伸是积聚后的释放。

屈是伸的准备和积蓄,伸是屈的志向和目的。屈是手段,伸是目的。屈是充实自己,伸是展示自己。屈是圆通,是高超的处世技巧;伸是圆满,是美妙的做人心境。

遥想项羽当年,率兵反秦,称王称霸,真是英雄豪气干云天。

这样一位大英雄在败北之际,却选择了自刎。空留一曲“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的悲歌。

如果项羽能够回到江东,也许江东子弟还会跟随他,重谋天下,其结局也就不会如此悲惨。

因此,人在该示弱时当示弱,万不可因一时之意气葬送自己的一生。

大丈夫要能屈能伸,能屈难,能伸也不容易。

众所周知,勾践灭吴的故事。

当勾践被吴国打败,困于会稽山上时,可以说是遇到了人生道路上的一个坚硬的“容器”。他选择了蛰伏,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励精图治,终于一举灭吴。这正是勾践能屈亦能伸的结果。

屈是一种气度,伸是一种魄力。处逆境当屈则屈,大丈夫矣。当屈不屈,意气行事,莽夫行为,易折。

处顺境乘势应时,该伸则伸,伟丈夫矣。当伸不伸,一蹶不振,优柔寡断,无能。伸后能屈,需要大智。屈后能伸,需要大勇。

屈有多种,并非都是胯下之辱;

伸亦多样,并不一定叱咤风云。屈中有伸,伸时念屈。屈伸有度,刚柔相济。

做人就要学会能屈能伸,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上都是如此。要学会做水一样的人,来适应这个社会。可以被人捧到天上,也要学会忍受别人的责骂。

人要在不断屈伸中慢慢地成长,来完善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做人若能达到屈伸自如的境地,那世界上再也没有困难、挫折、厄运和耻辱,它们全都在屈伸的转换中化作奋起的力量,取得更大的成功。

陈式太极拳老架二路结合力学和经络学的理论,采用螺旋缠绕的运气方法,以小力胜大力,以弱力胜强力。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陈式太极拳老架二路的发劲规律。欢迎阅读!

 简述陈式太极拳老架二路的发劲规律

 松活弹抖的爆发力是陈式太极拳的精华,也是陈式太极拳老架二路与其它太极拳的主要区别之一。

 众多的太极拳爱好者对发劲都很喜欢,但苦练多年,能将劲发的淋漓尽致,随心所欲,意到气到劲到者,却如风毛鳞角,少之又少,究其原因是不得领。

 如果真正掌握了陈式太极拳老架二路的发劲的规律,练好也并非难事。笔者在多年练习陈式太极拳老架二路的过程中,潜心探寻其奥秘,现在练习太极拳发劲方法谈一下自己的切身的体会。

 陈式太极拳老架二路的发劲练习,必须在去僵求柔,周身放松的情况下,遵循“劲起于脚,行于腿,主宰于腰,发于梢”这个太极拳发劲的基本规律,秩序渐进,用心揣摩。

 只要真正掌握了这个规律,无论在任何角度和部位发力,都能够做到得心应手,随心所欲,日久自会成功。

 放松是发劲的前提,极柔软方能极坚刚,只有做到充分的放松,去掉全身之僵劲,才能够发出完整一气的弹抖劲。

 全身骨节松开,肌肉松弛,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抗肌的用力,使力不至于在中途由于对抗肌的用力,使力不至于在中途由于对抗肌的紧张而消耗减弱,使周身之力能够在一瞬间到达着力点,也就是集全身之力于一点发出。

 另外,肌肉紧张用力的时间要短,要在力达到落点的一瞬间紧张,然后再迅速放松,这就是说,发劲时肌肉紧张的时间越短,力达到落点的速度就越快威力也就越大。

 意气是太极拳运动的灵魂,发劲要想达到一定的水平,就必须结合意念和内气,以意领气,以气运身,气到则劲到。

 意念一动,则全身皆动,在腰的带动下,按照发劲规律,节节贯串地使劲迅速达到着力点。

 劲到落点的同时肌内紧张,这样就会产生弹抖力,此力极富弹性,有力而不僵硬,如金狮抖毛,干净利落。要想做好弹抖力,关键是腰裆,腰部旋拧,裆劲扣住,可使动作迅猛快疾,力达梢节。

 练习螺旋劲,要以自己身体中心为轴,即以腰为轴心,在发劲时身体迅速向一边转动,产生离心力。

 按照力学原理,圆上任何一点都可以成为出击点。要按圆的切线方向发出,并且发劲到落点时要讲究前后左右的配合,也就是要注意对称发力,不至于出现因发力落空而失重的现象,以保持自身的平衡。

 衡量一个拳手的发劲,要从下面三个方面来分析:

 第一要看他的劲是否从脚上起,劲不起于根就好像是无源之水,没有脚的蹬地反弹,就不会有节节贯串的推动力,也不会发出威力强大的整体劲。

 第二要看他是否有腰裆的抖弹旋转力,在放松的基础上,快速地拧腰扣裆,就会产生周身一体的弹抖力。

 第三看他是否有落点劲,落点劲就是将周身之力于一点发出。

 如只是周身抖弹而劲无落点,没有穿透力,就华而不实,看似很厉害却没有杀伤力,无济实用,就如拳论所云:“不本诸身,则虚而不实;不行于梢,貌实而仍虚。”

 通过上面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要想练好发劲,必须做到劲要从根上起,腰裆要有旋转抖弹力,劲到落点要稳,力要发透,并且能够定位。这三点缺一不可。

 下面以“掩手肱拳”为例,按照发劲的基本规律,具体讲一下这个动作的发劲要点。

 这个动作的发劲预备式是得心落在右腿上,右脚尖扣(有利于发劲时蹬地反弹),顺手变拳放于右肋侧,左腿在前,左手掌置于左前方,两眼自然平视,周身放松,自然合住劲,做好蓄势。

 拳谱讲:“身如弓弦手如箭,蓄劲如开弓,发劲如放箭。”所以在蓄势时要求要做到一身备五弓,周身上下全部合住劲,全身肌肉放松下沈,身体自然中正。

 发劲时,重心迅速由右腿移向左腿,松左胯,同时通过右脚蹬地(利用地面的反作用力)转膝,拧腰,扣裆,转胯,顺肩,使劲迅速传递到拳上。

 整个身体向左旋转,左肘在右拳发出的同时,迅速向后发力,和右拳正好形成对称力。

 这样,既可以保持自己的身体平衡,使自己不至于在发劲时身体前倾而失去重心,在实战时则不被对方引动而失势,又有助于右拳的发力,左肘快速后拉可以推动右拳向前发力,从而做到集全身之力于一拳。这是就力学上讲的旋转离心力。

 另外,在发劲前一定要尽可能放松,在劲达到落点的一瞬间,肌内才能紧张,正如我们前面所讲的——周身放松可以加快发劲的速度。

 劲到落点的一瞬间紧张,可以将力发透,并且有助于定位,从而产生刹车力(制动力),而后再迅速放松。

 上面例子只是讲明了陈式太极拳老架二路发劲的一种方法。“拳无定法”,只要我们遵循陈式太极拳老架二路发劲的基本规律,刻苦磨练,认真研究和总结,就能练出高质量的松活弹抖劲,达到“周身无处不是拳,挨到何外何外击”的境界,无论在任何角度和部位发力均能随心所欲,无坚不摧。

 陈式太极拳老架二路的特点

 一、外似处女,内似金刚

 中华武术,门派繁多,仅拳术就有几百种。各门派都有其独到之处,归纳起来,不外乎是内外两家。

 外家拳多以拳打脚踢为主,窜蹦跳跃,腾挪闪战,攻防含义较为明显、让人一看便知是武术。陈式太极拳老架二路则别具特色:以意导气,以气运身;内气不动,外形寂然不动,内气一动,外形随气而动;以内气催动外形,上下相随,连绵不断,以腰为轴,节节贯串,不丢不顶,圆转自如,轻轻运转,默默停止。其功防含意大都隐于内而不显于外,往往使人误认为此拳像摸鱼--样,不是武术。特别是老架一路,以柔为主,要求周身放松,不用僵力,主要是锻炼下盘功夫,使足下生根,转髋灵活,输通气血,练就充足的内气,意到气到,气到劲到,立身中正,八面支撑使身体内外各部建起巩固的防线,形成一身备五弓的蓄发之势,这样,不遇敌则已,若遇劲敌,则内劲猝发,如迅雷烈风,故外似处女,内似金刚,此为陈式太极拳老架二路的一大特点。

 二、螺旋缠绕的运气方法

 大家见过头顶碎砖、脖缠钢筋等,这是硬气功的运气方法。内气运到头顶上,头能将砖碰碎;运到脖颈上,能将钢筋缠绕起来。

 陈式太极拳老架二路结合力学和经络学的理论,采用螺旋缠绕的运气方法,以小力胜大力,以弱力胜强力。好象用一个小小的千斤顶,就能将载重几吨货物的汽车顶起来一样。

 所谓太极拳蓄发相变、引劲落空、借力打人,以四两拨千斤,皆是螺旋劲所起的作用。

 故《拳论》讲:"虚笼诈诱、只为一转 "从经络学上来讲,经络是指布满人体的气血通路,源于脏腑,流于肢体,脏腑经络气血失和,则神机反常而生疾病,和则气血流畅而强身延年。

 太极拳结合经络学说,以拳术与导引吐纳为表里,拳势动作采用螺旋缠丝式的伸缩旋转,要求"以意导气、以气运身";"气宜鼓荡、气遍身躯"。

 内气发源于丹田,以腰为轴,节节贯串,微微旋转使腰隙(两肾)左右抽换,通过旋腰转脊,缠绕运动,布于全身;通任、督两脉。

 上行为旋腕转膀,下行为旋踝转膝,达于四梢,复归丹田,动作呈弧形,圆活连贯,一招一势,承上启下,一气呵成,导致气血循环,此为运劲 (即运气),它区别于用劲。这种系统的运气方法是符合经络学说的道理,也是其它拳法和体育运动所少有的。

 三、把武术与导引吐纳相结合

 导引和吐纳是我国源远流长的养身术,早在公元前几百年的《老子》 、《孟子》等著作中已有记载。

 汉初淮南子刘安就编成《六禽戏》,汉末著名医学家华佗又改为《五禽戏》,他模仿禽兽的动、摇、屈伸、仰俯、顾盼、跳跃等动作,并结合呼吸运动,用于治病保健锻炼,是后来气功和内行功的先导,也是道家养生学的基础。

 陈式太极拳老架二路把导引、吐纳术和手、眼、身法、步法的协调动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内外兼修的内功拳运动,这不仅对强身健体能起到良好的作用,而且对提高拳术的搏击技巧也是一个创造性的发展。

 四、陈式太极拳老架二路的刚柔相济

 刚和柔,两者是相互对立的,然而陈式太极拳老架二路则把刚劲与柔劲揉和在整个套路中,一招一势刚中寓柔,柔中寓刚,达到刚柔相济。

 《拳谱》规定:"运动之功夫,先化劲为柔,然后练柔成刚,及其至也,亦柔亦刚。刚柔得中,方见阴阳。故此拳不可以刚名,亦不可以柔名,直以太极之名名之。"为什么太极拳的劲力要以刚柔相济为准呢因有刚而无柔的劲缺乏韧性。易折易损,没有技击格斗的实用价值,只有柔而无刚的劲因失去爆发力也无济实用。

 故《拳论》指出:“然刚柔既分,而发用有别,四肢发劲,气形诸外,而内持静重,刚势也;气屯于内而外现轻和,柔势也。

 用刚不可无柔,无柔则环绕不速;用柔不可无刚,无刚则催迫不捷。刚柔相济,则粘、游、连、随、腾、闪、折、空、掤、捋、挤、捺无不得其自然矣。刚柔不可偏用,用武岂可忽耶!”

 刚和柔的变换,从神与气上来讲,是通过隐与显表现出来的,隐则为柔,显则为刚。从姿势上来讲,是通过开与合表现出来的,合则为柔,开则为刚 (即蓄则为柔,发则为刚)。

 在运劲过程中表现为柔,在运动到落点时表现为刚。因有神气的隐显与姿势的开合,刚柔就能够充分地表现出来。

 落点是运动到达尽头之点,是神显与气聚之处,所以表现为刚,除此之外,运气转换过程则宜用柔法。

 陈式太极拳老架二路的每个动作都是有开有合,每个开合动作都有运劲、有落点,落点要用刚劲,其它都用柔劲,以做到刚柔相济。这是做到刚柔相济必须掌握的原则,也是练习避实击虚,蓄而后发,引进落空,松活弹抖的基础。

 五、意识、呼吸、动作三者密切结合

 陈式太极拳老架二路是内外兼修的内家拳术,内家拳的动作都是在意识的引导下进行的。意:即心意、意识。

 陈鑫《拳论》说:"打拳心为主","妙机本是从心发","运用在心,此是真诀"。"以心为主,而五官百骸无不听命"。"问:运行之主宰曰:主宰于心,心欲左右更迭运行,则左右手足即更迭运行;心欲用缠丝劲顺转圈,则左右手即用缠丝劲顺转圈。

 心欲沉肘压肩,肘即沉、肩即压;心欲胸腹前合,腰劲塌下,裆口开圆,而胸向前合,腰劲刹下,裆口开圆,无不如意;心欲屈两膝,两膝即屈,右足随右手运行,左足随左手运行,两膝与左右足皆随之,不然多生疵累,此官骸不得不从乎心也。

 吾故曰:心为一身运行之主宰。以上所言,即是心意与动作的关系。《拳论》又云:"打拳以调养气血,呼吸顺其自然……调息绵绵,操固内守,注意玄关。轻轻运行,默默停止,惟以意思运行。"

 由此可知,意识、呼吸和动作三者的密切关系。在走架子时,一举一动都是在意的指挥下,将手、眼、身法、步法的协调动作和呼吸有机的结合起来,开呼蓄吸,顺其自然,心意不可使气,轻轻运转,成为内外统一的内功拳运动。

 六、实战性的竞技运动一一双人推手和双人粘枪

 武术自古以来就有踢、打、摔、拿、跌五种分部练习法,而摔法只讲摔,不阱打,几千年来就一直独立发展,其他四种虽也综合锻炼,但仍各具特色。古代有"南拳北腿"、"长拳短打"之称,也就说明这种分歧。

 与戚继光同时代的名手,如山东的"李半天"之腿,"鹰爪王"之拿,"千跌张"之跌,"张伯敬"之打等,也都各具一技之长。同时,由于踢、打、拿、跌四法在实践中有较大的伤害性,因此,历来大都只作假想性或象征性的练习,这就为花假手法开了方便之门。

 而前人所苦心积累的点滴经验,也因实践不足,很难提高技击水平。这就是我国古代一些著名拳种在教传之后"失其真意"或竞技无一人传习的原因之一。

 陈王庭以沾、粘、连、随、掤、捋、挤、按为中心内容,在螺旋缠绕的基础上,创造了陈式太极拳老架二路双人推手法,练习大脑反应和皮肤触觉的灵敏性,综合了踢、打、摔、拿、跌等竞技技巧,并且还有所发展。

 譬如拿法,它不限于拿人的关节,而是着重拿人的劲路,这就高于一般拿法的技巧。陈式太极拳老架二路这种推手方法,技击性较强,因此对发展体力、耐力、速度、灵敏和技巧都是行之有效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45378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6
下一篇2023-11-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