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足球运动中常见的运动损伤及防治

简述足球运动中常见的运动损伤及防治,第1张

常见足球运动伤害该如何处理 一、冷冻喷雾剂的使用 冷镇痛喷雾剂又名冷冻剂,它是近年来国外广泛应用的新型止痛剂,对关节扭伤、肌肉拉伤、撞伤、踢挫伤(未破皮)等,有消炎、止血、防止肿胀发展的作用。 它不是麻醉剂,同以往我国用于浅表层麻醉剂氢乙烷性质不同。由于它能迅速止痛、止血,颇受足球运动员欢迎。不过,中医有不同看法,认为它对深部的血管破裂不一定有效,不如在患处用棉花、绷带加压包扎可靠,而且不留下受凉的后患。 所以,我国近来氢乙烷已停产,冷镇痛喷雾剂使用也还不够普遍。在应急的情况下,也可以用冰袋包扎24小时,或用冷水毛巾敷贴亦可奏效。 二、下肢顶撞或踢挫伤 轻度受伤者,局部皮肤微肿,疼痛不严重。稍加冷敷即可继续上场。重的则皮下出血,红肿部位大,或隆起大包,触手即痛。这时,即需利用上述喷雾剂加包扎处理。伤在大、小腿处的,可外加护套。赛后,还应用凉性中草药(如五虎丹或新伤一号)进行调敷,即助消肿止痛。每天敷药一次,轻者2—3天可愈;重者约需一周。还可配合按摩治疗,加速活血散淤。 如果场上发生骨折,或腹部、生殖器部位重度挫伤,还可能休克,则需立即抬出场外及时处理。挫伤后 24 小时内,切不可热敷或热水浸泡,以防血管扩张,加剧出血、肿胀。这将不利于迅速恢复。 挫伤是皮下小血管、软组织损伤,肌肉纤维没有明显断者,可保持跑步、小量活动,不要停训,这有利于淤血肿胀的消散吸收。 三、踝关节扭伤 因场地不平或拼脚、或被对方蹬、踩、拌,使踝关节发生内翻或处翻或扭伤。 检查方法:看红肿程度;能否做屈伸踝动作;内、外翻韧带松不松;叩击足跟底部痛不痛等。 一般单纯性关节扭伤,是关节一周痛,肿在关节缝内,能做屈伸和内、外翻动作 若是跟腓前韧带损伤,大多是内翻式扭伤,外踝上部肿胀,局部压痛,做内翻重复动作时最痛;若是跟腓后韧带损伤时,外踝下部肿胀、压痛,做内翻动作时,如足背第5跖骨基底部疼、局部肿胀、压痛,足前拿挤压痛时,需照光 X 片,除外第 5 跖骨基底部骨折,踝屈伸动作如果受限,还需考虑小关节脱臼的可能。 如无骨折可疑,只是关节囊、韧带损伤,就在患处喷冻剂或冷敷,再加压包扎固定。 如是内翻式扭伤的,绷带要从外调向上包裹,以限制足踝再次内翻。扭伤重者,不能行走,应停止参加比赛,扭伤轻者,处理后可继续上场。赛后再对症治疗,一般踝关节扭伤,包括关节囊、韧带损伤,需外敷五虎丹或新伤一号,消肿止痛,高抬患肢。三天后开始深蹲、踝部按摩,促进囊内积液吸收。一般3—5天可愈,重者7—10天可痊愈。 四、肌肉拉伤 当球员带球冲刺、射门、长传、接高球、急停、急转时,都可能发生大腿前后部、小腿三头肌拉伤。 重者跛行,做重复动作即痛。一般伤情轻重、自我感觉处理。伤轻的喷点冷冻剂,戴上护腿又可上阵;中等受伤者,除喷剂外,加压包扎、加护腿,基本还能坚持比赛;伤重者行走困难,要抬出场冷敷包扎,高抬患肢,停止比赛。 肌肉拉伤后,除上述处理外,还可在痛点集中处,打强的松龙液局部封闭。两天后配合按摩,电脉冲按摩,以助肌纤维损伤早日恢复。 五、大、小腿肌肉抽筋 赛中或赛后抽筋,是常见现象,是由于肌肉失去正常调节功能的一种强直性收缩反应。 造成的原因,或因跑动过多,肌肉太累,突然冲刺;或因出汗太多,盐份丧失超量;或因天冷肌肉发僵,受突然动作的强刺激等。 抽筋后,首先精神要放松,设法使抽筋的肌肉被动伸长,痉挛现象就会逐渐缓解。具体治疗方法可以这样进行:大、小腿后部肌肉群抽筋时,可平坐地上,伸直大、小腿,将足前掌上翘,休息几分钟就会好;厉害的抽筋,需要别人帮助扳腿。可让病人平躺地上,将大、小腿尽量伸直,再将足背上翘。并配合点穴“殷门”(大腿后中部)、“承山”(小腿后中部),静止不动3—5分钟,一般可缓解。如还不行,可再重复伸脚、扳脚、点穴。因出汗过多者,要加服盐片3—4片。 六、足掌、足趾下起水泡 地硬、鞋紧,常使足前掌内、外侧或足趾下起水泡、血泡。 处理方法:先用碘酒、酒精消毒,再用7号注射用针头挑破水泡放水,用消毒棉球挤净,放一点消毒棉花在伤口处,帮助吸水、外贴胶布即可继续比赛。 赛后,还可以进一步用紫药水、四环素药膏处理,每次洗澡后更换敷料,只要不感染,三、两天就会好。 七、伤后治疗 足球运动创伤的特点是硬伤多,一般伤情较重。除骨折或韧带断裂外,如治疗及时,容易恢复。不受伤的足球运动员是少有的,场上急救处理也只是初步。 真正的治疗还是场下系统进行,要求不留后遗症。一般人可以全休养伤,而运动员不行。运动技术的基本功要天天练,带伤边治边练是经常的。这可以促进损伤愈合,早期恢复功能。急救处理、伤后系统全面治疗和早期功能锻炼,是运动创伤治疗过程的三步曲。 八、淤血治疗办法 受伤后24-48小时不能热敷、搓揉,以免加速血液循环,使毛细血管出血加剧,增加皮下淤血,应该用冷水冲淋或冰袋敷,以收缩血管。 24-48小时后,就要通过各种活血散瘀的方法来消除淤血了,比如按摩,可以用一些外用药,比如红花油、云南白药气雾剂等等,再加上适度运动以促进血液循环。 具体散瘀的时间,个人的体质也有影响的,有的人血小板少,就会容易淤血。 相关阅读—足球运动损伤的原因 (1)激烈比赛的损伤,比赛的时候由于紧张地争抢、快速地跑动与铲球,容易发生大腿和小腿肌肉的拉伤和肌纤维的断裂。突然改变体位,小腿的突然扭转、内收或者外展都是引起膝关节、髋关节韧带以及骨损伤的原因。 (2)由于球的间接作用损伤:这种损伤的部位多发生于下肢。例如,用脚外侧踢球时,容易损伤距腓前韧带,这是最长见的踝关节损伤;用脚内侧前脚掌踢球时,膝关节由于在屈曲位,小腿突然因球的作用而外展外旋,很容易造成膝关节外侧副韧带、半月板和前十字韧带的损伤。特别是在与对方运动员发生“对脚”的情况下,腿部肌肉由于没有用力,也很容易造成内外侧副韧带的撕裂损伤,有时股四头肌收缩过猛,也会造成股四头肌、股直肌腹或腱膜的撕裂损伤。 (3)球击损伤:例如面部的擦伤、挫伤,腹部的挫伤(肝脾破裂、肠胃道挫伤),阴囊及睾丸挫伤等。但最典型而且最常见的损伤是守门员的手指损伤,如拇指、食指或其他手指和韧带牵扯或关节脱位。 (4)踢伤:比赛的时候大小腿常常被对手的球鞋、膝关节以及小腿踢撞,引起肌肉挫伤、皮下血肿、肌肉断裂(最常见的是肌肉四头肌的损伤)以及骨的损伤(如胫骨骨折或胫骨创伤性骨膜炎)等。 (5)摔倒损伤:在运动员争顶、冲撞或疾跑时突然失去重心摔倒,尤其在灰渣场上、泥土场地上最容易造成擦伤,严重的可造成创伤性滑囊炎(膝及肘)、髌骨骨折、脊椎骨折、脑出血、脑震荡等。在人造草坪上摔倒还会出现热脑伤和皮肤感染。 (6)其他的慢性损伤:除上述情况以外,足球运动员还会因为劳损而发生慢性损伤,如踝关节前后骨质增生、趾骨炎及髌骨软骨病。髌骨劳损表现为髌骨软骨和脂肪垫脱出。 骨折的注意事项 1、骨折后肢体不稳定,容易移动,会加重损伤和剧烈疼痛,可找木板、塑料板等将肢体骨折部位的上下两个关节固定起来。如一时找不到外固定的材料,骨折在上肢者,可屈曲肘关节固定于躯干上; 2、骨折在下肢者,可伸直腿足,固定于对侧的肢体上。怀疑脊柱有骨折者,需早卧在门板或担架上,躯干四周用衣服、被单 等垫好,不致移动,不能抬伤者头部,这样会引起伤者脊髓损伤或发生截瘫。 3、昏迷者应俯卧,头转向一侧,以免呕吐时将呕吐 物吸入肺内。 4、怀疑颈椎骨折时,需在头颈两侧置一枕头或扶持患者头颈部,不使其在运输途中发生晃动。

中医执业医师考点:足阳明经络与腧穴

 第一节 足阳明经络

 一、足阳明经络

 (一)循行:《灵枢·经脉》: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交 頞 中,旁约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

 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

 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脐,入气街中。

 其支者:起于胃下口,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 髀 关,抵伏兔,下入膝膑中,下循胫外廉,下足 跗 ,入中指内间。

 其支者:下膝三寸而别,以下入中指外间。

 其支者:别 跗 上,入大指间,出其端。

 (二)病候

 《灵枢·经脉》:是动则病:洒洒振寒,善伸,数欠,颜黑,病至则恶人与火,闻木声则惕然而惊,心欲动,独闭户塞 牖 而处:甚则欲上高而歌,弃衣而走: 贲 响腹胀,是为骭厥。是主血所生病者:狂,疟,温*,汗出, 鼽 衄,口 喎 ,唇 胗 ,颈肿,喉痹,大腹水肿,膝髌肿痛;循 膺 、乳、气街、股、伏兔、骭外廉、足 跗 上皆痛,中指不用。

 气盛,则身以前皆热,其有余于胃,则消谷善饥,溺色黄;气不足,则身以前皆寒粟,胃中寒则胀满。

 (三)主要病候

 肠鸣腹胀、水肿、胃痛、呕吐或消谷善饥、口渴、咽喉肿痛,鼻衄、胸及膝髌等本经循行部位疼痛、热病、发狂等症。

 (四)主治概要

 本经 腧 穴主治胃肠病和头面、目、鼻、口齿病和神志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第二节 足阳明 腧 穴

 足阳明胃经 腧 穴共45穴,左右90穴。

 1、承泣 (ST1)

 [定位]正坐或仰靠,仰卧位。在面部,瞳孔直下,当眼球与眶下缘之间。

 [主治] (1)目赤肿痛,流泪,夜盲,近视,眼睑 瞤 动。

 (2)口眼 喎 斜,面肌痉挛。

 [刺灸法]紧靠眶下缘缓慢直刺03~07寸,不宜提插捻转,以防刺破血管引起血肿,禁灸。

 2、四白 (ST2)

 [定位]正坐,或仰靠,或仰卧。在面 部,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处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眼轮匝肌,提上唇肌、眶下孔或上颌骨。浅层布有眶下神经的分支,面神经的颧支。深层在眶下孔内有眶下动、静脉和神经穿出。

 [主治] (1)目赤痛痒,迎风流泪,目翳,眼睑 瞤 动。

 (2)口眼 喎 斜。

 (3)头面疼痛。

 [配伍](1)配丰隆、太白、太冲,有涤痰通络,疏肝明目的作用,主治目翳,眼睑 瞤 动,青光眼。

 (2)配颊车、攒竹、太阳,有通经活络的作用,主治口眼歪斜,角膜炎。

 (3)配涌泉、大 杼 ,有滋阴潜阳的作用,主治头痛目 眩 。

 [刺灸法]直刺02~03寸;可灸。

 [现代研究]现代临床常用本穴治疗角膜炎、近视、夜盲、角膜白斑、结膜瘙痒、面神经麻痹及痉挛、三叉神经痛、副鼻窦炎、头痛目 眩 、胆道蛔虫等病。本穴也是耳鼻喉部手术针麻常用穴之一。

 3、巨 髎 (ST3)

 [定位]正坐,或仰靠,或仰卧位。在面部,瞳孔直下,平鼻翼下缘外,当鼻唇沟外侧。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提上唇肌、提口角肌。布有上颌神经的眶下神经,面神经的'颊支,面动、静脉和眶下动、静脉分支或属支的吻合支。

 [主治] (1)口眼 喎 斜眼睑 瞤 动

 (2)鼻衄,齿痛,面痛。

 [刺灸法]直刺03~06寸;可灸。

 [现代研究]有报道表明,取巨 髎 透眶下神经孔,进行甲状腺针麻手术,成功率99%,优良率925%,一级率占62%,比用合谷加扶突或合谷加内关针麻下行甲状腺手术组的镇痛效果明显提高。

 4、地仓 (ST4)地仓挟吻四分近

 [定位]正坐,或仰靠,或仰卧位。在面部,口角外侧,上直瞳孔。

 [主治] (1)口眼 喎 斜,口角 瞤 动,唇缓不收

 (2)齿痛,流泪。

 [刺灸法]直刺02寸,或向颊车方向平刺05~08寸;可灸。

 5、大迎 (ST5)

 [定位]正坐微仰头,或仰卧。在下颌角前方,咬肌附着部的前缘,当面动脉搏动处。

 [主治](1)牙关紧闭,齿痛,颊肿,面肿。

 (2)口 喎 ,面瘫,唇吻 瞤 动。

 [刺灸法]直刺02~03寸,或斜向地仓方向刺;可灸。

 6、颊车 (ST6)

 [定位]正坐,或仰卧。在面颊部,下颌角前上方约一横指,当咀嚼时咬肌隆起,按之凹陷处。

 [主治](1)口眼 喎 斜,面肌痉挛。

 (2)齿痛,颊肿,牙关紧闭,

 [刺灸法]直刺03~04寸,或向地仓方向斜刺05~07寸;可灸。

 7、下关 (ST7) 下关耳前颧弓下

 [定位]正坐或仰卧,在面部耳前,当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中。

 [主治](1)牙关紧闭,下颌疼痛,齿痛,面痛。

 (2)口眼 喎 斜。

 (3)耳鸣,耳聋。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8、头维 (ST8) 头维神庭旁四五

 [定位]正坐或仰卧。在头侧面,当额角发际上05寸,头正中线旁开45寸。

 [主治](1)头痛。

 (2)目 眩 ,目赤肿痛,迎风流泪,眼睑 瞤 动,视物不明。

 [刺灸法]向下或向后,平刺05~08寸。

 9、人迎 (ST9)

 [定位]仰靠或仰卧。在颈部,结喉旁,当胸锁乳突肌前缘,颈总动脉搏动处。

 [主治](1)咽喉肿痛。

 (2)饮食难下。

 (3)高血压,头痛 眩 晕。

 (4)胸满喘息。

 (5) 瘿 气。 瘰 疬 。

 [刺灸法] 避开动脉直刺02~04寸;不宜灸。

 10、水突 (ST10)

 [定位]仰靠位或仰卧位。在颈部,胸锁乳突肌的前缘,当人迎与气舍连线的中点。

 [主治](1)咳逆上气,喘息不得卧。

 (2)咽喉肿痛。

 (3)呃逆。

 (4) 瘰 疬 , 瘿 瘤。

 [刺灸法]直刺03~04寸;可灸。

 11、气舍 (ST11)

 [定位]仰靠或仰卧。在颈部,当锁骨内侧端的上缘,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与锁骨头之间。

 [主治](1)咽喉肿痛。

 (2)喘息,呃逆。

 (3)颈项强痛。

 (4) 瘿 气, 瘰 疬 。

 [刺灸法]直刺03~04寸;可灸。

 12、缺盆 (ST12)

 [定位]正坐或仰卧。在锁骨上窝中央,距前正中线4寸。

 [主治](1)咳嗽,气喘。

 (2)缺盆中痛,咽喉肿痛。

 (3) 瘰 疬 。

 [刺灸法]直刺02~04寸(不可深刺以防刺伤胸膜引起气胸);可灸

 13、气户 (ST13)

 [定位]仰卧。在胸部,当锁骨中点下缘,距前正中线4寸。

 14、库房 (ST14)

 [定位]仰卧。在胸部,当第一肋间隙,距前正中线4寸。

 15、屋翳 (ST15)

 [定位]仰卧在胸部,当第二肋间隙,距前正中线4寸。

 [主治](1)咳嗽,气逆,咳唾脓血,胸胁胀满。

 (2)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胸膜炎。

 (3)肋间神经痛。

 [刺灸法]向内斜刺05~08寸;可灸。

 16、 膺 窗 (ST16)

 [定位]在胸部当第三流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主治](1)咳嗽,气喘,胸痛。

 (2)乳 痈 。

 [刺灸法]直刺02~04寸,或向任脉方向斜刺05~08寸;可灸。

 17、乳中 (ST17)

 [定位]仰卧。在胸部,当第四肋间隙,乳头中央,距正中线4寸

 [刺灸法]不针不灸,只作胸部取穴定位标准。

 18、乳根 (ST18)

 [定位]仰卧。在胸部,当乳头直下,乳房根部,第五肋间隙,距前正中线4寸。

 [主治](1)乳 痈 ,乳少。

 (2)胸痛。

 (3)咳嗽。

 (4)呃逆。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

 19、不容 (ST19)

 [定位]仰卧。在上腹部,当脐上6寸,距前正中线2寸。

 [主治]呕吐,胃痛,腹胀,食欲不振。

 [刺灸法]直刺05~08;可灸。

 20、承满 (ST20)

 [定位]仰卧。在上腹部,当脐中上5寸,距前正中线2寸。

 [主治](1)胃痛,呕吐,食欲不振,吐血。

 (2)腹胀,肠鸣。

 (3)胁下坚满。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21、梁门 (ST21)

 [定位]仰卧。在上腹部,当脐中上4寸,距前正中线2寸

 [主治](1)胃痛,呕吐, 食欲不振。

 (2)腹胀,大便 溏 薄。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22、关门 (ST22)

 [定位]仰卧。在上腹部,当脐中上3寸,距前正中线2寸。

 [主治](1)腹痛,腹胀肠鸣,泄泻,食欲不振。

 (2)水肿。

 [刺灸法]直刺08~12寸;可灸。

 23、太乙 (ST23)

 [定位]仰卧。在上腹部,当脐中上2寸,距前正中线2寸 。

 [主治](1)腹痛,腹胀。

 (2)心烦。

 (3)癫狂。

 [刺灸法]直刺08~12寸;可灸。

 24、滑肉门 (ST24)

 [定位]仰卧。在上腹部,当脐中上1寸,距前正中线2寸。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鞘前壁、腹直肌。浅层布有八、九、十胸神经前支的外侧皮支和前皮支及脐周静脉网。深层有腹壁上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第八、九、十胸神经前支的肌支。

 [主治](1)呕吐,腹胀,腹泻。

 (2)癫狂。

 [刺灸法]直刺08~12寸;可灸。

 25、天枢 (ST25)大肠募穴 天枢脐旁二寸间

 [定位]仰卧。在腹中部,距脐中2寸。

 [主治](1)腹痛,腹胀,肠鸣泄泻, 痢 疾,便秘,肠 痈 。

 (2)热病,疝气,水肿,月经不调。

 [刺灸法]直刺08~12寸。孕妇不灸

 26、外陵 (ST26)

 [定位]仰卧。在下腹部,当脐中下1寸,距前正中线2寸。

 [主治](1)腹痛。

 (2)疝气。

 (3)痛经。

 [刺灸法]直刺08~12寸:可灸。

 27、大巨 (ST27)

 [定位]仰卧。在下腹部,当脐中下2寸,距前正中线2寸。

 [主治](1)小腹胀满,小便不利。

 (2)遗精,早 泄。

 (3)惊悸不眠。

 (4)疝气。

 [刺灸法]直刺08~12寸;可灸。

 28、水道 (ST28)

 [定位] 仰卧。在下腹部,当脐中下3寸,距前正中线2寸。

 [主治](1)小腹胀满,腹痛。

 (2)痛经。

 (3)小便不利。

 [刺灸法]直刺08~12寸;可灸。

 29、归来 (ST29)

 [定位]仰卧。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距前正中线2寸。

 [主治](1)少腹疼痛。

 (2)闭经,痛经,白带,阴挺,茎中痛,小便不利。

 [刺灸法]直刺08~12寸;可灸。

 30、气冲 (ST30)

 [定位]仰卧。在腹股沟稍上方,当脐中下5寸,距前正中线2寸。

 [主治](1)少腹痛,腹股沟疼痛。

 (2)疝气,外阴肿痛阴痉中痛,阳痿 。

 [刺灸法]直刺08~12寸;不宜灸(《针灸甲乙经》说:“禁不可灸,灸之不幸,不得息。

 31、 髀 关 (ST31)

 [定位]仰卧,伸下肢。在大腿前面,当 髂 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屈股时,平会阴,居缝匠肌外侧凹陷处。

 [主治](1) 髀 股痿痹,下肢不遂。

 (2)腰腿疼痛,腹痛。

 (3)筋急拘挛,屈伸不利。

 [刺灸法]直刺06~12寸;可灸。

 32、伏兔 (ST32)

 [定位]仰卧伸下肢,或正坐屈膝。在大腿前面,当 髂 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髌底上6寸。

 [主治](1)腰膝冷痛。

 (2)下肢麻痹。

 (3)疝气,脚气。

 [刺灸法]直刺06~12寸;可灸。

 33、阴市 (ST33)

 [定位]仰卧伸下肢,或正坐屈膝。在大腿前面。当 髂 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髌底上3寸。

 [主治](1)膝关节痛。

 (2)下肢屈伸不利,腰痛,下肢不遂。

 (3)寒疝。

 (4)腹胀,腹痛。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34、粱丘 (ST34)梁丘膝上二寸记

 [定位]仰卧伸下肢,或正坐屈膝。屈膝,在大腿前面,当 髂 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的连线上,髌骨外缘上2寸。

 [主治](1)膝关节肿痛、屈伸不利。

 (2)下肢不遂。

 (3)胃痛,乳 痈 。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35、犊鼻 (ST35)膝髌陷中犊鼻存

 [定位]正坐屈膝约90°。在膝部,髌骨与髌韧带外侧凹陷中。

 [主治](1)膝关节肿痛、屈伸不利。

 (2)脚气。

 [刺灸法]稍向髌韧带内方斜刺05~12寸;可灸。

 36、足三里 (ST34)合穴 膝下三寸三里穴

 [定位]仰卧伸下肢,或正坐屈膝。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

 [主治](1)胃痛,呕吐,腹胀,肠鸣,消化不良,泄泻,便秘, 痢 疾, 疳 积。

 (2)中风,下肢痿痹,下肢不遂。

 (3)癫狂,脚气,水肿。

 (4)心悸,气短,虚劳赢瘦。

 (5)本穴有强壮作用,为保健要穴。

 [刺灸法]直刺05~15寸;可灸。

 37、上巨虚 (ST37)大肠下合穴

 [定位]仰卧伸下肢,或正坐屈膝。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6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主治](1)腹痛,腹胀, 痢 疾,便秘,肠 痈 。

 (2)中风瘫痪,下肢痿痹。

 (3)脚气。

 [刺灸法]直刺05~12寸;可灸。

 38、条口 (ST38) 膝下八寸条口位

 [定位]仰卧伸下肢,或正坐屈膝。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8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主治] (1)下肢痿痹,下肢冷痛。

 (2)肩臂不得举。

 (3)脘腹疼痛。

 (4) 跗 肿,转筋。

 [刺灸法]直刺05~09寸;可灸。

 39、下巨虚 (ST39)小肠下合穴

 [定位]仰卧伸下肢,或正坐屈膝。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9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主治](1)小腹痛,腰背痛引睾丸。

 (2)下肢痿痹。

 (3)乳 痈 。

 (4)泄泻,大便脓血。

 [刺灸法]直刺05~09寸;可灸。

 40、丰隆 (ST40)络穴 髁 上八寸丰隆量

 [定位]仰卧伸下肢,或正坐屈膝。在小腿前外侧,当外踝尖上8寸,条口外,距胫骨前缘二横指(中指)。

 [主治](1)痰多。

 (2)哮喘,胸痛,头痛,咽喉肿痛。

 (3)下肢痿痹。

 (4)呕吐,便秘。

 (5)癫狂痫证。

 [刺灸法]直刺05~12寸;可灸。

 41、解溪 (ST41)经穴

 [定位]仰卧伸下肢,或正坐平放足底。在足背与小腿交界处的横纹中央凹陷中,当拇长伸肌 腱 与趾长伸肌 腱 之间。

 [主治](1)下肢痿痹,脚背肿痛。

 (2)头痛, 眩 晕,面赤目赤。

 (3)癫狂。

 (4)腹胀,便秘,胃热 谵 语。

 [刺灸法]直刺04~06寸;可灸。

 42、冲阳 (ST42)原穴

 [定位]仰卧或正坐平放足底。在足背最高处,当拇长伸肌 腱 与趾长伸肌 腱 之间,足背动脉搏动处。

 [主治](1)口眼 喎 斜,面肿,齿痛。

 (2)癫狂痫。

 (3)胃痛。

 (4)足痿无力。

 [刺灸法]避开动脉,

 直刺02~03寸;可灸。

 43、陷谷 (ST43)输穴

 [定位]仰卧或坐位,平放足底。在足背,当第二、三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

 [主治](1)面目浮肿,目赤肿痛;热病。

 (2)肠鸣腹泻。

 (3)足背肿痛。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44、内庭 (ST44)荥穴 内庭次趾外间陷

 [定位]仰卧或坐位,平放足底。在足背,当二、三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主治](1)齿痛,口 喎 ,喉痹,鼻衄。

 (2)腹痛,腹胀, 痢 疾,泄泻。

 (3)胃痛吐酸。

 (4)足背肿痛。

 (5)热病。

 [刺灸法]直刺或斜刺03~05寸;可灸。

 45、厉兑 (ST45)井穴

 [定位]仰卧或正坐平放足底。在足第二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指寸)。

 [主治](1)面肿,口 喎 ,齿痛,鼻衄。

 (2)胸腹胀满。

 (3)热病。

 (4)多梦,癫狂。

 [刺灸法]向上斜刺02~03寸;可灸。

;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诊断并不困难,但一定要到血管外科的正规医院诊治,如动脉压力测定、下肢动脉彩超、CTA、磁共振成像(MRI)等检查,这些检查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肢体动脉狭窄与闭塞。必要时医生还会建议行动脉造影检查,向血管内注入在放射线下显影的造影剂,利用x线片准确地显示血管内病变的位置和程度。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一经诊断就要尽早治疗,避免病情恶化。治疗包括一般常规治疗、药物治疗、腔内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医师会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

包括:①戒烟,戒烟可以明显延缓病情的继续加重;②控制体重,降压、控糖、降血脂;饮食结构合理,荤素搭配,粗细搭配,多食用低盐、低糖、高纤维素的食物。③适当步行锻炼,坚持每日数次散步60分钟,以及做患肢抬高、下垂、平卧,足部旋转、屈伸反复运动,锻炼20~30分钟。

目前主要是抗血小板和扩血管药物治疗,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西洛他唑等,如果患者有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加他汀类降脂药物,其目的是为了让斑块稳定。或使用抗凝药,必要时服用止痛药,改善肢体缺血、缓解疼痛和促使溃疡愈合。

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严重病例,则需要进行复通血管的手术治疗。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已成为下肢动脉闭塞症手术治疗的首选方式,球囊扩张加支架植入一直是下肢动脉闭塞症的主要治疗方式。当前随着血管腔内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血管腔内治疗已经从单纯的球囊扩张、支架植入,发展成为融球囊扩张、支架成形、斑块旋切、动脉内溶栓、吸栓等综合治疗方法,进而提高疗效,降低截肢率。

下肢动脉硬化患者一定要注意下肢的保暖,避免肢体受伤。不能用热水泡脚或热水袋暖脚,一旦形成烫伤,伤口很难愈合。

射门时要求冷静、机智、果断、有信心,动作快速、准确、有力,并能随机应变

脚背正面踢球:是用脚背正面的楔骨和跖骨的末端构成部位触球的一种踢球方法特点:踢球腿的摆幅大,摆速快,踢球的力量大,出球的性能变化小,出球方向也比较单一。

基本动作要领:踢定位球时,直线助跑,最后一步稍大并要积极着地,支撑脚在球的侧方约10~12厘米处,脚尖正对出球方向,膝关节徽屈,踢球腿是在支撑脚前跨和助跑的最后一步蹬高地面时,顺势向右摆起,小腿曲屈。在支撑脚着地的同时,以髋关节为轴,大腿带动小腿由后向前摆,当膝盖摆至接近球正上方的刹那,小腿做爆发式前摆,脚背绷直,脚趾扣紧,以脚背的正面击球的后中部。踢球腿随球继续提膝前摆。

易犯错误:A支撑脚的位置靠后,造成踢球时身体后仰,踢球的后下部,出球偏高。B踢球腿前摆时,小腿过早前摆,造成直腿踢球,出球无力。C摆腿方向不正。D踢球时,因怕脚尖触地,脚背不敢绷直,造成脚趾触球。

脚背正面踢反弹球时,要准确判断球的落点、落地时间和反弹路线,身体正对来球反弹方向,支撑脚在球的侧方。当球要落地时,踢球腿的小腿急速前摆,在球刚反弹离地时,以脚背正面击球的后中部。该动作易犯的错误在于:对球的落地时间判断不准,摆腿过晚,击球的后底部,击球偏高。

脚背正面踢空中球(侧身踢空中球)时,首先要判断好球的运行路线和确定好击球点,并使身体侧对出球方向,支撑脚跨上一步,脚尖指向出球方向,上体向支撑脚一侧倾斜,踢球脚的大腿带动小腿急速向出球方向挥摆,用脚背正面踢球的后中部,在摆腿踢球的过程中身体随之向出球方向扭转。在踢球的刹那,眼睛始终注视球,身体正对出球方向。踢球后,面对出球方向。该动作的易犯错误在于:摆腿过早或过晚,造成漏踢。支撑脚尖没有对着出球方向,限制了身体的扭转。上体倾斜不够,造成踢球时腿朝斜上方挥摆,击在球的中下部,出球偏高。

脚背正面踢倒勾球时,支撑脚先向前跨一步,膝关节弯曲,上体后仰,踢球腿以髋关节为轴尽力向上方摆动。当球落到头的前上方时,用脚背正面向后勾踢。该动作易犯错误在于:上体后仰不够,膝关节太直,造成踢出的球方向不是向背后而是向上运行。

脚背正面挑起踢倒勾球时.先判断好来球的运行路线并确定好击球点,然后踢球脚上步蹬地起跳,同时另一腿上摆,使身体腾空后仰,眼睛注视来球。在另一腿下摆的同时,踢球腿以大腿带动小腿急速挥摆,两腿在空中成剪式交叉,以脚背正面踢球的后中部,踢球后,两臂微屈,手掌向下撑地,手指指向出球的相反方向,屈肘。然后背部、臂部依次着地。该动作易犯错误在于不敢跳或跳起后不敢向后仰体。落地以手掌撑地时,手指方向不对,容易造成时、腕挫伤。

脚背正面搓球过顶时,摆动腿的动作是由后向前下方用力,脚掌贴擦地面,脚尖插入球底,踢球的底部,使球由脚尖经脚面向前上方回旋而出。易犯错误在于踢球时,脚尖未插进球的底部,造成击球点不正确

芭蕾五个基本脚位:

一位脚:基本站姿站好,双脚脚跟并拢,脚尖呈一字形打开,并与肩平行。

二位脚:在一位脚的基础上,双脚直线向两旁打开,两脚之间相距一只脚的距离,重心在两脚中间。

三位脚:在二位脚的基础上,一只脚的脚后跟与另一只脚的脚心靠拢,保持外开的状态,略像古典舞的丁字步。

四位脚:以一只脚为定点,站好一位脚的姿态,两脚前后打开,前脚的脚后跟与后脚的脚尖相对,两脚形成“二字”的平行状,两只脚的前后距离大约为一只脚掌竖着的距离。

五位脚:在四位脚的基础上,以后脚为定点,前脚向后脚靠拢并收紧,重心在两腿的中间。

芭蕾七个基本手位:

一位手:手自然下垂,胳膊肘和手腕处稍圆一些。手臂与手成椭圆形,放在身体的前面,手的中指相对,并留有一拳的距离。双手在正面的腹前成自然圆;

二位手:手保持椭圆型,抬到横隔膜的高度。(上半身的中部,腰以上,胸以下的位置)但在动作过程中,要注意保持胳膊肘和手指这两个支撑点的稳定。双手在旁侧伸,在视线范围内,手心向内;

三位手:双手上举在头上方的视线内;

四位手:在三位手的基础上左手不动,右手切回到二位,组成四位。它已是舞姿了。

五位手:在四位手的基础上左手不动,右手保持弯度成椭圆形。

六位手:在五位手的基础上右手不动,左手从三位手切回到二位,组成六位,形成舞姿。

七位手:在六位手的基础上右手不动,左手打开到旁边,双手相同地放在身体的两边。

起源:

芭蕾起源于意大利,兴盛于法国,“芭蕾”一词本是法语"ballet"的音译,意为“跳”或“跳舞”。

芭蕾舞ballet一词,源于古拉丁语ballo。最初,这个词只表示跳舞,或当众表演舞蹈,并不具有剧场演出的含义。

扩展资料

芭蕾舞形式:

1、一种舞台舞蹈形式,即欧洲古典舞蹈,通称芭蕾舞。这是在欧洲各地民间舞蹈的基础上,经过几个世纪不断加工、丰富、发展而形成的,具有严格规范和结构形式的欧洲传统舞蹈艺术。

19世纪以后,技术上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女演员要穿特制的足尖鞋用脚趾尖端跳舞,所以也有人称之为脚尖舞。

2、舞剧最初专指以欧洲古典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综合音乐、哑剧、舞台美术、文学于一体,用以表现一个故事或一段情节的戏剧艺术,称古典芭蕾(或古典舞剧)。

20世纪出现了现代舞以后,以现代舞结合古典舞蹈技术为主要表现手段来表现故事内容或情节的称现代芭蕾。逐渐地,芭蕾一词也用来泛指用其他各种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舞剧作品,尽管在舞蹈风格、结构特征、表现手法等方面均不同于古典芭蕾或现代芭蕾。

3、在现代编导创作的舞蹈作品中,有相当一部分没有故事内容,也没有情节,编导运用欧洲古典舞蹈或现代舞蹈,或使两者相结合,用以表现某种情绪、意境,或表现作者对某个音乐作品的理解等等,这些也称为芭蕾。

芭蕾的发展:

芭蕾的历史,最早的肇端可追溯自欧洲文艺复兴鼎盛时代的意年大宫廷,及法国南部的贝根弟处所的宫廷里。每当成婚喜庆,接见外国元首,或其他年夜庆典,即表演这种舞蹈以示祝或助兴。

芭蕾成长史上第一部斗劲完整的芭蕾舞剧——《皇后喜剧芭蕾》上演于1581年,当洛蕾娜(Lorraine)的玛格丽特蜜斯和凡尔赛(Versaills)的姚幼斯公爵成婚瞬息,这场芭蕾舞的音乐曲谱迄今仍保留,可算是最古老的芭蕾音乐。

参考资料:

-芭蕾舞

1、随前动作:

  踢球的随前动作,是要求脚与球接触时踢球腿仍以触球时的同样摆动速度继续前摆和送髋。球是弹性体,用脚踢球时脚与球并不是触到即离开,而是经过一个时间,尽管其时间极短。

随着球速增大,脚速降低,球、脚分离。这时继续做随前动作对球的运动已不再发生任何作用,但是却能加长脚落地时的步幅,因而必能产生制动效果。从而达到逐渐缓和前惯性的作用。

  相反,如果踢球脚触球就立即集止前摆和送髋,那就必然是在击球之前就开始减小用力。这样不仅踢球腿的摆速会降低,同时还会对快速前移的整个身体起着减速的影响,导致影响球速。总之,踢球的随前动作是影响踢球力量和出球准确性的完整踢球动作的不可缺少的环节。在教学、训练中必须给予应有的应视。

2、支撑:

  支撑是指在踢球过程中支持脚的力量、踏地方法、足尖方向和维持身体平衡的动作。它的作用主要是移动身体重心,维持身体平衡,使踢球腿得以协调发力。

  ① 支持脚的位置:是指支持脚与球的距离而言。支持脚的位置对踢球运作的协调性、脚触球部位的准确性和踢出去球的高度、性能和力量有很大关系。

  支持脚踏地的前后距离直接关系到球踢出去的高度。当要踢出低平球(包括地滚球)时,为能有效地控制出球高度和加大踢球力量,支持脚在踏地时,足尖一般落在球的后沿延长线上。

② 踏地方法:支持脚踏地的方法与运动员踢球前所处的状态有直接关系。一般在助跑踢球时,为能抵制身体向前的自然惯性,最后一步的步幅要适当加大,并要积极踏地。支持脚踏地的顺序应是先以脚跟撑地,随着展腹,在送髋的同时,迅速地过渡的全脚掌,变斜撑为直撑,特别是在小范围内直接跨步踢球时,更需要用积极快速有力的踏地来带动踢球的摆动。为了减小撑地时的反作用力,膝关节可适当弯屈,以保证身体重心能够较稳定地落在支持脚上。

  ③ 足尖方向:支持脚踏地时,足尖方向原则上应与出球方向保持一致。以便在踢球的刹那使身体正对出球方向;使踢球腿自然地前后摆动。同时对于踢球腿的摆动速度、击球力量的大小、击球方向的准确和身体的平衡等都有着直接影响。

  ④ 维持身体平衡:是完成踢球动作的先决条件,它应贯穿在踢球动作的始终。支撑腿不仅要能够平稳地支持住身体的重量,同时还必须能够在完成踢球动作过程中与踢球腿协调配合,以维持身体平衡。支撑腿的膝、踝关节的屈伸动作在控制身体平衡中作用极大。其屈伸必须在撑、摆、击球的过程中协调地进行,才能做到在任何情况下身体平衡都能保持稳定。

我们常说“腿是人的第二心脏。”人体的血液运行系统包括动脉和静脉。动脉血流运行的动力主要靠心脏推动,静脉血液运行的动力主要靠肌肉收缩产生的压力,把腿照顾好,相当于在下半身给心脏加了一个助力泵。

人体50%的神经、血管、血液都分布在双腿上,足厥阴肝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这六条重要的经络也从腿部经过,维护着气血的上行和下行。

平时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腿部形状与赘肉的位置来推断身体的健康状况:小腿肚粗壮,脚腕较细的人可能有糖尿病;脚腕特别粗的可能有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脚腕内侧有赘肉的女性要注意乳腺和妇科问题;腹股沟有赘肉的女性要注意盆腔问题;膝眼有赘肉,可能是膝关节问题;大腿外侧有赘肉,可能是胆的问题。

有不少国家的研究都说明:腿部强健与心脏、腰椎、肝脏、肾脏等器官的健康有密切关系。养树需护根,养人需护脚,人的腿就好比树的根,根好树才能活得好,腿好人才能健康。经常锻炼腿部,能改善全身组织器官的血液循环,强健身体。

想要养好腿,可以多做做勾脚蹬足和频抖这二个动作。

勾脚蹬足动作:正常坐位,两脚伸直,两脚掌趾尖向上,将足掌尽力向身体方向回收,同时足跟向前用力下蹬,并保持前蹬动作十秒钟,然后脚掌还原放松。一次做5-10次。做勾脚蹬足动作时动作一定要慢,才能达到拉伸经络的效果,同时引气血下行。

频抖有二种抖动方式,一种是平脚抖,一种是踮脚抖。

平脚抖动作:两脚分开,与肩同宽,脚尖方向略向外展,两手自然垂向两侧,全身放松站立。膝关节快速小幅屈伸,以膝关节带动全身高频抖动。身体在抖动下自然运动,抖幅的大小、频率由膝关节的屈伸来调节,每次1-10分钟。

踮脚抖动作:以前脚掌着地,脚后路提起5公分左右,以脚掌关节带动全身高频抖动。站立方式、身体要求、运动时间与平脚抖相同。

这二个动作都能锻炼到大小腿的肌肉,同时还能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滋养身体的各个器官。

简单易练,随时随地都能做,日常生活中的小动作,就能锻炼身体,抓紧时间练起来吧。

泰拳训练方法

 导读:泰拳对于手臂以及腿的攻击是十分注重的,因此大家在训练中,最重要的是手脚的肌肉训练,一起来看看吧!

  泰国现代泰拳训练方法:

  1晨跑

 清晨起来跑步,可以增强耐力,使腿部肌肉发达,对于拳师在擂台上进攻退守,均极裨益。拳师能否在对手不断进攻面前不被打倒,与站桩极有关。泰拳师公认跑步为站桩功力的基础,必须严格遵行。

 跑步完了之后,日间需要有充分的休息时间,一般直至午后,下午四时左右才开始继续训练,午后训练程序,各著名武馆各有不同。一部分武馆的拳师以跳绳开始,有的拳师则以技术动作空击开始,然后打沙包,进而对打,最常见的是以空击开始。

 2空击

 空击,泰拳师称之为“击影”。是拳师运动中的热身运动,使全身的神经和肌肉进入兴奋状态,以适应后面的剧烈训练。空击训练主要是协调身手的配合,进退的平衡,特别注重于实战时出招打空以后迅速收式回防的习惯性培养。另一个目的是“意”的训练,即假想敌手的训练,想象怎样对敌手进行攻击和防守反击。所以,泰拳谓空击为击影,是深有函意的。

 空击练拳时,注重于双拳动作的连贯;运足(步法)和发劲的正确,并且尽可能多用各种步法,如跃进、急退、或围绕而进,拳与步须配合。

 空击练肘时,假想敌手的存在,双方已进内围(贴身)战。观察对手的动态,或运足相应,或适时挥肘出击,招数可长可短,或改变攻击角度,又可借势抵敌,自由发挥。

 如果是练腿击,不在于练猛功,而在于怎样保持身体的平衡,使腿招收发灵活,防守时严密坚固,不致于受到对手的突然袭击。

 练膝击时,注重膝招流畅活泼,如上步冲膝,须保持膝步一致。练贴身缠战的膝招,则想象双臂箍住对手,下拽迎合膝招的上冲之势。

 还有蹲身空击法。练空击时身体下蹲,双脚前后溜动,与跳绳相似。按1-2-3的口令,双拳以相同节奏发出。长练此法,可增强下盘的耐力。

 著名的泰拳高手乃佛练空击时,与一般的平庸拳师慢条斯理、不用劲的空击法根本不同。他不但手足敏捷,且每招每式,均吐气发声助势,意劲俱在,与实战时无区别。乃佛擅长用前脚蹬踹,脚起连环,其灵活程度如手一样,令人叹为观止。80年代拳王狄西莲,练空击时,重点则在其成名绝技,连环冲膝。可见泰拳师练拳,因人而异,自由发挥。一点也不循规蹈矩地来约束自己。

3打沙袋

 打沙袋是泰拳基本练习方法之一,可以加强拳头的威力和硬度,使肘、腿、膝招更具威胁。练沙袋的要点;是不可蛮干,应环绕沙袋,作有规律的移动,一面练习步法,一面选择不同位置、角度、距离发动攻击。

 拳招必须有目的和意图,一般是组合拳,如先左后右,再接以左拳,依1-2-3的节奏,发右拳也是一样,必须灵活准确,拳招熟练之后,劲力自然会增强。

 练肘招时宜先用前臂打击,配合上步时间,距离须把握准确才有功效。

 膝招练习也要靠近沙袋,两手抓住沙袋的上端,用力拉拽,弯身拧腰,提膝全力撞击。熟练后可左右跳跃,同时用双膝连环冲撞沙袋。以频度高、力度猛为好。这样练还可以增强体力。

 踢沙袋时要注意接触位置要准确,挥腿时间不对的话,可以使足踝受伤。必须注意只能用脚背和脚杆(小腿杆)抽击沙袋。用脚尖踢人,不但威力不足,还容易把脚踢伤。发腿时中心足注意要惦立,以脚前掌着地而后跟抬起,才能使全身的重量与劲力集中在动腿上,击打目标时自然就有了威力。腿招收发前后,要保持戒备姿势,使之成为习惯动作,以防实战时对手狙击回袭。

 初学者为提高练习效果应了解沙袋结构。沙袋是用双层皮革或相似皮革材料,内芯充填粗沙,两层皮革间充填软鬃或海绵类而制成的,呈圆桶形。沙袋的大小可以根据练习者自己的体重、练习目的等具体情况恰当选择,将沙袋悬于空中进行击打练习,沙袋放置的高度可根据练习者身高自行调节,一般是悬吊在以击打沙袋中间部位的高度为宜。

 将沙袋贴墙架起或一人扶托另一人进行击打,这样可以避免沙袋被击摆荡,易于体会、掌握击打动作。练习时最好是在教练或同伴的指导帮助下进行,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分析动作,尽快地掌握正确动作。

 击打沙袋时,可在原地进行单个拳法的击打练习,也可在移动中进行各种拳法进攻步法的联合训练,如向前滑步击打、向侧滑步击打等。并还可在训练中,采取进攻与防守动作相结合的方法。如迎击拳法,闪躲后的还击拳法以及真假、轻重拳法的结合。在比赛前如能了解对手,更可从实战出发,进行针对性的进攻拳法的练习,提高技、战术水平,以利在实战中应用。

练习击打沙袋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初学者应在基本掌握各种拳法动作的基础上,再进行击打沙袋的练习。在击打沙袋的练习过程中,不断改进技术动作,否则容易形成错误动作,难以纠正。

 ②练习前一定要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尤其是手指、手腕、肩、肘关节、腰部,以防受伤,击打时不宜徒手做,一定要缠好护手带,戴上专用的击打沙袋手套或练习手套,这样既可避免挫伤又可增加握力和用力的感觉。在击打沙袋时,先轻后重,最好是在做2-3组空击后,再进行击打练习。

 ③在击中沙袋的瞬间,拳要握紧,腕关节紧张。腕关节稍内扣保持拳锋与尺骨在一条直线上,防止受伤。这一点尤其重要。练膝、肘腿招时主要是掌握技术动作,保持身体平衡,而不是练功。因此不要发力太猛,以免受伤。

 ④在击打沙袋时始终要保持正确的实战姿势,击打后立即收招并作好防守,以形成良好的动作习惯。

 ⑤击打沙袋时精神要集中,要有实战观念,假设对手,以培养实战意识。练拳时,用拳锋正面击打沙袋,发拳时眼睛注视击打部位,做到出拳迅速准确有力,此时击打沙袋的声音清脆、短促、沙袋垂直颤动,否则是发拳用力不合理,切忌出拳时推击。

 ⑥沙袋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在经常击打的部位形成凹陷,练习时应注意避免击打在凹陷与平坦部位的交接处,因该部位易于是拳脚滑动,造成扭伤。

 ⑦初学者在击打沙袋练习时,应先进行单个招式的练习,最好是从直拳练习开始,因为直拳易于掌握。然后再练习摆拳,勾拳拳法,再练腿法、膝法、肘法等。在较熟练地掌握单个招式的基础上做各种招式的穿插、组合、连续击打动作的练习。

 ⑧初学者在击打沙袋练习时,一定要注意动作的正确性,击打时动作的速度应先慢后快,重量应先轻后重。并且一定要结合步法进行打击,不能只注重招式,而忽略步法和全身协调用力的技术要求。否则在实战和比赛中难以得到应有的发挥。

 ⑨初学者在练习击打沙袋的过程中,要不断地摸索掌握沙袋被击后的颤动规律,注意出招时用力的时间、距离和角度,尤其在击打摆动的沙袋时更应如此,否则容易发生手指、手腕、肩肘、关节受伤事故。

 ⑩应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击打练习,在练习前应安排击打内容组数,每组的时间以及要求,并要求出招时的频率,轻重的节奏,及根据自身的技术特点,体力情况进行安排,以提高练习效果。

 泰拳著名高手“旋风腿”亚披勒练沙袋,其腿功有如排山倒海,一声闷吼,腿快如闪电扫向沙袋,猝然爆发巨响。亚披勒练连环腿时,更加连珠炮一般,声音坚实,尖锐刺耳,振人心魄,其拳肘与膝撞的角度异常刁猾巧妙,令人难以防范,真是名不虚传。

  4对打

 对打练习,是泰拳师赛前积极训练的主要项目,在曼谷已获排期出赛拳师,每周对打不下三次,通常是隔日练,星期日休息。

 练对打可增强拳师的耐性、速度和斗志,缺乏对打练习的拳师,在比赛时往往想轻取敌人,反而力不从心。

 泰拳师在对练时,一般只运用穿戴拳套的拳头,全力搏击,腿膝招数危险性高,因此不适宜在对打时使用。

 泰拳术经过数百年的不断冶炼升华,训练方面的确别具一格,例如比赛每局时间三分钟备战练习回合时间达四分钟,休息时间不超过一分钟。若比赛每局两分钟,则练时三分钟。这种高度压力式练习法,无疑使拳师在擂台上比赛时,有足够的体能与耐力应付比赛的需要。

 对打练习次数不宜过多,如预期比赛十回合,那么每次练习只要对打四回合,一般五回合赛事,对打三回合就足够。至于四回合一下的比赛,则练两回合就够了。

 还要注意的一点,是练习须隔日进行,使身体充分休息,不致因练习过频而损害脑部健康。

 1982年举行的一场泰国拳坛高手争霸,战前“通天膝”狄西莲迎战“飞将军”沙玛,双方积极备战,训练之刻苦前所未有,狄西莲练习65日,对打练102回合,特别注重击靶练习;沙玛则练了45日,对打86回合,加强角力练习,以对抗狄西莲之膝撞战术。

 5手靶训练

 近年泰拳师最重视的特殊练习法,有“手靶”与“摔跤”两项。

 手靶是引进的先进训练方法,由教练或专业靶师手持正方或长方形长靶,其形如枕头,作活动目标,带引拳师攻打。教练可任意引导拳师向各部位进攻,并不断报以干扰、回击,使后者同时练习防卫。

 手靶的特别功效,在于拳师的膝、腿等各种招数,灵活准确,加上教练的催促、压逼,其攻击方法和密度相应提高,比独自攻打沙包,效果好得多。

 “通天膝”狄西莲,以膝技卓绝威震拳坛。他在击手靶时,大部分时间缠着靶师,集中练膝,其膝招威力骇人,急如闪电,尤善连环冲撞,每一击足以至人死命。

  6摔跤

 摔跤练习,又称搂抱,是凭长时间的缠抱投摔,使桩步坚稳,膝招灵活,对磨练耐性,最有效果。

 方法是选择体形相近的对手,互相抱住颈顶,轮流用力拉拽、压下或推放,迎合膝招撞击,被动一方则竭力抗拒,发劲将对手撵开或向侧投掷。在两力相抵之下,双方常成紧贴、绕转形势,必须不断移动或运动消除对方牵引和膝功,抗争十分激烈,双方体力消耗很大。常练可帮助拳师在内围争持时发挥膝技,争取优势,在应付敌人膝攻时,则善于护卫与回击。

 在泰国部分有名拳馆,拳师在赛前练习,摔跤时间长达三十至四十分钟,其激烈程度,难以言喻。

  7过招

 参加比赛拳师,还经常找同伴或教练过招。以磨练技艺,在原定练习程序完结后,拳师即与教练或体形相近对手相战,只是不像比赛时那么认真凶狠。否则造成意外,未及登台已受创伤,适得其反。

 过招的办法是,双方各出招数对战,而不用劲,互相拆解、回击运用战术,借以培养反射神经,灵敏性与实战技巧。

 拳师可随意选择各种招数演练,例如练腿踢招数,甲方踢,乙方挡格后回以反踢,使甲方招架,互相轮流练习。又如一方用低踢或肘撞,或练内围膝撞,对方则集中护卫,破坏前者用膝之势,用退击战术者可专练退战方式,如此类推。此种训练,可改善拳师打斗时姿态与风范,养成攻防技击之节奏和韵律感。

 8跳绳

 最平凡简单的训练,是跳绳运动,是拳师必须持之以恒的练习项目。其一处在可强化腿部机能,使拳师移动敏捷,体重下降,耐力增强。

 初出道的拳师,每日下午练习前,必跳绳三回合,作热身运动。因体重问题而须减重的拳师,可每日进行三十至六十分钟的跳绳,练习时加穿厚衣,催助身体内水份挥发,效果尤佳。

 跳绳这一项活动对于每个人在童年时代多少都曾接触过,它是非常简单的一项全身运动。从器材上说:结构最简单,携带极为方便,活动时只要小小的地方能跳动就行了。占地面积小,并且没有过多、过高的要求,在其他项目中作为辅助训练也是必不可少的。跳绳可以提高人体内脏功能、健壮身体、增强下肢弹跳力和耐久力。一根绳看上去很简单,但它能帮助拳手提高弹性、速度、落地缓冲性、弹跳持久性等,在练习跳绳时要结合比赛的需要,按三分钟一个回合,中间休息一分钟的方法进行,在跳的过程中动作要有变化,速度也要快速和中速变换,这才是拳手练习跳绳的要求。

 ⑴器材(绳子)及准备

 要用直径10毫米的腊绳,或机用皮带(直径8毫米)和代革用品,长度以本人脐部高低到地面,用脚踩直一圈为标准。

 要穿平底软性鞋,跳前须做准备活动,使各关节韧带和肌肉展开,尤其是踝部关节及手腕关节更为重要。

 (2)姿势要求

 头部要正直,双目正视前方,下巴自然地靠近胸骨顶端凹陷处,含胸、两肩下沉,双膝微屈,躯干向前下方弯曲,保持颈部、胸部脊柱生理弧度。

 两手握柄,手心向前方,肘部靠近躯干两侧,手内侧贴近大腿外侧股骨上13处(握绳柄主要靠拇指、食指,其他三指为次要,用两手腕摆动绳子)。

 跳绳时要用前脚掌弹跳落地,在落地时要轻松,膝部自然弯曲,略有缓冲动作。

 (3)跳绳的方法与要领

 跳绳时除了两足的动作随着变化而转换外,其他部位如头,躯干和手臂尽量保持基本姿势。如果在跳绳失误时,要立即恢复跳动(间隙时间越短越好),绳子的挥动用两手腕同时发力。

 ①原地双脚跳:

 动作要领:好似原地跑步,弹跳时靠一足前掌跳动,在落地同时另一足再做弹跳,依次交换。每跳起一次绕绳一圈,身体中心保持不变,始终在中间。

 ②单足二次原地跨步跳:

 动作要领:一足做二次弹跳,每跳一次绕绳一圈,左脚第一次弹跳时右脚作后伸动作(只能用膝部作屈伸动作),当第二次弹跳时右脚作前伸,足尖绷直,这时快速落地换上右足弹跳动作,然后依次轮跳。

 ③前后交换跳:

 动作要领:跳动前,左脚在前,右脚在后,两足前后距离同肩宽,用两脚前脚同时弹跳,跳动时,左、右脚不断前后交换,一次轮跳。

 ④提腿90度跳

 动作要领:一脚落地弹跳,另一脚作向上提腿与躯干成90度,小腿与大腿成90度,脚尖下垂,紧紧落地,原落地弹跳的脚向上提,交替进行。

 ⑤踢臀式跳(类似后提腿跑):

 动作要领:一脚弹跳落地的同时另一脚小腿后屈,将脚后跟尽可能敲到臀部,然后落地换另一只脚作以上动作,连续交替弹跳。

 ⑥步伐式(如泰拳步伐前后跳动):

 动作要领:按拳击基本步伐的要领作向前、向后、向左、或向右跳,每跳一次摇绳一圈。

 ⑦双飞式或三飞式:

 动作要领:双飞即跳起一次摇绳2次,三飞是跳起2次摇绳3次,要求两脚合并,同时用脚前掌跳起,提臂收腹直腿,两脚尖绷直,两手腕瞬时间加速作2次或3次旋转。

 ⑧负重跳:

 即上身穿上沙背心,或腰部带上沙袋,还可用沙绷带,只要能增加一点重量,不拘跳的形式进行跳动,这一类的跳是增加难度提高效果。

 ⑨变速跳(好似变速跑):

 在一个回合中(为三分钟),分阶段的快速与中速跳,这是符合拳击比赛中回合需要的,为的是使生理和呼吸系统等方面适应回合要求,每个回合跳绳为600次左右。

 要求,一个回合400次以上为及格,550次以上为良好,650次为优秀。

 跳绳时必须注意:

 ①跳绳时不要跳离地面过高,以绳能通过脚底为佳,落地必须要有缓冲,严禁用足跟着地,否则会震动大脑,影响健康。

 ②跳后,两足各组肌肉有酸痛等的正常现象,严禁用冷水冲洗,要用热水洗或按摩,使肌肉放松,消除肌肉群的疲劳。

 ③跳时呼吸必须用鼻以短快吸气,呼气要慢用嘴呼出。在快速跳绳前先吸一口量大的气,随后加快跳速,气慢慢吐出,甚至气即将吐完,再憋口气,实在憋不住,放慢速度,随后再吸气,这样不断地交换是为了达到无氧训练的目的,当休息一分钟时,应进行深呼吸的调整。

9体操

 最后的练习项目是体操,在练习前或后均须进行,主要目的是强化身体各部位的筋肌功能,伸展筋骨,训练后的体操动作宜放缓,使身体神经松弛,体内各部机能平静,回复原状。

 体操项目有蹲跳、开胯、溜腿、摇颈、掌上压等各项运动,其中以腹肌运动为主,与拳师的耐打能力有密切的关系。

 泰国拳馆的拳馆,每日须作腹肌运动一百至二百次,以增强腹部抗打击力。

 60年代以前拳师之练习程序,一般均以空击、打沙袋、对练为重点,辅助练法则有跳绳与过招。80年代后各武馆即相继大幅度加强摔跤训练,同时有长方形皮靶出现,引靶协助拳师追击焦点的训练技术迅速发展,使新一代拳师韧度及组合技术、密度等全面强化,至今这两项特殊练习法已成职业泰拳训练绝不可缺少的项目

;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45755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6
下一篇2023-11-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