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人忧天原文、翻译及赏析

杞人忧天原文、翻译及赏析,第1张

  原文

 《列子天瑞》: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后用以比喻不必要的忧虑。 清邵长蘅 《守城行纪时事也》诗:纵令消息未必真,杞人忧天独苦辛。

 战国列子《列子天瑞》: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译文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无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长庐子闻而笑之曰:虹蜺也,云雾也,风雨也,四时也,此积气之成乎天者也。山岳也,河海也,金石也,火木也,此积形之成乎地者也。知积气也,知积块也,奚谓不坏?夫天地,空中之一细物,有中之最巨者。难终难穷,此固然矣;难测难识,此固然矣。忧其坏者,诚为大远;言其不坏者,亦为未是。天地不得不坏,则会归于坏。遇其坏时,奚为不忧哉?子列子闻而笑曰:言天地坏者亦谬,言天地不坏者亦谬。坏与不坏,吾所不能知也。虽然,彼一也,此一也,故生不知死,死不知生;来不知去,去不知来。坏与不坏,吾何容心哉?

  解释

 杞:周代诸侯国名,杞国,是中华大地上一个古老的方国,其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夏朝初年。西周末杞为宋灭,杞武公十一年(公元前740年)杞国从雍丘(今河南杞县)迁都至齐、鲁之间的淳于一带,重建杞国。忧天:担心天会掉下来。老是怕天塌下来,以至于吃不下饭睡不好觉。比喻不必要或无根据的忧虑。[1-3]

  典故

 战国时代 列御寇 《 列子》列子,名寇,又名御寇(又称圄寇国寇),战国前期思想家,是继老子和庄子之后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郑国莆田(今河南郑州)人,与郑缪公同时。今郑州市东30里圃田乡圃田村北有列子祠。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清静无为。后汉班固《艺文志》道家部分录有《列子》八卷。《列子》又名《冲虚经》(于前450至前375年所撰),是道家重要典籍。

 列子终生致力于道德学问,曾师从关尹子、壶丘子、老商氏、支伯高子等。隐居郑国四十年,不求名利,清静修道。主张循名责实,无为而治。先后著书二十篇,十万多字,今存《天瑞》、《仲尼》、《汤问》、《杨朱》、《说符》、《黄帝》、《周穆王》、《力命》等八篇,遗成《列子》一书,余者皆失传。其中寓言故事百余篇,如《黄帝神游》、《愚公移山》、《夸父逐日》、《杞人忧天》等,篇篇珠玉,读来妙趣横生,隽永味长,发人深思。

 列子心胸豁达,贫富不移,荣辱不惊。因家中贫穷,常常吃不饱肚子,以致面黄肌瘦。有人劝郑国执政子阳资助列子,以博个好士之名,于是子阳就派人送他十车粮食,他再三致谢,却不肯收受实物。妻子埋怨说:我听说有道的人,老婆孩子都能快乐地生活,我却常常挨饿。宰相送粮食给你你却不接受,我真是命苦啊。列子笑着对老婆说:子阳并不真的了解我,听了别人的话才送粮给我。以后也可能听别人的'话怪罪我,所以我不能接受。一年后郑国发生变乱,子阳被杀,其党众多被株连致死,御寇得以安然无恙。这样的列子遗事至今郑州民间还在流传,康熙三十二年《郑州志》也记载了这个故事。

 列子贵虚尚玄,修道炼成御风之术,能够御风而行,常在春天乘风而游八荒。庄子《逍遥游》中描述列子乘风而行的情景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返。他驾风行到哪里,哪里就枯木逢春,重现生机。飘然飞行,逍遥自在,其轻松自得,令人羡慕。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李隆基封其为冲虚真人,其书为冲虚真经。[3]

 据《左传》,鲁庄公七年(前687年)所言:夏,四月,辛卯,夜,恒星不见,夜中星陨如雨。翻译:某天夜晚,所有的星星都消失了,忽然,天空中下起了流星雨。流星雨砸到杞国一带,落星砸毁半个GJ,房屋焚烧,大火连烧三个月。故经历过此事的人,总是害怕天再塌下来。

郑州530分能上的高中有:郑州枫杨外国语学校(西分)。郑州实验外国语中学(东分)。郑州新奇中学(七中分校)。

如何调整焦虑情绪?

自我暗示法:这是一种通过自己的语言和想象,使身心机能发生变化的方法,它简单易行,效果明显。学生可以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和强化,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在不同的情境中选择不同的暗示语对自己进行心理调节,以消除紧张情绪,树立必胜的信心。

比如,在复习考试阶段,当感到精神压力很大时,可以对自己说:“我知道我能应付这个公式。”“这些单词和语法我再也不会忘记了。”等等之类的话。

情绪宣泄:如果考前过于紧张,可以找一个自己信任的、头脑比较冷静的人(有条件的可以找心理咨询师)交谈一下,把自己的烦恼倾诉出来,最好具体描述一下紧张的感觉。也可以给要好的朋友写信,把你紧张的心情写出来。

放松训练:意念放松法:身体自然坐正,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做一次深呼吸,缓慢、平静的呼气。呼气时对自己说“放松”。想象紧张随呼气排出体外。

同时将双手悬于体侧,感到血流的温热进入了双手。想象着“紧张”也从指尖流了出去。反复数屈伸并放松手指肌肉,以促进血液循环。稍微变换身体的姿势,舒展双臂、双腿、和腰背。

高中学习方法:

预习很有必要,因为预习的过程就相当于自学,是锻炼思维过程的关键步骤,通过预习不单单是让我们提前对将要学习的知识有所了解,更是让我们对这一学科有更深入的认知,好好利用预习这一环节能够让我们爱上这一科,学起来不再犯难。

高中会接触到很多陌生的知识,每科知识点都比较困难,所以同学们刚开始读高一时就不要落下,每一科每一个知识点都要仅仅跟住了,否则落的多了自己都不想或者没有办法去补了,当对某一科失去兴趣时,再想补弱科就会有一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

 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塌下来,地会陷下去,自己的身体无处可藏,因而睡不着觉,吃不下饭。又有一个担忧那个怕天塌地陷之人的人,于是前去向他解释,说:“天是气的积聚,无处没有气。就像你弯腰挺身、呼气吸气,整天在天空中生活,为什么要担忧它崩塌下来呢”那人说:“天果真是气的积聚,那日月星辰不会掉下来吗”向他解释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积聚起来的气中有光辉的物体,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

那人说:“地陷下去怎么办呢”解释的人说:“地是土块的积聚,充满了四方空间,无处没有土块。就像你停走踩踏,整天在地上生活,为什么要担忧它陷裂下去呢”那人放下心来,十分高兴;那个为他担心的人也放下心来。长庐子听说后笑着说:“虹霓呀,云雾呀,风雨呀,四季呀,这些是气在天上积聚而形成的。山岳呀,河海呀,金石呀,火木呀,这些是有形之物在地上积聚而形成的。

知道它们是气的积聚,是土块的积聚,为什么说它不会毁坏呢天地是宇宙中的一个小物体,但却是有形之物中最巨大的东西。难以终结,难以穷究,这是必然的;难以观测,难以认识,也是必然的。担忧它会崩陷,确实离正确的认识太远;说它不会崩陷,也是不正确的。天地不可能不毁坏,最终总会毁坏的。遇到它毁坏时,怎么能不担忧呢”

列子听到后,笑着说:“说天地会毁坏的意见是荒谬的,说天地不会毁坏的意见也是荒谬的。毁坏与不毁坏,是我们不可能知道的事情。即使这样,毁坏是一种可能,不毁坏也是一种可能,所以出生不知道死亡,死亡不知道出生;来不知道去,去不知道来。毁坏与不毁坏,我为什么要放在心上呢”

《杞人忧天》原文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其人曰:“奈地坏何”晓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

 若躇步跳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长庐子闻而笑之曰:“虹蜺也,云雾也,风雨也,四时也,此积气之成乎天者也。山岳也,河海也,金石也,火木也,此积形之成乎地者也。知积气也,知积块也,奚谓不坏夫天地,空中之一细物,有中之最巨者。难终难穷,此固然矣;难测难识,此固然矣。忧其坏者,诚为大远;言其不坏者,亦为未是。

 天地不得不坏,则会归于坏。遇其坏时,奚为不忧哉”子列子闻而笑曰:“言天地坏者亦谬,言天地不坏者亦谬。坏与不坏,吾所不能知也。虽然,彼一也,此一也,故生不知死,死不知生;来不知去,去不知来。坏与不坏,吾何容心哉”

《杞人忧天》注释

 1、杞国:杞,音 qǐ(起)。杞国,周初分封的诸侯国,姒姓,初在雍丘(今河南杞县),杞成公迁缘陵(今山东昌乐东南),杞文公迁淳于(今山东安丘东北)。公元前 445 年被楚国所灭。

 2、只使:即使。吴闿生:“只使,藉使也,然非三代语。”

 3、奈地坏何:犹“地坏奈何”。

 4、躇步跐蹈:躇,音 chú(除)。跐,音 cǐ(此)。

 5、舍然:舍音释,下同。释然,疑虑消除貌。

 6、长庐子:又作“长卢子“,楚国人,曾著书九篇,属道家一流。

 7、蜺:音 (倪),即霓,虹的一种,亦称副虹。

 8、空:与“有”相对,指整个宇宙空间。

 9、有:与“空”相对,指我们见到的万物。

《杞人忧天》赏析

 故事写了了忧天者与忧人者两种人。其中忧天者每天都担心天会塌下来,太阳会掉下来,惶惶不可终日,最后在别人的劝导下,终于放下了心。还有一种人就是开导杞人的人,他关心他人的精神和耐心开导的方法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他对天地星月的认识并不是科学的,只代表了当时的认识水平。

 《杞人忧天》的故事嘲笑了那种整天怀着毫无必要的担心和无穷无尽的忧愁,既自扰又扰人的庸人,告诉人们不要毫无根据地忧虑和担心。

创作背景

 《杞人忧天》出自《列子》。

 作为《列子》最早的整理者和注释者,张湛对《列子》的流传和文本情况是比较了解的。张湛告诉我们,《列子》一书不是先秦古籍。在张湛看来,《列子》一书的内容颇多佛学思想,这意味着《列子》的文本肯定有一些与佛经有关。章炳麟《菿汉昌言》卷四“湛谓与佛经相参,实则有取于佛经尔”。

 对此,季羡林撰《〈列子〉与佛典——对于〈列子〉成书时代和著者的一个推测》为《列子》的断代问题提供了论证。季先生发现《列子·汤问》篇和竺法护译的《生经》都有关于“机关木人”的记述。在经过细致的文本比对和考察探讨之后,他指出:“《列子》既然抄袭了太康六年译出的《生经》,这部书的纂成一定不会早于太康六年(285年)。”

 《列子》的《周穆王》篇乃摄取汲冢书《穆天子传》而成,连“机关木人”也被套装在“穆王西巡狩”的叙述中。《穆天子传》的流传在束皙等人的整理本完成以后,即太康二年至太康六年之间(281年—285年)。由此可以断定,《列子》一书应当始创于太康六年后永嘉五年前这26年之间(285年—311年)。

 愚公移山故事则来自《佛说力士移山经》,《生经》的译者竺法护也是《移山经》的译者。如此看来,《列子》的始创者曾经比较系统地阅读了法护译经。

作者介绍

 列子,名御寇,亦作圄寇,又名寇,字云。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郑国圃田(今河南郑州)人,古帝王列山氏之后。约与郑繻公同时。先秦天下十豪之一,道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

 列子是介于老子与庄子之间道家学派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是老子和庄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清静无为,归同于老庄,被道家尊为前辈。创立了先秦哲学学派贵虚学派(列子学),对后世哲学、美学、文学、科技、养生、乐曲、宗教影响非常深远。

 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道家”部分录有《列子》八卷,早佚。今本《列子》八卷,从思想内容和语言使用上看,或为后人根据古代资料编著。全书共载民间故事、寓言、神话传说等134则,题材广泛,有些颇富教育意义。

杞人忧天的故事

 杞国有个人,整天担心天会塌下来,地会陷下去。一天,他走在旷野上,心想这时候天要是塌下来,连个躲的地方都没有,肯定会被碰成肉饼的。他躲进房屋里,又想天要是这么一大块地碰下来,房屋不也被硬倒了吗砸倒的房屋不也要压到头上来吗

 他像一头丧家之犬东奔西逃,突然,他发现路边有个山洞,赶忙爬进洞里躲起来,这下他才放心了,悠悠然地观赏洞外的风光。但他马上又想天塌下来不把洞口堵死了吗暗无天日,不憋死,也一定饿死。他赶忙窜出去,连滚带爬地来到大路上。天瓦蓝瓦蓝的,几朵白云悠悠飘过。其实天离地面很远很远,哪里就塌下来呢这样想着,他才放心走起路来。

 走不多远,到了一块洼地,突然,他惊叫起来:“这块地不是陷下去了吗救命!”越叫,越觉得陷得深。他没命地往高处攀,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坐到一条路上,连连说:“真险,真险,真是大难不死。”至于后面的洼地,他心有余悸,连看也不敢看了。

 远远看见自己那间破屋,他眉头紧皱,如果待在家里,地陷了,怎么办最的办法是房屋要建得像一艘船,地陷了,还能漂在水面上,再做几把桨,还能乘风破浪,哈哈,妙主意!可是,他转念又想,要是水面也塌了呢和房屋一起在无边无际的黑暗中有始无终地坠落,怎么办想着,他眼睛都不敢睁开,慌得六神无主。

 另有一个人却为这杞国人的忧虑而担忧,便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个地方没有气,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中活动,为什么还担忧天会塌下来呢”杞国的那个人说:“如果天真是由气体积聚起来的,那么日月星辰,不都要掉下来吗”

 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气体积聚而成的,只不过它会发光罢了,即使掉下来,也不会打伤人的。”杞国的那个人又说:“地要陷落怎么办呢”开导他的人说:“地,不过是堆积起来的土块罢了,到处都是,没有一个地方没有土块。你践踏行走,整日在地上活动,为什么还要担忧它会陷落下去呢”这个杞国人听了,才抛掉了忧愁,高兴起来。开导他的人,也放心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46825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7
下一篇2023-11-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