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最早只是个普通王爷,为何最终能脱颖而出建立元朝?

忽必烈最早只是个普通王爷,为何最终能脱颖而出建立元朝?,第1张

元世祖忽必烈是少数民族皇帝中统一中国的第一人,其文治武功可以与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等相提并论。 ——朱耀廷

据说,成吉思汗在临危时曾说:幼年忽必烈之言,足使吾人注意,其言谨慎,汝辈尽应知之。彼将有一日据吾宝座,使汝辈将来获见一种命运,灿烂有如我在生之时。

不知这段神话式的预言是真是假,但有一点是可以相信的,那就是幼年忽必烈的才能已经得到了成吉思汗的赏识,这种所谓神话式的预言,随着历史的发展,也就变成了毋庸置疑的事实。

成吉思汗去世时,忽必烈仅仅十岁,一个十岁的孩子让千征百战的祖父这样赏识,本身就证明忽必烈的过人能力。

忽必烈由普通王爷成为蒙古国第五任大汗,元朝开国皇帝,大致有三方面因素:祖父的格外喜爱,父亲的军队,母亲的鼎力相助,自己的未雨绸缪,帐下的人才济济。

成吉思汗的正妻孛儿帖生有四个儿子五个女儿:长子术赤、次子察合台、三子窝阔台、幼子拖雷。拖雷是一位军事家,他掌有蒙古军队的百分之八十,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

成吉思汗生前分封诸子,四子拖雷留在父母身边,继承父亲在斡难和怯绿连的斡儿朵、牧地和军队。成吉思汗留下的军队共有约十二万九千人,其中大部分都由拖雷继承。

拖雷和正妻唆鲁禾帖尼生有四子:长子蒙哥、老四忽必烈、老六旭烈兀、老七阿里不哥。

有军队才有实力去争取汗位啊,蒙古国和汉族不同,并不必然为长子继承汗位,能力突出者享有优先权,比如托雷的三哥窝阔台就是蒙古国第二任大汗,四子拖雷是成吉思汗最喜爱的儿子,他是一位杰出的军事统帅,但是杀戮气太重,而相比较老三窝阔台有勇有谋,温厚持重,所以成吉思汗抑制了自己的个人喜好,把汗位留给了老三窝阔台。

无论是按照汉人的皇位继承习惯,还是按照蒙古汗位的继承习俗,作为拖雷四子的忽必烈都将失去汗位继承权。可是临终前成吉思汗又专门交代托雷倾心培养忽必烈,说他将来一定是成就大事业的风云人物。看得出成吉思汗到死都很矛盾。

蒙古汗位仅仅有成吉思汗遗命还不行,还必须经忽里勒台大会同意才能正式继承汗位。忽里勒台大会是蒙古国的最高国事会议,主要职能为推举大汗,以后历朝大汗继位,都按照这个传统由忽里勒台大会推戴。

托雷心里始终对父亲没把汗位给他而耿耿于怀,他监国摄政两年才通过大会把汗位交给窝阔台。窝阔台对握有重兵的托雷始终防范,后来假借巫师之命让托雷喝符水而亡。

我们再来看看忽必烈英明的母亲怎么守护托雷的基业?

拖雷的妻子唆鲁禾帖尼是克烈部王罕的弟弟札合敢不之女,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之后,看到扎合敢不的三个女儿都很美丽,便将他的大女儿阿必合娶作自己的妻子,将他的二女儿和三女儿都给了自己的儿子。唆鲁禾帖尼就是成吉思汗赐给幼子拖雷的三女儿。

唆鲁禾帖尼来自王庭,管理才能出众。是一位聪明、勇敢、杰出的女性。

成吉思汗四年,唆鲁禾帖尼生下长子蒙哥。“蒙哥”的意思是永久。这时,拖雷的三哥窝阔台妻子昂灰氏没有孩子,于是就把蒙哥过继给了窝阔台为养子,由昂灰氏亲自抚育。

后来在唆鲁禾帖尼的多方运作下,蒙哥成为蒙古国第四位大汗,她成功的把汗位由窝阔台系转到了托雷系,忽必烈才有机会继承汗位。

忽必烈生于成吉思汗十年,满月后成吉思汗大摆宴席,招待四海宾客,为这个孩子起名“忽必烈”,意为“承前启后的继承者”。由此可见,成吉思汗对这个孙子的喜爱。

忽必烈在母亲唆鲁禾帖尼的精心培育下,不仅骑马、射箭等各项技能都非常精湛,而且小小年纪就孝顺有礼,懂得尊敬别人。十岁的忽必烈,以其特有的礼貌和聪明,赢得了成吉思汗的喜爱,也赢得了其他长辈的赞扬,成为成吉思汗最为赏识的一个爱孙。

托雷被毒死后,窝阔台出于感恩,或者愧疚,对拖雷一家十分优待。给予唆鲁禾帖尼皇后的待遇,把拖雷在世时所有的权力都交付给她。唆鲁禾帖尼依靠自己丰富的智慧和坚定的性格统领所部将士,以精明、谨慎的态度,处置军国要事,博得窝阔台及诸王的信任和崇敬。

窝阔台提出让她嫁给长子贵由,被她以诸子尚未成人为理由拒绝。窝阔台汗曾在拖雷去世后,要从其军队中抽调两千人交给自己的儿子阔出。而阔出是窝阔台最喜爱的儿子,想把汗位传给他。唆鲁禾帖尼看出了这点,爽快地答应了,这一举动笼络了阔出,使他后来站在拖雷家族一边。

窝阔台去世后,长子贵由成为第三任大汗,但是术赤(成吉思汗长子)的长子拔都素来与贵由不合,贵由就想灭掉他,唆鲁禾帖尼敏锐知道这个消息,连忙派人星夜飞报钦察汗国可汗拔都。拔都闻讯后,急忙积极备战。结果,贵由行军至叶密力以东(新疆青河东南),突然病死,一场发生在黄金家族内部的战争因此得以避免。她的行为也赢得了拔都后来的大力支持。

蒙哥虽说是窝阔台养子,可他毕竟是托雷的亲儿子,他知道父亲被毒死,对养父行为耿耿于怀,他跟随窝阔台南征北战,战功赫赫,为自己积累了很高的威望,再加上母亲的一番运作,他获得了以拔都为首的大多数宗王的支持,登上了可汗的宝座。蒙哥即位后,借谋反之名,将窝阔台系的人全部处死,巩固了自己的汗位。

蒙古国汗位由窝阔台一系到了托雷系,这为忽必烈成为大汗提供了机会。

随着年龄的增长,忽必烈不满足于骑马射箭的游牧生活,他在母亲唆鲁禾帖尼的教导下,逐渐注意学习各种知识,关心时局大事。

蒙古军攻灭金朝后,目光瞄向了南宋,占领了中原广大地区。蒙古统治者为培养继承人和掌管军政的人才,注意搜罗有才识的汉族儒士去漠北教授贵族子弟,其中僧人、道人、医士、通译人员更受器重。

这里面忽必烈更是求贤若渴,他不但深入地学习了各种武艺及各种军事知识,也学习了蒙、汉文字等文化知识,忽必烈深信蒙古民族必将崛起成为中国的主宰,但是“以马上取天下,不可以马上治”,要治理中国必须学习中原王朝丰富的治国理政经验。

同时,忽必烈也意识到,只有借助汉人势力才能与蒙古诸王抗衡,才能使自己登上蒙古贵族的政治舞台。

于是,忽必烈于乃马真后(窝阔台皇后)三年前后,在其所住的漠北地区广揽人才,建立幕府。他的手下人才济济。比如许衡、刘秉忠等等,特别刘秉忠是儒、释、道皆通的人物,他不但自己向忽必烈讲述治理天下的道理,刘秉忠一直追随忽必烈,经常参加重要政治问题的决策,对忽必烈的决策起着重要作用,因此人们都尊敬地称他为“聪书记”。他还将张文谦、李德辉等中原儒者推荐至忽必烈帐下。

忽必烈在漠北藩府的七年中,他招纳了许多汉族儒士,金朝的状元王鹗、名士元好问等也慕名而来。

在上述种种人物的影响下,忽必烈对汉文化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对安邦治国之道有了较充分的准备。

虽然忽必烈当时谈治国理政之道只是空论而已,但他坚信自己将来定能有为于天下。他在与金朝的状元王鹗交谈时就明白地显露了自己的心声:“我虽未能即行汝言,安知异日不能行之耶?”

这些都证明,早在窝阔台、贵由时代,忽必烈作为一个藩王,尽管并无统治中原汉地的职责,但他对汉地的了解和对儒学的认识以及同汉人儒士的关系,都已经大大超出一般的蒙古贵族了。

后来,大哥蒙哥继承汗位后,为把权力确保在拖雷系手中,于是命令自己的弟弟忽必烈全权掌管漠南汉地的一切军国庶务。

1251年,忽必烈达到漠南金莲川后,立即开府建衙,招揽四方人才。在刘秉忠等藩府旧臣的积极活动之下,先后有一大批的人才积聚在忽必烈的身边。这其中有以郝经、杨惟中、商挺、张文谦等人为代表的汉族知识分子,也有以廉希宪、也仙鼐、阿合马、阿里海牙等人为首的西域奇才异士。

正是这些人的辅佐,使得忽必烈治理邢州(今河北邢台)、河南、关中等汉地中取得成功,也使得他在之后的汗位争夺中牢牢占据着优势。

忽必烈在汉地的治理,政绩卓然,人心日渐归附。这就引起了大哥蒙哥的猜忌。便寻找了一个机会解除了忽必烈的兵权。忽必烈不得已,只得接受姚枢的建议,把自己的妻子、儿女送到汗廷作人质,以表明自己并无异志。

同年十一月,忽必烈亲至漠北,拜见蒙哥,兄弟相见,尽释前嫌,攻打南宋怎能少的了忽必烈,蒙哥与忽必烈又一起商定伐宋方略,重新委以重任。

1258年,蒙哥亲率大军与忽必烈兵分三路攻打南宋,结果在四川重镇合州钓鱼山成了他的“滑铁卢”。

南宋将领王坚率领合州军民,依靠着险要地形,奋力抵抗蒙古大军达5个月之久。蒙哥焦躁不安,命人在钓鱼城东门高地上修筑高台,以查探敌情。当蒙哥登上高台观望时,王坚命人以火炮猛击高台。蒙哥身受重伤,没过多久,就去世了。

1259年八月,忽必烈率军渡过淮河。这时,蒙军抓获了一名俘虏,从他口中得知蒙哥大汗伤重去世的消息,军中有人建议立即回师和林,争夺汗位。忽必烈将信将疑,没有立即回师,而是继续率军南进。月末,攻克大胜关,直抵长江北岸。

九月,宗王穆哥遣使送来蒙哥大汗去世的讣告,并劝忽必烈撤军北还,以便争夺大汗之位。但忽必烈认为,奉命出征,不可以无功而返,于是在十月,兵分三路,强渡长江,包围了鄂州。他的行为又收获了大批人的尊敬。

此时,留守和林的七弟阿里不哥趁机加紧了夺权活动,他一面派出数路使者,通知诸王前往和林,召开库里台大会;一面派遣亲信阿蓝答儿、脱里赤四处征兵,积蓄军事力量,并打算派兵将忽必烈阻挡在黄河以南,不让他回去。

忽必烈之妻察氏见情势危急,连忙派人急报忽必烈,并督促他早日回师,以防不测。郝经等大臣亦再次建议忽必烈应该以天下苍生为念,及早班师。忽必烈终于下定决心,撤军北还,争夺汗位。

为了迷惑敌人,他接受郝经的建议,采取了声东击西的战术,声称要发兵苏杭,直捣南宋的都城临安。随后,忽必烈亲率大军火速赶回燕京,并派遣廉希宪去游说东路诸王塔察儿等人,为其争夺汗位做准备。

忽必烈回到燕京之后,立即解散了阿里不哥的亲信脱里赤征召的军队,以安定民心。

阿里不哥多次敦促他回和林开会,忽必烈清楚地意识到,在阿里不哥鞭长莫及的情况下,自己在控制和调动进入汉地的蒙古军及汉军方面拥有莫大的优势和便利,因此,他不肯轻易离开经营多年的中原而贸然北上。双方间使臣穿梭,交涉不断,矛盾日趋激化。

忽必烈决定先发制人,拘禁阿里不哥派往燕京的心腹脱里赤,在新筑成不久的开平城召集塔察儿等宗王大将,举行选汗大会。拥戴忽必烈最积极的宗王,是成吉思汗幼弟斡赤斤的孙子、在东道诸侯中居长的塔察儿。

塔察儿曾因攻宋无功而返,受到蒙哥汗的严厉训斥。所以对蒙哥很不满。他在东道诸侯中居长,所以号召力巨大。

这样,在忽必烈弟末哥、东道诸王塔察儿、哈萨尔之子移相哥、成吉思汗弟哈赤温子忽剌忽儿、成吉思汗弟别里古台的孙子爪都,窝阔台的儿子西道诸王合丹、察合台的儿子阿只吉等的拥戴下,1260年三月,忽必烈即汗位。然后颁布诏书以告示天下。

与此同时,阿里不哥也在和林召集了自己的支持者举行忽里勒台大会,推举自己为蒙古大汗。同年冬,忽必烈御驾亲征,在和林郊外打败阿里不哥大军。阿里不哥众叛亲离,无奈只得投降了忽必烈。后来阿里不哥又乘着忽必烈南下侵宋机会,再次反叛,然而由于西北的察合台系众人的反对,阿里不哥的反叛行动再一次失败。陷于绝境的阿里不哥只好再次投降。

阿里不哥的投降,确立了忽必烈的正统统治,帝国的中心也渐渐地由和林转移到了中原地区。

此后,忽必烈再也不曾召开忽里勒台大会。忽必烈即汗位以后,效仿中原的皇帝世袭逐渐成为正统,召开忽里勒台大会推举大汗这个由成吉思汗开创的蒙古国早期的继位传统逐渐淡出历史舞台。

  元朝的建立:元朝(1271年——1368年)全称大元或蒙元,是中国历史上首个大一统的少数民族王朝。元朝由元世祖忽必烈于1271年所建。他的前身是成吉思汗所建立的大蒙古国。那么元朝是如何建立的呢?

蒙古高原地区的众多蒙古部落原为金朝的臣属少数民族,随着金朝的逐渐衰落,蒙古的势力也开始壮大起来,逐渐脱离金朝政权的统治。金泰和四年(1204年),蒙古族领袖铁木真通过残酷战争统一了蒙古高原各蒙古部落。泰和六年(公元1206年),铁木真被各部落推举为“成吉思汗”,建立政权于漠北,国号“大蒙古国”(YekeMonggholUlus),即大蒙古帝国。建立大蒙古国后,不断发动征服战争扩张其疆域,1217年灭亡西辽、1219年西征花剌子模,一直进攻到伏尔加河流域。于1225年东归,1227年又灭西夏,成吉思汗也在对西夏的远征中病逝。蒙古军队的对外战争具有征服性质,为了减少蒙古军队的伤亡,加快战争的进度,蒙古军队在战争期间对敌人采取了残酷而野蛮的政策。向蒙古军队投降的地区遭受的破坏相对较小,而大量敢于英勇反抗的地区破城之后人口被屠杀和奴役,无数财产被掠夺损毁。战争的结果是建立起了疆域空前广阔、人口规模和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一、影响力盛极一时的庞大帝国,基本实现了世界一统、天下大同的格局,对后世的影响很大。但是应该看到,这一系列的征服战争给包括中国在内的欧亚大陆众多古老文明带来了巨大的破坏,众多民族受到了残酷而不公正的民族压迫,难以记数的人口和财产在战火和随后的瘟疫、饥荒及自然灾害中损失,对战火涂炭地区而言也是少有的黑暗时期。整个蒙古帝国的持续时间是从1206年到1635年。汗王蒙哥1259年在四川去世后,其弟忽必烈与阿里不哥开始争夺汗位。1260年3月,阿里不哥在宗王阿速台等大多数蒙古正统派的支持下于蒙古帝国首都哈拉和林通过“忽里勒台”大会即大汗位。与此同时,忽必烈与南宋议和后返回开平(今内蒙古多伦),在中原儒臣及部分蒙古宗王的支持下 自称大汗。1260年4月,忽必烈设立中书省,总管国家政务。1260年5月,忽必烈颁布《即位诏》法令,(元朝历史 )并建元中统。由于忽必烈在中原汉地自行 称汗,并且推行汉法,明显违背了蒙古传统,引起了阿里不哥和蒙古正统派的强烈不满,忽必烈与阿里不哥随即展开了四年的汗位战争。直到1264年阿里不哥兵败投降,忽必烈定为一尊,但他推行的“行汉法”主张却造成许多蒙古贵族的不满,拒绝归附忽必烈汗国,结果导致其他几个蒙古汗国纷纷敌对,忽必烈的政权遂只包括“中国”(并非完全今天意义上的中国)与蒙古高原地区,从此蒙古帝国不复存在。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忽必烈公布《建国号诏》法令,取《易经》中“大哉乾元”之意,正式建国号为“元”。这是蒙古政权由世界性大帝国转为中原王朝的分水岭,蒙古政权之前对中原地区推行的是极具游牧性质的掠夺式统治,中原地区仅是其属地的一部分,到忽必烈时才转型为以中国为主体的王朝,且在这之前“元”之名尚未出现,故“元朝”的建立应由此算起。至元九年(公元1272年),在刘秉忠规划下,建都于中原的大都(今北京市)。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元军攻陷南宋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俘虏5岁的宋恭帝及谢太后。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元军在崖山海战消灭了南宋最后的抵抗,陆秀夫背着8岁的小皇帝赵昺投海而死,南宋灭亡。之后,元军曾进攻过周边一些地区,如越南和日本等,其中以试图征服日本的战争最为著名,通常认为台风(日本人称之为“神风”)是造成元军失败的最大原因。然而,最新的科学发现却否定了这个原因。近期发表在英国《新科学家》周刊的一项考古新发现指出:为忽必烈建造战舰的高丽人有意建造和设计质量极其低劣的船只是导致忽必烈的蒙古舰队葬身鱼腹的主要原因。元朝的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有较高的成就。天文学居于当时世界最先进的地位,数学、医学也都在世界先进之列,科学家郭守敬于1276年修订新历法,经4年时间制订出《授时历》,通行360多年,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一种历法。他还曾担任都水监,负责修治元大都至通州的运河(其后被忽必烈命名为“通惠河”),再加上济州河、会通河等其它几项重大工程,最终形成了今天的京杭大运河,全长1700多公里;戏曲与小说创作繁荣,涌现关汉卿等一批优秀的剧作家。元曲成为与唐诗、宋词并称的中国优秀文学遗产。中华文化是中国各民族人民智慧的结晶。草原文化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碰撞,曾经激起过无数绚丽的火花,为中华文化绵延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一个民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为中华文明的进步和发展作出过贡献。元朝是指公元1206年至1368年间由蒙古族统治者建立的封建政权。在中国王朝序列中,尽管该政权存在的时间较短,但它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却是极其重要的。

元朝(公元1206年~1368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封建王朝。中国的二十四史以及历代帝王庙中,都是将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直到1368年元顺帝逃离大都均归入元朝的范畴。而元朝皇帝则是指由元太祖铁木真开始,直至元顺帝妥欢帖睦尔,共15位皇帝。

太祖铁木真(1162-1227)

1206年称汗,在位22年

太祖铁木真

太祖铁木真,奇源部包侕赤金氏族姓包罗特意为包氏名铁木真,蒙古族。1206年,被蒙古贵族推举为“成吉思汗”。之后进行大规模的侵略扩张,崩于1227年,庙号太祖。

太宗窝阔台(1186-1241)

1229年即位,在位13年 窝阔台, 成吉思汗的第三子。元朝建立后,追尊为元朝皇帝,庙号太宗,谥号英文皇帝。1225年封于也儿的石河(今额尔齐斯河)上游和巴尔喀什湖以东一带,建斡尔朵于也迷里城(今新疆额敏县)。在1229年的库里尔台大会中被推举为继任人,管理整个蒙古帝国。他在任内继续父亲的遗志扩张领土,主要是继续西征和南下中原。他在位期间成功完全征服中亚和华北。1234年,联合宋朝灭掉金国。又攻南宋,1241年,死时年56岁。

昭慈皇后---- (1242-1246)年称制昭慈皇后,姓乃马真,窝阔台的第六皇后。窝阔台死后,推举大汗未果由昭慈皇后称制。

定宗贵由(1206-1248)

1246年即位,在位3年 定宗,名贵由,太宗长子,母乃马真氏。1246年即位,1248年死,时年43岁。

钦淑皇后---- (1248-1251)年称制钦淑皇后,元定宗第三皇后。

宪宗蒙哥(1208-1259)

1251年即位,在位9年 宪宗,姓包罗特,名蒙哥,成吉思汗的孙子,父拖雷。即位后,一面更改政制,一面继续扩张,1257年占领大理,1259年,蒙哥在攻打四川钓鱼城时,被炮石击伤而死。时年52岁。

世祖忽必烈(1215-1294)

1260年即位,在位35年 世祖忽必烈,姓包罗特,父拖雷,蒙哥的弟弟。1260年即位,1279年,灭南宋,定都大都。改国号“元”。死于1294年,时年80岁。

成宗铁木耳(1265-1307)

1294年即位,在位13年 成宗,忽必烈的孙子,皇太子真金的第三子。被称为“善于守成”之君。死于1307年,时年42岁。

武宗海山(1281-1311)

1307年即位,在位4年

武宗,名海山,元世祖太子真金的孙子,父答刺麻八拉。海山是以军事实力取得帝位的。所以在即位后加强中央集权。死于1311年,时年31岁。

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1285-1320)

1311年即位,在位10年

仁宗,名爱育黎拔力八达。武宗的弟弟。他即位后利用儒家思想作为统治工具,并革除武宗的弊政。死于1320年,时年36岁。

英宗(1303-1323)

1320年即位,在位4年

英宗,姓包罗特,名硕德八刺,仁宗嫡子。英宗即位后进行革新政治。颇为振作。执法严明。于1323年,宫廷政变被杀。时年21岁。

http://baikebaiducom/view/224152htm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孛儿只斤·贵由是大蒙古国第三代大汗,生于1206年。他是窝阔台汗的长子,母亲是第六哈屯脱列哥那(乃马真后)。1229年,他奉父命参加对金作战(一说讨伐东夏),初立战功。

1235年,窝阔台召开诸王大会,决定征讨钦察、俄罗斯等未服诸国,授命术赤的次子拔都统兵远征,贵由随军出征。贵由曾与堂弟蒙哥在高加索山一带用兵,战绩卓著,兵威及于中欧。

汗位之争

1240年冬,身染重病的窝阔台下诏命贵由等班师返回蒙古本土。 1241年11月,窝阔台去世,贵由西征尚在途中,乃马真皇后便召相国耶律楚材商议立汗之事。原来,窝阔台在位期间,不喜欢长子贵由,欲立三子窝出为汗,然窝出于1236年蒙古侵宋时战死,窝阔台又欲立窝出的长子失烈门为继承人。但没来得及立诏,窝阔台却突然病死于行猎之中。窝阔台死后,乃马真皇后欲立自己的儿子贵由为汗,但由于未有大汗遗嘱,故将相国找来商议;乃马真皇后对耶律楚材道:“先帝在时,曾意让皇孙失烈门为嗣,然皇孙年幼,长子贵由,又西征未归,你看现在如何是好?”楚材道:“先帝既有意向,就应立即让皇太孙即汗位。”乃马真皇后听后心中不悦,沉默不语,正在这时,乃马真心腹奥都剌合蛮进言道:“皇孙年幼,长子未归,何不请母后称制?”楚材忙道:“这事还要慎重考虑。”乃马真皇后笑道:“暂时称制,谅也无妨。”楚材欲再进言,但见奥都剌合蛮对其怒目而视,也就不再言语。

乃马真皇后称制,实际上是一个缓兵之计,楚材因不满乃马真皇后之举,遂称病不朝。在此期间,东道诸王之一的铁木哥斡赤斤也领兵赶到和林,欲夺汗位,但此时贵由已到达叶密立(今新疆额敏县)并直赴和林,使斡赤斤未能得逞。

母后称制

乃马真皇后称制后,在位五年间,为了给儿子大创继承汗位的条件,滥行赏赐宗室和大臣,以取得他们的拥护。按照成吉思汗生前规定,大汗的继承人必须经过忽里勒台(即诸王及贵族参加的大会)推举决定。乃马真一切准备就绪,决定于1246年8月26日举行大会。大会召开前夕,乃马真皇后遣使召集诸王、贵族到都城和林参加大会。诸王中,“长子西征”统帅拔都威望最高,听说要推举贵由为汗,因与其不和,心中不满,托辞有病,拒绝赴会,只遣其弟别而哥代之参加。8月26日这天,东西道诸王和各地大臣、将军均已到达和林,乃马真皇后遂于和林附近的夏营地达兰达葩召开选汗大会。由于与会诸王百官均早已被皇后笼络,故大会一致推举贵由为大汗。贵由假意以体弱多病为由再三推让,而诸王、大臣则再三劝进。经过一番推来让去,贵由方表示同意继承汗位,并提出了一个条件:如推其为汗,以后汗位必须让其子孙世代相传。与会者立誓道:“只要你的家族中还留一个哪怕是裹在油脂和草中的人,我们都不会把汗位再给别人。”贵由听了,心中很是高兴,乃即位为汗,时年41岁。

贵由即位后,乃马真后仍在干涉政事,数月后乃马真后去世,贵由才得以亲政。

短命统治

贵由上台前,由于母后乃马真氏长期把持朝政,滥行赏赐,法制废驰,从而造成了政令不一,矛盾重重的局面,政治已经日趋腐败。贵由执政后,不但不从实际出发,勤于朝政,整饬宫禁,反而大开府库,以金银财宝赏赐那些推举他为大汗的诸王、大臣和将领,以炫耀他的慷慨和感念之情。他本就体质不强,手足又患拘挛病,却在上台之后,也像他的父亲晚年那样,昼夜沉溺于酒色之中。为此,在他执政的两年中,使得母后造成的那种“法度不一,内外离心”的衰败局面也愈演愈烈,日益严重。

1247年秋,贵由又以西巡为名准备进行西征。其原因是:在推举他为大汗时,拔都以病为由拒不参加大会。贵由怀恨在心,故决定西征,讨伐拔都。1248年春,他从和林出发,率军西行。三月,当行至横相乙儿(今新疆青河东南)时,身虚多病的贵由突然病情恶化,闭目逝去,时年43岁,在位不满两年,死后由海迷失后称制。

1266年(至元三年)十月贵由汗简介,太庙建成,制尊谥庙号,元世祖忽必烈追尊贵由庙号为定宗,谥号简平皇帝。

历史评价

明·宋濂《元史》:“三年戊申春三月,帝崩于横相乙儿之地。……是岁大旱,河水尽涸,野草自焚,牛马十死八九,人不聊生。诸王及各部又遣使于燕京迤南诸郡,征求货财、弓矢、鞍辔之物,或于西域回鹘索取珠玑,或于海东楼取鹰鹘,驲骑络绎,昼夜不绝,民力益困。然自壬寅以来,法度不一,内外离心,而太宗之政衰矣。”

清·曾廉《元书》:“论曰:定宗之世,事多缺漏,而前史曰:‘ 帝崩之岁大旱,河水尽涸,野草自焚,牛马十死八九,人不聊生。诸王及各部又遣使于燕京迤南诸部,征求货财、弓矢、鞍辔,或于西域回鹘索取珠玑,海东索取鹰鹘,驿骑络绎,昼夜不绝,民力益困。然自壬寅以来,法度不一,内外离心,而太宗之政衰矣。’其言壬寅贵由汗简介,盖以昭慈皇后称制时言之也。夫定宗即位时,年四十矣,而不能辑诸王侯大将,纪解威亵,此太宗之不谋付以匕图者乎?然在于汉亦孝惠之亚也。惟无良臣为之辅弼,而宗藩党羽遂成,以夺皇阼。炎异之丛,兴其足信耶?而失烈门则太宗遗诏所立也。前史复曰:定宗崩后,三岁无君。蒙哥之党之不欲以为君,非蒙古之无君也。窜之北陲,并逐太宗皇后而弑定宗皇后,可不谓之逆哉!自是而太宗子孙亦不欲以蒙哥兄弟为君,逮于海都,而中原震矣。”

民国·屠寄《蒙兀儿史记》“汗严重有威,临御未久,不及设施,惟乃蛮真可敦称制时,威福下移,汗既亲政,纲纪粗立,君权复尊,自幼多疾,成吉思汗尝命亦鲁王之祖忽鲁扎克为之主膳。中年性好酒色,手足有拘挛之病,在位之日,常以疾不视事,事多决于大臣镇海、合答二人云。”

民国·柯劭忞《新元史》:“定宗诛奥部拉合蛮,用镇海、耶律铸,赏罚之明,非太宗所及。又乃马真皇后之弊政,皆为帝所铲革。旧史不详考其事,谓前人之业自帝而衰,诬莫其矣。”

日本杉山正明:贵由则体弱多病,过于细腻且神经质,待人接物也不甚和善。缺少作为可汗的能力和可靠性,并不适合做蒙古帝国的***。冒犯地说,贵由做事爱虚张声势,这就是他悲剧的地方。

元武宗在继承了皇位之后,在朝堂中有官职的人,都在蒙古族和色目族这两个种族中的将领挑选。其中对儒家文化非常崇尚的阿刺哈孙则依旧被留在右丞相的位置,但是在两个月后就被外放了,被派往了和林省当左丞相。元武宗在中书省这个机构之外,还建立了尚书省。而在尚书省当官的人,全是和元武宗的关系比较近的人,并且实行了很多改革。元武宗在政治这一方面对于封官和赏赐的力度大大的加强了,并且在经济上,把以前的纸钞换成了至大银钞,并且又推广了两种铜钱,并且还以前朝代的铜钱都混着用。另外还把海运粮的数量给扩大了,并且把盐的价格也给提高了,还增加了税收。元武宗实施的这一些措施和忽必烈在位的时候所实行的措施都非常的相似,但是在实行的时候比忽必烈时期实行的时候要温和了许多。元武宗当时还对建设非常的鼓励,在继承皇帝一个月之后,就下命令在上都和大都之间建起了元朝的中都。并且还在多处地方修筑佛教的寺庙。

元武宗在位的时候宣布的一些措施,其中增大力度封赏和理财的政策和儒家所提倡的非常的相似。所以就把很多汉族的儒家学派的知识人就给招到了朝堂中来了。但是元武宗在发布改革之后没有多久就死去了,所以元仁宗就把元武宗发布的政策都给推翻了,并且把元武宗时期信任的很多大臣都给处死了。虽然元武宗在统治时期对元朝的一系列的改革对元朝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但是毕竟持续的时间非常短,所以并没有起到什么好的效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49072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7
下一篇2023-11-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