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总统选举制度是怎样的?

美国的总统选举制度是怎样的?,第1张

美国的总统是间接选举产生的。最初由两党分别举行初选,确定两党候选人。然后在选举年的十一月第一个星期一之后的星期二进行投票,这个投票是普选票,普选票产生各州的选举人团票的归属。选举人团票的归属是赢者通吃制,即本州的全部选举人团票归本州普选票较多的一方,当然也有三个小洲例外,实行的是比例制。选举人团票有453张,各州的票数等于本州的联邦众议院人数加参议员人数,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另有三票。最终当选总统的选举人团投票由各州推举的选举人投票产生。这种间接选举有一个问题,有时会有获得较多普选票但是较少选举人团票的一方失败,例如两千年大选。

众议院选举是直选,议席分配按各州人口比例分。议员的产生是简单多数制,即只要有一个候选人获得本选区的多数票即可当选。众议员任期两年。

参议员每个州两个,总共一百个。同样是直选和简单多数制。任期六年,每两年改选三分之一。

以上是联邦层面,州政府和州议会大致也是这样。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各省纷纷响应。孙中山在美国得知消息后,12月下旬回国,即被17省代表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宣布就职,组成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1912年2月12日,清朝宣统帝(溥仪)被迫宣布退位,结束长达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共和国。孙中山制定和公布一系列改革和进步的法令,3月11日,颁布带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由于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强大压力与革命党本身的涣散无力,孙中山被迫在清帝退位后,于1912年2月13日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让位于袁世凯,4月1日正式解职。此后一年多,孙中山积极宣传民生主义,号召实行平均地权,提倡兴办实业;还亲自担任了全国铁路督办,力图筹借外资修筑铁路干线。但因政权落在袁世凯手中,孙中山的努力并未取得成果。

1912年8月,同盟会改组成国民党,孙中山被推举为理事长。

1913年3月,袁世凯刺杀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孙中山主张武力讨袁。7月发动二次革命,失败后再度流亡日本。

1914年6月,孙中山在东京组织中华革命党,希望恢复和发扬同盟会的精神。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孙中山于1915年5月初回到国内,继续为捍卫共和制度而斗争。旋又返日,10月25日在东京与宋庆龄结婚。

1917年7月,因段祺瑞为首领的北洋军阀解散国会和废弃《临时约法》,孙中山联合西南军阀,在广州建立军政府,被推举为大元帅,进行护法战争。但孙中山在军政府内备受军阀、政客的排挤,不得不于1918年5月辞去大元帅职务。第一次护法战争的失败使孙中山认识到南北军阀都是一丘之貉。从1918~1920年,孙中山完成过去已着手撰写的《建国方略》,对以往的革命经验进行总结,提出了改造和建设中国的宏伟计划。

一、在托马斯·杰斐逊任职期间,他派人赴法国谈判,以期购买新奥尔良和西佛罗里达。当时,拿破仑急需战争经费,便答应了条件,出售从密西西比河到洛基山山脉的一大片土地。这宗地产交易,经过讨价还价,终于以3美分一英亩价格成交,史称“购买路易斯安那事件”。这宗买卖使美国领土扩大了一倍。

二、同时,杰斐逊还派刘易斯与克拉克远征队对美国的西北地区进行了勘察。他废除国产税,重视发展农业,维护民族经济。

三、1807年签署禁运法案,与拿破仑战争中的交战国中止贸易关系以令美国的中立国地位获得尊重。

四、1808年宣布禁止奴隶贸易。

五、1812~1825年,亲自筹划并建成弗吉尼亚大学,担任了该校第一任校长。

扩展资料

托马斯·杰斐逊的政治生涯

1769年杰斐逊当选为弗吉尼亚议会议员,1773年与帕特里克·亨利等人成立弗吉尼亚通讯委员会,进行反英斗争。

1789年9月杰斐逊出任美国第一任国务卿,是他组建了美国国务院。

1793年底辞去国务卿职务,建立和领导民主共和党,与汉密尔顿领导的联邦党相抗衡,对日后美国两党制的形成和发展有重大影响。

在1796年总统选举中,杰斐逊得票数仅次于约翰·亚当斯而当选副总统。

1800年总统竞选时,杰斐逊击败总统亚当斯而当选美国第三任总统。人们称杰斐逊的胜利是1800年革命,因为他标志着联邦主义的衰败和共和主义的兴起。

——托马斯·杰斐逊

美国是两党制国家,其总统的选举产生与国内的两大政党密不可分。美国总统选举实际上是决定由哪个政党执掌政权,成为新的执政党,这是美国两党实现轮流执政的一种方式。美国的总统选举主要是由民主党和共和党运作和控制的。两党的总统候选人必须是本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总统候选人是由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决定的,要想被确立为总统候选人,首先必须在党内击败其他的竞争者;总统候选人能否在总统竞选中获胜,除其个人因素外,也与本党有密切联系,总统候选人所在党的威信、形象直接会影响到他的支持率;“胜者得全票制度”则保证了两大政党对总统选举结果的控制。在个别情况下,作为总统候选人,也可以是一些小党成员或无党派人士,但这些总统候选人获胜的可能性很小。而两大政党人多势众、势力强大,这就保证了各州的选举人票落入两党手中。

美国总统选举虽然操纵在两大政党手中,但并非与美国的公民没有关系。美国公民拥有选举权,总统选举人是由公民直接选出的。总统候选人为了在选举中获胜,就必须争取选民,在选民中树立良好形象,提出吸引选民的口号和纲领,甚至向选民作出某些承诺。选民将最终决定总统候选人竞选的成败。总之,两党的总统候选人虽由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推举,但能否当选总统是由公民选举决定的,并非由两党决定。

您好哦 孙中山(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名文,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幼名帝象,化名中山樵,常以中山为名。孙中山出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的农民家庭,是中国近代民族民主主义革命的开拓者,中国近代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缔造者,三民主义的倡导者,创立《五权宪法》。 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成立中国同盟会。1911年10月10日(清宣统三年),新军中的革命党人暗中联络,决定当天晚上起义;辛亥革命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1912年4月1日)。1925年3月12日,于北京逝世。1929年6月1日,根据其生前遗愿,葬于南京紫金山中山陵。1940年,国民政府通令全国,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父”。 孙中山是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开拓者,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二千年帝制”。他为了改造中国耗尽毕生的精力,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也为政治和后继者建立了坚固而珍贵的遗产。

望采纳!

1913年5月22日,吴稚晖在上海《民立报》刊登《可以止矣》,就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遇害之后的政治危机发表意见:“欲得与时势最适之总统应备之要素,一则实系官僚,暂与保持儒术之游魂余气也;一则近乎圣贤,则为君子儒也;一则略经欧化,以备儒术之蜕化也。以斯人当国,用旧道德裁抑名士,用新道德鉴别学生,庶旧染有涤除之日,而新机渐以萌芽。”

按照这样的新旧兼容的标准要素,吴稚晖撇开北京政府临时大总统袁世凯,以及前南京临时政府大总统、国民党理事长孙中山,主张以国民党方面的蔡元培和进步党方面的张謇为总统候选人:“张君吾信其能读圣贤书者,其可以充选总统之条件,自有彼党罗示于国民,我则为吾党略状蔡君之能事,则曰:尊贤礼士,止嚣抑竞,奉公守法,十有二字。蔡君确守而不失,庶几阁部无幸位,曹司无幸禄,奔竞立息,逆旅俄空,于是士安于读,商安于市、工安于肆、农安于野,伟人名流皆戕其政界之野心,而谋实业之竞进。蔡君固又偏于进步,富于自由,绝非以因循守旧为苟安,苛刻为制裁,得此而使发狂之新民国休养一时,期休养中得适宜之滋补健全,自可卜矣。”

同年6月14日,进步党方面的著名记者黄远生,在上海《时报》发表《无理想无解决无希望之政治》,其中介绍说:“此间非国民党人对于国党健者怀好感者有三,蔡鹤卿、汪精卫、陈陶怡是也。”蔡鹤卿,就是又名孑民的蔡元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50940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8
下一篇2023-11-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