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定义
指在骨骼肌静止时不断地不随意地保持保持轻微紧张,这种肌肉组织在其静息状态下的一种持续的、微小的收缩称为肌张力。
是维持身体各种姿势以及正常活动的基础。坐着 站着。
被动活动肢体或按压肌肉时所感到的阻力
正常肌张力的特征:
1、近端关节可以进行有效的同时收缩
2、有完全抵抗肢体重力和外来阻力的运动能力
3、肢体置于某一位置时,可保持该姿势不变
4、能够维持原动肌和拮抗肌之间的平衡
5、体位变化协调、迅速
6、被动活动时有一定的弹性和轻度的抵抗感
这场肌张力的分类:
静止性肌张力 姿势性肌张力 运动性肌张力
肌张力是如何产生的?是一种反射活动,牵张反射。快速牵拉骨骼肌肌肉保持伸展状态,肌梭在内部紧张,在外不做功。腱梭调节紧张度的作用。
肌力和肌张力如何调节的?
肌力如何产生的?r神经元和所支配的神经纤维发出冲度引起肌纤维收缩,产生肌力。
异常肌张力的分类:
一、痉挛又称肌张力增高状态:
是一种由牵张反射的高兴奋性所致的,常伴有腱反射增强为特征的运动障碍。
原因:锥体路损害 所致
特征:
腱反射亢进 如何查?
阵挛 如何查?
被动活动阻力增加,终末端突然阻力减少(折刀)
运动的协调性降低
常见:中风、脊髓损伤、脑外伤和脑瘫等
二、僵硬又称僵直:
是主动肌和拮抗肌张力同时增加使得各个方向的关节被动活动阻力均增加的现象。铅管样僵硬和齿轮样僵硬。
三、肌张力低(弛缓)
当被动运动时的阻力消失、肢体处于松软的状态时,称为肌张力弛缓。
特征:肌肉松软滞空反应消失或减弱,关节范围扩大。
四、肌张力障碍:
是一种以张力损害、持续的和扭曲的不自主运动为特征的运动技能亢进性障碍。
特征:肌肉收缩可快可慢,且表现为重复、模式化(扭曲);形式由低到高变动,可为持续扭曲畸形,可持续数分钟或更久。
影响肌张力的因素:
不良的姿势和肢位
心理因素
患者的身体状况异常 药物 环境温度:寒冷刺激肌肉肌张力增高,相反温热可缓解肌张力
肌张力评定的目的
提供治疗前的基础评定;提供制定治疗方案和选择治疗方法的依据;评价各种治疗的疗效。
主要讲痉挛的评定方法。
痉挛的评定方法:
病史采集,病史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痉挛对患者功能的影响,需要了解的问题包括痉挛发生的频度,受累的肌肉及数量引起痉挛的原因,日常生活动作对痉挛的影响。
视(观察):应特别注意患者肢体或躯体异常的姿态
触:触摸肌肉的硬度 硬:肌张力亢进
被动运动检查
被动检查是肌肉的活动时,通过检查者的手感觉肌肉的抵抗的 方法,是最普通的检查方法,能从一个方面反映肌张力的情况,体会其活动度和抗阻时的肌张力的变化。
Ashworth分级法
改良的Ashworth分级标准
0级:正常肌张力。
1级:肌张力略微增加: 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在关节活动范围之末时呈现最小的阻力,或出现突然卡住和突然释放。
1+级:肌张力轻度增加: 在关节活动后50%范围内出现突然卡住,然后在关节活动范围后50%均呈现最小阻力。
2级:肌张力较明显地增加: 通过关节活动范围的大部分时,肌张力均较明显地增加,但受累部分仍能较容易地被移动。
3级:肌张力严重增加: 被动活动困难。
4级:僵直: 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呈现僵直状态,不能活动。
出现哪个动作,就是相应支配这个动作的肌肉紧张。
肌肉的僵硬检查
在腕部有非常轻的痉挛时可通过此检查发现。
肢位:在桌子上放一茶杯,放在手能够到的位置,取立位
检查法:检查者一手保持前臂,另一手握住腕部,让受检侧腕关节屈伸,一边观察一边告诉患者不要用对侧手够茶杯,当把茶杯放回原位时,可发现腕的活动是否变硬。
头的下落试验
肢位:患者取仰卧位,去掉针头,检查者手支撑头部,另一手放置在下方
检查方法:支撑头部的手突然拿走,头部落下
落下缓慢,手的冲击感减轻,中度僵硬时头不能落下。
姿势性肌张力的检查方法
让患者变换各种姿势或体位,记录其抵抗状态
正常姿势张力,反应迅速,立即完成
痉挛或肌肉僵硬,过度抵抗,调整弛缓
躯干肌张力,看肚脐的位置。触摸背肌的状态。
肌力与肌张力是两个概念。肌力是区分肌肉力量的大小,可分5级,而肌张力是评价肌肉张力,分为静态肌张力高、活动中肌张力高,或中轴肌张力高、外周肌张力高。临床中肌张力高的人走路缓慢、动作缓慢,但肌力正常。肌张力高的患者多为老年人,特别是帕金森病人,走路缓慢,动作缓慢,表情较僵。发作性肌张力障碍为患者平躺时与正常人无异,肌力正常,但活动时出现肌张力异常,表现为姿势障碍。
肌力和肌张力是两种不同的概念,肌力指肌肉的力量,分为六级即零级至五级。五级肌力是正常人的力量,四级肌力比正常力量小,可克服重力并能克服一定的阻力。三级能克服重力但不能克服阻力,二级不能克服重力,仅可做床面移动,一级仅能见到肌肉收缩。零级完全没有运动。肌张力是指肌肉的张力,一般分为增高、正常、降低三类,所以两者完全不同。
一、肌力是指肌肉的收缩力,在检查的时候一般是以关节为中心,检查肌群的伸、曲、外展、内收,旋前、旋后等功能,通过和被检查者对抗来了解相应肌群的肌力。
二、肌张力是指肌肉松弛状态的紧张度和被动运动时所遇到的阻力。一般是检查的时候要求患者肌肉放松,触摸感受肌肉的硬度,并被动屈伸患者肢体感知遇到的阻力。
三、肌力与肌张力的区别在于:肌力是肌肉的收缩能力,是医生检查的时候患者主动运动时的一种力量;而肌张力是医生检查的时候,患者被动运动时所遇到的一个阻力。
肌张力:指肌肉的紧张度。 肌张力检查方法:触摸肌肉测试其硬度,并测试完全放松的肢体被动活动时的阻力大小。两侧对比。 (1) 肌张力减低:见于①“牵张反射弧”中断时,如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和后根、后索病变等。②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的休克期。③小脑病变。④某些锥体外系病变,如舞蹈症等。 (2) 肌张力增高:①痉挛性肌张力增高:见于锥体束病变,系牵张反射被释放而增强所致。上肢屈肌张力增高,呈“折刀状”,下肢伸肌张力增高。②强直性肌张力增高:见于锥体外系病变,如震颤麻痹等。伸、屈肌张力均增高,呈“铅管样”或“齿轮状
小腿肌活动幅度较小,屈伸受到局限。针对小腿肌这一生理特点,采用优先训练法则和顶峰收缩法则就成了训练的必需 一、优先训练法则 在训练一开始,也就是精力最充沛、精神最容易集中的时候训练弱部位,以保证这些部位获得最大强度的刺激。若大腿与小腿在同一次课训练,则先练小腿后练大腿。这样练能有足够的精力保证按质按量完成任务,既不影响大腿的练习,又对大腿训练有所帮助。理由是心脏远离大腿,当运动强度逐渐提高心脏血液来不及供血时,小腿肌收缩可及时给大腿输送血液,维持大腿的正常工作。为什么说小腿是人体的“第二心脏”呢?这可能就是一个原因。许多健美爱好者认为小腿是小肌群,总是大腿练完再练小腿。而这时已筋疲力尽,毅力消减,心有余力不足,勉强做1——2组就了事,以致小腿成了永远落后的部位。大腿练完再练小腿,还有一个不足之处是,大腿锻炼后腿部肌肉比较疲劳,而小腿的许多练习需要大腿支撑,如站式提踵练习时大腿控制身体平衡才能使小腿的力量发挥至极至。如果大腿酸痛疲劳,不能控制身体平衡,小腿想使劲也使不上。小腿肌达不到完全力竭,就很难保证小腿的训练质量。二、顶峰收缩法则顶峰收缩是当肌肉达到完全收缩位置时,使其收缩到最紧张的状态。由于踝关节屈伸活动幅义较小,小腿肌的伸展和收缩幅度有限,因此在练习中必须使每个动作,每组、每次都做“顶峰收缩”,以保证动作质量,提高训练效果。比如,提踵练习足跟下降到最低点(足背屈60度),再用力向上提起至最高点时,稍停片刻,使小腿三头肌充分收紧,达到“顶峰收缩”位。三、动作选择1、站姿提踵:锻炼小腿三头肌(比目鱼肌、腓肠饥)的首选动作之一,初级和中高水平者都适用。提示:没有站立提踵机可用斜蹲机练习。动作要领:站在斜蹲机上(为了安全,在斜蹲机的踏脚板上可放置两块重量叠的杠铃片,约10厘米厚),两脚前掌踏在铃片上,脚跟悬空,肩顶托垫,腿伸直,脚跟尽量下垂,使小腿肌得到最大限度的伸展。膝关节保持微屈(目的是使重量集中在小腿上)。然后,以小腿肌的收缩力提起脚跟至最高位,使腓肠肌处于“顶峰收缩”状态,稍停片刻。再以小腿肌的张紧力控制住,缓慢下降还原。 2、坐姿提踵:主要是锻炼小腿比目鱼肌和腓肠肌外侧,是中高级水平者的最佳选择。动作要领:坐在提踵机上,前脚掌踏垫板,膝盖顶牢重物,脚跟悬空下垂。小腿肌用力向上提踵至小腿肌“顶峰收缩”位,稍停片刻,控制性还原。在动作过程中脚跟始终要垂直上下,以确保小腿肌受力集中。为保证动作质量,提踵时躯干不宜后仰借力。3、反提踵:主要锻炼小腿前部肌肉。训练达到中高级水平后,要想使小腿显得比较粗壮,反提踵练习则是必不可少的。动作要领:坐在坐式或站立式提踵机上,脚跟踏板、膝盖顶牢重物,前脚掌尽量下放(伸展)。抬起脚趾(踝关节收缩),使小腿前部肌肉达到顶峰状态状态,稍停,控制性还原。注意,足背屈伸时,躯干勿后仰借力。提示:此动作相对较难,但重量不大,可在小腿练习的前面做,作为小腿锻炼的热身活动,做3——4组感觉就很棒。4、站立单腿提踵:主要是分离小腿肌,突显肌肉线条。对于女性来说,它既能使小腿漂亮有型,又不致太粗壮。此外,单腿提踵还能使较细的小腿增加围度,使两腿均衡发展。小腿肌群除上述动作外,骑人提踵也是很好的方法之一,它是发展小腿三头肌厚度的最佳动作。此外,练习者可根据需要,选择2——3个动作,每个动作做5——6组,用渐增负重开始,以递减重量结束。这样能在保证动作规范的前提下,既做到极限次数,又使肌肉完全疲劳,达到促进肌肉生长的目的。提踵动作不同的站立可锻炼不同的部
肌张力,就是肌细胞相互牵引产生的力量。肌肉静止松弛状态下的紧张度称为肌张力。肌张力是维持身体各种姿势以及正常运动的基础,并表现为多种形式。降低肌张力的方法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在早期患者可以进行良肢位摆放,关节的功能位保持最大的伸展位,有利于预防肌张力增高。以缓解后期肌肉痉挛,能够很好的预防肌张力增高。
2脑血管疾病造成锥体束损害,导致折刀样肌张力增高,此时药物治疗效果较好,同时也要积极治疗原发性脑血管病;若是帕金森病或帕金森综合征,导致的肌张力高,可使用美多芭、息宁、普拉克索等药物积极治疗原发病,降低肌张力。
3 如果患者肌张力增高较为严重,还可以采用手术的办法进行矫正。另外临床上也常用矫形器或支具来缓解肌张力。
在治疗期间患者需要配合康复理疗,一般通过坚持药物治疗和康复理疗,可使肌张力高的情况予以改善。
一、颈肌练习。以仰卧或俯卧的姿势在软垫上做颈部支撑的“桥”练习,各30秒左右/组。可以双手上抵下巴,下巴向下抗力,慢慢将头部抵至后仰以及以双手攀住脑后下扳,使头颈部前俯,而头部尽力后抗的方法进行颈部肌力练习,反复进行。记住:强壮的颈部是力量和抗打能力的象征。
二、俯卧撑练习。学员可自行选择以下任何一种俯卧撑方法做练习(练习时,身体应像直棍般起落):
1、双手撑地,与肩同宽的俯卧撑练习。可发展冲拳等直线矽钢手法所需肌力。
2、双手撑地,肘部外开比肩宽一倍的俯卧撑练习。此练习可发展侧击型手法所需肌力。
3、这是在身体下去后,突然推肘起身,暴空双手击一次掌后再落地的俯卧撑练习。此练习可极大发展手臂的爆发性肌力和协调性。有些学员可能一下子做不到,因此,初练时可撑在一定的高度上最此练习。
4、三角式俯卧撑:既双手体前指尖相贴着地的俯卧撑。此练习可有效发展学员肘底劲力。
5、以拳面支撑的俯卧撑和以五指(随指力加强,逐渐过渡为4指、3指、2指甚至1指)支撑的俯卧撑。这两项练习旨在同时强化学员拳面和指上功力。指劲不足者练习时,可仅以手指静力支撑作撑作练习,循序渐进。
6、猫式展躯练习——也就是中国传统的铁牛耕地练习。从双手撑地姿势,手臂向后伸直,臂部向后翘,头底下,然后曲肘,头向下向上,身体亦向下向前向上尽力伸展脊柱,然后沿原线路逆行再恢复至翘臂姿势,如此反复进行。此练习如猫伸展懒腰般动作,可综合地练习到手臂、肩、背等上体各个相关部位。
三、俯卧撑练习。仰身,双掌身后撑在高出地面一定距离的物体上做屈伸肘上练习,此练习可以有效发展手臂伸展肌群——肱三头肌肌力。
肌力是机体依靠肌肉收缩克服和对抗阻力来完成运动能力,是肌肉发挥其生理功能形式,肌肉主要通过肌力对外界做功。肌力下降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常会引起人体各项日常活动障碍,如坐,站,步行障碍等。肌力训练是增强肌力的主要方法,肌力下降者常常通过肌力训练恢复至正常肌力,肌力正常者可以通过肌力训练达到代偿,增强运动能力目的。肌力训练的具体技术和方法有多种,如神经传递冲动训练,助力训练及抗阻训练等。肌肉收缩时所能产生的最大力量又称绝对肌力。
方法:
1)传递神经冲动训练
适用范围:肌力0~1级的患者。常用于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损伤引起肌肉瘫痪。
训练方法:引导患者做主观努力,用意念的方式,竭力去引发瘫痪肌肉的主动收缩。
助力训练
适用范围:肌力1~3级患者注意在训练时,应随着肌力的恢复不断的改变辅助方法和辅助量,常用于中枢和周围神经损伤后肌力有一定程度恢复的患者,骨折术后早期需功能训练的患者。
3)悬吊训练
适用范围:肌力1~3级的患者。训练方法利用绳索,挂钩滑轮等简单装置,将运动的肢体悬吊起来,以减轻肢体自身重量,然后在水平面上进行训练,训练时可利用变换的体位和不同位置的滑轮,挂钩等设计出各种各样的训练方法,如训练股四头肌的肌力时患者侧卧,患侧肢体在上,在膝关节垂直方向上置一挂钩,用吊带在踝关节处固定,用绳索使小腿悬空,让患者完成膝关节的全范围屈伸运动,动作宜缓慢,充分,避免下肢借助惯性做钟摆动作。训练时治疗师要注意固定大腿,以防止摇摆,降低训练效果;并随着肌力改善,调节挂钩位置,改变运动面的倾斜度,用手指稍加阻力或用重锤做阻力,以增加训练难度。
4)主动训练
适用范围:肌力达3级以上的患者。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训练的速度,次数,间歇。
5)抗阻训练
适用于肌力已达4/5级的患者
6)等长训练
适用范围根据肌力的恢复程度,2~5级肌力的患者均可进行等长收缩运动训练。常用于骨折内固定术后早期,关节置换术早期,骨折石膏外固定后。
7)等长训练
适用范围:根据肌力的恢复程度,3~5级肌力患者均可进行等张收缩运动训练。
8)短暂最大负荷练习
适用范围同等张训练,根据肌力恢复程度,3~5级肌力的患者可进行
9)等速训练
适用于可根据肌力恢复程度,选择不同的训练模式,对三级以下肌力,可先在持续被动活动(CPM)模式下进行助力运动,以进行肌肉的早期训练,对于3级以上肌力可选用向心性肌力训练和离心性训练。
肌力训练原则:
①超负荷原则:超负荷运动时肌肉对抗大于平时已经适应的负荷,成为超负荷。超负荷可使肌肉受到极大刺激,并产生一定生理适应,是肌肉力量增加。
②渐增阻力原则:超负荷训练使肌力增加 使原来的超负荷变成已经适应的负荷,而不是超负荷了。只有逐渐增加负荷量,使负荷重新成为超负荷,训练效果才能不断增加。
③由大到小原则:指在负重抗阻训练过程中,先进行由大肌肉群参与的练习,然后进行小肌群的练习。
④专门性原则:进行力量练习的身体部位的专门性以及练习动作专门性。
下面简要介绍人体主要肌肉群的位置与功能。
一、颈阔肌位于颈部前面皮下最浅层,收缩时拉口角向下,并拉紧颈部皮肤。
二、胸锁乳突肌这是颈部浅层最显著的肌肉。下固定时,一侧作用可使头转向对侧,并向同侧倾斜;当头部处于正常姿势时,肌肉合力通过寰枕关节横轴的后面而使头前屈。上固定时,上提胸廓帮助吸气
三、斜方肌位于颈部和背部的皮下,一侧成三角形,左右两侧相合构成斜方形,称为斜方形肌。近固定时:上部下行纤维收缩,使肩胛骨上提、上回旋、后缩;中部横纤维收缩,使肩肿骨后缩(靠近脊柱);下部上行纤维收缩,使肩胛骨下降和上回旋;上下两部纤维同时收缩,则使肩胛骨向上移动,如臂上举动作。远固定时:一例收缩,使头向同侧屈;两侧斜方肌收缩使头和脊柱伸直。采用提拉杠铃耸肩、负重直臂侧上举、负重扩胸等练习,可发展该肌的力量。斜方肌充分发展时,肌肉变短,向后拉收双肩,使肩更加宽阔,保持背部正直,头部后仰,可矫正驼背、双肩内扣、头前伸等缺陷,赋予正确的直立姿势。斜方肌发达是一种健、力、美的标志,是业余健美运动员参加健美竞赛的有利条件
四、三角肌位于肩部皮下。它是一个呈三角形的肌肉,肩部的膨隆外形即由该肌形成。两侧肌肉纤维呈梭形,中部肌纤维呈多羽状,这种结构肌肉体积小而具有较大的力量。近固定时,前面肌纤维收缩,使上臂屈和旋内;中部收缩,使上臂外展;后面收缩,上臂伸。外旋,前、中、后三部分同时收缩,使上臂外展,如臂侧举动作;采用负重直臂平举和侧平举等练习,可发展该肌力量。宽阔、有力、浑圆发达的双肩,是优秀健美运动员的标志。
五、背阔肌位于腰背部和胸部后下外侧的皮下,是全身最大的阔肌。上部被斜方肌遮盖。近固定时,使上臂伸,如向后摆臂动作,还能使上臂内收和旋内。远固定时,可拉引躯干向上臂靠拢,如单杠引体向上等动作。由于背阔肌部分纤维起于肋骨,在远固定时,可提起肋骨,所以也称吸气辅助肌。采用单杠引体向上、向后拉力器、俯立划船等练习,可发展该肌的力量。背阔肌有助于体形的改善。当其高度发达时,显赫地映现出肩宽、腰细,将上体烘托的更加魁梧呈“V”型。
六、骶棘肌背部一细长的肌肉称为骶棘肌。位于脊柱两侧,象两根大立柱从头部的枕骨到脊柱的最末端(骶骨),脊柱置于骶棘肌之间明显的凹形槽内,是一块强大的脊柱伸肌。下方固定时,两侧同时收缩,使头及脊柱伸,抬头、挺胸、塌腰动作;一侧收缩时使躯干向同侧屈,如体侧屈运动。
七、胸大肌位于胸前皮下,为扇形扁肌,其范围大,分为锁骨、胸肋和腹三部。近固定时,可使上臂屈,内收和内旋。远固定时,拉引躯干向上臂靠拢,如跳绳和爬杆等动作。此外,该肌还能提肋,是吸气辅助肌。胸肌发达时,胸脯高挺,呼吸更为充分和畅通。采用双杠支撑摆动臂屈伸、卧推和引体向上等练习可发展该肌力量。
八、前锯肌位于胸廓的外侧皮下,上部为胸大肌和胸小肌所遮盖,是块扁肌。近固定时,可使肩胛骨前伸,上回旋。采用持哑铃侧上举、提拉杠铃耸肩和负重扩胸等练习可发展该肌力量。
九、腹直肌 位于腹前壁正中线的两侧。上固定时两侧收缩,可使骨盆后倾或保持较高水平位置,即收腹;下固定时使脊柱前屈。采用仰卧起坐、仰卧举腿、仰卧直角坐等练习可发展该肌的力量。腹部肌肉比体内其它肌肉更易消退,缺乏运动时,因营养过剩,腹部脂肪大量堆积而下坠时,最易使腹肌松弛。腹部下垂(或下坠)和身体发胖,是人体一般健康水平开始下降的标志。而腹肌发达,呈“波浪形”肌块,则是自我健美训练者训练有素的标志。
十、腹外斜肌 位于腹前外侧浅层,为扁阔肌。下固定时,两侧同时收缩使脊柱前屈;一侧收缩可使脊柱向同侧屈和向对侧回旋;上固定时,两侧同时收缩使骨盆后倾。采用负重体侧屈和负重体侧转等练习可发展该肌的力量。
十一、腹内斜肌 位于腹外斜肌深层,与腹外斜肌形状相同,走向相反。下固定时,两侧收缩与腹外斜肌作用相同;一侧收缩时除使脊柱向同侧屈外,还使脊柱向同侧转动,此作用与腹外斜肌相反。所以,体侧转的运动实际上是同侧腹内斜肌与对侧腹外斜肌协同作用的结果。采用负重体侧屈和负重体侧转等练习可发展该肌的力量。
十二、肱二头肌 位于上臂前面皮下。近固定时,使上臂在肩关节处屈,前臂在肘关节处屈和旋外。在屈肘时,前臂先旋外再屈,才能发挥最大的力量;远固定时,使上臂向前臂靠拢,如单杠引体向上动作。采用负重弯举、引体向上等练习可发展该肌的力量
十三、肱三头肌 位于上臂后面皮下。近固定时,使前臂在肘关节处伸。有长头、外侧和内侧三个头。采用倒立臂屈伸,负重臂屈伸等练习可发展该肌的力量。
十四、 腰肌位于脊柱腰部两侧和骨盆内。由腰大肌和髂(qia)肌两部分组成。近固定时,使大腿屈和旋外;远固定时,两侧肌肉同时缩,能使躯干前屈和骨盆前倾,如仰卧起坐动作。采用悬垂举腿、高抬腿跑、仰卧“剪腿”和仰卧起坐等练习可发展该肌的力量。
十五、臀大肌这块肌肉很发达,直接位于骨盆后外侧面,维持人体直立姿势。近固定时,使大腿后伸和旋外,如后摆腿和后踢腿动作。该肌上半部使大腿外展,下半部使大腿内收;远固定时,一侧收缩,使骨盆向对侧转动,如转体动作,两侧收缩使骨盆后倾,维持人体直立姿势。采用俯卧“背腿”,负重腿屈伸和负重体屈伸等练习可发展该肌的力量。
十六、股四头肌这是人体最有力的肌肉之一,位于大腿前表面皮下,有四个头,即股直肌、股中肌、股外肌、股内肌。近固定时,使大腿屈、小腿伸;远固定时,使大腿在膝关节处伸即牵拉股骨向前(如由下蹲到站立的动作);保持股骨垂直,维持人体直立姿势。采用负重深蹲和负重伸小腿等练习可发展该肌的力量。
十七、缝匠肌这是大腿前细长的肌肉,贯穿大腿至小腿,常涉及交叉或合并的肌肉,对大腿前群肌起加固作用和用于腿的整体动作。近固定时,使大腿屈、旋外,小腿屈、旋内。采用仰卧“剪腿”,负重深蹲和负重半蹲等练习,可发展该肌的力量。
十八、股二头肌位于大腿后面外侧皮下,有长短二头。近固定时,使小腿屈和旋外;小腿伸直时可使大腿伸,如后踢腿跑和后蹬跑动作。远固定时,使骨盆后倾。采用负重腿屈伸,深蹲起和后蹬跑可发展该肌的力量
十九、胫骨前肌位于胫骨的外侧。近固定时,使足伸(背屈)、内收和外展,如勾脚动作。远固定时,拉小腿向前,以维持足弓。采用负重勾脚等练习可发展该肌的力量。
二十、小腿三头肌位于小腿后面浅层,特别发达,使小腿后部隆起,它由腓肠肌和比目鱼肌组成。比目鱼肌位于腓肠肌的深层。近固定时,能使小腿和足屈。远固定时,使股骨远侧端和小腿骨拉向后方,使膝关节伸直,从中维持人体的直立。采用负重提踵、足尖行走、后蹬跑、原地纵跳、跳绳和蛙跳等练习可发展该肌的力量。尤其是腓肠肌能展现小腿的形态和发达程度。所以,促进腓肠肌的发展对自我健美训练者是非常重要的。
二十一、肱桡肌 位于前臂的最外侧皮下,呈长扁形。近固定时,可使前臂屈。远固定时,可使上臂向前臂靠拢。采用负重弯举和引体向上等练习可发展该肌的力量。
二十二、桡侧腕屈肌 位于前臂前面的内侧皮下,能使手屈和外展。采用正缠重锤和正握负重腕屈伸等练习可发展该肌的力量。
二十三、桡侧腕长伸肌位于前臂背面的浅层外侧,能使手伸并外伸和外展。采用反缠重锤和反握负重腕屈伸等练习可发展该肌的力量。
二十四、尺侧腕屈肌位于前臂前面的全部浅层肌的最内侧,有两个头,能使手屈和内收。采用正缠重锤和正握负重腕屈伸等练习可发展该肌的力量。
二十五、尺侧腕伸肌位于前臂的背侧皮下,能使手伸和内收。采用反缠重锤和握负重腕屈伸等练习可发展该肌的力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