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得感谢秦始皇。
秦始皇确实是“暴秦”,作为源自炎帝的道家贵族法派领袖,伤了源自黄帝的道家道派的心,也烧了道家道派的书,还坑杀了道家道派的人,使道家贵族道派与法派治下的儒家平民不寒而栗,心惊胆颤,进行了“潜伏”,虽然不像先人蚩尤九黎后裔那样成为奴隶,但也构成了秦王朝的劳役大军。
但巩固王朝内部之后,秦始皇热衷于开疆拓土,将秦王朝能够控制的道家法派贵族、兵家百姓贵族像帝辛那样悉数派出,导致其死伤殆尽,儒家平民虽然地位卑微,但却意外保留了族群,得以享受人口增长的红利。
秦王朝的灭亡,从社会阶层矛盾方面,应该说是毁于儒家平民的“消极不抵抗”策略和态度,从族群层面,是因为楚国道家及兵家贵族的“复仇”,因为楚国本来是志得意满的希望与秦国合作“一统天下”,结果遇到了秦国的背叛 ,所以发出了战斗宣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约法三章”,刘邦作为儒家平民的代表,可以兵不血刃地进入咸阳,项羽作为兵家贵族的代表,对这个意外惊喜通过“鸿门宴”进行战略欺诈对刘邦的胜利果实予以了篡夺,为了安慰刘邦,才将其分封为“汉王”,结果儒家平民“出工不出力”,又座视刘邦、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顺利出川,与项羽逐鹿中原。
刘邦取得天下的另外一个助力是他获得了道家贵族代表吕雉的支持,不仅提供了造反事业的启动资金,而且提供了张良这个道家精英辅佐王朝的运营,与萧何这个儒家豪强相得益彰,建立了不朽的功勋,道家史官司马迁的《史记》中,对于吕雉和张良这对道家贵族组合 ,刘邦和萧何这对儒家平民组合评价都很高,至于兵家破落贵族韩信由于有社会阶层的“叛逃”,反而评价并不高,只是“列传”了事,而萧何及张良则是被作为“开国元勋”归入世家,刘邦及吕雉则被作为“开国君主”归入的帝王本纪。
汉高祖刘邦是一位传奇皇帝,虽然自己的本事不是很大,但是却能驾驭很多比自己厉害很多的人。 七年时间,他从一个平民到霸占天下。 他不仅推翻了强大的秦朝,还击败了历史上罕见的战神项羽,最终建立了强大的汉朝。 至于刘邦自己,四十多岁的时候,他依旧无能,成天喝酒吹牛。但就是这样一个人,能够将如萧何、张良、韩信等这样的非凡人才汇聚在一起,并且能够让这些人甘愿为刘邦打天下,只能说刘邦真的是太会用人了。
1刘邦出身粗野,向来深情大义,非常善于交朋友,谈情怀。 刘邦的用人原则是重用忠诚的人。 越忠诚的人,就越容易被重用。 刘邦早年是江湖游侠,他追求的是幸福、复仇和正义。 对于这样的人来说,最重要的是忠诚。 正因为如此,刘邦召集了一群人,他被选为沛公,领导沛县的反秦势力。
2刘邦建军初期,因为家境贫寒,实力不足。 但是当他成为汉王之后,他就一直在奖赏,而且基本上没有停止过。 在楚汉争霸的过程中,刘邦基本上是攻城掠地,同时封地为属下的食镇。 这不仅收买了人心,也将下属的利益与自己捆绑在一起。 这样一来,这群下属就相当于汉朝的一个股份。 一旦刘邦输了,他们的利益就没有了,所以这群人坚定地站在刘邦这边。
3都说刘邦识人用人,但事实并非如此。 他能做到的,普通人也能做到。 刘邦的部下大多资质平平,缺乏大才。 你不能仅仅因为他手下有这么多伟大的人才,就忽视了其他几十个普通人。 不过,刘邦资源有限,不能太挑剔。 好在刘邦集团的核心人员,都是与刘邦日夜相处的人。 通过长期的观察,刘邦能够发现对方的特长。
4刘邦知道自己没有本事,很愿意听听别人的意见。 只要他觉得合理,他就会接受。 萧何、张良、樊哙劝了他很多,他也欣然接受了别人的建议。
刘邦因为日日夜夜的相处,能够了解手下的强项和特长,让他们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挥作用,自然能取得不错的成绩。 随着更多的成就,这些人被视为人才。 事实上,刘邦创造了人才,而不是刘邦发现了人才。
刘邦能得天下原因:
第一、知人善用。
这是刘邦身上一个非常重要的一点,他知人、识人、会用人。汉阵营汇聚了当时楚汉阵营最杰出的人才,“汉初三杰”及其韩信、英布、彭越等一干大将,这些人中不乏很多人都是从楚阵营投靠过来了。
他会发觉每个人的优点,把他们放在放在合适的位置上来发挥他们的最大作用,比如张良善谋,萧何善内务,韩信善战。刘邦自己也是很清楚他们的优点,因此这些人在他的手下发挥出了最大的作用。
第二、见识卓越,大局观非常的强。
刘邦的性格和几十年的阅历使他深知人情世故和百姓需要什么。他好像天生就是一个非常出色的政治家、谋略家。
自己起义后就严明下属军队不得骚扰百姓。进军灞上的时候和当地的名士“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废除了秦朝的一些严苛法令,这一举措无疑得到了百姓的支持,得了不少的民心。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刘邦是深知这一点的。
第三、懂得在合适的时机示弱。
正所谓弱者并不一定是真的弱者,他很有可能是为了让你觉得他很弱而轻视他。刘邦在这点上做得可是非常的出色。
对下属示弱,让他们可以得到存在感。刘邦手下有很多将领如韩信、英布等都是在项羽手下干过的,但时候来为什么又到了刘邦麾下。
比方说韩信,在项羽那边不被重用,一事无成。后来投靠了刘邦,刘邦重用他,充分发挥了他的军事才能,成就了韩信也成就了刘邦自己。刘邦明确的表示我带兵打仗不如你韩信,这就是很好的示弱。
汉代,先用黄老之术休养生息,后有文景之治。
唐朝,李姓,自誉为老子后裔
宋朝,宋徽宗封自己为#¥~!@……¥真君
元朝,丘处机给成吉思汗提过建议
明朝,中叶有个皇帝爱炼丹
原因一是刘邦的逆天运气。
刘邦在没有当上帝王之前,就是一个小土匪。刘邦的家乡地方政府担心会出大事,就想提前招几个人来看门,免得到时候被叛乱的人一锅端。巧是萧何在地方政府上班,他听到这个消息,赶紧就告诉刘邦,毕竟肥水不流外人田。
刘邦听到就非常开心,赶紧就前来,要知道刘邦本来就是土匪,这种好事情肯定非常乐意。加之刘邦等人决定要造反,父母官又不同意,他们就干脆杀了父母官,他们根本就没有退路,只能一条路走到黑。
萧何等人都知道造反失败那是要灭全族,因此谁也不敢当这个领头,这个时候他们都想到刘邦,反正刘邦是一个土匪,就算没有造反,官府抓到也是死路一条,就全部推荐刘邦为老大。刘邦没有那么多心思,就同意。
不得不说刘邦的运气实在极佳,不然也轮不到他当帝王。
原因二是刘邦讲义气,重情义。还有一点就是刘邦平时待人非常好,对每个兄弟都是掏心掏肺,有什么好吃好玩都想着兄弟。因此跟随刘邦的人儿都不会反对,反而会觉得刘邦当领导才是对,跟着刘邦走会有肉吃。事实证明刘邦上位之后,对跟随他兄弟待遇都是极好。
原因三是刘邦手里一百多号人。除了上面两个原因之外,刘邦手里有人,造反是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刘邦早早就战局先天优势,萧何等人也是看到这一点,才会推荐刘邦。毕竟萧何他们都是吃官粮,手下的人都官方,加之也没有多少个。
在实力面前就不如刘邦的好看,自然是谁实力强大,谁就做老大了。
总结一下,刘邦能当上首领,最根本原因是他运气实在太好,加之他是真的有实力。
根据确切的历史记载,在汉朝建立之初,有一个叫做陆贾的官员,首先向汉高祖刘邦提出了:逆取顺守,文武并用,这个观点,并且建议刘邦遵从儒家治国之道来治理国家,还提倡黄老无为而治的国家方略。在当时的朝堂之上是有不少的大臣,比较的尊崇黄老的,所以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也就这么敲定了下来。
无为而治,黄老之学贯穿了整个汉朝初期,而且刘邦在建立汉朝之后,为了制定一系列的法律忙的焦头烂额。又着眼于秦朝因法强国,又以尚法亡国。所以无奈之下,刘邦以及一干大臣就选择了继承秦朝之前的法律。
无为而治是出于老子的《道德经》一书,就是讲述的道家对于治国的一些理念,就是为了告诫掌权者要学会不与百姓争夺,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的意思,而是不要妄自作为,要依靠法律来治国,才是对于一个国家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而无为而治带来的好处就是通过整个理念治理国家,重视农民,高度发展农业,鼓励发展生产行业,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汉朝快速的恢复元气。并且抑制了商人的发展,禁止了商人的一些权力,增收了商人的赋税。还有就是减轻了徭役,帮助百姓去除了一些压力。并且还废除了一些过路费,鼓励百姓开垦荒山,种植粮食或者其他事物。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使得汉朝在结束秦末动乱之后快速的恢复过来,还促进了发展,国家也是积累了大量的财富,为后来的文景之治,奠定了基础。
早期刘邦能够战胜强大的项羽,就是因为刘邦身边人才济济,而且都能让他们发挥所长。不过在汉朝建立初期,刘邦又多次下诏求贤,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其实刘邦这样做,一方面能让自己身边有更多新鲜血液,还能招揽人心,可谓是一举两得。其实刘邦在建立汉朝后也除掉了不少自己的功臣,而且想要不重蹈秦始皇的覆辙,肯定需要更多人才帮他建立国家。这正是因为刘邦的这种胸怀,才能让汉朝成为一个伟大的朝代。
汉高帝求贤诏是汉高祖刘邦称帝十一年(即公元前196年)特为求贤而下的一道诏令。是年,刘邦完成统一大业已有一定年头,亟需更多人才协助帝国的统治,但汉帝国此时仍未建立系统的选官制度,从而产生人才紧缺的危机;同时开国功勋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的“叛乱”相继平定,帝国内部秩序正在恢复的进程中,汉高帝刘邦需要重塑自身“爱才惜才”的政治形象。在这一背景下,汉高帝颁布了求贤诏书,用以延纳更多的贤才进入帝国统治阶层内部。
高帝求贤诏开头以周文王、齐桓公为例,认为他们的霸业成就离不开贤才的辅佐;进而笔锋一转,突出代代皆有贤人产生,关键在于人主的态度;因而顺理成章地表明自身依靠贤能的士大夫取得了天下,现在仍然需依靠士大夫治理天下、并赐予贤能的士大夫尊贵的地位和特别的礼遇。在末尾,诏令具体规定了求贤的具体做法和对人才的要求,并再次表明了求贤的决心。
高帝求贤诏仍然未成系统,但对西汉人才的延纳有重要作用,推动了正式选官制度(察举制)的形成;同时,高帝求贤诏行文简洁、具体明确,大量设问句的运用加强了语气,是文学史上的名篇;另外,它所体现的惜才爱才的态度与具体做法,对现今招揽人才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或许有人会说刘邦身上多痞气,怎么看刘邦不像是个好人,不过尽管如此,刘邦居然成就了天下,这又是为什么呢
其一,刘邦很会揣摩人,洞察人性。曹寡妇是第一个跟着刘邦的女人,居然对刘邦不离不弃,还自己养大孩子,这本身就说明刘邦有魅力。刘邦身无分文,一个人敢在县令的桌前当大爷,吆喝贺钱万,别人谁有这个气度
其二,刘邦很会重用人,同样也能弯下腰,及时认错。正因为出身不高,所以刘邦对人很和善,刚才说的郦食其曾经气得火冒三丈,可当自报家门是高阳酒徒,并且让刘邦能成就天下时,刘邦立刻深施一礼,后来郦食其成了刘邦手下的重要谋士。
其三,刘邦很会看人,这一点很重要,而且悟性很高。张良是个聪明人,被称为谋圣,他的好多计谋别人听不懂,只有到了刘邦这里,张良才找到了知音。韩信也是如此,漂泊了那么久,项羽不过让他做了执戟郎中,连自己都养不活,如何能报答昔日漂母之恩。
其四,刘邦不残暴。大凡开国君主,往往冷血无情,刘邦喜欢给下属开个小玩笑,不过没有恶意。不想朱元璋动不动剥手下的人皮,挂在墙上来示威。和项羽相比,项羽杀过多少人,其中“烧秦室,掘始皇墓冢,私收其财物”、“强杀秦降王子婴”、“诈坑秦子弟新安二十万,王其将”、“使人阴弑义帝江南”等,那一条都不是人干的,和刘邦相比,项羽缺乏的不仅仅是智谋,还有气度。
其五,刘邦很有自知之明,刘邦其实很有能力。项羽在成皋敖仓鸿沟旁说要跟刘邦单挑,刘邦站出来了,却中了项羽的暗箭……刘邦谎称脚趾头受伤了,安抚军心。不过刘邦得了天下,对于自己的功劳似乎没有夸口,只是说:“夫运筹于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大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这段话说得很精辟。张良、萧何、韩信这三个“人杰”,在某一领域内都比刘邦优秀,但却都能为刘邦所用,而且能够用其所长,人尽其才,这就是刘邦最高明的地方。
我们做任何事情,都是按照相应的想法去做的。你上学喜欢绕远路,走一条偏僻的小径,为何呢?因为那里有一株桃树,已经绽放出艳丽花朵,你瞥一眼,便会一整天心情愉悦。
你放学路上喜欢爬上山坡,躺在草地上休憩片刻,为何呢?因为那里有一只猫咪,总是追逐着蝴蝶,你看看它们,疲惫便会一扫而光。
那些让上下变得秩序井然的制度背后,都有一套相应的思想。我们曾讲述过孔子、老子和韩非子,用他们分别代表儒、道、法三家,你觉得哪种思想更适合郡县制,更为君王喜欢呢?
秦始皇嬴政采取的方式是法治。
他制定严苛的法令,执行严酷的惩罚,希望用这些手段使百姓惧怕,让他们因惧怕而安分守己。但这些法令过于严苛繁复,普通百姓的一举一动都有可能遭受惩罚。
比如耽误了徭役之期,比如穿了件不合身份的华丽衣衫,这些都可能导致他们被关押入狱,遭受鞭挞,甚至被斩杀。
百姓被限定在一个又一个小格子内,动弹不得。最初,百姓因恐惧而麻木,但麻木之后便是愤怒。他们揭竿而起,举起手中粗糙的兵器,奋起反抗。于是,秦始皇一去世,庞大的秦王朝便很快崩塌。
秦王朝灭亡,刘邦建立汉王朝。
汉朝的帝王又是如何治国的呢。西汉之初的君王们,将目光投向春秋时的一位智者,这位智者便是老子。你还记得我们之前讲的那位骑着青牛,慢悠悠地走出函谷关,不知所终的老子吗?他留下一部仅仅五千字却意蕴丰富的《道德经》。
其中,他这样阐述治国之道:“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大概意思是:君王若能无为而治,百姓自然会归顺;君王喜好安静,百姓自然会端正;君王不滋扰生事,百姓自然会富足;君王不穷奢极欲,百姓自然会淳朴。
老子认为,最理想的治国之道便是无为而治。
什么是无为而治?即在上位的君王要克制欲望,无所作为,任百姓繁荣自茂。是的,经历战国之乱和楚汉之争,中原大地满目疮痍(chuāng yí),百姓流离失所,无家可归。
而那些肥沃的耕田中,不见黍苗,不见菜蔬,尽是无边无际的荒草。是时候停止剥夺和压榨,让百姓休养生息了。
因而,西汉之初的统治者们选择了无为而治。
无征伐干扰,无官吏侵犯,庶民致力于耕作,财富很快便得到积累。
据记载,经过文景之治,府库中的钱币数以亿计,堆积如山;一批又一批的粮食被源源不断地输送至京城,以至于溢出太仓,腐烂而不能食用;田野中,骡马成群;连看守里巷门的小官吏,都得以食用细粮和肉食。
然而,无为而治也有问题。
这种思想的确有助于社会由衰落恢复到富足,然而伴随着富足出现的是贫富分化、土地兼并。尤其对君王而言,他需要的是朝臣的恭顺,是臣民对天子之位的尊崇。
然而,老子却在《道德经》中要君王克制欲望,无所作为。这怎么可以呢?
另一种思想隆重登场,这便是儒家。
公元前140年,汉景帝去世,汉武帝即位。至此,汉王朝的君王已经厌倦道家的无为,然而除此之外还可以用何种思想治国?
这并非自己苦思冥想便可以得出结论。于是,汉武帝下令,选举天下贤良之士,齐聚京城。他不厌其烦地向这些天下贤士询问治国之道。
其中一名儒生脱颖而出。
这名儒生就是董仲舒,以研究《春秋》闻名于世。据说,他苦心求学,多年足不出户,目光只落在那些简帛上。窗外园圃中群花绽放,和他无关;窗外园圃中百草凋敝,也和他无关。
他目不窥园,终于成为一代硕儒。前来拜师的学子很多,董仲舒不能一一亲授,只得由先入学的弟子辗转相授。因而,有的学子求学很久都未能见他一面。
那么,他如何回答汉武帝的问题呢。
汉武帝连问三策,董仲舒连答三章。在有名的《天人三策》中,董仲舒提出很多见解,比如“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比如“三纲五常”什么是“君权神授”呢。
简单来说,为何君王便可以统治这片国土呢?因为这是上天赋予他的权力。君王奉上天之命,统御万民。既然是奉天之命,万民自然要屈服恭顺。由此,君权变得神圣而不可侵犯。
你说,君王会喜欢这样的见解吗。
自然喜欢。但是,君王既然是奉天命治国,是为天子,自然该接受上天的监督。日食出现了,旱灾出现了,蝗灾出现了,洪灾出现了,这都是上天在表达不满。君王需下罪己诏,要尽快免租减赋、开仓赈灾,做出应对。这便是天人感应。
当然,董仲舒还提出“三纲”和“五常”。
“三纲”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董仲舒在孔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基础上,将其向前推进了一步。
既然君权神授,万民要屈服恭顺,那么如何体现这种恭顺呢?自然是在朝堂之上,臣子要恭顺于君王;一家之中,妻子要恭顺于丈夫,儿子要恭顺于父亲。
“五常”是仁、义、礼、智、信。这是做人行事的规范。
就这样,由上而下,由朝堂到乡野,“三纲五常”环环相扣地将权力集于君王一身。因而,“三纲五常”历来被视为君权的根基。
儒家思想同时也体现了个人的价值,对君权做出了制衡。
你看,父为子纲,君王既然是天之子,自然要以天为大,这又回到了天人感应上。就这样,董仲舒一面以“君权神授”,竭力维护君权,一面以“天人感应”对君权做出约束。而能够阐述天意的又是谁呢。自然是儒家。
既然体现了儒家价值,董仲舒便理直气壮地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他要的不是百家争鸣,而是一家独大。
董仲舒的《天人三策》获得汉武帝认可。就这样,沉寂多年的儒家学说,再次焕发新彩。当然,说是儒家,其实并不准确。这时的儒家早已不再纯净,不再是孔子的见解,而是混入了很多杂质。
董仲舒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融合才是思想的主流。儒家和道家融合,一起成为人们做人行事的底色。儒家和法家融合,一起成为治国理政的依据。因而,在儒家独尊的背后,有诸子百家的影子潜伏其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