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成功的秘诀(2)

曾国藩成功的秘诀(2),第1张

  事例三大力扶持胡林翼

 胡林翼是与曾国藩前后考上进士的,因平叛苗民有功升贵州安顺知府,后改调镇远知府。

 当时太平军战斗力太强了,各个省的八旗军绿营军一战即溃,根本抵挡不了。当时湘军还未成军,太平军袭遍了中国南方十几个省。

 时湖北的总督吴文镕是胡林翼考进士时的主考官,算是胡林翼的嫡师。吴文镕知道胡林翼很能干,说赶快带领你能征惯战的镇远兵来支持我把湖北守住,湖北不能再沦陷。于是胡林翼千里迢迢带了600名镇远军赶赴湖北。

 600人当时也是一支军队了,因为当时中国全国就70多万军队,一两万人都是支大部队了。胡林翼带着600镇远军急行军赶到武汉时,由于太平军攻势太猛,湖北总督吴文镕已在战场上战死。

 这时的胡林翼走也不是,留也不是,连军饷都没有。这个情况被曾国藩知道了。曾国藩知道胡林翼是个人才,于是很诚恳地同胡林翼说:“林翼,你就不要回贵州了,你留在湖南我们一起干湘军。你的一切粮饷、装备、军需均由我供给”。

 其实曾国藩当时非常困难,因为湘军是民兵国家没编制,粮饷、装备、军需一切靠自筹。

 为了让胡林翼这支军队迅速壮大,守住湖北,曾国藩把当时自己最能打仗、最喜欢的湘军大将李续宾、罗泽南调拨给胡林翼,随去的还有湘军最精锐善战的一支部队。

 由于湖北地处长江和洞庭湖之滨,缺了水师根本无法打仗,而太平天国的水师很厉害,所以曾国藩还把刚组建的长江水师拨给胡林翼。

 这支水师的统帅是曾国藩一手培养起来的水师名将杨岳斌。曾国藩在军事上给予了胡林翼最大力的支持。

 同时曾国藩还向皇帝写了两个奏折,全力保荐胡林翼。在奏折中他写到:

 胡林翼这个人“胆识绝人,威望夙著,屡着战功”,即说胡林翼有胆有识,一般常人都赶不上。“所到处皆惬民望”即胡林翼在当地执政威望很高,老百姓都很尊重他、喜欢他。

 曾国藩还一再强调胡林翼“材大心细,为军中不可多得的人才”,希望皇上让他留在湖南、湖北。

 最后他甚至还写上:“胡林翼的才干胜臣十倍,希望陛下重用此人。”曾国藩当时是二品大官,胡林翼是四品知府,能够这样保荐胡林翼,没有胸怀行吗所以曾国藩非常有胸怀。

 胡林翼在曾国藩的大力支持下,把600人的军队发展到近万人,还有水师配合,很快就把太平军三进三出兵荒马乱的湖北省变成了一个粮饷充足、援兵四出的模范省。

 1855年,湖北战事危急,胡林翼升任巡抚。他率领着这支劲旅长堑围攻武汉,终于在这年11月攻克了武汉,攻下来黄州、兴国,收复了蕲州,又南下广济,很快收复了湖北全境。

 当江西战场告急时,胡派军队援助;当安徽军情紧急时,他派大将李续宾千里驰援;当湖南战事危急时,他亲率精兵纵横两千里救湘。

 与此同时,他还把大批粮饷、军械、装备源源不断地提供给曾国藩,使湖北真正成为湘军坚实的后方。

 另方面胡林翼也很能干很会处理官场关系。当时的湖北总督叫官文。官文是满清亲贵,皇帝最信任的人,但这个人目光短浅很贪。胡林翼很不喜欢他。

 最初胡林翼想上奏折把官文告倒。但后来一分析,你告得倒他吗这是皇帝的心腹满清的权贵。告不倒他,我就把阻力变助力。于是他就采取了三条措施。

 第一,每月送官文银3000两作为总督府的办公费;第二,把湖北的税收一部分调拨给官文支配。当时只有巡抚有权支配税收,我调给你,你去支配治理湖北;

 第三,当官文最宠爱的二姨太过生日的时,官文为讨他二姨太的欢喜,希望武汉全城的官员能来给他的二姨太做寿。但很多人坚持正派的观念,你一个姨太太,要我们朝廷命官给你做寿,不去。

 没有一个人去。这下官文很尴尬,宴席没人吃,怎么办呢突然官文看见前面来了三抬大轿全套执杖,胡林翼带着他的母亲和夫人来了。其他的官员看到巡抚都去了,大家也就跟来了,整个晚宴尽欢而散。

 第二天官文的二姨太回拜胡林翼的母亲,一定要拜胡林翼的母亲为干妈,这样一来胡林翼就成了官文的舅子,两人成了郎舅之亲了。

 以后在湖北凡是胡林翼批的批文办的事,官文都全力支持,都画圈通过。当时湖北督抚关系之和谐,天下无二。胡林翼真的很聪明很能干,把阻力变成了最大的助力。

 再说曾国藩初期在湖北江西作战时因一味坚持办事方正刚直,雷厉风行,不讲情面,遇事就事论事,而且经常插手不该管的事情。

 比如说曾国藩部下抓到会党或抢粮仓的人,应该交给当地政府去处置,而他却擅自用重典严刑处理,经常连王旗都不请就把人杀了,那是对地方的不尊重。

 所以地方的政府都很讨厌曾国藩,认为他完全不把地方政府看在眼里,于是向皇帝告状。对军方,曾国藩也指手划脚,要绿营军训练,要绿营军干这样干那样。

 绿营军是满人为大将,哪里看得上你这个无实权的汉大臣。所以绿营军也不买他的账,都向皇帝告状。

 后来在江西战场上曾国藩又这样干,搞得江西军方、官方、总督都告他的状。他得不到任何援助,没办法指挥,局面又打不开,在江西战场上困守几年,最后只好拖着浑身的疾病借父亲去世回家守丧。

 曾国藩离开湘军后,胡林翼始终把湘军一把手的位置留给曾国藩,一切营规建制都按曾国藩的办,一切大事情都向曾国藩请示。

 同时胡林翼还动用一切力量包括官文,向皇帝做工作,要求曾国藩第二次回归。

 所以一个人当一把手要有能力,要有胆识,当二把手除了能力和胆识外,还要有度量,广阔的度量、胸怀。

 胡林翼是天下最好的二把手。1858年,曾国藩成功复出,他吸取前期深刻教训,学习胡林翼。特别注意调整自己同朝廷同地方军政双方的关系,摆正自己帅才的位置。

 在他的领导下,湘军越战越猛,攻城掠地。逐渐扭转了战场的颓势,成为了清王朝最主要的军事支柱,以致清王朝不得不把权势极大的两江总督实授给曾国藩。

 1861年9月,曾胡联军强力攻打重镇安庆,因为只有把安庆攻打下来,把南京变成死城,才有可能剿灭太平军。

 曾国藩胡林翼把最好的部队集中起来猛攻安庆,1864年9月安庆强攻下来了。但9月30日胡林翼因为长期操劳重病在身逝世,年仅51岁。曾国藩抚棺痛哭,比失去亲人还伤心还难受。

  事例四把忠义血性的塔齐布推上高位

 塔齐布是以忠义血性被曾国藩看中的。塔齐布是满人,最先在绿营军当一个守备中队长很低的官职。

 曾国藩最先在长沙练湘军的时,塔齐布每天早早的来到操场上来,“执旗指挥,虽甚雨,囊立无惰容”很守军纪军规,一招一式都很到位。

 曾国藩认为他这种吃苦耐劳,忠勇奋发的精神太难得了。因为绿营军当时很糟糕,军纪废驰,吃鸦片逛妓院,从来不操练。

 而且塔齐布还有一身武艺,枪法、刀法都很出众,所以曾国藩让塔齐布当教练,教练湘军。

 其后曾国藩到塔齐布的营帐去检查,看到塔齐布管理得法,把他的军营治理的头头是道,而且号令严明,很爱护团结士卒,而士卒对塔齐布充满了崇拜之情。

 曾国藩大为赞叹,认为塔齐布这个人在绿营军中简直是凤毛麟角,于是就很喜欢他重用他。

 结果引起了当时湖南的清军副将清德的严重不满,你一个二品闲官,凭什么来插手绿营军,而且他更忌恨塔齐布的勇猛,于是就在提督鲍起豹面前说曾国藩的坏话,而且多次在军前羞辱塔齐布。

 曾国藩忍无可忍,向皇上连上了三个专折,弹劾清德扰乱军纪、贪污,做卑鄙的事,而且阻止湘军练军。

 当时曾国藩在奏折中慷慨陈词:说塔齐布这个人非常能干,是绿营军中是最好的将领。他忠义血性,懂军纪、会激励,希望皇上能够重用他。

 他还在奏折中慎重地写到:如果塔齐布不听从军令或者升职后退缩,请皇上将我一并治罪。

 在曾国藩的全力保荐下,塔齐布从守备到参将,到副将,最后取代鲍起豹成为湖北提督,也成为曾国藩兴军以来最为得力的左膀右臂。提督即是一个省的最高军事长官,相当于省军区司令员。

 塔齐布忠义血性,发誓为国家建功立业,对曾国藩的赏识和提拔也是知恩必报。他每次打仗都拼命冲锋在前,舍生忘死的苦战,从来不怯阵。

 在岳州之战、小池口之战、武昌之战、九江之战的恶战中,表现出出众的勇敢和杰出的指挥才干。

 特别是湘潭之战,曾国藩亲自带兵打了败仗,最后是塔齐布率军救援,反败为胜,取得了大胜利。所以,塔齐布是很能干很优秀的将帅之才。

 名义上他是湘军的一把手湖南提督,但他一切都唯曾国藩命令是听。不仅是他,曾国藩二次出山以后所有的将领都“唯涤公马首是瞻”。

 当时,太平天国的水师总部在九江,因为九江是长江连接鄱阳湖的要害之地。你要消灭太平军,你不消灭他的水军你根本无法打这个仗,所以,必须要攻克九江,摧毁太平军的水师。

 这个重任就交给塔齐布,塔齐布带着湘军,还有初建立起来的长江水师,几次在九江作战但是都无功而还。

 每次说到无功而还,塔齐布都痛哭流涕,深深责备自己,觉得是自己策划不当、指挥不行造成的。所以就进行了精心的准备,发誓一定要攻下九江。

 1855年7月18日,塔齐布下令全军攻打九江,湘军陆军、水师擂鼓出发。但刚发布命令,因为太劳累太辛苦,塔齐布口吐鲜血倒地而亡,年仅35岁。

 当时曾国藩听说以后,带着大营连夜赶到九江。他除了痛哭以外,深深为塔齐布感到惋惜。那么一个忠勇奋发的人,可是出师未捷身先死,他痛哭了很多次。

 他还给塔齐布写了一幅对联,在长沙给塔齐布修了一个庙叫做塔公寺,专门祭祀塔齐布。这幅对联的上联是“大勇却慈祥,论古略同曹武惠”。

 说塔齐布这个人非常勇敢,有胆识,杀敌很拼命满身武艺。但却爱兵如子很难得。古代哪个大将能同他相比呢“略同曹武惠”,只有曹武惠,曹彬即协助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打败北周的大将,功劳可以和他相比。

 下联“至诚相许与,有章曾荐郭汾阳。”即我和塔齐布相识以后赤诚相待,非常合得来谈得来,我曾向皇帝多次上折推荐,塔齐布就是当代的郭汾阳,郭汾阳即郭子仪,唐朝平叛安史之乱的大将后封为汾阳王,即塔齐布的功劳可以和曹彬、郭子仪相提并论。

 当然这不是说一个人死了以后才说的好话,这是曾国藩内心对塔齐布真心的赞许。

 曾国藩重用塔齐布还达到了一个最好的效果。因为塔齐布是满人满洲大将,他在统领湘军,你想皇帝能不支持吗

 初建湘军时,曾国藩是二品闲职官,无权无职,皇帝一直不肯把实在的职务给他。他手下的人,胡林翼塔齐布杨载福都当了巡抚、提督了,他还是二品的闲职官,只能挂一个无实权的审案局。

 现在塔齐布当了提督统率湘军了,清政府觉得湘军是满人在统率,值得信任,于是对湘军对曾国藩开始信任,后来又把两江总督的实职授给了曾国藩。

 曾国藩这才有了权,开始把中国最富裕的三个省的军钱粮物质装备等集中起来,进行真正的剿平太平天国的战程。所以在这方面曾国藩处理得非常好。

胡林翼1836年(道光十六年)中进士,授编修。1840年先后充会试同考官、江南乡试 清人所绘《胡林翼画像》

副考官。1846年以知府分发贵州。历任安顺、镇远、黎平知府及贵东道。在任强化团练、保甲,镇压黄平、台拱、清江、天柱等地苗民起义和湖南李沅发起义,后总结战争经验编成了《胡氏兵法》。 1854年(咸丰四年)春,出黔抗击太平军;7月,升四川按察使,仍驻防岳州;9月调湖北按察使,赴援九江。1855年3月,升湖北布政使,率大军回援武昌;4月,武昌失守,奉诏署湖北巡抚,负责南岸军事,与曾国藩策划围攻武汉。次年12月,破武昌城,实授湖北巡抚。此后,援赣、谋皖、图江南,全力支持曾国藩。1857年派兵援庐州。1858年攻陷九江。次年谋划攻取安庆。1860年移营莫山。次年进驻太湖,调兵遣将,出谋划策,并大力筹饷,以厘金、盐课为主,兼行各种捐输。注意整饬吏治,引荐人才,调节各方关系。曾多次推荐左宗棠、李鸿章、阎敬铭等,为时人所称道。因镇压太平天国革命有功,与曾国藩、左宗棠被史学家并称为“中兴三名臣”。 1861年春,太平天国西征军入湖北,武昌势危,他急回援。9月5日,所遣之军会同曾国荃湘军攻陷安庆。同月30日,因病呕血死于安徽军中。谥文忠,追加太子少保,兵部侍郎。所著《读史兵略》46卷,奏议、书牍10卷等,辑有《胡文忠公遗集》。曾绘制《大清一统舆图》,为我国早期较完整的全国地图。

胡林翼与曾国藩的关系是知己。曾国藩得知胡林翼病逝,伤痛不能自已,彻夜难眠,惘惘若有所失。回顾他与胡林翼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钦佩又相互批评的交往史,曾国藩叹息说从此共事之人,无极合心者矣。人生难得一知己。曾胡危难时有人能力挺,能互相拉一把,实属难得。胡林翼一生纯忠,做事的出发点是为了天下安危,少了私心,做事公正,就能大得人心。

曾与胡的交情

湘军之建立与发展,不仅挽救了清政府,乃至中国传统文化,更是成就了一大批人才。这一大批人才,不但为维护国家之主权出谋划策,更为民族之复兴呕心沥血。而这一大批人才之中,能够达到大佬级人物拢共有四位,即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和李鸿章前三位为湖南籍,其顺序亦是笔者心中之排名。其中能够称之为最佳拍档的绝对是曾国藩和胡林翼了。

曾国藩虽然是出山为国效力了,但是咸丰皇帝只是想拿他救下急,让他抵挡石达开的游击之师,并不想给他实权。

石达开在福建,曾国藩就计划追随入闽,石达开转到四川,皇帝赶紧命令曾国藩率军入蜀。

胡林翼一看曾国藩入蜀,可以趁此机会帮曾国藩运作“四川总督”一职。三番五次努力之下,最终还是没能运作成功,原因是咸丰皇帝实在太固执。

在四川如果没有实权的话,到了以后势必还会像之前在江西的那般处境,处处受阻。而此时胡林翼驻守的安徽全省陷入危局。

一方面胡林翼通过运作向咸丰皇帝上书,请求把曾国藩留在安徽帮助自己,另一方面,曾国藩虽不愿奉命入蜀,但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公开抗旨,而是连上数折,或托词所部正攻打景德镇,无法分身,或可以灭敌于湖南而不必入蜀。

在这两方面结合下,咸丰皇帝同意曾国藩留下和胡林翼合军一处,修复湘军战斗力,共谋恢复安徽。

留在安徽,曾国藩和胡林翼一致认为收复安庆是重点。安庆是长江边上重镇,决定长江上的航运安全,南京之所以能一直保障安全和粮饷供给,就是因为太平军掌握了安庆,掌握了长江的运输线。

曾国藩向皇帝上奏请求攻陷安庆,咸丰批准了这个计划。攻下安庆,首先要拿下孔湖大道,胡林翼命多隆阿出任总指挥进攻太湖,湘军对太湖发起进攻,多隆阿指挥合理,湘军大胜,取得了太湖、潜山,击毙太平军两万余人。

曾国藩和胡林翼继续由太湖长驱直入,攻占安庆。湘军一到安庆城下,马上着手,围着安庆城挖了两道足足七十里长的长壕,又沿着长壕修起两道长墙,把安庆牢牢围了起来。

之所以要这么做,其实是用一支军队围困住城市,同时安排多支军队在城外要路上阻击援兵。围城的目的从拿下城池变成吸引援兵,然后通过打援消灭敌人有生力量。

运用这一策略,曾国藩和胡林翼联手收复了安庆。

在和胡林翼一起收复安庆的过程中,曾国藩多次受阻,但是不论什么样的困难,他始终坚持要收复安庆。因为收复安庆是他战略版图中的重要部分。能明白自己的重心,无论受到再大阻力都不动摇,这样的品质曾国藩又给我们上了一课。

胡林冀,与曾国藩,左宗棠并称晚清中兴的名臣,但就像现在我所了解到的一样,我们对他的关注、对他的认识并没有其他两位名臣那么多,至少最明显的一点就是,我们很少听过他的名字。

胡林冀,从小出生在官宦人家,也从小培养出了任性骄奢的性格。但是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当官之后的他与之前的那位公子哥的表现可谓是大相径庭。

初入科举考试,他中了举人,但由于他内心里对科举制度的排斥,正好又逢守丧期间,还没来得及初露锋芒,他便回家隐居起来。可是他又嫌隐居生活过于安静,便去贵州花钱买了一个官。

任职后,他对这些地方的管理可谓是震惊世人。他通过自己的方式,显著治理了贵州的匪患。朝廷知晓后,毫无疑问开始重用,哪里有匪患便让他去哪里任职。

在太平军起义期间,由于胡林冀的特立独行,立志做一位清官,无论是身旁的仆人还是官场里的大臣,都开始纷纷疏远他。而这一次疏远却让他结识了当时的清朝重臣曾国藩。两人相谈甚欢,志同道合,于是开始了合作。

胡林冀是一位善于统筹全局的人。在曾国藩因为意气用事而被革职的期间,他不断向朝廷表达曾国藩的优势,请求朝廷释放曾国藩。不仅如此,他还十分擅长协调内部人员关系。就是这样一个做事圆滑的人,连心高气傲的左宗棠都对他另眼相看。

总的来说,所谓的他的“开挂人生”并没有什么特殊的转折点,这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的顺畅自然,与他的自身才华必定密不可分。

一提到曾国藩,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人物,清朝晚期的顶梁柱,若是没有他所创建的湘军,估计清朝难以延续那么久,很可能被太平军灭掉。曾国藩本是个书生,中进士后在翰林院工作,一步步升迁为两江总督,最终成为朝廷重臣。有一位晚清将领,死前留下一部兵书,他的才华令曾国藩自愧不如,认为此人的能力胜他十倍。

他就是胡林翼,祖父曾做过四品官,可想而知家境肯定不错,自幼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他九岁的时候,就与在朝为官的陶澍的女儿定了娃娃亲,十年后两人成婚。不愁吃不愁喝的胡林翼,一心沉浸在书籍之中,尤其喜欢研究兵法谋略,并乐此不疲。

道光十六年,年仅24岁的胡林翼考中进士,几年后到贵州做知府。其实当时他有更好的选择,即使不能到京城做官,也可以通过岳父的关系,到江南较为繁华的地方做县令或知府,但他并没有这么做,因为他想磨炼自己,立志造福一方百姓。

太平军围攻湖南时,曾国藩带兵抵抗,起初被打的晕同转向,甚至多次遭遇到危险,若不是部下死死抱住,他就跳水自杀了。为了改变被吊打的局面,除了调整战术之外 ,还到处招揽人才,胡林翼就是在这时候被曾国藩发现,成为湘军的一名将领。

公元1856年,胡林翼因功被任命为湖北巡抚,在他的带领下,湘军与太平军多次激战,取得了不错的战绩,收复包括武昌在内的许多之前被夺走的城池。此后不久,胡林翼与石达开交手,石达开是太平军最为出色的将领之一,但这次还是败在胡林翼的手中,而是损失惨重。

当时安庆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如果能把它攻克,消灭太平军指日可待,曾国藩就把此重任交给了胡林翼,相信他能够完成。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胡林翼布置好作战计划,对安庆发起了进攻,在作战中他身先士卒,仅用了很短的时间就将安庆拿下,曾国藩大喜不已,向朝廷为他请功,皇帝下旨加封他为太子太保。

可惜天妒英才,刚攻克安庆城没几天,胡林翼突然去世,关于他的死因有一种说法流传最广。有一天,胡林翼到江边巡查,看到一艘外国战舰呼啸而过,不论从速度还是上面的武器装备,都不是清朝的战船能比的,这让他愤然不已,当场就吐了一口鲜血,当天晚上就去世了,除了之前骄人的战绩外,胡林翼还留下了《胡氏兵法》一书。曾国藩曾这样评价他:“林翼坚持之力,调和诸将之功,综核之才,皆臣所不逮,其才胜我十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60381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0
下一篇2023-11-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