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和唐代选官有什么相通和不同的地方

汉代和唐代选官有什么相通和不同的地方,第1张

汉代和唐代选官的相同之处是都注重选拔人才,考试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方式。此外,两个时期都实行了九品中正制,即将官员按照等级分为九品,并规定不同品级的官员所担任的职务和待遇。

不同之处在于,汉代官员的选拔主要以才能为标准,不限定其出身和财富状况,素质较高的人可以通过考试和推荐成为官员。而唐代除了注重才能外,还重视官员的身世和背景,例如出身名门、著名家族的人更容易得到任命,这体现了封建社会的等级差异。此外,唐代的考试制度也更加完善,考试科目更多样化,并设有科举制度。此外,唐代还开设了进士科、明经科,以及殿试等选拔官员的考试科目。

隋朝始兴科举,秀才、明经、进士等科初具规模。到了唐代,大大地发展起来,成为一项比较完善的选举人才的制度。

(1)取士科目《新唐书?选举制上》概括唐代取士之法,分 岁举 、制举 两种情况。岁举, 其科之目,有秀才,有明经,有俊士,有进士,有明法,有明字,有明算,有一史,有三史,有开元礼,有道举,有童子。而明经之别,有五经,有三经,有二经,有学究一经,有三礼,有三传,有史科。 天子自诏, 以待非常之才 ,叫做 制举岁举是 常选 ,每年都要举行一次。少数年份因天灾歉收、兵变动乱等原因暂停。岁举各科中,以进士、明经两科规模最大。进士科自高宗以后,越来越受应试者的垂青。 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以至岁贡,常不减八、九百人。 ②应试人多,考中极少,因而当时将进士登科比作 登龙门明经科以熟读经书为主,考试较进士科为易,录取也不似进士科严格,因而在当时也有很多报考者。进士、明经两科之外,其余10科多不受人重视,往往无人报考,以至时开时停。本来,秀才科等最高,隋炀帝时尤其如此。可到唐太宗时, 有举而不第者 ,于是停举。玄宗时,一度恢复, 应者多落 ,因而废绝。其他科目,多为中唐以后所开科目,既不为人们重视,录取又颇滥,不时停其科。孝廉举,本是沿袭下来的一个科目,也在 岁举 之列。唐太宗曾亲试孝廉,却不合格,以后也未能发展起来。

① 《唐律疏议》卷30《断狱》。

① 《旧唐书》卷50《刑法志》。

岁举中,另有武举一科,始于武则天长安二年(公元702年)。有长垛、马射、步射、平射、筒射,又有马枪、翘关、负重、身材之选,每年准明经、进士例举送。

制举是 制诏举人,不有常科 ,随皇帝临时所需列定科目。如太宗贞观十一年四月,诏河北、淮南举孝悌淳笃,兼闲时务;儒术该通,可为师范;文辞秀美,才堪著述;明识政体,可委字人:并志行修立,为乡闾所推者,给传诣洛阳宫①。又如玄宗开元九年以 边境未清,统边须将 ,下诏有可以运筹决胜、斩将搴旗,或足拟万人之敌、堪为一堡之雄者,各听自举,玄宗亲试。

(2)士子来源前面谈到,唐代取士大致分岁举与制举两种情况。岁举应试者,一是由学馆出身的生徒,二是由州郡贡举的举人。

由学馆出身应试者,为数最多。当时,国子监所统,有国子学、太学、广文学、四门学、律学、算学、书学,以《新唐书?选举志上》的统计,在学生徒2280人。弘文馆、崇文馆、崇玄馆,还有不少官宦子弟为学生,其教学、考试, 如国子制东、西两京所设馆、学之外,地方也都设学,京都学生80人,大都督、中都督府、上州各60人,下都督府、中州各50人,下州40人,京县50人,上县40人,中县、中下县各35人,下县20人。玄宗以前,对学馆出身十分重视, 进士不由两监(按:东、西两京国子监)

者,深以为耻 ②。玄宗时,还曾下敕, 罢乡贡,举人不由国子及郡县学者勿送举 ③。礼部考试,也是 先两监而后乡贡不由学馆而举者,称为乡贡。唐代的乡贡,不同于前代,不由州郡长或大中正推举,而是想应举之人以 怀牒自列于州县 ,参加考试,然后到尚书省 疏名列到,结款通保 ,再由户部集阅 ,进行统考。唐代以乡贡入京考试之人谓 举人 ,不同于明清称乡试录取后之人为举人。唐代所谓 举人 ,只是可由此而应进士试,当时又称为 举进士乡贡,每年仲冬,随各州进贡品而入贡举人。每岁随物上贡举人,都以京兆府(西京长安所在州)为最多。玄宗后期, 禄者以京兆、同(州)、华(州)为荣,而不入学 ①,乡贡逐渐受重视。随之而来的弊端就是:膏梁之族挤入乡贡,学馆读书视为鄙事。

② 王定保:《唐摭言》卷1《散序进士》。

① 《旧唐书》卷3《太宗纪下》。

② 《唐摭言》卷1《两监》。

③ 《文献通考》卷29《举士》。

① 《新唐书》卷44《选举志上》。

(3)中试授官岁举各科出身虽各不同,但考试时间和考场主考人是相同的。主考官初为吏部考功员外郎,玄宗开元二十四年改由礼部侍郎充任,一直沿袭下来。

礼部考试毕,送中书门下详覆,然后放榜。

各科考试,规定明确。择其秀才、明经、进士等科,转录如下:秀才科,试方略策5道,以文理通粗程度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4等,为及第。

明经科,先帖文,然后口试,经书问大义10条,答时务策3道,亦为4等。

进士科,试时务策5道,帖一大经,经、策全通为甲第;策通4、帖过4以上为乙第。

这种常科及第后,只是获得了出身,即有了做官的资格,并不是立即就可以做官,还得有一定的选限方可赴集而试。玄宗开元三年(715年)六月的一道诏书说得很明白: 明经、进士擢第者,每年委州长官访察行业修谨、书判可观者,三选听集。 ①经过吏部试判,中者才授官。

秀才等为最高,授官时品阶也高于其他科。上上第,正八品上;上中第,正八品下;上下第,从八品上;中上等,从八品下。

明经科,上上第,从八品下;上中第,正九品上;上下第,正九品下;中上第,从九品下。

进士科,甲第,从九品上;乙第,从九品下。

制举则与岁举不同,登科后便可授官,但也有等第之分。如太极元年(712年),玄宗即位后制举,韩休、赵冬曦应贤良方正科,对策并为乙第;张九龄应道侔伊吕科,对策第二等。

中国古代官吏的选拔制度经历了演变过程,大体可分为三种形式:世袭制、察举制和科举制。 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隋朝统一全国后,为了封建地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加强中央集权,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用科举制代替九品中制 。 隋炀帝大业三年开设进士科,用考试办法来选取进士。“进士”一词初见于《礼记·王制》篇,其本义为可以进受爵禄之义。 当时主要考时务策,就是有关当时国家政治生活方面的政治论文,叫试策。 这种分科取士、以试策取士的办法,在当时虽是草创,并不形成制度, 但把读书、应考和做官三者紧密结合起来,从而揭开中国管理选拔史上新的一页。唐朝统治者为了适应封建经济与官僚政治的高度发展, 改进了科举选官制度,使得科举制度进一步走向了成熟。 在汉代的察举选官中,参加考试的人,须是经官府推荐,考试也只是用以决定授予官职的高低。 唐代的科举则是允许普通士人和官员都可以自愿报名,这就扩大了选举范围,使封建地主阶级的选举制度能够发挥更大的效力。 而事实上,由于唐代以来官学、私学教育的不断昌盛,培养了大量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人才。例如贞观以后,仅国学生就有8000 余人。国学生是参加科举的重要力量,因为他们在各级官学学习,考试合格后被送至尚书省参加科举,因此被称为“生徒”;自学成才继而向地方政府投牒自举,经考试合格后同地方贡品一起被送入京参加科举者,谓之“乡贡”。这二种人是科举的主要来源。 唐代科举考试的科目很多,有明经、进士、明法、明算、明字、一史、三史、道举、童子、开元礼等,但士人所重唯进士、明经两科。 特别是进士科,唐人谓之“登龙门”。有唐一代考中进士者,据《唐登科记总目》统计,约在6700 余人。 各科考试的内容较前代有所变化。明经科有帖经、墨义、策问,进士科则有诗赋、帖经、策问,明法科主要考律令。 所谓帖经,就是将经书任揭一页,将左右两边蒙上,中间只开一行,再用纸帖盖三字,令试者填充。墨义是对经文的字句作简单的笔试。帖经与墨义,只要熟读经传和注释就可中试 诗赋则需要具有文学才能。进士科得第很难,所以当时流传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为了保证科举的公正,唐朝法律还专门规定:“诸贡举非其人及应贡举而不贡举者,一人徒一年,两人加一等,罪止徒三年。”

推举制在开始是也推举了一些人才,但是后来就变了,一般没有关系的人难以进入仕途,这出现了用人唯亲的现象,不利于社会的发展。

科举制更注重一个人的才华,学识,能够让生活在底层的人民通过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有助于社会的安定,也提高了官员的素质。总的来说,科举制更加公平

科举制始于隋炀帝

大业年间,隋炀帝还曾设置明经,进士二科,并以“试策”去士,这标志着科举制已经诞生了。

科举是中国古代读书人的所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为改变这种弊端,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来选举人才。隋炀帝时期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科举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

隋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起源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隋朝统一全国后,隋文帝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为了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用科举制代替九品中正制。据史载,开皇三年(583年)正月,隋文帝曾下诏举“贤良”。开皇十八年(598年)七月,又令京官五品以上,总管,刺史,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四月,诏令文武官员有职事者,可以“孝悌有闻”“德行敦厚”“结义可称”“操履清洁”“强毅正直”“执宪不饶”“学业优敏”“文才秀美”“才堪将略”“膂力骄壮”等10科举人。大业五年(609年)正月,又诏令诸郡以“学业该通,才艺优洽”“膂力骄壮,超绝等伦”“在官勤慎,堪理政事”“立性正直,不避强御”等4科举人。这些虽都是临时取人之法,尚未形成制度,但分科举人的特征,以具科举制的雏形。大业年间,隋炀帝还曾设置明经,进士二科,并以“试策”去士,这标志着科举制已经诞生了。

曹操的曹魏帝国能快速灭亡是因为曹操建立的魏国本来得位就不正,遭受到了天下人的愤怒,而且曹操的后人根本没有治世之才,不会安抚百姓。,没有做好治理国家的工作,而且不容纳天下的优秀文化,还任用非常强大的司马家族,所以导致曹魏帝国很快就灭国了。曹魏帝国的建立是因为曹操占据天下一大半的土地,在他还没建国之前,汉朝的汉献帝还是在位的,他们是逼迫汉献帝给他让位的,所以天下人都因为曹氏家族窃取汉室的事情所不耻。所以说曹操虽然有大才能,但是他却没有培养好下一代,让他的下一代没有守护好曹魏江山,最后曹魏的下场跟汉献帝的下场一样,被司马懿篡夺了天下。曹操窃取汉室也给世人带来一个不好的榜样,让人们对君王失去了敬畏,让人们知道君王也是可以被赶下台的,曹操怎样把汉献帝赶下台,他的后代就怎样被司马家族赶下台,这何尝不是一种因果报应呢。而且曹操的后代曹丕也有自己的小聪明,他为了防止自己被篡位,防着自己的身边人,让他成为一个孤家寡人,最后没有人愿意帮助他,所以曹魏最后被灭亡了。也正是因为曹丕忌惮家族宦官势力,所以他只能依靠朝臣,当时曹丕的权臣就是司马家族,司马家族的人掌握了曹魏的军队和经济命脉,所以按照司马家族野心勃勃的心计,他们不可能不反。而且曹丕不任用有才能之人,而是让当时的世家大族推荐人才,所以导致各个世家在朝中的势力越来越大,威胁到他的皇位,最后被灭了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61709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0
下一篇2023-11-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