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占廷帝国都有哪些朝代?

拜占廷帝国都有哪些朝代?,第1张

一.君士坦丁王朝

1 , 君士坦丁一世(306-337), 罗马皇帝。 戴克里先“四帝共治”时期的凯撒(副皇帝)君士坦提乌斯一世之子。 被称为君士坦丁大帝。305年,两位奥古斯都戴克里先和马克西米努斯双双退位。 306年7月, 不列颠军团推举君士坦丁为奥古斯都。 从311年到324年,君士坦丁先后击败马克森提乌斯和李锡尼,成为了罗马帝国唯一的皇帝。313年君士坦丁和李锡尼共同发布《米兰敕令》,给予了基督教合法地位,结束了罗马帝国内持续200年的对基督教的迫害行为。(《米兰敕令》中规定了星期天是国民的祈祷日,不工作, 这就是星期天休息日的来历。)此后君士坦丁大力在帝国境内推动基督教的发展,325年他组织了第一次尼西亚宗教会议,解决和阿里乌教派对于“三位一体”的争论,会后诞生了早期基督教最重要的文件《尼西亚信经》 ,这为今后基督教赢得帝国国教地位打下了基础。 324年,君士坦丁致信波斯萨珊皇帝沙普尔二世,希望他停止对境内基督徒的迫害行为,但遭到拒绝, 波斯罗马为此爆发战争,这是此后波斯罗马战争的序幕。君士坦丁大帝大规模改建了古希腊的拜占庭城堡,将其命名为“新罗马”, 并在330年迁都与此, 君士坦丁死后,改名为“君士坦丁堡”,中世纪一座不朽的城市就此诞生。 君士坦丁在位期间, 击败了汪达尔人、西哥特人和萨尔马特人, 并重新收复了早早放弃的达西亚省(今罗马尼亚地区)。 君士坦丁大帝还恢复了戴克里先的四头政体,令其三个儿子与他成为共同皇帝, 其中君士坦丁二世统治西班牙、高卢和不列颠;君士坦提乌斯二世统治亚洲和埃及;君士坦斯一世统治意大利和北非。而他本人则统治巴尔干半岛。

2. 君士坦提乌斯二世(337-361),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和罗马共帝马克西米努斯的女儿狄奥多拉之次子。君士坦丁一世去世后, 三子三分帝国, 君士坦提乌斯获得了帝国东部。 340年,君士坦丁二世去世,幼弟君士坦斯一世合并了其兄的领地,成为整个西罗马的皇帝。 350年,君士坦斯一世被篡位者马格内提乌斯杀害。 353年,君士坦提乌斯二世击败马格内提乌斯,迫使其自杀, 重新统一了罗马帝国。 355年,他以朱利安为凯撒,但朱利安在高卢被他的军队拥为奥古斯都, 帝国再次分裂。

3.朱利安(361-363),罗马皇帝, 君士坦提乌斯一世的孙子,君士坦丁一世的女婿。 被称为“叛教者”。他被称为“叛教者”是因为他在位期间再次取消了基督教的合法地位,毁坏教堂,并对基督教徒展开迫害。363年在他出征波斯途中,还将耶路撒冷的所罗门圣殿摧毁。同年,他在与波斯沙普尔二世的战争中阵亡。他死后,他的部下朱维安被拥立为皇帝, 朱维安统治的八个月被称为“非王朝时期。”

二 瓦伦提尼安 迪奥多西王朝

1.瓦伦斯(364-378),罗马皇帝,西罗马皇帝瓦伦提尼安一世之弟, 罗马将军格拉提安之子。 朱维安死后,他被拥立为奥古斯都, 瓦伦斯镇压了朱维安部将普罗克皮乌斯的叛乱, 巩固了在帝国东部的统治。在位期间,他驱逐了阿里乌教派的主教,并重新确认了《尼西亚信经》的权威地位。 公元376年,西哥特人受匈人的冲击,渡过多瑙河进入帝国境内,瓦伦斯拒绝他们进入帝国, 并出兵攻击进入帝国的西哥特人。378年,帝国军队在亚德里亚堡被日耳曼人彻底歼灭,瓦伦斯皇帝被杀,罗马帝国的大门被蛮族打开。瓦伦斯因此被称为“真正的罗马帝国的最后一位皇帝。”(意思就是瓦伦斯死后的罗马帝国已经不是罗马帝国了。)

2.狄奥多西一世(379-395),罗马皇帝, 瓦伦提尼安一世的女婿。 狄奥多西一世时期, 允许西哥特人进入巴尔干半岛,并与他们实现了和解,西哥特人还帮助他和西罗马的篡位者尤格尼乌斯进行内战。394年他打败了尤衲嵛谒梗�俅瓮骋涣 也是最后一次统一了罗马帝国。 至392年,狄奥多西一世正式确定了尼西亚派基督教为罗马帝国国教。 并开始清洗国内的异教实力,保存有大量古希腊著作的埃及亚历山大图书馆便在此期间遭到了毁灭性的焚烧。狄奥多西死后,东西罗马再未统一, 因此, 395年被认为是东西罗马正式分裂的一年。

3.阿卡狄乌斯(395-408), 东罗马皇帝, 狄奥多西一世的长子, 西罗马皇帝霍诺留斯的长兄。阿卡狄乌斯是个虔诚的教徒,但却是个有名无实的皇帝,政权先后被他的执政官奥特洛皮乌斯,他的妻子奥多西娅,以及它的禁卫队长安特姆乌斯所把持。

4.狄奥多西二世(408-450), 东罗马皇帝, 阿卡狄乌斯的长子。 429年,狄奥多西二世组织了一个委员会编纂整理从君士坦丁大帝开始的所有法律文献, 并在438年完成了《狄奥多西法典》, 此法典为100年后查士丁尼的法典的编制提供了基础。 狄奥多西二世时期, 日耳曼蛮族彻底洗劫了西罗马帝国, 但富硕强盛的东罗马帝国, 以及他在位期间修建的长城,使蛮族对东罗马避而远之,东罗马得以在日耳曼人的民族大迁徙浪潮中,保持相对的平静。 但帝国还是受到了阿提拉匈人的洗劫,不得不向匈人屈辱求和。 狄奥多西二世时期,还创建了中世纪著名的君士坦丁堡大学。450年,狄奥多系二世死于一起马术锻炼意外。

5.马西安(450-457), 拜占庭皇帝, 狄奥多西二世之姐普尔切利娅的丈夫。 早年马西安是东罗马军队的士兵,曾参加了对波斯和汪达尔的战争,并被汪达尔人俘虏。在被释放后, 他担任了帝国的保民官。 狄奥多西去世后,马西安娶了他的继承人普尔切利娅,并得以被推举为东罗马皇帝。成为皇帝后, 马西安一改以往对匈奴的退让求和政策,对匈奴主动出击, 阿提拉不得已退出了东罗马,转而进击高卢和意大利。 他还打败了叙利亚人和埃及人的叛乱,并击退了亚美尼亚人的入侵。 马西安大力改革税制,制止浪费, 并向被蛮族摧毁的地区移民,东罗马国力在他统治期间迅速恢复。马西安虽然仅在位7年,但却被认为是拜占庭早期最有作为的君主之一。 后代的东正教会封他和他的妻子为圣徒, 定每年的2月17日为纪念圣马西安夫妇的纪念日。

三 立奥王朝

1.立奥一世(457-474),拜占庭皇帝。拜占庭的色雷斯(巴尔干东部行省)总督。 457年他与伊苏里亚(小亚细亚南部行省)总督齐诺达成协议, 齐诺支持立奥加冕皇帝,交换条件是齐诺可以娶立奥的女儿(这意味着,齐诺有资格继承无子嗣的立奥的皇位。)。457年2月, 君士坦丁堡长老为立奥加冕,建立起了拜占庭立奥王朝。立奥统治期间,西哥特人和匈奴人相继入侵拜占庭,但在狄奥多西长城面前一筹莫展。他还和汪达尔人作战, 但被击败。 474年73岁高龄的立奥患痢疾去世。

2.立奥二世(474), 拜占庭皇帝。立奥一世的外孙, 齐诺和立奥女儿的儿子, 立奥一世死后即位,由齐诺摄政,10个月后, 7岁的立奥二世由于不明原因死亡。

3.齐诺(474-491),拜占庭皇帝。 立奥二世之父。是拜占庭早期最卓越的君主之一。齐诺是伊苏里亚人(伊苏里亚人可能是现在库尔德人的祖先),虽然伊苏里亚人早已经拥有拜占庭的公民权, 但拜占庭人依然把伊苏里亚人当成蛮族来看待。 齐诺由于作战勇敢得到立奥一世的赏识,并与之结盟。 此后他为立奥一世四处征战,先后击败了匈奴人和汪达尔人。但由于他的“外国”血统,他即位后先后受到了以立奥一世的大舅子以及立奥一世妻子(他岳母)为首的元老院的反对,直至476年他才得以进入君士坦丁堡,牧平内乱。 此后他和废除西罗马帝国皇帝的蛮族首领奥多西克达成了协议, 奥多西克承认齐诺为全罗马的皇帝。 他还击退了东哥特王国的提奥多里克国王的威胁。 在他的统治下拜占庭帝国越发稳固,为此后查士丁尼时代的大反攻,打下了基础。

4.阿纳斯塔修斯一世(491-518)拜占庭皇帝,齐诺遗孀的丈夫。 491年齐诺去世后,宫廷主管阿纳斯塔修斯被推举为皇帝, 随后他立刻娶了齐诺的遗孀阿里阿德涅(立奥一世的女儿),以使其皇位继承合法化。在他统治期间, 拜占庭帝国充满了活力。492-496年间, 他打败了齐诺弟弟领导的伊苏里亚人的叛乱。502-505年间,爆发了波斯拜占庭战争的序幕, 拜占庭以1000磅黄金换取了和平。 此后拜占庭的巴尔干诸行省开始受到斯拉夫人和保加尔人的入侵,于是阿纳斯塔修斯在君士坦丁堡外围修建了著名的阿纳斯塔修斯长城,从北海岸一直延伸到了南海岸。此长城在中世纪君士坦丁堡的历次保卫战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四, 查士丁尼王朝

1.查士丁一世(518-527), 拜占庭皇帝, 首都卫戍部队长官。查士丁是职业军人,518年,阿纳斯塔修斯去世,作为掌握君士坦丁堡城门钥匙的实权将领,68岁高龄的查士丁被选举为皇帝。(在拜占庭希拉克略王朝之前,皇位继承是件伤脑筋的事情, 因为当时大多数的拜占庭皇帝都有同性恋的喜好, 所以很少有子嗣。)作为一个职业军人,查士丁没有多少管理国家的经验, 所以他管理国家大多依靠他的几个侄子,其中最杰出的当然就是日后名垂青史的查士丁尼。在查士丁一世时期, 查士丁尼已经事实上在替其年迈的叔叔摄政了。 525年, 查士丁颁布法令(很可能就是查士丁尼的意思),废除禁止贵族和平民女子通婚的法律,这在中世纪的欧洲是不可思议的进步。 而查士丁尼也随即娶了平民女演员狄奥多拉为妻。

2.查士丁尼一世(527-565),拜占庭皇帝, 查士丁一世之侄。 被称为查士丁尼大帝, 查士丁尼是中世纪欧洲最重要的君主之一。他组织编制的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以及他的将军贝利撒留的征服活动,使拜占庭帝国的声望达到了顶点。 他因而也被称为“最后一位罗马皇帝。”

查士丁尼统治期间事迹众多。527年, 即将延续百年的波斯—拜占庭战争爆发, 528年至531年,双方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拉锯,最终在532年达成了和平协议。 540年,萨珊皇帝库斯鲁一世一路横扫拜占庭幼发拉底河至叙利亚沙漠的防线以及亚美尼亚,在取得了重大战果后,545年被拜占庭击退,不得不再次接受拜占庭的和平协议。549-562年,拜占庭和波斯再次在高加索山麓的科尔齐斯王国拉锯,至562年,拜占庭大败波斯,迫使波斯了放弃对科尔齐斯的领土要求, 并再次签订了拜占庭以财富换和平的协议。

在对东方的波斯采取守势的同时,查士丁尼在欧洲和北非则四处出击, 533年,贝利撒留仅率领15000人远征北非,9月攻陷汪达尔王国都城迦太基,汪达尔灭国。此后150年间, 北非一直在拜占庭的统治下。535年,贝利撒留在西西里登陆,随后横扫意大利和达尔马提亚的东哥特王国。 但此后东哥特人多次反叛,直至552年,拜占庭终于完全征服了东哥特王国。 552年,拜占庭趁西哥特王国内乱,查士丁尼派兵迅速夺取了伊比利亚半岛南部地区。至此,拜占庭帝国已经收复了除了高卢以外所有的罗马帝国版图。

查士丁尼最大的功绩是将罗马法系统整理后于529年发表的《民法大全》以及533年编写的《学说汇纂》,后一部著作汇集了大量罗马法学家对于罗马法的司法解释, 代表着罗马法的最高成就, 此后直到20世纪,查士丁尼法典对于司法和法律的解释,仍然是采用罗马法的欧洲国家法律的唯一标准。查士丁尼对人类法律的贡献无论怎么评价都不过分,堪称“欧洲法律之父”。

查士丁尼时期,君士坦丁堡教会的“基督两性论”和埃及和叙利亚教会的“基督一性论”(即耶稣只有神性,没有人性)的争论激化。查士丁尼为了维护帝国内部的团结,严厉压制一性论,但事与愿违, 帝国内部的裂痕也由此深化, 埋下了此后帝国内部与埃及和叙利亚之间的矛盾。

540年起,黑死病(鼠疫)从君士坦丁堡开始蔓延, 整个欧洲均未能幸免。 565年,查士丁尼大帝以83岁高龄去世。 他的逝世纪念日11月14日,正乃笔者生日也。他和他的演员妻子提奥多拉均被此后的东正教会封为圣人。

3.查士丁二世(565-578)拜占庭皇帝, 查士丁尼一世的侄子。 查士丁二世在位期间最重要的事件是伦巴第人入侵了意大利, 568年,伦巴第人入侵意大利, 查士丁二世不得不放弃了意大利北部和东部地区。此后拜占庭又遭阿瓦尔人入侵。571年,查士丁和突厥联合和波斯再起战端。但在叙利亚大败于波斯库斯鲁一世,574年,查士丁不得不退休,以大将提比留为凯撒(副皇帝)。

4.君士坦丁二世(578-582)拜占庭皇帝, 拜占庭将军(原名提比留), 查士丁一世的侄孙的岳父。(自查士丁一世起,所有的查士丁尼王朝的皇帝均没有子嗣, 堪称奇观。 提比留以这点亲戚关系,得以继续维持查士丁尼王朝世系。)提比留即位后, 改名君士坦丁。 他在位期间(包括任凯撒期间),先后击败了波斯人,西哥特人和北非的摩尔人的入侵。但同时由于他的大军都用来和波斯作战, 所以无力阻挡从579年开始的斯拉夫人向巴尔干半岛南迁的浪潮。 此后斯拉夫问题逐渐成为了帝国内部最大的问题。

5.莫里斯一世(582-602),拜占庭皇帝, 君士坦丁二世的女婿,拜占庭将军。他是拜占庭著名军事家, 曾经著有海陆军协同作战理论的军事著作。他的诸兵种协同作战理论,甚至直到二战之前,都可以算是先进的。 他在位期间, 战争几乎燃遍了帝国全境,591年, 波斯内乱,莫里斯发兵7万助库斯鲁二世夺得皇位,并攻陷了波斯都城泰西封。波斯将亚美尼亚等地割让给了拜占庭, 并与拜占庭签订了“永久和平协议”。在巴尔干,他和斯拉夫人作战, 赢得了不少胜利。 在意大利和北非,他击败了伦巴第人和摩尔人的进攻,并将这些地方交给当地的军事统帅(总督)来统治。 602年,他被政变的军人谋杀。 他死后,查士丁尼王朝世系中断。

五, 非王朝时期。

1 。福卡斯(602-610),拜占庭皇帝, 拜占庭将领。 被称为“暴君”。602年, 他率军出征多瑙河流域的阿瓦尔人,到了多瑙河后,福卡斯率军哗变,转而南下返回首都,发动政变,杀了莫里斯皇帝,即位为皇帝。 并在首都大肆屠杀反对者。606年, 库斯鲁二世趁拜占庭内乱, 再次入侵。 608年,拜占庭北非总督希拉克略起兵反对福卡斯, 内战爆发。 福卡斯派他的东方总督前去讨伐希拉克略,但被希拉克略之子尼斯塔斯击败, 而波斯也趁拜占庭东方部队前往埃及之机,攻陷了叙利亚和美索不达米亚的大部分东方行省,并深入安纳托利亚半岛。610年,希拉克略大军抵达君士坦丁堡城下, 福卡斯的城防部队和希拉克略通络,希拉克略未经抵抗便占领了首都, 抓获并砍了福卡斯的脑袋。希拉克略登基,由此开始了拜占庭希拉克略王朝。

六. 希拉克略王朝

1。 希拉克略(610-641) 拜占庭皇帝, 亚美尼亚籍非洲总督希拉克略之子(父子同名)。 608年,希拉克略和拜占庭皇帝福卡斯决裂,并进军埃及, 610年, 希拉克略进入首都君士坦丁堡,杀了福卡斯,并在10月5日加冕拜占庭皇帝, 开创了希拉克略王朝。 希拉克略即位之时,拜占庭帝国处于极端危险的状态之中,由于福卡斯从多瑙河边境撤军哗变,致使阿瓦尔人可以随意进出巴尔干半岛。而作为莫里斯皇帝盟友的波斯皇帝库斯鲁二世,则借口莫里斯遇害,大举进攻拜占庭。 安条克、叙利亚、耶路撒冷相继陷落,616年,波斯大将巴尔兹侵入埃及, 至619年征服了整个埃及,萨珊波斯达到了极盛。 在此危机四伏之际,希拉克略拒绝了迁都迦太基的建议,并着手改革军制。他将罗马帝国原来的世袭军区制,改革为更小块的由中央直接控制的军区, 称为“希玛”, 这种中央军事集权的希玛制,为帝国中央进行顺畅的军事调度扫除了障碍,希玛军制不仅帮助了希拉克略最终打败了波斯, 而且在此后的数百年间为拜占庭历代王朝所沿用。此后希拉克略亲率大军,绕开围攻君士坦丁堡的波斯大军,乘军舰在小亚细亚登陆,突袭波斯后方, 希拉克略大败增援的波军,并乘胜收复失地,一路占领了科尔奇斯、亚美尼亚、美地亚。至625年,希拉克略平定小亚细亚西部。随后希拉克略回师君士坦丁堡,进击围攻君士坦丁堡的阿瓦尔人,波斯海军意图协助阿瓦尔人,但又被拜占庭海军击败,失去强援的阿瓦尔人不得不于626年撤围退军。希拉克略迅速组织反攻,进攻波斯,拜军战无不胜,波斯不得不于631年同拜占庭议和,放弃了波斯历代侵占的所有拜占庭领土、释放战俘、归还抢自耶路撒冷的"圣十字架",归还抢自拜占庭的一切财物,偿还数年军费等等。萨珊波斯数百年战争一无所获,从此再也无法从战争的失利中恢复过来,此后仅仅过了10年,庞大的波斯帝国便被阿拉伯人灭亡了。希拉克略恢复了拜占庭的小亚,两河流域,叙利亚和埃及的所有领土 ,对拜占庭有再造之功,希拉克略影响深远的军事改革以及赢得罗马-波斯战争的最后胜利的辉煌业绩,使他成为拜占庭历史上和贝利撒留齐名的伟大统帅。634年,阿拉伯人进攻叙利亚,希拉克略因病无法亲征,636年,他的拜占庭将军们在雅姆克战役中惨败, 叙利亚和巴勒斯坦迅速陷落,而在他去世前, 埃及的大部分也已陷落于阿拉伯人之手。

2.君士坦丁三世(641)拜占庭皇帝,希拉克略长子,原名希拉克略。在位仅4个月,便死于肺结核。在位期间, 亚历山大里亚陷落, 埃及全境被阿拉伯人征服,罗马帝国对埃及近700年的统治就此终结。

3.希拉克利奥斯(641)拜占庭皇帝,希拉克略次子,君士坦丁三世的同父异母弟弟。君士坦丁三世死后,由于有谣传说他监禁并谋杀了其兄长, 首都军人发动了叛乱,希拉克里奥斯惨遭割鼻之刑后被废黜。

4.君士坦斯二世(641-668)拜占庭皇帝, 君士坦丁三世之子。641年,他被叛乱军人拥立为帝。他在位期间,阿拉伯人已经完全占领了埃及,并开始袭击地中海和爱琴海的拜占庭岛屿。 658年,他在多瑙河击败斯拉夫人, 暂时延缓了斯拉夫人向巴尔干南迁的脚步。 661年,他在意大利击败了伦巴第人,并打算把首都迁到西西里岛去,但受到国民的一致反对只能作罢。668年,他在浴室被他的侍卫所暗杀。

5.君士坦丁四世(668-685)拜占庭皇帝, 君士坦斯二世之子。674年,阿拉伯人围攻君士坦丁堡, 历时四年, 君士坦丁堡岿然不动,678年,拜军用希腊火击溃了围城的阿拉伯舰队, 是希腊火第一次被应用于实战,这种类似于火焰喷射器的先进武器,以后成为了拜占庭的独门暗器,屡屡帮助拜占庭化险为夷。 此后拜占庭乘胜出击,在安纳托利亚再次打败阿拉伯步兵军团,暂时解除了阿拉伯人试图征服拜占庭的威胁。680年,他召开第三次君士坦丁堡宗教会议, 再次确认了451年加采东宗教会议的决议,宣布基督教一性论是异端,此后帝国境内大部分的一性论教徒都被驱逐,转移到了伊斯兰人控制的科普特教区,在埃及叙利亚等地顽强生存并保持他们的信仰至今, 今天埃及的科普特教徒占了埃及总人口的一成。

6.查士丁尼二世(685-695,704-711)拜占庭皇帝,君士坦丁四世之子,被称为“割鼻者”。查士丁尼二世的统治在国内和国外都非常不幸。692年,由于阿拉伯人大肆驱逐黎巴嫩的基督教马龙派教徒,查士丁尼出兵干涉,但遭受惨败,不得不割地赔款,将亚美尼亚、塞浦路斯以及伊比利亚半岛南部的大片土地割让给了阿拉伯帝国。此后由于查士丁尼二世对于“一性伦”教徒的血腥迫害,遭致叛乱。695年,因和阿拉伯作战失利被监禁的军官列昂提乌斯,在被释放后,发动叛乱,将查士丁尼割鼻后废黜,并将其流放到了克里米亚。 查士丁尼在克里米亚度过了9年流放生涯后, 幸运逃脱并跑到了多瑙河流域的保加尔人那里,在那里得到了保加尔人的帮助,704年,他率领15000保加尔骑兵,深夜突袭了君士坦丁堡,成功杀了篡位者后复位。复位后,查士丁尼很快反悔了和保加尔人的协议。(他承诺给保加尔人大批财物,并授予保加尔可汗凯撒头衔)。以至他的后半任期与保加尔人、阿拉伯人、伦巴第人四处为敌。查士丁尼的残暴统治再次激起叛乱,711年,查士丁尼逃出君士坦丁堡,12月在小亚细亚被抓获后被处死。 希拉克略王朝世系中断。

七 ,非王朝时期。

1.列昂提乌斯(695-698) 拜占庭皇帝,拜占庭将军。在位期间,697年,北非领地迦太基陷落。698年他被北非叛军发动的军事政变所推翻,并被监禁,705年,被复位的查士丁尼二世所处决。

2.提比略三世(698-705)拜占庭皇帝,拜占庭将军。 他本是拜占庭的日耳曼雇佣军将领。697年,他在迦太基被阿拉伯军队击败。他率败军回师后,攻入君士坦丁堡,发动军事政变,推翻了列昂提乌斯。即位后他放弃了拜占庭的北非领土,自贝利撒留533年收复北非后,罗马帝国终于永久性地失去了北非领地。703年,查士丁尼二世从流放地脱逃,704年,查士丁尼轻易复位,提比略被抓获后处决。

3.查士丁尼二世( 704-711年复位。)

4.菲立普皮克斯(711-713)拜占庭皇帝,亚美尼亚籍军官。 作为一性论教徒,他于711年发动政变推翻了查士丁尼二世。他在位期间,保加尔人洗劫了君士坦丁堡长城以外的地区,撒拉森人则袭击了帝国的小亚细亚沿岸。713年他被元老院废黜。

5.阿纳斯塔修斯二世(713-715)拜占庭皇帝,原为菲立普皮克斯的书记官。713年,元老院废黜了菲立普皮克斯,并将他推举为皇帝。715年,再次发生兵变,奥普斯坎“希玛”的军队哗变,他们推选平民文官狄奥多西三世为皇帝。经过六个月的围攻,攻入君士坦丁堡,阿纳斯塔修斯逃到了尼西亚,并终老于萨洛尼卡的修道院。

6.狄奥多西三世(715-717)拜占庭皇帝,原为税务官员。715年被哗变军人强迫推为皇帝。717年,伊苏里亚将领立奥三世,起兵反对狄奥多西,5月,狄奥多西宣布退位,退位后他成了一个神甫。立奥的即位,结束了拜占庭政局长期混乱,内战不休的局面,开创了伊苏里亚王朝。

八, 伊苏里亚王朝

1 立奥三世(717-741)拜占庭皇帝,伊苏里亚籍军官。717年起兵迫使狄奥多西三世退位。次年用希腊火击退了阿拉伯人对君士坦丁堡的围攻,此后于726年和739年,两次击退阿拉伯人,结束了阿拉伯人对拜占庭的大规模扩张势头。立奥在 国内大力推进改革,减轻赋税,给予奴隶公民权,颁布海事法律等等, 但其影响最深远的举措是颁布了“破除圣像令”。这一运动禁止教徒崇拜偶像,并没收了教堂和修道院的大量财富,此举充实了国库,使拜占庭因战争和内乱消耗殆尽的国力得以迅速恢复。但同时,这一破除圣像运动,使君士坦丁堡和罗马教廷的关系急速恶化,拜占庭此举被整个西方基督教世界视为异端,拜占庭由此失去了基督教国家的领袖和正统地位,而罗马教皇也很快投入了法兰克人的怀抱,罗马教皇居然在800年绕过拜占庭帝国名正言顺的罗马皇帝,而去为一个日耳曼人加冕罗马皇帝。 这意味着西方世界已经不承认拜占庭帝国的正统地位了,这一切不得不归因于过于激进的“破除圣像运动”。

2 君士坦丁五世(741-775)拜占庭皇帝,立奥三世之子。他在位期间,重新整顿了“希玛”军制,拜占庭经过他父子两代的努力,国力迅速恢复,在751和763年,先后击败了阿拉伯人和保加尔人,收复了在内战中失去的许多领土。君士坦丁五世期间, 继续开展破除圣像运动,大批修道士和修女受到迫害, 对偶像的崇拜被再次宣布为异端,甚至为基督教会的圣徒进行祈祷的行为也被宣布为异端。775年,他在与保加尔人的战斗中阵亡。9世纪时,他的遗体被后代东正教会掘出,并被抛进了大海。

3 立奥四世(775-780)拜占庭皇帝,君士坦丁五世之子。他在位期间,同其父一样,连续击退了保加尔人和阿拉伯人的进攻。但和其父不同的是,他暂停了破除圣像运动。在位期间,僧侣们受到了善待。

4 君士坦丁六世(780-797) 拜占庭皇帝,立奥四世之子。 即位时,年仅9岁,由其母艾琳摄政。787年他16岁时,和其母为了帝国的执政权而闹翻。797年,艾琳授意军人政变, 君士坦丁六世被政变军人抓住后,被酷刑弄瞎双眼后伤重而死。

5 艾琳(797-802)拜占庭女皇,立奥四世之妻,君士坦丁六世之母。被称为“圣艾琳”。她摄政及执政期间,最大的功绩是恢复了东正教的偶像崇拜,她热心恢复偶像崇拜的功绩,使她死后被东正教会封为圣徒。 802年,不满其恢复偶像崇拜的君士坦丁堡贵族发动政变,拥立了财务大臣奈塞菲雷斯一世为帝,并将她流放到爱琴海上的莱斯博斯岛。翌年,她死于流放地。

九, 非王朝时期

1.奈塞菲雷斯一世(802-811)拜占庭皇帝,艾琳女皇的财务大臣。802年,在拜占庭贵族和宫廷太监的帮助下, 他废黜了艾琳女皇,并被推举为皇帝。803年和810年,他两次和西方的查理曼大帝达成了协议,承认了查理曼的皇帝地位,并与查理曼帝国平分了意大利的土地,拜占庭获得了意大利东北的威尼斯,达尔马提亚以及意大利南部,而查理曼则获得意大利北部和中部。 811年,奈塞菲雷斯一世入侵保加尔人领地,但在皮里斯卡战役中惨败于保加尔可汗库鲁姆,奈塞菲雷斯一世兵败被杀,他的头骨被做成了库鲁姆可汗的酒器。

2.斯塔拉修斯(811)拜占庭皇帝,奈塞菲雷斯一世之子。皮里斯卡战役中,斯塔拉修斯受重伤,但被其卫士救出,其父死后,斯塔拉修斯在亚德里亚堡加冕为帝,这是476年后第一位没有在君士坦丁堡加冕的皇帝。但他还未回到首都,就被其姐夫迈克尔一世所推翻, 他被流放到了修道院, 数月后去世。

3.迈克尔一世(811-813)拜占庭皇帝,奈塞菲雷斯一世的女儿普洛克皮娅的丈夫。811年在贵族支持下登基。即位后,再次开展了大规模的圣像破坏运动。而保加尔人则洗劫了马其顿和色雷斯行省。813年他在与保加尔人的战斗中再次战败后,被其大将立奥推翻。退位后,他隐居于修道院。

4.立奥五世(813-820)拜占庭皇帝,原为迈克尔一世的将领。立奥在814-817年间,成功挫败了保加尔人对君士坦丁堡的围攻。立奥在

从公元前27年到公元268年的罗马皇帝列表及其简介 克劳狄二世(2683—2701) 克劳狄二世的雕像 268年3月继位,实行改革,加强军队纪律,提升军队战斗力。268年取得米兰包围战的胜利,迫使自立的奥勒良投降。从269年起率军讨伐大举入侵的三十多万哥特人,在纳伊苏斯会战等一系列战役中击败哥特人,在270年初取得完全的胜利。270年1月病逝于西米乌姆,遗命奥勒良继位。 奥勒良(2704—2751) 270年1月克劳狄二世病逝后,其弟弟昆提乌斯在阿奎莱亚拥兵自立,并得到了元老院的批准;同年4月,奥勒良被军队拥立为皇帝,昆提乌斯遂放弃帝位,奥勒良成为合法的皇帝。 奥勒良继位后,先是与再次大举入侵的哥特人通过谈判的方式谈和,以放弃达契亚行省的代价换取了和平;而后率军讨伐入侵的阿勒曼尼人,在普拉森舍附近、法诺附近和帕维亚附近的三场大会战中击败并歼灭了阿勒曼尼人,解除了意大利的心腹大患。 271年率军讨伐占据高卢、西班牙和不列颠的泰特里库斯,当两军在沙隆对峙时,泰特里库斯秘密归降,导致叛军完全失败,西疆复归帝国。 从272年起率军讨伐占据埃及、叙利亚和小亚细亚的芝诺比娅,芝诺比娅在安条克和埃米萨两场大会战中失败后,坚守帕尔米拉不出,并向波斯萨珊帝国寻求援助;奥勒良集结重兵,坚持围攻,最终在273年攻克帕尔米拉,并将向东逃亡的芝诺比娅抓获回来,收复了帝国的东疆。 274年平定帕尔米拉人的叛乱后,在埃及平定了菲尔穆斯发动的叛乱,在罗马举行了盛大无比的凯旋式,使罗马帝国恢复了久违的和平安定。 奥勒良对腐败的 进行良性改革,加上他以治理军人的方式治理国家,触犯了许多权贵们的利益。 274年10月率军东征波斯萨珊帝国,次年1月在从拜占庭向赫拉克利行军的途中,遭到一群阴谋分子的攻击,被杀害。 古罗马竞技场 塔西佗(2759—2764) 奥勒良被杀后,军队和元老院对推选皇帝的事情互相推让,罗马帝国经过长达8个月的空位期后,塔西佗最终在275年9月被元老院推举为皇帝,并得到军队认可。 276年率军东征波斯萨珊帝国,平定叛变的阿兰人,4月病逝于卡帕多细亚的提亚纳。塔西佗逝世后,他的弟弟弗洛里努斯自立为皇帝,老将普罗布斯起兵对抗,同年7月击败弗洛里努斯,弗洛里努斯被部将杀害。 普罗布斯(2768—2828) 276年7月击败弗洛里努斯,8月得到元老院的批准,成为皇帝。从277年起,率军征讨入侵高卢的蛮族,经过两年战争后,蛮族被平定,高卢恢复和平。279年平定萨图尼努斯在东方的叛乱。280年平定波诺苏斯和普罗库卢斯在高卢的叛乱。281年在罗马举行盛大的凯旋仪式。282年8月在阿摩尔山被不愿耕作的士兵杀害。 卡鲁斯(2828—28312) 282年8月被军队拥立为皇帝,同年底率军东征波斯萨珊帝国。卡鲁斯派大儿子卡里努斯平定高卢新发生的动乱,然后让其坐镇罗马,治理罗马帝国西部行省。卡鲁斯自己则带着小儿子努梅里安进行东征,对波斯军队取得许多胜利,占领塞琉西亚和泰西封等重要城市,抵达底格里斯河岸边。283年12月,卡鲁斯病逝在军营中。 卡里努斯(28312—2853) 卡鲁斯的大儿子。283年12月,身在罗马的卡里努斯,与留在军中的弟弟努梅里安,一同被军队拥立为皇帝。卡里努斯奢侈腐化、挥霍无度、爱慕虚荣、纵情声色、暴虐好杀,为罗马人民在剧院、赛车场和竞技场中展示了各项伟大壮观的节目。 努梅里安率领军队从底格里斯河缓慢班师,在284年9月12日病逝在军营中,由于士兵怀疑努梅里安是被其岳父阿培尔所杀,军营于是发生动乱,在9月17日推选卫队指挥官戴克里先为皇帝。戴克里先亲手杀死阿培尔后向罗马进军,发动了内战,285年3月,戴克里先与卡里努斯在马古斯平原进行决战,卡里努斯虽然赢得了胜利,终因德行欠缺遭到军官的叛变,被谋杀而死。 戴克里先(2849—30551) 戴克里先大帝的雕像 出身奴隶,远征波斯萨珊帝国有功,284年9月被军队拥立为皇帝,285年3月击败卡里努斯。286年任命马克西米安为奥古都斯,以共治帝国;292年又任命伽勒里乌斯和君士坦提乌斯为恺撒,把帝国分成四个区域,责成两位正皇帝和两位副皇帝治理。 287年,马克西米安平定伊利阿努斯和阿曼达斯领导的高卢民众叛乱。同年,海军将领卡劳西乌斯发动叛变,占据不列颠,自立为皇帝,在289年的海战中击败马克西米安,得到戴克里先和马克西米安的承认。 292年,马克西米安派遣养子君士坦提乌斯发动反攻,攻占卡劳西乌斯的海军基地布涅格。294年,阿利克图斯杀死卡劳西乌斯。 296年,君士坦提乌斯登陆不列颠,平定阿利克图斯的叛变,成功收复大不列颠。 同年,戴克里先平定尤里安在迦太基和阿希莱夫斯在亚历山大的叛乱后,向波斯萨珊帝国发动战争。戴克里先坐镇叙利亚,派遣养子伽勒里乌斯进攻波斯本土,伽勒里乌斯轻敌冒进,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遭遇惨败。 297年,戴克里先又派伽勒里乌斯进攻波斯本土,伽勒里乌斯通过亚美尼亚山地偷袭波斯军队,大获全胜。罗马帝国和波斯萨珊帝国战后议和,波斯国王纳尔塞斯表示屈服,和戴克里先签订和约:两国以阿博拉斯河作为两国固定的国界;波斯将越过底格里斯河的五个行省让给罗马;波斯承认提里达特斯为亚美尼亚国王;波斯把伊比利亚国王的继承提名权让给罗马皇帝。双方议和后,罗马帝国的东方行省因此享受到四十年长久的宁静。 戴克里先在位期间改革 体制,削弱元老院的权利,加强皇帝的权利。303年11月20日在罗马举行凯旋式,305年5月1日在尼科米底亚举行禅位仪式,将帝位传给养子伽勒里乌斯,到萨洛那享受退隐生活;同日,马克西米安在米兰举行禅位仪式,将帝位传给养子君士坦提乌斯。 313年,戴克里先去世。

中文名称: 希波战争

外文名称: Greco-Persian Wars

发生时间: 公元前492~前449年

发生地点: 布拉底 温泉关 萨拉米斯 马拉松

主题关键词: “提洛同盟” 《卡利亚斯和约》 以少胜多 以弱胜强 保萨尼阿斯 More

分类: 外国古代战争

洲: 亚洲 欧洲

国家: 希腊 波斯帝国

相关信息

下层事件: 萨拉米斯海战 马拉松会战

相关人物: 地米斯托克利 大流士一世

事件介绍

事件内容

内容文件

内容文件

希波战争

公元前492~前449年,希腊诸城邦联合反抗波斯帝国侵略的战争。 前6世纪中叶,波斯帝国侵占小亚细亚西部希腊城邦。前513年,波斯占领黑海海峡和色雷斯一带,直接威胁希腊半岛诸城邦的安全和海外贸易。前500年,遭受波斯压迫的小亚细亚西部希腊城邦以米利都为中心爆发反波斯起义。雅典和埃雷特里亚城邦派25艘战船支援。起义军一度攻入小亚细亚的波斯总督府所在地萨迪斯,当地希腊城邦乘机纷纷脱离波斯的统治。前494年,起义被波斯军镇压。早有西侵野心的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以雅典和埃雷特里亚曾援助米利都起义为借口,出兵远征希腊本土,希波战争爆发。战争大致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波斯军远征连遭失败(前492~前479)前492年,大流士一世派马多尼乌斯率陆海军渡过赫勒斯滂海峡(今达达尼尔海峡),沿色雷斯海岸西进。海军到达阿索斯角时遇到大风暴,300多艘战船撞毁,2万余人失踪,几乎全军覆没;陆军也遭到色雷斯人的袭击,出师不利,退回小亚细亚。次年,波斯向许多希腊城邦派出使者,索要“土和水”,要求各城邦降服。斯巴达和雅典处死了波斯使者。 前490年,波斯对希腊发动第二次远征。老将达提斯和阿塔非尼斯率军约2万余人横渡爱琴海,攻占并破坏埃雷特里亚城,继而南进,在距雅典城东北约40公里的马拉松平原登陆。雅典全城紧急动员,组成约1万人的队伍开赴马拉松迎敌,并派人向斯巴达等城邦求援。斯巴达决定派兵援助,但提出必须月圆时才能出兵。仅布拉底派来援军1000人。9月12日,双方展开马拉松之战。雅典军在米太亚得指挥下,利用有利地形,采取灵活战术,一举击败波斯军,取得以少胜多的光辉战绩,鼓舞了希腊人反侵略斗争的必胜信心。此后,双方积极扩军备战。前486年大流士一世死,其子薛西斯一世即位,镇压埃及起义后继续准备出征希腊,下令在圣山半岛底部开挖运河,在赫勒斯滂海峡架设浮桥,在色雷斯屯积粮草,并从被征服地区征集大批兵员。希腊方面,雅典公民大会根据地米斯托克利的提议,决定建造100多艘三层桨战船,把比雷埃夫斯港扩建成坚固的军港。前481年,以斯巴达和雅典为首的30多个城邦在科林斯集会,成立军事同盟,推举拥有强大陆军的斯巴达为盟主,组建希腊联军,准备抗击波斯再次入侵。 前480年,薛西斯一世率军约10余万人、战船1000余艘,渡过赫勒斯滂海峡,分水陆两路沿色雷斯西进,迅速占领北希腊,旋南进至温泉关(德摩比利)。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率领先期到达的希腊联军约7000人扼守地势险要的温泉关。斯巴达人欧利比阿德斯指挥希腊海军控制阿尔泰米西翁角。8月中旬,波斯军向温泉关发起进攻,希腊守军顽强抵抗两天,波斯军屡攻不克,损失惨重。第三大,当地一希腊人把波斯军引到希腊守军侧后。列奥尼达在腹背受敌情况下,命令联军撤退以保存实力,自己率领约300名斯巴达勇士顽强抵抗,直至全部阵亡。波斯军长驱直入,占领中希腊,扑向雅典城。此前,雅典已将成年男子编入军队,将其他居民南撤到特里津城、萨拉米斯岛等地;地米斯托克利说服欧利比阿德斯把希腊舰队撤到萨拉米斯湾,准备决战。波斯陆军进占雅典城后,其海军绕过苏尼翁角,进入狭窄的萨拉米斯湾。9月下旬在萨拉米斯海战中,波斯海军大败,退回小亚细亚。波斯陆军在马多尼乌斯率领下向北退却。前479年8月中旬,波斯陆军南下,与希腊联军在布拉底决战。斯巴达统帅保萨尼阿斯率军约4万人重创波斯陆军,杀死马多尼乌斯,粉碎波斯第三次远征。与此同时,希腊海军在米卡利角给波斯海军以重创。 第二阶段,希腊人反攻节节胜利(前478~前449)波斯军第三次远征失败后,以雅典为首的希腊联军逐渐转入反攻,并乘机扩张海上势力,企图建立雅典在爱琴海的霸权。前478年,雅典舰队占领赫勒斯滂,打开通向黑海的通路。同年,雅典联合爱琴海沿岸各城邦组成提洛同盟。前476年,希腊联军在西门指挥下,攻占色雷斯沿海地区、爱琴海许多岛屿和拜占庭。前468年在欧里墨东河口会战中,西门指挥希腊海军大败波斯舰队。前449年,希腊海军在塞浦路斯以东海域重创波斯军。同年,双方媾和。雅典全权代表卡利阿斯到波斯首都苏萨谈判,签订《卡利阿斯和约》。和约规定,波斯放弃对爱琴海、赫勒斯滂和博斯普鲁斯海峡的控制,承认小亚细亚希腊诸城邦独立。希波战争到此结束,雅典成为爱琴海地区霸主。 战争中,以雅典和斯巴达为首的希腊城邦,为保卫国家的自由和独立暂时捐弃前嫌,团结对敌;希腊将领正确指挥,灵活运用战略战术,充分利用天时、地利、人和等有利条件,在马拉松和萨拉米斯创造了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波斯军队对外进行侵略战争,虽然兵力占优势,但多为被征服民族强征的士兵,士气低落,且劳师远征,补给困难,最终招致失败。

中文名称: 亚历山大东侵

外文名称: Alexander’s Conquests

发生时间: 公元前334~前324年

发生地点: 中亚 印度 波斯帝国

事件介绍

事件内容

内容文件

内容文件

公元前334~前324年马其顿王国联合希腊诸城邦对波斯帝国的战争。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在喀罗尼亚(今译海罗尼亚)之战(公元前338)中征服希腊,并在科林斯大会上被推举为联军统帅,议决共同征讨波斯。公元前336年,腓力二世遇刺身亡。其子亚历山大三世即位,他在巩固盟主地位后,迅即准备东侵。公元前335年秋,亚历山大三世以马其顿常备军为基础,并从各盟邦征集步骑兵、弓箭手、标枪手等兵员,组成一支步兵3万、骑兵5000的远征军,爱琴海上还有舰船约160艘。同年底,他授权将军安提帕特摄政,亲率远征军从都城派拉出发,公元前334年初渡过赫勒斯滂海峡,战争爆发。

波斯帝国是个没落的军事奴隶制国家。到大流士三世时内政腐败,各行省不断反抗,国势日衰。波斯虽在小亚细亚部署骑兵2万,雇佣兵万余,并有舰船400多艘游弋于希腊、波斯之间的海域,但在马其顿精锐的步兵、骑兵进攻面前却处于守势。

格拉尼库斯之战联军渡过海峡后,在马尔马拉海南岸格拉尼库斯河遭波斯军阻击。波斯军以骑兵为第一线,沿东岸部署,步兵为第二线,居高临下,凭岸固守。联军沿西岸展开,步兵居中,两翼为骑兵,亚历山大指挥右路,以中部先头骑兵一部佯动,迂回波斯军左翼。当面波斯骑兵随之向南移动,企图阻止联军渡河。波斯军队形出现间隙,联军乘机过河,楔入敌阵,利用长矛优势猛烈突击,直捣中营。双方骑兵亦展开激战,波斯守军阵势大乱,伤亡甚众,骑兵千余被歼,步兵2000余人被俘,雇佣兵主将门农率残部逃遁。联军仅死百余,首战告捷。联军乘胜沿小亚细亚南下,亚历山大三世以“解放者”自命,先后占领吕底亚、卡里亚、吕基亚等地,然后北上安哥拉(今译安卡拉),寻歼波斯军主力,未果。为解除后顾之忧,切断波斯军的陆海联系,联军经卡帕多细亚高原进入西里西亚东部的伊苏斯(今土耳其杰汉附近),准备继续南下逐个夺取波斯海军基地。

伊苏斯之战 公元前333年10月,大流士三世亲率大军10余万隐蔽集结在索契(今伊斯肯德仑东北)附近。联军开过伊苏斯平原后,波斯军推进至海滨,在皮纳鲁斯河北岸占领阵地,欲断联军后路。亚历山大三世闻讯即刻回师,边行进边展开,抢占右侧高地;主力骑兵涉水过河,猛烈冲击波斯军左翼步兵方阵,直逼大流士三世主营。波斯军左翼动摇,大流士三世仓皇东逃。联军乘势冲杀,波斯军大败,损失步兵、骑兵约10万人。大流士三世的母亲、妻子和两个女儿被俘,全部辎重丢失。联军死450人,伤4500人。此役后,联军取得战争主动权,打开通往叙利亚、腓尼基的门户。大流士三世逃过幼发拉底河,收拾残部,同时派出使者请求割让幼发拉底河以西之地议和,亚历山大三世傲慢地予以拒绝,其目的在于征服整个波斯帝国。

围攻提尔、加沙 公元前332年初,联军到达滨海要塞城市提尔(一译推罗,今黎巴嫩之苏尔,该城的主要部分在岸边一个小岛上),遭到坚决抵抗。联军无法直接从陆上攻城,遂修筑一长堤与小岛连接,但仍久攻不克。亚历山大三世征集一批船只,加上投降的波斯海军舰船,从海上加强围困,经陆海夹攻于7月间攻陷提尔。8000多提尔人战死,3万多人被卖为奴。联军死约400人。接着,亚历山大三世又围攻加沙达2个月之久,始下,城内男子多战死。至此,联军完全切断了波斯人的陆海联系,夺取了地中海东部的制海权。继而亚历山大三世和平进入埃及,被埃及祭司宣布为“阿蒙神之子”(国王)。联军在尼罗河口兴建亚历山大城,作为他继续东征的后方基地。

高加米拉之战 又称阿贝拉之战。联军经休整补充,于公元前331年春由埃及出发,假道腓尼基向波斯腹地推进,寻波斯军主力决战。9月渡过底格里斯河,10月初在布摩多斯河(今大扎卜河)畔高加米拉村以西与波斯军主力对阵。大流士三世在该地集结的军队来自24个部族,号称百万,并有刀轮战车200辆,战象15头。联军仅有步兵4万,骑兵7000人,成纵深梯次配置,展开正面不到敌阵正面的一半。波斯军依仗兵力优势,先以左翼骑兵实施大迂回,卷击联军右翼,接着出动战车和中路骑兵迎击联军步兵方阵和先头骑兵的正面突击,一部楔入联军队形,步兵方阵在后跟进。与此同时,波斯军右翼全线出击。联军紧缩队形,避敌锐势,以一线骑兵与敌交锋,标枪兵以齐射杀伤敌战车驭手和马匹,并以部分兵力袭击迂回之敌的侧后,纵深部队阻击迂回和楔入之敌。双方进行了激烈的骑兵战和肉搏战。联军骑兵主力纵队利用缺口神速楔入敌阵,直逼大流士三世大营。大流士三世遁逃,其左翼动摇。联军追杀一阵后返回,配合步兵方阵和左翼部队夹击波斯军右翼。波斯军溃散。联军追杀至阿贝拉(高加米拉东南约25英里)。波斯军损失数十万人,其残部逃往米底山区,从此一蹶不振。联军乘胜南下夺取巴比伦,占领波斯都城苏萨和波斯波利斯,以及米底古都埃克巴坦那,摧毁了大流士三世政权,掠夺大量金银和其他战利品。公元前330年夏,亚历山大三世引兵北上追击大流士三世。大流士三世被其部将谋杀,古波斯帝国及阿契美尼德王朝遂亡。

转战中亚和进军印度 亚历山大三世率兵由里海以南地区继续东进,经帕提亚(安息)、阿里亚、德兰吉亚那,北上翻越兴都库什山脉,到达巴克特里亚(大夏)和粟特。沿途不断遭到土著部落的袭击。亚历山大三世在中亚细亚征战近3年,残酷镇压粟特人的武装反抗。公元前327年春末,远征军离开巴克特里亚,分兵沿考芬河(今喀布尔河)经开伯尔山口向印度河进军,沿途攻城夺寨,到达印度河上游与五河地区(旁遮普)。

希达斯佩斯河之战及班师 公元前326年4月,联军由布塞法拉城抵达希达斯佩斯河(今杰赫勒姆河),同波鲁斯王国军队隔岸对峙,并进行渡河作战。此役波鲁斯损失步兵近2万,骑兵约3000,战车全部被毁,波鲁斯国王率部投降。联军步兵、骑兵损失数百人。联军继续东征,最终进至希达斯佩斯河畔。鉴于官兵厌战,加上当地气候炎热、疾病流行,亚历山大三世被迫决定撤退。经休整,除留守一支队伍外,其余分陆、海两路向西撤退。将军奈阿尔科斯率海军从印度河口西航,亚历山大三世率陆军途经格德罗西亚大沙漠西撤。公元前324年,陆军回到波斯波利斯和苏萨,舰队在底格里斯河口靠岸;随后返抵巴比伦,东侵即告结束。

亚历山大三世东侵是一次掠夺性远征。行程逾万里,历时整十载,灭亡了波斯帝国。在西起巴尔干半岛、尼罗河,东至印度河这一广袤地域,建成幅员空前的亚历山大帝国。由于缺乏巩固的基础,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三世病逝后,帝国迅即瓦解,但它对古代历史和东西方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亚历山大三世是古代著名的战略家,他孤军深入,以进攻为主连续战斗,进行了数以百计的抢渡江河、围城攻坚,以及山地、沙漠地和平原地作战,多次以速决战制胜优势之敌。在诸兵种特别是骑兵的运用,陆海军协同作战、进军路线选定、战斗队形编成、作战指挥和后勤保障等方面,为古代军事学术史写下了新的一章。

神圣罗马帝国,全称为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或日耳曼民族神圣罗马帝国(德语: Heiliges Römisches Reich deutscher Nation , 拉丁语: Sacrum Romanorum Imperium nationis Germanicae),962年至1806年,在西欧和中欧的封建帝国。早期为统一的国家,中世纪后演变为一些承认皇帝最高权威的公国、侯国、伯国、宗教贵族领地和自由市的政治联合体。其历史可追溯至罗马帝国。

从罗马帝国到法兰克王国

参看罗马帝国

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公元前2世纪,罗马成为地中海的霸主。公元前49年,军事将领凯撒夺取了政权。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元首制,罗马从此进入帝国时期。

公元前1世纪,就有凯尔特人在莱茵河流域西部居住,他们也被古罗马人称为高卢人,居住的地方在今法国、比利时、意大利一带,被称为高卢。公元前58年到公元前51年,克拉苏之后、罗马帝国后来的国家元首恺撒率军征服高卢,使之成为帝国新的一部分。公元3世纪后,帝国势力开始衰退。

而在公元前5世纪,在北海和波罗的海周围的北欧地区,也居住着另外一些部落,他们被古罗马人称为日耳曼人。后来,大部分日耳曼人定居在莱茵河以东、多瑙河以北和北海之间的广阔地区,这一地区被罗马人称为日耳曼尼亚(Germania)。

公元395年,内外交困的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 西罗马帝国于公元476年土崩瓦解,其皇帝被日耳曼人废掉。然而罗马人在巴黎地区地统治一直持续到公元486年,那一年日耳曼人法兰克族墨洛温王朝的国王克洛维彻底打败了罗马人,建立了法国的前身法兰西亚(Francia)。其后法兰克王国不断发展壮大,到公元800年王国在加洛林王朝的查理大帝的统治之下达到鼎盛,统一了今法国、德国、低地国家、瑞士、北意大利、奥地利西部、西班牙东北角的领土,史称查理曼帝国。

[编辑] 凡尔登条约与三分帝国

参看查理曼帝国

公元840年,查理大帝去世,他的帝国也随之分崩离析。公元843年,查理大帝的三个孙子订立凡尔登条约,分全国为三部分。其中查理大帝的长孙洛塔尔(795年—855年)承袭皇帝称号,并领有自莱茵河下游以南、经罗纳河流域,至意大利中部地区的疆域,称为中法兰克王国。而他的弟弟路易(804年—876年),被称为日耳曼人路易,分得莱茵河以东地区,称为东法兰克王国。另一个弟弟秃头查理则领有除此之外的西部地区,称为西法兰克王国。这些基本上是后来意大利、德国和法国三国的雏形。

基本上在差不多时候的9世纪早期,于5世纪从欧洲大陆进入不列颠的日耳曼人盎格鲁、萨克逊等部落的后裔也在不列颠岛上形成统一的英吉利王国。

[编辑] 萨克森王朝与神圣罗马帝国的建立

公元962年,德意志国王、萨克森王朝的奥托一世在罗马由教皇约翰十二世加冕称帝(962年~973年在位),成为罗马的监护人和罗马天主教世界的最高统治者。

公元1157年,这一帝国得到了“神圣帝国”的称号,公元1254年,帝国第一次开始使用头衔“神圣罗马帝国”,此后作为官方名称沿用直至1806年。

[编辑]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参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列表

哈布斯堡王朝时的帝国徽章自奥托一世(奥托王朝第一任皇帝)由教宗加冕以来,每一位德意志国王都希望获得皇帝名号。在萨克森与法兰克尼亚两朝,皇帝拥有实际的权力,并时常因主教叙任权问题与教皇发生冲突。然而随着德意志各诸侯离心倾向的加剧,皇帝的地位不断下降。卢森堡王朝的查理四世颁布黄金诏书以后,皇帝实际由选侯选举产生,形同虚设。十六世纪时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试图重振皇权的努力,也因欧洲各国的联合反对而作罢。

[编辑] 与拜占廷帝国的关系

[编辑] 法国大革命与帝国覆亡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神圣罗马皇帝利奥波德二世的妹夫,法王路易十六被推翻。而他妹妹,法国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被法国共和政府处决,再加上「公平、自由、热诚」思潮的扩散,利奥波德二世极力联合欧洲各国君主,以武力保卫法国的君主制。1792年利奥波德二世正式与普鲁士缔结同盟,准备以武力干涉法国。他却在这时暴毙,不过他的儿子,神圣罗马皇帝弗朗茨二世继续了他的政策,更於次年与普鲁士、萨丁、英国、荷兰和西班牙组成第一次反法同盟。但这个联盟在1797年,因联军被拿破仑所率领的法国意大利方面军打败,被迫议和而土崩瓦解。

1799年,欧洲列强趁法军猛将拿破仑的军队被困埃及的契机,再次发起反法战争。这次帝国联同英国、土耳其、俄罗斯组成了第二次反法同盟。但同年底拿破仑只身返国,发动雾月政变并取得法国军政大权,成为法国第一执政。此后拿破仑亲自指挥意大利方面军,回头对付反法各国,於1800年打败联军,帝国不得不与拿破仑议和,解散反法同盟。而拿破仑在政变结束后三周发表的公告中,宣布「大革命已经结束」,令欧洲列强稍微安心,再加上他们的实力受损,因而暂时放弃反法的行动。但拿破仑的野心令欧洲在几年再起干戈。

1804年5月18日,拿破仑称帝。神圣罗马皇帝弗朗茨二世见到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的崛起加剧了德国诸城邦的分化,担心法国再次扩张,与神圣罗马帝国抗衡。因此,他决定纠合英国,俄国,瑞典和那不勒斯,组成第三次反法同盟。1805年,帝国在俄军支援下入侵法帝国盟国巴伐利亚。而那不勒斯则和帝国军一道,进攻拿破仑在意大利的盟国。不过拿破仑迅速做出反应,自本土挥军渡过莱茵河。12月2日,法、俄、神圣罗马三国皇军,在奥斯特利茨 (Austerlitz)打了一场「三皇会战」。拿破仑最后不但守住巴伐利亚,更攻入哈布斯堡领地摩拉维亚,更将帝国军赶出意大利,并在普鲁士境内打败俄援军。

12月16日,法国和帝国最终签订《普勒斯堡和约》。和约签订后,拿破仑决定成立以自己为护国公的莱茵邦联,以整固自己在德意志地区的盟友。1806年7月12日,在拿破仑的威逼利诱下,16个神圣罗马帝国的成员邦签订了《莱茵邦联条约(Rheinbundakte)》,脱离帝国,加入邦联。此举严重削弱奥地利在德意志地区的领主地位,令弗朗茨二世大为不快。拿破仑为了吸引更多国家加入邦联,决定亲手终结神圣罗马帝国。因此他对奥皇弗朗茨二世发出最后通牒,要求他解散神圣罗马帝国,并且放弃神圣罗马皇帝和德意志国王的称号。最后弗朗茨二世於1806年8月6日放弃神圣罗马帝号,仅保留奥地利帝号。神圣罗马帝国正式灭亡。

[编辑] 历史学家的两种说法

有人认为公元800年查理曼大帝的加冕标志着神圣罗马帝国的开端,然而大多数人还是认为那时的帝国应该叫做法兰克帝国。

1337—1453年,英法两国间先为王位继承问题展开争权夺利,尔后演变为英国对法国的入侵,法国则被迫进行反入侵,从而进行长达百年的战争。

战争的主要原因是,法国力图把英国人从法国西南部(基思省)驱逐出去,从而消除英在法境内的最后一个堡垒,而英国则力图巩固它在基恩的地位,夺回早先失去的诺曼底、曼恩、昂茹和法国的其它一些地区。英法两国对佛兰德的争夺,加深了它们之间的矛盾。佛兰德形式上是处于法国国王的统治之下,但实际上却是独立的,并且与英国有密切的贸易关系(英国的羊毛是佛兰德毛纺织业的主要原料)。战争的导火线是英国国王爱德华三世觊觎法国王位。德国封建主和佛兰德站在英国一方,苏格兰和罗马教皇则支持法国。英军主要由雇佣兵组成,由国王指挥,其主体是步兵(弓箭兵)和雇佣骑士部队。法军主要由封建骑士武装(见骑士军)组成。

百年战争的第一阶段(1337—1360) 英法双方争夺佛兰德和基思。在斯吕斯海战(1340)中,英军重创法军,夺得制海权。经过1346年8月的克雷西会战,英军又取得了陆上优势,并在长达11个月的围攻之后占领了海岸要塞加来港(1347)。此后,两国休战将近十年(1347—1355)。接着英国又发动进攻,占领了法国的西南部(基思和加斯科涅)。在普瓦捷战役(1356)中法军再次被击败。英国人的横征暴敛和遍及全法国的经济崩溃,导致了法国人民的起义——艾蒂安·马塞尔领导的巴黎起义(1357—1358)和扎克雷起义(1358)。法国被迫于1360年在布雷蒂尼签订条件极为苛刻的和约——从卢瓦尔河以南至比利牛斯的领土割让给英国。

百年战争的第二阶段(1369—1380) 为了夺回英占领区,法王查理五世(1364—1380年在位)改编了军队,整顿了税制。他用雇佣步兵取代部分骑士武装,并建立了野战炮兵和新的舰队。B.迪盖克兰这位有才略的军事长官被任命为军队总司令,并拥有很大的权力。法军采用突袭和游击战术,到七十年代末已逐步迫使英军退到沿海一带。法军对炮兵的使用有利于军事行动获得成功。英国为了保住在法国的几个沿海港埠(波尔多、巴约纳、布雷斯特、瑟堡和加来)和波尔多与巴约纳间的部分地区,并鉴于国内形势恶化,遂与法国签订停战协定。当时,法国国内也开始出现群众骚动。

百年战争的第三阶段(1415—1424) 法国因国内矛盾加剧(勃艮第派和阿曼雅克派两个封建主集团发生内讧;农民和市民举行新的起义)而遭到削弱,英国乘机重开战端。1415年,英军在阿赞库尔战役中击败法军,并在与其结盟的勃艮第公爵的援助下占领法国北部,从而迫使法国于1420年5月21日在特鲁瓦签订丧权辱国的和约。按照和约条款规定,法国沦为英法联合王国的一部分。英王亨利五世宣布自己为法国摄政王,并有权在法王查理六世死后继承法国王位。但是,查理六世和亨利五世于1422年都先后猝然死去。由于争夺王位斗争(1422—1423)加剧,法国遭到侵略者的洗劫和瓜分,处境十分困难。捐税和赔款沉重地压在英占区居民身上。因此,对法国来说,争夺王位的战争已转变为民族解放战争。

百年战争的第四阶段(1424—1453) 随着人民群众的参战,游击战更加广泛地展开(特别是在诺曼底)。游击队给法军很大帮助:他们设置埋伏,捕捉征税者,消灭敌小股部队,迫使英军在征服地的后方留下大批驻防军。1428年10月,当英军与勃艮第派攻下法军占领区以外的最后一座坚固要塞奥尔良时,法国的民族解放斗争愈加高涨。领导这场斗争的是贞德,在她的指挥下赢得了奥尔良战役的胜利(14295)。1437年法军攻下巴黎,1441年收复香槟,1450年夺回曼恩和诺曼底,1453年又收复吉耶讷。1453年10月19日,英军在波尔多投降,战争至此结束。

点评:百年战争给法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给法国经济造成了很大损失,但是,它却促进了法国民族的觉醒。在赶走了英国人之后,统一法国的历史性进步过程即告完成。在英国,百年战争暂时巩固了封建贵族阶级和骑士阶层的统治地位,从而延缓了国家权力集中的进程。百年战争展示出英国的雇佣军优越于法国的封建骑士武装,从而迫使法国建立了常备雇佣军。这支雇佣军效忠于国王,在组织、军纪和训练方面均具有正规军的特点。王权与要求消除封建割据的市民的联盟,是雇佣军的政治与财力基础。战争表明,骑士重骑兵已失去了以往的作用,而步兵的作用,特别是那些能够成功地与骑兵作战的弓箭兵的作用则得到了提高。在战争中出现的火器虽然还抵不上弓和弩,但却被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到各种战役当中去。战争性质的改变及其转化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过程,使法国摆脱了侵略者的统治。

下载单机游戏我建议去以下网址:下载速度快,安全无毒。 游民星空 http://wwwgamerskycom/Soft/pcgame/ ZOL 中关村在线 http://youxizolcomcn/ 多特软件站 http://wwwduotecom/gamehtml 52PK 游戏网 http://down52pkcom/ 游迅网 http://wwwyxdowncom 91 单机游戏网 http://www91danjicom/ 太平洋游戏网 http://wwwduotecom/gamehtml PC 软件园 http://wwwpcdownnet/ 游侠网 http://wwwali213net/ 华娱3DM http://www3dmgamenet/ 纯是个人收集的绝非抄袭。 《鬼泣4》简体中文硬盘版下载 : ACT游戏、动作游戏+射击275G支持手柄 http://wwwgamerskycom/Soft/200906/20566shtml 《生化危机4》免安装简体中文硬盘版下载 : ACT游戏、动作游戏+射击119G同上 http://wwwgamerskycom/Soft/200906/20877shtml 《生化危机5》免安装简体中文硬盘版下载 : ACT游戏、动作游戏+射击565G同上 http://wwwgamerskycom/Soft/200909/22453shtml 《火炬之光》免安装简体中文汉化版下载 : 动作角色扮演 041G 和暗黑很像 http://wwwgamerskycom/Soft/200911/23184shtml 《无双大蛇Z》免安装繁体中文版下载 : ACT游戏、动作游戏364支持手柄 http://wwwgamerskycom/Soft/200912/23594shtml 《真三国无双4》免安装繁体中文版下载 : ACT游戏、动作游戏178G支持手柄 http://wwwgamerskycom/Soft/200806/14412shtml 《真三国无双5》免安装繁体中文硬盘版下载 : ACT游戏、动作游戏265G同上 http://wwwgamerskycom/Soft/200907/21126shtml 《虐杀原形》完整破解版下载 : ACT游戏、动作游戏735G http://wwwgamerskycom/Soft/200906/20373shtml 《龙腾世纪:起源》完整硬盘版下载 : 角色扮演 684G http://wwwgamerskycom/Soft/200911/23024shtml 《波斯王子3:王者无双》完整版BT下载 : ACT游戏、动作游戏417G支持手柄 http://wwwgamerskycom/Soft/200603/3759shtml 《波斯王子4:重生》繁体中文硬盘版下载 : ACT游戏、动作游戏385G支持手柄 http://wwwgamerskycom/Soft/200906/20435shtml 《极品飞车13:变速》免安装繁体中文硬盘版下载 : 赛车游戏 355G 支持手柄 http://wwwgamerskycom/Soft/200909/22454shtml 《忍者之刃》免安装中文硬盘版下载 : ACT游戏、动作游戏282G同上 http://wwwgamerskycom/Soft/200911/23197shtml 《战国无双2》繁体中文硬盘版下载 : ACT游戏、动作游戏269G支持手柄 http://wwwgamerskycom/Soft/200806/14587shtml 《国王的恩赐之戎装公主》游侠汉化版下载:策略游戏183G http://wwwgamerskycom/Soft/200905/19967shtml 《国王的恩赐:传奇》免安装简体中文版下载:策略游戏167G http://wwwgamerskycom/Soft/200908/21745shtml 《英雄无敌5+双资料片》完整中文版下载:策略游戏546G http://wwwgamerskycom/Soft/200806/14182shtml 《混乱军团》简体中文破解版下载:ACT游戏、动作游戏087G支持手柄 http://wwwgamerskycom/Soft/200903/18632shtml 《刺客信条》中文免安装硬盘版下载:ACT游戏、动作游戏375G支持手柄 http://wwwgamerskycom/Soft/200905/20080shtml 《太阁立志传5》繁体中文版下载:策略游戏045G http://wwwgamerskycom/Soft/200805/13694shtml 《阿凡达》完整破解版下载:第一人称射击游戏358G http://wwwgamerskycom/Soft/201001/23729shtml 《生存之旅2》免安装简体中文版下载第一人称射击游戏375G http://wwwgamerskycom/Soft/200911/23267shtml 《异形大战铁血战士》完整破解版下载第一人称射击游戏1579G http://wwwgamerskycom/Soft/201002/24000shtml 《使命召唤6》免安装简体中文版下载:第一人称射击游戏978G http://wwwgamerskycom/Soft/200912/23459shtml 《鬼武者3》简体中文硬盘版下载:ACT游戏、动作游戏105G支持手柄 http://wwwgamerskycom/Soft/200807/14900shtml 《英雄传说6:空之轨迹SC》简体中文版下载 : RPG游戏、角色扮演293G http://wwwgamerskycom/Soft/200802/11780shtml 《英雄传说:空之轨迹3rd》简体中文硬盘版RPG游戏、角色扮演263G http://wwwgamerskycom/Soft/200905/19786shtml 《英雄传说6:空之轨迹(FC+SC+the 3rd)》大集合:RPG游戏、角色扮演949G http://wwwgamerskycom/Soft/200707/9191shtml 《风色幻想XX及资料片》繁体中文完美破解版:SLG游戏、战棋类114G支持手柄 http://wwwgamerskycom/Soft/200902/18245shtml 《伊苏:起源》简体中文完整版下载:S·RPG游戏、动作角色扮演216G支持手柄 http://wwwgamerskycom/Soft/200803/12320shtml 《永远的伊苏6:纳比斯汀的方舟》中文硬盘版:S·RPG游戏08G支持手柄 http://wwwyxdowncom/SoftView/SoftView_3918html 《伊苏:菲尔盖娜之誓约》完整版BT下载:S·RPG游戏146G支持手柄 http://wwwgamerskycom/Soft/200604/4336shtml 《幻想三国志3》繁体中文完整版下载:RPG游戏、角色扮演267G http://wwwgamerskycom/Soft/200702/7856shtml 《幻想三国志4》绿色安装版下载 : RPG游戏、角色扮演187G http://wwwgamerskycom/Soft/200806/14401shtml 《武林立志传》完整中文破解版下载:SLG战棋游戏+角色扮演 435G http://wwwgamerskycom/Soft/200909/22526shtml 《武林立志传:龙吟剑》繁体中文硬盘版下载 :SLG战棋游戏+角色扮演、需原版支持 146G http://wwwgamerskycom/Soft/200912/23595shtml 《圣战群英传3:复兴》简体中文硬盘版下载:策略游戏38G http://wwwgamerskycom/Soft/201001/23652shtml 《信长之野望12革新威力加强版》繁体中文版:策略游戏077G http://wwwgamerskycom/Soft/200802/11782shtml 《信长之野望13:天道》中文汉化硬盘版下载:策略游戏068G http://wwwgamerskycom/Soft/200910/22749shtml 《信长之野望:天道》3DM简体中文汉化补丁V10版:(天道中文版配合这个补丁,汉化比较全) http://wwwgamerskycom/Soft/200911/23161shtml 《龙珠版信长之野望12革新中文版》:策略游戏037G http://patchali213net/showpatch/6763html 《双星物语2》简体中文完美整合版下载:动作RPG 16G支持手柄 http://wwwgamerskycom/Soft/200812/17626shtml 《霸王2》免安装简体中文硬盘版下载:动作冒险21G支持手柄 http://wwwgamerskycom/Soft/200906/20846shtml 《刺客信条2》英文镜像版下载:动作冒险63G目前没有中文版 http://wwwgamerskycom/Soft/201003/24155shtml 《质量效应2》简体中文硬盘版下载:第一人称射击游戏67G http://wwwgamerskycom/Soft/201003/24424shtml 《战地:叛逆连队2》免安装简体中文版下载:第一人称射击游戏355G http://wwwgamerskycom/Soft/201003/24388shtml 《战锤40K:战争黎明2》简体中文硬盘版下载:即时战略366G http://wwwgamerskycom/Soft/200903/18668shtml 《正当防卫2》完整硬盘版下载:第一人称射击游戏12G http://wwwgamerskycom/Soft/201003/24382shtml 《迷你忍者》免安装简体中文版下载: 动作冒险388G http://wwwgamerskycom/Soft/201003/24392shtml 《电锯惊魂》简体中文硬盘版下载: 动作冒险 24G http://wwwgamerskycom/Soft/201002/23974shtml 《骑马与砍杀:战团》中文完整版下载: 动作角色扮演051G http://wwwgamerskycom/Soft/201003/24457shtml 《武田信玄3》完整中文硬盘版下载:策略游戏05G http://wwwgamerskycom/Soft/200910/22779shtml 《命令与征服3:凯恩之怒》繁体中文硬盘版下载:即时战略159G http://wwwgamerskycom/Soft/200803/12786shtml 《命令与征服3:泰伯利亚战争》完整中文版下载:即时战略515G http://wwwgamerskycom/Soft/200703/8340shtml 《红色警戒3:起义》简体中文完美硬盘版下载:即时战略356G http://wwwgamerskycom/Soft/200903/18874shtml 《红色警戒3》繁体中文高压硬盘版下载:即时战略15G http://wwwgamerskycom/Soft/200810/16524shtml 全不错,很耐玩的(^__^) 嘻嘻,在游民星空下载相对的要安全的多。我飞翼玩到什么觉得好玩就会推荐的。不用担心不能玩,全试验过了。 下载方法:点开以上的网址,在打开的网页的接近最下面处就有下载地址,下载地址是绿色文字的。 支持的下载工具有:迅雷、BT、风行等等。

作为腓力二世的重臣安提帕特的长子,卡山德与其他贵族子弟一起,成为伙伴骑兵的一员。公元前336年,腓力二世在古都埃迦伊参加他女儿克里奥帕特拉的婚礼(新郎是伊庇鲁斯~摩罗西亚国王亚历山大一世)时遇刺身亡,其子亚历山大被拥立为国王。随后,卡山德参加了亚历山大对多瑙河沿岸的野蛮人以及希腊人的战争。公元前334年夏,卡山德追随亚历山大入侵小亚细亚,与貌似强大的波斯帝国作战。经过格拉尼库斯河战役、伊苏斯战役和高加米拉战役后,亚历山大征服了包括小亚细亚、黎凡特、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和波斯在内的大片土地。在追击波斯残部的过程中,亚历山大又相继征服了位于中亚的马尔吉安纳、巴克特里亚、索格狄亚那、阿里亚、格德罗西亚和阿拉霍西亚,大军随后进入位于印度西北部的旁遮普,在海达斯佩斯河战役后,亚历山大降服了顽强的波鲁斯。此后,由于士兵们拒绝继续前进,亚历山大不得不下令班师,只留下部分军队驻守在新征服的地区。

公元前323年夏,刚刚返回巴比伦(马其顿帝国的新首府)不久的亚历山大因病去世,留下了一个幅员辽阔的帝国。为了争夺帝国的统治权,昔日亚历山大麾下的将军互相混战。在所有军阀中,首先脱颖而出的是佩迪卡斯,他是亚历山大生前的七位侍从武官之一,在亚历山大死后的混乱中夺得了他的指环,因此在随后召开的会议上被推举为摄政。然而当佩迪卡斯野心勃勃的试图成为亚历山大的继任者时(佩迪卡斯背弃了与安提帕特女儿的婚约,转而试图与亚历山大的妹妹,孀居的克里奥帕特拉成婚,她的丈夫亚历山大一世已在多年前在意大利与布鲁提人作战时阵亡,另一个未婚夫利奥纳图斯则在拉米亚战争中战死),他遭到包括克拉特鲁斯、安提帕特、托勒密和安提戈努斯等人的一致抵制。公元前321年,佩迪卡斯在入侵埃及时死于兵变,安提帕特在叙利亚小镇特里帕拉迪苏斯被推举为摄政。

公元前319年,安提帕特去世,临终前他将摄政一职留给另一位腓力二世时期的宿将波利伯孔,而其子卡山德则则以伙伴骑兵统领的身份出任副摄政。对这一安排颇为不满的卡山德遂与埃及的托勒密和小亚细亚的安提戈努斯结盟,后者为其提供了四千士兵和数十艘战船。战争开始后,波利伯孔争取到了亚历山大的生母伊庇鲁斯的奥林匹亚斯的支持,后者希望王位由她的孙子亚历山大四世独享,而相应的另一位国王腓力三世和他的妻子欧律狄刻则站在了卡山德一边。卡山德的部下法勒隆的德米特里乌斯占领了雅典,并击退了波利伯孔派来的军队。当卡山德在希腊地区作战时,波利伯孔和奥林匹亚斯击败并俘虏了腓力三世和他的妻子,两人随后遭到处决。然而不久之后,卡山德即率军返回马其顿,击败了波利伯孔,奥林匹亚斯被杀,亚历山大四世及其母罗克珊娜落入卡山德之手。继业者之间的第二次战争以波利伯孔的落败而结束。

然而仅仅过了一年之后,卡山德和托勒密就与昔日的盟友安提戈努斯之间爆发冲突,战火再度燃起。安提戈努斯宣称将恢复希腊城邦的独立和自由,并与割据伯罗奔尼撒半岛的波利伯孔联合。此外,由安提戈努斯及其子德米特里乌斯建立的岛国城市联盟,也被用来牵制卡山德。安提戈努斯企图从南线打开局面,他的军队用了一年时间包围并占领了支持托勒密的腓尼基城市,然而在稍后爆发的加沙战役中,其子德米特里乌斯被脱坑和塞琉古击败。随后,在托勒密的支持下,塞琉古带领一支小规模的军队返回巴比伦尼亚,成功的击败了安提戈努斯在当地的支持者。对于安提戈努斯来说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卡山德和托勒密的另一个盟友色雷斯的利西马库斯因为斯基泰人和达西亚人的入侵而无法参战。除塞琉古以外的交战各方在公元前311年达成停战协议。

然而到了公元前307年,战端再起。安提戈努斯在东线始终无法击败塞琉古,陷入三面受敌的困境。为摆脱困境,安提戈努斯乘塞琉古东征之机,首先命其子德米特里乌斯驱逐了卡山德的支持者,雅典僣主法勒隆的德米特里乌斯。继而又出兵进攻塞浦路斯,在萨拉米斯海战中,报了五年前兵败加沙之仇,击败了托勒密。然而在随后向埃及得进军途中,受困于恶劣的天气而被迫退兵。此后,卡山德联合从东方返回的塞琉古,以及色雷斯的利西马库斯,于公元前301年在小亚细亚的伊普苏斯战役中彻底击败了安提戈努斯(其在战斗中阵亡),其子德米特里乌斯逃亡雅典。战后形成了卡山德马其顿、利西马库斯的色雷斯、埃及的托勒密和亚洲的塞琉古等四个希腊化王国。

早在此前的公元前309年,长期被软禁在安菲波利斯附近的亚历山大四世及其母罗克珊娜被毒杀,卡山德秘不发丧直到公元前306年。在这一年前后,安提戈努斯、托勒密、卡山德、利西马库斯和塞琉古陆续称王,亚历山大的帝国不复存在。卡山德妻子是腓力二世的另一个女儿萨洛尼卡,卡山德为他的妻子建立的同名城市至今犹存。卡山德与伯罗奔尼撒的波利伯孔达成和解,以换取后者处死被宣称是亚历山大私生子的赫拉克勒斯。被认为是恶贯满盈的卡山德在伊普苏斯战后四年去世,拘束他死时全身溃烂,十分痛苦。卡山德死后,他的长子在位不到一年便随他而去,其他两个儿子为了争夺王位使马其顿陷入分裂,其母萨洛尼卡也在内战中被杀。公元前294年,德米特里乌斯自雅典入侵马其顿,杀死了卡山德诸子夺取了马其顿王位,开启了此后一个多世纪安提戈努斯王朝马其顿的统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61905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0
下一篇2023-11-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