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征(580-643)字玄成,巨鹿下曲阳(今河北晋县)人,唐初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史学家。从小丧失父母,家境贫寒,但喜爱读书,不理家业,曾出家当过道士。隋大业末年,魏征被隋武阳郡(治所在今河北大名东北)丞元宝藏任为书记。元宝藏举郡归降李密后,他又被李密任为元帅府文学参军,专掌文书卷宗。
极言直谏
魏徵以直言敢谏而闻名,据《贞观政要》记载统计,魏徵向李世民面陈谏议有五十次,呈送给李世民的奏疏十一件,一生的谏诤多达“数十余万言”。其次数之多,言辞之激切,态度之坚定,都是其他大臣所难以伦比的。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李世民问魏徵:“君主怎样能够明辨是非,怎样叫昏庸糊涂?”魏徵答:“广泛地听取意见就能明辨是非,偏信某个人就会昏庸糊涂。从前帝尧明晰地向下面民众了解情况,所以有苗作恶之事及时掌握。舜帝耳听四面,眼观八方,故共、鲧、欢兜都不能蒙蔽他。秦二世偏信赵高,在望夷宫被赵高所杀;梁武帝偏信朱异,在台城因受贿被下臣侮辱;隋炀帝偏信虞世基,死于扬州的彭城阁兵变。所以人君广泛听取意见,则宦官不敢蒙蔽,下面的情况得以反映上来。”[34]
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
魏徵书法
首次出自《孟子·公孙丑上》。魏徵鉴于隋末人口流亡、经济凋敝、百废待兴的事实,力劝李世民偃革兴文,实行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休养生息政策,表现了他政治上的“致化”思想。李世民即位初,曾与群臣谈及教化百姓之事。李世民认为大乱之后,恐怕难以教化。魏徵则认为:“久安之民骄佚,骄佚则难教;经乱之民愁苦,愁苦则易化。”他举例说,犹如“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一样。他还批驳大臣封德彝的“人渐浇讹,故秦任法律、汉杂霸道,盖欲化而不能”的说法,认为商汤灭夏桀,周武王伐纣,“皆能身致太平,岂非承大乱之后邪!”他又进一步说:“若谓古人淳朴,渐至浇讹,则至于今日,当悉化为鬼魅矣,人主安得而治之!”
明德慎罚,惟刑之恤
明德慎罚,惟刑之恤是儒家思想,认为治理国家的根本在于德、礼、诚、信:一个明哲的君主,为了移风易俗,不能靠严刑峻法,而在于行仁由义;光凭法律来规范天下人的行为是办不到的。
文史
史书编撰
魏徵出任秘书监之职,主管国家藏书之事。上书言丧乱之后,典章纷杂。奏引学者校定四部图书。李世民令他领写四部群书。置雠校者20人,书手100人,校写秘阁图籍。数年之间,秘府图籍,灿然具备。他改职之后,与虞世南、颜师古等硕学名儒续任秘书监之职。主撰《隋书》,其《经籍志》虽出于于之宁、李淳风等众人之手,但总领其书。《隋书·经籍志》参考了阮孝绪《七录》体例,以《汉书·艺文志》之法,利用隋代遗书14 466余部,89 666余卷,与《隋大业正御书目录》核对,按经、史、子、集四部,下分40类,著录存书3 127部,36 708卷,佚书1 064部,12 759卷。对考南北朝、隋代的藏书有帮助。在著录方法上,每类下录书名、卷数、作者、时代、官衔、内容提要、真伪、存亡或残缺。以究学术之发展、考流别之变迁。为我国现存最古的第二部史志目录,是研究古代书目史的重要文献。他在《隋书经籍志·总序》中,对古代藏书的兴亡更替作了历史的总结,丰富了藏书史研究的内容。贞观七年(633),任侍中,封郑国公。著有《隋书》序论,《梁书》、《陈书》、《齐书》总论。主编有《群书治要》。
个人诗篇
《赋西汉》《横吹曲辞·出关》《暮秋言怀》《奉和正日临朝应诏》
郊祭文
《五郊乐章·肃和》《五郊乐章·黄帝宫音》《五郊乐章·黑帝羽音》《五郊乐章·舒和》《五郊乐章·青帝角音》《五郊乐章·肃和》《五郊乐章·雍和》《五郊乐章·赤帝征音》《五郊乐章·雍和》《五郊乐章·白帝商音》[15]
太庙文
《享太庙乐章·永和》《享太庙乐章·长发舞》《享太庙乐章·大基舞》
《享太庙乐章·肃和》《享太庙乐章·大成舞》《享太庙乐章·雍和》
公元643年,魏征病死。唐太宗很难过,亲自去他家吊唁,这在古代中国是至高无上的荣誉。
可是在魏征死后,一切都发生让人瞠目结舌的变化。魏征在死之前曾经向唐太宗秘密推荐当时的中书侍郎杜正伦和吏部尚书侯君集,说他们有当宰相才能。可是在魏征死后,杜正伦因为负罪被罢免,候君集因参与谋反而被斩首。李世民开始就怀疑魏征这位他认为很老实的人在朝廷有因私营党的嫌疑。
后来,唐太宗又得知消息:魏征曾把自己给皇帝提建议的书稿给当时记录历史的官员褚遂良观看。唐太宗怀疑魏征故意博取清正的名声,心里很不高兴。先前唐太宗已经同意把衡山公主许配给魏征长子魏叔玉,这时也后悔了,下旨解除婚约。到后来他越想越恼火,竟然亲自砸掉了魏征的墓碑,一段君臣佳话,竟以此为终,让人叹息。
魏徵是唐太宗时期最有名的大臣之一,不过最开始是太子李建成的幕僚,深受李建成的器重;在唐朝建立后,曾经常劝谏李建成把李世民安排到别的地方去,但都没有成功;后来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将李建成、李元吉等诛杀后,太子一系的人大多受到牵连,但是魏徵却反受李世民的器重,担任詹事主簿。
李世民登上帝位,任命魏徵为尚书左丞。李世民有志建立盛世,多次于卧榻召见魏徵询问得失,魏徵直言不讳,前后上谏两百多事,李世民全然接纳。魏徵对初唐时期的稳定和强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魏徵病死后,李世民非常伤心,并为此废朝五天,还说“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镜矣。”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魏徵排第三位。
不过虽然魏徵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但在看人的时候,却也有看走眼的时候,魏徵曾推荐两人给唐太宗李世民,称这两人有宰相之才,结果这两人一个谋反,另一个结局也不太好;来看看这两人分别是谁吧:
第一个:侯君集
侯君集早年人比较浮夸,学弓箭学不会,还号称自己有勇武。后来加入秦王府,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立下军功,逐渐被李世民赏识,得以参与各项事务的谋划。被封为左虞侯、车骑将军;但是在玄武门之变的时候立了大功,后被封为左卫将军、潞国公,赐邑千户,后又封为右卫大将军。
后侯君集被迁为兵部尚书,开始参与朝政。李世民打算讨伐吐谷浑伏允,任命李靖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命侯君集与李道宗为李靖的副手。侯君集颇为胆大,擅长长途奔袭,立下赫赫大功;后又攻破高昌国,但却居功自傲,在未奏请李世民的情况将一些没有罪的人发配,又私自将高昌国宝物据为己有。
手下将士们知道后也开始**金银珠宝,侯君集害怕自己做的丑事被揭发,于是不敢治将士们的罪。班师回朝后司法官将侯君集下狱,但中书郎岑文本以为侯君集是功臣大将,不能轻加屈辱,于是上书李世民请求将侯君集释放。而侯君集自以为立下大功却因为贪财而被囚禁,感到非常不快。
而当时太子李承乾担心自己被废,得知侯君集常有怨恨,而侯君集的女婿贺兰楚石又在东宫任职,于是多次派他引侯君集入东宫。侯君集觉得李承乾无能,想利用他,于是劝李承乾谋反。李承乾事情败露被废,贺兰楚石又将侯君集与李承乾一起谋划的事告诉李世民。最终侯君集被以谋反罪处死,其妻子儿子迁至岭南。
第二个:杜正伦
杜正伦在隋朝仁寿年间与兄长杜正玄、杜正藏一同考中秀才。他善写文章,精通佛典,后被授为羽骑尉。隋代仅有秀才十余人,而杜家却一门三秀才,因此受到时人称道。唐朝武德年间,杜正伦担任齐州总管府录事参军,后被秦王李世民招纳,进入秦王府文学馆。
魏徵上表举荐杜正伦,称其才能古今无比。唐太宗遂擢升杜正伦为兵部员外郎,并对他道:“我让大臣推荐行能出众之人,并不是我偏爱这种人,而是因为他们对百姓有益处。而对于宗室勋臣中品行才干不佳的人,我绝对不会任用他们。我现在任用你,是因你忠诚正直,希望你能称职。”
此后杜正伦一路升迁,并担任太子左庶子,兼崇贤馆学士,并加散骑常侍;后因教育太子时漏泄禁中语,被贬为谷州刺史,再贬交州都督。后受李承乾谋反案牵连,被流放驩州。唐高宗李治继位后,杜正伦被授为黄门侍郎,兼崇贤馆学士,后升任同中书门下三品,成为宰相。但不久后遭诬陷,再次遭贬,病死于贬所。
由此可见,虽然魏徵有识人之能,侯君集和杜正伦都是有才之辈,但却在品性方面有所缺失;因为受侯君集谋反的牵连,唐太宗李世民甚至怀疑魏徵是不是侯君集一党的,于是手诏取消衡山公主与魏徵长子魏叔玉的婚约。也由此可见,在古代推荐人才给皇帝也是一门危险活啊,搞不好还要受牵连,最常见的罪名就是“结党营私”。
魏征,被唐太宗李世民尊为雕琢“美玉”的良工、矫正己过的“人镜”,故始有“帝王人镜”一说,意思是魏征是皇帝李世民的一面镜子。李世民的原文为“夫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朕尝宝此三镜,用防己过。今魏徵殁,朕失一鉴矣!”
而世人则把魏征誉为“一代名相”和“千秋金鉴”。从贞观年间魏征的进谏活动和主要表现看,魏征作为中国封建社会最负盛名的杰出的谏官代表,忠心辅国,犯颜直谏,获此殊荣,名实相符,当之无愧。
魏征进谏,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数量多多。魏征向唐太宗进谏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前后二百余事”,数十万言。二、质量上乘。魏征谏言无论疏文、谈话,观点鲜明,文辞犀利,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哲理性。一般都能使唐太宗折服或猛醒,从而达到进谏的目的。在魏征所有谏言中,尤以贞观十一年上奏的《谏太宗十思疏》和贞观十三年上奏的《十渐不克终疏》两篇疏文最为著名,被历代史学家称为“万世师表“。
说起大唐的宰相,那可是非常多,魏征就是其中名相之一。魏征本是太子李建成的人,在玄武门之变后,开始为李世民效力。在任期间,魏征直言不讳,前后上谏两百多事,李世民全然接纳,辅佐李世民共创了“贞观之治”。
不过在唐朝,像魏征这样敢于直言不讳的宰相,并不止他一个。他就是唐玄宗时期的宰相韩休,他和魏征一样敢于直言,不过结局并不好。
韩休出生于官宦之家,他的父亲和叔叔都是做官的。年轻时期的韩休精通词学,后考中制举,也做了官。当时李隆基还是太子,他因为美名远播,被举为贤良,并到东宫任职,与李隆基有了交集。
因此,此后十余年,韩休深受李隆基尊重,获得了一次又一次的升迁。
733年,侍中裴光庭去世,位置产生了空缺,于是李隆基让宰相萧嵩推荐人选。本来他是想举荐自己人王丘的,不过最终还是把这个机会给了韩休。在他看来,韩休生性柔和,没有根基,容易控制。毕竟是他举荐的,会和他成为很好的战友。
没有想到他看走了眼,韩休并不是这样的人,他刚直不阿,也处处像魏征看齐。看到皇帝做得不对,说在嘴上,写到奏折上,从不遮遮掩掩。
这下把唐玄宗搞得非常郁闷,本来是想找一个辅佐自己的人,分担自己的精力。可没有想到,这家伙天天盯着自己,玩都玩不了了。就连李隆基身边的侍从也看到了,自从韩休做了宰相,他都没有高兴过。不过李隆基倒是说得冠冕堂皇,说这是为了朝廷社稷。
但明眼人都知道,李隆基和李世民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的,差距也有点大。尤其是李隆基晚年,逐渐开始享乐了,早已把社稷抛到了脑后,所以这种话从他嘴里说出来,实在是可笑。
而对于这个推荐了自己的萧嵩,他也是如此,觉得不对也会说他,两人为此时常吵得面红耳赤,甚至在唐玄宗面前,韩休也不给他面子,老是搞得这位狼狈不堪的。
这让唐玄宗十分不高兴,便将二人一同废了宰相之位,萧嵩改任尚书左丞相,韩休改任兵部侍郎。因此,韩休在宰相之位上并没有多久,不过他的确是一个敢于直言劝谏的宰相。
1、魏征早年投靠唐高祖李渊创建的唐王朝,为太子李建成做事。由于魏征才华出众,因此很受太子的器重。后来,李世民发动“玄武门兵变”,杀死哥哥李建成。年轻而敏锐的李世民知道魏征是个人才,便亲自召见他。李世民一见魏征,就非常生气地责问他:“你为什么要离间我们兄弟的感情?”在场的大臣们都感到魏征将有杀身之祸。
可是,魏征却从容自若,以非常自信的口气回答说:“如果皇太子早听我的话,肯定不会落到今天这样的下场。”李世民听后,被魏征这种不畏强权及正直的精神所感动,打心眼里钦佩他的人格。因此,不但没有处罚他,反而重用了他。
不久,李世民委任魏征为谏议大夫(专门向皇帝提意见的官职),以后又提拔他当宰相。建国之初,唐太宗励精图治,经常召见魏征,与他讨论治国施政的得失。魏征胸怀大志,胆识超群,以实事求是的精神大胆进谏。在他任职的几十年间,为了使大唐民富国强,先后向唐太宗进谏了二百多次。每一回,唐太宗都慎重地思考他所提的意见,尽量采纳。
2、魏征(580年-643年),字玄成,下曲阳县人。唐朝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
早年参加瓦岗起义,跟随魏公李密,不得重用。武德元年(618年),归降唐朝,劝降英国公李_。授太子洗马,辅佐隐太子李建成,献策平定刘黑闼和山东地区。贞观元年(627年),授谏议大夫、检校尚书左丞,安抚河北地区。迁秘书监,参预朝政,校定古籍。迁侍中,册封巨鹿郡公,负责门下省事宜,累授左光禄大夫、太子太师,册封郑国公。直言进谏,推行王道,辅佐唐太宗共创“贞观之治”,成为“一代名相”,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四位。贞观十七年(643年),去世,获赠司空、相州都督,谥号文贞。
魏徵参与修撰《群书治要》及《隋书》序论,《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等,其言论多见《贞观政要》。留有《魏郑公文集》与《魏郑公诗集》。
魏征在被李世民重用之前,确实曾是原东宫的旧臣。就是说魏征和李世民原本是敌人般的存在,但是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之后,还是重用了魏征,这是李世民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做出的决定,从后来的情况来看,李世民的决定是对的,魏征为开创贞观之治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而两人之间和谐的君臣关系也一直为人称道。
魏征在跟随李建成之前实际上已经跟了好几个人。他跟的第一个人就是元宝藏,元宝藏当时举兵起义就是为了响应李密,然后让魏征做了典章书记,出谋划策。李密对魏征是慕名已久,但是魏征真正到了李密身边之后却并没有受到重用,反而像是一个花瓶一样,只是用来摆着好看的,他提出的一些好的建议都不能被李密所用,尤其是李密和王世充大战在即的时候,魏征提议应该坚壁不出,但是长史郑颋却认为这是老生常谈。
洛阳大战以李密失败而告终,李密遂带着魏征等向西投了李渊。魏征在被冷落了一段时间之后请求安抚山东,得了个秘书丞的职务,奉命招抚徐世绩归降。徐世绩果真就归降了大唐,还开仓放粮准备供应李神通的军队,只是这个时候窦建德来犯,李神通、徐世绩、魏征都被窦建德所俘。然后魏征就在窦建德那里做了一段时间的起居舍人。
李世民攻灭王世充和窦建德之后,魏征就成了太子李建成的太子洗马,很受礼遇。第二次讨伐刘黑闼叛乱的时候,李建成挂帅正是魏征给李建成的建议,只是这个时候实际上已经太晚了,李世民的势力已经初步形成了。魏征给李建成提的很多削弱李世民实力的建议,李建成并没有听从,以至于越来越被动。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和魏征还有一段很有意思的对话:
及败,太宗使召之,谓曰:"汝离间我兄弟,何也?"徵曰:"皇太子若从徵言,必无今日之祸。"
虽然魏征怼了李世民一把,但是李世民还是让魏征做了詹事主簿,后又引为谏议大夫,开始重用魏征,实际上,不只是魏征这一个东宫旧臣,还有王珪、薛万彻等等,他们都受到了李世民的礼遇,被委以重任。
那么,为什么李世民会重用魏征呢?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了两个兄弟和十个侄子,这本身就让李世民的名声变坏,成为他一生的污点,而且李世民的政权并不是那么牢固的,内忧外患在等着他,他需要收买人心,安抚人心,重用李建成的旧臣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而魏征正是李建成的心腹,这就是在向朝中的各个势力表明,他对于过去既往不咎,并不会清算太子和齐王的余党,而且只要有才能还是会被重用。
当然,魏征也确实是有才能之人,他能被李建成重用足以说明他的水平。日后李世民和魏征这对君臣互相成就,不仅在当时创造了贞观之治,更是在后来,留下了一段君臣和谐的佳话。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曾经出现过很多能言善辩的大臣,他们不仅在皇权面前敢说敢言,丝毫不畏惧皇权震慑,魏征就是历史上非常著名的大臣。他凭借着在皇帝面前敢说敢言,成为一代政治名家,至今他的事迹仍广为流传。
魏征所在的年代是唐太宗在位期间,作为初唐时期的一位著名的政治家,他陪伴着唐太宗,在位的这么多年时间里,一直都凭借着敢于谏言深得唐太宗李世民的青睐。作为唐太宗在位期间的重臣,他所做出的业绩也是助力于这位皇帝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快速崛起的关键。
道士出身的魏征
魏征在没有受到唐太宗李世民重视之前,他其实跟随着太子李建成的。在隋朝还未灭亡之际,他只不过是一名道士之后在农民发动起义的情况下,他又参与到农民起义之中,遇到李建成,凭借着一身才华深得李建成的重视,随后便追随与李建成左右。
在李建成与李世民兄弟两人的战斗中,以玄武门之变而走向终结。虽然之前一直跟随在李建成身边,但是李世民却是一个特别爱财之人,在得知魏征的才华后一直都想要将其收为己用。在经历了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果然将魏征收到自己的麾下。
在追随李世民期间,魏征一直都保持着敢言敢说的这种直爽性格,并且纠正了李世民的许多错误策略,尤其在李世民登基之后,他时时刻刻都在提醒李世民要正确处理统治的天下,还留下了千古名传,魏征曾经告诫李世民,老百姓犹如水一般,皇帝却向水上行舟,水可以让船顺顺利利的运行,也有可能导致船颠覆。身为一国之君,必须要凭借着正确的观念统治天下,否则的话一旦老百姓抛弃了你,即便是严酷的镇压以及威严恐吓,都无法改变局面。
《谏太宗十思疏》说:"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不仅如此,为了让唐太宗李世民成为一代明君,魏征还向李世民提出了"十思",劝诫李世民不要不断的限制个人的私欲,又能够给老百姓安居乐业的天下,更要戒骄戒躁,即便贵为一国之君,也应该懂得小心谨慎,限制自己享乐的,而应该勤于朝政,及时有效地听取下层的建议,更要能分辨小人的谗言等等……
凭借着直言善谏,深得皇帝青睐
正如历史书籍中经常提到的伴君如伴虎行为,很多皇帝在登基之后,为了达到自己的私欲而做出一些非常疯狂的行为,仿佛整个天下都是他一人所有,所有人都必须要俯首称臣,特别是面对那些敢言敢说的大臣更是十分忌惮。
魏征之所以能够在敢向皇帝提各种各样的建议,敢于在皇帝面前毫无保留的对其行为进行约束,从另一个方面何不彰显李世民的宽容与大度。正所谓功高盖主,很多皇帝在遇到了这样的大臣时,都会想尽办法对其进行压制,尤其当众指出自己不足的大臣几乎很少有好的下场。
而魏征却可以独善其身,也充分说明了李世民的爱才之心,更有用人的大度。曾经有一次,在李世民和其他大臣议论封禅泰山的事情,当时李世民对泰山非常向往,因为深知皇帝的这种向往之情,许多大臣就怂恿皇帝封禅,以此来满足其虚荣心。
然而魏征却站出来反对,当时在众人都纷纷支持李世民,而只有魏征站出来反对的时候,这位皇帝确实是十分恼火的,他认为魏征之所以反对这件事情,是因为魏征认为他的功劳还不够大,道德还不够高尚,他没有得到大臣的臣服等等。
面对圣怒的皇帝未正确据理力争,他指出皇帝的功劳虽然已经是非常高的了,但是老百姓还没有感受到皇帝所创造的恩惠,虽然那时的皇帝已经是德高望重了,但是他所给天下的恩泽并没有大范围的广播,虽然中原大地已经处于平安状态,但是却没有那么多的财力供皇帝去举办封禅大典……
《容斋随笔》:"今有人十年长患,疗治且愈,此人应皮骨仅存,便欲使负米一石,日行百里,必不可得。隋氏之乱,非止十年,陛下为之良医,疾苦虽已乂安,为甚充实。告成天地,臣切有疑。"
要知道当时是隋朝大乱,刚刚结束不久,唐朝统一天下才刚刚稳定下来,但是一个国家的财力还没有完全恢复,还没有达到真正的富强状态,这个时候魏征认为并不是告成功于天地的时刻。而且魏征认为当时如果大肆封禅的话,那么必然会引起天下万国的使臣前来,场面必然十分宏大,不仅消耗许多财物,而且也不能满足远方客人的愿望,只会给老百姓带来更多的劳苦。
经过魏征的这样分析后,李世民也慢慢冷静下来,随后他采纳了魏征的建议,并且给予魏征嘉奖。
皇帝宽容大度,造就一代名臣
其实大多数皇帝在登基之后往往都会有很强的优越感,特别是面对那些与自己意见的事情时,为了彰显手中的权威,保证自己的面子而对敢于说实话的大臣痛下杀手。而魏征之所以能与那些不幸的大臣有不同的经历,也正是因为唐太宗李世民的宽容大度有关。
确实李世民是一个善于用人,但是他又敢于接受不同于自己意见的建议,一直保持着非常清醒的头脑,也正是因为他的"纵容"才造就了为争一世成就。在魏征去世之后,李世民深感悲痛,最后他还在魏征的墓碑上写下了记事,并表示一直向魏征学习,并且多多的希望大臣们可以向自己提意见,希望那些敢于发表真实想法,有利于国家发展的大臣能向魏征学习,多多提一些不同的建议。
《旧唐书·魏征传》记载唐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魏征去世。唐太万分难过,他悲伤的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总结:
相对于魏征敢言敢说来说,李世民用人观念更值得佩服,他在位期间非常重视各个的个人品质,而且对于一些地方官吏的选拔也是十分严格的,这些的素质高低对老百姓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同时也是代表着国家与老百姓之间的枢纽,因此为了选好管理,他在用人方面制定了很多策略,也为唐朝的发展做了强大的铺垫。
参考资料:
《谏太宗十思疏》
《容斋随笔》
《旧唐书·魏征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