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高的人为何身体会消瘦?

血糖高的人为何身体会消瘦?,第1张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看到,有些人在患有糖尿病后,短时间内就瘦了好多斤。其实,这是由于患者长期血糖控制不良所致,血液中的糖分过高,无法被机体所消耗利用,随着尿液大量排出,导致营养流失。但非常遗憾的是,当有了比较明显的体重下降时,表明糖尿病已经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往往是患病1-2年甚至更多年后才会出现的结果,从而错过了有效防止病情快速发展、甚至逆转的机会。

糖尿病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其基本病理生理为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腺分泌的胰岛素不能被身体充分利用,胰高血糖素活性增高,导致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水、有些糖尿病患者是因为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能力衰竭,血中的胰岛素数量严重不足而引起的血糖升高;还有一些糖尿病患者是因为血中胰岛素的降糖效力降低了,也会造成血糖的升高。

血糖高的人不一定会瘦,因为血糖高的人也有可能特别胖。因为患了糖尿病的人由于容易饥饿、容易口渴,所以吃的特别多,喝的特别多,饮食量特别大,更容易引起体内营养过剩,进而引起肥胖

机体没法正常吸收营养,只能通过消耗蛋白质或脂肪来维持机体正常运转,而蛋白质和脂肪又是人们的肌肉和皮下组织的主要组成部分,当这两类组织减少时就可以表现为明显的消瘦。这就很容易出现消瘦。

因而人胖体重超重很容易得糖尿病,新陈代谢功能内分泌比例失调胰岛素细胞产生抵抗,然而你人胖高血糖一开始得糖尿病是自己不注意到的到了三多一瘦糖尿病产生了,多饿,多吃,多尿正常情况下,血内的糖分会被分解吸收转变成脂肪等组织,从而使身体长肉而显得丰满。但是血糖高的人,血内的糖分不能正常分解而被吸收,而是从尿液排出体外了,养分没有被吸收,身体就会变瘦。

血糖是诊断糖尿病的惟一标准。有明显“三多一少”症状者,只要一次异常血糖值即可诊断。无症状者诊断糖尿病需要两次异常血糖值。可疑者需做75g葡萄糖耐量试验。

糖尿病是一组由多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终身性代谢性疾病。长期血糖增高,大血管、微血管受损并危及心、脑、肾、周围神经、眼睛、足等,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糖尿病并发症高达100多种,是目前已知并发症最多的一种疾病。糖尿病死亡者有一半以上是心脑血管所致,10%是肾病变所致。因糖尿病截肢的患者是非糖尿病的10~20倍。临床数据显示,糖尿病发病后10年左右,将有30%~40%的患者至少会发生一种并发症,且并发症一旦产生,药物治疗很难逆转,因此强调尽早预防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可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和其他类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多饮、多食、多尿还有消瘦等体征;

2型糖尿病:主要是在成年以后,继发肥胖之后引起的血糖升高;

其它型糖尿病:LADA(成人隐匿性免疫性糖尿病)。

临床表现

1.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

严重高血糖时出现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多见于1型糖尿病。发生酮症或酮症酸中毒时“三多一少”症状更为明显。

2.疲乏无力,肥胖

多见于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发病前常有肥胖,若得不到及时诊断,体重会逐渐下降。

检查

1.血糖

是诊断糖尿病的惟一标准。有明显“三多一少”症状者,只要一次异常血糖值即可诊断。无症状者诊断糖尿病需要两次异常血糖值。可疑者需做75g葡萄糖耐量试验。

2.尿糖

常为阳性。血糖浓度超过肾糖阈(160~180毫克/分升)时尿糖阳性。肾糖阈增高时即使血糖达到糖尿病诊断可呈阴性。因此,尿糖测定不作为诊断标准。

3.尿酮体

酮症或酮症酸中毒时尿酮体阳性。

4.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

是葡萄糖与血红蛋白非酶促反应结合的产物,反应不可逆,HbA1c水平稳定,可反映取血前2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是判断血糖控制状态最有价值的指标。

5.糖化血清蛋白

是血糖与血清白蛋白非酶促反应结合的产物,反映取血前1~3周的平均血糖水平。

6.血清胰岛素和C肽水平

反映胰岛β细胞的储备功能。2型糖尿病早期或肥胖型血清胰岛素正常或增高,随着病情的发展,胰岛功能逐渐减退,胰岛素分泌能力下降。

7.血脂

糖尿病患者常见血脂异常,在血糖控制不良时尤为明显。表现为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

8.免疫指标

胰岛细胞抗体(ICA),胰岛素自身抗体(IAA)和谷氨酸脱羧酶(GAD)抗体是1型糖尿病体液免疫异常的三项重要指标,其中以GAD抗体阳性率高,持续时间长,对1型糖尿病的诊断价值大。在1型糖尿病的一级亲属中也有一定的阳性率,有预测1型糖尿病的意义。

9.尿白蛋白排泄量,放免或酶联方法

可灵敏地检出尿白蛋白排出量,早期糖尿病肾病尿白蛋白轻度升高。

诊断

糖尿病的诊断一般不难,空腹血糖大于或等于70毫摩尔/升,和/或餐后两小时血糖大于或等于111毫摩尔/升即可确诊。诊断糖尿病后要进行分型:

1.1型糖尿病

发病年龄轻,大多<30岁,起病突然,多饮多尿多食消瘦症状明显,血糖水平高,不少患者以酮症酸中毒为首发症状,血清胰岛素和C肽水平低下,ICA、IAA或GAD抗体可呈阳性。单用口服药无效,需用胰岛素治疗。

2.2型糖尿病

常见于中老年人,肥胖者发病率高,常可伴有高血压,血脂异常、动脉硬化等疾病。起病隐袭,早期无任何症状,或仅有轻度乏力、口渴,血糖增高不明显者需做糖耐量试验才能确诊。血清胰岛素水平早期正常或增高,晚期低下。

治疗建议

西医目前尚无根治糖尿病的方法,但通过多种治疗手段可以控制好糖尿病。主要包括5个方面:糖尿病患者的教育,自我监测血糖,饮食治疗,运动治疗和药物治疗。

糖尿病,中医称之为消渴症。消渴症是中国传统医学的病名,是指以多饮、多尿、多食及消瘦、疲乏、尿甜为主要特征的综合症状。若做化验检查其主要特征为高血糖及尿糖。主要在肺、胃、肾,基本病机为阴津亏耗,燥热偏盛。消渴日久,病情失控,则阴损及阳,热灼津亏血瘀,而致气阴两伤,阴阳俱虚,络脉瘀阻,经脉失养,气血逆乱,脏腑器官受损而出现疖、痈、眩晕、胸痹、耳聋、目盲、肢体麻疼、下肢坏疽、肾衰水肿、中风昏迷等兼症。中国传统医学的消渴症始见于《黄帝内经·奇病论》,名为消渴。中医所论消渴,肺热伤津、口渴多饮为上消;胃火炙盛、消谷善饥为中消;肾不摄水、小便频数为下消。肺燥、胃热、肾虚并见,或有侧重,而成消渴,缺一而不能成此症。

建议用我们的中药“闻喜通关散”每天早晨取一包,放入有盖的口杯(大约五百毫升容量)中,开水浸泡几分钟(水煮五分钟效果尤佳),像冲茶一样,饮取上清汤液,可续水频服,味尽弃渣;一般三两天就能见到明显效果,连用七到十天,效果尤佳。疗效稳定持久。祝您好运!

生命在于运动,关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运动医治在糖尿病日常办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效果,运动有助于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有助于操控血糖,改进脂质代谢,矫治肥壮体型,改进机体各体系的生理功用,比方有助于防备心血管疾病,促进心理健康等。 

为什么运动后血糖不降反升?

一些非常有心得糖尿病患者会在运动前后监测血糖,结果发现自己运动后的血糖反而比运动前高?这是什么原因呢?剖析有三种或许性。应激性高血糖:用胰岛素医治的糖尿病患者,尤其是1型糖尿病患者假如血糖较高(>14mmol/L),在运动开端后引起交感神经过度振奋,血糖反调激素水平添加,尤其是儿茶酚胺释放添加,肝糖输出添加,别的运动会导致胰岛素分泌受按捺,最终导致血糖浓度急剧上升,一般到40~60分钟后恢复到运动前的水平,因而关于血糖>14mmol/L的患者不主张运动。

关于1型糖尿病患者运动前要监测血糖,假如血糖太高,能够用速效胰岛素稍微降一降血糖,并且多喝点水,在开端运动,假如运动前血糖偏低,能够适当喝一点含糖饮料,来保证血糖的相对平稳。反跳性高血糖:有的糖尿病患者不能合理安排运动方案,单次运动时刻过长,运动量过大,或许发生患者未察觉的低血糖,之后呈现反跳性高血糖。

胃轻瘫:假如患者存在胃轻瘫的状况,进餐后的食物消化吸收延后,导致血糖顶峰推迟,运动前测定的血糖是偏低的,而运动后的血糖与推迟的顶峰有堆叠,或许呈现运动后血糖反而比运动前高的状况。因而,虽然说糖尿病患者坚持运动非常重要,但是必定要讲究方式办法,遵从安全性、科学有用性和个别化三个基本准则,不然或许拔苗助长,下面来讲讲日常运动中或许呈现的坑。

每天漫步效果欠佳

运动方式有很多种,有的需求凭借器械,要有必定的场地,而有的简便易行,其间漫步值得引荐,能够说是老少皆宜,但是有的糖尿病患者每天挑选漫步30分钟,并起不到多少运动效果。运动的个别化准则:运动有多种方式,需求依据不同个别的实际状况挑选适宜的运动方式。漫步归于强度较低的运动方式,适合于年龄较轻,消瘦且膂力缺乏的人,此外,健身操、太极拳、平地骑自行车或简便的家务劳动也适合这类人群。

关于中年发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很多人体型偏胖,需求操控体重到达正常范围,因而运动方案中需求参加减肥的方针,每天30分钟的漫步显然无法满意上述要求,超重和肥壮的糖尿病患者应该在心脏功用允许的状况下进行类似快走、慢跑、乒乓球、羽毛球、爬山、游泳、跳现代舞、滑冰和骑自行车上高坡等中等强度的运动方式,在膂力运动的状况下,还应该添加高强度或对抗性运动,如举重、重膂力劳动或具有比赛性的体育活动,如球类比赛等。

运动强度和靶心率:运动强度要适量,强度过低只有安慰效果,但可改进片面感觉。强度过大,无氧代谢比重添加,医治效果下降,且可引起心血管负荷过度或运动器官损伤,应予以避免。只有当运动强度到达50%最大摄氧量时才干改进代谢和心血管功用,能够经过靶心率来评价,一般人,最高心率=220-年龄,最高心率的70%-80%可作为靶心率。运动中监测心率,到达靶心率的运动时刻才作为真实有用的运动时刻量。

被忽视的抗阻力运动

糖尿病患者应该进行有氧运动,这类运动的特色为:强度低,有节奏,持续时刻较长;大肌肉群的运动,能消耗葡萄糖,发动脂肪并增强心肺功用。除此之外,糖尿病患者还需求进行抗阻力练习,抗阻运动指的是肌肉在战胜外来阻力时进行的主动运动,包含战胜本身分量(如俯卧撑、蹲起等)以及凭借练习器械(如哑铃)等运动。

抗阻练习可改进人体成分、添加肌肉力气、改进胰岛素抵抗,是下降T2DM患者血糖、血脂目标的有用办法,并且有研讨显示,联合进行抗阻运动和有氧运动可获得更大程度的代谢改进。这部分运动往往被糖尿病患者忽视,主张糖尿病患者每周进行抗阻练习2-3次,隔天练习,不仅有助于改进血糖,还有助于防备骨质疏松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66865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1
下一篇2023-11-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