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姿提踵和站姿提踵哪个能锻炼比目鱼肌

坐姿提踵和站姿提踵哪个能锻炼比目鱼肌,第1张

坐姿提踵和站姿提踵哪个能锻炼比目鱼

坐姿提踵和站姿提踵哪个能锻炼比目鱼肌,可能很多人对比目鱼肌这个概念不太了解,其实它就是腿部一个重要的肌肉,所以很多人都会去锻炼它,下面分享坐姿提踵和站姿提踵哪个能锻炼比目鱼肌?

坐姿提踵和站姿提踵哪个能锻炼比目鱼肌1

我们常见的小腿训练方式是提踵,提踵又分站姿提踵与坐姿提踵,很多人并不知道两者有什么区别,甚至认为两者的效果是一模一样的。其实两者的刺激有较大区别。

小腿肌肉主要由腓肠肌与比目鱼肌组成,腓肠肌有两个头,分别起于股骨的内、外上髁,比目鱼肌在腓肠肌深层,起于胫、腓骨上端的后面,两组肌肉在小腿中间结合并止于跟骨结节。所以我们可以看出,腓肠肌涉及到膝关节与踝关节,而比目鱼肌则只涉及到踝关节,所以它们之间的差异就存在于此,也就从而造成了“站姿”与“坐姿”的差异。

腓肠肌既然是双关节肌肉,那么膝关节与踝关节的屈伸都会影响腓肠肌的长度,当我们处于坐姿时,膝关节屈导致腓肠肌变短,从而在坐姿提踵的'状态下,腓肠肌并不处于一个较好的发力位,所以比目鱼肌则刺激会更大。而比目鱼肌是单关节肌肉,只负责踝关节的拓屈(即向外伸脚尖),所以站姿提踵时,比目鱼肌的刺激要比腓肠肌的小。

我们在进行小腿拉伸时要注意膝盖的屈伸,有些人喜欢蹲着垫脚(屈膝)拉伸小腿,这样对腓肠肌的放松效果较差,站着则会较好。同理,如果你进行的是坐姿提踵,那么蹲着垫脚拉伸这对比目鱼肌的放松效果更好。

坐姿提踵和站姿提踵哪个能锻炼比目鱼肌2

锻炼比目鱼肌的好处有哪些

促进腿部血液流通

比目鱼肌被称为“第二心脏”,因为人体向小腿和脚输送血液需要它的参与。这就意味着,当比目鱼肌紧张或者力量不足时,就会抑制流向脚和脚踝的血液。严重者会导致脚不能弯曲,只能蹒跚走路。因此锻炼比目鱼肌能够让你的腿部血液流动良好,腿部关节灵活。

减少腿部冲击

比目鱼肌受伤的概率比较小,但过度使用在跑者中比较普遍,这是跑者比目鱼肌受伤的最常见原因。跑步时,小腿吸收了大部分来自地面的冲击力,比目鱼肌可以说是吸收冲击力的最后一块肌肉。所以,当跑者训练过度时,比目鱼肌自然会受到牵连。多锻炼比目鱼肌能够增强他的抵抗力,减少腿部所受的伤害。

比目鱼肌锻炼的方法

比目鱼肌如此重要,这就需要跑者平时注重对它的锻炼。比较有效且简单的一种锻炼方式就是靠墙蹲。背部完全贴着一面墙,身体下蹲,直到膝盖弯曲90°,大腿与地面平行,膝盖位于脚的正上方。后期可以在大腿上放一些重物来加大强度。保持这个姿势几秒钟后再恢复站姿。靠墙蹲的时间随着练习的深入可以逐渐延长。每次可以做多组,每组8-10次。

在日常跑步训练中,我们经常能看见有些人在跑步时脚掌向外翻,或向内扣,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八字脚”。

“八字脚”分为“内八字”和“外八字”两种,其中又以“外八字”尤为多见。尤其是水平较低、身体素质较差、体重比较大者的业余跑者,当然很多专业运动员也有外八字脚。

今天主要谈一谈在跑步过程中“外八字脚”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危害!

“外八字脚”形成的原因

跑步时两个脚掌内侧应该在一条线上,如果不能做到,就是内、外八字脚。

1、先天遗传因素,如果父母有一方为“外八字,作为子女患此症的可能性就大得多。

2、踝关节内外侧韧带力量不均衡内侧弱,大腿内收肌群薄弱或者外侧过分发达。

3、没有掌握跑或者走的正确姿势等等,其中第二条原因是最主要的。

外八字的原因虽然有一部分先天遗传因素,但更多的人是走路或站立时一切正常,但一跑步就八字脚,这就不是单纯的先天生理结构问题,而与后天的运动影响密不可分。这里还要先了解跑步过程中腿部动作与脚掌内外翻的动态联系。

跑步中腿部与脚掌的内翻、外翻过程:

脚在落地、缓冲的过程中,一般会以脚的外侧(无论前掌还是后跟)先着地,脚外翻伴随着膝关节的弯曲;在蹬伸时随着膝关节伸直,也伴随着大腿的内旋和脚掌的一个“内扣” 动作。但是,如果这个“内扣”的动作不足,脚掌外翻时间和幅度过大,就形成了大家熟知的外八字脚。

“外八字脚”对运动速度的影响

1步幅影响向前的运动速度

由于外八字脚在跑动的过程中脚着地的方向是向外斜的,例如: 在100米的行进过程中,在以同样的强度,同样的频率(步频)的情况下,外八字脚每步的步幅(步长)较正确着地脚的步幅每步会减少 15~25厘米,那么按照46步完成100米全程来计算,至少跑了80~120厘米,也就是说运动员在完成100米全过程中,实际跑了101米还有可能会更多。

具体数据推算如下:10秒的运动员的全程要多用 01秒;11秒运动员多用011秒;12秒运动员多用012秒,如果按此方法来推算:200米,400米,800米或更长距离的项目,运动员无疑将会亏得更多。

2方向性严重地影响向前的速度

从力学的角度来分析: 由于外八字脚在跑动过程中踝关节在落地的 瞬间进行扒地动作时,它所发的力并不完全是向前性的,而是在以半个X形或是以A或V字形在进行,而且身体重心左右摆动,这无疑分解了蹬伸向前的力量,破坏了向前运动速度的方向性。

“外八字脚”跑步的危害

跑步时,后蹬力应该是在后等方向的直线上,脚掌的受力线应该是沿着脚掌的轴线上,这两条力线本应该是重合的。但是脚掌外翻后,脚掌的力线也随之向外偏转,与跑动方向形成一个角度导致以下后果:

1、蹬伸时的推进力不是直线向前,而是斜向,要想达到较好向前的效果,只能增加蹬伸的力量,增加了身体承受的负荷,也增加伤病的风险。

2、足受力顺序不是沿足纵弓的方向,削弱了足弓的减震作用,损伤概率也相应增高。

3、膝关节、踝关节产生侧向的分力,容易造成踝关节扭伤、膝关节韧带拉伤。在弯道进行急跑的过程中,踝关节发生损伤的几率就会更大,而且大多数是左踝。

4、由于后蹬力偏斜,身体重心呈曲线前迸,减少了有效步长, 影响跑速。

外八字脚只是脚的问题吗?

控制足部内翻运动的小肌群力量不足,是外八字脚的重要诱因。但也并不是外八的全部原因、主导原因。

蹬伸时大腿内旋和脚掌 “内扣” 动作不足,很可能是控制大腿内旋的内收肌群(大腿内侧肌群)力量较弱,同时大腿外侧肌群、臀中肌和臀小肌比较紧,导致整条腿更容易向外旋。

髋部力量不足不仅造成的蹬伸的力度不够、方向也更容易偏移,形成外八。

外八字脚往往伴随全身一系列的动作问题,比如重心靠后、脚着地时间太长等等。所以改正外八需要从全身入手改进技术动作,而不能局限地关注脚掌。特别是训练髋部力量和灵活性、让胯打开,同时加强大腿内收肌群的训练,都很重要。

下面针对外八字脚的问题,介绍几种力量训练方法,供跑者参考。

01 足内翻练习

坐地面,双腿前伸。将一弹力训练带(建议选择中度弹力即可)一端套住脚掌,另一端固定(或用手抓住),足部向内牵拉弹力带,做踝关节内翻训练。

02 提踵练习

提踵练习是训练踝关节附近肌肉力量平衡性的好方法。双脚打开以肩同宽,站直,把后脚跟缓缓向上抬起,达到最高点后保持2-3秒钟,缓缓落下,重复此动作,主要脚尖朝向正前方。

要保持均匀的呼吸外,保持踝关节的稳定,不要太快,每组10-15次为宜。

03 大腿内收肌群练习

04 弓箭步蹲

05 扶墙高抬腿

另外,通过运动拉伸和脚底按摩以及锻炼足弓肌肉群的方法,达到预防、矫正的目的。

对于楼上的蛙跳的说法,我认为楼主今年17岁,还在青春期生长发育最快的阶段。

长时间蛙跳,的确是会取得比较显著的弹跳提升。但是,蛙跳会非常严重的损伤膝盖。

就拿我来讲,我有一点时间为了弹跳而努力蛙跳,跳完之后膝盖特别疼,对膝盖的黏膜损伤太大。

十分不建议蛙跳。如果想要提高打篮球的弹跳,我建议你就像你自己说的,提踵练习。开始阶段,可以先扶墙练,一段时间后把手背过去提踵,长期下来,效果也十分明显。

再有的话,也可以选择纵跳、蹲起等练习,最好的话是去健身房,那里有很全面的增肌设施。非常有效果。

当然了,只要坚持,就一定会有提高的。

立姿提踵意思是站立着抬起后脚跟。

立姿提踵是瘦小腿的主要运动方式。

立姿提踵的方法:

方法一:站姿,两脚踝靠拢;呼气时膝部伸直、同时提起两脚跟,仅用十个脚趾着地;吸气时落回脚跟。

方法二:站姿,两脚踝靠拢;呼气时屈左膝提起左脚跟,吸气时伸直左膝、左脚跟踩向地面,同时屈右膝提起右脚跟。

第二项:抬脚尖(提踵)

1.首先,找个梯级或一本书来垫脚,然后只把脚尖放在上面,脚跟不得着地或垫着

2.脚尖抬到最高点 这个地方原文出现错误

3.再慢慢放下,完成一次..双脚完成,完成一个组

抬脚尖(提踵):其实在这个地方他(网上的材料)说错了,应该是把脚跟抬到最高点,用脚尖支撑。

第四项:纵跳1 双脚放直, 与肩同宽,"锁紧"你的膝盖

2 只用你的小腿跳, 只能弯曲你的脚B, 膝盖尽量不弯曲

3 到地时,再迅速起跳,完成一次这一项很难, 你可用你的手帮助起跳

第五项:脚尖跳

纵跳: 就是要求你跳的时候膝关节绷直不能弯曲,只用踝关节与脚趾的上下活动的力量来跳跃,(就像上面抬脚尖的动作)。

第五项:1 将脚尖抬到最高点,这个地方原文出现错误

2 用脚尖快速起跳, 跳时不得超过15 或25cm

脚尖跳:意思是,起跳前先把脚跟抬到最高点,脚尖支撑(跳起和落地的时候始终保持这个姿势)膝关节绷直,只用脚趾关节的活动完成跳跃(踝关节不动)。

不明白再问我。

提踵对增加弹跳力有一定好处,具体多大效果因人而异。还有其他提高弹跳力的方法:

  1、半蹲跳

  ①开始时,半蹲至1/4的位置,双手放置于前,;

  ②向上跳离地面最少20cm到25cm。(若觉得容易的话,你可以跳至25cm-30cm)。当在空中,双手需放在后面。着地时,完成一次。接下来,只需重复以上步骤。

  2、抬脚尖(提踵)

  ①首先,找个梯级或一本书来垫脚,然后只把脚尖放在上面,脚跟不得着地或垫着;

  ②脚尖抬到最高点;

  ③再慢慢放下,完成一次。

  3、台阶

  ①找张椅子来,把一只脚放上去,呈90度;

  ②尽全力跳开,在空中换脚,再放在椅子上;

  ③重复上一步,将原起跳的脚放回椅子上,完成另外一跳。

  4、纵跳

  ①双脚放直,与肩同宽,“锁紧”膝盖;

  ②只用小腿跳。弯曲脚腂,膝盖尽量不弯曲;

  ③到地时,再迅速起跳,完成一次,这一项很难,可用手帮助起跳。

  5、蹲跳(每周练一次)

  ①站立,怀抱篮球于胸前;

  ②蹲下(半蹲),看前方,背直,抬起脚尖,大腿需保持90度;

  ③跳起至8cm-13cm,一定要保持第二步的姿势;

  ④着地,完成一下。

  ⑤如果要跳15下的话,1-14需跳起8cm-13cm,第15下,需尽全力跳高。1、半蹲跳

  ①开始时,半蹲至1/4的位置,双手放置于前,;

  ②向上跳离地面最少20cm到25cm。(若觉得容易的话,你可以跳至25cm-30cm)。当在空中,双手需放在后面。着地时,完成一次。接下来,只需重复以上步骤。

  2、抬脚尖(提踵)

  ①首先,找个梯级或一本书来垫脚,然后只把脚尖放在上面,脚跟不得着地或垫着;

  ②脚尖抬到最高点;

  ③再慢慢放下,完成一次。

  3、台阶

  ①找张椅子来,把一只脚放上去,呈90度;

  ②尽全力跳开,在空中换脚,再放在椅子上;

  ③重复上一步,将原起跳的脚放回椅子上,完成另外一跳。

  4、纵跳

  ①双脚放直,与肩同宽,“锁紧”膝盖;

  ②只用小腿跳。弯曲脚腂,膝盖尽量不弯曲;

  ③到地时,再迅速起跳,完成一次,这一项很难,可用手帮助起跳。

  5、蹲跳(每周练一次)

  ①站立,怀抱篮球于胸前;

  ②蹲下(半蹲),看前方,背直,抬起脚尖,大腿需保持90度;

  ③跳起至8cm-13cm,一定要保持第二步的姿势;

  ④着地,完成一下。

  ⑤如果要跳15下的话,1-14需跳起8cm-13cm,第15下,需尽全力跳高。

预备式:立正站立,目平视,挺胸,沉肩(肩放松),收腹,收臀,双腿并拢直立。面部表情自然,双手自然下垂,双臂略呈弧形。

第一拍:身体保持直立姿势不变,双足跟用力高提,整个身体重心上移,同时吸气;

第二拍:放下双足跟,恢复预备式,同时呼气;

第三至八拍重复。

注意:练习时,初学者要求做四八拍,有二三次训练基础后,可以要求连续提踵40~50次。节奏由慢至快,熟练后可随迪斯科音乐训练。本节操除能提高臀线、锻炼腿部肌肉线条外,还可有效地锻炼足底肌,维持足弓,防治扁平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72400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3
下一篇2023-11-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