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安德森的力量资料

保罗·安德森的力量资料,第1张

推举:1855kg(1955年10月16日)

抓举:1450kg(1955年)

挺举:1965kg(1955年04月26日)

总重量:5125kg(推举+抓举+挺举)(1955年10月16日)

标准推举:1826 kg

半蹲:547kg

卧推:284kg

杠铃深蹲547公斤,杠铃卧推284公斤,硬拉371公斤,台式腿举3728吨,台式深蹲284吨

无装备深蹲1206磅(世界纪录),半蹲1200磅2次,浅蹲6270磅(世界纪录),深蹲900磅10次,卧推627磅,硬拉820磅

1955年世界举重锦标赛冠军,1956年奥运会举重冠军

2届全美力量举冠军

创造过18项全美力量举、举重纪录,8项力量举、举重世界纪录

还是一名业余运动员的时候,他就能深蹲900磅。成为职业运动员后,他可以连续深蹲1200磅2次。由于这些成绩都是在力量举世界纪录出现前创造的,因此在当今的力量举世界纪录中我们看不到它们。

作为有记载的历史上力气最大的人,安德森在他保持较好竞技状态的30年间一直没有遇到过对手。他的力量经常让对手瞠目结舌。至今他还保持着台式腿举和台式深蹲的世界纪录,杠铃深蹲成绩排名史上第四(前三名分别是米勒、刘易斯和阿尔哈佐夫)。安德森的那句话“是深蹲和腿举造就了大力士”至今仍是大力士界的至理名言。凭借着超群的极限力量,安德森还获得了多次举重冠军。虽然他的举重技术不佳,但强大的腿部力量弥补了这一点。今天,安德森仍然是全世界的大力士们赶超的头号目标。

著名老健美运动员Clarence Bass的文章《深蹲之王》关于安德森的介绍

“如果你无法用最大热情练习深蹲,你就永远无法达到自己的力量极限”——安德森

1955年世界举重冠军、1956年奥运会举重冠军、当时的世界纪录保持者保罗·安德森,兰代尔·斯多森博士新书的主人公,可能是在地球上曾经行走过的最强壮的人。他是当时最著名的运动员之一。史上从未有第二个大力士像安德森在1950~1960年代那样获得如此多的关注。他是冷战时期第一个访问苏联的美国体育代表团成员。他的力量表演吸引了15000名热爱力量的莫斯科人冒雨到现场观看,还有更多的人在电视机前观看了直播。第二天的莫斯科报纸把他称为“自然的奇迹”。

在1955年全美举重锦标赛上,安德森挺举起4365磅,创造了美国纪录。以前还从未有人举起过这么大重量。1958年麦迪逊花园广场上举行的美苏举重对抗赛上,苏联冠军Medvedev借力推举起350磅,而安德森借力推举起了425磅!(注:当时借力推举是举重比赛项目,后因为容易导致严重伤病而被取消)

在肌肉海滩上,安德森深蹲起了1160磅。后来在Ed Sullivan Show上,他在全国的电视观众面前,又蹲起了这一重量。在1955年慕尼黑世界举重锦标赛上,他在没做任何热身的情况下深蹲700磅10次,又快又轻松,好像肩上没有任何重量似的。

安德森很早就认识到,腿部和腰部是力量的关键。他早期的训练主要花在了深蹲上,他把训练分布到一整天里,休息时间很长。例如,他可以深蹲600磅10次,休息30分钟左右,再深蹲600磅10次。再休息半小时后,他深蹲825磅3次,再休息一会儿,深蹲845磅2次。再次休息后,半蹲1200磅2~3次,1/4深蹲1800磅一次。这样一段训练大约花3小时左右。休息期间他喝很多牛奶,每天至少一加仑。

斯多森是1970年代统治举重界的“保加利亚训练法”的专家。安德森的训练方法和“保加利亚训练法”非常相似,但在当时,几乎没有人听说过这种训练方法。斯多森博士说,“安德森的训练方法与以往的方法完全不同,从训练和饮食都是经过精心设计和计划的。”

像大多数人一样,我既没有时间,也不想,而且也没有这个身体条件天天训练,而且一整天训练。但除了深蹲的巨大价值以外,我从安德森那里学到的最有价值的东西就是:在每组练习之间安排更长的休息时间,使肌肉在开始下一组训练前能够充分恢复。这使我能够以更大的热情和重量进行训练。

要更多地了解安德森,您可以购买兰代尔·斯多森(Randall JStrossen)的《The Mightiest Minister》。(注:这可不是广告哈:))

Osmo Kiiha的文章中关于安德森的介绍

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安德森就比同龄人强壮得多。他第一次训练时就能用315磅深蹲3次。练了一个月,他就能蹲400磅了。朝鲜战争期间,他打算参加空军,但被拒绝了。因为空军找不到一件能套下他那225英寸粗脖子的衬衫。

1953年,安德森的训练计划更多的强调举重专项了,变成了下面这个样子:

每周一、三、五:

推举、哑铃推举、颈后推举、抓举、下蹲挺、硬拉、高拉,每组间休息10~15分钟,每项练习间休息一小时。(因为借力推举是当时的比赛项目之一,训练项目中推举安排的较多)

每周二、四、六:

全蹲

周日:休息

安德森有时也会练习1/4深蹲(在腿部训练日)和卧推(在综合训练日)。1/4深蹲他通常使用1800磅的重量。

Marty Gallagher在《Iron Icon: Paul Anderson》一文中关于安德森的介绍

虽然是个大块头,安德森有着出色的爆发力,他曾经在20码冲刺中击败过奥运会短跑冠军!他的立定跳远成绩超过10英尺。他有一种特殊的训练方法,将两个55加仑的桶装满水泥,和一根坚固的钢杆连接在一起,重量是1000多磅。挖一个坑,自己站在其中,然后将这个简易杠铃深蹲起来(相当于小幅度深蹲)。每当他能够一组做满20次的时候,他就会把坑填浅一些(这相当于增加了动作幅度)。最后坑被完全填平了,这时他就能用1000磅深蹲20次了。

安德森是第一个将力量举三项的动作规范化的人。1965年AAU为力量举比赛制订规则时,还邀请他参加了。他最终在不使用任何辅助设备的情况下深蹲起了1200磅。

1896年在雅典举行的第1届奥运会上,举重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当时不按运动员的体重分级别,只有单手挺举和双手挺举。在1920年的第7届奥运会上,开始按运动员的体重分成5个级别,并改为单手抓举、挺举和双手挺举。这为近代举重比赛奠定了基本方式。1924年改为单手抓、挺举和双手推、抓、挺举5种。1928年取消单手举,保留了双手举的3种形式。由于推举易使运动员的腰椎受伤,裁判的尺度也难以掌握,因此1972年奥运会举重比赛后,正式公布取消推举。1896年,举重便被列入了在雅典举行的首届现代奥运会的比赛项目当中。但当时选手没有等级之分,不管运动员身材体重如何,谁举起的重量最大便获得胜利,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了1920年奥运会。1920年,举重成为奥运会的固定比赛项目。1932年的奥运会上举重被分成了5个重量级别,3个正式比赛项目--抓举、挺举和推举,在悉尼奥运会上男子举重已发展到有8个级别,而从1972年开始就不再设立推举。从那之后,举重在奥运会上没有任何变化,但在悉尼奥运会上出现一个重大的变化,那就是举重在奥运会上不再是男性的专利,女子举重历史上首次登上奥运大舞台。女选手们进行7个级别的角逐。

跟腱是指在足跟与小腿之间有一条很粗壮结实、绷得很紧的肌腱。跟腱长约375px,是人体最粗大的肌腱,由小腿三头肌(比目鱼肌、腓肠肌内、外头)肌腱在足跟上方约375px处融合形成。人的行走、跑、跳就依仗着这条强有力的肌腱。跟腱短,跑步步子小,甚至走路有可能出现双脚不稳。跟腱若是完全断了就会寸步难行。跟腱是位于踝关节后方的一条大的肌腱,它连接小腿后方的肌肉群到跟骨,是人类行走、奔跑、攀登等运动不可缺少的组织。一般跟腱炎症分为细菌性和无菌性,但由于跟腱血液供应相对不充足的特殊原因,其愈合时间常比较长,愈合缓慢。跟腱是人体最粗大的肌腱,由小腿三头肌(比目鱼肌、腓肠肌内、外头)肌腱在足跟上方约375px处融合形成。跟腱在体表形成明显的条状突起。跟腱的主要功能是屈小腿和足跖屈,人能够跳跃起来,能够蹬地跑起来,靠的都是它。此外,跟腱还影响人的直立。跟腱短,深蹲时双脚跟不能完全着地,跟腱短对体检当兵和考驾照会有影响。

跟腱断裂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自发性断裂,常见于运动员和演员;一类是外伤,通常伴有皮肤的损伤或骨折。在临床上跟腱炎很常见,一般喜欢奔跑、爬山等负荷性运动的人群会发生跟腱炎,如果局部有皮肤破损,会有细菌存留,多是低毒性细菌,造成不利影响。注意避免反复激素封闭治疗,以防发生跟腱自发性断裂。

 如何训练爆发力

 一,小腿纤细=弹跳发达:

 这个概念不能说是错的,但也不能说是对的。为什么呢,因为他适用的人群不同。对于广大业余爱好者来讲,这绝对是一个错误的观点,但是对于NBA等职业球员来说,这个观点也要相对分开来看。首先小腿纤细的原因是因为这个人小腿脂肪含量极低,脂肪含量低,自然体重就轻,体重轻自然移动能力就迅速,移动能力就迅速,相应的弹跳高度就会高。这个推论看似没有任何问题,但仔细想来,我们发现这里面忽略了两个最重要的观点,就是跟腱的强壮和肌肉的数量以及质量。NBA的球星小腿纤细,但是人家的跟腱强度足够强大,小腿肌肉也足够发达,是因为人家通过专业的训练方式去提高。

 而业余爱好者呢训练小腿的方法90%我相信都是提踵,或者提踵的各种变形方法,而这对于健美爱好者来讲是足够的,但对于篮球运动员所要求的提高小腿肌肉和跟腱强度是远远不够的。而你的跟腱强度不够,小腿肌肉不发达,试问你要靠什么去弹跳并且,小腿与大腿一样,都与膝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大腿一旦强大,小腿纤细,那么对于膝盖的压力和支撑自然就有很大的问题。你可以说我不要大腿强大不就完事儿了么,那我只能说你根本不懂篮球,你见哪个篮球运动员敢拍胸脯说我不需要练大腿,不需要大腿的强大。所以,无论是从运动,弹跳还是伤病来看,业余爱好者盲目的让小腿纤细无异于自掘坟墓。

 至于我说对于NBA等职业球员来说,这个观点也要分开来看,是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析的。众所周知,人是有比例的,你上身强壮就容易显得下身纤细,甚至显得你个子不高。比如很多人都说科比腿细,但是你没有考虑到他的身高,他有198,一说现在201的身高,打个比方,如果我180,我的小腿40CM粗,科比也40CM,那么相对的他看着肯定比我细多了,这个道理就好比你把一张纸揉成团,自然比把它拉开显得粗一样;当然我们不排除有些人确实腿很细,比如艾佛森,杜兰特,T-MAC等,但是在这些球员身上你能发现一个问题,就是他们本身体积并不大。

 如果有学过医学,或者服装的朋友可能明白人的小腿,手臂,脖颈的粗度一般都是1:1:1,所以你能发现AI的小腿是很纤细,但AI整个人体积也不大;除此之外,NBA里面还有一部分人小腿比较粗壮,但并不影响本身的运动能力,最典型的就是内特,当然你可以说他本身个子矮,如果从比例上讲他可能也不是那么粗。你可以找比他更适合的例子来看,比如保罗和德隆,我相信没有人会说保罗或者德隆运动能力不行吧。所以说,如果单纯的讲小腿纤细就等于弹跳发达,或者运动能力出色这种说法是比较片面的。

 二,小腿纤细=天生&肤色

 这个观点也是比较可笑的,因为有些人把它跟黑人的小腿纤细类比到一起,我还是那句话,你亲自去量黑人的小腿有多细了么我记得我们在当时赛季前体检的时候因为要给每个球员做护具,所以把腿围,臂围等各个维度都量了一遍,我记得当时我的小腿是41,跟我一个位置的一个黑人朋友比我高2CM,腿看着比我细多了,结果我拿过来一看,丫比我还粗1CM呢,我就纳闷了,怎么可能还比我粗呢,难道尺子有问题了。后来我想明白了,因为这个跟肤色有着关系,你想啊,为什么十女九丝,九丝八黑啊,因为黑色显瘦啊。这就跟健美比赛抹油彩的概念是一样的。特别是白种人和黄种人,如果不摸油彩,你看看那肌肉完全是俩概念。所以说把小腿纤细等于肤色这个观点显然也是有问题的。

 至于小腿纤细是天生的这个观点就更好解释了,你试试你不怎么吃饭,你节食,你看看肌肉和体重掉不掉。而肌肉掉可不是说一部分掉,他是全身都掉,到时候你小腿自然就瘦下来了,而天生纤细这个观点自然也就不攻自破了。

 三,小腿爆发力

 这个观点不能说可笑,也不能说错误,只能说片面,因为这个观点是片面的看待了爆发力的问题。什么是爆发力爆发力是在最快时间内,最快速度释放最大力量。力量是基础,你没有力量,那释放的是最快速度。因此有的朋友看到这里就去练大重量的提踵,但是你忽略了速度的问题,提踵对于速度的提高不大,你练出来的那只能是绝对力量。因此有的朋友看到这里就去练快速的大重量的提踵,但是你忽略了速度的本义,你提高的只是提踵的速度,跟爆发力所需的速度风马牛不相及。所以有的朋友看到这里就去练短跑,但你没想过短跑你跑出来的只是水平的爆发力,跟你想的弹跳这种垂直爆发力大相径庭。可能有人会反驳,你看博尔特呢,你看人家的弹跳呢我同样反问,你看到博尔特练得高翻了么你以为人家只每天练短跑啊谁的爆发力是最好的应该是举重运动员,因为他们既拥有弹跳高度,又不缺少短距离速度,更具备强大的力量水平。

 爆发力是个综合的技能,是全身肌肉和神经控制的产物,你不能单纯的说小腿爆发力,这显然是片面的。所以那些练小腿爆发力90%的都去练提踵,这种方法自然是错误,也是无效的。因为你练了提踵,提踵根本不是爆发力动作,你要获取爆发力,必须要训练爆发力动作:

 四,爆发力动作

 爆发力动作必须是满足一定重量,快速度,高协调性才可以完成或者不走样的动作,特别是快速度和高协调性非常重要。所以,提踵明显不是爆发力动作,因为我提的快慢跟我能否提起来完全无关。所以我写的几个弹跳计划从来没单独列对于提踵的训练。提踵对于健美运动员的小腿训练而言足够,但是对于我们打篮球所需要的爆发力和跟腱强度而言远远不够;所以,深蹲,卧推也不是爆发力动作,因为深蹲和卧推只要不是大重量那么速度快慢并不影响完成,而且对于协调性要求并不高。那么什么是爆发力动作呢你可以试试抓举,高抓,宽拉,挺举,借力推,高翻等举重动作,你会发现即使重量不大,如果你的速度不快,协调能力不好,那么你根本完不成动作,即使完成了,那也走样走到美利坚去了。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举重很多人学了3月还入不了门,因为对于力量,速度,协调要求都太高了。而爆发力本身是非常高的一项技能,是所有技能里面最难练的,也是最复杂的。

 有的训练者看到这里可能就晕了,那小腿如果不练提踵,那可怎么办啊,下面我们就从爆发力和伤病这两个角度来介绍跟腱和小腿的训练方法。这里要注意两点:1,跟腱和小腿是不分家的,不能说我训练跟腱就不训练小腿。2,弹跳归为爆发力,这个应该都明白。因为爆发力有垂直和水平两种,而弹跳只是垂直,我想没有人不希望自己水平方向上也有爆发力吧。

 爆发力小腿与跟腱训练:

 1,全蹲:这个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动作但是必须要做,因为没有全蹲,就没有腿部力量,没有腿部力量,下面的训练无从谈起,这是基础。

 2,硬拉:道理同训练1

 3,宽拉与窄拉:宽拉与窄拉在翻站,抓,挺中发挥极大作用,是爆发力训练的入门动作。要求训练者在训练时当杠铃拉到臀部时陡然发力,耸肩,提踵,自然对于小腿和跟腱的训练有着极大的好处。这个动作如果没有快速和协调完成,那么基本会做得非常难看。

 4,高翻:在拉的动作训练到一定水平后可以加入高翻的动作,高翻主要在于一定要翻不起来,不是靠身体晃起来,一定要让自己离地,而不是脚尖延展,做提踵。这样对于我们所需要的爆发力训练来讲才是好的。

 5,高翻挺&挺举:

 高翻挺即在高翻的基础上加入了借力挺的动作,相当于一个没有下蹲的挺举,这个动作对于抓举技术掌握不好的人来说,是一个分段训练爆发力的好方法,特别是对于上下肢不是非常协调的爱好者而言,可以先从这个技术入手,在熟练以后可以转向挺举训练。挺举视频一搜一大把,这里不专门黏贴了。

 6,借力挺&借力推:

 借力挺和借力推其实就是借助腿部,腰部,臀部的力量完成借力的站姿推举,对于提高上下肢的配合能力,上肢肩部力量,下肢的侧膝力量都有很好效果,特别是因为很多爱好者采用弓箭步的方式,会对于膝盖的稳定有一定的训练效果。方法同样比较简单,即挺举的上送过程,这里也不专门贴视频了。

 7,高抓&抓举:

 这两个动作是最好的训练弹跳的动作,比什么AA4啊,全蹲啊,哑铃跳啊都要好太多太多,但是这个动作却是最难做的一个动作,也是为什么我写的弹跳计划里面从来没有这个动作的原因,因为面向新手太困难,我当时也是在练了差不多4个月的高抓后,才能把抓举做好,虽然那时候弹跳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高抓等之所以是训练弹跳的最好动作,因为他最像弹跳,你可以看看,抓举的动作基本上就是弹跳的动作,只是有预蹲幅度的不同,因此选择更类似的高抓,效果会更好。

 五,伤病恢复动作

 这里主推一个动作跟小腿有关系的,因为其与伤病恢复与保养得动作基本都是与大腿相关。

 六,整体训练安排:

 1,对于新手:

 我建议对于新手而言,可以从反向提踵+全蹲+硬拉+窄拉组合成一个爆发力训练计划,但注意要把全蹲和硬拉分开,一周内这两者只能训练一次,但是可以多次训练反向提踵和窄拉。

 2,对于初级:

 我建议可以从在新手计划的基础上加入短跑,因为短跑所需的水平爆发力是非常难训练的,而且短跑要求强大的心肺能力和肌肉水平,加强短跑的训练对于进一步提高水平有着不错的效果。

 3,对于中级:

 我建议可以在新手计划的基础上加入宽拉,高翻,不做短跑,这样可以迅速帮助你迈向更高级的训练方案。

 4,对于中高级:

 我建议可以在中级计划基础上加入高翻挺,挺举,短跑,这样计划就逐渐趋于完美。

 5,对于高级:

 我建议可以在中高级计划基础上加入抓举,高抓和蛙跳,去掉硬拉。在一周的时间内,全蹲一周安排三次,抓举安排三次,挺举安排三次,窄拉安排两次,宽拉安排三次,把休息时间减少为只有一天,有五天的时间来训练全蹲等举重周边的训练方法,一天的时间做短跑,蛙跳,摸高等弹跳,速度类练习。这样一来你的训练计划不会过于专注于举重,还会更加针对运动中的跑跳能力,只是这种方法相对于需要更高的训练水平和恢复能力。

 6,对于所有阶段:

 刚才忘了一条这里补上,即所有水平的训练者要注意辅助动作,爆发力训练动作要满足力量,速度和协调性,因此这三个技能的辅助动作日常一定要做。其中力量和速度的问题因为我们的计划中几乎都包括,而且因为本身需要时间去恢复的原因,所以不用再多做安排。但是协调则不然,一定要对于协调性在日常多下功夫,而协调本身是不用担心恢复时间的,你可以多一周3-5次都训练协调性。而至于协调性训练,你可以通过攀爬,游泳等技巧性高的训练,或者通过绳索,协调河蟹材,弹力带等器械进行训练,这个问题以后有时间也会再单独说明。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74165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3
下一篇2023-11-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