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湿热

脾胃湿热,第1张

脾胃湿热证在北方并不多见,但近年由于饮食结构的改变有增多趋势。在跟王惠兰老师学习中发现每遇脾胃湿热证,常用温胆汤加减治疗而获良效。现将老师对脾胃湿热证的认识和常用治法总结如下。

1 病因病机,脾胃虚弱为本中医理论认为,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根。《灵枢·百病始生》说,“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脾胃湿热证的形成,虽然病因病机有多种,但脾胃功能状态是决定因素。临床所见有的患者每因外感或某餐“多吃了一口”,即引起胃脘胀满,泛泛欲呕,不思饮食,或大便失常,舌苔即变得黄腻。寻根问源,无论是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调所致,总能找到脾胃虚弱的病本。脾胃虚弱,不能正常运化谷物水液,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湿和滞久则化热,可形成湿热;同时各种疾病因素很易引发虚弱之脾胃功能失调而生湿热。

11 感受外邪 由于脾胃的生理特性,湿邪和燥邪易侵犯脾胃。脾为湿土,为“受湿之区”,湿邪最易伤脾;胃为燥土,喜润恶燥易患燥病,燥为阳热之邪,燥甚则热,胃热脾湿结合即为湿热。六*的其他外邪如外感风热,在脾虚失运内有蕴湿的情况下,外感风热与内蕴之湿,结合亦成湿热。正如薛生白所云:“太阳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致,内外相引,故病湿热。”同时外邪犯肺,胸闷咳嗽,气机升降失常,又可伤及虚弱之脾胃,致湿从内生,郁而化热,形成湿热。

12 饮食不节 无节制的饮食是伤害脾胃的最多最常见的病因。“饮食自倍,脾胃乃伤”。嗜酒、过饱、过食肥甘厚味及不洁的饮食,无规律的饮食均易伤及脾胃,引起食滞、湿阻、气滞等,而食滞、湿阻、气滞日久均可化热。酒性本身即“气热而质湿”,气滞也是水湿停聚的重要因素,肥甘厚味成极具生湿助热的特性,可见诸多饮食不节因素均可成为脾胃湿热证形成的病因,胃虽喜润恶燥,但脾胃湿热的形成与胃也有直接的关系。食物先由胃纳,临床常先见胃纳失常的症状如胃脘痞满、纳呆、恶心等。脾与胃共为中土,生理上协调合作,共同完成纳化功能,病理上互相影响,所以湿热证与胃的关系密不可分,故称脾胃湿热证。

13 情志因素 “脾在志为思”,“思则气结”。张景岳曾说:“但苦思难释则伤脾”。过度思虑,情志不畅,会影响肝的疏泄功能,肝的正常疏泄是脾升胃降协调脾气健运的重要条件,即“土得木而达”。肝失疏泄无以调畅气机,脾升胃降失调,脾失健运生湿,湿郁化热,湿热乃成。

当然,上述病因在不同的个体会引起不同的脾胃病证,这是由个体的体质素质不同,脾胃功能性状不同,对病因作用反应的形式不同所决定的。

2 主方温胆,审证灵活加减

慢性脾胃病的临床表现多为本虚标实,湿热是标实的表现之一。“急则治标”,当湿热上升为主要矛盾时就要以清化湿热为主,健脾助运为辅。

温胆汤出自《三因极—病证方论》,组成为陈皮、半夏、茯苓、枳实、竹茹、炙甘草、生姜、大枣。原“治大病后,虚烦不得眠,此胆寒故也,又治惊悸”。其药性的温凉全在组成药味量的大小。该方组方简,性质平和,通过灵活加减,虚实寒热表里证均可应用,临床应用远远超出了原记载的证治范围。老师常用其方加减治疗脾胃湿热证。方中二陈汤燥湿化痰,理气和中。半夏燥湿化痰、和胃降逆、消痞散结,陈皮理气和胃,气行则湿化,茯苓健脾渗湿,甘草调和诸药,益气和中,生姜、大枣健脾和胃,使土健以胜湿,枳实下气导滞消积,祛痞助湿化,竹茹甘寒降逆和胃,清热消痰。共奏祛邪扶正,化湿清热,理气导滞之功效。虽寓健脾之意而不壅滞,化湿而不助热。清热而不助湿,治疗脾胃热证颇为对症。

由于湿热证的缠绵难愈,临证需审证求因,辨别湿与热孰轻孰重,灵活加减。脾胃湿热证多见脘腹胀满,痞闷不舒,恶心纳呆,口干不思饮或饮而不多,口中粘腻,大便粘滞不爽或秘结,舌质淡红或红,舌苔黄腻,脉弦滑数或缓。湿重于热加苍术、藿香、苡仁、蔻仁、菖蒲;湿热并重去生姜、大枣,加黄芩或黄连、茵陈;热重于湿较少见,亦不能过用寒凉,在湿热并重方中加芦根以清热生津利小便,加莱菔子、焦槟榔,使热从大便而去。伤食加焦三仙、莱菔子;肝郁气滞加柴胡、苏梗、厚朴;脾虚明显加苍术、白术。外感引发的脾胃湿热,在辨证施治方中合入温胆肠,表里同治。脾胃湿 热证患者,胃镜检查往往发现胃中潴留液较多,粘性较大,此时重用苍术,以芳香疏化水湿,醒脾助运。

需要注意的是,热属阳,湿属阴,清热用凉药,凉则助湿,治湿用温药,温则助热,加之治湿药多香燥,易耗伤津液,故临证需仔细辨别,用药要掌握好分寸。脾胃虚弱是生湿之源,往往先有湿而后化热,临床亦不多见湿重于热,即是湿热并重,治疗也多以化湿理气为主,因湿邪最易阻滞气机,理气有助祛湿,祛湿最常见藿香、佩兰、蔻仁、菖蒲、茯苓、苡仁等芳化淡渗平和之品,待湿去热孤再适当加入清热药。

3 验案举例

患者,女,68岁。因感冒愈后上腹胀满,痞闷不舒,纳呆恶心,矢气时作,大便溏而不爽,口干不思饮,身困乏力月余就诊。查见面色萎黄,舌质略红,苔淡黄厚腻,脉细滑,下肢微肿。并述多年来每逢感冒或平时饮食稍有不慎即发上症。辨证:脾胃虚弱、湿热蕴中、湿重于热。治法:理气健脾,化湿清热。温胆汤加减。处方:陈皮10g,制半夏15g,茯苓30g,竹茹10g,藿香10g,苍术15g,厚朴12g,菖蒲12g,苡仁20g,黄芩10g,甘草6g。服药4剂,上腹胀满痞闷减轻,厚腻苔变薄,前方去藿香、竹茹,加焦楂、神曲各15g,改苍术为白术15g,继服10余剂,诸症基本消失,进食觉香,食量仍少,大便软而量少,舌中心仍有薄白微腻苔,改服香砂六君子丸和保和丸以巩固疗效。

望早日康复!

中医认为脾在人体中有转运、运输的作用,能够将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输送至全身。

所以出现脾湿情况,应积极进行健脾利水、祛湿降浊等,避免出现头身困重、脘腹胀满。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统血,升清,输布水谷精微,为 气血生化之源 ,其中湿气、内燥等都是引起多种病症的内在因素之一。

那么引起脾湿的因素都有哪些呢?

1、外邪入内

外邪如湿邪或燥邪, 湿邪伤脾 、燥邪伤胃,入内侵犯机体易伤脾胃,导致脾胃虚弱之症,致湿从内生,郁而化热,形成脾湿。

2、水液代谢紊乱

中医认为水液代谢功能与脾有关, 脾阳虚衰 ,运化无力,水湿内停,水液代谢紊乱,湿邪易困脾。

3、脾失调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脏腑依靠脾所化生的水谷精微以濡养,如 湿困脾土 ,运化失常,脾功能失调,就会导致脾湿。

根据脾湿的情况,脾湿还可分为 寒湿与湿热 两种,如体质为脾湿者,体内寒湿内盛易使舌苔厚而肥腻。

那么脾湿的寒热怎么进行区分呢?

1、寒湿

寒湿可使 寒湿困脾 ,寒湿内盛,困阻脾阳,脾失温运,常以纳呆、腹胀、便溏、身重为主要的寒湿证候,可表现为 脘腹胀满 、口腻纳呆、欲呕、 口淡不渴 、腹痛便溏、头身困重、 小便短少 、肢体肿胀、身目发黄、面色晦暗、白带量多、舌体淡胖、舌苔白滑或白腻、脉濡缓或沉细等。

2、湿热

湿热可使 湿热蕴脾 ,湿热内蕴,脾湿健运,以腹胀、纳呆、发热、身重、便溏不爽为主要的湿热症候,可表现为 脘腹胀闷 、恶心欲呕、口中粘腻、 口渴不多饮 、便溏不爽、 小便短黄 、肢体困重、身热不扬汗、出热不解、面目发**鲜明、皮肤发痒、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等,所见脾湿易生痰型哮证如哮喘等。

脾湿,最容易出现的是 胃肠道病症 ,如可出现食欲不振或反胃等情况。

那么脾湿的症状表现具体有哪些呢?

1、肠胃不适

脾湿者的胃肠不适情况最为明显,如出现到饭点时间仍无饥饿感,或 对食物没胃口 ,进食些许就可感到胃胀,有的甚至 稍微进食就出现反胃 情况,胃气上涌,还可能直接表现出恶心呕吐情况。

2、疲劳感

脾湿者容易产生疲劳感,如早晨刚起不久,就感到 身体沉重 、乏力疲劳、头晕脑胀,不清醒甚至出现嗜睡等情况。

3、出现虚胖

脾湿者在日常饮食属于正常的情况下,体重仍然在 短时间内急剧增加 ,且伴有下肢按压性水肿感,就有可能是由于脾湿引起的虚胖。

4、排便异常

脾湿容易导致消化功能异常,出现排便异常或 大便外形出现粘腻 、大便不干净、性状软弱等情况。

5、舌苔异样

脾湿者容易出现舌苔异样,如出现 舌苔厚、舌边缘有齿痕 、舌体肥大等情况,或早上起床后发现上眼皮肿胀,眼袋明显都可能是脾湿引起的。

中医认为脾湿,其治疗应以 健脾祛湿 为主,寒湿内盛或者湿热内蕴,容易使脾失温运。

那么出现脾湿,应该怎么进行治疗呢?

1、药物治疗

脾湿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中成药或中药方剂的药物配合,如常见健脾祛湿的中成药有 健脾丸、归脾丸 、参苓白术丸、附子理中丸、木香顺气丸等药物,而常见加减配伍的中药方剂如 香砂六君子汤、参苓白术汤 、葛根芩连汤、茵陈五苓散等。

2、中医外治

可使用 针灸、艾灸、推拿、按摩 等中医外治方法对相关穴位进行治疗,如对 阴陵泉 足三里 等穴位进行针灸或按摩,可以起到一定的祛湿除湿和健脾益气作用。

3、辅助调理

部分食疗药膳对于健脾祛湿、利水消肿等都有一定作用,如食用 赤小豆薏米粥、竹笋西瓜皮鲤鱼汤、白术粳米粥 等,都可缓解由于脾湿引起的各种症状表现,以及其他食物如 山药、莲子 、薏苡仁、红小豆等配合煮粥汤,都有一定健脾化湿的功效。

脾湿可与 饮食贪凉 、居住环境潮湿、或 喜食肥甘厚 味类食物有关,所以脾湿除进行饮食调理外,也需要其他方式进行调理。

那么脾湿情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调理呢?

1、适量运动

每天快走或慢跑半小时左右,或做其他有氧运动如打太极、练瑜伽等,使机体微微汗出即可,同时每周运动不少于五次,适量运动可 促进气血运行 ,使湿气排出体外。

2、注意休息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日常保证睡眠质量,不可熬夜,夜间睡眠要充足,此外可适当进行午休,睡觉时记得保暖 避免受凉 等。

3、愉悦的情绪状态

保持 积极的情绪状态 ,可以多进行户外活动,或积极培养兴趣爱好如阅读、听音乐等,避免过于紧张或焦虑,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

写在最后:

脾湿易引起多种肠胃不适,所以应积极对胃肠进行保护,合理饮食,少吃甜食,甜食容易加重脾湿情况。

定义

寒湿困脾证:寒湿之邪,困遏中焦,运化失司所表现的证候。临床常见脘腹胀闷痞满疼痛,食欲不振,呕恶欲吐或黄疸等脾胃功能障碍及寒湿内盛的表现。

湿热蕴脾证:湿热之邪,内蕴中焦,纳运失职所表现的证候。以脘腹胀满痞闷,不思饮食,恶心欲吐,黄疸等脾胃功能障碍和寒湿内盛的症状为特征。

病因

寒湿困脾证:外感多因居处潮湿,冒雨涉水,久卧湿地;内因多由饮食生冷、瓜果水饮、酒食乳酪之品。脾为湿土,同气相求,易受湿邪侵犯。湿邪重浊停滞,其性属阴,最易损伤阳气,阴寒内生,寒湿相合,困扰于脾,而成寒湿困脾证。

湿热蕴脾证:其致病因素多由外感湿热之邪,或湿邪不解,郁而化热,湿热合邪,蕴结脾胃,或嗜食酒酪肥甘,因酒生热,辣而质湿,加之多食含有脂肪的食物,易酝酿湿热而损伤脾胃。

寒湿困脾证和湿热蕴脾证,皆是湿邪为患,常因体质强弱、阳气盛衰而有寒湿、湿热的不同。若素体阳盛,感受湿邪易从热化而为湿热;若素体阳虚,感受湿邪则易从寒化而成寒湿证。「阳盛则火化,化为湿热;阴盛则水胜,化为寒湿」(《医贯》)。「若其人色苍赤而瘦,肌肉坚结者,其体属阳,此外感湿邪,心易于化热;若内生湿邪,多因膏粱酒醴,心患湿热、湿火之症。若其人色白而肥,肌肉柔软者,其体属阴,若外感湿邪,不易化热;若内生之湿,多因茶汤生冷太过,必患寒湿之症。」

病机

寒湿困脾证:其寒湿既可外受也可内生。外受之寒湿多为实证,内生之寒湿多在脾阳虚衰,水湿不运的基础上形成,因虚致实,而为本虚标实证,水湿愈甚,愈困遏脾阳,脾阳愈伤,则水湿愈发停聚而不化,形成恶性的病理循环。寒湿郁遏中焦,阻滞肝胆,气机不畅,胆汁外溢,则病发黄疸,属阴黄。「阴黄之因,或热病后,过用寒凉,或真阳素虚,太阴阴寒凝结,脾肾交伤,则阴黄之症成矣」(《症因脉治》)。若寒湿内阻,郁遏脾阳,水湿不运,停蓄腹内,气机壅滞,则为鼓胀(腹胀如鼓)。若由脾阳虚所导致的寒湿内停,日久易损伤肾阳,形成脾肾阳虚,水气内停,泛溢肌肤的水肿。

湿热蕴脾证:湿热熏蒸肝胆,胆汁外溢,则病发黄疸,属阳黄。《诸病源候论》云:「黄疸候:此由酒食过度,腑脏不和,水谷相并积于脾胃,复为同湿所传,瘀结不散,热气郁蒸,令身体面目及爪甲小便尽黄。」若湿热夹温毒疫邪,蒸迫胆汁,不循常道而外溢,则病发急黄,高热,口渴,起病急速。故《诸病源候论》说:「脾胃郁热,谷气郁蒸,因为热毒所加,故卒然发黄,心满气喘,命在顷刻,故云急黄。」若湿热蕴结脾胃,脾不制水,水湿停聚,充塞隧道,壅遏气机,则亦成鼓胀,腹大胀满,如囊裹水。」若湿热壅盛,脾胃不能运化水液,气机升降失职,水液泛于肌肤、四肢而成水肿,若湿热下注肠中,清浊不分,混杂而下,则成泄泻;湿热熏蒸肠道,腑气郁阻,气血凝滞,损伤脉络,化为脓血,则为痢疾,或大便下血,或为肠痈。

鉴别要点

寒湿困脾证:脘腹胀闷痞满疼痛,口淡乏味,肢体沉重困顿,食欲不振,呕恶欲吐,大便溏薄,小便不利,肢体浮肿,口不渴,或妇女白带量多质稀,面色黄晦,或白睛、肌肤、颜面发黄,其色晦暗如烟熏,舌质淡胖有齿痕,苔白腻,脉濡缓。以寒湿内盛和脾运失健为临床特征。

湿热蕴脾证:脘腹胀满痞闷,不思饮食,恶心欲吐,头身困重,大便溏薄,小便短黄,或白睛、肌肤、颜面俱黄,色泽黄亮如橘子。甚则起病急重,**如金,伴高热,烦躁,神昏谵语及出血诸症。口苦,厌油腻,肌肤瘙痒,或浮肿,皮肤发亮紧绷,或不发热或身热不扬,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以湿热内蕴和脾运化功能失调为临床特征。

鉴别分析

寒湿困脾证和湿热蕴脾证,均由湿邪为患,故具备脘腹痞闷胀满,不思饮食,恶心呕吐,头身困重,大便溏薄,黄疸,苔腻,脉濡的共同症状。

寒湿困脾证和湿热蕴脾证,均由于水湿内停,阻遏中焦,壅遏气机,脾阳被困,进而影响脾胃的受纳运化功能,气机升降失常而致一系列消化功能障碍的症状和体征。脾与胃同居中焦,脾喜燥而恶湿,胃喜润而恶燥。脾与胃升降相因,燥湿相济,纳运相得,共同完成饮食水谷的消化、吸收、运输功能,若湿邪外侵,常易困脾,同气相求,而成湿壅中焦之变。脾阳虚或肾阳不足,温运气化水液功能失调,常致内湿停聚,损伤脾胃之气,健运失职,致脘腹痞闷胀满。湿困脾胃,胃不受纳则不思饮食,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则恶心呕吐,湿邪困遏脾胃,脾气不运,水湿不化,清浊不分,并走大肠,则大便溏薄。脾主身之肌肉,四肢为脾之外候,湿邪困脾,脾不能运化水谷,精微不布,湿邪困遏肌表经络,阳气阻滞不能外达,则头身困重。湿邪阻遏中焦,脾胃邪实,反侮其不胜之肝胆,湿邪浸*,肝胆失于疏泄,胆液被阻,不循常道,则外达肌肤,上溢白睛,不注膀胱而作黄疸。湿邪困遏阳气,阻压脉道,则苔腻,脉濡。

寒湿困脾证:因阴寒偏盛,水湿不化,水泛肌肤,则肢体浮肿;未伤津液,则口淡不渴;水湿阻遏,膀胱气化不利,故小便短少。因此,《东医宝鉴》:「水肿由脾虚湿胜,凝闭渗道,水渍妄行,故通身面目手足皆浮而肿,皮薄而光,手按成举手即满是也。」寒湿困脾证所致水肿,若因坐卧湿地,远行涉水,或冒雨露而行,则水湿内侵,壅滞脾胃,影响三焦决渎、膀胱气化而致的水肿,多为阳水;若因脾阳不足,气不化水,健运失职,水湿内停中焦,氾滥肌肤所致的水肿,多为阴水。前者肿势逐渐蔓延全身,后者肿势以腰以下,足跗部水肿为多见,且常易累及肾阳,而成脾肾阳气俱衰的证候。寒湿下渗,带脉不固,故带下清稀量多。湿困中焦,脾胃运化水谷功能障碍,则精微不布,气血化生乏源,不能上荣肌肤,故面色黄晦。即「寒湿内生,色必滞暗,变黄变黑,皆沉晦不明」(《医原》)。若寒湿壅阻中焦,阻滞肝胆气机,胆汁不循常道,泛于肌肤、白睛,下流膀胱而发为黄疸,以寒湿为主,称为阴黄。故《临证指南医案》云:「阴黄之作,湿从寒水,脾阳不能化热,胆液为湿所阻,渍于脾,浸*肌肉,溢于皮肤,色如熏黄。」阴黄之黄疸表现为白睛、肌肤、颜面发黄,其色晦暗如烟熏。舌质胖有齿痕,为水湿上浸,舌体胖大而受齿缘压迫所致。湿困气机,故脉来怠缓。

湿热蕴脾证:因湿热交阻中焦脾胃,熏蒸肝胆,肝胆疏泄失职,胆汁不循常道而外溢,发为黄疸。湿热为患,多为阳黄,「阳黄之作,湿从火化,淤热在里,胆热液泄,与胃之浊气共并,上不得越,下不得泄,熏蒸遏郁,侵于肺则身目俱黄,热流膀胱,溺色为之变赤,黄如橘子色」(《临证指南医案》)。阳黄,其白睛、肌肤、颜面俱黄,色泽黄亮如橘子,甚则热毒炽盛,逼迫胆汁外溢,上扰心神,则**如金,高热,烦躁,神昏谵语。湿热浸*肌肤,则肌肤瘙痒。湿热交蒸,脾不制水,流于肌肤经隧之间,则病发水肿,绷紧光亮,「湿热身肿之症,身热面黄,小便赤涩,胸腹胀闷,四肢黄肿,口渴心烦,此湿热作肿,即阳水之症也」(《症因脉治》)。湿热内熏,胆汁排泄不利,上溢则口苦,「邪在胆,逆在胃,胆泄液则口苦」(《灵枢》)。湿热相结,因湿性粘滞重浊,热为湿遏,胶结难解,故身热不扬,发热不为汗解。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均为湿热内盛的征象。

寒湿困脾证和湿热蕴脾证,就其临床症状而言,二者均有黄疸,却有阴黄、阳黄之分。寒湿困脾证,其表现为面目肌肤发黄,**晦暗如烟熏,即阴黄;湿热蕴脾证,其表现为白睛、肌肤、颜面俱黄,色泽黄亮如橘子,甚者病发「急黄」,属阳黄。二者均可有水肿,前者为肢体浮肿伴小便量少色清稀,大便溏薄,口不渴;后者浮肿,皮肤发亮紧绷,伴小便短黄,大便溏泻不爽或秘结,身热不扬。即前者有寒湿内盛的表现,后者有湿热内蕴的表现,从二者的舌脉比较,更证明了这一点,寒湿困脾证,舌质淡胖有齿痕,苔白腻,脉濡缓;湿热蕴脾证,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寒湿困脾证和湿热蕴脾证,就其病机病势而言,前者病机为:寒湿内困脾胃,运化功能障碍,水湿不运,气机升降失调,甚则浸*肝胆,胆汁外溢,可出现黄疸(阴黄),本证日久,可损伤脾胃之气,气滞湿阻,形成鼓胀,或脾气虚证、脾肾阳虚证。后者病机为:湿热中阻,壅遏脾胃,运化失职,气机不利,熏蒸肝胆,胆汁外溢,故发黄疸(阳黄),亦可暴发阳黄。若湿热壅阻经隧,气滞湿阻,则病发鼓胀;若水湿泛溢肌肤,则病水肿;若湿热下注大肠,则出现泄泻或痢疾的大肠湿热证。总之,二者均有脾胃功能障碍,病位均在中焦脾胃,但前者病性属寒属阴,后者病性属热属阳。前者初起急性期,多表现寒湿内盛,故属实证,慢性阶段,总因脾阳素虚,水湿不运或复感外湿,内外相引,合而致病,常为本虚标实证。后者湿热为患,既可外感,又可内生,属实证,寒湿困脾证和湿热蕴脾证,二者也可互相转化。

寒湿困脾证和湿热蕴脾证,就其病因病史而言,前者有冒雨涉水,居处湿地,饮食生冷瓜果的病因,后者亦可有上述病因,但应有湿郁化热的病理过程。前者,体质阳虚易感寒;后者,体质阳盛易感热,因此前者可有阳虚的病史,后者可有阳盛的病史。

寒湿困脾证,治疗宜散寒除湿,健脾温中,方用茵陈四逆汤(《张氏医通》);湿热蕴脾证,治疗宜清化湿热,健脾利胆,方用茵陈蒿汤加减(《伤寒论》)。正如《类证治裁》所云「阳黄系胃腑湿热熏蒸,与胆液泄越,上侵肺则发而为黄,其色明如橘子,治在胃,茵陈蒿汤;阴黄系脾脏寒湿不运,与胆液浸*,外渍肌肉,则发而为黄,其色晦如烟熏,治在脾,茵陈四逆汤。」此外,急黄一证,因「杀人最急」,《杂病源流犀烛》故治疗宜泻热凉血,解毒开窍,方用神犀丹(《温热经纬》)。

院腹胀问疼痛,泛恶欲吐,纳呆,口淡不渴,便溏,头身困重,面色晦黄,或面目肌肤发黄,色晦暗如烟熏或肢体浮肿,小便短少。或妇女白带量多。舌淡胖苔白腻白滑,脉濡缓

过食生冷,寒湿内侵,脾阳受困,运化失司,故院腹部胀问疼痛,纳呆;胃失和降则泛恶欲吐;寒湿为阴邪,阴不耗津,故口谈不渴;湿注肠中,则便溏;脾主肌肉,湿性重着,故头身困重;湿阻气滞,气血运行不畅,不能外荣肌肤,故面色不荣;牌为寒湿所困,阳气不宣,胆汁外溢,故面目肌肤发黄,**晦暗如烟熏;寒湿阻遏阳气,不能温化水湿,泛溢肌表,故肢体浮肿;膀胱气化不利,则小便短少;寒湿内盛则舌淡胖苔白腻或白滑,脉象濡缓。

①鲜大米30克。

制法与用法:将米洗净置铁锅中,以文火炒至焦**,然后加入清水300毫升左右,煮至米开为度,用器皿盛装待温时食用,每天服食一次,连服3—4天。

②玉米芯750克、黄柏6克、干姜6克。

制法与用法:共研细末,每次服3克,每天3次,温开水送服。

③生姜250克、猪肚1个。

制法与用法:将生姜洗净切碎,放人洗净的猪肚中,文火煲熟,喝汤吃肚。每2天吃1个,连吃3~4个。

④干姜6克、胡椒10粒。

制法与用法:二味共研为末。分2次,用开水冲服,1天服完,使用次数酌定。

根据你的病情描述,“脾胃湿热”该病证主要是由于脾胃虚弱引起痰湿内停,停积于脾之痰湿日久化热,就会形成痰热,脾胃互为表里,痰热困脾,自然会影响到胃的功能,引起脾胃湿热,进而出现一些列饮食摄纳和消化异常,可能出现的病症有纳差,大便不爽,或大便溏泻,口中有异味,痰多等。

意见建议:针对上述病证,建议服用健脾益气,清热利湿的药物进行治疗,而且平时要注意顾护脾胃,不宜吃寒凉的食物,辛辣油腻之物也要适当控制摄入,平时可以多吃一些健脾的食物,如山药、薏米等,还可以经常摩腹,点按足三里穴等来健脾。

您好!我建议去医院看看中医内科医生并听从专科医生的正确诊疗及建议就好啦,不要太紧张呀。病因病理学术语。即指湿热困脾的病机。脾与胃相表里,脾热往往伴随胃热,故临床多见脾胃湿热。症见脘腹胀满、食少倦怠、头重如裹、恶心欲吐、口淡不渴、便溏不爽、尿少而黄,甚则身目俱黄,舌苔黄腻,脉濡数。又如皮肤病的湿疹、脓疱疮等,亦多与脾湿热有关。治宜淡渗利湿或辅以芳香化浊,不宜过用苦寒之品。

病因病理学术语。即指湿热困脾的病机。脾与胃相表里,脾热往往伴随胃热,故临床多见脾胃湿热。症见脘腹胀满、食少倦怠、头重如裹、恶心欲吐、口淡不渴、便溏不爽、尿少而黄,甚则身目俱黄,舌苔黄腻,脉濡数。又如皮肤病的湿疹、脓疱疮等,亦多与脾湿热有关。治宜淡渗利湿或辅以芳香化浊,不宜过用苦寒之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75311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4
下一篇2023-11-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