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膀动的时候会响,动的过程里面还会有一点疼是,怎么了是肩周炎吗?

肩膀动的时候会响,动的过程里面还会有一点疼是,怎么了是肩周炎吗?,第1张

本病女性多于男性,左侧多于右侧,亦可两侧先后发病。多为中、老年患病。逐渐出现肩部某一处痛,与动作、姿势有明显关系。随病程延长,疼痛范围扩大,并牵涉到上臂中段,同时伴肩关节活动受限。如欲增大活动范围,则有剧烈锐痛发生。严重时患肢不能梳头、洗面和扣腰带。夜间因翻身移动肩部而痛醒。病人初期尚能指出疼痛点,后期范围扩大,感觉疼痛来于肱骨。

  肩部疼痛,可为阵发性或持续性,急性期时疼痛剧烈,夜间加重,活动与休息均可出现,严重者有触痛,疼痛时汗出难耐,不得安睡,部分病人疼痛可向前臂或颈部放射。肩关节活动受限,尤以外展、外旋、后伸障碍显著,病情严重者不能刷牙、洗脸、梳头、脱衣、插衣兜等,甚至局部肌肉萎缩等。肩周炎的发病首先发生一侧肩部疼痛、酸痛或跳痛,夜间痛甚,初起因畏痛而不敢活动,久则产生粘连和挛缩,活动受限,尤以外展、上举、背伸时明显,甚者肩关节失去活动能力。

你对下症吧。肩周炎当然可以只好了,你可以先去做做按摩和针灸,无效的话再来咨询我,我可以让你恢复如初

01

这是由于人的脊髓是属于大脑的,意识产生在大脑中,但大脑却能在某种程度上操控脊髓的活动。而且这样走路,人们才感到轻松、舒服、避免身体左右摇晃,还可以保持身体的平衡。所以,人们在走路时胳膊前后摆动。

人,只要一迈开双脚,两臂就会很自然地轻微摆动。一般, 双臂自然摆动是不费力的。即使是长途越野行走以后,两脚发酸,腿部肌肉已耗尽气力,这时我们的双臂仍会轻松地来回摆动。显然,这个动作是手臂肌肉有节奏地收缩的结果。

走路时手臂为什么要摆动呢? 一开始,有人以为这样可以减少行走时消耗的能量。

可是测定结果表明,手臂是否摆动对走路时消耗的能量丝毫没有影响。也有人提出,这样可以校正头部的位置。因为人走路时总是面向前方的,可是随着双脚的交替跨步,臀部会发生转动,这种转动会通过肩部传到头部,使人的头部在走时左右转动,而手臂和脚交叉摆动,就可以抵消这种转动。

但科学家经过精确测定后发现,人走路时即使手臂纹丝不动,臂部转动的角度也只有9度,到了肩部转动角度还会减小,最后头部只不过2度左右了,不会影响人体面向前方。当然,这个理由也就站不住脚了。

有些科学家联想到了人是从猿猴等四肢着地的动物进化来的,四肢着地的动物在行走时,前后肢交替跨步是很有规律的。

 人开始直立行走后,四肢动物的前肢成了人的双臂。有人做过一个实验,在人走路时把手臂绑住不动,结果手臂的肌肉仍旧有规律地收缩着。看来,人走路时摆动双臂是四肢着地的动物行走姿势残 留的影响,主要起协调和平衡走路姿势的作用。

一、指挥的基本姿势

指挥站立要稳,身体有控制的放松,垂肩而立,双脚分开,背部形象舒展、高大,感觉舒适而自然;面部表情丰富而自然;眼睛明亮而富于表达。指挥的双手蕴涵着丰富的合唱艺术语言,每一个动作都表达着一定的意图。手是合唱指挥的主要工具。

手的基本姿势可大致分为以下几种:

1、常用姿势 手指自然弯曲,掌心向下,形状似放在排球上的感觉。击拍点位于中指的掌指关节处,击拍时手腕一定要保持稳定,千万不能上下摆动。右手掌心永远向着下方、前下方;左手掌心也可向着侧内方、侧内下方及侧内上方,除极特殊需要,掌心不应向正前方。

2、手握空拳 表示强而有力,强收拍时经常使用。

3、拇指和食指轻捏,表示弱,弱收拍时也经常使用。

4、手掌自然伸张,表示柔和、抒情。

5、左手掌心向侧内方、侧内上方,稍呈紧张状态,表示强而有力。手臂逐渐向上抬起则表示渐强。指挥线条由手来完成,小臂附着于手的运动,大臂则跟随小臂运

动。当手向中央收拢时,小臂收回,大臂逐渐靠近身体;手向侧前方运动时,大臂则逐渐离开身体两侧。指挥的基本姿势须结合击拍动作经常练习,是指挥者必不可

少的功课。一定要一丝不苟,严格要求。

二、指挥的击拍动作

击拍动作是指挥者进行指挥活动最重要的基本动作。这个动作的正确与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指挥工作的成败。击拍动作包括两个部分:

1、击拍 是由肩部发力并带动大臂、小臂,手自上而下的一个击打动作。感觉与拿锤子钉钉子相似。这个动作的最低点力量最大,被指挥理论称为“拍点”。

2、反射 是由击拍后自然产生的一个反弹动作。感觉与击鼓后的反弹动作相似。

认真体会:点前加速、肌肉紧张;点后减速,肌肉放松是掌握击拍动作的要领。

击拍是指挥的基本功,业余指挥要下一定功夫练习。

三、指挥的击拍技巧

为了适应音乐速度、力度、情感等不断变化的需要,就要调整击拍与反射角的大小和击拍过程的速度、力度,从而形成了不同的击拍技巧类型。一般规律是:

快速、跳跃、节奏强的音乐,击拍的速度快、力度大、反射角度小;慢速、柔和、节奏缓和的音乐,击拍的速度慢、力度小反射角度大。基本指挥法大致有以下几

种:

1、直线型 击拍线条为自上而下的直线,拍点十分清晰,反射角为锐角,击拍点前后的加速和减速十分明显。直线型是击拍动作的基本形态,多用来表现中速和较快、快、很快速的音乐及非连音、跳音〔顿音、断音〕的唱法。

2、斜线型 击拍线条为斜线,拍点清晰,但反射角不如直线型尖锐,击拍点前后的加速和减速明显。适用于表现适中的速度和力度,以及非连音为主的唱法。

3、弧线型 反射线条为较大斜线,击拍线与反射线呈弧线连接,拍点只在内心的速度感觉中存在,几乎没有击拍点前后加速和减速的感觉;适合表现慢速、抒情、力度较弱的连音唱法。

指挥法是在指挥者的指挥实践中不断创造和总结出来的,指挥者可在指挥实践中正确、灵活、综合使用和创立不同的指挥方法。

四、指挥的动作技巧

指挥法带有很强的技巧性,学习者必须通过经常、认真地练习方可获得。练习时应注意以下亊项:

1、认真体会有关理论和技术要领;

2、保持正确的姿势;

3、注意双手动作的范围;

4、手腕支撑着手的动作,不要上下摆动,掌心要始终向下或前下方;

5、双臂抬起自然,不要高举在胸前,双臂不要夹紧;

6、双肩放松,不可随击拍动作上下耸动;

7、肘部放松、自然下垂,不要夹紧,也不能过分向外撑出;

8、击拍线条要始终在前面的纵平面上,上下左右进行,万万不可挥向合唱团;

9、基本的击拍练习,是指挥者的必练功课。这种练习简单而枯燥,但必须熟练掌握。

五、设计指挥图式的原则

指挥图式是按照节拍的强弱规律设计的,节拍的强弱无非有强拍、次强拍、弱拍三种情况。生活实践告诉我们,自然用力的方向大都是自上而下的,重心向下、离心向上才符合物体运动的力学规律,设计指挥图式也须遵循这个原理。

于是,就产生了以下原则:击拍动作方向:强拍由上向下,次强拍由内上向外下,弱拍由外上向内下。反射动作方向:反之。以上是设计指挥图式总的原则。

偶而弱拍的方向会和次强拍的方向重叠,虽然方向相同,但线条的长短、拍点的高低是截然不同的。

1、强拍 自上而下的直线;

2、次强拍 自上而下由内向外的长斜线;

3、弱拍 自上而下向内或向外的短斜线。

反射线总是于击拍线方向相反,并用直线、斜线、弧线使击拍线连结起来。

指挥图式并没有统一规定,也不是每个人的指挥图式都必须完全一样。指挥图式是可以自己设计的,只要符合音乐中节拍的强弱规律,符合物体运动力学原理,遵循指挥图式设计原则,指挥起来舒服、自然就是合理的。

有的合唱指挥在其著作中认为:弱拍是自下而上的托举动作,我是不赞同的。弱拍的击拍怎样托举?不能理解。

我认为:在基本的指挥图式中,只要是击拍线,无论是强拍、次强拍还是弱拍总的趋势都应是自上而下的。因为击拍动作是需要发力的,只有这样才符合“重心向

下”的原理。只是为了区别强拍、次强拍和弱拍,有上下线、上下长斜线和上下短斜线的细微差别。我们知道:反射线总是与击拍线的方向相反的,反射动作是需要

放松的,反射线才符合“离心向上”的原理。有一些初学者在指挥过程中,常出现“反拍”现象,就是违背了指挥图式设计原则的原故。

六、常用拍子的指挥图式

乐曲的拍子有三种:

1、单拍子:每小节只有一个强拍的二拍子、三拍子。

2、复拍子: 每小节不止一个强拍同类型单拍子的序列。

3、混合拍子:每小节不止一个强拍不同类型单拍子的序列。

常用基本拍子的指挥图式是:二拍子、三拍子和四拍子,其它拍子的图式都由这三种图式演变而成。图式由三个部分组成,即:击拍线(实线)、拍点(位于击拍线末端,击拍线与反射线的交汇点)、反射线(虚线)。

1、单拍子

a、二拍子 二拍子的乐曲最为常见,指挥图式也是最基本的。常见的拍号有:四二拍、二二拍。

图式中,第一拍的拍点在腰带处,第二拍的拍点可稍高。图式均表示右手图式,练习时,可用双手同向

对称进行。

b、三拍子 常见的拍号有:四三拍、八三拍、

2、复拍子

复拍子的图式不能用重复的单拍子的图式来表示,如:四拍子图式并不是两个二拍子图式的重复。因为,复拍子的每一小节中只有一个强拍,如果用两个二拍子的图

式来表示,就出现了两个强拍的情况,会影响作品表现上的平稳、连贯,甚至会使人弄不清拍子的具体位置,而使演唱出现混乱。

a、四拍子 由(2+2)组合而成。每小节有四拍,第一拍为强拍,第三拍为次强拍,其它为为弱拍。常见的拍号有:四、四拍。

b、六拍子 由(3+3)组合而成。每小节有六拍,第一拍为强拍,第四拍为次强拍,其它为弱拍。常见的拍号有:八六拍、四六拍。

c、九拍子 由(3+3+3)组合而成。每小节有九拍。

第一拍为强拍,第四拍、第七拍为次强拍,其它为弱拍。常见的拍号有:八、九拍。

d、十二拍子 由(3+3+3+3)组合而成。每小节有十二拍,

第一拍为强拍,第四拍、第七拍、第十拍为次强拍,其它为弱拍。常见的拍号有:八、十二拍

复拍子中的六拍子、九拍子、十二拍子等,由于强拍出现的周期较长,前进的动力受到缓冲,所以乐曲多为较慢的速度,常表现平静、柔和、抒情的情绪,指挥线条也要平稳、连贯。如果乐曲的速度较快,指挥图式则要简化。图式的简化将在以后的内容中介绍。

3、、混合拍子

a、五拍子 由(2+3)或(3+2)组合而成。每小节第一拍为强拍,下一个重音为次强拍,其它为弱拍。常见的拍号有:四、五拍。

b、七拍子 由(2+2+3)或(2+3+2)或(3+2+2)组合而成。从混合拍子的定义来看,七拍子不会是(3+4)或(4+3)的结构,明确了七拍子的拍子结构,才能正确的设计出七拍子的指挥图式。每小节有一个强拍,两个次强拍,其它为弱拍。常见的拍号有:四、七拍。

七、起 拍

起拍是指挥的第一个动作,是指示伴奏或合唱团从预备至开始的指挥过程。在起拍动作中,要暗示合唱歌曲开始时的速度、力度和基本情感。因此,起拍是指挥的一个重要步骤。起拍动作包含三个部分:

1、预备

眼睛首先环视合唱团,以集中合唱团员的注意力,面部表情坚定而自信,眼睛里充满着合唱作品中的情感和对合唱团成功演唱的期待。双手缓缓抬起并回落,回落后要保持相对稳定、静止状态。右手稍高,双手距离约二十公分,高度在胸部以下。肩部和手臂放松、自然。

如果合唱有前奏,伴奏是钢琴一件乐器,可只用右手做预备动作,左手则在引进合唱时加入指挥动作。如果伴奏是一个较大的乐队,则需要双手做预备动作。指挥在

排练时,不要养成在预备动作中讲话的不良习惯。因为,指挥在做了预备动作后,合唱团员注意力都处在高度集中的状态,随时准备吸气演唱,预备时间过长就会使

大家松懈。久而久之,预备动作会失去集中注意力的作用。

2、吸气

吸气是起拍过程中关键的动作。它的动作要领是:吸气前的预备动作双手必须是静止状态,位置在起拍前一拍的拍点上。然后明确、果断地做出吸气动作,不能有丝

毫的犹豫,吸气动作实际上就是已经练习过的反射动作。指挥在做吸气动作的同时,自己也要和合唱团一起吸气。吸气是合唱作品的一部分。因此,吸气的速度应和

歌曲的速度、律动一致。吸气动作开始于起唱前一拍的拍点并与起拍动作相连,吸气动作的方向一定要准确。否则,就不能正确联结到指挥图式中起唱的第一拍而导

致混乱,吸气与起拍是一个连续动作的两个部分。

3、起拍

吸气之后击出的第一拍称起拍,并从这一拍开始进入指挥图式,合唱团在拍点上进入演唱。

由于歌曲开始拍可以处在小节内的不同位置,所以,又有正规节奏起拍和非正规节奏起拍之分。正规节奏起拍:即在小节线后第一拍、强拍处起拍;非正规节奏起

拍:是指在非强拍处起拍。无论哪种起拍,预备动作总是在图式前一拍的拍点后,吸气动作则是在这一拍反射线上。起拍就是合唱作品的第一拍,第一个音符要在拍

点上唱出。

下面说明几种常见的起拍图式:

强拍起拍

进行曲、欢快情绪的起拍:动作要干脆、有力。拍点清晰,反射动作轻快。

抒情曲、委婉情绪的起拍:动作要柔和、连贯。拍点清楚,反射动作缓慢。

b、弱拍起拍

c、分割拍起拍:即单位拍的后半拍。

分割拍起拍的指挥图式与以上图式并无不同。所不同的是:整拍起拍时,吸气在指挥吸气动作的同时进行,起唱在击拍点上;分割拍的起拍时,吸气在拍点后的前半拍进行,起唱则在后半拍。指挥要特别注意的是:分割拍起拍的吸气动作,要分成两个部分进行:

1、把原来的吸气动作做为吸气的预备动作;

2、把原来的击拍动作想像成吸气动作。起拍时,吸气预备动作的范围和力度一定要小于吸气动作。

八、收 拍

收拍是指挥一首合唱作品的最后一个动作,与起拍有着同样的重要作用。有时,合唱作品的结束给人留下的印象,比开始还要深刻,它表现了音乐形象的完整性。指挥的收拍动作,一定要把合唱作品的意境演绎得尽善尽美,切不可草率从亊。

收拍动作包括两个部分:

1、预备

这个动作与起拍的吸气动作相同,在歌曲最后一拍的反射线上,只是稍快、稍高于正常的反射线。预备动作的大小,要根据作品结束时的意境、情感、速度、力度而定。预备与收拍同样是一个连续动作的两个部分。

2、收拍

这个动作指示着合唱团声音的停止,收拍动作的设计也要根据作品结束时的意境、情感、速度、力度而定,并无像“标准件”一样的统一规定。

收拍点理论上总是在结束拍下一拍开始的地方,这样才能准确表达作曲者作品结束时的意图。收拍点要清晰。由于歌曲结束拍的时值、速度、力度和情感表现不同,

收拍动作也有所不同。强而有力的收拍,可以在收拍点上有力的握拳,从指挥正常手形到握拳至收拍点,要有一个自上而下、小而有力的回落过程,来表示合唱作品

的力量。短促而跳跃的收拍,可单用右手,预备动作后由外上向内里再向外划一小圈,收拍点只需用拇指与食指轻轻一捏。渐强、延长的收拍,右手在延长拍上做保

持动作,左手上举暗示渐强,延长结束前双手做较大的预备和握拳收拍动作。关于延长记号的时值,很多人主张延长原音符时值的一倍,并严格按拍进行的观点我是

不赞成的。音乐理论这样定义延长记号:可按作品风格、演唱者的意愿任意延长。因此,我认为:1、只延长原音符时值的一倍是不妥的;2、延长中不应有以拍为

单位的节奏感。如果规定时值并带有节奏感,就与“任意延长”相悖了。渐弱、延长的收拍,右手在延长拍上做保持动作,左手下拉暗示渐弱,延长结束前双手做较

小的预备划圈后拇指与食指相捏收拍。

收拍动作,不是几个模式可以概括的,要靠指挥者在指挥实践中细心体会并精心设计。以上是我个人的理解,仅供参考。收拍不同于起拍。起拍是从无声到有声,情

感从自然到投入;收拍所停止的音乐,虽然是声音停了、但合唱团员的表情、指挥的姿势、合唱作品的意境不要变化,而使听众的思绪继续遐想。收拍后指挥要保持

静止状态片刻,再慢慢放松,从作品的意境中出来。

九、长音、切分、附点节奏的指挥方法

长时值或带有延长记号的音,左手通常以保持动作表示,右手长音时正常击拍,延长音则与左手共同保持。

保持动作:是指手停在击拍点上。这时手部肌肉稍感紧张,在所保持音最后一拍的反射动作突然放松,预示下一拍的进入。

1、长音 保持动作适用于长音。

2、切分节奏 切分节奏的击拍,也可以采用保持动作,这里的保持是瞬间的。在切分音上保持时,小臂和手在反射动作中,有瞬间的保持并使肌肉紧张,这时的反射线比正常的长些。

3、附点节奏 附点节奏的击拍,也可以采用保持动作。这里的保持是短暂的、瞬间的。

十、呼吸与休止指挥方法

呼吸是音乐的重要表现手段,它不仅仅只是歌唱中的换气,还起着音乐的分句和感情表达的重要作用。作曲者并非都把它明确的标记在乐谱上,需要指挥来设计和安排。

休止是音乐进行当中的停顿,有长有短,是节奏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音乐的表现手段之一。作曲者大都在乐谱上明显标记,指挥要用动作传达给合唱团员。

休止时,往往可以安排呼吸,但呼吸并非都在休止时进行,常常需要指挥在动作上明确提示呼吸,但也不是每次呼吸都在指挥提示下进行。

1、呼吸

合唱的呼吸,犹如文章中的标点符号对于文章的重要性一样,是指挥不可忽视的。音乐中如果没有恰如其分的呼吸(分句),不仅给演唱者带来演唱上的困难,也会影响音乐形象的刻划而使听众感觉不完美。

指挥提示吸气的动作与起拍动作中的吸气相同,只是在乐句间进行。

在合唱的声部进出时,吸气动作也可包含“连收兼吸”的用意,它是指挥常用的一种方法。

2、休止

音乐中的休止符,表示声音到这里有节奏地中断。休止符是组织节奏的一种手段,此时虽然歌声有短暂的停顿,但音乐实际上还在进行,所以指挥也要准确地予以提示。

a、一拍以上的休止

这时要在休止处收拍,可连吸带收。

b、一拍及一拍以下的休止

如果休止符恰在分句处,指挥要在休止符上提示吸气;休止符不在分句处,击拍正常进行。

十一、合拍与分拍的指挥方法

前面已知的指挥图式,是在适中的速度下应用的。根据音乐速度的变化,在很快或很慢的作品中,指挥图式可以进行简化或细分。

1、合拍

合拍是指对基本指挥图式的简化。合拍的原则是:每小节只击出强拍、次强拍。如此,二拍子、三拍子就简化成一拍子,

四拍子、六拍子可以简化成二拍子,九拍子则简化成三拍子,拍子简化后避免了繁琐的图式和复杂的击拍动作。重要的是合拍指挥动作更有利于合唱作品的表现,尤其是单位拍小于四分音符、较快速的作品。

也可以把每两小节视为二拍子,用二拍子指挥图式。

并不是每个作品从头至尾都可以单一组合,需要指挥从语句和旋律结构上精心设计,做出正确组合。

2、分拍

分拍是指将基本图式中的基本拍细分。细分的原则是:在保持原指挥图式的前提下,将一拍分为两拍进行。通常在慢速的作品中应用。

有时歌曲速度较大幅度渐慢时,也可灵活使用分拍的指挥法。很多作品终止时,往往渐慢结束,也可局部采用拍细分的指挥法。

合拍与分拍的指挥方法,可以独立、综合、整体、局部使用,指挥者可根据具体作品精心设计、灵活运用。

十二、力度与速度的指挥方法

1、力度的对比

力度的变化是合唱艺术重要的表现手段之一。力度的对比,可以使作品的风格、意境、情感、色彩更好地演绎。

指挥对力度变化的提示,主要靠动作的大小和手臂肌肉的紧张度来实现。

a、指挥动作的范围

一般的规律是:弱时,手臂动作幅度小、位置低;强时,手臂动作幅度大、位置高。指挥动作的范围:高至眉,低至腰。渐强、渐弱的变化,指挥用手上举与下拉的动作来暗示。

b、指挥动作的紧张度

一般的规律是:弱时,手臂肌肉松弛,但不能松懈,要有一定的负重感觉;强时,手臂肌肉紧张,但不要僵硬,要有较强的负重感觉。渐弱时,手臂肌肉由紧张变为

松弛,负重的感觉逐渐减小。渐强时,手臂肌肉由松弛变为紧张,负重的感觉逐渐加大。特强时,可握空拳表示;很弱时,可仅用手指的细微动作表示。

2、速度的对比

速度的变化也是合唱艺术重要的表现手段之一。作曲者一般都对作品的速度给予明确的标记,指挥者也可根据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对速度做出相应的处理。速度变化时,指挥应注意做到:a、预示清晰,以使合唱团一目了然、心中有数。b、击拍果断,以使合唱团统一速度、完美演唱。

十三、指挥双手的分工

指挥击拍基本动作的练习,大都是双手对称的同步动作,这在指挥者开始学习时是十分重要的。但是,指挥者提高自己的指挥水平时,一定要掌握双手分工的指挥技巧。

指挥的工作早已不仅仅是“打拍子”的概念了。指挥是通过击拍的方式来指示节拍、节奏、速度和力度;同时,还要启发和带动合唱团演唱时的情感、表达作品的思想内涵、刻划作品的意境。因此,双手分工,各负其责就成为指挥工作的必然选择。

法国当今著名合唱指挥大师贝赫纳,在2002年赴我国开办合唱指挥大师班时,谈到指挥双手的意义时说:“在合唱艺术的世界里,指挥的左手是天、右手是

地。”指挥的双手间蕴涵着整个合唱艺术的天地。他以大师的思维,形象、深刻、精辟、准确的定义了指挥双手的作用,使人敬佩至极。

双手具体的分工大至是:

1、右手 主要担负着指挥图式的击拍动作,并通过图式的线条和准确的拍点,来提示合唱音乐的节奏、节拍,速度、力度。大家知道这些都是合唱音乐的基本要素,我想,这也就是贝赫纳大师把右手比喻成大地的缘故吧。

2、左手 则主要负责提示合唱音乐旋律线条的起伏、情感的抑扬、声音的刚柔、音量的大小、音色的明暗等。这是一片合唱艺术可以创造、想象的天空。

指挥的双手在指挥活动中,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如:指挥图式的击拍、声部的进出等,是双手都可以参与的。

指挥的工作除了必不可少的技术性动作外,更重要的是:意境、情感、速度、力度、呼吸及唱法上关键性的预示,而这种预示能力大小,是衡量一个指挥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

指挥在合唱艺术的天地中是自由的,指挥者应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冲破禁锢,创立有自己特色的指挥艺术风格,这应该是合唱指挥者毕生的追求。

黄桂梅

发表于 2012-05-09 15:23:17

3 楼

答:合唱指挥是一个合唱团对的的灵魂,合唱指挥除了应当具备有一定的艺术素养,良好的敬业精神,较好的组织能力,严格而又清和的合作风格等等以外,一个好的指挥还应当具有:

1、有对音乐的灵气,善于捕捉音乐各要素和表达音乐的内涵。

2、有形体感,善于调整和运用自己的形体动作,做到准确和具有可视性。

3、又经过指挥基础动作的训练过程。

4、有必备的音乐知识,如:声乐、视唱练耳及乐理、和声、复调、曲式、多声部织体构成、钢琴演奏等等。

这条有些带有先天因素如:灵气,形体感,听觉等指挥也如其人,女指挥应兼有灵气加霸气有点男性化的性格为好。

其技巧有十点:

1、指挥的姿态

2、基本动作击拍

3、基本拍子的图势

4、预备

5、分拍与合拍

6、指挥动作的原则

7、速率

8、速度的表达几种方式

9、左右手的分工

10、贝多芬艾各蒙特

你后背经常发酸、肩膀酸痛、只要扭扭脖子就会很舒服,你的情况首先要考虑的是颈椎病,因为这些都是颈椎病的典型症状。

颈椎病的明显症状是 :颈部僵硬、不舒服、疼痛、有酸胀感,以及脖子活动不灵活,转动脖子时,有咔咔响的声音,不进行调理,进行下去会颈椎增生

运动时常能听到有人发出“嘎嘎”的声响,比如蹲起时膝关节有响音,走路时髋关节发出轻轻的“嘎嘎”声,转脖子颈椎有声音,攥手指听到手指有声音……这些声音人们通常称之为“弹响”。

一般来说,仅有弹响、外表不红不肿,也不感到疼痛,不伴活动障碍者属于生理性弹响,不需要特别处理,也不必为此过于惶恐不安。关节活动时,关节面之间、软骨垫与关节面之间、肌腱和关节囊之间等,总会发生摩擦而发出声音。在大部分人身上,这种声响不明显,而在有些人身上则听起来比较清楚。

特别是久坐运动少的人,关节间产生的润滑液少,加大了关节摩擦的损耗,更容易听到弹响了。当伴有疼痛或关节活动受限时,需要到医院就诊,以确定是否是关节错位或关节受损。

像学生、教师、编辑、秘书、电脑族等这些常年伏案工作的人时常会抱怨颈椎“弹响”,弹响的出现恰恰在提醒你,不要同一姿势维持过久,而要多加锻炼。最好15—30分钟稍微起来活动一下。

颈椎病的临床症状较为复杂。主要有颈背疼痛、肩背部酸痛、上肢无力、手指发麻、下肢乏力、行走困难、头晕、恶心、呕吐,甚至视物模糊、心动过速及吞咽困难等。颈椎病的临床症状与病变部位、组织受累程度与个体差异有一定关系。 由于人们工作压力越来越大,颈椎病发病率不断升高,而且有年轻化的趋势,特别是经常低头工作和长时间固定姿势的人群

是由于颈椎的病变压迫血管导致供血不足所引起的,建议你用中药结合牵引按摩治疗,效果很好的

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变、颈椎骨质增生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综合征。

颈椎病常表现为颈、肩臂、肩胛上背及胸前区疼痛,臂手麻木,肌肉萎缩,甚至四肢瘫痪。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现在颈椎病的患者越来越年轻话,最小的有8岁,13岁的儿童都有颈椎病了,但颈椎病一般以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为多些。

当有颈椎病时会使颈椎功能有轻微的退化导致颈肩背部酸痛。

颈椎病与生活、学习、工作的姿势不当有关 :处于坐位,尤其是低头工作的,虽工作量不大,强度不高,但颈椎病发病率很高。(比如:长时间的上网,打字、生活中长时间打麻将,长时间的看电视也可以造成颈椎病。) 不适当的体育锻炼:超过颈部耐量的活动或运动,可加重颈椎负荷,而你平时可能没有好好的保养颈椎,所以才有了你现在的这些症状。

建议你先耐心的看看这个,对你会有帮助的!

http://spacetvcctvcom/video/VIDE1235703883477888 这是中央电视台2套节目20090227周五的《健康之路》的节目《劳累的颈椎》

这期节目有:北京按摩医院的两个主任医师,详细的讲解有关颈椎病的原因、颈椎病引起的多种症状,以及如治疗方法、自我按摩方法,与具体做颈椎保健操的方法(视频),不妨看看!看时缓冲后,进度条拖到30分钟时,就有颈椎病的症状的讲解,放到39:40分时,是颈部保健操的具体做法。

颈椎病康复操对颈椎病有独特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姿势: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臂自然下垂,全身放松,两眼平视,均匀呼吸,站坐均可。

1双掌擦颈。十指交叉贴于后颈部,左右来回摩擦100次。

2左顾右盼。头先向左后向右转动,幅度宜大,以自觉酸胀为好,30次。

3前后点头。头先前再后,前俯时颈项尽量前伸拉长,30次。

4旋肩舒颈。双手置两侧肩部,掌心向下,两臂先由后向前旋转20—30次,再由前向后旋转20—30次。

5颈项争力。两手紧贴大腿两侧,两腿不动,头转向左侧时,上身旋向右侧,头转向右侧时,上身旋向左侧,10次。

6摇头晃脑。头向左—前—右—后旋转5次,再反方向旋转5次。

7头手相抗。双手交叉紧贴后颈部,用力顶头颈,头颈向后用力,互相抵抗5次。

8翘首望月。头用力左旋并尽量后仰,眼看左上方5秒钟,复原后,再旋向右,看右上方5秒钟。

9双手托天。双手上举过头,掌心向上,仰视手背5秒钟。

10放眼观景。手收回胸前,右手在外,劳宫穴相叠,虚按膻中穴,眼看前方,5秒钟,收操。

这是治疗颈椎病的方法:

1 加强颈肩部肌肉的锻炼,在工作或闲暇时或上网时都(可以见缝插针的利用时间做),做头及双上肢的前屈、后伸及旋转运动,既可缓解疲劳,又能使肌肉发达,韧度增强,从而有利于颈段脊柱的稳定性,增强颈肩顺应颈部突然变化的能力

2 锻炼头颈部 ,前屈后仰,左右转动,慢慢转动不可用力过猛,次数多少因人而宜。做完后非常的舒服

一定要注意:在做颈椎部的运动时,速度千万不能过快、过猛,一定要缓慢的进行

3 用多指(食、中、无名、小指)按揉颈部二十至三十次。

4 捏拿肩筋二十至三十次。

5 平时要注意少低头,工作一两个小时至少休息一次,休息时头向后仰,或平卧,让颈椎得到休息。颈椎病患者要注意不要来回突然的猛然的转头,更不能旋转颈椎,使劲斜搬按摩颈部

6 多坐耸肩、和扩胸动作:对颈部肌肉劳损、颈椎病造成的肩膀、后背、胳膊、和手部麻痛有非常好的效果

7可以做旱地游泳的动作(假的游泳),做各种游泳的姿势:(自由泳、仰泳、蛙泳、蝶泳)

8 做用下巴向前的画圈动作(就像,鹅探颈的姿势)方向是:先从下向上的画圈

9 双手十指互相交叉,放到脑后,双手向前方使劲,头部颈部向后用力,可以使颈部、肩背部减少僵硬、麻痛、酸痛的症状

10 休息时,经常的用热水袋,敷在脖子下面,热敷对缓解颈椎病的效果很好

11 颈部肌肉劳损和颈椎病还与睡眠的不良姿势有关:(总睡过高、过硬的枕头),因其持续时间长,会造成椎旁肌肉、韧带及关节的失调,加速颈椎退变。

颈椎病要注意睡觉时的枕头:枕头中央应略凹进,高度为12—16cm,颈部应枕在枕头上,不能悬空,使头部保持略后仰。习惯侧卧位者,应将使枕头与肩同高。睡觉时,不要躺着看书,也不要长时间将双手放在头上方。

12起床后可自己按摩面部,用双手分别来回搓脸的正面,侧面和耳后各几次,再用五指梳头几次,无需太多,感觉舒服就可以了。

13 多揉、多按摩颈部和肩部肌肉,按摩大椎穴、肩井穴、风池穴、百会穴、脑户穴、中府穴、云门穴等

多按摩肩胛骨内圆(肩胛骨的骨缝处),天宗穴、肩贞穴、肩后穴、肩外俞穴

这是具体的穴位图, http://wwwmifangorg/am/pic/

14 在平时的坐姿上,尽量的常做到挺胸收腹,坐姿挺拔,(这个姿势一般人,很难持续下去,可以坐直一会儿、歇一会,然后再做)

无论是睡眠、休息.还是生活、学习、工作,甚至日常一些动作,都要保持良好的习惯,时刻不忘颈椎的保护。同时加强颈肌的锻炼。

颈部体操的方法 :

1 基本姿势:每次做各项训练动作前,先自然站立,双目平视,双脚略分开,与肩同宽,双手自然下垂。全身放松。

2 前俯后仰:双手叉腰,先抬头后仰,同时吸气,双眼望天,停留片刻;然后缓慢向前胸部位低头,同时呼气,双眼看地。做此动作时,要闭口,使下颌尽量紧贴前胸,停留片刻后,再上下反复做4次。

3 左右旋转:双手叉腰,先将头部缓慢转向左侧,同时吸气于胸,让右侧颈部伸直后,停留片刻,再缓慢转向右侧,同时呼气,让左边颈部伸直后,停留片刻。这样反复交替做4次。

4 提肩缩颈:做操前,先自然站立,双目平视,双脚略分开,与肩平行,双手自然下垂。动作时双肩慢慢提起,颈部尽量往下缩,停留片刻后,双肩慢慢放松地放下,头颈自然伸出,还原自然,然后再将双肩用力往下沉,头颈部向上拔伸,停留片刻后,双肩放松,并自然呼气。

5 左右摆动:做操前,先自然站立,双目平视,双脚略分开,与肩平行,双手叉腰。动作时头部缓缓向左侧倾斜,使左耳贴于左肩,停留片刻后,头部返回中位;然后再向右肩倾斜,同样右耳要贴近右肩,停留片刻后,再回到中位。这样左右摆动反复做4次

这是治疗颈椎病的保健操具体的做法(视频)

http://vyoukucom/v_show/id_co00XNjE1MjUyNA==html

http://vku6com/show/OxRA3X4Bm3Mxc5dAhtml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2BwSdXgdWgo/

锻炼肩部对颈椎病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这是肩部的锻炼方法:

一 、屈肘甩手 患者背部靠墙站立,或仰卧在床上,上臂贴身、屈肘,以肘点作为支点,进行外旋活动。

二 、手指爬墙 患者面对墙壁站立,用患侧手指沿墙缓缓向上爬动,使上肢尽量高举,到最大限度,在墙上作一记号,然后再徐徐向下回原处,反复进行,逐渐增加高度。

三 、体后拉手 患者自然站立,在患侧上肢内旋并向后伸的姿势下,健侧手拉患侧手或腕部,逐步拉向健侧并向上牵拉。

四 、展臂站立 患者上肢自然下垂,双臂伸直,手心向下缓缓外展,向上用力抬起,到最大限度后停10分钟,然后回原处,反复进行。

五 、后伸摸棘 患者自然站立,在患侧上肢内旋并向后伸的姿势下,屈肘、屈腕,中指指腹触摸脊柱棘突,由下逐渐向上至最大限度后呆住不动,2分钟后再缓缓向下回原处,反复进行,逐渐增加高度。

六 、梳头:患者站立或仰卧均可,患侧肘屈曲,前臂向前向上并旋前(掌心向上),尽量用肘部擦额部,即擦汗动作。

七 、头枕双手:患者仰卧位,两手十指交叉,掌心向上,放在头后部(枕部),先使两肘尽量内收,然后再尽量外展。

八 、旋肩:患者站立,患肢自然下垂,肘部伸直,患臂由前向上向后划圈,幅度由小到大,反复数遍。

以上这些动作不必每次都做完,可根据你的具体情况选择交替锻炼,每天3—5次,一般每个动作做30次左右,多者不限,只要持之以恒

我膝关节和肩关节 活动都会有响声 但是不疼

去医院看了 医生说挺多人都会有响声

不疼就没什么问题

如果疼的时间并不长 等段时间看看会不会好

如果症状持续很久了 建议你到医院去看看

不过要去大点的医院 小医院经常误诊 我第一次去看竟然说我是髌骨软化~

肩周炎(全称肩关节周围炎)是发生于肩关节周围软组织(肩关节囊、肩关节周围韧带、肌腱及滑囊)的退行性变和慢性无菌性炎症。俗称冻结肩、喙突炎、漏肩风、五十肩,是常见和多发疾病,多为单侧发病,左侧较右侧多见,少数可双侧同时发病。多发于中老年人(与肩关节易发生退变的年龄一致),女性稍高于男性。本病主要症状是肩部周围疼痛、牵涉到上臂及前臂,活动时疼痛加剧,重者不敢摆动患肢。急性期疼痛剧烈,患者多从夜间痛醒,难以入睡。早期因肩关节周围疼痛会引起局部肌肉痉挛,使肩关节活动受限。后期肩关节周围软组织广泛粘连,导致上肢的外展、外旋、后伸活动受限,患病较久者,可出现肩部肌肉萎缩,影响洗脸梳头等日常活动。要使肩周炎的疗效好,首先要明确诊断,使治疗能有的放矢,取得良效。要详细地鉴别诊断,以除外肩袖的不全断裂、钙化性肌腱炎及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因为这些疾病都可产生盂肱关节的疼痛与活动限制,最易误诊。其次要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自信心,因为肩周炎是可以自愈的,如果治疗得当,完全可以在开始期或在冻结期的开始阶段使病程停止发展而得到治愈。肩周炎的治疗最主要的是坚持自我锻炼与按摩,同时可辅以药物及理疗和局部封闭疗法。 离子导入法或理疗方法均可改善血运,消除肌肉痉挛,防止粘连,并有一定的止痛作用。在早期或疼痛较重时病人可服用消炎镇痛药物,如双氯灭痛、芬必得、扶他林等药物,或舒筋活血药物如强力天麻杜仲丸、大活络丹、疏风定痛丸等,也可外用止痛喷雾剂、红花油等。 肩周炎患者大多由于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的粘连、炎症而引起肩痛及活动受限,因此对于关节间沟处局限性压痛的患者可给以局部封闭,用药为2%利多卡因2ml,加强的松龙05ml。局封疗法可消除炎症、避免粘连、打断疼痛的恶性循环,对于肩周炎的康复很有帮助。但要使肩部功能完全恢复 ,还必须靠患者在能耐受的疼痛范围内进行体育疗法。 一甩手 :站立 ,两脚同肩宽 ,两臂前后轻轻摇动 ,并逐渐增加摆动幅度 ,每次 50- 100次。 二捞物 :站立 ,两脚同肩宽 ,上身向前弯 ,患侧前臂向下做捞物动作 ,每次 30- 50下。 三旋肩 :站立 ,两脚同肩宽 ,上身向前弯 ,使垂下的前臂作顺时针随后逆时针的旋肩运动 ,旋转范围由小到大 ,每次 50- 100下。 四爬墙 :站立在墙前 ,患侧手扶住墙 ,由低向上爬 ,直到最高点为止 ,然后放下手 ,每次 20- 30下。 五耸肩 :坐位或立位。肘关节曲成 9 0度 ,两肩耸动 ,由弱到强 ,每次 50- 100次。 六冲天炮 :坐位或立位。两手握拳 ,先放在头顶 ,然后逐渐向上伸展 ,直到最大限度 ,每次 30- 50下。 七摸高 :在上面悬掉一物为标志 ,用患侧手臂尽量上摸 ,并逐渐加高悬吊物 ,每次反复5 0- 100次。 八展翅 :立位 ,两臂伸直 ,向两侧抬起 ,与身体成 9 0度 ,约停 10秒钟再放下。每次3 0- 50下。 九扶颈 :坐位或立位。双手扶颈 ,使双肘后伸 ,每次 50- 100下。 上述疗法每日早晚各一次。患者可全部做 ,也可酌情选做 ,只要坚持锻炼 ,注意肩部的保暖 ,肩关节活动功能就会逐渐恢复。

架子鼓练习小臂最主要肩部不能动。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在架子鼓练习时,肩部要保持固定,以免产生不良动作,影响效果,另外,在架子鼓练习时,小臂也要保持一定的悬垂,以免手指紧绷而压迫架子鼓皮,影响效果。

一、大幅度摆动手臂是不会发出次声波的,由于它的振源不规则,角速度也不恒定,振源深度也会发生变化,不能产生正弦律的能量变化,所以不能产生有效的次声波能量,只能产生空气扰动形成湍流而出现的不规则空气振动(这些频率是远高于手臂摆动频率的)

二、心跳的频率不一定是共振频率的。

三、就算能产生次声波,由于能量微弱,低于零界值也不会对人有任何伤害,何况次声损害是一个能量累积的过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79134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5
下一篇2023-11-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