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双全,通常是常挂在嘴边赞美的话,形容一个人能文能武。 不过据 历史 考究,历朝历代都是重文轻武。中国有一套完整的科举制度,一直延续至清朝,武举经历了几兴几废。 通常人们都会产生一种错觉,学武之人大多都是没文化之人,殊不知这也不是常人能胜任的职位。
武举考试要过"过五关斩六将",每个朝代都有各自具体的标准。唐代除了考验武力值还要看颜值,宋代需要考军事策略,清朝较为重视武举,拉硬弓,舞大刀,石礩子是必考项目。骑射是每个朝代都会涉及到的项目,拉弓射箭这一方面尤为重要。
俗话说得好,开弓没有回头箭,为什么没有,因为力量太大,不知道怎么回。 古代武举科考开硬弓,力度180磅(81kg)以上,有可能现代人连弓都拉不开。
弓箭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在朝代还没有建立以前就有出现过神话传说,后羿射日。 虽然这个以现代的角度分析,到底需要多大的力气才能把天上的太阳射下来,此乃神人也,但也可看出了开弓射箭需要神力来相助。
另一方面由于各朝代都是重文轻武,宋代尤为之过,所以才被别国打趴。不过宋代一位著名的将领箭术了得,让人拍手叫绝,这人就是岳飞。《宋史岳飞传》里有提到, "岳飞,字鹏举 生有神力,未冠,挽弓300斤,弩八石",果真是凭实力开弓。
箭术了得的,大都力大无比,是军营中不可多得的将才。 养由基,春秋战国将领,据说可拉开千斤的弓,百发百中,百步穿杨这些词汇都是因为他的箭术了得,获得的美誉。
李广将军,一箭可射穿石头,薛仁贵将军三箭定天山,吕布能开1200斤弓,一箭可射中150步开外方天画戟的小枝。 他们凭自己的实力在 历史 名留青史,是不可多得的武将。
金朝和清朝的武举制度比较严密,录取也相对公正。 每级考试以射为主,分为上,中,下三个级别,上等:能挽一石力弓(今716kg),射一百五十步(2304米)外之立靶,中一箭。
如果按照现代人三米开外就看不见人头,恐怖连箭靶的方向在哪里都看不清。中等:能挽八斗力弓(今573kg),下等:能挽7斗力弓。 金朝的举措,促进了尚武之风的发展。
清代是满族人打下来的天下,他们被誉为马背上的民族,更加崇尚骑射,狩猎。 清代武举科考有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四科。弓以8力(80斤),10力(100斤),12力为准(120斤),弓必开满。 可想而知这需要多大的力气才能开满弓,若非有一技之长,否则绝对不可能上位。
弓必三次开满,刀必前后胸舞花,掇石必去一地,上膝或上胸。 一张好的弓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呢?中间需要经过很多道工序,原材料的选材也很重要。
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相成的,古人需要用到开硬弓,力度180磅以上。 这说明弓的韧性很好,拉力与张力也要控制好,不让其轻易变形,好的弓,必定是花了不少心思的。
在电视中,我们经常会看到拉弓时有的人手上会带着玉扳指。其实扳指在拉弓时相当于护具。 如所用强弓为75kg,开满这种弓,就相当手上提起75kg的重物。张弓是一件很吃力的事情且容易割伤, 玉扳指戴在拇指上用以钩弦。
好弓需得有伯乐赏识,根据个人特性不同,拉弓的人也得与弓气质相符,才能发挥其最大效用。 很多人的童年看了电视上演的拉弓射箭,也会被深深吸引。自己偷偷拿木头和胶线制作,可想而知,这个弓一拉有可能就断了,或许会反弹回来,射不出去。 可以看出拉弓射箭也是一门精细的技术活,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的。
因战争的发展,武器也在不断进步,出现了弩,弩是弓箭的改善版本,弩的特点射程近,花费时间短,威力较大。弓箭威力比弩高,花费时间多,射程长,各有所长。说起弓箭,也不得不提起弹弓, 古曰"弩生于弓,弓生于弹。"专家学者认为弓箭的雏形则是由弹弓转化而来的。
武举制度终于大清帝国,国门被打开以后,很显然我们的武器并不能与其他国家相抗衡。 冷兵器的威力也拉下了帷幕。 武举 始于唐代,终于清朝1901年 。朝代没了,武举就结束了?并没有,骑射精神一直在延续,现在的 体育 竞技精神就是对骑射精神最好的诠释。
进行 体育 竞技有很多个项目,射箭比赛与以往不同的是, 力量是次要的,精准度是主要的,主要以射中靶心几环之内来判定优劣。 既有男子比赛,也有女子比赛。
那现代的弓是不是需要的拉力减少了呢,是的。 古人的臂力非常惊人,精锐的射手,可拉开70kg的硬弓,拉满的弓,射出去的箭,威力不可小觑。
现代 社会 一般竞技活动,拉弓最低18磅,也就是10kg,主要是以 娱乐 为主,安全为上。而且古时的弓,主要集中杀伤力,应用于战场上,都会拉满弓,没有力气根本拉不开弓。
射箭需要力量,但更需要好的姿势。刚开始入门的新手,得先学会正确的拉弓和站立,这样才能省点力气。拉弓涉及到手臂力量,前后背力量,拉弓也需要不断地训练和坚持。
拉弓需要的力量,不仅仅代表是力气的比拼,更是一种文化的输出, 力量同时也是一种象征,如西楚霸王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力量也可以是一种美,如春秋时期兴起的投壶风尚。力量同时也可以是一种技巧,如街上卖艺的胸口碎大石。
尽管现在 社会 已经进入了 科技 时代,冷兵器已成为过去式,但骑射精神还在延续,以一种更为轻便的方式,射箭比赛已成为奥运会比赛项目之一。
在学习弓箭的过程中,不仅感叹先人的智慧与力量,让人心生佩服。先人的智慧惠及千秋万世。 当时的能工巧匠不少,时代英雄也很多,美感与力量并存,才能在时代的河流里一直传承。
弓箭文化是 历史 浓墨重彩的一笔 ,是一项具有拼搏精神竞技精神的运动,更是兼具了"美"、"勇"、"仁"的美好品德。
在很多中国古装**中,例如由李连杰主演的秦代古装戏“英雄”中我们领略到古代弓箭的威力之大,射程之远。但是事实证明古代的弓箭我们现代人是拉不开的,那么古代弓箭手的臂力到底要有多大才能拉开重弓呢?
弓箭手作为随着科技的发展被淘汰的兵种,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中国有箭神后羿,神箭手养由基、李广,水浒传里的小李广花荣,英国有英雄罗宾汉的故事。出色的弓箭手往往被刻画成风度翩翩,身手敏捷或于千里之外取人性命,或隐藏在黑暗中的刺客,不过这样的形象已经被现在的狙击手所取代。但是弓箭手远没有你想的那么简单。
在古代欧洲有一个恐怖的兵种,叫做长弓兵。长弓一般长5英尺(15米)左右,大致齐眉,个别的长达18—2米,比欧洲常见的4尺弓要长。这是单体弓增强威力的必然选择。为了追求较强的弹力,就必须使用坚硬的材质,不易弯曲,所以必须做得长一些。一般的长弓拉个满月大致需100—120磅,也就是45—55公斤的力,最强的达到180磅(80公斤)。在现在的弓箭爱好者用70磅(约32kg)的弓已经非常吃力了,一般用的是40~50磅左右的弓(这也奥运会男子射箭项目用弓的磅数),在战场上能用120磅的长弓连续射出十几二十支箭是非常恐怖的事情。
在挑选长弓兵时,能拉开弓的就能当长弓兵,但是淘汰率非常高,只有膂力超群的人才能做到。但是能拉开弓不一定代表你能上战场,经过非常严苛的训练只有,长弓兵才能在战场上一次性射出十几二十支箭,射完一轮基本上已经脱力了。
长弓射出的箭可达300米左右(虽然局座在节目中说是180米但我还是相信300米),这在古代已经是非常远的距离了,由于距离远弓力强弓箭是无法瞄准的,所以长弓是往天上射的,以一个抛物线来到敌人的头顶,从而杀伤敌人,锥形箭还是可以穿透普通的锁甲。
那么中国古代的弓箭手怎么样呢?
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诏颁河北渚军教阅法,凡弓分三等,九斗为第一,八斗为第二,七斗为第三;弩分三等,二石七斗为第一,二石四斗为第二,二石一斗为第三。”(《枫窗小牍》卷下)
宋孝宗时,虞允文上奏说,“荆、鄂两军”,“士挽弓七斗、八斗者甚众,臣比因呈阅,尽令改教劲弩”(《历代名臣奏议》卷224)。
宋孝宗有一次教阅军队,宣布“弓箭手以六十步,每人射八箭,要及五分亲”(《皇宋中兴两朝圣政》卷53淳熙元年十二月丁卯)。
宋光宗时也规定:“殿、步司诸军弓箭手带甲
弓箭11,推荐磅数为24LBS,但是可以拉到28LBS。
如果发力较好,可以试26LBS,逐渐到28LBS,拍子最大可承受张力为32LBS,不过超过24LBS,拍子损坏都是没有质保的,建议拍子用过1个月再拉这个磅数,而且拍子要一点点往上增磅数,给拍子一个缓冲的时间。
磅数问题是磅数越高,拍子使用寿命越短。像我的弓箭10,一直拉的28LBS,再2年左右把,拍框的线槽那,基本上就凹进去了。扣杀建议用BG65,BG65TI,BG85。
尤尼克斯ARC-11
尤尼克斯ARC-11是弓箭系列一款的顶级球拍,它同样兼具控制性与均衡性,算是弓箭系列最容易上手的拍型。弓11中杆较硬,材质为高弹性碳素、超级聚乙烯纤维、锚状内置接头。
T形接头,更为稳固;超轻碳素,任何水平的羽毛球爱好者都很容易上手。初学者适合23-24磅,这样在使用弓11时手感比较好,在回球弹性与后场击球能保留最佳体验。
古印度弓箭
在现已发掘出的考古材料中,发现过印度河文明时期 (约公元前2300一前1750年)的青铜箭头。
碍箭是古代印度各兵种普遍使用的武器。典型的印度弓箭在《中阿含经》的《箭喻经》中有详细记载:弓的材料为朽、桑、概。角,扎弓的材料为牛筋、樟鹿筋·丝、弓弦为筋、丝、丝宁、麻;箭缠为牛筋、樟鹿筋·丝;箭羽为飘鸿毛、雕弩毛、鹤毛;箭髓 为孕辣 矛、镀刀;弓色为黑、自、赤、黄。
源起
据史料记载,波斯国王抗击亚力山大入侵时 (约公元前七世纪)。印废人使期的弓按照使用者的身高制做,弓很硬,拉弓时需将一端撑在地上,左脚蹬男,双手拉弘。箭有三库比铸 (肘)长。这种弓箭穿透力大,当时一般盾牌、衣甲均能射穿。
另据《政事论》记载,新孔雀王朝时期弓的名字有:邀罗摩邀、桥檀陀、特鲁那等。它们用棕搁、竹子、木材或兽角制作。弓弦用藤蔓植物纤维,竹子纤维拟及羊肠制作。箭有竹箭、木箭、铁箭。箭矢用铁、骨、木制成,具有穿制、切割、撞击等作用。
历史沿革
商代甲骨文中“弓”字的原型,明显地是一个“反弓”的形象。这就引出了一个直接的结论,即这是一张复合弓。复合弓在保持弓身短小的情况下增大了力量,而在狭小的环境中,例如马车或马背上,弓身必须短小。戈也是马车上使用的专门武器。
另一个例子来自《诗经》中的“角弓”。这首诗有可能是东周早期的作品。诗中不仅清楚地提到了角制的弓,而且还提到了反弓的特点。制造角弓异常复杂,但是它们在发射力量方面与普通木弓相比并不占优势,角弓只是占用的空间更小。
在马背上或马车内需要的就是这样的弓。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商周战场射术的贵族传统是同驾驭马车的技术密切相关的。在静止的战车上使用高技术的角弓射箭,只有富有的贵族阶层才能负担得起。
东周时期的制弓业的发展难以考证。虽然弩的发展和应用脉络清晰,但是东周弓的性质和发展却难以确考。考古发掘出土过角弓,但是由于缺失太多而无法拼凑出原来的形状。虽然历史文献中有很多有关楚弓的评论,但是出土文物表明,它们只是涂漆的木质长弓,或是由竹篾制成的弓。
许多出土文物都清楚地证明,斯基台人或萨加人的弓在中国北部和东部边境非常流行。西周礼器上的图案显示许多步兵手持剑和短弓,立姿射箭,待用的箭箭头朝下,插入周围地面。同时,中国人很快从他们的北方邻居那里学会了骑射技术,而保留反角弓有利于骑射。
鼎盛时期
汉代的图案仍然反映了骑射和使用弩的情景。但是,根据从科霍坦地区的景厥和楼兰附近区域出土的弓,可以发现东汉后期和西晋初期引进了一种样式与以前大不相同的弓。这种弓设计独特,特别适合在在马背上使用,尤其是两军酣战之时,因为这时无法使用更多的骑射技术。
从唐代到明代,曾经有过成排使用弩手的纪录。弩手共分为三排,前排射击,中排准备,后排上箭。在出土的唐代弩的机械装置图中,瞄准对象中就有跪拜的西方人的形象,表明弩是用来对付西部的突厥人的。元、明朝代,是人们广泛采用的不是蒙古弓而是突厥弓。突厥人在巴勒斯坦用这种弓矢对付过十字军。
据说这是蒙古人大量雇用突厥雇佣军的结果。在明代李呈芬和高颖的作品中,还能发现在14世纪欧洲的阿拉伯禁卫军的文献中提到的技术,甚至能发现他们整句整句地引用文献中的话。明代军队偏好使用轻装甲的轻骑兵,这一兵种强调速度和在飞奔中迅速取箭和搭箭。
复古的重箭
清朝建立后,满族入侵者带来了同样的马背战术。不过,明代使用的突厥弓被弃用,取而代之的是重型的弓和具备穿甲能力的长箭。满清使用的弓在前代弓的基础上发展而来,这种弓早在宋末就已不用,已有千年历史。
这种弓的拉力很大,达到30 kg以上,弓身也长,达到18 m。这样设计的目的是用特别长且重的箭来对付装甲,即使它不能射穿装甲,30 m内还是能够轻而易举地将对手射落马下。实际上,清代武举考试的必考科目之一,就是要看能否把放在桩上的重球射落地面。
左手持弓,右手勾弦,头部自然转向靶面 ,眼睛平视前方,两臂举起,高度一般以 使拉弓臂在眼睛的水平面上为宜,弓与地面垂直,箭要成水平并同拉弓臂的前臂连成一条直线,两肩自然下沈,调整呼吸, 准星对准黄心或黄心垂直线上方的某一个固定位置。通常采用的举弓方法有两种:
高位举弓:弓举起后,眼睛、准星和黄心垂直线上方 的某一点连成一条直线。举弓的高度一般与眼睛持平。这种举弓方法在开弓前两肩能最大限度地舒展放松,背部肌群也能预先拉长放松,对开弓和开弓后的固定姿势都是十分有利的。
水平举弓法:弓举起后,眼睛、准星和黄心连成一条直线。举弓的高度一般与下颌持平。
开弓基本要求:
开弓是射箭基本姿势动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拉距要准。开弓后,信号片应压在箭头的一个固定位置上,否则会破坏完成射一支箭整体动作的节奏。准星要准确进入黄心,弓开满时准星瞄入黄心,不进行第二次移动瞄准。
开弓既要做到稳定又要做到果断要稳定,是指弓举起后要有一个稳定过程。在开弓过程中,也要保持这种稳定状态。
要果断就是要大胆果断地进行将弓拉开,开弓时思想上没有任何顾虑,另外在开弓时要保持最初站立时的身体位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