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关节的运动时各关节间的协调运动,肩肱关节运动时肩胸连接处随之运动,此协调运动称为肩肱节律性,肩关节外展至30°或前屈至60°,肩胛骨是不旋转的,称为静止期,在此以后肩胛骨开始旋转,每外展15°肩关节转10°肩胛骨转5°,两者比例为2:1,当外展至90°以上时,每外展15°肩关节转5°肩胛骨转10°,两者比例为1:2肩关节的活动范围在正常情况下为:前屈上举150°-170°、后伸40°-45°、外展上举160°-180°、内收20°-40°、水平位外旋60°-80°(或贴壁45°)、水平位内旋70°-90°(或贴壁70°)、水平屈曲135°、水平伸展30°,加之肩关节的活动是以胸锁关节为支点,以锁骨为杠杆,因此肩关节的活动范围又可因“肩胸关节”的活动而增加。肩关节的这些特点就决定了肩部易发生如上所述的疾患。参与肩关节运动的肌肉主要为肩部肌肉,而且肩关节运动需在上臂肌肉协助下共同进行。肩关节的运动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其一是要有良好的肩胛部肌肉使肩部保持相当的稳定,其二是肱骨头和关节盂之间须保持密切相接(这主要是由肩袖来完成)。因此,参与肩关节运动的骨骼肌并不单纯地只供给关节动力,在稳定肩关节方面也起很大的作用。肩关节属于球窝关节,能作多轴性灵活运动,同下肢髋关节比较,肩关节的运动幅度较大,但稳固性差。肩关节可以完成七种动作:屈、伸、外展、内收、外旋、内旋、环转。(一)屈:从肩关节冠状轴前方跨过的肌肉具有屈肩关节的作用。重要的肌肉有喙肱肌、三角肌前部纤维、胸大肌锁骨部和肱二头肌短头。前屈的运动范围约70°。(二)伸:从肩关节冠状轴后方跨过的肌肉具有伸的作用。主要的肌肉有背阔肌、三角肌后部纤维和肱三头肌长头。后伸时,由于受到关节囊前臂及肱骨头与喙突相接触的限制,故运动范围小于屈的范围,约为60°。(三)内收:从贯肱骨头的矢状轴下方跨过的肌肉能使肩关节内收,主要的肌肉有胸大肌、背阔肌和肩胛下肌。内收时,由于肱骨头滑向关节窝的上方而受到躯干的阻碍,其运动范围很小,约为20°。(四)外展:从矢状轴上方跨过的肌肉,可使肩关节外展,主要的外展肌有三角肌(中部纤维)和冈上肌,当肩关节旋外时,肱二头肌长头也参与外展。肩关节外展时肱骨头滑向关节窝的下方,所以运动范围较大,约90°。(五)旋内:沿贯穿于肱骨头中心与肱骨小头中心之间的垂直轴,上臂可作旋内和旋外运动。凡由内(起点)向外(止点)从垂直轴前方跨过的肌肉具有旋内作用。旋内的肌肉有背阔肌、胸大肌、肩胛下肌和三角肌前部纤维。旋内时,肱骨头在关节盂内向后滑动,肱骨大结节和肱骨体向前方转动。(六)旋外:从垂直轴后方跨过的肌肉有旋外作用。旋外的肌肉有冈下肌和小圆肌。旋外时,肱骨头在关节盂内向前滑动,肱骨大结节和肱骨体向后方转动。当上肢垂直时,旋转运动的范围最大,可达120°。(七)环转:三角肌(三个束)、胸大肌、斜方肌、菱形肌、前锯肌、背阔肌、大圆肌、小圆肌。
肩关节也称盂肱关节,由肩胛骨的关节盂和肱骨头构成,关节面弧度差大,有盂唇纤维软骨附着在关节盂和肱骨头构成,关节面弧度差大,有盂唇纤维软骨附着在关节盂周缘,从而加深关节盂,但仍只有1/4~1/3的肱骨头容纳其中。关节囊薄而松弛,尤以前下部较薄弱,故为肩关节脱位常见部位,以上结构使肩关节成为人体最灵活也最不稳定的关节,属球窝关节。
韧带连接:喙肩韧带可防止肱骨头向上脱位,位于喙突与肩峰之间。
喙肱韧带:可以防止肱骨头向上脱位,起自喙突,止于肱骨大关节。
盂肱韧带:可加强关节囊前壁的稳固性,起自关节盂周缘,止于肱骨小结节。
肱骨横韧带:加固肩关节,固定肱二头肌长头于结节间沟。
运动:
上臂绕冠状轴作屈,伸动作。
上臂绕矢状轴作内收,外展。
上臂绕垂直轴作旋内,旋外及水平屈,水平伸。
上臂在混合轴的环转
肩袖指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肩胛下肌4块肌肉,分别止于肱骨大小结节,与肩关节囊愈合。其作用在于加固肱骨头与关节盂的连接,起稳定和保护作用。
肩胛骨的关节盂和肱骨头构成,属球窝关节。关节盂周缘有纤维软骨环构成的盂缘附着,加深了关节窝。肱骨头的关节面较大,关节盂的面积仅为关节头的1/3或1/4,因此,肱骨头的运动幅度较大。关节囊薄而松弛,下壁尤甚,附着于关节盂的周缘,上方将盂上结节包于囊内,下方附着于肱骨的解剖颈。关节囊的滑膜层包被肱二头肌长头腱,并随同该肌腱一起突出于纤维层外,位于结节间沟内,形成肱二头肌长头腱腱鞘。肩关节周围的韧带少且弱,在肩关节的上方,有喙肱韧带连结于喙突与肱骨头大结节之间。盂肱韧带自关节盂周缘连结于肱骨小结节及解剖颈的下分。
肩关节为全身最灵活的球窝关节,可作屈,伸、收、展、旋转及环转运动。加以关节头与关节窝的面积差度大,关节囊薄而松弛等结构特征,反映了它具有灵活性运动的机能。肩关节周围有大量肌肉通过。这些肌肉对维护肩关节的稳固性有重要意义,但关节的前下方肌肉较少,关节囊又最松弛,所以是关节稳固性最差的薄弱点。当上肢处于外展、外旋位向后跌倒时,手掌或肘部着地,易发生肩关节的前脱位。
由肱骨头和肩关节盂构成。特点:肱骨头大,关节盂小,关节囊薄而松弛,囊的下壁薄弱。可作屈、伸、收、展、旋内、旋外和环转运动。
运动的话最好的办法就是休息
休息的过程中,要做一些适当的活动,不要静止不动不要用什么药物治疗使用药物虽可见速效,但不利于器官内部组织的修复,从久远的看,不利于健康
参考资料:
肩关节可以完成七种动作:屈、伸、外展、内收、外旋、内旋、环转。
(一)屈:从肩关节冠状轴前方跨过的肌肉具有屈肩关节的作用。重要的肌肉有喙肱肌、三角肌前部纤维、胸大肌锁骨部和肱二头肌短头。前屈的运动范围约70°。
(二)伸:从肩关节冠状轴后方跨过的肌肉具有伸的作用。主要的肌肉有背阔肌、三角肌后部纤维和肱三头肌长头。后伸时,由于受到关节囊前臂及肱骨头与喙突相接触的限制,故运动范围小于屈的范围,约为60°。
(三)内收:从贯肱骨头的矢状轴下方跨过的肌肉能使肩关节内收,主要的肌肉有胸大肌、背阔肌和肩胛下肌。内收时,由于肱骨头滑向关节窝的上方而受到躯干的阻碍,其运动范围很小,约为20°。
(四)外展:从矢状轴上方跨过的肌肉,可使肩关节外展,主要的外展肌有三角肌(中部纤维)和冈上肌,当肩关节旋外时,肱二头肌长头也参与外展。肩关节外展时肱骨头滑向关节窝的下方,所以运动范围较大,约90°。
(五)旋内:沿贯穿于肱骨头中心与肱骨小头中心之间的垂直轴,上臂可作旋内和旋外运动。凡由内(起点)向外(止点)从垂直轴前方跨过的肌肉具有旋内作用。旋内的肌肉有背阔肌、胸大肌、肩胛下肌和三角肌前部纤维。旋内时,肱骨头在关节盂内向后滑动,肱骨大结节和肱骨体向前方转动。
(六)旋外:从垂直轴后方跨过的肌肉有旋外作用。旋外的肌肉有冈下肌和小圆肌。旋外时,肱骨头在关节盂内向前滑动,肱骨大结节和肱骨体向后方转动。当上肢垂直时,旋转运动的范围最大,可达120°。
(七)环转:三角肌(三个束)、胸大肌、斜方肌、菱形肌、前锯肌、背阔肌、大圆肌、小圆肌。
扩展资料:
肩关节损伤的预防
1、抑制:应使用抑制技术(自主筋膜放松技术)来减少肩关节周围的过度活跃肌肉的潜在触发点的张力和影响。
2、拉伸:在确定的过度活跃肌肉上进行至少30秒的静态拉伸,以帮助促进最佳的关节ROM和肌肉延展性。
3、激活:使用孤立的力量训练来促进肩胛骨肌肉的退化。进行这些练习时的听觉和触觉反馈也可以帮助开发适当的动力学链定位和控制神经肌肉激活。
4、整合:最后,通过结合整个动力链的活动来进行练习。在这些练习期间,应该指导会员保持肩胛骨回缩,凹陷和后倾,同时通过将肩胛骨保持在肋骨表面上来限制翼状肩胛骨的形成。
—肩关节
一、肩关节的运动方向:肩关节是一个典型的球窝关节,能绕三个基本运动轴运动:
1、绕额状可做屈伸运动;
2、绕矢状轴可做外展、内收运动;
3、绕身垂直轴可做内旋外旋运动。
此外尚可做水平屈伸和环转运动。
二、肩关节的活动范围
1、屈曲-伸展
运动发生在围绕横轴的矢状面上,伸展的运动范围小,有45°—50°;屈曲的运动范围大,可达到180。
2、内收:内收运动发生在从参考位置(完全内收)开始的冠状面,但由于躯体的存在,在力学上不可能实现。只能结合以下运动,才有可能从参考位置开始内收:
①结合伸展运动:内收范围很小;
②结合屈曲运动:内收能达到30°—45°。
3、外展:外展运动发生在冠状面上绕前后轴而运动。当手臂逐渐垂直于躯干上方时,外展范围是180°。
①外展0°—60°,仅仅发生于肩关节;
②外展60°—120°,需要肩胸关节参加;
③外展120°—180°,涉及肩关节和伴有躯干向对侧屈曲的肩胸关节。
4、内旋—外旋
内旋可达100°—110°,仅在前臂到躯干后,同时肩部轻度后伸,才能达到这个内旋度。
外旋可达80°,不会超过90°。臂贴于身体侧下垂时更少能达到80°旋转。
扩展资料:
肩关节水平方向上的屈曲与伸展:
上肢在水平方向上的屈曲与伸展运动都发生在水平面上,并围绕一个垂直轴。
1、水平方向的屈曲,结合内收运动,上肢在水平方向的屈曲运动范围有140°
2、水平方向的伸展,结合屈曲和内收运动,上肢在水平方向上的伸展幅度仅有30°—40°。
-肩关节运动学
肩膀上有三块骨头分别是锁骨、肩胛骨、肱骨。锁骨在胸腔上部分左右各一个,可触及,作为体表标志之一,为连结肩胛骨与胸骨的“S”形细长骨。锁骨位于表皮下容易受到外力骨折,儿童青少年较为多发,肩胛骨比较突出,位于胸廓的后面,在第二肋骨和第七肋骨之间,呈三角形扁骨。肩胛骨处有三大窝分别是肩胛下窝、冈上窝、冈下窝,肩胛骨的外侧凸起叫做肩峰,和锁骨相连,胸部的体表标志线是在肩胛骨下角所做出的垂线。在生活中出现肩胛骨疼痛,组织劳损病因造成的占大部分,需要适当减少劳动量和休息,姿势不当也会造成疼痛,这时需要变换体位,适当运动、按摩等进行缓解。肱骨是上臂最粗壮的骨头,在肩关节和肘关节之间,肩关节是由肱骨和肩胛骨形成,肘关节是由肱骨、桡骨和尺骨形成,肱骨包含着肱骨头和肱骨体两部分,容易收到外力而引发骨折。
肩关节的基本结构和辅助结构是什么?
基本结构: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
辅助结构:韧带,关节盘,关节唇,滑膜襞和滑膜囊
肩关节为全身最灵活的球窝关节,可作屈,伸、收、展、旋转及环转运动。
加以关节头与关节窝的面积差度大,关节囊薄而松弛等结构特征,反映了它具有灵活性运动的机能。肩关节周围有大量肌肉通过。这些肌肉对维护肩关节的稳固性有重要意义,但关节的前下方肌肉较少,关节囊又最松弛,所以是关节稳固性最差的薄弱点。
当上肢处于外展、外旋位向后跌倒时,手掌或肘部着地,易发生肩关节的前脱位
上肢小单元的基础结构~3块骨:胸骨、锁骨和肩胛骨
1胸骨 包括胸骨柄、胸骨体和剑突,它在我们身体胸廓的中央,在胸骨的最上端拥有一个椭圆形的平面,这个平面是专门与锁骨相接触的胸锁连接处关于胸骨我们可以赘述的并不多,胸骨本身很难发生问题,胸骨的畸变本身可能会见于患有佝偻病的儿童(多见于婴幼儿、儿童、青少年)胸骨本身的疼痛,除急性损伤外,非常少见,值得注意是胸骨疼痛可能代表着心脏类疾病的征兆,如果一个人在运动中抱怨胸骨疼痛,需要警惕心脏的问题。
2锁骨的英文单词是clavicle,最早来源于希腊语中的“钥匙”一词锁骨整体修长,内侧连接胸骨,外侧连接肩胛骨,下方连接第一肋骨,整体形状内侧向外凸出,而外侧向内凹陷,整体形状形似钥匙,因此得名。这种用形状来进行命名的结构不在少数。插中医其实也是取象命名的,因此锁骨古称也有“锁子骨”之名,此外还有巨骨、拄骨、缺盆骨、血池骨、血盆骨等等名字。明《类经·图翼》“巨骨,膺(ying)上横骨”;清《医宗金鉴》“拄骨者,膺上缺盆之外,俗名锁子骨也,内接横骨,外接肩解也”,《中医大辞典·基础》“拄骨有名锁子骨,缺盆骨”。锁骨本身的是会运动的,并且在肩关节的活动中,如果锁骨不能正常的参与,会导致肩关节的疼痛损伤出现。此外,由于其连接胸骨与肩胛骨,整体修长,锁骨的骨折时有发生,锁骨骨折,发生率占全身骨折的5%~10%,多发生在儿童及青壮年,尤见于外伤之中。
3肩胛骨 这个词汇来源于希腊语:挖掘,因为肩胛骨三角形状很像铲子,古人也确实使用动物的肩胛骨进行锄头的制作。肩胛骨是一个三角形扁骨,贴于胸廓后外面,位置在第2至第7肋骨之间。整体来看分为二面、三缘和三个角。两面:前面或称为肋骨面,后面或称为背部面
三缘:上缘、内侧缘(脊柱缘)和外侧缘(腋缘)
三角:上角、下角和外侧角
4肩胛冈 从身体的后方来看肩胛骨,可以看到一个如同山脉一样的突起,现在你可以尝试用你的手臂去抚摸对侧肩胛骨,你可以摸到自己那一块突起,中文之中亲切的把它称之为:肩胛冈,在英文中称为 Scapular spine 直接来看这两个词就是肩胛骨上的“脊”(spine这个词单看就是脊柱的意思嘛)在肩胛冈之上,我们称为冈上窝,而在肩胛骨之下我们称之为冈下窝,这其中的肌肉就叫做冈上肌与冈下肌
5肩峰 顺着肩胛冈来看,肩胛冈内侧的高度比较低,而越向外侧高度变得越高,就像一个山峰,我们将其称之为肩峰。肩峰的英语词根是Acro,也是“顶点”的意思。因此肩峰即为肩部的高点,山峰顶点,但每个人的肩峰又各不同。
3骨:肱骨,肩胛骨,锁骨
4关节:盂肱关节,肩锁关节,胸锁关节,肩胛胸壁关节
5韧带:肱骨横韧带,喙肱韧带,喙肩韧带,喙锁韧带,盂肱韧带
6连接躯干肌肉:斜方肌,肩胛提肌,大菱形肌,小菱形肌,前锯肌
7连接肱骨肌肉:冈上肌,肩胛下肌,冈下肌,小圆肌,大圆肌,喙肱肌,三角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