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龄增长,关节灵活度、肌肉弹性慢慢减弱,肩膀部位功能随之退化。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肩部疾病。肩部常见疾病有肩关节、肌腱、周围韧带、关节周围结构的损伤或急慢性炎症。
那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该如何测试自己的肩膀是否退化呢?有哪些方法可以缓解肩部疼痛呢?平时又该注意什么呢?
首先一定要注意肩痛不是小毛病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人工作生活方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电脑、手机成为了人们生活的必需品。据报道,现代人群普遍每天花费4个多小时看手机,甚至一部分人达到8小时以上。可以说现代人已经被手机、电脑绑架了!但是经常玩手机、操作电脑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往往会对肩颈部造成影响,产生酸痛感,甚至发生急性肩痛。
而竟然有超过30%发生过急性肩痛的人以为不是什么大问题,采取姑息治疗方法,在疼痛发作时自己贴点膏药或擦点跌打损伤药物止痛,不要去牵扯肩部就行,往往几天就恢复了,并没有去医院采取正规治疗,以致于逐渐形成了慢性肩痛。还有很大一部分人认为,肩痛只是小毛病,犯不着大动干戈。
其实,肩痛原因很复杂。一般把引起肩膀痛的原因分为两大类:
一是 肩关节局部病变引起的肩痛,常见包括:
1、肩袖损伤:肩痛就医最为常见的原因就是肩袖损伤,包括慢性肩袖退化、外伤导致的肩袖损伤。肩袖是肩关节活动的时候的主要结构,它由四块肌肉像袖子一样把肩关节包裹起来,最常见的损伤的部位叫冈上肌。肩袖损伤的病人只要制动并休息,症状可以逐渐减轻,但是只要这个关节开始使用如干活或活动的时候,症状就又会逐渐加重。
2、肩峰撞击症:这是指肩部上举时肱骨头与其上方的结构发生撞击,导致肩部结构受损。以年轻的运动员和中年人比较常见。开始的时候症状可能很轻微,有活动时的疼痛。疼痛可能从肩部放射到前臂,在上举或持物时产生疼痛加重,运动员可能在投掷或打网球时产生疼痛。当疼痛不断发展后会产生夜间痛。上肢的力量或运动幅度可能减小。不能把手放到背后,做系扣解扣的动作。在严重的病例中,活动的丧失可能造成凝冻肩。
3、“冻结肩”即所谓的肩周炎:冻结肩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自限性疾病,好发于40~50岁,又称“五十肩”。其病因至今不明,有研究表明它与自身免疫病以及感染有关。发病后3-6个月时疼痛和活动受限的程度达到峰值,之后症状逐步缓解,若不经治疗大多数患者的症状在发病后1 年左右完全缓解,但可能残存有不同程度的肩关节功能障碍。有时一侧肩关节发病后,相隔一段时间后另一侧也可能发作。
4、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主要是由局部有长期的慢性负重活动而导致的,常感觉到在肱二头肌部位有明显的刺痛感,而且在活动后、着凉后,疼痛感的程度进一步加重,局部的皮肤会有肿胀、发红的现象,触及局部有明显的压痛点,有的会有明显皮下痛性结节,影响肘关节或者肩关节的活动。
5、钙化性肌腱炎。主要由于钙化物质沉积在关节旁组织,尤其沉积于肌腱,可造成反复发作的炎症,关节活动受限,急性发作时常有急性红、肿、痛,与急性痛风相类似。疼痛常位于肩部外侧,患肢无力,手臂上举困难。
二是 肩关节以外的部位病变,可能会引起肩痛,肩关节以外的因素:常见的是颈椎病,常合并颈肩痛,多发生于长期伏案工作者或“低头族”。另外还有比较少见的包括心脏问题、肺部问题,也可牵涉到肩部,引起肩膀痛。
出现肩痛时最好找专业医生做检查,找到病因再对症治疗,也可配合中医药干预。比如“冻结肩”可进行药物治疗加合理功能锻炼;肩袖损伤可以根据损伤情况选择保守治疗或微创手术;骨折脱位可进行药物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
三个动作测试肩颈有没有问题
到底肩颈有没有问题,可以通过几个小动作测试一下。
1、梳头
伸手摸对侧的后脑勺,比如用左手摸右耳朵。
2、举手
一只胳膊侧举,一直举到正上方,形似“举手回答问题”。
3、抓痒
向后背手,要够到脊柱正中的位置。
如果不能顺利完成这3个动作,就要当心肩颈疾病了,日常要注意对肩颈的呵护。
八个小动作缓解颈肩部疼痛
1、体后拉手法
自然站立,在患侧上肢内旋并向后伸的姿势下, 健康 侧手拉患侧手或腕部,逐步拉向健侧;另外,还可以在身体正面,用正常上肢辅助患肢抬上臂。
2、屈肘甩手法
背部靠墙站立,或仰卧在床上,上臂贴身、屈肘,以肘点作为支点,进行外旋运动。
3、大鹏展翅
手心向上平举双上肢,抬举30度左右,放平后再抬举。
4、头枕双手法
站立或仰卧,两手十指交叉,放在头后部(枕部),先使两肘尽量内收,然后再尽量外展。
5、爬墙法
离墙一尺侧身站立,患肢从低往高向上爬墙,还可以站立在门或单杠旁,尽量抬臂,双手往上够。
6、后伸摸脊
保持直立,手臂后伸,沿着脊椎上下滑动。
7、梳头
伸手沿头发以梳头方式从前往后摆动。
8、旋肩
伸直手臂在身体前方画圈圈。
七个常用肩部功能锻炼的方法
1、爬墙
正面趴在一堵空墙上,双臂紧贴墙上,手指带动手臂逐渐向上做爬墙的动作。保持身体的稳定,尽量逐渐地让双臂向上爬得高一些,直到出现疼痛感为止。
2、 搓背
手臂放到背后,一只手臂从背后下侧往上摸背,另一只手臂从肩部往下摸,往往两手很难碰到。这时可以用一条毛巾连接双臂,做搓背动作。
3、 划圈
双脚直立,双手下垂,找一个中心点,进行画圈运动,正向40次,反向40次,双臂各画一次,每天一次。
4、棒推
找一根50厘米左右的棒子,双手将棒子平举,用健侧手向外推动患侧手,每天向外推动几厘米就可以。反复坚持,直到患侧可以做伸展运动。
5、甩手
取站立位,双手平举向后甩,角度可以逐渐增加,但不要过度。
6、拉手
身体自然站立,在患侧上肢内旋并向后伸的姿势下,健侧手拉患侧手掌或腕部,逐步拉向健侧并向上牵拉。
7、 展臂
上肢自然下垂,双臂伸直,手心向下缓缓外展,并向上用力抬起,到最大限度后停2分钟,然后回原处,反复进行。
平时又该注意什么呢?
1、加强运动、注意保暖
加强肩颈部和全身的扩展运动,加强全身的血液循环,让肩部保持温暖。特别是“低头一族”,更要注意运动,加强身体活动,增强身体免疫力。
2、不提重物、不长时间保持固定动作
提携重物或长时间保持固定动作会引起肌肉劳损,久而久之会血液不畅,再遇到寒冷就会开始僵硬,长期就容易形成疾病。所以要固定时间起身活动几分钟,让肩部得到舒展。
3、及时就医
肩部疾病不是当成小毛病对待,不能等到有疼痛症状时才进行治疗,平时就要注意日常保健、杜绝不良姿势,尽早发现、彻底治疗颈、肩、背软组织劳损,防止其发展为颈椎病。
肩宽的测量方法:
受试者两腿分开与肩同宽,自然站立,两肩放松。测试人员站在受试者背面,先用两食指沿肩胛冈向外摸到肩峰外侧缘中点即肩峰点,再用测径器测量两肩峰点间的距离读数。测量误差不得超过05厘米
肩宽/肩峰宽:左、右肩峰点之间的直线距离 。
最大肩宽/肩最大宽:在三角肌部位上,上臂向外最突出部位间的横向水平直线距离 。
总肩宽:指在后背处从左肩端经后颈中点(第七颈椎点)到右肩端的弧长。
胸围的测量方法:
测量时,被测者身体直立,两臂自然下垂,测量未成年女性时,测量者将皮胸围尺水平放在两肩胛骨下角,前方放在乳峰上,测胸廓一周的围度。
测量成年女性时,测量者将皮尺水平放在两肩胛骨下角,前方放在第四根肋骨与胸骨的连接处,测胸廓一周的围度,先测安静时胸围度,再测深吸气时胸围度,最后测深呼气时胸围度。
深吸气时与深呼气时的胸围之差称为呼吸差,可反映呼吸器官的功能,一般成人呼吸差为6-8厘米,经常锻炼者的呼吸差可达10厘米以上,在测量时,应注意让被测者不耸肩,呼气时不弯腰。
袖长的测量方法:
皮尺从肩部外侧沿手臂至手部虎口位置的长度,即是袖长。注意手臂垂直,不要弯曲。部分紧身衣物还需要测量臂围。
扩展资料:
正确测量人体各种数据是服装裁剪的依据,掌握正确的量体方法是能否做出质量上乘、合体美观的服装的关键所在。量体时,应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1、被测量者穿着紧身衣服,站立端正、双臂自然下垂,呼吸平缓。不要有多余的动作。
2、在测量各种“围度”时,应注意皮尺不要拉得过紧或过松,要保持水平。
3、围量胸围时,被测量者一定要双臂垂直,最好不穿高跟鞋并保持身体挺直平视的立姿。测量腰围时要放松腰带。三围测量均不要为了显瘦而故意量瘦,合身才是最好的。
枕骨
斜方肌(上项线内侧1/3、枕骨隆突)、胸锁乳突肌(上项线外侧1/2)、头夹肌(上项线外侧)、头后大直肌(下项线外侧)、头后小直肌(下项线内侧)、头上斜肌(上下项线之间)、棘肌(上下项线之间)
颞骨乳突:
胸锁乳突肌(外侧)、头夹肌、最长肌
棘突
斜方肌(C7-T12)、小菱形肌(C7-T1)、大菱形肌(T2-T5)、
背阔肌(T5-L5)、头夹肌(C7-T3)、颈夹肌(T3-T6)、半棘肌(C2-T4)、头后大直肌(C2)、头后小直肌(C1后弓结节)、头下斜肌(C2)、棘肌(C2-C4、C7-C8、T11-L2)、上后锯肌(C7-T3)、下后锯肌(T11-L3)、多裂肌(C2-L5)、回旋肌(C1-L5)、棘间肌(C2-T3、T12-L5)
横突
肩胛提肌(C1-C4)、斜角肌(C3-C6横突前结节、C2-C7横突后结节、C5-C7横突后结节)、颈夹肌(C2-C3)、半棘肌(C2-T4)、头上斜肌(C1)、头下斜肌(C1横突下结节)、头侧直肌(C1)、髂肋肌(C4-C7)、最长肌(C2-C6、T1-L5)、腰方肌(L1-L4)、多裂肌(C4-L5)、回旋肌(C1-L5)、横突间肌(C1-L5)、腰肌(T12-L5)
肱骨外上髁
肱桡肌(嵴近端2/3)、桡侧腕长伸肌(嵴近端1/3)、桡侧腕短伸肌、尺侧腕伸肌、指伸肌、小指伸肌、旋后肌、肘肌(髁后面)
锁骨
三角肌(外侧)、斜方肌(外侧)、胸大肌(内侧)、胸锁乳突肌(内侧)
肋骨(背部):髂肋肌(1-12)、最长肌(3-12)、腰方肌(12肋下缘)、上后锯肌(2-5)、下后锯肌(9-12)
颈椎关节突:半棘肌(C4-C6)、最长肌(C4-C7)
项韧带:斜方肌、头夹肌、棘肌、上后锯肌
肩峰:三角肌、斜方肌
肩胛冈:三角肌、斜方肌、冈上肌(上窝)、冈下肌(下窝)
肩胛上角:肩胛提肌
肩胛内缘:大菱形肌、小菱形肌
肩胛外缘:大圆肌(下缘)、小圆肌(上缘)
肱骨大结节:胸大肌(嵴)、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
肱骨小结节:背阔肌(嵴)、大圆肌(嵴)、肩胛下肌
喙突:喙肱肌、胸小肌
肱骨粗隆:三角肌
骶骨(后面):髂肋肌、多裂肌、臀大肌
髂嵴:背阔肌、髂肋肌、腰方肌、多裂肌、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
大转子:臀中肌、臀小肌、梨状肌、闭孔内肌、上孖肌、下孖肌
小转子:腰肌、髂肌
胸腰筋膜:最长肌、背阔肌
附着点炎,又称肌腱端炎,是指韧带、肌腱、筋膜、关节囊附着于骨质的部位的炎症。病变初期以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为主,伴少数多核细胞,此时病变以关节囊、肌腱、韧带水肿为主要病理表现。随着病程进展,引起附着点的侵蚀,附近骨髓炎症、水肿,进而肉芽组织形成,受累部位钙化、新骨形成,在此基础上,又有新发生的附着点炎和修复,如此反复多次直至韧带骨化。
斜角肌
斜角肌,位于颈椎侧面,止于第1、2肋骨,关联痛误为心绞痛
1、引起广泛疼痛、麻木、上背部(菱形肌处,误为菱形肌引起),肩膀、臂部(该两处的关联痛,误认为神经根的压迫)和手部异常疼痛,有时会发生于后颈部。
2、触发点常常成为胸部、上背部、肩膀和手部疼痛的根本原因。
3、触发点引起的前臂和手部无力可能与神经损伤有关。无法解释的“幻觉痛”实际上是斜角肌的触发点所引起的一种表现。
4、颈部和肩膀的不安是斜角肌触发点引起的经典症状。
5、急性颈扭伤同时损伤斜角肌和胸锁乳突肌。
6、车祸后持续存在的又难以解释的上背肩部、手臂和手部的一些神经症状可推断病源为斜角肌。
7、上半部身体任何一处的肌筋膜可能均与斜角肌有关。
8、重包袱对斜角肌及斜方肌、胸小肌和胸锁乳突肌尤其会产生不好的影响。
9、管乐器演奏者的斜角肌常会出现问
上背部肌肉
一、菱形肌:颈6、胸4棘突——肩胛骨内侧缘
1、引起沿着肩胛骨内侧缘向的疼痛。
2、引起内侧缘关联痛——菱形肌、上后踞肌、肩胛提肌、中斜方肌、斜角肌、冈下肌、前锯肌、背阔肌、。
注意:斜角肌是引起沿肩胛内侧走向的疼痛的最常见的原因,即原发因素。
3、引起菱形肌问题的一个原因是胸肌紧缩,触发点使得胸肌缩短,肩胛向前,在抵抗胸肌的牵拉时,菱形肌延伸到最大长度。菱形肌同胸肌是拮抗关系。
4、紧缩胸肌的牵拉使肩胛突出于背部,形成削肩,扁平胸的姿势。
二、上后踞肌:附着于脊柱,止于第2-5肋骨角的外侧面
1、引起肩胛下的深部痛,肩背部、肘部、手腕部的桡侧也感到疼痛。
2、引起小指的疼痛。
3、手部的关联痛会感到麻木、超过上臂和前臂的背部,达到胸部。
4、按摩时,将手越过肩部而伸向对侧肩部时能使肩胛移开。
肩部肌肉
关节软骨退行性改变,不会引起疼痛,邻近肌肉的触发点才是疼痛的真正原因。四块肩袖肌群的触发点是引起肩痛、肩关节活动受限以及关节内出现咔嗒音的最常见原因,最有有效发法就是按摩这些肌肉的触发点。
一、冈上肌:起自冈上窝,止于肱骨大结节上方
1、引起肩部外侧的深度疼痛,可传导上臂和前臂外侧,达到手腕深部。常误诊断为滑囊炎。
2、引起肘外侧的疼痛(关联痛——网球肘),常被疏忽。
3、触发点位于肌腹和V字形骨性结构内。
二、冈下肌:位于冈下窝,止于肱骨大结节上方
1、引起前肩疼痛,深感疼痛位于关节深处,传送到肱二头肌。
2、传送到肩部外侧,转送到后颈部肩胛内侧缘,沿整个上臂和前臂向下传送,可达整个手的尺侧。
3、引发肩膀和手臂的无力和僵硬,变得很容易疲劳,无法向后伸手够到后背。
4、冈下肌引起其他肩袖肌群的代偿性收缩,按摩肩袖肌群的触发点就能够成功治愈“冻结肩”,右冈下肌较左冈下肌更易损伤。冈上肌肩胛下肌是拮抗关系。
三、小圆肌
触发点和关联痛区域
1、引起其与肱骨头附着处的背侧非常局限的疼痛。
2、引起无名指和小指麻木或针刺感,肩背部疼痛(注意:胸小肌触发点也能引起类似的表现),只有无名指和小指的麻木而不感到疼痛,提示疼痛可能来自于背阔肌的触发点。
四、肩胛下肌:位于肩胛下方,止于肱骨头,具有手臂内旋的功能。
1、引发后肩部深处严重疼痛,手腕背侧的疼痛。
2、肩关节想活动自如,四块肌肉的牵拉须保持平衡。触发点使肩胛下肌肌力减弱,使冈上肌失去对手,向上提拉肱骨头,与肩峰对抗,当你活动肩部时听到有咔嗒音或爆破声时,说明肩胛下肌或冈上肌内或两者同时存在触发点,它们是主动肌与拮抗肌关系,影响肌肉的伸长而减少肩关节的活动范围。
3、引起的疼痛和僵硬所带来的功能障碍常误诊为滑囊炎、关节炎、肱二头肌腱炎、肩袖损伤和粘连性囊炎。
4、肩胛下肌是引起肩痛的最关键的问题。
五、三角肌群(起自锁骨肩胛冈、肩峰,止于三角肌粗隆)
触发点和关联痛区域
1、活动手臂时疼痛,反之不痛。
2、触发点不会单独存在,常与斜角肌、胸大肌或肩袖旋肌(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肩胛下肌)的次级触发点,这些肌肉的触发点引起三角肌不同部位的疼痛——肩部的前、后和侧方。
3、臂部有损伤可推测三角肌内会有触发点形成
上臂肌群
一、大圆肌和背阔肌
大圆肌:
1、引起后三角肌的锐痛。
2、引起以肩胛下角为中心的中部后背的疼痛。
背阔肌
1、引起腹部两侧的疼痛,疼痛延伸至手臂内侧并向下至手的尺侧或桡侧和无名指和小指。
2、背阔肌边缘前方的肋骨处触痛的区域,是前锯肌的一个触发点,引起身体侧面产生可怕的疼痛。
二、喙肱肌:位于上臂内侧、肱二、三头肌之间,内收上臂
1、引起三角肌前部、肱三头肌、前臂背侧,手背这些区域的疼痛。
2、引起疼痛转移到达中指末端。
3、引起喙肱肌缩短,挤压养营手臂的神经,进而引起肱三头肌前臂和手的麻木。
三、肱二头肌(肩胛骨喙突——盂上粗隆)
1、触发点位于肩膀前方(误诊为腱鞘炎或活囊炎)和肘关节的皱翼处。
2、两个头的中间区域均可找到触发点。
3、按摩前肩部时,注意肱二头肌也会引起这个区域的关联痛。
四、肱三头肌
1、1号触发点:引起后肩部和外肘部疼痛。
2、2号触发点:引起肘部外侧的疼痛,使“网球肘”的原因之一。
3、3号触发点:引起上臂背侧的局部疼痛,使外侧头紧缩继而压迫桡神经,引起前臂和桡侧的麻木。
4、4号触发点:引起肘部内侧的关联极端的触痛。
5、5号触发点:引起肘部内侧和关联痛,还会累及前臂内侧称作“高尔夫肘”。
6、引起无名指和小指的疼痛(胸小肌也可能引起)
腓深神经:小腿前群肌,足背肌和第1,2趾相对缘的皮肤
日常生活中,人们普遍认为肩膀疼痛就是肩周炎在作怪。广州刘女士在一次打羽毛球后,出现了肩膀疼痛的情况,后续她就直接按肩周炎来治疗。
又是吃中药,又是理疗和针灸,而且还更加频繁地进行 体育 锻炼。可两个多月后,疼痛没有丝毫好转而且还加重了。经过医生的检查,刘女士才知道自己的肩袖撕裂,根本不是什么肩周炎。
数据显示,80%的成年人曾有过肩膀疼痛的经历,而且 肩膀疼痛已经成为继慢性头痛和腰痛之后的第三大慢性疼痛 。很多人会将肩膀疼痛认定为肩周炎,事实上这是错误的。
广州市红会医院骨科关节病区副主任王文教授表示, 肩周炎在医学上被称为“冻结肩”,发病比例占肩膀疼痛的15%,多发生于40-70岁的中老年群体,女性超过男性。
该病的主要特征是 肩关节主动或被动受限制,肩膀自己抬不起来 ,别人帮助也抬不起来。
而大多数的肩膀疼痛,事实上肩袖撕裂或损伤,它的主要特点是 疼痛、僵硬、肩部上举无力 。自己抬肩膀会感到疼痛,不过在别人的帮助下能够抬起来。
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岛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陈伯健表示,大多数肩膀疼其实都不是肩周炎,年轻群体盲目的锻炼或者外部损伤,也不是肩周炎而是肩膀的疼痛。
所以总结来看, 肩周炎和肩膀疼的主要区别是,前者主动或被动活动肩膀都受限;肩膀痛则是主动活动受限,被动活动正常。
事实上,引起肩膀疼痛的原因很多,有的因素在肩部,有的因素甚至在身体其他部位。
1肩袖撕裂损伤
临床上, 三分之二的肩痛是肩袖损伤, 该类情况出现较多的是运动员群体,不过普通大众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肌腱磨损,也会导致肩膀受伤。
疼痛感剧烈,部位主要在肩部外侧上方,患者自己不能抬起肩膀,手臂举过头顶或者有稍微的抬起,疼痛感就十分剧烈。
2骨关节炎
退行性关节病 引起的肩部疼痛原因是全身磨损,运动员、重体力劳动者引发的损伤,随着时间的推移使得软骨和组织退化,在摩擦加剧的情况下,进而会出现疼痛感,同时还伴随着肩部的肿胀和活动能力受限。
3胆囊疾病
如果右肩出现疼痛的感觉,疾病本身可能并不在肩膀,而是胆囊出现了问题,最大的因素可能是 胆囊炎或者胆结石 。
这是因为胆囊炎的 炎症会刺激右膈神经末梢,而膈神经分布于肩部皮肤 ,当膈神经末梢受刺激时,就会影响分布于右肩部皮肤的感觉神经纤维,使大脑皮层发生错觉,产生右肩背痛疼痛的错觉。
4胸廓出口综合征
锁骨和最上方的肋骨之间, 血管和神经受到挤压 ,肩膀就会出现疼痛或者针刺的感觉,疼痛感不仅限于肩膀,还会出现在手、颈部和手臂区域。如果压迫到了动脉,手臂还会出现苍白和发凉的症状。
5锁骨骨折
跌倒或者撞击引起锁骨骨折,会使得患者手臂难以移动,肩膀活动受限,前伸或者下垂会出现疼痛感。
6滑囊炎
滑囊的作用是对关节起到缓冲和保护,而滑囊炎是引起肩膀疼痛的原因之一。 运动员和糖尿病患者,是滑囊炎的高发群体。
7肺栓塞
深静脉血栓被称为血液“高速路”上的障碍,如果移动到肺部,会引起肺栓塞,对生命构成严重威胁。
出现肺栓塞的症状,会引起肩膀的剧烈疼痛,这种情况会被误认为是肌肉痉挛或者外部损伤,从而错过治疗的机会,如果疼痛严重需要立即就医。
8心脏问题
心绞痛 患者会出现肩痛的症状,而且该类症状出现的较为突然,没有明显的其他外因。
9癌症
肺癌 会引起肩膀的疼痛。波兰的临床数据显示, 14%的间皮瘤患者,在疾病的发作期会出现肩膀疼痛 的症状。
生活中,缓解肩膀疼痛,首先是 明确病因 。
如果是肩袖撕裂引起的疼痛,治疗方式主要是手术和非手术的综合治疗。症状较轻的患者,采取非手术的保守治疗措施。如果是急性损伤,而且症状较重,手术治疗是最好的方式。
骨关节炎患者,采取理疗和药物相结合的方式,能有效缓解和减轻疼痛;
针对胸廓出口综合征,保守治疗是主要方式,针灸、理疗、按摩、推拿或者服用相关药物。如果症状不缓解,则需要考虑手术;
而滑囊炎的治疗方法包括服用非甾体类消炎药(如萘普生)、冰敷和进行力量锻炼,以及超声波治疗。
此外,如果是肺栓塞、胆囊疾病、癌症或者心脏等其他疾病引起的肩膀疼痛,主要病因在身体其他区域,而且肩膀的疼痛往往只是其中的一个症状,患者在不同的发病阶段,通常还伴随着其他情况。
所以, 如果不是单纯的肩部或者骨骼疾病,则需要尽快就医,进行专业化的诊断和治疗。
一句话,不是外部因素比如摔倒、劳损等引起的肩膀疼痛,不要擅自自我治疗,而要及时就医,尤其是突然出现的疼痛,更应该提高警惕,以免延误时机。#谣零零计划# #39 健康 超能团#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肩膀痛不一定是肩周炎,也可能是哪种疾病?
肩关节周围炎是指肩关节囊炎的粘连,可通过手术治疗。肩峰撞击综合征主要表现为疼痛和关节周围活动受限,容易与肩周炎混淆。肩袖损伤可由外伤和肩袖肌腱缺血引起。早期以炎症和疼痛为特征,伴有活动受限,缓解后主要表现为肩外侧肌群的减弱。对于肩部活动受限,要寻求专业判断。肩痛比较常见,发病率仅次于腰痛和颈痛,约50%的成年人每年至少有一次肩痛发作,但肩痛的第一反应是肩关节周围炎。
其实,肩痛不一定是由肩周炎引起的。据统计,在60岁以上因肩痛就医的老年人中,肩袖损伤和肩峰撞击的比例最高,约占85%,其中肩袖损伤约占60%,远高于原发性肩周炎,即肩周炎。但肩袖撕裂等疾病常可继发肩周炎,比例高达123%-417%;还有外伤等原因也常可继发肩周炎,因此原发性和继发性肩周炎的总发病率高达2%-5%,即100人中可能有2-5人患有肩周炎。
因此,肩部疼痛最常见的原因是肩袖撕裂、肩周炎和肩峰撞击,以及肩部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肩关节唇损伤、钙化肌腱炎、肩锁关节炎等。除了肩关节本身的疾病外,还有肩关节周围的原因,如颈椎病、背部筋膜炎、胸廓出口综合征等,其他原因还有心、肺、纵隔肿瘤等。手臂肩膀疼痛,不是肩周炎,也有可能是其他的原因而引起的,例如是肩关节前面的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也会导致手臂的前外侧,或者是肩膀的前侧,会出现有疼痛的情况。当肱二头肌用力,例如是肘关节抬东西的时候,这个地方就会出现疼痛,或者是在原来疼痛的基础上,会有加重的情况。
在日常生活中,肩关节痛常影响着大家的正常工作及生活,那么是什么呢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一起来看看。
颈椎病:可引起肩部疼痛,称为颈肩综合症。最常见的是颈神经根压迫的症状,疼痛一般不太剧烈,可伴有肢体发麻、无力等,肩部疼痛多分布在肩胛骨周围肌肉范围内,但关节功能受限不明显,颈椎检查有颈椎骨质增生。椎间盘退变等存在。
肩关节周围炎 最为常见,俗称五十肩、冻结肩等,起病缓慢,肩周钝痛,夜间加重,甚至痛醒,睡觉时常因患肩怕压而取特定卧位,翻身困难,影响入睡。逐渐出现肩活动困难。活动以外展、旋外、后伸障碍最明显。影响日常生活;病人不能梳头、洗脸、洗澡。端碗用筷以及穿衣提裤也感到困难等。病理为肩关节囊挛缩,尤其是喙肩韧带的挛缩。但该疾病为自限性疾病,症状明显时可行理疗和运动运动治疗,恢复后功能完全正常。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是导致慢性肩痛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肩袖组织撞击于肩峰的前方1/3。肩袖撞击区主要集中在冈上肌附着于肱骨大结节处,各种骨组织或软组织的增生、各种突起骨刺、骨赘、增厚的肌腱等使肩峰下间隙变窄,从而导致肩袖的磨损或撕裂。引起的临床症状,包括肩疼痛,疼痛性质也很难与其他肩部疾病相鉴别。但该疾病的肩部大部分的主动活动不受影响,只是肩前举时可明显诱发疼痛出现。
肩袖损伤:肩袖是指肩关节内的肌腱组织,包括冈上肌、冈下肌、小园肌和肩胛下肌。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或持续的肩关节疼痛,夜间疼痛加重,不能向患侧睡,与肩周炎症状非常相似,年轻者为运动损伤,如投掷动作、过头挥球拍等引起,在排球、体操、游泳运动员中多发;中老年人常由于肩袖蜕变、质地变脆引起。临床上容易将该病与肩周炎混淆。但该疾病运动功能障碍与肩周炎不同,外展肩和前举肌肉力量减退,关节活动受限;完全断裂肩袖者外展肩关节出现明显疼痛弧。骨科医生也可通过体格检查区分两者疾病。
肱二头肌长头肌腱断裂断裂 :多位于肱骨结节间沟中的肌腱处。而急性外伤性断裂时,肩部容易出现剧痛,该疼痛可向上臂放射至肘关节,检查科发现上臂区域性出现隆凸和凹陷畸形,主动屈肘功能丧失,肌力减弱,肌腹松软。而慢性断裂者屈肘力量逐渐减弱,区域性检查能够发现断裂肌腱。
钙化性冈上肌腱炎:是指在肱骨大结节上方的冈上肌腱中有钙盐沉积,也是表现为肩关节疼痛,疼痛在肩部外侧为主,可放射至三角肌止点或上臂处。与肩周炎很难区分,症状不一,有时没有症状,通过照片才发现。但肩关节活动受限不明显,压痛点在肱骨大结节处最明显。
肩锁关节退行性改变: 由于肩锁关节的慢性损伤或急性肩锁关节脱位后遗症所引起。临床上表现为肩部活动时疼痛,但静止时疼痛不明显。该疼痛的压痛部位就在肩锁关节间隙。肩关节的被动活动不受影响。
肩关节酸痛怎么办
非手术治疗主要包括:改变日常活动、避免手臂上举过头动作和积极的个体化康复训练。如果非常疼痛,或对休息及药物治疗无效,可考虑肩峰下类固醇注射,约8成患者可因此而缓解,但不可重复多次注射,否则会损伤到旋转肩袖,注射无效需考虑手术。
手术治疗:目前肩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肩关节疾病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关节镜下手术可减少术后不适,缩短康复时间。对于肩袖损伤,可行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做肩袖修补术时,要清理干净破裂的边缘,并松解挛缩的肩袖,使之无张力地固定在肱骨大结节上。固定的方法有多种,如采用锚钉固定等方法。如果延误治疗,破裂残存的肩袖组织结构可能不好,固定缝合后会再裂开。
对于肩峰撞击综合征,可行关节镜下肩峰下减压手术。如果6个月的保守治疗无效,或者已合并有肩袖破裂的病人,建议手术治疗,如果肩袖破裂,也一并做修补手术。肩峰成形减压术在关节镜下进行可减少术后不适,加速康复,目前技术已趋成熟。减压的目的在把较厚、较弯曲的肩峰作削薄、削平处理,以避免上臂做前举、内外转动作时,肩袖不再被肩峰所磨擦。
严重冻结肩的患者,保守治疗6月无效,或者症状严重,影响生活的患者,可行关节镜下松解术,手术包括松解喙肩韧带,清除前、下侧的肩峰骨赘。
肩关节不稳定的手术治疗:肩关节不稳定以前向不稳居多,往往损伤了肩关节的盂唇韧带复合物,可在肩关节镜下盂唇缝合、重建韧带附着点、摺叠或关节囊紧缩来重建肩关节稳定性。
对于盂唇损伤、二头肌腱长头腱损伤的患者,可行关节镜下盂唇修补术,二头肌腱长头腱固定术。对于钙化性肌腱炎、骨关节炎、游离体的患者,可行关节镜下清理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