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肩周炎针肩五针都包括什么

针灸肩周炎针肩五针都包括什么,第1张

  一、肩周炎常见的治疗方法

  1、拔罐:拔罐治疗肩周炎常选用的穴位有:肩井、肩隅、肩前、肩贞、天宗等穴位。每次选两个穴位,交替使用。

  2、外敷药膏。自我按摩、锻炼之后,肩关节会感到疼痛、发热、活动范围增加,这是血液循环增加,粘连组织松解的表现。此时正是继续巩固治疗的好时机,可以在肩部痛点处涂抹扶他林等解热镇痛的药膏,也可涂些红花油等中成药水,以活血化淤。最好再外贴些药膏,如伤湿祛痛膏、麝香壮骨膏、狗皮膏等。这是常见的治疗肩周炎的方法之一。

  3、中药:以祛风散寒、解痉通络,活血化淤为目的的。这是常见的治疗肩周炎的方法。

  4、刮痧:刮痧治疗肩周炎常选用的经络有:手臂外侧的肺经、大肠经。每周可刮1~2次。

  5、局部麻醉是属于肩周炎的治疗方式之一,是指在肩胛上神经周围或臂丛神经肌间沟注射局麻药物,可以缓解肩周炎的疼痛症状,然而这种肩周炎的治疗疗效维持时间短暂,没有证据表明能够改变自然病程。所以治疗肩周炎只能用于辅助。

  6、肩痛穴(此穴位于腓骨小头至外踝高点连线的上三分之一处。即足三里穴下两寸,偏外一寸)是治疗肩周炎的特定穴位,经基础研究,此穴具有消炎,镇痛,促进软组织修复等多种功能,还可以用于保健,抗衰老。

  7、肩周炎早期,以疼痛症状为主的病人,针灸治疗可每日进行1次,后期以肩关节功能运动障碍为主的患者,治疗通常隔日1次,12次为1个疗程,两个疗程之间休息7日,针灸治疗肩周炎所选择的穴位主要有,肩髃,肩峰,肩髎,曲池,条口穴(距足三里5寸,胫骨前缘外侧一指宽处),并结合循经取穴和同名经取穴的原则。如肩峰处有压痛点或后伸肩痛,活动困难时,以太阴经为主,取手,足太阴经穴,先刺阴陵泉,再刺尺泽、太渊、肩髃、曲池、合谷、天宗等穴。有压痛点或内收困难时,以阳经为主,取手,足太阳经为主,取手、足太阳经穴,先刺阳陵泉,再刺肩髎,外关。凡刺下肢穴位时,患肩应同时作上举,外展和内收等动作。

  8、还可以按摩:肩三针(肩前--在腋前皱襞尽头上1 寸;肩后--在腋后皱襞尽头上15 寸,此二为奇穴和肩髃)、肩髎、臑腧、肩贞、天宗、秉风、肩外俞、抬肩(肩峰前下15寸,此为奇穴)等。

  9、阳陵泉穴治疗肩关节周围炎

  取穴:阳陵泉穴,进针2寸,提插捻转,手法强刺激,同时令患者活动患肢,10分钟后顿觉肩部轻松,上举、外展功能恢复正常。

  10、条口穴治疗肩关节周围炎

  取穴:条口透承山,取患侧,采用26号3-4寸毫针,刺入条口,针尖透向承山,得气后施捻转之泻法(强刺激),使针感放射到肩部,针感有酸麻胀热,留针15分钟而愈。

  11、中平穴治疗肩关节周围炎

  取穴:左侧中平穴。患者取坐位,局部常规消毒,采用28号毫针3寸1根,行直刺法,病人感到针感闪电式传至大脚趾,疼痛立即缓解,令其活动患肢,上举达170°,外展达70°。

  

  二、生活中如何预防肩周炎

  首先,应保持正确的做卧站姿势。如:站立时要挺拔胸背、沉降肩臂,下颌内收,后方观看,躯干左右对称;坐着时要挺拔胸背,下颌内收。椅背7°~10°后倾,膝关节的位置比股关节水平稍高一些,觉得舒适自然;卧姿:高低适中的枕头,符合颈部的生理曲线,通常仰卧、侧卧等各个状态均可,但俯卧姿势尽量避免。侧卧时尤其要注意避免下位肩膀的过度受压。可选择厚薄相宜的软枕垫在耳侧,维持颈肩部的相对位置。

  其次,避免长时间的伏案工作。伏案工作者常低首耸肩,长时间这一姿势将使颈部及肩部肌肉的负担增大,导致肩周肌肉群的劳损。近来,随着电脑的普及和网络的发达,越来越多的人坐在屏幕前敲打键盘,使腕源性肩周炎的发生大大增加。这类人首先应选择高矮适中的椅子和电脑台,另外在工作30~45分钟后,最好起立作5~15分钟的康复运动,舒展腰肢,转动头颈,舒松肩关节。

  同时,洗澡不宜用过凉的浴水。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谢谢

针灸是治疗肩周炎最有效的方式。

在这里我跟大家分享一下,在临床上治疗肩周炎的几个经验有效穴。

1条口透承山

根据《黄帝内经》“左病治右,右病治左”的原则,即左侧肩关节疼痛,取右侧的“条口透承山”,右侧肩关节疼痛,取左侧的“条口透承山”。进针时令患者咳嗽一声,当患者出现“酸胀”感,一边缓慢行针,一边让患者活动患侧的肩关节,一般患者的肩痛马上就可以缓解。

2三间穴

三间穴是手阳明大肠经的“输”穴,内经云“输主体重节痛”,肩周炎患者多在手阳明大肠经所过之处疼痛,而“经络所过主治所及”,所以三间穴能有效治疗肩周炎。取穴方式和上述一样,“左病治右,右病治左。”

3鱼肩穴

高树中教授在《一针疗法》中提到了自己在临床中发现的一个穴位,叫做“鱼肩穴”,治疗肩周炎有奇效。

此穴位于鱼际穴,往拇指指头方向05寸左右。肩周炎的患者在此处有火柴杆大小的条索状物,按之疼痛。

4肩痛穴

此穴是平衡针灸里的穴位,位于腓骨小头与外踝尖连线的上三分之一,针刺时,要求有触电式的针感向足背方向放射。有针感即可出针,三秒钟见效。临床使用,效果惊人,患者疼痛会明显减轻。

治法

太阴经证:以肩前中府穴区疼痛为主,后伸疼痛明显。

取穴:大椎、肩髃、肩前、阿是穴。

阳明少阳经证:以肩外侧肩髃肩髎穴处疼痛为主,三角肌处痛,外展疼痛明显。

取穴:大椎、臂臑、肩髃、阿是穴。

太阳经证:以肩后侧肩贞穴处疼痛为主,肩内收时疼痛明显。

取穴:大椎、肩髃、肩井、肩贞、天宗、阿是穴。

操作方法

患者取侧伏坐位,曲肘关节于桌上,充分暴露肩部疼痛部位,选用15寸毫针,施以提插捻转泻法。得气后留针20~30分钟。取针后用中号火罐在大椎、肩髃及循经取穴位处拔火罐,留罐10~20分钟,一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

体会

中医认为,本病的病变部位在肩部的经脉和经筋。夏季有寒邪,易袭阳位,寒性收引,寒性凝滞,致经脉和经筋的气血阻滞,故肩部有拘紧感,疼痛酸胀。督脉为阳脉之海,大椎归于督脉,是督脉与诸阳经之会,能振奋一身之阳气,鼓动调节全身之气血,对机体有强壮补虚培元作用。阳明经多气多血,《类经图翼》指出肩髃为手太阳、阳明、阳跷之会,《针灸甲乙经》指出肩髃主治肩中热,指、臂痛。本病属筋经病变,以临近和局部穴位取穴,根据“穴位所在,主治所及。经脉所过,主治所及”,近取及循经取患部穴位。加强疏通局部经络气血,有较好的舒筋活血止疼之效。故针刺拔罐取大椎、肩髃及循经穴位,能疏通手三阳经之经气,促进气血的运行,疏散风寒于体表,缓解肩部疼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86883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6
下一篇2023-11-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