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风门穴主治什么?风门穴,属足太阳膀胱经的经穴。那么风门穴主治什么?风门穴的主要作用,一起来看看吧。
风门穴怎么找
风门穴位于背部,从朝向大椎下的第2个凹洼(第2胸椎与第3胸椎间)的中心,左右各2厘米左右之处(或以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此两处就是“风门穴”。
风门穴的准确位置图
穴名解析
风门。风,言穴内的气血物质主要为风气也。门,出入的门户也。风门名意指膀胱经气血在此化风上行。本穴物质为膀胱经背俞各穴上行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吸热胀散化风上行,故名风门。
取穴方法
取穴时通常采用正坐或俯卧姿势,风门穴位于背部,从朝向大椎下的第2个凹洼(第2胸椎与第3胸椎间)的中心,左右各2厘米左右之处(或以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此两处就是“风门穴”。
穴位解剖
有斜方肌,菱形肌,上后锯肌,深层为最肌;有第二肋间动、静脉后支;布有二、三胸神经后支的皮支,深层为第三胸神经后支外侧支。
功用
运化膀胱经气血上达头部。
主治
伤风,咳嗽,发热头痛,项强,胸背痛。感冒、颈椎痛、等。
穴位配伍
配肺俞穴、大椎穴治咳嗽、气喘;配合谷穴治伤风咳嗽。
操作方法
刺法:斜刺05~08寸,局部酸胀,针感可扩散至肋间及肩部。不可深刺,以防造成气胸。
灸法:艾炷灸5~7壮,艾条温灸10~15分钟。
临床运用
多用于、支气管炎、肺炎等。配合大杼穴、大椎穴、肺腧穴使用。每日2次,每次20分钟,10次一疗程。
穴位养生
风门穴,属于足太阳膀胱经,可治疗伤风、咳嗽、发热、颈部肌肉痉挛、胸背痛等,也是的特效穴位之一。患者卧位,用两手手指指腹端按、揉压此穴。每次2分钟左右。 此穴可预防,尤其可预防感冒。
以上就是风门穴的一些知识,想要了解更多的,请继续关注频道。
风门穴的准确位置图、风门穴有什么用、风门穴在哪里、风门穴、什么是风门穴
1 腹部肌肉痉挛时处理方法
如果是在运动或其它因素下引起的腹部肌肉痉挛时,可做背部伸展运动以拉长腹肌,待痉挛缓解后,为了进一步治疗还可以进行腹部的热敷及按摩。
2 小腿肌肉痉挛时处理方法
1、用没有抽筋的脚立在地上,抽筋的腿诗经蹬住地或强,将腿磴直后,抽筋自然停止;
2、坐在地上,用抽筋一侧的手辅助抽筋腿的膝盖,另一手掰住小腿下部用力上掰,拉长抽筋的肌肉,精肉痉挛就能缓解。
3、用手使劲按摩,揉搓痉挛的肌肉,也可以用热水毛巾或热水袋局部敷。
3 游泳时小腿痉挛处理方法
游泳时发生抽筋,不要惊慌,一定要保持镇静,并根据不同部位财务不同方法进行自救。若水温过低而疲劳产生的小腿抽经,则可使身体成仰卧姿势。用手握住抽筋腿的脚趾,用力向上拉,使抽筋的腿伸直,并用另一腿踩水,另一手划水,帮助身体上浮,这样连续多次即可恢复正常。上岸后用中、食指尖掐承山穴(在小腿后面正中,腓肠肌两侧忌服交界的下端)或委中穴(在腘窝横纹的正重点),进行穴位按摩,帮助恢复正常。
4 游泳时两手抽筋的处理方法
两手抽筋时,应迅速握紧拳头,再用力伸直,反复多次,直至复原。如单手抽筋,除做上述动作外,还可按摩合谷穴(在第一和第二掌骨中间凹陷处,偏食指侧)、内关穴(在手腕账面横纹上二寸肌腱之间凹陷处)、外关穴(在手腕背面与内关相对处)。
乳根穴
乳根穴 - 穴位简介
乳根穴乳根穴:两边乳头对下来到乳房底下的正下方处,一边一个。 [1]
位置:该穴位于人体的胸部,当乳头直下,乳房根部,当第5肋间隙,距前正中线4寸
位于第五肋间隙,胸大肌下部,深层有肋间内、外肌;有肋间动脉,胸壁浅静脉;有第五肋间神经外侧皮支,深层为肋间神经干。
经属:足阳明胃经,左侧内为心脏。击中后,冲击心脏,休克易亡。
〖名解〗
1)乳根。乳,穴所在部位也。根,本也。该穴名意指本穴为乳房发育充实的根本。本穴物质为胃经上部经脉气血下行而来,由于气血物质中的经水部分不断气化,加之膺窗穴外传体表的心部之火,因此,本穴中的气血物质实际上已无地部经水,而是火生之土。由于本穴中的脾土微粒干硬结实,对乳上部的肌肉物质(脾土)有承托作用,是乳部肌肉承固的根本,故名。
2)薛息。薛息,歇息之假用也,亦为停驻之意。薛息名意指胃经气血物质中的脾土微粒在此停驻,故名。理同乳根之解。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脾土微粒及气化之气。
〖运行规律〗脾土微粒存留穴周内外,气化之气循胃经疏散。
〖功能作用〗燥化脾湿。
〖治法〗寒则补而灸之,热则泻之。
〖注〗库房与乳根为调节乳肌的二个重要穴道,若单纯为胃气不足所致的乳房扁平细小或乳房下坠,取此二穴作隆胸治疗有奇效。
承山穴+足三里穴 缓和小腿抽筋 小腿肌肉痉挛(俗称抽筋),一般是由于肌肉疲劳,或是寒冷使自主神经高度紧张,而造成缺血状态,使小腿后部肌肉痉挛、疼痛。按揉承山穴和足三里穴可以放松小腿肌肉、缓解疲劳和酸胀感。 取穴方法:承山穴在小腿背侧正中线上,伸小腿或上提足跟时,可以看到在小腿背侧成三头肌状,承山穴就在这个三头肌中间;足三里穴在外膝眼下三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用手掌按住膝盖骨正中央,手指张开,无名指指尖的位置就是足三里穴。 点按方法:当小腿感觉酸胀、疲劳或是发生抽筋时,按承山穴3~5次,每次时间在1分钟左右,力度由轻到重。当按准穴位时,大部分人在穴位处会有明显的酸胀、发麻的感觉。足三里穴的按法和承山穴相同,两个穴位配合使用,能收到更明显的效果。 肾腧穴 缓解腰部酸胀 很多办公室人员久坐在电脑旁,长期保持一个姿势,极易引起腰酸背痛。当出现腰酸背痛时,可以通过按摩肾腧穴使症状缓解。 取穴方法:肾腧穴在第二腰椎棘突旁开15寸处。 点按方法:当身体出现腰酸背痛时,点按肾腧穴有很好的缓解效果,此外它还可以辅助治疗腰间盘突出等疾病。另外,对于遗尿、遗精、阳萎、月经不调、水肿、耳鸣等也有很好的效果。具体点按方法是每天点按肾腧穴三到五次,每次一分钟左右。 肩井穴+风池穴 减轻颈肩酸痛 颈椎病和肩周炎是常见的疾病,以往多见于中老年人,但近年来有年轻化的倾向。颈椎病的主要症状是颈部疼痛并伴有上肢疼痛麻木,很多人还会产生头痛、头晕、耳鸣、眼睛发胀、胸闷气急和四肢无力等症状。治疗颈椎病的方法有很多,推拿、针灸、药物治疗和手术等,都能起到很好的效果。但是,如果平时注意自我保养和锻炼,就能远离此类疾病。具体做法就是按摩肩井穴和风池穴。 取穴方法:肩井穴在大椎穴与肩峰连线的中点,肩部最高处;风池穴位于后颈部,两条大筋外缘陷窝中,与耳垂齐平。 点按方法:用食指压在中指上按揉肩井穴,先按右侧肩井穴5分钟,再以按左侧肩井穴5分钟。力量要均匀,以穴位局部出现酸胀感为佳。每日早晚各1次。按揉风池穴与按揉肩井穴方法相同。 太阳穴+印堂穴 消除头痛头晕 当人长时间用脑后,太阳穴往往会感觉胀痛,这是大脑疲劳的信号。这时按摩太阳穴,给大脑以良性刺激,可以解除疲劳,并能保持注意力的集中。如果配合按揉印堂穴效果更好,可治疗头痛、头晕、失眠、目眩等症状。 取穴方法:太阳穴在耳廓前面,前额两侧,外眼角延长线的上方,在两眉梢后凹陷处;印堂穴位于人体的面部,两眉头连线中点。 点按方法:大拇指按揉太阳穴或印堂穴,其它四指放在头上做支撑,每天3~5次,每次在1分钟。
李志敏(中医学院针灸推拿专业)养好腿脚不衰老,一日百里不是梦。 有时坐得太久,刚起身想去倒水,突然间,双腿异常酸软,甚至还会摔倒在地。更倒楣的是,炎炎夏日来袭,当办公室的空调太低时,小腿就会无缘无故抽筋。 人体双腿的静脉血管壁很薄,非常容易受压迫。上班族数小时坐着不动,极易压迫神经,导致血液回流受阻、循环不畅,下肢就会产生胀、麻、疼等症状。 腿抽筋是发生于下肢一侧的肌肉抽动,有不自主和不规则等特点。久坐或因受寒、疲劳过度,使下肢的血液循环不畅,都会导致肌肉痉挛。如果小腿反复抽筋的时间太长,就要注意可能是某种疾病的前兆。 手指交叉操 Step 01 双手张开,十指自然交叉,互击30 次。 Step 02 双手虎 叉,互击30 次。 练习功效 这个动作可以使经络运行通畅,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腿脚压力。 发生抽筋时,尽可能伸直双腿、双脚及脚趾。伸直肢体的同时,要用力呼气,连呼五到六次。 抽筋时也可迅速掐压手虎口和上嘴唇的人中穴。掐压二十至三十秒后,肌肉得到松弛,疼痛即会缓解。如果再配合以热毛巾按揉,用手 ,效果会更好。 缺钙易引发小腿抽筋,所以要多补充含钙的食物,比如虾米、虾皮、绿色蔬菜、海带、骨汤、乳类及其制品。并尽量少吃腌渍、加工食物,因为这些食物中的磷会阻止钙沉积到骨骼中。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治神与守神 5 针刺得气 51 得气的表现 511 受术者 512 施术者 6 毫针的结构 7 毫针的材料 8 毫针的规格 9 针具的检修 10 针具的保养 11 针具器械消毒 12 施术消毒 13 选择 14 定穴和揣穴 15 针刺方法 151 持针法 152 进针法 153 行针手法 154 催气法 155 守气法 156 行气法 157 针刺补泻 158 留针 159 出针 16 常见问题 161 晕针 1611 现象: 1612 原因: 162 滞针 1621 现象: 1622 原因: 1623 处理: 1624 预防: 163 弯针 1631 现象: 1632 原因: 1633 处理: 1634 预防: 164 断针 1641 现象: 1642 原因: 1643 预防: 165 针后异常感 1651 现象: 1652 原因: 166 刺伤重要脏器 1661 现象: 1662 原因: 17 毫针练法 171 纸垫练针法 172 棉团练针法 173 自身练针法 18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毫针刺法 1 拼音
háo zhēn cì fǎ
2 英文参考technique of filiform needle acupuncture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毫针刺法(technique of filiform needle acupuncture)是指以毫针防治疾病的针刺方法[1]。利用毫针刺入或 腧穴经络以防治疾病。毫针刺法包括持针法、进针法、行针法、补泻法、留针法、出针法等。
毫针刺法有严格的操作规程和明确的的要求,其中针刺的术式、手法、量度、得气等尤为重要。
毫针刺法是诸多刺法中的主体,是针灸医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方法和操作技能。
4 治神与守神
神,泛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是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以及脏腑、气血、津液活动外在表现的高度概括。
治神守神是衡量判别医生技术高低优劣的标准,如 《灵枢·九针十二原》说:“粗守形,上守神。”
治神,指医生在针刺过程中精神高度集中,并治理患者精神的过程:
全神贯注——使刺穴准确,进针顺利,手法对证,运针自如,得气明显;观察病人,取得病人信任和 配合。
引导患者——要求患者精神聚会、情绪安定后行针。如《标幽赋》说:“凡刺者,使本神朝而后入。” 调动病人神气,使精神专一,意守病所,促使气感的来临或使之增强。如:“必正其神,欲瞻病人目,制其神,令气易行也。”(《素问·针解》)
守神,指针刺得气后慎守经气的过程。在针刺得气后,医生和患者双方仍应注意力高度集中,心 神凝聚,守气勿失:
施术者——精神聚集,密切观察患者神的变化,根据神的盛衰变化施以相应补泻措施。
受术者——心定神凝,细细体会针刺感应,意守病所,气为神使,加强疗效。
5 针刺得气得气,又称“气至”、“针感”和“感传”,是施行手法时针刺部位产生的感应及其传导。得气是获 得针刺效果的前提。
51 得气的表现得气的感觉来自受术者和施术者两方面。得气感应在受术者和施术者有时并不同步。有时受术者有较强感应而施术者指下却仍感空松无物;有时受术者只有极轻微感应而施术者却感针下沉紧。两者应结合综合判断。
511 受术者受术者主观感受,指针刺后出现酸、麻、胀、沉、热、凉、触电样、虫行感、跳跃感,或沿一定方向和部位传导扩散等。少数出现循经肌肤瞤动、震颤,或受刺部位出现循经性皮疹。
上述感应有时单独出现,有时则两种以上感应同时出现。
512 施术者主要依据指下的感觉判断得气感,如针下出现沉重、紧涩或针体颤动,或可从外观上观察,如有时可看到针体震颤,针体周围皮肤紧张、凸起或陷下,肌肉跳动,沿经皮肤甚则出现色泽变化、出汗等。
金元窦汉卿《标幽赋》说:“气之至也,若鱼吞钩饵之浮沉;气未至也,似闲处幽堂之深邃。”——得气时,指下感觉沉涩、发紧,好比钓鱼时鱼已吞食钩饵一样;而气未至时,则指下感觉空虚无物,就好比闲处于幽深的殿堂之感。
6 毫针的结构 针柄的末端部分。 针根至针尾以金属丝缠绕的部分。 针身与针柄的连接部分。 针尖至针柄间的主体部分。 针的前端锋锐部分。针尾呈圆筒状,与针柄相连。
针柄是持针、运针的操作部位,也是温针灸法时装置艾绒处。
针柄金属丝缠绕应紧密均匀无松脱,以便于执针捻转运针。
针根是观察针身刺入穴位深度和提插幅度的外部标志。针根应牢固,无剥蚀损伤,否则易断裂。
针身又称针体,是毫针刺入腧穴相应深度的主要部分,毫针的粗细、长短规格主要指针身而言。优质的针身挺直光滑,坚韧富有弹性,上下匀称,无斑剥、锈痕、曲折。
针尖是接触刺入肌肤的前锋,又称针芒;质优的针尖呈松针形,既不过分尖锐,又圆而不钝。如针尖过于尖锐往往容易卷毛钩曲,捻动针体时会增加病人局部的疼痛。
7 毫针的材料现代毫针多用金属制成。
不锈钢针:在临床上最为常用,具有硬度适中、富有弹性和韧性、能防锈、耐热、防止化学腐蚀等特点。
金针、银针:传热、导电性能优于不锈钢针,但针体较粗,强度、韧性远不如不锈钢针,且价格昂贵,临床很少应用。
普通钢针、铜针、铁针:容易锈蚀,弹性、韧性、强度亦差,故除偶用于磁针法外,临床已不采用。
8 毫针的规格毫针的规格以针身的长短和针身的粗细来分。
临床应根据病人的性别、年龄、形体的胖瘦高矮、体质的强弱、病情之虚实、病变部位的深浅、所取腧穴的部位等,选择不同长短、不同粗细规格的针具。
一般原则:
头面部、肌肉浅薄处穴以及体质较弱者多选用短针、细针;
臀部、腿部肌肉丰厚处穴以及体质壮实者多选用长针、粗针。
9 针具的检修针具在每次使用前后均须进行检查。如针具有损坏,应及时拣出,剔除剥蚀弯折过重及断裂不能修理者,余经修理后一般可再使用。
方法1:一手手指抵住针尖,另一手持针捻转,可以感觉针尖状态。
方法2:用棉球裹住针身下段,另一手将针边转边退,这种方法可以发现针具的光滑程度,若有毛钩,针尖退出时会带有棉絮。
10 针具的保养
针具如护藏不善,容易遭损坏,临床应用时会增加病人痛苦,甚则发生医疗事故。因此针具的维修保养也是实施针灸疗法的一个重要方面。
目标:防止生锈,避免针尖受损和针体弯曲。
方法:针具消毒时,宜用纱布或棉花包裹结扎妥当,以免针尖与器具壁碰撞引起卷毛钝折。针具放在针盘内,针尾抵靠盘壁,针尖部略高,不可震动过大,以防针尖受损。
使用针具时,用力不可过猛,并避免刺及骨骼,以免针尖钩曲。
针具用毕,必须以棉花或纱布擦净,放在针盒或针管、针夹内,并须衬垫棉花、纱布。
暂时不用的针具可放在滑石粉内,或涂以少量凡士林贮藏于干燥处。
11 针具器械消毒高压蒸气灭菌法
将针具用布包好,放在高压蒸气锅内灭菌消毒。一般在10~14kg/cm2气压,115~123℃高温下,30min可以达到消毒目的。
12 施术消毒施术者:施术前医生应用肥皂水洗擦双手,再用酒精棉球擦拭后才可持针操作。
施术部位:在施术部位,应用75%酒精棉球从进针的中心点向外扩展绕圈擦拭;或先用25%碘酒涂擦,稍干后再用75%酒精脱碘。已消毒后的皮肤应避免再接触污物,以防重新污染。
13 选择意义:针灸治疗前,应该选择好适当的 。病人 合适舒适,有利于正确取穴施术,也有利于持久留针和艾炷的安放。
原则:以施术者能正确取穴,操作方便,病人舒适并能持久为原则。
常用 :
仰卧位、俯卧位、侧卧位、仰靠坐位、俯伏坐位、侧伏坐位。
仰卧位:适于取前头、颜面、前身部穴位。
俯卧位:适于取后头项、背腰部穴位。
侧卧位:适于取侧身部穴位。
仰靠坐位:适于取头面、颈前、上胸和肢体部的穴位。
俯伏坐位:适于取头顶、后项、背部和上肢部分穴位。
侧伏坐位:适于取侧头部、面颊、耳部及上肢部分穴位。
14 定穴和揣穴
定穴和揣穴是确定腧穴正确位置、利于进针的准备工作,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腧穴的定位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针刺的疗效。
定穴:腧穴的定位简称定穴,又称取穴,是根据处方选穴的要求,确定所选腧穴的位置和相应取穴方法,如体表标志法、骨度法、指寸法、简便取穴法等(参见《经络腧穴学》)。
揣穴:为使定穴准确,以手指在已定穴位处进行按压、捏掐,揣、摸、按、循,找出具有指感的准确位置,称为“揣穴”。一般情况下,当按压的局部酸胀感应比较明显处即是腧穴所在处。
定准腧穴位置后,还应以指甲在选定穴位上切掐一“+”字形纹,以作为针刺时进针的标记。
15 针刺方法毫针刺法包括从进针至出针的针刺技法全过程,具有很高的技术要求和严格的操作规程,医者必须熟练掌握。
毫针刺法主要包括: 持针法、 进针法、 行针手法、 催气法、 守气法、行气法、 针刺补泻、 留针、 出针等。
151 持针法持针的方法因针的长短而有所不同。
两指持针法
方法:用拇、食二指指腹捏拿针柄,中指和无名指指端抵住肌肤,针身与拇指呈90。角进针。
用途:适用于短毫针刺浅层腧穴。
多指持针法
方法:拇指与食、中二指指腹相对持针,或以拇、食、中三指挟持捏拿针柄,无名指抵住针身进针。
用途:适用于长毫针刺深层腧穴。
152 进针法进针是针具刺透皮肤达到穴位的过程,是检验针灸施术基本技能的第一关。
要求:迅速、准确,无痛或少痛。
方法:左右双手密切配合,动作协调,使行针顺利,减轻疼痛,并能调整和加强针感,提高治疗效果。
刺手:持针的右手称刺手,主要作用是掌握毫针,进针时集中臂、腕、指力迅速进针。
押手:按压穴位局部辅助操作的左手称押手,主要作用是固定穴位,使毫针准确刺入穴位,并使长针针身有所依靠,不致摇晃弯曲。
153 行针手法行针,又称运针,是针刺达腧穴后所施行的进退、捻转、提插等操作方法,目的是促进针刺感应,调整针感强弱及传导方向。 行针手法包括基本手法和辅助手法两类。
基本手法:指毫针刺法的基本动作,主要由提插和捻转动作构成。
辅助手法:指辅助基本手法以加强针刺感应的操作手法。包括循法、弹法、刮法、摇法、飞法和震颤法。
154 催气法催气法是在针刺无明显气感时施行手法催促经气速至的方法,主要有搜气法、循按法、弹震法等。
搜气法:将针退至浅层,改变针刺方向再刺;仍不得气,再提针前后左右直刺或斜刺,反复进退搜索。
155 守气法守气法是针下得气后,采用手法守住针下经气以保持感应持久的方法,主要有推弩法、搬垫法等。
推弩法:将针尖抵住有感应部位,推弩针柄,或用拇指向前或向后捻针柄,不使针尖脱离经气感应处,保持1~3min。
156 行气法行气法是针刺得气后,运用特定手法促使针刺感应向患部传导或扩散,以进一步激发经气,推动经气运行的方法,主要有循摄法、逼针法、推气法、按截法等。
循摄法:以押手食、中、无名指平按于腧穴旁,沿经络循行方向上下往来轻柔循摄。
157 针刺补泻针刺补泻是针对疾病虚实而施用手法。《灵枢·经脉》说:“盛则泻之,虚则补之。”
凡是能使机体由虚弱状态恢复正常的手法称“补法”。凡是能使机体由亢盛状态恢复正常的手法称“泻法”。
针刺补泻法由针刺基本手法结合其他方法组合而成。常用补泻法有 徐疾补、泻法, 提插补、泻法, 捻转补、泻法, 呼吸补、泻法, 开阖补、泻法和热补法、凉泻法等 。
158 留针留针是指针刺得气施行手法后,将针留置于穴中一定时间的过程。留针可以加强针刺感应,延长 作用,起候气、调气作用。
静留针法
方法:针下气至后,将针留置穴中,不施手法。一般情况下静留针30min左右。
适应症:虚证、寒证,针感耐受性差者。
动留针法
方法:针刺施行手法后,将针留置穴中,反复间歇运针。一般每间隔10分钟行针一次,三次后出针。
适应症:针后经气不至。留针可以将留针前后多次运针操作的 量综合在一起,可以起候气、催气和增强针感的作用。
159 出针出针又称退针、起针,是针刺过程的最后一环,针刺达到一定要求后便可出针。
出针时应根据不同情况,选用不同出针方法。
病 情 出 针 出 针 后 实 证 摇大针孔,徐出针 勿按针孔,令邪气尽泄 虚 证 疾出针 速按针孔,以护养正气 16 常见问题 161 晕针晕针是针刺过程中出现的“昏厥”现象。
1611 现象:轻者表现为精神疲倦,头晕目眩,恶心欲吐;
重度病人突然心慌气短,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四肢发冷;
严重者神志昏迷,血压下降,二便失禁。
1612 原因:体质虚弱,精神过度紧张;
饥饿、疲劳,大吐泻、大出血后施针;
不当,施术手法过重;
诊室内空气闷热、过度寒冷等。
162 滞针滞针是进针后针下沉紧、行针困难的现象。
1621 现象:进针后或提插、捻转、进退行针过程中,针下感觉沉重紧涩,捻转进退困难,患者有痛感。
1622 原因:精神紧张,毫针刺入后局部肌肉痉挛;
针后移动 ;
行针时用力过猛,或单向捻针,致肌纤维缠绕针身。
1623 处理:嘱患者消除紧张情绪,放松局部肌肉;
延长留针时间,或辅以 ;
移动者,使其恢复针前 后退针;
捻针过度者,将针向反方向捻退,并左右轻捻使针松弛,以便退针。
1624 预防:做好针前解释工作,选好适当 ;
进针后不可随便移动 ;
行针捻转角度不可过大,更不可只朝一个方向强行捻针
163 弯针弯针是针刺过程中针体发生的弯曲现象。
1631 现象:针体弯曲,针柄改变了进针时刺入的方向和角度,行针和提插时涩滞困难,患者觉疼痛扭胀。
1632 原因:进针后 移动;
外力碰撞或压迫针柄;
操作时用力过猛,针尖碰及坚硬组织。
1633 处理:立即停止行针;
针身轻度弯曲者可顺着针弯曲的方向慢慢退出;针身弯曲角度较大者,则需轻微摇动针身,边摇边顺其弯度缓缓退出;
针身弯曲不止一处,须视针柄扭转倾斜的方向逐渐分段退出,切忌猛力抽拔;
移动所致者,须协助患者恢复进针时 ,使局部肌肉放松后依上法退针。
1634 预防:恰当,不可随意移动 ;
针刺部位和针柄不得受外物的碰撞和压迫;
手法熟练,指力轻巧均匀。
164 断针断针是针刺过程中针体离断,部分断端残留体内的现象。
1641 现象:针刺过程中,针身折断,残留于体内的针体或部分露于皮肤之外,或全部没于皮肤之下。
1642 原因:针前失于检查,使用有损伤剥蚀、质量低劣的针具;
病人 改变,肌肉强力收缩;
操作时针身全部刺入穴内,行针时强力提插捻转,或电针时突然加大电流强度,局部肌肉猛烈痉挛;
滞针、弯针时强力抽拔。
处理:镇静沉着,嘱保持原有 ,切勿惊慌乱动,以防残段针向肌肉深处隐陷;
如折针断端露出体表,立即用手挤压折针周围的皮肤,使断端暴露更多,用镊子取出;
如残段完全没于皮 内,应在X线下定位以外科手术取出。
1643 预防:针前仔细检查针具,剔除质次或有损伤的针具;
进针行针时动作轻巧,不可强力猛刺;
针刺时不可将针体全部进入体内,留2~3分(6~9mm)露出皮外以防万一断针时便于取出;
有滞针、弯针时应及时处理。
人体体表面积计算器 BMI指数计算及评价 女性安全期计算器 预产期计算器 孕期体重增长正常值 孕期用药安全性分级(FDA) 五行八字 成人血压评价 体温水平评价 糖尿病饮食建议 临床生化常用单位换算 基础代谢率计算 补钠计算器 补铁计算器 处方常用拉丁文缩写速查 药代动力学常用符号速查 有效血浆渗透压计算器 乙醇摄入量计算器医学百科,马上计算!
165 针后异常感针后异常感是针刺结束后出现的多种异常感觉。
1651 现象:出针后,患者不能挪动肢体;
重、麻、胀的感觉过强;
原有症状加重;
针孔出血,针处皮肤青紫、结节等。
1652 原因:肢体不能移动者,多因针未起尽,或 不当致肢体活动受限;
沉麻胀感过强者,多因行针手法过重或留针时间过长;
原有病情加重者,多因手法与病情违逆;
出血或皮下青紫者,多因刺伤血管,个别因于凝血功能障碍。
166 刺伤重要脏器针刺伤及肺及胸膜,会致创伤性气胸。
1661 现象:针刺过程中,患者突感胸痛胸闷,气短,心悸,甚则呼吸困难,紫疳,冷汗,恐惧,血压下降,出现休克。也有少数轻度患者间隔数小时后才逐渐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
检查肋间隙变宽,外胀;叩诊肺部过度反响;听诊肺泡呼吸音明显减弱或消失,严重者气管向健侧移位。X线胸部透视可见肺组织压缩现象。
1662 原因:针刺胸背部和锁骨附近穴时,角度、方向、深度失当,致毫针刺破脏层胸膜,伤及肺组织,使气体积聚胸腔所致。
17 毫针练法 171 纸垫练针法纸垫练针法与棉团练针法一样,是毫针练法的第一步,其目的在于通过在纸垫上的练习,具备一定的指力,掌握手法的基本功。
进针指力练习:一手平执纸垫,一手如执笔式持针,使针尖垂直抵于纸垫上,拇、食、中三指前后交替捻动针柄,来回刺入纸垫内,同时手指向下渐加压力,刺透纸垫,再捻动退针另换一处如前再刺。
目标:练至针身可垂直刺人纸垫,并保持针身不弯、不摇摆、进退深浅自如。
说明:纸垫练针初时可用10~15寸短毫针,指力加强后可改用20~30寸毫针练习。还应进行双手行针练习,以适应临床持续运针需要。
172 棉团练针法棉团练针法与纸垫练针法一样,是毫针练法的第一步,其目的在于通过在棉团上的练习,具备一定的指力,掌握手法的基本功。
提插练习:以执毛笔式持针,将针刺入棉团,在原处作上提下插的动作。
目标:深浅适宜,幅度均匀,针身垂直。
173 自身练针法自身练针法是毫针练针法的第二步。
方法:通过纸垫、棉团练针掌握一定指力和手法后,可在自身四肢肌肉较丰厚处试针练习,仔细体会持针手指的感觉和受刺部位的感觉,自己的指力,进针、手法与得气的关系。
⑴ 中医中的穴位是什么
按中医的说法,楼上两位已经解释的很好了。
按西医的说法,那是没法解释,因为没有相应的对照实物。小佬不才,试着用非中医的概念解释一下:
穴位是人体经络上的结点。经络是较血管和神经而言更高的能量输送通道,穴位是经络中高频能量聚集的区域。无论是人类肉眼还是当今的电子显微镜都无法看到相应的实物。但却被以德国为代表的西方医学界用测量电阻大小的方式发现,在中国医学文献中描述的经络上,电阻率远小于其它(包括血管、骨骼、神经、肌肉、筋膜等等)组织。从而从侧面证实确实有经络这种“现象”存在。在中国先民(早于黄帝的那拨人)是以“额头正中第三只眼”来“看”到的这种高等能量通道,这种通道是输送脏腑“元”气的,比之血管输送氧气和各种微量元素,和神经传导脉冲电波的能量,是高得多的。
因为在第三眼(在宗教界又称之为“天眼”,也既《西游记》中二郎神额头的那只眼)看来,人体全身只有经络和穴位,是全身最亮(能量最高)的。按其对应的脏腑呈现出红绿黄白黑(依次对应于心肝脾肺肾)。如果哪个脏腑弱了,相应的经络和穴位的颜色也就跟着暗淡了。所以中医说的望诊,实际就是指的“用第三眼来看”经络和穴位的亮度和脏腑的气色。
一般来说,当脏腑有病变后,相应经络输送能量的能力下降,许多能量会聚集在穴位这种结点上,呈现出“不通”则痛的症状。
于是,中医就会采取在不通的地方(穴位)上扎针、 、艾炙、拔罐等方法 它,强行打开通道,使全身能量得以正常循环,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从这个角度上说,也可以把穴位理解为:在输送高等能量(元气)的渠道(经络)中的阀门。呵呵,这是有可能的哦,在大武术家手里的点穴功夫,就是依靠这个原理,把人“定”住的哦。这种点穴功夫,可是真正存在的哦。
啊呀,解释的俺连白毛汗都滴下了两桶。这样说可以理解吗?
⑵ 中医理论解释穴位 治病的原理与作用
穴位 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根据中医经络学说,运用 手法,或者借助于 工具在人体的特定部位(穴位、反射区、疼痛部位等)进行的疾病治疗方法。
我国出土的汉代马王堆医书《五十二病方》记载了推拿治病的方法,还有利用工具进行 治疗的报道,如治疗疝气用“木锥”,治疗性功能障碍用“药中”等等。
经过历代名医不断的创造和总结,穴位 已经发展成为风格独特治疗体系的临床学科,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古代的名医扁鹊、张仲景、华佗、杨继州等,十分推崇穴位 的治病方法,使其在当时的临床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明清时期,是穴位 发展的鼎盛时期, 专著陆续出版,并形成了独特的小儿 治疗体系。
民国时期, 推崇西医,不倡导中医以及穴位 治疗,但穴位 还是在民间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著名中医黄汉如在1933年出版了《黄氏医话》,记载了临床治疗经验和心得。作者认为:穴位 治疗疾病比服用药物要好,药物治病通常而言总是有一定的副作用,甚至治好了这种病,又引发另外一种病,或者说药物治病在一定程度上总会伤害身体,而穴位 则没有任何副作用,是一种自然疗法。
中医学理论认为:穴位 之所以能治疗疾病,是因为穴位 通过手法的作用,起到调整阴阳,疏通经络,调和营卫,补虚泄实,活血化瘀,理筋整复的作用。具体说来如下:
(1)调整阴阳人体阴阳平衡是健康的基础,阴阳失衡是产生疾病的本原,无论是内伤还是外感,其病理变化都是阴阳变化,即阴阳的偏盛或偏衰。 是根据不同的征候,采用不同的 部位和 手法,通过经络气血重新来平衡身体的阴阳,如腹胀积食,在腹部和背部以及相应的经穴上进行 可以调整胃肠功能,使其恢复正常,而胃肠蠕动亢进也可通过穴位 调整,使其恢复正常。 调整身体的阴阳同身体的状态有关。阴虚则补阴,阳虚则补阳,使阴阳恢复平衡。
(2)疏通经络经络不通则引发疾病,经络不通可以表现出身体局部的不同症状,如身体不同部位的疼痛感、麻木感。经络不通可引发肌肉紧张、痉挛,长期的紧张可引发肌肉实质性的改变,如纤维化、瘢痕化。穴位 能够疏通经络,调节肌肉神经,消除肌肉组织的紧张和痉挛,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现代医学研究也表明,穴位治疗能明显减少肌电活动,直到消失,从而为穴位 治疗疾病找到了科学依据。
(3)调和营卫全身遍布经络,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脏腑功能失调或者病理变化,可以通过经络于体表反映,体表的病理变化通常反映相应脏器的病理变化,比如小腿上的胆囊穴压痛通常反映人体胆囊有炎症或有结石,而按压胆囊穴就能起到治疗胆囊疾病之效。经络失常,营卫不合,气血运行发生障碍,或因内伤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外感六*(风、寒、暑、湿、燥、火),经络阻滞,发生疾病,也可以通过穴位 来调和营卫,将疾病消除。中医学认为,体表同内脏由经络相联, 体表的经络和穴位可以调整内脏的功能,将疾病消除。
(4)补虚泄实虚症表现为人体内脏功能低下,实症则表现为内脏功能亢进。穴位 通过一定的手法作用于体表,使人体气血、津液、脏腑起到相应的变化,虚症补虚,实症泄实。较小的力度 可以使人体的生理功能活跃,较强的 则能够抑制生理功能的亢奋。比如同是胃病,对于虚症胃病,在治疗时,可以在胸部和腹部的脾俞、胃俞、气海、中脘穴上进行小力度的轻柔的较长时间的 ;对于胃肠功能亢进者,如胃肠痉挛,则要在相应的穴位上进行较强力的短时间的点按等 ,通过不同的手法实现补虚泄实。
(5)活血化瘀瘀血内停可引发脏腑或肌体的病理改变, 的作用在于加快局部的血液循环,改善血液的流速,减小血液的流动阻力,改善心脏的功能,使心脏功能加强,加快微循环的建立,活血化瘀,祛除疾病。
(6)理筋整复穴位 对于骨伤、筋伤的整复有直接的作用,局部软组织、韧带、肌肉、肌腱拉伤均可用一定手法进行整复,关节脱臼、骨质增生等产生的痛感也可通过适当的手法进行整复,矫正解剖位置异常,疏通筋络,通顺关节,治疗疾病。
总之,穴位 是我国古代医家通过长时间摸索总结出来的中医学成果的一部分,是一门广泛运用于我国临床治疗,能够治疗多种疾病的一项医学手段。
⑶ 学中医专业一定会学到穴位吗难不难
中医的学copy习难度因人而异,先说说什么算是合格的中医,中医最难的就是明白辨证论治。迈过这个坎你就算是中医了。穴位是中医中必须学到的一个诊断方式,你要把自己想作是一个研究人员,你只是在研究不是在学习,这种就简单得多。
⑷ 请懂中医, 的朋友给个建议,想比较系统地学习 最好看什么教材,就是从经脉穴位这些讲起的,谢谢!
刚开始最好培养对经络、穴位直观的感知,建议读一些通俗读物,推荐中里巴人、海德、曲黎内敏等人的书籍;容
下一步,需要构建足够的知识体系,建议选择中医专业的教科书,这些书籍的阅读量比较大,建议制定一个中长期的学习计划,循序渐进的进行学习,同时要加强实践。
最后,找一些解放前后的中医名家的著作,系统的调理自己的认知和实践经验。
这是我本人学习中的总结,希望能对你有些用处。
⑸ 中医学中 的木火水金土是哪几种穴位
子母配穴法为配合子母补泻法而采用的补母或泻子的取穴方法来治疗疾病。
子母补泻法为针刺补泻法之一。《难经·六十九难》:“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其法将井、荥、输、经、合五输穴按五行相生次序,分属木、火、土、金、水,又依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据病情的虚实,用补母或泻子的取穴方法来治疗。如肺经虚证,可补本经(金)母穴太渊(土),或母经(脾经)的穴位,称为虚则补其母(土生金);又如肺经实证,可泻本经(金)子穴尺泽(水),或子经(肾经)的穴位,称实则泻其子(金生水)。
⑹ 我想学中医,主要自己身体不好,想自行调理。主要想对经络,穴位, 有认识。
身体哪不好,看我能不能给你点建议,有面诊,手诊,穴位,经络实践经验和经历。
⑺ 中医学中的穴位具体是什么部位
人体周身约有52个单穴,300个双穴、50个经外奇穴,共720个穴位。有108个要害穴,其中有72个穴一般点击不至于致命,其余36个穴是致命穴,俗称‘死穴‘。
一、头颈部位要害穴(共9个)
1、百会穴
位置:在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联线的交点处。
经属:为督脉,为手足三阳、督脉之会,被击中脑晕倒地不省人事。
2、神庭
位置:头前部入发际五分处。
经属:为督脉、督脉与足太阳膀胱经之会穴。被击中后头晕、脑胀。
3、太阳穴
位置:在眉梢与外眼角之间向后约一寸凹处。
经属:奇穴,被点中后头昏、眼黑耳鸣。
4、耳门穴
位置:在耳屏上切迹前、张口呈现凹陷处。
经属:为手少阳三焦经。被点中后,耳鸣头晕倒地。
5、睛明穴
位置:在眼内眦角上方01寸处。
经属:为足太阳膀胱经。为手足太阳、足阳明、阳跷、阴跷五脉之会。被点中后头昏眼花倒地。
6、人中穴
位置:在人中沟偏上(沟下沿上量2/3处)
经属:属督脉,为手、足阳明,督脉之会。被点中后头晕眼昏。
7、哑门穴
位置:在顶部后正中线上,第一与第二颈椎棘突之间的凹陷处,(后发际凹陷处)
经属:为督脉、系督脉与阳维脉之会穴,被点中后,冲击延髓中枢,失哑、头晕、倒地不省人事。
8、风池穴
位置:在枕骨粗隆直下凹陷处与乳突之间,在当斜方肌和胸锁乳突之间取穴。
经属:足少阳胆经系手足少阳阴维之会。被击中后,冲击延髓中枢,晕迷不醒。
9、人迎穴
位置:喉结旁开15寸
经属:足阳明胃经,被点中后气滞血淤、头晕。
二、胸腹部要害穴(共14个)
1、膻中穴
位置:在体前正中线,两 中间。
经属:任脉,是足太阴、少阴,手太阳、少阳;任脉之会。气会膻中心包募穴。被击中后,内气漫散,心慌意乱,神志不清。
2、鸠尾穴
位置:位于脐上七寸,剑突下半寸。
经属:任脉,系任脉之络穴。击中后,冲击腹壁动、静脉、及肝、胆,震动心脏,血滞而亡。
3、巨阙穴
位置:在体前正中线,脐上六寸处。
经属:任脉、系心之募穴。击中后,冲击肝、胆、震动心脏而亡。
4、神阙穴
位置:位于脐窝正中。
经属:任脉。击中后,冲击肋间神经,震动肠管,膀胱,伤气,身体失灵。
5、气海穴
位置:位于体前正中线,脐下1寸半。
经属:任脉。击中后,冲击腹壁,动静脉和肋间,破气血淤,身体失灵。
6、关元穴
位置:位于脐下三寸处。
经属:任脉、系三阴、任脉之会,小肠之募穴。击中后,冲击腹壁下动、静脉及肋间神经震动肠管,气滞血淤。
7、中极穴
位置:体前正中线,脐下4寸。
经属:任脉、系足三阴、任脉之会,膀胱之募穴。击中后,冲击腹壁动、静脉和神经震动乙结肠,伤气机。
8、曲骨穴
位置:腹下部耻骨联合上缘上方凹陷处。
经属:任脉,系足厥阴肝经与任脉之余。击中后,伤周天气机,气滞血淤。
9、鹰窗穴
位置:在胸骨中线第三肋间玉堂穴旁开四寸。
经属:足阳明胃经。击中后,冲击肋间神经和胸前神经及动、静脉,震动心脏停止供血、休克。
10、乳中穴
位置:在 中央。
经属:足阳明胃经。击中后,冲击肋间神经和动脉充血破气。
11、乳根穴
位置:在 中央直下一肋间处。
经属:足阳明胃经,左侧内为心脏。击中后,冲击心脏,休克易亡。
12、期门穴
位置:位于乳下两肋间当第六肋间。
经属:属肝经,肝之募穴。足太阴,厥阴,阴维之会。击中后,冲击肝、脾,震动膈肌、气滞血淤。
13、章门穴
位置:在腋中线,第一浮肋前端,屈肘合腋时正当肘尖尽处。
经属:足厥阴肝经,系足太阴、厥阴,阴维之会,肝之募穴。击中后,冲击肝脏或脾脏,破坏膈肌膜,阻血伤气。
14、商曲穴
位置:位于腹中部当任脉、下脘穴的外侧五分处。
经属:足少阴肾经,系足少阴与冲脉之会。击中后,冲击肋神经和腹壁动脉、震动肠管,伤气滞血。
二、胸腹部要害穴(共14个)
1、膻中穴
位置:在体前正中线,两 中间。
经属:任脉,是足太阴、少阴,手太阳、少阳;任脉之会。气会膻中心包募穴。被击中后,内气漫散,心慌意乱,神志不清。
2、鸠尾穴
位置:位于脐上七寸,剑突下半寸。
经属:任脉,系任脉之络穴。击中后,冲击腹壁动、静脉、及肝、胆,震动心脏,血滞而亡。
3、巨阙穴
位置:在体前正中线,脐上六寸处。
经属:任脉、系心之募穴。击中后,冲击肝、胆、震动心脏而亡。
4、神阙穴
位置:位于脐窝正中。
经属:任脉。击中后,冲击肋间神经,震动肠管,膀胱,伤气,身体失灵。
5、气海穴
位置:位于体前正中线,脐下1寸半。
经属:任脉。击中后,冲击腹壁,动静脉和肋间,破气血淤,身体失灵。
6、关元穴
位置:位于脐下三寸处。
经属:任脉、系三阴、任脉之会,小肠之募穴。击中后,冲击腹壁下动、静脉及肋间神经震动肠管,气滞血淤。
7、中极穴
位置:体前正中线,脐下4寸。
经属:任脉、系足三阴、任脉之会,膀胱之募穴。击中后,冲击腹壁动、静脉和神经震动乙结肠,伤气机。
8、曲骨穴
位置:腹下部耻骨联合上缘上方凹陷处。
经属:任脉,系足厥阴肝经与任脉之余。击中后,伤周天气机,气滞血淤。
9、鹰窗穴
位置:在胸骨中线第三肋间玉堂穴旁开四寸。
经属:足阳明胃经。击中后,冲击肋间神经和胸前神经及动、静脉,震动心脏停止供血、休克。
10、乳中穴
位置:在 中央。
经属:足阳明胃经。击中后,冲击肋间神经和动脉充血破气。
11、乳根穴
位置:在 中央直下一肋间处。
经属:足阳明胃经,左侧内为心脏。击中后,冲击心脏,休克易亡。
12、期门穴
位置:位于乳下两肋间当第六肋间。
经属:属肝经,肝之募穴。足太阴,厥阴,阴维之会。击中后,冲击肝、脾,震动膈肌、气滞血淤。
13、章门穴
位置:在腋中线,第一浮肋前端,屈肘合腋时正当肘尖尽处。
经属:足厥阴肝经,系足太阴、厥阴,阴维之会,肝之募穴。击中后,冲击肝脏或脾脏,破坏膈肌膜,阻血伤气。
14、商曲穴
位置:位于腹中部当任脉、下脘穴的外侧五分处。
经属:足少阴肾经,系足少阴与冲脉之会。击中后,冲击肋神经和腹壁动脉、震动肠管,伤气滞血。
三、背腰骶部的要害穴位(共8个)
1、肺俞穴
位置:第三胸椎棘突旁开15寸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击中后,冲击第三胁动、静脉和神经,震动心肺、破气机。
2、厥阴俞穴
位置:在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经属:属足太阳膀胱经。击中后,冲击心、肺,破气机、易死亡。
3、心俞穴
位置:位于第五胸椎棘突、旁开15寸。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击中后,冲击心脏,破血伤气。
4、肾俞穴
位置:在第二腰椎棘突旁开15寸处。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击中后,冲击肾脏,伤气机,易截瘫。
5、命门穴
位置:在第二腰椎与第三腰椎棘突之间。
经属:督脉。击中后,冲击脊椎破气机,易截瘫。
6、志室穴
位置:在第二腰椎棘突旁开三寸处(命门旁开三寸)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击中后,冲击腰动、静脉和神经,震动肾脏,伤内气。
7、气海俞穴
位置:在第三腰椎棘、旁开15寸处。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击中后,冲击肾脏,阻血破气。
8、尾闾穴
位置:位于尾骨端与 之间
经属:督脉、督脉之络穴,别走任脉。击中后,阻碍周天气机,丹田气机不升。
四、上、下肢要害穴位(共5个)
1、肩井穴
位置:在大椎穴与肩峰连线三中点,肩部最高处。
经属:足少阳胆经,系手少阳、足少阳、足阳明与阳维脉之会。击中后,半身麻木。
2、太渊穴
位置:仰掌、腕横纹之挠侧凹陷处。
经属:手太阴肺经。肺之原穴,百脉之会。击中后,阴止百脉,内伤气机。
3、足三里穴
位置:外膝眼下三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
经属:足阳明胃经,足阳明之脉所入为合。击中后,下肢麻木、不灵。
4、三阴交穴
位置:在内踝尖直上三寸,胫骨后缘。
经属:足太阳脾经,系足太阴、厥阴、少阴之会。击中后,下肢麻木,失灵,伤丹田气。
5、涌泉穴
位置:在足掌心前三分之处,当屈足趾时出现凹陷处。
经属:足少阴肾经。击中后,伤丹田气,气机不能上升,破轻功。
总之,以上36个要害穴,被点中后,都有性命危险,但初伤时,可能感觉不大,但后果严重,凡被点中者,不可轻视。
另附:
奇经八脉及十二经胳走向
武侠小说中常出现奇经八脉之说,那么到底什么是奇经八脉呢?
其实,奇经八脉只是人体经络走向的一个类别。
所谓经,是指神经纵运行的在的干脉。所谓络,是指神经横运行的网络系统的小支脉。经络如环无端、内外衔接,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经分十二经脉,络无法计数。
人体主要有十二经络和奇经八脉。
十二经络走向包括:
1、手三阴经:从胸沿臂内侧走向手。
2、手三阳经:从手沿臂外侧走向头。
3、足三阴经:从足沿腿内侧走向腹。
4、足三阳经:从腹沿腿外侧走向足。
⑻ 自学中医穴位 应该看什么书
《针灸学》让你学会穴位分布及疾病对应的经络部位。
《推拿学》让你学会推拿 手法和注意事项
最好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的普通高教规划教材,很容易理解的,简直跟工具书一样
⑼ 初学中医 应该看些什么书
中医的知识博大精深,您不要去看那些根本看不明白的高谈阔论的书
我早年也考出版了保健 权证书,推荐您几本必备书:
一<<人体穴位记忆手册>>,口袋书,很方便;
二<<推拿手法学>>,正规教材,主要手法全都有;
三把<<人体经络使用手册>>中关于经络循行的内容划出来,要记住哦
如果去报个培训班,他们会有更实用的应付考试的教材
祝您顺利通过!
⑽ 中医学中的穴位具体是什么部位
全身大部分穴位在“三边”、“三间”。即:肌肉边、肌腱边、骨边,两肌肉之间、两肌腱之间、两骨之间。
现代用针灸治疗面肌痉挛的报道,至迟不晚于60年代中期。在1965年有人试用皮内针法获效。70年代,又作了进一步探索,如采用深刺久留针法,只针健侧不针患侧的缪刺法等,我们使 面部穴位
用穴位注射于抽搐最明显之处,亦有一定效果。但总的来说实践还是较少,且以内部报道文章居多[2]。80年代以来,面肌痉挛的治疗始得到针灸界较广泛的重视,不仅仅是观察例数大量增加,更重要的是对刺灸法的多方面探索,从而出现了一些比较独特的刺法,如丛刺法,刺激面神经干法,浅刺皮部法及行气法等等。当应用传统的刺灸法难以取效时,选用上述刺法往往能奏效。 面肌痉挛 各种刺灸之法治疗本病,有效率一般在80%左右。有人曾比较针灸行气法与一般针灸法或其他中西医药疗法,发现无论近远期疗效,均以行气法为优[2]。当然,需要指出的是,面肌痉挛是一种顽固且易复发的疾病,要求患者耐心治疗,而医者也应在一种方法未取效时,及时改用另一种穴位刺激法。
神经干刺法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 面部穴位
配穴:合谷,眼轮匝肌痉挛加鱼腰、四白,面肌痉挛加迎香、夹承浆。 阿是穴位置:患侧耳垂前耳轮切迹与耳垂根连线之中点,或乳突尖前缘下5毫米处。其下为面神经交义点最近处,约在下颌支后缘后约05厘米。 (二)治法 每次仅取主穴和合谷穴,馀穴据症酌选。先在阿是穴消毒并以2%普鲁卡因局麻,取28号25~4厘米左右长的毫针(1~15寸)2根,分别刺人阿是穴和合谷。阿是穴要求刺中面神经干。当刺中时,患者有强烈的触电感或耳深部疼痛,术者手中有轫性感。此时,将阿是穴和合谷穴接通电针仪,开始时电流不宜过大,频率不限,以食、拇指出现规律性抽动为宜。当采用提插手法或电针刺激使面神经损伤后,表情肌可出现松弛(面瘫)。其余配穴应使针下有酸胀或麻电感。每次针20~30分钟,每隔5~7日针刺1次。一般针2~3次。如损伤浅表血管,针后可能出现肿胀,数日消退。针后如出现眩晕,呕吐等并发症,休息1~2小时即恢复。 (三)疗效评价 疗效判别标准:显效:患侧面肌轻度无力,抽搐停止;无效:抽搐次数或程度略有改善或无改变。 共治110例,显效107例(973%),无效3例(27%),总有效率为973%。通过随访发现,平均有效时间约在10月左右,最长有达28月的[4~6]。
穴位埋植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 阿是穴位置:为面肌痉挛之板机点。 (二)治法 先将患侧面部作常规消毒,然后用皮肤针轻轻叩打该侧面部,自上至下,自左至右,反复仔细弹刺。当叩打至某部位,出现针尖一触,立发痉挛现象时,即在该处埋揿针1支。3日后取掉所埋揿针,继用前法,寻得阿是穴后再埋针。5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7天。 (三)疗效评价 按类似以上标准评定,共治45例,控制35例,显效5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6%[10]。
丛刺法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 配穴:四白、鱼腰、攒竹、迎香、颊车。 阿是穴位置:面部痉挛之起动点。 (二)治法 主穴每次必取,用丛刺法。方法为取30~32号毫针(05~15寸长)15~30枚。浅刺入阿是穴,采取密集排针,或散刺(其间隔为05~1厘米宽),应使针尖的皮肤突起,形成一个小丘,并使针体悬吊而不下落。配穴则在面肌痉挛附近取2~3穴,亦宜浅刺。留针20~3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本法针刺时,患者有轻微痛感,部分病人针刺部位有微微发热感,或皮肤充血发红,均属正常现象。 (三)疗效评价 以类似前述标准评定,共治30例,控制为18例(600%),显效5例(167%),好转7例(233%),有效率达100%。本法简便易行,而坚持治疗是取得疗效的关键[7]。
穴位注射
(一)取穴 主穴:翳风、颊车、太阳、地仓。 配穴:瞳子髎、颧髎、合谷、阳陵泉、风池。(二)治法 药液:混合注射液(苯巴比妥钠加1%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32磷酸铬盐(放射性胶体)。 每次选主穴1~2次,配穴1~2穴。上述药液任选一种。第1组药物,取苯巴比妥钠注射剂01克加1%盐酸普鲁卡因1毫升混合后作穴位注射。第2组药液,采用头皮针头注射,针头插入穴位后,可上下缓缓提插,但不捻转,待病人得气后,将药液缓缓注入,每穴注入01~02毫升(约含10~20微居里)的无菌胶体32磷酸铬盐溶液。 第1组药液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第2组药液每周1次,连续2次为一疗程,隔15天后再作另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穴位注射法共治疗134例,以类似前述标准评定,控制为26例(194%),显效64例(478%),好转41例(306%),无效3例(22%),总有效率为978%[8,9]。
体针
(一)取穴 主穴:夹承浆透承浆、承浆透地仓,地仓透迎香,颧髎(或太阳)透下关,四白(或攒竹)透睛明。 配穴:风寒滞留:合谷透劳宫、太冲透涌泉;阴虚阳亢:复溜透跗阳,神阙。 (二)治法 主穴均取,配穴据症酌加。以28~30号毫针透刺,进针后捻转1分钟,留针1~2小时,每20分钟行针1次;神阙用隔盐灸3~5壮。隔日1次。5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5日。 (三)疗效评价 共治68例,结果,痊愈26例,显效25例,有效10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82%[11]。
温针加拔罐
(一)取穴 主穴:地仓(或阿是穴)、后溪、四白。 配穴:迎香、人中、承浆、颊车。 阿是穴位置:面肌抽动起点(多在嘴角或上下唇的汇合点旁开2cm处)。 (二)治法 用毫针以30度角从主穴地仓或阿是穴向迎香穴方向直透至患侧内眼角,进针25~35寸;地仓向颊车方向透刺2~3寸;从地仓透人中,从地仓透承浆。后溪直刺15~25寸,最低斜刺透过3/4手掌部分。留针15~2小时,用卫生香施灸针尾。 取口径为06~1寸的小玻璃火罐(或瓶)用水和成之面团并搓成面条转在罐口,再以投火法,将火罐拔四白穴上,留罐20~30分钟。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共治疗572例,痊愈459例,显效73例,有效19例,无效21例,总有效率963%[12]。
编辑本段食疗
食疗方药 (1)龙眼肉粥:龙眼肉15g,红枣3~5枚,粳米100g。煮粥热食。功效养心补脾,安神除烦。龙眼肉是良好的养心补脾品,内含多种维生素和丰富的蛋白质,与红枣、粳米同煮粥,起协同作用。此膳是我国民间用于养心益智、健脾补血的美味佳餐。适合于面瞤不止、心烦失眠、食少体倦等症患者。 (2)天麻炖鸽肉:天麻10g,健康鸽子1只。共炖熟食用,每日1只。功效益气补血,熄风解痉。方中鸽肉补肝肾,益气血,天麻熄风解痉,合用治疗血虚生风引起的面瞤 (3)苡米陈皮粥:薏苡仁50g,白芷9g,云茯苓20g,陈皮6g,,先煮薏苡仁为粥,后三味水煎去渣人薏米粥中三五沸即成。每日1剂,连服数日。功效健脾化湿,除痰通络。适用于脾失健运,痰湿阻遏之面瞤、脘腹胀满、食少纳呆等症。 (4)苡米扁豆粥:薏苡仁50g,炒扁豆15g,山楂lOg,红糖、粳米适量。共加水煮粥。食前加红糖,供早晚餐。功效健脾化湿,活血通络。薏苡仁、扁豆治脾虚有湿,山楂活血化积;红糖补血活络。全方使脾得健运,痰化湿除,面部络脉贯通。适于脾虚湿困,经络受阻之证。
编辑本段饮食注意事项
1、 多食新鲜蔬菜,水果,粗粮,豆类,鱼类。 2、 平时心情保持愉悦,轻松,劳逸适度,充足睡眠。 3、 减少外界刺激,如:电视、电脑、紫外线等。 4、 患者应注意勿用冷水洗脸,遇风、雨寒冷时,注意头面部保暖。 5、 适当增加维生素B族的摄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