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肌为肩肱关节外层有力的肌肉,是肩部的重要肌肉。
三角肌起点广泛,纤维起自锁骨外1/3前缘,肩峰尖及其外侧缘,肩胛冈嵴,向下缩窄至远端变成一扁腱,止于肱骨三角肌粗隆。在肱骨干中点稍上,其肌束分为前,中,后3部。三角肌前部肌束较长,从前方走向后下方,与结节间沟的外侧唇在一线上。中部纤维构造较为复杂,肌束较短,由肩峰向下行,三,五束肌纤维与由下部止点向上的腱索彼此镶嵌,腱性组织在近侧部伸展到整个肌点起始处,在远侧部则附着于不大的区域中。后部肌束较长,从后方斜向前下方,构成桡神经沟的上界,向上与肱三头肌外侧头的起点在一线上。
上臂外展运动主要由三角肌中部纤维和冈上肌协同作用完成,其前部纤维收缩可内旋及屈曲上臂。后部纤维收缩可以外旋及伸展上臂。
三角肌瘫痪时,肩肱关节可发生半脱位。
每天一个解剖小知识,肩关节。
一、骨骼
肩关节指上肢与躯干连接的部分,包括臂上部腋窝、胸前区及肩胛骨所在的背部区域等身体很大的一部分。组成肩关节的骨包括了肱骨、肩胛骨与锁骨。肩关节是由肩胛骨的关节盂与胧骨头组成,故又叫盂肱关节。
二、韧带
肩关节的结构使它成为最灵活的关节,但同时也使它在全身大关节中是最不牢固的关节,为了维持关节的稳定性,关节周围的肌肉与韧带承担了重要的作用,而肩关节的前下部没有肌肉,韧带的增强,这是肩关节的一个薄弱区,肱骨头容易冲破关节囊前下方的薄弱区,移出到肩胛骨的前方,造成肩关节前脱位。
三、肌肉(正侧)
肩关节周围的肌肉共有16块
1、上肢带肌--三角肌、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大圆肌、肩胛下肌。
2、臂肌一一肱二头肌 、肱三头肌、喙肱肌。
3、胸上肢肌--胸大肌、胸小肌、前锯肌。
4、背肌一一浅层有斜方肌、背阔肌,深层有肩胛提肌和菱形肌。
四、肌肉(背侧)
肩部运动与肌肉:
前屈一一三角肌前束、胸大肌锁骨部、喙肱肌、肱二头肌短头。
后伸一一三角肌后束、背阔肌、大圆肌、肱三头肌长头。
外展一一三角肌中束、冈上肌。
内收一一胸大肌、背阔肌、大圆肌。
外旋一一冈下肌、小圆肌。
内旋一一胸大肌、肩胂下肌、大圆肌、背阔肌。
五、肩关节运动
前屈、后伸、外展与内收、内旋、外旋。
六、肩袖
肩袖是覆盖于肩关节前、上,后方之肩胛下肌,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等肌腱组织的总称。位于肩峰和三角肌下方,与关节囊紧密相连。肩袖的功能是上臂外展过程中使肱骨头向关节孟方向拉近,维持肱骨头与关节孟的正常支点关节,肩袖损伤将减弱甚至丧先这一功能,严重影响上肢外展功能。
七、三边孔与四边孔
1、三边孔:指位于腋窝后壁,外科颈水平的三角形间隙其上界为小圆肌和肩胛下肌,下界为大圆肌和背阔肌,外侧界为肱三头肌长头,内有旋肩胛血管通过。
2、四边孔:指位于肩胛区肩胛骨外缘后外侧的四边形间隙。上界为小圆肌和肩胛骨外缘、肩胛下肌,肩关节囊,下界为大圆肌和背阔肌,内侧界为肱三头肌长头外侧缘,外侧界为肱骨外科颈,穿行结构:腋神经、旋肱后动脉和静脉。
八、冠状切面
肩关节的关节囊薄而松弛,下壁尤甚,咐着于关节孟的周缘,上方将孟上结节包于囊内,下方附着于肱骨的解剖颈,关节囊的滑膜层包被肱二头肌长头腱,并随同该肌腱一起突出于纤维层外,位于结节间沟内,形成肱二头肌长头腱腱鞘。
导读:中医认为,人体有四大三角区是最重要的区域。之所以说是重要区域,是因为三角区的部位与腹内脏器、血管神经等是息息相关的。一旦碰触到这些三角区域,可能会造成严重的生命危险。下面就来详细了解这些三角区域。
1 面部三角区
面部三角区这个词大家应该都不陌生,是两侧口角至鼻根连线所形成的三角形区域。这个区域很多青少年都恨之入骨,因为总是长痘痘,但是,这并不是它在医学上被称为重要三角区的原因。
那么,为什么它被称为重要三角区呢这主要是一些解剖学上的原因。面部的表浅静脉和颅内的静脉丛有很多的交叉,通常情况下,两者交叉的通路是不会有血流从表浅静脉回流至颅内的。但是面部的表浅静脉,有些没有静脉瓣,或者瓣膜比较薄弱、发育不良,在受到外力时会出现血液逆流的情况。
所以,当此三角区长痘痘或者出现其他一些感染时,如果挤压,则皮肤表面和感染处的细菌可能会通过面部静脉回流至颅内,从而引起严重的颅内感染甚至危及生命。
切记:如果面部三角区出现感染,一定不能挤压,即使只是一个小小的疖肿,也有可能因为细菌逆流入颅内,引发脑膜炎或者是脑脓肿,甚至丧失生命。
2 颈部金三角
颈部金三角区是指颈后枕骨以下包括第一颈椎和第二颈椎。之所以被称之为黄金三角区,是因为这个区域两侧有很多的血管神经通过,正中是颈椎。颈椎由椎体构成,是全身最灵活的关节,可以向各个方向运动,颈椎呈向前弯曲的状态,所以能增加弹性,走路时对于脑部的震动会减少。但是如果长期坐姿不良或者睡觉喜欢枕比较硬、比较高的枕头,会使颈部肌肉酸痛甚至使颈椎的生理弯曲消失,颈椎变直,压迫周围的血管神经,从而导致一些颈椎病的轻微症状,比如头痛、头晕、恶心等。
建议睡觉不要使用过高的枕头、不要半躺在牀上玩手机、看电视,平时玩电脑、看书时,都要使用正确的坐姿。还有比较重要的一点是从中医养生的角度来说,这个区域喜热不喜寒,平时不要受凉,运动后擦干此处的汗水。如果出现酸痛,不要随便捏、按,最好的方法是热敷或热水浴,平时经常活动颈部。
3 肩部金三角
肩部金三角区是指肩部、背部和肩胛骨构成的左右两个三角形的部位,被两侧的三角肌包围,此处的活动范围比较大,但是关节周围的韧带却不是很结实,所以过度运动或者提重物用力不当时,很容易拉伤和关节脱位。如果是长期负重则会导致肌肉劳损,时间久了之后可能会引起肩周炎。但是如果长期不运动也会导致肩周炎。
所以平时工作时,最好是每隔一个小时起来活动一下,向各个方向运动一下关节,向各个方向伸一下懒腰。背包最好是双肩背,肩关节的活动可以是摆臂运动,或者是双肩大环绕,这样可以减少以后出现炎症的可能性。如果肩关节或肩部肌肉已经受损,则最好是不要提重物。
4 足底金三角
足底金三角区主要是前脚掌区域,这个区域不仅在走路时承受全身的重量,而且还与全身的多个脏器形成反射。这也是很多中医 的原理所在,通过 这些地方,可以间接调理身体,影响内分泌。
所以穿高跟鞋、硬底鞋,或者是鞋头太挤、不宽松的鞋子,会对前脚掌造成一定的压迫,走路的姿势不正确也会导致该区域的疼痛。对于前脚掌的压迫,轻者可能会引起足底筋膜炎,重者可能对全身的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
肩关节由肩胛骨关节盂和肱骨头构成,属球窝关节,是上肢最大、最灵活的关节。关节囊较松弛,附着于关节盂周缘和解剖颈。关节腔的滑膜层穿经纤维层膨出,形成肩胛下肌滑液囊及包裹肱二头肌长头腱的结节间滑液鞘。
肩关节运动包括肩胛骨的运动及盂肱关节的运动。
一、肩胛骨的运动包括上提、下拉、内旋、外旋、前伸、后伸。
1、上提:四个肌肉可上提肩胛骨,斜方肌上部纤维可提肩胛骨外角;肩胛提肌及大小菱形肌上提肩胛骨脊柱缘。
2、下拉:胸小肌、锁骨下肌、背阔肌、斜方肌下部纤维、前锯肌、胸大肌都参与该动作。只前锯肌有使肩胛骨下角外旋作用,其余均有使肩胛骨内旋作用。
3、外旋:指肩胛骨下角外旋,由斜方肌及前锯肌协同完成。
4、内旋:指肩胛骨下角内旋,主要由菱形肌、肩胛提肌提升肩胛骨内侧缘,而胸大肌、胸小肌、背阔肌及上肢的重力作用使肩胛骨外角下降共同完成。肩胛骨内旋多伴有肩胛骨下降动作以协助上肢向下伸的动作。
5、前伸:指肩胛骨沿胸壁向前外侧移动,由前锯肌、胸大肌、胸小肌共同完成。
6、后伸:指肩胛骨沿胸壁向后内侧移动,向脊柱靠拢。斜方肌中部纤维或全部纤维同时收缩可使肩胛骨后伸,大小菱形肌、背阔肌也有使肩胛骨后伸的作用。
二、盂肱关节的运动包括前屈、后伸、内收、外展、内旋、外旋。
1、前屈:肩关节前屈主要由三角肌前部纤维、胸大肌锁骨部、喙肱肌、肱二头肌完成,其中三角肌前部纤维最明显。
2、后伸:肩关节后伸的肌肉主要有三角肌后部纤维、背阔肌、胸大肌的胸肋部、大圆肌和肱三头肌长头,其中三角肌后部纤维作用最大。
3、内收:主要有胸大肌、大圆肌、背阔肌、喙肱肌、肱二头肌长头,此外三角肌前后部纤维也有内收作用。
4、外展:肩关节的外展由三角肌(主要是其中间束)及冈上肌完成。当肩处于内旋或外旋位置时,三角肌在最外侧的部分是外展的主要肌肉,当肩外旋时外展肌力要更强些。
5、内旋:内旋肌主要是肩胛下肌,当肩关节处于特定体位时胸大肌三角肌前部纤维、大圆肌及背阔肌也有一定的内旋作用。
6、外旋:肩关节的外旋肌有冈下肌、小圆肌及三角肌后部纤维。
肩关节最重要的功能
肩关节最重要的功能为使上肢上举,因此对目前这一动作有详尽的研究。研究的重点在于,在上肢上举的过程中,盂肱关节及肩胛胸壁关节各自的运动范围有多大,也就是经常说到的肩胛骨、肱骨节律的问题。
在上举的前30°内,盂肱关节的运动范围占较大比例,而在最后60°上举活动中,盂肱关节和肩胛胸壁关节的运动度是基本相等的。最终,在整个上臂上举的过程中,盂肱关节和肩胛胸壁关节的总运动角度的比例约为2:1。
另外从侧方看随着上肢的上举,肩胛骨相对于胸壁亦有前后方向的旋转运动。在上举的前90°内,肩胛骨相对于胸壁旋前约6°;在随后的上肢继续上举的过程中,肩胛骨又向后旋转16°。因此,在上肢极限上举时,肩胛骨处于相对于静息位向后旋转10°的位置。
-肩关节
-肩关节运动学
从课件上COPY下来的- -|你看看
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第一章 头 部
第一节 概 述
1、境界与分区
2、表面解剖
2.1 体表标志
2.2 体表投影
第二节 面 部
1、面部浅层结构
1.1 面部皮肤及浅筋膜
1.2 面肌、面部血管及神经:面部血管的行程、分布及特点,面神经的分布,三叉神经末支出颅部位及分布
2、面侧区
2.1 腮腺咬肌区:腮腺咬肌筋膜,腮腺的位置和形态及穿经腮腺的结构,腮腺管。
2.2 面侧深区:上颌动脉和下颌神经的分布。
3、面部的间隙
第三节 颅 部
1、颅顶
1.1 额顶枕区:境界及层次
1.2 颞区:境界及层次
2、颅底内面:12对脑神经出颅部位,海绵窦的概念及临床意义
第二章 颈 部
第一节 概 述
1、境界与分区
2、表面解剖
第二节 颈部层次结构
1、浅层结构: 颈阔肌、浅静脉及皮神经的分布
2、颈筋膜的层次、附着及筋膜间隙交通关系
第三节 颈前区
1、 舌骨上区
1.1 颏下三角
1.2 下颌下三角:下颌下腺及其毗邻的血管、神经
2、舌骨下区
2.1 颈动脉三角:境界及内容
2.2 肌三角:甲状腺的位置、被膜、毗邻、固定装置,甲状腺的血管及喉的神经。甲状旁腺。气管及食管颈部的毗邻。
第四节 胸锁乳突肌区及颈根部
1、胸锁乳突肌区
1.1 境界
1.2 内容及毗邻
2、颈根部
2.1 境界
2.2 内容及毗邻
第五节 颈外侧区
1、枕三角
1.1 副神经的走行和分布
1.2 颈丛和臂丛的分支
2、 肩胛舌骨肌锁骨上三角
第六节 颈部淋巴
颈部淋巴结群的名称、位置流注关系及临床意义
第三章 胸 部
第一节 概 述
1、境界与分区
2、表面解剖
第二节 胸 壁
1、浅层结构
1.1 皮肤、浅筋膜、浅血管及皮神经
1.2 乳房位置、形态结构及淋巴回流
2、深层结构
2.1 深筋膜及胸廓外肌层
2.2 肋间隙的构成
2.3 胸廓内动脉的行程及其临床意义,肋间血管、神经的排列位置及关系
第三节 膈
膈的毗邻关系,主动脉裂孔、食管裂孔、腔静脉裂孔的位置
第四节 胸膜和胸膜腔
胸膜及其血管和神经,胸膜腔及胸膜窦,胸膜的体表投影
第五节 肺
1、位置和体表投影,肺门和肺根
2、肺叶和肺段
3、肺的血管和神经
第六节 纵隔
1、概述
1.1 纵隔的境界、位置与分区
1.2 纵隔侧面观
2、上纵隔
2.1 上腔静脉及其属支,主动脉弓及其分支。动脉韧带和动脉导管三角。
2.2 气管胸部和支气管
3、下纵隔
3.1 心包的组成,心包窦的位置及临床意义
3.2 心的位置和毗邻,心的血管和神经。
3.3 食管的血管、神经及毗邻,奇静脉、半奇静脉、副半奇静脉的行程及其与食管静脉的关系。胸导管和胸交感干的行程及毗邻。
3.4 纵隔间隙
第四章 腹 部
第一节 概 述
1、 境界与分区
2、 表面解剖
3、腹膜腔与腹腔脏器
第二节 腹前外侧壁
1、 浅层结构
1.1 皮肤
1.2 浅筋膜:层次,浅血管及皮神经
2、深层结构:腹直肌及腹直肌鞘,三层扁肌及腱膜,腹壁深层血管及神经,腹股沟管的构成,腹股沟三角。
第三节 结肠上区
1、 胃
1.1 胃的毗邻和韧带
1.2 胃的血管和神经。
1.3 胃的淋巴
2、 十二指肠
2.1 十二指肠的分部和毗邻
2.2 十二指肠的血管和神经
2.3 十二指肠悬韧带。
3、 肝
3.1 肝的体表投影,肝蒂
3.2 肝的分叶与分段,肝的韧带。
3.3 肝的淋巴
4、 肝外胆道
4.1 肝外胆道的构成
4.2 胆囊三角、胆囊底的体表投影
4.3 胆总管的分段
5、胰
5.1 胰的位置及毗邻
5.2 胰的血管及神经
5.3 胰管与副胰管
6、脾
6.1 脾的位置、毗邻及体表投影
6.2 脾的血管和韧带
7、肝门静脉
第四节 结肠下区
1、 空肠及回肠
1.1 空、回肠位置、形态结构及肠系膜
1.2 空、回肠血管及神经
2、盲肠和阑尾:回盲部、阑尾根部体表投影、阑尾常见位置
2、 结肠
2.1 结肠分部、位置、毗邻及血液供应
2.2 结肠淋巴
第五节 腹膜后隙
1、 概述
2、 肾
2.1 肾的毗邻、肾蒂、肾被膜
2.2 肾的位置、肾门、肾窦
3、 输尿管
4、 肾上腺
5、 腹主动脉
6、 下腔静脉
7、 腰交感干
第五章 盆部与会阴
第一节 概述
1、 境界与分区
2、 表面解剖
第二节 盆部
1、 骨盆整体观
2、 盆壁肌
3、 盆底肌与盆膈
4、 盆筋膜
5、 盆筋膜间隙
6、 盆部的血管和神经,盆部的淋巴
7、 盆腔脏器与腹膜
7.1 盆腔脏器的位置安排
7.2 盆腔腹膜的配布
7.3 直肠毗邻、血管及淋巴
7.4 膀胱、前列腺及精囊
7.5 子宫的毗邻及血管,子宫韧带及子宫附件
第三节 会阴
1、肛区:肛管及坐骨直肠窝
2、男性尿生殖区
3、女性尿生殖区
第六章 脊柱
第一节 概述
1、 境界与分区
2、 表面解剖
第二节 层次结构
1、 浅层结构
2、 深筋膜
3、 肌层
4、 血管和神经
5、 椎管及内容物
第七章 上 肢
第一节 概 述
1、 境界与分区
2、 表面解剖
第二节 肩 部
1、 腋区
1.1 腋窝的构成:顶、底、前、后壁层次,三边孔、四边孔的构成及穿行内容。
1.2 腋窝的内容:腋动脉的分段、分布及毗邻,腋静脉及臂丛,腋鞘和腋窝蜂窝组织,腋淋巴结。
2、 三角肌区及肩胛区
3、 肩胛动脉网
第三节 臂 部
1、 臂前区
1.1 浅层结构
1.2 深层结构:深筋膜和骨筋膜鞘,血管和神经。
2、 臂后区
2.1 浅层结构
2.2 深层结构:深筋膜和骨筋膜鞘,血管神经束。
第四节 肘 部
1、 肘前区
1.1 浅层结构
1.2 深层结构:肱二头肌腱膜,肘窝的境界和内容。
2、 肘后区
3、 肘关节动脉网
第五节 前臂部
1、 前臂前区
1.1 浅层结构
1.2 深层结构:深筋膜,前臂肌前群,血管神经束
2、 前臂后区
2.1 浅层结构
2.2 深层结构:深筋膜,前臂肌后群,骨间后血管神经束。
第六节 手 部
1、 手掌
2、 手背
3、 手指
第八章 下 肢
第一节 概 述
1、 境界与分区
2、 表面解剖
第二节 臀 部
1、 境界
2、 浅层结构
3、 深层结构
3.1 深筋膜
3、2 臀肌
3.3 梨状肌上、下孔及其穿行结构
第三节 股 部
1、 股前内侧区
1.1 浅层结构:浅动脉及大隐静脉,浅淋巴结及皮神经。
1.2 深层结构:髂胫束及隐静脉裂孔,肌腔隙与血管腔隙,股三角的境界与内容,收肌管,股内侧区的血管和神经。
2、 股后区
1、 浅层结构
2、 深层结构
2.1 后骨筋膜鞘
2.2 坐骨神经
第四节 膝 部
1、 膝前区
2、 膝后区:腘窝的境界和内容
3、 膝关节动脉网
第五节 小腿部
1、 小腿前外侧区
1.1 浅层结构:浅静脉与皮神经
1.2 深层结构:胫前血管神经素数束,腓浅神经。
2、 小腿后区
2.1 浅层结构:小隐静脉和腓肠神经
2.2 深层结构:胫后血管神经束
第六节 踝与足部
三、学时分配
章 序 讲 授 内 容 理 论 学 时 实验、实习、
讨论学时
第 一 次 头部 (一) 1 3
第 二 次 头部 (二) 1 3
第 三 次 颈部 (一) 1 3
第 四 次 颈部 (二) 1 3
第 五 次 胸 壁 1 3
第 六 次 腋 窝 1 3
第 七 次 上 肢 1 3
第 八 次 胸 腔 1 3
第 九 次 腹前外侧壁 1 3
第 十 次 结 肠 上区 1 3
第 十 一 次 结 肠 下区 1 3
第 十 二 次 腹膜后隙及脊柱 1 3
第 十 三 次 盆部与会阴脊柱 1 3
第 十 四 次 下肢 (一) 1 3
第 十 五 次 下肢 (二) 1 3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