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的运动解剖小群

精彩的运动解剖小群,第1张

运动解剖专攻小群,每个星期三分享日都热热闹闹的,小伙伴们不但在学习和分享中不断提升分析和讲解能力,学习能力和知识覆盖面越来越广,相互讨论中,更加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认识。5月份我担任了总结的任务,于是记录如下:

分享内容:

1、结合《太极跑》、VFF跑步训练营、吉野冈的跑步书籍的阐述,综合关于跑步的共同观点。

2、要点:

针:脊柱挺直,中轴线稳定核心收紧。

绵:四肢放松,柔软无对抗。关节放松、打开。肌肉放松。

正确跑姿:躯干在中立位,高效省力、减少损伤。

3、检查身体稳定:

站姿检查:自然站立、保持中轴线稳定竖直、核心收紧,四肢放松。站好后被按压不倾斜、推动感觉手提软绵不被推倒,身体核心收紧。

被测试人站中心,环抱双臂、闭眼。4-6人围成圈,半径15米,推动被测人肩膀,中间人顺势移动,像球一样自由滚动,核心稳定。

精华语句:

在身体内找到中心

在感觉中感知中心

在头脑中看到中心

在精神上拥有一个中心

总结:

正确的跑步状态:

身体保持一条直线:耳朵、肩膀、髋部和脚踝在一条直线上。核心收紧,四肢肌肉关节放松,身体前倾,重心驱动带动身体往前,主动迈腿,前脚掌着地,脚落在身体正下方,足弓吸收冲击。速度越快,身体倾斜的角度越大。

通过这节课学习,联想到上次分享脊柱中立位的概念,跑步运动也是强调了这个概念,再次深化了脊柱中立位的重要概念。

分享内容:

1、核心肌群五大肌群:脊柱屈肌、脊柱伸肌、髋伸肌、髋屈肌、盆底肌。

2、核心=中心,是运动功能和耐久性的关键表现。增强功能需要持续性训练。

3、腹部肌肉维持腹压、维持腹部核心生态环境。对呼吸起重要作用。腹肌包括腹横肌、腹直肌、腹内斜肌、腹外斜肌。

4、怀孕时腹直肌和腹横肌被过度拉伸。最好的产后恢复是产前运动。

5、核心的练习:生活中要核心意识参与、自我管理意识,坐、站保持正确姿势。建议:瑜伽幻影式配合横向呼吸。

总结:

李哲老师关于腹部肌肉口诀:腹内斜扇子面、腹外斜肌插口袋,腹横肌裤腰带,中间夹着一直板(腹直肌)。

教练也这样教导我,平时走路和坐着的时候都要收紧核心,参与身体运作的肌肉群越多,消耗就越大。

腹部肌肉是核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在强调腹部肌肉的同时,需要注意背部肌肉的加强,这是一对平衡肌群,肌群的平衡对脊柱挺直起着重要作用。

分享内容:

颈椎很瘦弱但是要支撑三公斤的头部,因此把阿特拉斯这个大力神的名字赋予第一颈椎。脊椎的五个生理弯曲让它更好更能承重,所以要保护好脊柱的每个弯曲。学会第一颈椎、第二颈椎和枕下肌群的触诊,通过按摩缓解头痛。枕下肌群是颈部、头痛的关键,后表线的功能中心,平时要注意放松枕下肌群。枕下肌群连接了眼球动作到大脑、背部肌肉信号的传入和传出。最后,强调了呼吸和颈部的关系,正确的呼吸是腹横肌和膈肌参与,下胸廓的运动,如果耸肩,肩部肌肉缩短紧张,斜角肌收缩,会引起肩部疼痛。

对于枕下肌群的训练是收下巴。呼吸的练习是普拉提和瑜伽的基础练习,可见呼吸运动对于整体的影响是很大的。

分享内容:

斜方肌和三角肌练的好,穿衣服都会更好看。斜方肌就像衣架一样能把衣服撑起来。而且,斜方肌也支撑着颈部的健康,起到保护颈部的作用。

斜方肌上束发达会让头显得大、脖子粗,平时注意不耸肩-沉肩、打开双肩-不内扣,有助斜方肌看起来没那么发达。

斜方肌覆盖颈部和背部,面积非常大,位于浅表,分为上中下三束,容易受伤。比如落枕属于急性损伤,长期伏案或者扛重物劳损属于慢性损伤。斜方肌的损伤都会影响颈部健康。

上交叉综合症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斜方肌被拉长。多数人表现为上斜方肌紧张而中下束薄弱。练习胸部的同时,一定要注意相应做背部的训练,前表链过紧会拉长后表链,使身体失去平衡,受到损伤。

最后,记住关键字:沉肩、沉肩、沉肩!

分享内容:《脊柱放松操》

第一节 腰段延展

第二节 脊柱后段拉伸

第三节 胸段、颈段拉伸

第四节 脊柱胸段延展

第五节 下肢伸展

第六节 上肢伸展

通过六个动作对脊柱颈段、胸腰连接区段和腰段的纵向柔韧性练习,拉长椎骨距离,舒展椎间盘压力,让脊柱得到充分休息和缓解压力,达到放松和滋养的目的。

脊柱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承受各种压力,特别是久坐和负重。现代人最普遍的错误就是久坐、含胸和葛优躺,这些行为给脊柱带来特别大的压力,使脊柱劳损,经常睡前做脊柱放松操放松脊柱,对脊柱健康特别有益。

分享内容:

      膝关节是由胫骨和股骨关节、髌骨关节以及中间的关节软骨构成,膝关节可做屈伸运动,是人体最大的负重关节,扮演者“轴承”的角色,因压力和使用频率受损伤,与机械不同的是,机械零件磨损可以置换,人体不太容易。

      膝关节损伤占运动损伤总值的25%,因为膝关节是下肢重要的骨连接,下肢的转向、变向都要膝关节协同。

      膝关节损伤之一是前交叉韧带损伤,过度外展、过伸、急停急转等突然失去受力点导致。比如足球运动员一脚踢空。

      股骨和胫骨之间两块半月形的纤维软骨是半月板,当下肢负重,处于足部固定,膝部略屈的位置,关节突然内旋、伸膝或外旋、伸膝,即可能引起半月板损伤。日常劳作、生活中,挑、抬重物,或骑自行车匆忙下车站立不稳之际;或在激烈的足球、篮球等运动中,运动员拼抢时,都可能发生半月板损伤。长期从事蹲位或半蹲位工作,如汽车修理工,反复蹲下起立,半月板磨损严重,也会损伤。

      髌骨末端病因为反复伸膝动作引起劳损。

预防膝关节疾病:

1、运动前热身,15-20分钟。

2、注意运动环境安全(比如地滑)。

3、运动后要整理放松。

4、加强腿部肌肉力量。

5、对自己运动能力清晰,不要逞能。

分享内容:

呼吸是人最自然最普通的、24小时不间断的生理现象。但是真的有那么简单吗?

呼吸是由鼻、口、气管、肺、支气管、横膈膜、盆底肌、胸廓共同作用之下,进行气体交换的生理行为,鼻子是呼吸的重要器官之一,有完美的生理结构优化空气,而用口呼吸弊端很多。呼吸长短与生命有关。

小婴儿睡觉时腹部有规律的起伏,当孩子紧张时背部肌肉僵硬、肩膀上耸,呼吸方式由腹式呼吸转为胸式呼吸。人在哭的时候因抽泣耸肩膀,是向上的力量带动,而笑的时候是向下的力量呼吸。短跑是断续性急促呼吸相结合,而太极、瑜伽、禅观都是用腹式呼吸。

腹式呼吸比胸式呼吸更有效,做功少收效大。用腹式呼吸可以打通横膈膜,有四种训练姿势:初级仰卧自然呼吸、初级侧卧自然呼吸、初级俯卧自然呼吸、静坐。

最后介绍了差额呼吸法和呼吸终极境界。

这个五月是一个收获满满且欢乐无比的五月,最有效的学习是输出,最快速的成长是抱团,在这个欢乐的氛围中,枯燥的书籍和知识,变得趣味无穷,最后黎群主的提议,让我感到更加野蛮和疯狂!

还不错。

1、加强儿童营养保健和体育锻炼,指导家长带领儿童积极开展体育锻炼。

2、根据儿童的个人特点,寻找科学合理而又能为儿童接受的膳食方式。

3、科学搭配儿童饮食,做到营养均衡、种类多样、比例适当、饮食定量、调配得当。

4、不断学习关于儿童营养的新理念、新知识。

王媚瑜伽好。

1、教学方面。王媚瑜伽的教学老师专业性强,有瑜伽教练证,可以很耐心的为学员讲解每个动作的要点,帮助学员练好瑜伽。而李哲瑜伽的教学老师比较懒散,教学质量不如王媚瑜伽。

2、价格方面。王媚瑜伽一节瑜伽课的市场售价为300元,而李哲瑜伽一节瑜伽课的市场售价为500元,价格高,性价比低。

解剖列车笔记的整理来自李哲老师。老师更多的是解读本书,我则是还原老师的课堂口述。

☞本节看点——快速查看关键点——

内外斜肌复合体☞腹内&腹外的旋线

髂前上棘

胫腓关节

下螺旋线

筋膜链是指肌筋膜(深筋膜)。

筋膜是结缔组织,肌肉是肌肉组织。实质上,肌肉和筋膜是缠绕在一起的。

人体有四大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肌肉组织。筋膜分浅筋膜和深筋膜。脂肪也是浅筋膜。橘子皮。

内外斜肌复合体指☞腹内斜肌和腹外斜肌。构成螺旋线。

螺旋线,把左右不相干的两个结构连在一起,如箭头方向。

人体的神经系统就是相互交叉的;右脑支配身体的左侧,左脑支配身体的右侧。

p152图67,图68,如下图。菱形肌、前锯肌、腹外斜肌连在一起。

69,走路时,人的腹内斜肌&腹外斜肌进行相互交联。

例子 身体左侧扭转,左腹内斜肌收缩,右腹外斜肌收缩。

让客户站立,做向左向右的扭转(双手臂交叉,互抱手肘,扭转)。一个人良好的扭转能力中,两个肩膀会完全转到90度的位置,肩膀成直线和身体垂直。

下图, 左侧扭转☞左侧腹内斜肌右侧腹外斜肌,产生收缩 。肩膀与身体“+”形态,左侧“+”号,非常棒的扭转;右侧“×”号,扭转有问题。

手法调整 :因为左边旋转的两个肌肉(右腹外,左腹内收缩)过短,所以限制了扭转。如图☞箭头方向,用手放松左腹内斜肌,右腹外斜肌,顺着肌纤维方向,如边扭转边推,从腹内往腹外方向推。(推10下左右,再试着扭转会有神奇的变化;方向很重要。)

髂前上棘通常是结构分析的重要中心,特别是在肌筋膜连续理论中。

髂前上棘 。图 白色 ☞缝匠肌, 亮绿色 ☞阔筋膜张肌, 红色 ☞股直肌。

附着肌肉: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髂肌(触摸:沿着髂前上棘往下压一点,在往里一推。手法路入。)

p152,段3。 在站立和步行过程中,将这些肌肉力量平衡的分布到髋部前面,需要专注的视觉、渐进的处理以及多一点的耐心。

骨盆前面髂前上棘涉及到三条线☞螺旋线、体侧线、前深线。

训练方法:先前再后/先后再前、再体侧、再螺旋。

下螺旋线是一条从髋到足弓然后又回到髋的复杂绳索。 像跳绳

上下螺旋线以骨盆为界。

从髂前上棘下方和髂嵴边缘开始,腹内斜肌纤维与阔筋膜张肌纤维直接延续。图620,显示了阔筋膜张肌与髂胫束前缘的联接,我们已在体侧线中提到他它,它们向下连接到胫骨外侧髁。

但在这里,不像在体侧线时缓慢走行到腓骨肌群,而是借由一条在髂胫束前缘比较明显的筋膜直接连接到胫前肌。这个连接很容易在解剖中看到。

p115支线。如下图

在下肢,螺旋线从髂前上棘延续到膝盖外侧,只是向上或向下敲打髂胫束的前缘就可以对其放松和延长。

扭转受限,直接推此处会有神奇的变化。

一般来说,这个位置在第一次治疗时会相当疼痛,所以我们可以使用反复多次轻柔的操作,来达到最佳效果。

尤其是膝关节疼痛的人呀,这个地方会痛不欲生,非常痛。

胫前肌与腓骨长肌之间既有筋膜连接又有机械连接。

胫骨前肌☞前表线

腓长肌☞体侧线

胫骨前肌+腓骨肌☞螺旋线

马镫在足弓下是难以触及的,最好从小腿进行操作。胫骨前肌和腓骨长肌紧挨着,排列在小腿的前外侧。

在足部旋前时,你会发现胫前肌处于闭锁延长状态(或离心收缩),而腓骨肌处于闭锁缩短状态。

胫骨前肌的功能:①勾脚背②足内翻=旋后

足旋前☞胫骨前肌被拉长。

内翻=脚心相对,胫骨前肌

外翻=脚心朝外,腓骨长肌

如下图,双脚足外翻,腓骨长肌缩短,胫骨前肌延长。解决方法:拉伸腓骨长肌,训练胫骨前肌。(建立弹性)

如图,足外翻,小腿骨产生内旋,足弓塌陷,同侧的骨盆降低。(代偿出现)

胫腓 近侧 关节 ,在膝关节外侧的下方。这个关节要稳定,牵涉3个肌肉:胫骨前肌、腓骨长肌、股二头肌。

腓骨头改成☞胫腓关节

例如 :金刚坐下不去,在胫腓关节中间夹毛巾卷,让胫腓关节向前去(让其归位),把胫腓骨关节往前推(不要用力,会痛),再坐金刚坐就可以下去了。这是一个容易忽略的小关节。

(胫腓关节小鬼难防,小马拉大车)

这就是所谓的一个 跳绳 : 坐骨结节☞阔筋膜张肌☞髂胫束☞胫骨前肌(转个弯)☞腓骨长肌☞股二头肌☞坐骨结节

在处理螺旋线时,在下肢的背侧,做滚动按摩,拉伸☞去激活跳绳。

第四腘绳肌=股二头肌短头

腘绳肌=大腿后侧肌=股二头肌(外侧)+半腱肌半膜肌(内侧)

股二头肌短头在慢速膝关节屈曲或胫骨外旋时可能过度活跃。

动作放慢速度去做。

解剖列车笔记的整理来自李哲老师。老师更多的是解读本书,我则是还原老师的课堂口述。

☞本节看点——快速查看关键点——

腹直肌的放松

腹直肌分离评测&修复方法

下腹突出关注4点

腹直肌激痛点

看解剖图①看肌肉②看内在联系。

图418,两个箭头,一个贴近肚脐,一个在平髂前上棘连线处,此处腹直肌非常薄,两个腹直肌之间的白线,到了下面,后面没有了封闭,所以这个地方是个重灾区,小腹突出、下腹无力,首先考量腹直肌的问题。

图1,看腹直肌的脉络,会发现上面比较宽,下面越来越窄,终于耻骨,上端上达第五肋软骨,可以看到它不像其他的肌肉,中间有非常大的肌腹,两边是肌腱,而腹直肌是有很多腱滑,一般3到4条。

有4个肌腱时腹部肌肉被分出五块,练习腹肌时最上和最下相对来说比较难练,有3个腱滑的人能练出六块腹肌,可以看到肌腹是膨隆的。

118段1 对于腹直肌,我们需要从三个独立的部分进行评估,即肌肉自身的张力、肌肉前后筋膜的张力。 如果腹直肌是平的,我们要怀疑腹直肌及其浅层筋膜过紧,如果腹直肌膨隆,我们必须评估其肌肉的紧张度,但是我们很确定其深层筋膜、腹横肌筋膜是短缩的。

张力就是紧张度。当腹横筋膜特别短缩时,想象成一个“弓”。就向前表线与后表线☞后表线缩短,会把人往前推,人就呈现出前倾的状态,深层筋膜比较紧,一收缩就会把腹直肌往前顶,要特别注意激活腹直肌。

腹直肌分离

评测 两指之内正常。2指=2厘米,>2厘米时☞要修复。<2厘米时☞默认正常。

腹直肌的分离跟腹直肌无关,跟腹横肌、腹横筋膜有直接关系,要强化激活腹横肌 。

检测 :肚脐、肚脐上5厘米、肚脐下5厘米处三点做检测,了解客户腹直肌的分离状况。

我们遇到很多错误的做法,如在分离的状态下做俯卧撑、仰卧起坐、扭转,都是禁忌的。以平板支撑为例,平板撑是增加腹部核心的,已经很近了,在去增加紧致度是错误的,就像人已经很紧张了,要怎么安抚通常是拍拍肩抚摸一下背部。

腹直肌是表象和症状分离☞表象在腹直肌,症状在腹横肌及其筋膜。

修复腹直肌分离的方法 :把手放在腹部两侧,向肚脐方向挤压,每次做300次起,腹直肌分离如果3指的话,会直接回到2指。

当腹直肌<2厘米时再去塑形,做平板撑、卷腹起都可以。塑形≠康复

118段2。 要放松腹直肌及其浅层筋膜,可以让患者仰卧位屈膝,操作者站在患者头侧,将弯曲的手指放在患者腹直肌下部,向肋骨方向向上推移肌肉。

整个上背部非常紧时,把手放在患者腹直肌下部向头的方向推,推住不动,马上问他同侧的肩,什么感觉,是否松了松了多少?为什么会改变对方☞实质上是前表线中有下沉感,这种下沉感必须要去纠正它。

很多时候因为重力的原因+体态前倾,导致下沉的速度越来越快,越下沉腹横肌里越紧。

每到腱划部分时就重新开始。 不要像擀面一样,从下边推上去,要注重手下的感觉。

触诊,①要明确处理什么,②要明白目标结构

必要时,重复上述动作,直到腹直肌浅层筋膜放松至第五肋高度。隐藏技巧

第5肋上的肌腹参与呼吸,放松第五肋呼吸会改变。

呼吸节律:就是吸气和呼气一样长,呼吸时胸廓扩张&收缩要一致,通常做30-50次之后,整个人的状态都会好起来。

放松第五肋呼吸会改变方法 :把手放在第五肋☞心口窝处,站立或坐直。如下图,粉色的箭头手放在这里;黑色的箭头向上提,把浅层筋膜提起来。自然吸气,会发现在胸骨的深面很顺畅的感觉,而且上背部也会非常舒服,吸气自然变深、后背变轻松了。

会发现任何影响并非单一条件的,就像打开了一把锁之后,会引发一连串的反应。

118段3。 对腹直肌深层的筋膜进行治疗时,操作要更深入和有效。

深入不是用蛮力,越深入,越要用手,手法轻柔,越清越深,越重则越浅。浅层筋膜会形成盔甲效应。

拿一个东西时要养成习惯,去感受纹理的存在,增强手的灵敏度,功夫不负有心人,比如山西晋商用手量布堪比尺准。

如果腰椎过伸造成脊柱前凸或骨盆呈前倾状,腰就会将腹腔内容物向前推向限制性腹直肌。 ☞小腹突出

腰椎过伸=腰椎前凸

下腹突出时,NO☞不要练下腹力量。YES☞把后表线放松,比如腘绳肌、竖脊肌的腰段、臀大肌、臀中肌。

118段4。 如果不是这种情况,腹部隆起是由于饮食过量或鼓胀,而是腹腔内容物的体积增大造成,就必须通过控制饮食来进行调节。

118段5。 任何情况下,即使腹部向前凸出时肌张力看似偏低,其实腹直肌后面深层筋膜的张力也可能很高很紧,从而影响呼吸或牵拉背部。

看上去腹肌无力,实际可能是, 腹横肌筋膜紧张,需要考量四点 :①腰椎前凸②饮食过多③腹横肌筋膜过紧④下腹无力

119,段1。主要讲腹直肌与第五肋骨的关系☞腹直肌牢牢的附着在第五肋骨上。

腹直肌是众多筋膜交汇处,金三角地带(最多的是侧链的阔筋膜张肌,第二是腹直肌)。

119段2。 配合深呼吸运动,在腹直肌附着点、腹部筋膜与胸部筋膜融合处实施松动术、松解黏连,通常会有不错的效果。

痛点通常固定,引起的症状却变化多端,症状与位置有很大对应关系。

图14。常见的两种情况导致后背出现问题。腹直肌以肚脐为界,肚脐以上☞上腹,肚脐以下☞下腹。

上腹直肌有一些高位痛点 ,向双侧中背部传导疼痛☞胸椎腰椎高度横穿后背有一条的疼痛。先检查是否腹直肌有痛点。若单侧痛,则不是腹直肌,可能是背阔肌的问题。

腹直肌疼痛会 剑突痛 ,剑突在心口窝的位置,它是一块软骨。

上图。黑色箭头的地方,很多人烧心、消化不良、恶心想吐,一定要检查周边的痛点。建议先去消化科、心外科、心内科做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因。

如果心脏有问题,也是此处 心绞痛 。

如果腹 直肌外侧缘 (平肚脐) 疼痛 ,胰腺,会引发腹部痉挛绞痛,一压就特别痛。

怎么压腹直肌 ?先绷紧腹部。先吸口气,呼气时屏息就把腹部绷紧了,再去探查疼痛。这种痛出现时,比如弯腰,会有嗳气,总打嗝。

很多新生儿的啼哭是肚脐周围产生疼痛,建议不要去压。

下腹直肌 ,非常重要的一个痛点,肚脐到耻骨联合中点的地方。

这个点很多人都非常痛,可充分缓解痛经。但不能保证百分之百缓解,因为引发痛经的地方有很多,有原发性、继发性,每个人感受度不同,信任度也不同。如果痛经很痛,可以用热水袋热敷这个区域。

麦克伯尼点,腹直肌常见的痛点在右侧腹直肌上,肚脐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点。(如上图黄圈)

阑尾炎的麦氏点更靠外一点。(如上图粉圈)

麦克伯尼点引起的疼痛像急性阑尾炎的疼要先去做检查,如果按压很多人会很痛,产生的原因是疲劳焦虑,或者来月经之前。

麦克伯尼点也被称为 月经前哨点 。平时不痛,一压如果痛时就说明要来月经了。

如果做过阑尾炎手术会有疼痛出现在此处。

腹直肌引发的痛会呈现出反常的呼吸状态。疲劳、运动过量、情绪紧张、腹部特别冷,都会出现痛点。下肢不等长,骨盆狭窄也都会引发问题。

腹直肌一旦出现疼痛,有些时候并不会出现腹直肌绷的过紧,反而会导致腹直肌过长,并非缩短。

腹直肌出现问题时,腹内&腹外斜肌都会受到连累。在给客户作评估时,让其做深呼吸,他会采用反常的呼吸。

平静呼吸 :主要由肺的弹性来完成,自主完成,不需要用到肌肉的力量。如果腹直肌有问题时会发现为了缓解疼痛或者下意识保护自己时,会开始有下意识的限制自己吸气,让膈肌出现不正常收缩、气短,☞腹直肌、膈肌反射性异常(医学术语)。

腹直肌的处理完,对隔肌的处理,对呼吸模式的处理,对前&后表线的处理,都相当于打下坚实根基。

当一个人用膈肌去用力做深吸气动作时,会腹部前凸,如果特别严重,腹直肌痛点会加剧。

胸骨肌是一个桥梁,上连胸锁乳突肌,下连腹直肌,两侧与胸大肌相连。

腹直肌通,则前表线通。因为此处没有骨骼,靠腹肌来维持这个躯干的稳定or腰骨盆的稳定。

腹直肌会引发驼背、痛经、痛点、呼吸等等。

麦克伯尼点&麦式点

知识拓展:

凯格尔运动教程☞

解剖列车笔记的整理来自李哲老师。老师更多的是解读本书,我则是还原老师的课堂口述。

☞本节看点——快速查看关键点——

体侧线评估

腓骨肌群☞腓骨长肌、腓骨短肌、第3腓骨肌

莫顿足&扁平足(高跟鞋&丝袜诱惑)

体侧线 p128

体测线(LL)位于身体两侧,起自足内侧与外侧的中点,从踝外侧上行,经小腿和大腿的外侧面,以“篮纹编织状”或“鞋带交叉”方式上至躯干,由肩部下方上行至头颅的耳部区域。

体侧线肌肉:腓骨长短肌、髂胫束、臀中肌、阔筋膜张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肋间肌、胸锁乳突肌、提肩胛肌,要关注有交叉的肌肉,比如胸锁乳突肌。 所有筋膜链中交叉最多的肌肉就是最核心的肌肉,需要最先解决。

p128图51AB☞上图!。到了胸廓处,肋间外肌、肋间内肌的走形不一样,体侧线做完,客户50%的问题☞疼痛的问题,都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

体侧线的姿势功能是调整身体前后的平衡和左右的平衡,还能对其他表层线之间的力量进行调节。体侧线通常以协调的方式来固定躯干和下肢,防止上肢活动时身体结构变形扭曲。

如果前/后表线都不平衡,侧线也不好。☞一荣俱荣。

筋膜链也称为利益链条,因此它们之间有相互的交叉,不可言说的联系。

在训练完前&后表线运动之后,来协调锻炼体侧线,让体侧线配合前后表线的运动。

总结 :体侧线是前/后表线和其他链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调节线,其调节是为了稳定躯干和下肢☞协调其他线条来稳定人体。

体侧线参与身体侧弯的形成,即躯干侧弯、髋部外展及足外翻;对躯干侧向和旋转运动还有可调性“刹车”的作用。

躯干侧弯,如趴青蛙、三角式

扭转,扭转到一定程度时,被腹肌和胸廓拉住。比如呼气时会发生很大的扭转,吸气时就会受到很大的限制,呼吸非常重要,可以限制我们的活动。

刹车就是在保护我们,是所有的保护装置。

①从足的外侧开始

②腓骨长短肌这里称为腓骨肌,腓骨肌的作用很重要。

身体失衡方式:长短腿、高低肩、脊柱侧弯、经常崴脚等等。

评估:踝关节旋前或旋后、踝背屈受限、膝内翻或外翻、大腿内收受限/慢性外展肌挛缩/腰椎侧弯或腰椎受压/胸腔在骨盆上侧移/胸骨与骶骨间的短缩及因头部固定而过度受累导致的肩关节受限,特别是头前倾姿势时。

踝背屈受限:勾脚背是背屈,绷脚是跖屈

膝内翻或外翻:O/X型腿

胸腔在骨盆上侧移:侧弯

①拇指拉伸法。②用球按摩,球由软到硬,渐进负载。

腓骨肌群,包括腓骨长肌、腓骨短肌、第3腓骨肌。

腓骨长肌 :比腓骨长,附着点☞**是其附着点,在第一趾骨底内侧缘中点。

腓骨短肌 :比腓骨短,附着点☞在第五趾骨底外侧缘中点。

第三腓骨肌 :百分之七/八的人没有这个肌肉。附着于☞腓骨下端的前方,另外一端位于第五趾骨下方偏后。

练触诊,要先去感受深层动脉的搏动。

找核心点☞外踝。外踝后面往上走是腓骨肌。

站立位时,腓骨肌群常用来姿势性的防止踝关节背屈;如果它们太短,就会造成踝关节过度外翻。

腓骨短肌的力量相当于腓骨长肌力量的一半,腓骨短肌是足的外展不可少的肌肉。

足的外展=足外八字;脚心的向外=足外翻

踝关节的外展肌就是腓骨短肌,能够让足部唯一直接外展的肌肉。

腓骨短肌和腓骨长肌对足的外展效能好于腓肠肌。所以对于腓骨短肌的锻炼很重要。(先了解该肌肉的功能,足的外展是否会做)。

如股中间肌,对于伸膝作用比股直肌厉害;屈肘时,肱肌>肱二头肌;踝外展时,腓骨短肌>腓骨长肌。

训练就是做这个肌肉本身原有的功能,如勾腿也会发生旋前的运动, 第三腓骨肌帮助绷脚背发生旋前的功能 。

腓骨长肌&腓骨短肌的 区别 : 腓骨短肌是直接外展肌 。腓骨长肌在整个足的运动和足底足弓静力学动力学发挥重要作用,在旋前动作上是小配角。

腓骨长肌对于足弓的形成和稳定极其重要,如上图。几乎横跨整个足底与横弓、内纵弓有关。

三个肌肉出现问题时,引发的结果(激痛点):

对于腓骨长肌&腓骨短肌来讲,处理 踝上/下/后方都是重要激痛点部位 ,可能就要明确是腓骨肌出现问题。

引发 踝关节无力、弹响,☞做脚跟抬起的动作 ,就是来训练这些肌肉。实质上解决痛点才ok,要一直摸到腓骨头外侧。

疼痛产生之后不要施加压力。

莫顿足 :第二脚趾比第一脚趾长。对于人的腓骨长肌、腓骨短肌的影响很大。有这种足的人腓骨长肌&腓骨短肌或多或少都有问题,建议用矫正鞋垫来完成对其矫正,防止进一步损伤。如图。

腓骨长&短肌的功能:外展、外翻。腓骨肌和大部分下肢肌肉成为 控制运动,并非产生运动 ,即腓骨肌的三个肌肉与下肢其他肌肉共同特点,☞是控制运动,不是产生运动。比如行走、站立时☞踝处于固定时,通过肌肉被拉长来发挥稳定足踝的作用。

踝无力☞先考虑腓骨肌群。

步态 :在行走、站立期,腓骨长&短肌专门辅助胫骨后肌、比目鱼肌减速。(辅助做足的趾屈&背屈的重要肌肉。)处理比目鱼肌+腓骨长肌&腓骨短肌。

腓骨肌群对足外翻的牵引作用很重要,学会触摸腓骨长/短肌在足部的附着点。

足外翻功能的对抗肌=胫骨前肌 (处理任何问题时,不要纠结在一个点中。)

例子 肩的内旋外旋 :肩关节在一般情况下就属于内旋,但人在运动当中,会发现人的任何运动都不是单纯的发生内旋外旋的,如手水平外展☞肩的外展+少许外旋运动。

所以任何运动:前屈、后伸、外收、外展、旋前、旋后,这些都是单独表述,但关节运动很少发生单一方向的运动,要考量周围有哪些肌肉附着。

要知道对抗肌,如处理完肱二头肌,就一定要处理肱三头肌。

如处理完比目鱼肌;再处理腓骨长肌、第三腓骨肌(因为腓骨肌群是比目鱼肌的协同肌);再处理胫骨前肌(因为胫骨前肌是腓骨肌的拮抗肌)。拇长伸肌&趾长屈肌,协助胫骨后肌。

胫骨前肌、第三腓骨肌、趾长伸肌是足部主要的背屈肌。

痛点主要是解除腓骨长肌、腓骨短肌。

症状 :腓骨肌群出现疼痛点时,一些人会感觉这块肌肉比较硬(能摸出来),基本上都会导致足踝无力。会发现腓骨肌如果有问题时,客户会讲☞外踝的后方/上面非常疼痛、难受。

在做足内翻、外翻时,有一个角度会非常难受,总是容易扭伤脚踝,一定要建立腓骨长&短肌。

足跟痛,按压比目鱼肌,按完轻松。

比如滑旱冰,穿高跟鞋会经常扭伤脚。

如脚的疼痛,老茧,基本上是莫顿足的结构,腓骨短肌出现问题的概率特别大。

莫顿足 ,如不处理腓骨长、短肌,一直出现疼痛。(激痛点就是地雷,只有压才知道)

下肢不等长 ,要引起重视,一腿长一腿短,较短的一条腿在行走中负重更加严重,导致足跟着地和脚趾分离时间会发生延迟。

肢体变短,往往因为那一侧的过度旋前、过度活动导致足弓高度出现降低。

穿 高跟鞋 的女性,避免不了身体重心发生前移,有时会把重心都移到足前面去(足中点前方),通过减少支撑的力量,增加杠杆臂。穿高跟鞋是跖屈(绷脚背),但是身体往前倾做背屈趋势,会导致腓骨长、短肌触痛点持续存在,会直接导致腓骨长、短肌超负荷运转,和鞋跟支点形成重要联系,☞鞋跟越细痛点越厉害。

因为支点太小了, 扁平足 也会因为腓骨长、短肌非常紧(主要做外翻),越紧外翻越厉害,导致足弓出现问题,膝外翻(X腿)出现。

丝袜诱惑

穿丝袜时间一长也会压迫腓肠肌血液循环,丝袜就像止血带☞会导致关节疼痛的存在。(了解客户习惯是在找有效方法解决疼痛)

丝袜会引发腓骨长、短肌血液循环障碍,但很难引发比目鱼肌的血液循环障碍。因为比目鱼肌太深了。如系裤带,打开之后会发现皮肤上有一条很深的红色印记,就说明受到压迫。(要做合理调整,比如不穿丝袜)

腓骨长短肌的问题,不能只停留在腓骨长短肌肌肉上面去了解,因为对于腓骨长短肌出现问题的人中,有很多人会导致 神经卡压 ,在神经卡压中,会出现足外侧麻木。

简单处理措施,在大脚趾根部垫厚一点(鞋垫中)。

腓骨长、短肌做足的外展、外翻、足的自我拉伸运动。

①足内翻可以很好的拉伸腓骨长肌腓骨短肌②温水或泡澡时做拉伸运动,因为肌肉喜欢温度。

多做等长收缩。

由于负重,腓骨长肌对第一趾骨后面压迫大,和胫骨后肌共同收缩,来支撑内侧足弓。

对内侧弓的建立、对于腓骨长、短肌的松解、对胫骨后肌的锻炼,都非常重要。

增加有氧训练,耐力训练。下肢的练习☞耐力训练>力量训练。

知识拓展:

小腿骨☞ ☞链接

小腿肌肉☞ ☞视频

解剖列车笔记的整理来自李哲老师。老师更多的是解读本书,我则是还原老师的课堂口述。

①锻炼后表线:耐力优先原则

②髋带动骨盆:猴形走☞四肢着地,同手同脚走

③翻身练习:头带动腿去翻身

④激痛点:肌肉出现问题最先期的表现

⑤身体评估

解剖列车,从应用的层面讲起。在讲解解剖列车的过程当中,筋膜链和肌筋膜链到底有什么区别?筋膜链=肌筋膜链,筋膜=深筋膜。我们想去改变人的体态、慢痛,我们是在深层的筋膜中去解决问题的。如同按摩是由浅入深的。

本源☞如何真正的理解课程?托马斯的理念

后表线-SBL,连接并保护整个身体的后表面,像一个从脚底到头顶的盔甲,可分为脚趾-膝盖,以及膝盖-头两部分。

当站立,膝盖伸直时,后表线成为整个肌筋膜上的一条连续线路。后表线也可以拆解成单个的部分。

小腿很重要,膝盖以上是一部分,上达头顶,膝盖以下是一部分,下达足底;站立时,后表线是一个连续的线路。

后表线中一个重要原则:局部的筋膜链

如非常重要的一个筋膜链☞ 思路 臀中肌、腰方肌☞解决骨盆稳定,腰痛,步态轻盈。

后表线整体的姿势性功能是在完全直立伸展的状态下支撑身体,避免身体像胎儿般蜷缩屈曲。

什么是姿势呢? 姿势:身体在完全放松状态下所维持稳定的姿势;肌肉在工作紧张时所维持的姿势。姿势分两种,放松的&紧张的,人的主要姿势包括站、坐、卧。

长时间的任何姿势,在不动的情况下都不好。长期坐姿会影响下背痛。

姿势(强调的是后表线),从后表线看,驼背、圆肩、香蕉背,整个后背被拉长,导致身体前侧的链条缩短,身体不平衡。

身体前后侧肌肉长度接近等长,不良姿势时如弓背时,身体后侧肌肉长度>前侧的长度,(就像弓箭一样),人可能就出现了问题。

长期保持姿势,需要肌筋膜链中的肌肉具备较高比例的慢收缩、耐力型肌纤维。

肌纤维分类 :☞ 快肌纤维 ,爆发力量的,存在于身体中的比例大,

☞ 慢肌纤维 ,耐力型=慢收缩肌纤维,维持姿势的肌纤维。

竖脊肌、小腿的比目鱼肌都属于慢肌纤维, 锻炼背部的耐力非常重要 。

同时也需要在筋膜部分具备加厚的薄膜与束带。 如在跟腱、腘绳肌肌腱、骶结节韧带、胸腰筋膜、竖脊肌的条索与后头脊处。

肌肉是一方面,而固定肌肉的肌腱,以及维持骨骼稳定的韧带,都是非常重要的。so在处理韧带时有一些巧妙的方法。

耐力训练优先 ,肌耐力是SBL(后表线)切入的最重要训练方式。

后表线的伸直功能中,在膝关节是个例外。

从弯腰状态直起腰,当伸懒腰时,整个人都是后表线在起作用。

SBL有自我协调能力☞靠小脑☞预想功能。

例子:站起来拿水拿一本书,他是从脚底到头顶都建立的稳定。

很多动作在肌肉中都是无意识的行为,所以建立本体感觉非常重要。(能控制肌肉到它不是有意识的行为)

在站立时,后表线的互锁肌腱能协助膝关节十字韧带维持胫骨和股骨间的姿势排列。

在后表线中,膝盖是一个例外,是互锁肌腱,是SBL重要肌肉。

SBL中重要肌肉:大腿外侧-股二头肌——小腿外腓肠肌与大腿内侧-半腱肌半膜肌——小腿内侧腓肠肌,互锁☞交锁机制(左手腕抓右手腕)。维持膝关节的稳定。

现代人的不良坐姿如屈膝+盘腿坐/跷二郎腿坐,导致大腿后腘绳肌缩短、无力☞膝出现问题。

姿势能功中,①从整体关注整个链条②从局部关注☞腘绳肌、小腿肌对膝至关重要。

除了膝盖被牵拉向后以外,后表线的所有运动功能都是产生伸直或过度伸直的。

膝盖被牵拉向后☞膝关节超伸(和腿部不强大有关)。

在人类发育过程中,后表线的肌肉使婴儿头部从胚胎期屈曲状态中仰起,逐步进入产位,通过眼睛接触外界,

当宝宝还没有出来的时候,这种后表线的产生就已经开始了。

后表线通过身体其他部分来提供向下的稳定力,—— 腹-臀-膝-脚——使儿童在每个发育阶段都能够保持身体稳定,并能在出生一年后能够直立。

练习 仰卧,从头☞脚去翻身。用颈带动胸-腰-腿的步骤去翻身。从发育模式来看,我们现在的翻身是从腿开始带动身体翻转,这是不正确的,这来自于不良的生活习惯&懒。习惯是一种顽疾。

后表线从耐力,从上向下去锻炼。

我们以屈曲的姿势出生,发展到可以轻松维持伸直的姿势,这个缓慢又波折的历程,也伴随着后表线的力量、能力、平衡等各方面的发展。

当我们关节屈曲的时候我们的身体就会变得非常小,反之,当我们关节伸展的时候身体就会变得非常大。所以当人们精神状态很不好时,往往处于一种屈曲的状态。

屈曲的状态是一种情绪的反应,代表了害怕、不开心、可能最近有波折等。

当宝宝出生的时候,往往是屈曲状态,代表防御。

——下面非常重要——

锻炼后表线耐力优先选择:耐力+力量+能力(能做哪些动作) 即☞耐力优先+力量+能力+平衡

髋带动腿来走,对后表线力量加强,肩颈的调整非常重要,对前表线也有非常大的帮助。 髋☞稳定重心(核心) 。如果做完之后感觉肩颈非常累,错误的。该动作同样对于前表线也有帮助。

我要举目向山问:我的帮助从何而来? 这句话想表达的意思是后表线对于人类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我们由最基础的“主”线的远端或尾端开始。一般来说,我们从头部向下进行叙述。张力经常会沿着某条线路穿过身体或者从线路的中间向两端延伸。

在任何解剖列车路线中拉力、张力、创伤以及沿着筋膜路线传导的动作等都是基础性描述。

张力 :维持肌纤维稳定,完成维持形体改变的力量。

拉力 :自己的肌肉在做功发生形体的改变。如伸懒腰,驼背。

创伤 :伤害☞手术、疤痕。

从小的细节理解功能,局部与整体互相影响。

后表线是一条在矢状面上协调姿势与动作的主要路线。一方面限制向前屈曲的动作,另一方面,当其功能障碍时,强化和维持了过度后伸的动作。

矢状面 把人体分出左右两半的平面,如前屈、后仰、前走、后退,即前后方向的运动。

在后表线中,一个局部的紧会影响到全部。

肌肉是有记忆的,当出现不良姿态时,它为了保护你,就会僵紧,疼痛是好事,疼痛的原因是坏事。

虽然我们以单一整体来描述后表线,但按分布来说,是一左一右的两条线。若两侧后表线出现不平衡,应可观察出来,并由此调整两侧的限制模式。

后表线分左右☞不平衡时☞侧弯☞调某一个侧表线。

在SBL中,容易出现姿势性代偿,包括病理性和生理性代偿两种。

病理性代偿 ,由生理性演变,最终引发了问题☞疼痛或内脏器官的疾病。

生理性代偿 ,没有引发疾病,不痛。

激痛点 :肌肉出现问题最先期的表现。

条索状 :进入二期病变,半年-10年潜伏期(可调整)。

肌筋膜炎 :第三阶段☞各种难受(无力回天)。

激痛点,条索状都是肌肉的不同分期。姿势性代偿就是,先代偿☞激痛点出现☞无视疼痛☞条索状(上颈部的条索非常明显),在一步一步完成病理性病变。

——评估——重要——

与后表线相关的常见姿势代偿包括:踝背屈受限、膝关节过伸、腘绳肌缩短、骨盆前移、骶骨下垂、脊柱前凸、胸椎前屈时伸肌扩大、枕骨下方受限导致上颈椎段过伸、枕骨在寰椎上向前移位或旋转、眼-脊运动的不连续等。

①踝背屈受限 (背屈=勾脚背):角度受限

②膝关节过伸 :0-15度以内都算正常。

骨盆前倾: 正常时,髂前上棘与髂后上棘在一条线上。女性5-15度,男性0-5度,正常。

案例:有个15岁小女孩,蹲下☞脚踝内侧就疼痛。

下蹲,整个后表线代偿,足底压力大。

方法:先放松了膝关节下方的腓肠肌(膝下腓肠肌放松后无痛感。但放松只是暂时的,稍后还会痛。)强化整个踝部的力量。

③腘绳肌缩短

腘绳肌过短,①对膝关节不好,②如果硬拉也会造成骶髂关节很严重的问题 ,造成骶髂关节不稳定(骶髂关节痛)。

拉伸腘绳肌,循序渐进是最好的方法。

当腘绳肌过短☞ ④骨盆前移 。腰椎塌。塌腰=剪刀腰。

⑤骶骨下垂: 需要关注☞骶结节韧带

骶结节韧带,是稳定骶骨最重要最核心的一条韧带。

触摸 位置:①先找臀线②然后摸到坐骨结节③摸到坐骨结节向里的位置就是骶结节韧带。

骶结节韧带不稳☞骶骨就会不稳☞上颈椎就会出现问题。(颅骶医学)

⑥脊柱前凸

腰椎前凸☞则胸椎后凸(胸椎后凸=脊椎后凸)

但胸椎过度后凸≠腰椎前凸(如驼背严重的人,腰是直的)

腰塌的很厉害的时候,由于工作关系,胸椎往往是屈曲的,导致整个胸廓出现挤压。后表线——前表线互相制约(后表线出现问题的时候,前表线也不好)。

⑦胸椎前屈时伸肌扩大

两侧肩胛骨扩大的时候导致肩胛骨不稳定。

驼背很厉害的人,上背部会出现疼痛。 技巧处理上背部疼痛 ,首先止痛+处理胸(把缩短的地方拉长),再收肩胛骨。肩胛骨的稳定,是肩部所有力量的基础。

当胸椎凸起时,在后表线上胸椎段伸张展时,肩胛骨变得不稳定。前边的胸变得更紧缩。胸大肌也称为“可能引发死亡的肌肉”。

⑧枕骨下方受限,导致上段颈椎过伸

驼背时头过度后仰,如:弓背抬头看电脑。

胸椎重要,之上为颈,之下为腰。在胸椎段发生侧弯的人极其多见。(胸大肌是引发死亡的肌肉)。

后表线中☞调胸和骶骨是非常重要的。

⑨枕骨在寰椎上向前移位或旋转

⑩眼—脊运动的不连续

你的眼睛和你的脊柱是连在一起的,人在摄取信息时,眼睛非常重要。所以可以通过眼睛去调整一个人。

DNS☞动态神经肌肉稳定术。如何理解?如小宝宝:0-1岁的婴儿。最核心的理念是用回归本源的方式调整一个人。

DNS方法:激痛点、穴位、局部筋膜链等。会将DNS带入到不同的链条当中。

提供思路:理解问题,要抓住问题的根源☞一个点。

名词——颅骶医学

知识拓展:

筋膜到底是什么 ☞浅筋膜

到底什么是筋膜 ☞深筋膜

眼睛保健运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09603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2
下一篇2023-11-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