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营养不良病得发病机理是什么:
1、肾为先天之本,藏精,主骨生髓。肾藏元阴元阳。若先天禀赋不足,肾脏虚亏,精血不足,骨失所养,则骨枯而髓空,症见足不任身,腰脊不举,生为骨痿。辩证论治,脾肾两虚。
2、脾胃为后天之本,为气血津液生化之源,主肌肉、四肢。脾胃虚则五脏无所禀,水谷精微不能达于四肢、肌肉而成痿。若先于肾脏之元阳不足,致命门火衰,不能温煦脾阳,脾胃虚寒,受纳及运化功能失常,气血津液生化之源不足,肌肉得不到濡润,故见四肢肌肉痿软无力,发为肉痿,出现肌营养不良。
3、先天禀赋不足,气血两虚,不能营养筋骨肌肉,而出现肢体无力和肌肉萎缩。由于先天不足,后天失养,气血虚亏,导至五脏内伤,脏腑气血功能失调使气血更加亏虚,肌肉痿软无力不断进展
进行性腓骨肌萎缩的诊断依据
(1)青少年,隐袭起病的进行性下肢远端肌肉萎缩,萎缩范围以大腿下1/3为限,呈现典型的“鹤腿”。
(2)病程进展缓慢,即使已有明显肌肉萎缩仍能坚持走路和适当强度的劳动。
(3)肌肉萎缩伴随弓形足,腱反射消失,
(4)有或无末梢型感觉障碍和远端皮肤营养障碍。
(5)肌电图出现失神经支配,运动传导速度延长。
(6)病理学呈周围神经的洋葱皮样改变。
(7)家族史。
肌萎缩的饮食疗法
该疗法有利于肌萎缩的治疗:
(1)组成:羊脊骨1具,肉苁蓉30克,葱白3茎,草果3个,荜茇6克。
方法:将羊脊骨洗净,捶碎,与肉苁蓉、草果仁、荜茇共熬成汁,后加葱白,取汁汤与适量面粉作成面羹食。可加适量精盐或白糖调味。
主治:肝肾亏损型痿证。
(2)加味二妙散
主要组成:黄柏、苍术、萆薢、防己、当归、牛膝,龟版。
临证加减:若湿盛,伴胸脘痞闷,肢重且肿者,可加厚朴、薏苡仁、茯苓、泽泻;长夏雨季,可加藿香、佩兰;若形体消瘦,足胫发热,心烦,舌红苔剥脱者,为热甚伤阴,上方去苍术加生地、麦冬;肢体麻木,关节运动不利,加赤芍、丹参、桃仁、红花。
注意:①本证因湿热浸*所致,不可急于填补,以免助湿。②祛湿要慎用辛温苦燥之品,以免伤阴。
(3)组成:水发海参500克,熟地30克,淮山药30,山萸肉15克,猪肥瘦肉120克,白菜心250克,绍酒25克,蒜苗50克,豆瓣40克,酱油50克,湿淀粉5克,盐2克,味精2克,白糖5克。
方法:将熟地、山药、萸肉烘干研成末。水发海参洗净,切成斧形片;肥瘦肉洗净,切成颗粒;豆瓣剁细;蒜苗洗净切成小节;白菜心洗净。将砂锅置旺火上,加清水250克,海参、绍酒、精盐05克,沸后煨煮短时,倒出锅内汤;照上法反复煨煮2~3次。将熟猪油50克下锅,烧至四成熟时,下猪肉、绍酒、盐05克,肉粒炒散后,盛于盘内。再加熟猪油50克入锅,烧至5成熟时,入白菜心、绍酒、盐05克,炒至白菜刚去生,即入盘,再下猪油50克,入豆瓣,炒出香味,油呈红色,加入清汤、药汁,烧开,除去豆瓣渣,再下海参片、肉粒,加入绍酒、酱油、味精、蒜苗同煮,至汁亮,下湿淀粉稀汁,最后将白菜心放在面上即可食用。
主治:肝肾亏损型痿证。
肌萎缩的症状及临床表现
1神经源性肌萎缩:因下运动神经元及其损害所致。前角细胞及脑干运动神经核损害时肌萎缩呈节段性分布,以肢体远端多见,对称或不对称,不伴感觉障碍,常出现肌束颤动,肌力和腱反射程度与损害程度有关。肌电图见肌纤维震颤电位或高波幅运动单位电位。活检见肌肉萎缩变薄。镜下呈束性萎缩改变。{肌萎缩的临床表现及症状}
2肌源性萎缩:由肌肉本身疾病所致。萎缩不按神经分布,常为近端型骨盆带及肩胛带对称性肌萎缩,少数为远端型。伴肌力减退,无肌纤维震颤和感觉障碍。血清肌酸磷酸激酶、乳酸脱氢酶、谷草转氨酶、磷酸葡萄糖变位酶、醛缩酶等均不同程度升高,肌权磷酸激酶最为敏感。肌电图特征性改变为出现短时限多相电位。{肌萎缩的临床表现及症状}
3其它:中枢性肌萎缩一般伴反射亢进或病理反射。缺血性肌萎缩多因各种动脉炎、血栓形成等肌肉缺血和无菌性坏死而致。废用性肌萎缩则与长期不运动有关。且多为可逆性。
肌肉萎缩要和六种疾病相鉴别:
肌肉萎缩是获得性、病理性的肌容积减小,是疾病进程中一种病理状态。因此并非肢体任何性质的容积缩小都是肌萎缩,临床上常须与下列6种情况鉴别。 (一)消瘦:消瘦是指正常体重下降达10%以上,且常表现为皮肤粗糙、弹性减低、肌肉纤细、皮下脂肪减少以致骨骼形态显露。消瘦一般分为两类。1体质性消瘦与遗传素质和个体生理特点有关,非进行性,可认为是生理性。2疾病性消瘦系相关疾病引起。
(二)假性肌肉萎缩:是指肌容积缩小但肌力并无相应的减低而相对保持较好。显微所见肌纤维除形态纤细外,无其他结构性损害。主要见于严重消瘦、恶病质、脂质营养不良等。
(三)进行性脂肪营养不良(或称脂肪营养不良综合征)。主要分布于面部、颈、肩、躯干及四肢。主要表现为肢体局部性(常呈斑片状)塌陷,范围一般为数平方厘米至数十平方厘米,肤色无变化,感觉正常。其塌陷区域与神经分布及肌群的解剖分布不相符合。部分患者伴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如血管神经性头痛、心动过速、多汗等表现。
(四)脂肪萎缩型糖尿病:Ⅰ型糖尿病的幼儿多见,女性较多见,或有家族史。表现为全身脂肪萎缩、消退,常伴**瘤、高脂血。
(五)先天性肌缺少:(1)系胎内发育异常。(2)其肌肉缺失通常只限于局部或一侧肢体。偶也见于眼运动肌肉、面肌、胸锁乳突肌、斜方肌、胸大肌、胸小肌、前锯肌、半膜肌、背阔肌、三角肌、股四头肌及某些腹肌等。(3)非进展性,但也不能恢复;其缺失的肌肉状态保持不变。除少数重要部位(如膈肌)受累之外,一般预后良好。
(六)Gower全身萎缩综合征:病因未明,其主要病理改变为皮肤全层(表皮、真皮、皮下组织)全部萎缩,女性多见,一般于10~40岁起病。 [编辑本段]肌肉萎缩鉴别诊断: 一肌肉萎缩的特点
1早期症状 肌肉萎缩早期可以不明显肌力肌张力变化不大上肢肌萎缩往往先在大鱼际肌的挠侧缘出现
2肌纤维颤动 可用拇指轻叩萎缩的肌肉而诱发肌纤维颤动的大小与病损范围肌纤维长短成正比肌纤维颤动的出现常提示下运动神经元病变
3 肌肉肥大 如果肌肉肥大但弹力肌力位反射均减弱则称假性肥大假性肥大多位于萎缩肌肉的邻近部位多见于肌源性肌萎缩
4 肌强直 当肌肉收缩之后不能立即弛缓仍呈持续收缩状态必须经反复动作后才弛缓称肌强直鱼际肌盼肠肌舌肌易引出可见于萎缩性肌强直症
5固有反射和胜反射 在萎缩的肌腹处用叩诊锤急速叩击被叩击的部位出现肌肉收缩隆起这种现象称肌固有反射神经源性肌萎缩反应比正常人强持续时间长肌固有反射减低或消失时多见于肌肉本身的病变瞻反射:神经源性的或是肌源性的肌萎缩一般在肌肉萎缩部位位反射减低或消失
6 感觉障碍 脊髓空洞症多发性神经炎等疾病肌萎缩可伴有感觉障碍
7其他伴随症状 如萎缩性肌强直症可有脱发秃顶性腺萎缩甲状腺功能亢进性肌病时伴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状糖尿病性肌病时肌萎缩也很突出
二肌肉萎缩的定位诊断
1脑部病变引起的肌萎缩 可见于脑血管病引起的偏瘫经长时间后偏瘫侧可出现废用性肌萎缩其特点为:远端明显上肢突出顶叶病变时其所支配的部位出现肌萎缩多呈半身性见于脑血管病变肿瘤等
2 脊髓病变 其特点为:①常在肢体远端产生肌萎缩近端较轻可呈对称性或非对称性分布;②有肌纤维颤动当脊髓前角有病变时可见肌纤维颤动;③肌固有反射与健反射脊髓病变时肌固有反射亢进肌萎缩严重时则减低或消失健反射的改变主要根据锥体束损害的情况而定如果以下运动神经元损害为主时则健反射减低或消失脊髓病变可见于急性脊髓前角灰质炎外伤或脊髓软化等
3 周围神经病变 周围神经病变时该神经支配的肌肉出现肌萎缩但无肌纤维颤动早期肌固有反射可以亢进若肌萎缩历时较久后肌固有反射可减低或消失在肌肉萎缩的相应分布区可伴有感觉障碍及其他营养障碍等见于多发性肌炎中毒外伤肿瘤压迫等病变
4肌肉本身病变 肌源性肌萎缩一般多分布在四肢近端即胶带部肌病引起的肌萎缩无肌纤维颤动肌固有反射减低或消失与肌萎缩的程度平行可见于肌营养不良症多发性肌炎等
三引起肌肉萎缩的常见疾病
(一)急性脊髓前角灰质炎
儿童患病率高一侧上肢或下肢受累多见起病时有发热肌肉瘫痪为阶段性无感觉障碍脑脊液蛋白质及细胞均增多出现肌肉萎缩较快由于患病者以儿童多见多伴有骨骼肌发育异常一般发病后几小时至几日可出现受累肌肉的瘫痪几日至几周出现肌肉萎缩萎缩肌肉远端较明显
(二)肌营养不良症
肌营养不良症是一组由遗传因素所致的肌肉变性疾病表现为不同程度分布和进行速度的骨骼肌无力和萎缩
1Duchenne型 最主要特点为好发于男性婴幼儿起病3-6岁之间症状明显逐渐加重表现躯干四肢近端无力跑步上楼困难行走鸭步步态有肌肉萎缩和假性肥大肌力低下早期肌肉萎缩明显假性肥大不明显数年后才出现假性肥大以排肠肌明显骨盆带肌椎旁肌和腹肌无力萎缩明显行走时骨盆不能固定双侧摇摆脊柱前凸形似鸭步自仰卧位立起时必须先转向俯卧位然后双手支撑着足背依次向上攀扶才能立起称Gowers征现象病情逐渐发展上肢肌无力和萎缩使举臂无力前锯肌和斜方肌无力和萎缩不能固定肩肿内缘使两肩肥骨竖起呈翼状肩呷多数患者跳肠肌有假性肥大假性肥大也可见于臀肌股四头肌冈下肌三角肌等假肥大肌体积肥大而肌力减退随着病情的发展病情更加严重多数在15-20岁左右不能行走肢体挛缩畸形呼吸肌受累时出现呼吸困难脑神经支配的肌肉一般不受影响部分患者可累及心肌常因呼吸衰竭肺炎心肌损害而死亡
2Becker型 多在5-25岁之间发病早期开始出现骨盆带肌和下肢肌的无力和萎缩走路缓慢跑步困难进展缓慢逐渐累及肩肿带肌和上肢肌群使上肢活动无力和肌肉萎缩常在病后15-20年不能行走肢体挛缩和畸形也常有腓肠肌的肥大
3 肢带型 各年龄均可发病以10-30岁多见早期骨盆带肌或肩服带肌的无力和萎缩下肢或上肢的活动障碍双侧常不对称进展较慢常至中年才发展到严重程度少数患者有假性肥大
4面-肩-股型 发病年龄儿童至中年不等青年期多见面肌无力与萎缩患者闭眼无力吹气困难明显者表现肌病面容上睑稍下垂额纹和鼻唇沟消失表情运动困难常有口轮匝肌的假性肥大肩胛带肌上肢肌的无力与萎缩出现上肢活动障碍严重者呈翼状肩阴胸大肌的无力与萎缩使胸前平坦锁骨和第一肋骨显得突出病情发展非常缓慢常经过很长的时间影响骨盆带肌和下肢肌多不引起严重的活动障碍部分患者呈顿挫型病情并不发展偶见断肠肌和三角肌的假性肥大
(三)运动神经元病
临床表现为中年后起病男多于女起病缓慢主要表现为肌萎缩肌无力肌束颤动或锥体束征受累的表现而感觉系统正常引起肌肉萎缩的疾病有以下三种类型:
1进行性肌萎缩症 主要病理表现脊髓前角细胞发生变性临床上首先出现双手小肌肉萎缩无力以后累及前臂及肩脚部伴有肌束颤动肌无力及瞻反射减低锥体束征阴性等下位运动神经元受损的特征
2肌萎缩侧索硬化 病变侵及脊髓前角及皮质脊髓束表现上下运动神经元同时受损表现出现肌萎缩肌无力肌束颤动路反射亢进病理征阳性
3进行性延髓麻痹(球麻痹)发病年龄较晚病变侵及脑桥与延髓运动神经核表现:构音不清饮水发呛咽下困难咀嚼无力舌肌萎缩伴肌束颤动唇肌及咽喉肌萎缩;咽反射消失本病多于中年后发病进行性加重病变限于运动神经元无感觉障碍等不难作出诊断本病应与颈椎病椎管狭窄颈髓肿瘤和脊髓空洞症鉴别
(四)多发性肌炎
是一组以骨骼肌弥漫性炎症为特征的疾病临床主要表现四肢近端颈部咽部的肌肉无力和压痛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出现肌肉萎缩伴有皮肤炎症者称皮肌炎;伴有红斑狼疮硬皮病类风湿关节炎等其他免疫性疾病者称多发性肌炎重叠综合征;有的合并恶性肿瘤如鼻咽癌支气管肺癌肝癌乳腺癌等主要表现为骨骼肌的疼痛无力和萎缩近端受累较重而且较早如骨盆带肌肉受累出 现起蹲困难上楼费力;肩肿带受累两臂上举困难病变发展可累及全身肌肉颈部肌肉受累出现抬头费力咽部肌肉受累出现吞咽困难和构音障碍少数患者可出现呼吸困难急性期受累肌肉常有疼痛晚期常有肌肉萎缩有的患者可有心律失常和心脏传导阻滞
诊断主要依据是四肢近端无力伴压痛;血清酶升高;肌电图出现纤颤和正尖电位;肌肉活检显示肌纤维变性坏死再生炎细胞浸润等
(五)低钾性周期性麻痹
20-40岁男性多见常在饱餐激动剧烈运动后夜间醒后或清晨起床时等情况下发病出现四肢和躯干肌的无力或瘫痪一般不影响脑神经支配的肌肉开始常表现腰背部和双下肢的近端无力再向下肢的远端发展少数可累及上肢一般l-2h少数1-2d内达到高峰检查可见肌张力降低健反射减弱或消失没有感觉障碍但可有肌肉的疼痛严重者可有呼吸肌麻痹或有心律失常如心动过速室性早搏等发作初期可有多汗口干少尿便秘等每次发作持续的时间为数小时数日长则一周左右发作次数多者几乎每晚发病少数一生发作一次常在20多岁发病40岁以后逐渐减少一般不引起肌肉萎缩发作频繁者在晚期可有肢体力弱甚至轻度萎缩
(六)格林一巴利综合征
病前1-4周有感染史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四肢对称性弛缓性瘫痪脑神经损害脑脊液蛋白 细胞分离现象一般3-4周后部分患者可逐渐出现不同程度肌肉萎缩
肌萎症常见的并发症是脊椎侧弯吗?
杜显型病童在坐轮椅之前通常是不会有脊椎侧弯的现象。以外科手术配合支架使下 半身挛缩的情形获得舒解的病童,特别不会有脊椎侧弯。还可以行动的贝克型,孩童期发生的颜肩肱型和肌强直性型的患者,会发生脊椎侧弯。
神经性肌肉萎缩
神经性肌肉萎缩是周围神经系统的一种紊乱,这种可遗传疾病会导致肩膀和胳臂剧烈疼痛,接着还会出现暂时的麻痹。9月26日,福兰德斯大学生物工艺学院(VIB)和比利时安特维普大学研究人员共同揭开了这个谜底,发现了与神经性肌肉萎缩疾病相关的基因。遗传性神经肌肉萎缩的特点是使肩臂及手出现周期性疼痛,进而部分区域出现麻痹状况。很多HNA患者也会出现明显的面部特征,如上眼睑折叠和颚裂。
HNA是一种罕见的病症,全世界只有200个家庭会出现此病。然而也存在不遗传的HNA,这被称作是Parsonage-Turner综合征。每10万人中有2-4个此类病症,不过它们的临床表现与可遗传HNA的难以区分。 HNA通常由一些外界因素如疫苗接种、传染、手术甚至是怀孕或分娩引起,因为易患病体质者携带可遗传HNA的危险性很高。可以说是环境因子导致了周围神经系统紊乱,因此HNA是一些高频发生的疾病如Parsonage-Turner综合征及Guillain-Barré综合征的遗传模型。研究人员通过对许多家庭进行研究后定位了HNA相关相关基因,这些基因位于人类17号染色体的长臂上,研究人员发现患者体内的Septin 9蛋白家族的遗传密码发生了突变或改变。HNA也是第一个由Septin家族基因缺陷导致的单基因遗传病。
研究人员目前还不十分明确Septin 9蛋白在周围神经系统中的功能以及为什么HNA会产生突变体,不过他们知道Septin家族的其它成员与细胞骨架形成和瘤生长时的细胞分裂有关。事实上是Septin突变阻止了细胞分裂,这也可解释为什么许多HNA患者存在面部畸形。 然而,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来阻止或预防神经性肌肉萎缩。找到相关基因后,可以对HNA疾病进程的分子机理做进一步了解,并最终用于临床治疗。
一、头部(一)太阳穴太阳穴是颅骨骨板最薄弱的部位,受到打击或挤压,很容易形成骨折,骨折后可直接影响脑的功能。
打击太阳穴容易破坏人的平衡:太阳穴一旦受暴力打击,首先会震动大脑颞叶的位听中枢,使位听中枢受到强烈刺激,造成一时性的平衡感觉丧失,全身肌紧张调节絮乱,同时,也会刺激太阳穴下的神经,使人头晕、目眩、两眼发黑,平衡不能维持。
太阳穴处的颞骨动脉沟和骨管构成了一个明显的薄弱带,打击太阳穴,往往首先容易在这条骨沟上造成骨折,接着又多容易累及骨沟内的脑膜中动脉损伤,引起颅内血肿。
太阳穴深层颅内有众多的出血来源,当太阳穴遭暴力打击,不仅可以因颅骨颞鳞部骨折损伤脑膜中动脉,而且常常可以在颅骨完好的情况下损伤脑膜中动、静脉,在中颅窝基底部形成硬膜外血肿。脑膜中动脉破裂形成血肿,不仅十分迅速,而且后果极为严重。脑膜中动脉破裂,可使人立即陷入昏迷,昏迷后的间歇清醒期极短,多则不足1小时,少则只有10分钟,常常在损伤2小时后完全昏迷。如果伤后6小时仍不能有效止血,即可致命。
(二)眼睛眼睛是人体最脆弱的器官,眼球受到钝力打击或钝器从眼球表面划擦而过,可致使眼球外层的角膜破裂或脱落,角膜损伤后,会使人眼部剧痛、怕光、眼睑无法睁开,视功能严重障图1633碍。除剧痛外,还可以因眼球受到外力压迫或肿胀压迫,反射性的引起心跳减慢,进而导致四肢无力,反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下降。用拳击打眼部或用指端及其他锐器指戳眼窝,可致使眼球球体破裂,眼内大量出血,眼内容物突出,视力完全丧失。
(三)鼻、面三角区鼻损伤的后果鼻部遭钝性暴力击打,如拳击或钝器击打鼻梁,可将鼻骨击碎,还可累及下眼眶骨折,鼻损伤发生时,疼痛十分剧烈,此外,压迫泪骨,可致使鼻翼酸疼,泪流不止,造成暂时视力障碍。
(1)鼻损伤引发的危险鼻骨损伤常常累及鼻窦(包括上颌窦、筛窦、额窦和蝶窦),鼻窦损伤一般比鼻骨损伤更为严重。鼻窦损伤常常形成颅底骨折,使脑脊液从鼻腔外漏,上颌窦顶壁的裂伤,可造成眼球内陷,出现复视,筛窦损伤,可因视神经受到压迫而造成视力障碍,甚至失明。
脑脊液外漏的真正危机在于逆行性颅内感染,导致脑膜发炎,鼻窦裂伤使颅底骨与鼻腔相连通,外界细菌随时可逆行侵入大脑,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生命危险。
(2)鼻腔出血引发的危险鼻腔出血的潜在危机并不在于失血本身,其真正的危险在于鼻内出血,流经咽喉,引起误吸。
面三角区破损引发的危险在面三角区内,神经、血管分布极为丰富,尤以静脉血管的分布较多。面部静脉结构特殊,都没有静脉瓣,因此容易造成血液逆行。而面部静脉血液的回流,多要经过面深静脉及眼内静脉进入颅内海绵窦。因而,面三角区破损,外界细菌极易通过面部静脉,向整个头、面部扩散,并沿面部静脉上行侵入颅内,引起颅内感染,诱发脑膜发炎,导致生命危险。
(四)耳门耳分为内耳、中耳和外耳。外耳包括耳廓、外耳道、鼓膜3个部分。声波传人耳道,首先要经过耳膜。中耳位于内、外耳之间,起着传导声波的作用。内耳由骨迷路和膜迷路构成,分为感受听觉的部分和感受空间体位变化的部分。
用掌根击打耳门,可以因外力震荡和气浪的冲击造成中耳鼓膜破裂,引起耳内出血、疼痛、耳鸣和听力丧失,有时还会伴有头晕、恶心、休克等症状。
打击严重时,空气在狭小的耳道中形成强大的压力,可以造成内耳迷路震荡,致使内耳迷路出血,出现晕眩、恶心或短暂的昏迷,并使前庭器官的平衡机能遭到破坏,出现感觉偏差、站立不稳、无法掌握平衡。内耳迷路震荡所造成的昏迷,不同于脑震荡,不仅意识容易恢复,而且前庭器官的机能也容易得到代偿。因此,内耳迷路震荡后的昏迷只是暂时性的。
(五)耳根部耳根部即耳垂后根部,在耳垂后、下颌角以上、颞骨乳突以下的凹陷处。耳根部皮下缺少皮下组织,肌肉、皮肤极薄。耳根是从头侧面的部位上接近颅底和延髓。打击耳根部,很容易使颅底受到震荡,颅底震荡必然会波及延髓,使脑干受到震荡、牵拉或发生侧向位移,引起心跳突然减弱、减慢,血压下降,呼吸短促、困难,造成生命垂危,甚至可以出现严重的昏迷或心跳,呼吸骤停,使人立即毙命。严重的颅底震荡有时还会造成颅底骨折,颅底骨折一般都出现昏迷并有脑脊液自耳道漏出。
耳根是一个极为敏感的部位,掐拿耳根会产生剧烈疼痛,用力掐拿可使人晕厥。
(六)脑枕部脑枕部是指后脑枕骨粗隆上下这一部位。脑枕部与后颅窝相对应,向下与颈部没有明显的界限。外力打击脑枕部,常常造成致命的后果。很早以前,脑后正中的枕骨穴就已被民间列为“致命穴”。
脑枕部是对外力冲击承受力最差的一个部位,脑枕部遭打击极易形成脑震荡。
脑枕部历来被视为人体的要害,打击脑枕部易引起颅内损伤。
(七)颏部颏部又称为颌下三角区,又称颌下角。颏部是下颌底部的下颌骨下缘与下颌支前缘及上部颈根之间围成的一个三角区。颏部向下与颈部相连,向上通过下颌头与颅腔底部相连。下颌两侧的下颌头与颅底部的颞骨下颌窝共同组成下颌关节。由于下颌关节的存在使得颌下角与颅腔底部在骨结构上形成了紧密的联系。
在颌下三角区正中,有一个重要的经络穴位,即任脉的廉泉穴。自古民间就将其视为要害穴位,有“击打廉泉穴,气绝一命休”的描绘。由于打击廉泉穴常常因为头部的摆动和震荡使人跌倒,因此民间又有人将它俗称为“跌倒穴”。
打击颌下角可直接形成颅底部损伤。
打击颌下角,引起颅底骨折,往往发生没有直接损伤的口、鼻出血,并有脑脊液耳漏或脑脊液鼻漏;严重的颅底骨折常常合并较为严重的脑挫伤,因此会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和不同程度的昏迷。
二、颈部(一)颈后枕下三角区颈后枕下三角区是指颈后发际以上、枕骨粗隆以下,颅、颈交界的部位。在这一部位上,头、颈之间形成了一个明显的斜坡,深层为颅底的枕骨斜坡。枕骨斜坡上的肌肉在皮下围成图1640了一个三角,因此,这一部位被称为枕下三角区。经络之上的“风府穴”、“天柱穴”和“藏血穴”都在这一区域内。这些穴位早在古代就被民间视为要害穴位。
打击颈后枕下三角区容易引起颈椎损伤,造成颈椎骨折、脱位,压迫脊髓神经,引起四肢麻痹、高位截瘫。
颈后砍切伤可造成难以抑制的大出血。
(二)颈侧颈动脉三角颈动脉三角位于胸锁乳突肌前线的颈内侧三角中。颈动脉陷于颈动脉三角处,接近皮下,颈总动脉在此分支为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因此,在颈侧的颈动脉三角处,能用手触摸到颈动脉的搏动。
颈侧有一个压力感受器――颈动脉窦当颈动脉三角遭直接打击或压迫时颈动脉窦所承受的压力要远远超过循环血压。这种强大的压力刺激会通过延髓的心血管中枢,反射性地引起心脏功能抑制或心脏功能衰竭,使心率骤减、心力衰弱、血压迅速下降,并因脑供血、供氧不足而很快导致昏厥或死亡。如果同时压迫两侧的颈动脉窦,几秒钟内可以使人昏迷。
迷走神经对心跳、呼吸的双重抑制作用打击或压迫颈动脉三角,会刺激颈部的迷走神经,对心跳和呼吸产生双重的抑制作用。迷走神经受到刺激后,会将兴奋传人延髓的迷走神经中枢,反射性地引起心跳减慢、心力减弱,血压大幅度下降,同时还会引起长时间的反射性闭气,使呼吸突然中止,甚至引起心力衰竭和呼吸骤停而导致死亡。
(三)喉结人的喉结是由11块软骨作支架组成的,其中最主要、最大的一块叫甲状软骨。青春期,男性两侧甲状软骨板的前角上端增大,并向前突出形成成人喉结。
持续压迫喉结可使呼吸、循环受阻锁喉、扼喉、勒颈、以掌指持续地压迫喉结一般并不能使人立即致死,多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死亡速度比较缓慢。无论是压迫呼吸道使肺通气受阻,还是压迫动、静脉血管使脑循环血液受阻,都会由于脑血流中二氧化碳浓度不断升高,引起大脑缺氧而导致死亡。
打击喉结可以立即致死强力打击喉结,会刺激喉上神经和食管迷走神经丛产生强烈兴奋,传入延髓,引起反射性闭气、突然窒息、心率锐减、血压下降,甚至引起呼吸、心跳骤停而立即导致昏迷或死亡。
(四)咽喉咽喉是吞咽食物、发音的器官,也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咽喉不仅是人体与外界环境沟通的门户,而且是连接大脑中枢与脏腑肢体的桥梁和纽带,它是人体循环系统、传导系统、经络必经的图1643隘口。头部若因咽喉的阻塞而不能及时得到血液的补养,轻者出现头昏眼花、耳鸣失聪,重者甚至危及生命。其中天突穴位于咽喉部,当前正中线上,两锁骨中间,胸骨上窝中央。用手指持续用力掐拿天突穴,可以使气管、无名静脉、迷走神经和膈神经同时受到压迫,并可因呼吸受阻、静脉回流受阻、脑缺氧和神经反射作用,引起窒息或昏迷。
三、胸部(一)胸壁心前区心前区是整个胸壁最薄弱的部分,肋骨前后端固定,活动度很小,缓冲力极差,遭暴力打击,肋骨骨折很容易发生。
暴力打击可以引起心脏震荡。
轻微的心脏震荡只造成一时性的功能障碍,表现为心传导功能絮乱,心率失常,心跳间歇,心悸无力以及心前区绞痛,可使人晕倒或失去抵抗能力;严重的心脏震动可造成心肌挫伤或心壁破裂,心肌挫伤只是心脏表面淤血,严重心律不齐,甚至伴有呼吸停止和心跳停止。
(二)心后区打击两肩胛骨之间的心后区,可强烈刺激胸椎段的交感神经中枢,并通过交感神经的反射作用,影响心传导系统的功能,使心脏的自律性遭到破坏,导致心律不齐、心悸,甚至引起心力衰竭和闭气、窒息。
四、腹部在腹部要害遭暴力打击的一瞬间,如果腹部肌肉迅速收缩,腹壁就会突然变得坚硬,形成一股强大的抵抗力。如果外界暴力小于腹肌图1646的抵抗力,那就不至于伤及内脏。如果外界暴力大于腹肌的抵抗力,那么外力就会透过胸壁侵及内脏,使内脏发生损伤。如果腹肌在遭外力打击的一瞬间,来不及收缩,依然处于松驰状态,腹壁就无法抵抗外力,在这种情况下,轻微的暴力也可以透过腹壁,传达到腹内脏器,造成内脏损伤。腰腹部要害包括腹前三角区、左软肋、右软肋、腰肾部、腰椎和会阴。
一)腹前三角区在上腹部中区,胸骨剑突以下,形成了一个以两侧肋骨边缘为界,下口开放的三角区。这一三角区被称为胸骨下角或腹上角,通常又被俗称为心窝或心口。腹部神经极其丰富,支配各脏器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彼此交错成神经网络,在腹腔内形成了很多神经丛,其中最主要的神经丛为太阳神经丛,刺激腹腔太阳神经丛,引起强烈的神经反射。因此,以拳、脚打击肚脐以上的上腹部,尤其是打击胸骨剑突下的心窝处,可立即引起剧烈的腹痛,使人不能呼吸、不能直立、腹肌痉挛、瘫倒在地,有力地打击心窝处,可以将胸骨剑突击断,造成大量的腹腔内出血,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二)左软肋左侧肋软骨下,是脾脏的所在部位,脾脏质地缺乏弹性,极为脆弱,而且,脾脏表面被膜又非常薄。因此,以拳、脚直接打击左上腹,可以因突然的暴力作用,使脾脏于腹腔内发生大的移位,引起脾破裂,或使脾韧带和脾被膜发生撕裂,也可以因左上腹8~11肋发生骨折,骨折断端刺伤脾被膜和脾实质,造成脾破裂。脾脏既是人体重要的造血器官,又是人体重要的储血器官,同时兼有防御和免疫的功能。
(三)右软肋右软肋是指上腹部肝区。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实质性脏器,体积较大,然而固定较差,而且肝脏本身质地脆弱,缺少弹性,以拳、脚等暴力打击右上腹,可以使肝脏移位,因肝脏发生扭转而破裂,也可以使右侧肋骨骨折。此外,强烈的震荡和牵拉作用,也能造成肝破裂。肝脏首先是人体中最大的腺体,不仅直接参与物质代谢,而且是机体主要的产热器官,并有解毒的功能。肝脏又是人体最大的造血和储血器官。
五、会阴又称为裆部广义的会阴系指盆腔底部。盆腔底部是由皮肤、筋膜和肌肉等软组织构成,前方以耻骨联合为界,后方以尾骨尖为界,两侧以坐骨结节为界,外观为一个菱形。两侧坐骨结节的连线将会阴分为前、后两个三角。
前方的三角为生殖三角,后方的三角称肛门三角。狭义的会阴是指肛门与外生殖器之间的部位。会阴是一个特殊部位不仅有人的生殖器官,而且又是神经、血管分布最为密集的地方。会阴的主要神经血管为阴部神经和阴部内动脉。阴部内动脉和阴部神经在会阴深部相互伴行,并于此向表皮发出许多细小的动脉分支神经末梢。
(一)男性外生殖器男性生殖器官在会阴生殖三角暴露于腹腔外。外生殖器包括阴茎和阴囊。阴囊是腹壁的膨出部分,容纳着一对睾丸和附睾。睾丸表面有一层韧性很强的蓝白色被膜,叫做睾丸白膜。白膜对睾丸起着重要的保护作用,使睾丸不致轻易变形。睾丸神经丰富,对外界的温、压触觉极其敏感。以膝顶、脚踢男子裆部或以手揪、掐阴囊,可造成阴囊挫伤或睾丸破裂,轻则疼痛难忍,重则会发生神经性休克,甚至引起死亡。
阴囊受到轻微打击,睾丸便会反射性地向上收缩,以缓冲打击力量。睾丸上缩可以从阴囊内脱离进入腹腔,引起血流中断。长时间的超常温度和缺血,不仅影响精子生成,而且导致睾丸组织坏死。睾丸受打击后上缩,会使人疼痛不堪、弯腰倒地,甚至休克。由于阴囊表皮疏松、血管丰富,遭打击后阴囊血肿常常比较严重,而且出血易于扩散,有时出血能蔓延至腹部及整个会阴。
打击力量较重时,睾丸可以在外力作用下,与耻骨和坐骨相碰撞,发生破裂。以五指用力揪、掐阴囊,也可将睾丸挫碎。睾丸损伤后阴囊及会阴部会产生剧烈疼痛,阴囊持续肿大,并出现恶心、呕吐,以及严重休克,甚至可以当即致死。因此,攻击裆部可以轻易使人失去抵抗能力,束手任人摆布,也可轻易致人于死地。
(二)女性会阴女子会阴也是一个十分敏感的部位,攻击裆部易致外阴出血,并产生剧烈疼痛,严重的也会引起休克,但后果一般不如男子严重。
六、人体的植物性神经植物性神经一般指分布于内脏、血管和腺体的运动神经。植物性神经根据机能和部位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
(一)主要的交感神经丛有:颈内外动脉丛(分布于颈动脉、汗腺、唾液腺、瞳孔扩大肌等)、心丛和肺丛(分布于心肺等处)、腹腔神经丛(分布于胃、肠、肝、脾、肾、胰等处)、盆丛(分布于直肠、膀胱和子宫等处)。交感神经的作用是能够使心跳加快、加强,使胃肠的活动减弱,瞳孔扩大。
(二)副交感神经主要分布于泪腺、瞳孔括约肌、睫状肌、心、肺、消化道、肝、脾、肾、胰、膀胱等处。副交感神经中以迷走神经为最大、最长,分布范围最广。副交感神经的作用是使心跳减慢、减弱,使胃肠活动加强,瞳孔缩小。
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作用,从表面上看来是互相对立的,实际上是统一的、相互依存的。这两种神经共同活动,在神经中枢的调节下保证人体更准确地适应环境。在格斗中,人的交感神经兴奋,因而心脏的搏动加快,血液循环加快,呼吸运动加强,汗腺分泌增多,骨胳肌内血管扩张,以便进行肌肉活动;同时,副交感神经也参加活动,它抑制某些不必要器官的活动,以保证人体的运动器官等全力以赴投入工作。一旦人体的某个部位受到重击,会使交感和副交感神经产生反应,轻则痛疼,重则引起机能活动性障碍,使人产生暂时性自我保护现象,出现人的肢体或部位运动不便,从而失去战斗力,严重的会出现暂时性休克现象。
七、骨骼(一)锁骨锁骨横于颈部和胸部交界处,全长于皮下均可摸到,是重要的骨性标志。锁骨上面光滑,下面粗糙,形似长骨,但无骨髓腔,可区分为一体两端。中间部分是锁骨体,内侧2/3凸向前,外侧1/3凸向后。内侧端粗大,与胸骨柄相关节,称为胸骨端;外侧端扁平,与肩胛骨的肩峰相关节,称肩峰端。锁骨支持肩胛骨,使上肢骨与胸廓保持一定距离,利于上肢的灵活运动。由于位置表浅,锁骨易骨折,并多见于锁骨中、外1/3交界处。
如跌倒时手或肘部着地或肩部着地,锁骨外端易造成骨折;直接外力对其部位中外1/3处进行撞击,易造成粉碎或横行骨折。肩锁关节脱位的损伤机制与分类肩锁关节损伤最常见的外伤机制是患者侧位摔倒时,上臂内收、患肩直接着地引起,约占70%。外力使肩及锁骨向内下方移位,使锁骨的下缘抵于第一肋骨上。第一肋骨形成支点,从而使肩锁韧带及喙锁韧带受到牵拉的力量。此时或可发生锁骨或第一肋骨骨折,或可扭伤肩锁韧带(Ⅰ型损伤或轻度扭伤),因韧带纤维结构尚完整,关节仍保持稳定。如外力较大或可使肩锁韧带断裂,造成锁骨外端前后方向不稳,或有轻度向上移位(Ⅱ型损伤或中度损伤)。如果暴力更大,则进一步造成三角肌和斜方肌肌纤维自锁骨及肩峰上撕裂以及喙锁韧带断裂(Ⅲ型损伤或重度损伤)。偶尔喙突受喙锁韧带牵拉发生撕脱骨折,而韧带本身仍保持完整。整个上肢及肩胛骨由于失去在锁骨上的韧带悬吊作用而向下坠。Ⅲ型损伤主要发生在20岁左右青年人身上。
直接暴力作用于锁骨外端或患者摔倒时肩的后外上方首先着地,肩后方受到一向前内方的外力作用时,肩锁关节处形成一向后的应力,可造成锁骨外端向后方移位的特殊类型肩锁关节损伤。因为锁骨不表现出有向上的移位,甚至在应用x线片检查时也不能显示出锁骨外端的移位,因此易于漏诊。
上肢伸展位摔倒时,通过上臂、肱骨头到肩峰传导的间接外力,也可以损伤肩锁关节(约占5%)。由于外力使肩胛骨上移,使喙锁间隙变窄,因此不会损伤喙锁韧带。外力足够大时,可以造成肩锁关节的严重损伤,也可造成肩峰骨折或肩关节向上脱位。个别病例有肩锁关节下方脱位者,锁骨外端移位到喙突以下。
(二)胸骨为细长的扁骨,上宽下窄,位于胸前壁正中,从上至下,分为胸骨柄、胸骨体和剑突3部分。胸骨柄的上缘中部有颈静脉切迹,两侧有锁切迹,连接锁骨。胸骨柄与胸骨体相接处形成微向前凸的角叫胸骨角。胸骨体两侧缘有与第1~7肋软骨相连接的肋切迹。剑突在胸骨的最下末端游离。
由暴力冲撞或钝器碰击胸骨,轻者可造成胸壁软组织损伤,重者可出现胸骨骨折,多伴有胸膜腔内器官或血管损伤,导致气胸、血胸。开放性损伤造成的开放性伤口直通胸腔,脏器损伤(心、肺、大支气管等),可出现开放性气胸和(或)血胸,影响呼吸和循环功能。打击胸骨剑突可立即引起剧烈疼痛,使人不能呼吸和直立、腹肌痉挛、昏迷,重则可死亡。
(三)肱骨位于臂部,是典型的长骨,可分为一体二端。上端有半球形的肱骨头,与肩胛骨的关节盂相关节。在肱骨头的外侧和前方各有隆起,分别称为大结节和小结节,两者之间的纵沟为结节间沟。
下端处稍细,称外科颈,为较易发生骨折的部位。肱骨体中部外侧有一粗糙的隆起,称三角肌粗隆。在肱骨体的后面有自内上斜向外下的浅沟,称桡神经沟,有桡神经通过,故肱骨中部骨折可能伤及此神经。
肱骨下端前后扁平,末端有两个关节面,靠内侧的是肱骨滑车,靠外侧的是肱骨小头,滑车后面上方有一鹰嘴窝。下端的内、外侧部各有一突起,分别称为内上髁和外上髁。内上髁的背面有一浅沟,为尺神经沟,有尺神经通过,当内上髁骨折时,容易损伤此神经。
肱骨骨折常发生于肱骨外科颈、肱骨干、肱骨髁上。多由直接暴力和间接暴力所引起,如重物撞、挤压、打击及扑倒时,手或肘部着地,暴力经前臂或肘部传至各部位。
(四)尺骨与桡骨尺骨位于前臂的内侧部,上端粗大,下端细小。上端有两个突起,后上方的较大,称鹰嘴,是肘后部的重要体表标志,前下方的较小,称冠突,两突起间半月形的关节面称滑车切迹,与肱骨滑车相关节。
冠突的外侧面有一凹面,称桡切迹,与桡骨相关节。冠突前下方的粗糙突起为尺骨粗隆。尺骨下端稍膨大,称尺骨头,尺骨头的后内侧有一个向下的突起称茎突。尺骨从鹰嘴到茎突在前臂背面的皮下可以摸到。
桡骨位于前臂的外侧,上端细小,下端粗大。上端有圆盘状的桡骨头,其上面有关节凹与肱骨小头相关节。头的周围有环状关节面与尺骨的桡切迹相关节。头下方为缩细的桡骨颈,颈下方的前内侧有桡骨粗隆。桡骨下端外侧缘形成茎突,内侧有凹形关节面称尺切迹,与尺骨头相关节。下端的下面有凹陷的腕关节面,与腕骨相关节。
桡骨下端关节面2~3厘米处是松质骨与密质骨交界处,即解剖薄弱处,易骨折。当跌倒时,腕关节背伸,手掌着地,前臂旋前,即可发生桡骨下端伸直型骨折。当抓握对方手腕极度扭转前臂,也很容易将桡、尺骨折断。
五)足骨足骨包括跗骨、跖骨和趾骨三部分。
跗骨跗骨位于足的后半部,全部为短骨,共7块,分别为跟骨、距骨、足舟骨、骰骨和3块楔骨。其中跟骨和距骨最大。
(1)跟骨最大,位于足的后下部,在距骨的下方。跟骨的后端突出部分,称为跟结节。跟结节的后部与跟腱相连,下部支撑地面。
(2)距骨位于跟骨上方,小腿骨的下方。距骨上面有滑车形关节面,称为距骨滑车,其特征为前宽后窄。距骨滑车两侧都有关节面,分别与小腿骨的内、外踝关节面相接。距骨的前面和下面的关节面,分别与足舟骨和跟骨相连。
跖骨跖骨共5块,全是小型长骨。跖骨相当于手的掌骨,但比掌骨粗大,尤其是第一跖骨特别粗。趾骨趾骨共14块,与手的指骨相似,但较指骨短小,拇趾骨特别粗壮。
若足部被强力内翻或外翻,也可引起踝内、外侧韧带被牵伸而扭伤,甚或部分撕裂,可使距骨发生骨折或脱位。若距骨颈骨折后,距骨体因循环障碍,可发生缺血性坏死。
最近接诊了这样一位患者,到门诊描述他的症状说自己最近左肩带着整个左臂都疼,最近没做过什么体力活动,不可能是扭伤了,想来查查是不是颈椎问题带来的整个颈肩问题。通过患者的描述和检查,我们基本排除了患者的症状是由骨科问题引起的,但是多年的临床经验告诉我,患者的肩臂疼痛肯定不会是表面看起来的那么单纯,于是就让患者做了个心电图,结果患者是心梗了,与赶紧走绿色通道由心内科的同事接手治疗。
心梗为何会混进骨科的症状中扰乱视线
原来心脏的感觉神经会和上半身的其他感觉神经在脊髓汇合,当心血管被堵死发生心梗的时候,心肌因缺血缺氧时会产生酸性代谢产物,刺激神经在大脑产生痛觉,而这种痛觉定位不是很准确,可表现在口腔与脐部之间的位置,这个患者就表现为肩膀和手臂的疼痛,挂了骨科的门诊找到了我。
如何区别你的手臂疼、肩痛是骨病、还是心梗?
手臂出现了疼痛,最常见的手臂部位的 肌肉劳损 ,可能与平时剧烈运动有密切的关系,都会引起了手臂部位的疼痛,这种疼痛一般胳膊沉重,稍微活动就会感觉到疼痛。
肩周炎 ,疼痛为持续性钝痛,疼痛常表现为酸痛和胀痛。疼痛的部位多位于三角肌区,也就是锁骨外下方,肩峰外下方和肩胛岗外下方的区域。
颈椎病, 疼痛多为麻痛,并有向上肢及手放射的感觉,最常见的疼痛部位除颈部外,主要集中在肩上区,即锁骨上方,肩峰内上方,肩胛岗前上方的区域内。
急性颈神经根炎, 多见于伏案工作或长期低头劳作的青壮年。起病较急,疼痛剧烈,且以剧烈神经根性疼痛为主要症状,其疼痛沿神经放射至肩、臂及手指,并可伴有触电样串麻感。
冠心病冠, 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狭窄或痉挛导致的心脏病。由于肩部、胸骨部以及左侧小指等处的疼痛也是经过1~5胸椎前的交感神经节和相应的脊髓神经传入大脑的,所以大脑有时会分不清疼痛是来自心脏,还是胸骨、肩膀。所以冠心病患者常会出现肩痛症状,有时甚至会掩盖其他部位的疼痛,一般冠心病患者除了肩痛外,还会有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样不适。
颈性心绞痛, 与心绞痛的共同特点是均有心前区疼痛,可放射至左肩背部及上肢,可有压榨感或窒息感。
除了以上从症状简单区别之外,还有一个更简便、科学的方式,就是使用简单的家用监测仪器,75%-95%的患者在心梗起病1-2天内会发生心律失常,可以通过家庭心电图监测来更直观的发现心梗,无论心梗做了怎样的伪装,只要发生心律失常就逃不过心电图的“眼睛”。
家庭使用方便准确的单导联心电图,当感觉到不舒服的时候随时测试,就有可能捕捉到心律失常的心电图信息,这样可以对心律失常做一个预诊和粗筛,可以作为心脏类疾病的早期预警,早发现,早治疗,早控制,从而挽救生命。
同心管家Checkme Lite 掌上心脏智能管家,它搭载人工智能心电图自动分析诊断系统,可自动分析45种心电异常事件,准确率高达95%以上,它就是您的心脏管家。
最后提醒大家:识破心梗的“骗局”后,患者也应尽快就医,对疾病进行科学、系统的治疗。
有点胖,你要减脂和增肌同时进行,哑铃要有练的方法,同样是两个哑铃,姿势不同,锻炼的部位也不同,不是哑铃每天50次那么简单的。以下的训练计划需要一个可调角度的训练凳,网购300——400,不想买的话胸肌训练全部用俯卧撑代替,分6组,每组数量量力而行。
慢跑可以去户外,也可以用跑步机。
计划
第一天:慢跑5km可以分几次
第二天:练胸肌与肱三头肌
平卧飞鸟 5(组)12个 (胸肌)
平卧哑铃推举 512 (胸肌)
斜卧哑铃推举 512 (上胸肌)
平卧哑铃臂屈伸 (肱三头) 512
俯立哑铃臂屈伸 (肱三头)512
第三天:慢跑5km
第四天:背与肱二头
俯立哑铃划船(背) 612
哑铃正握弯举(肱二头)512
哑铃交替弯举(肱二头)512
哑铃硬拉(腰与腿部股二头肌)612
第五天:慢跑5km
第六天:肩部三角肌与腹
哑铃直立侧平举(三角肌中束)612
哑铃俯立提拉(三角肌后束)612
哑铃前平举(三角肌前束) 612
坐举腿(腹)612
仰卧起坐(腹)612
然后循环
每组间隔一分半钟
锻炼动作可以在土豆站查到。
减肥慢跑是最重要的,也是最见效的。
饮食一定注意,去找找减肥食谱,坚持下来。 你现在首先是减脂,饮食也往减脂上下功夫。不要找健身食谱。
小儿肌营养不良有以下症状:
1、如果发病患儿是3岁以下婴幼儿,患儿体重会不明原因的明显减轻,皮下脂肪在逐步减少,有的还会有皮下水肿现象发生,这时候你会发现各种器官的功能发生了紊乱,无法正常工作。
2、这种孩子,大部分会比较挑食影响了蛋白质的摄入和吸收,慢慢的皮下脂肪逐渐减少,以至于最后消失,首先是腹部,其次是躯干四肢,最后会反映到面部,皮肤会很干燥,面色很苍白,不红润。
3、患儿没办法像别的孩子一样,跑来跑去做自己喜欢的运动,那是因为他的肌肉,没有力量,很松弛不紧绷,到后期严重的还有可能会出现肌肉萎缩的现象。
4、肌营养不良最明显会影响到的是孩子的身高,会比同龄的孩子发育迟缓,即使在骨龄没有闭合的情况下,也会很早就停止身高的增长,而且会体型偏瘦,浑身没有什么力量样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